今日股票大跌賠錢的資金圖片
1. 股票下跌與資金流向。股票下跌,股民賠錢,賠的錢都去了哪裡
一直股票的大部分籌碼是在股東,莊家,機構之類人手手,一部分人手中的股票是一定不會賠錢的,他們手中的股票是原始股。一部分人的股票是在相對低位,因為他們做盤的周期比你長的多,資金比你大的多,通過打壓下跌補倉,他們籌碼的成本很低,而大部分的散戶則是添柴拾火的人,你永遠是跟在車後面吃灰的。也許有個別運氣好,耐心好的能喝口湯。
2. 在股市大跌的情況下,大家都說在賠錢,可是這是零和博弈,誰又在賺錢呢
股市不是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市場的特徵是(忽略交易成本):「所有虧損者的虧損總額」等於「所有盈利者的盈利總額」,所以期貨市場才是零和博弈,而證券市場則不是。
我們做個簡單的假設:假如市場上每隻股票每天只成交一股,價格都是跌停板,則七個交易日後,所有股票的價格都下降50%,市場的市值縮水50%,你說那虧的錢哪裡去了?反之亦然。
所以股票市場的市值實際上是個虛擬的東西,是紙上富貴,不變現就不是真金白銀。
3. 股票跌掉的錢都去哪了
因為股市本來就是經濟的晴雨表,隨著經濟周期的不同,牛熊轉換也是交替的,在牛市存在泡沫,在熊市會被低估,並不存在投資者的錢虧給了誰,只不過隨著這種周期轉變市值產生了變化而已。
股票是以錢來量化的一種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沒有區別,這種商品的價值和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所謂估值就是基於預期的證券價格,其實是一種虛擬經濟。在股票上漲時,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時,持股人只是浮虧。這種上漲或者下跌就是由於預期的變化,也就是估值變化。
(3)今日股票大跌賠錢的資金圖片擴展閱讀
從微觀角度來說,如果散戶甲認栽退出這個市場,賣出了自己手中的籌碼,形成實際的虧損,而乙接手了,後面隨著股價上漲,乙賺錢了,就意味著甲虧損的正好被乙賺了。
而事實上,這里的乙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實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負和博弈才正確,因為只要投資者交易,就會有券商的傭金收入、印花稅等成本,雖然每一筆不多,但是時間長了累計起來還是不少,這就是為什麼虧損的人總比賺錢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4. 股票大跌,錢到底被誰賺走了
股票市場不計資金流入流出的話 是個零和市場
也就是說賺錢的人賺到的是賠錢的人手裡的錢
但是計算資金流入流出後 市場里的錢就會出現變化
錢多的時候 由於需求旺盛 個股價格會抬高 造成 股指上漲
由於資金逐漸被抽出 造成個股暴跌 股指下挫 這時候賠錢的人的錢 應該是被那些有賬面利潤而且及時賣掉股票後 離場的人賺走了
5. 股票大跌,跌的錢都去哪了
股票的本質是一種商品,需要用貨幣來購買。貨幣有兩個最基本的職能,一個是價值尺度,一個是流通手段。貨幣的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一件商品值多少錢,並不需要實際支付這筆錢。貨幣的流通手段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需要用貨幣去交換想要的商品。貨幣的這兩個職能通常是同時發揮作用的,所以很多人會把它們的概念混淆,但事實上這兩個概念是獨立的。
舉例:央視鑒寶欄目,專家鑒定這個古玩價值40萬,他並不需要現場拿40萬出來買下來。
問題核心:「值多少錢」和「有多少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描述商品價值,後者是描述資金量。
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錢」和『股市裡流動的資金』搞混了。有人以為股票值多少錢,股市裡就有同樣數量的錢,當股票價值縮水20%,會覺得有等價於20% 的錢也不見了。
所謂的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為一種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沒有區別,這種商品的價值和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
拿一個蘋果舉例,某人有一個蘋果,今天蘋果賣3塊一個,明天降價賣2塊一個,某人的蘋果還是蘋果,但是從價值上,某人損失了1塊,這就是蒸發。
很多人提到股市蒸發,還是有人得利的,這樣的說法也對,但是這是針對整個經濟體系的,市場中任何一件商品的價格變化,必然帶動影響了整個市場。
就好像豬肉掉價了,賣肉的虧了,但是消費者賺了。但是單獨談豬肉,它的價值是蒸發了。
所以很多人提到股市是一個交易的過程,這沒有錯,但是這其實和股市蒸發增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6. 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的數據圖
我也想找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數據圖!最好是有大盤和個股的!
可惜,這個工作量大,又沒有什麼實質用途,相信沒有人做的!
7. 解釋一我的股票為什麼虧損4900,見圖。
不講稅費
600336
7月17日買入價10.23*500=5115, 收盤價10.31
7月18日10送10除權=5.16
你買入5150/1000=5.15
8月15日賣出價5.35*1000
=5350-5150
=200盈利
不會虧4900元的,放心!
查對你的交割單就清楚.
僅供參考,若解決了問題請及時採納,多謝!
8. 股票如果跌了,賠錢是什麼意思
輸錢的意思,股票賠錢就是賣出價低於買入價。
比如:10元買入100股,花了1000元。然後你8元賣出,只獲得800元。少的那200元就是你賠的。 就是說一開始付出1000,只收回800,導致虧損200。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價值投資取決於投資者認為一隻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個市場是被低估或高估。
(8)今日股票大跌賠錢的資金圖片擴展閱讀
補倉後成本均價=(前期每股均價*前期所購股票數量+補倉每股均價*補倉股票數量)/(前期股票數量+補倉股票數量)
補倉的作用: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補倉之後反彈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所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股票的損失。
補倉的好處:原先高價買入的股票,由於跌得太深,難於回到原來價位,通過補倉,股票價格無需上升到原來的高價位,就可實現平本離場。
9. 股市大跌,股民虧損的錢都到哪裡去了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10. 股市大跌後損失的錢去哪了
股票不是零和博弈。
也就意味著可以所有人都虧錢。也可以所有人都賺錢。
也許這么說你不能理解。我給你個小笑話,你就會理解了!
股市探秘--到底誰虧了錢
現在股市裡人人都在賺錢!!到底誰在虧錢?有一個故事可以幫我們知道誰虧錢了。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甲說好無聊。乙說好無聊。大家都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
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路人丙出場了,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路人丙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那誰虧了錢呢?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
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賣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