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和中國經濟
A. 中國股市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嗎我感覺完全不是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當然是實體經濟。任何一個國家都一樣。
舉個例子,經濟低迷,一個人的收入微薄就無法參與這樣的資本市場。
這樣的比例呈現出放大的趨勢,就會導致股市低迷。因此股市的情況是直接體現經濟的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晴雨表。
B. 股市和經濟的關系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是經濟學家對股市與經濟關系的一個規律性總結.但在中國,股票市場不是經濟的晴雨表.
1.中國股市的規模相對較小,還沒有達到能明顯影響宏觀經濟的程度。
2.中國股市至今仍是一個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場,無論從市場體系建設、管理還是從市場買賣雙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股票市場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宏觀的經濟大環境中發展,同時又服務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講,股市的運行與宏觀的經濟運行應當是一致的,經濟周期決定股市周期,股市周期的變化反映了經濟周期的變動,同時股市的運行狀況也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C. 中國股市為什麼與經濟脫節
股市表現並不一定與經濟增長同步的另一個理由是當地公司的目標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同於纂金投資者的目標。在中國,和許多新興市場一樣,企業可能會把資金投入到旨在擴大市場份額的項目上,全然不顧這樣做對其股價的影響。龍洲經訊咨詢公司駐北京的常務董事葛藝豪說:「公司對回報小股東並不感興趣。它們的興趣在於擴大規模。」
除此之外,中國的公司治理可能不嚴格,會計制度不透明。安本資產管理亞洲公司高級投資經理姚鴻耀說,為了尋找有著良好商業模式的高質量公司,「我們要進行很多次實地走訪,確保創業者的利益與上市公司的利益一致。」
除了收益不佳,中國基金的投資者還面臨其他風險。他們甚至可能很難理解他們所買的是什麼。這是因為不同的基金以不同的方式來定義「中國」。一些基金,如姚鴻耀所在的基金和吉尼斯·阿特金森中國內地及香港基金把股東的大部分資金投資於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還有的基金也購買台灣的公司或者有著很多在華業務的跨國公司。晨星公司的一名基金分析師威廉· 羅科說:「並不是所有的中國基金都是一回事。」
羅科說,除了要了解購買中國基金會給你帶來什幺,你還應該考慮你是否真的需要購買中國基金。他說:「如果你的投資很均衡,那麼你就不會錯過中國的經濟增長。」許多國際化和新興市場基金都包括了中國的股票,而美國和歐洲的跨國公司也在中國創造了大量的利潤。
D. 中國股市和GDP
一般而言,股價與GDP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即GDP增長較快,股市會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會回落。但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在時間區間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為考察期)的情況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內是不成立的。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好像狗如主人的關系,主人帶著狗走路時,主人從A地走到B地,假設走了1公里。狗跟隨主人也從A地走到B地,但期間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為它總是不停地前後走動。
如果機械地理解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則會導致荒謬的結果。比如說,2001年至2005年,我國宏觀經濟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樣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觀經濟並沒有出現很大的變化,但股市卻漲了5倍。
可見我國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動其實都不能用經濟基本面來解釋的,
E. 為什麼中國經濟這么好,股市卻跟跌不跟漲
其實中國經濟如今在穩步增長,但是股票卻不增長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中國經濟和股票是兩種經濟形勢,他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中國經濟的增長看的是中國國民人均消費和收入的能力,但是股票的增長需要看的是上市公司的一些狀況。然而如今的中國股市,機制並沒有相對完善,這才會有人蓄意操縱股市來割韭菜,這兩者正好唱反調,其實就無非以下幾點原因:
F. 股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股指下跌時財富效應超過了替代效應,目前銀行仍有「惜貸」傾向,與資產價格下跌引起的企業凈值下降不無關系。隨著股市整體價格水平的回落,消費者信心指數趨於下降,消費更加謹慎,企業投資收縮。
證券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證券業創造的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上。所謂證券業增加值是證券中介機構為證券交易活動及密切相關的金融活動提供服務和進行投資所創造的價值。
據國家統計局專家測算,2000年證券市場對GDP的直接貢獻達837億元,占同期GDP的0.9%。除1998年外,證券業對經濟增長是正向拉動,且對經濟增長的直接拉力越來越大。證券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由1.9%上升到5.4%。
證券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間接影響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股票價格變動通過財富效應和替代效應影響消費。
財富效應是指金融財富的變化及預期的變化對推動消費支出的影響;替代效應是指股市的上揚對吸引投資者壓縮開支以投資於股市的影響程度。統計分析顯示,中國股票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要大於財富效應。
而股票價格與消費之間的財富效應不一定是線性關系,股票價格緩慢下跌與急劇下挫對消費支出影響不同,後者不確定性增加會提高居民邊際儲蓄傾向。從儲蓄資金增長情況看,股市下跌並沒有吸引相應資金進場,反而導致資金從股市的凈流出,這說明在股指下跌時財富效應超過了替代效應。
其次,股票價格影響投資。
股票價格通過以下渠道間接作用於投資:一是改變資金成本。股票價格上揚,新資金成本比原有資本低廉,企業市價高於設備的重置成本,企業可以通過發行新股籌資購買相對便宜的生產設備,投資支出增加;股價下跌,企業市價低於設備的重置成本,投資支出減少,這就是托賓的q理論,q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除以資本的重置價值。我國股票市場發展不規范,企業在市價與設備的重置成本比率增加的情況下,仍不願進行實體經濟的投資,而是重新投入股市,阻礙或延緩了股市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三季度以來,由於投資於股市的收益減少,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房地產業而使房地產業投資有所上升,前段時間的上市公司房地產投資熱就是佐證。
二是影響信貸渠道。股票價格上漲,企業與銀行的凈值(或資產負債表結構)獲得改善,銀行能夠降低貸款利率風險溢價,進而降低資金成本。在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銀行仍有「惜貸」傾向,與資產價格下跌引起的企業凈值下降不無關系。
三是影響固定投資。股票價格包含未來產出增長率的信息,因此可以影響目前投資水平。不同股票之間市盈率的差別是投資者價值取向的結果,如成熟股市上朝陽行業一般具有較高市盈率,而鋼鐵等夕陽行業市盈率一般較低。因而股票價格具有指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向的作用。
再次,股票價格影響工業增加值和國企效益。
股市價格變動影響消費和投資的過程最終將傳導到生產,隨著股市整體價格水平的回落,消費者信心指數趨於下降,消費更加謹慎,托賓q比率下降,企業投資收縮。消費的收縮使工業品庫存增加,產銷率下降,工業經濟效益指數下降,這些使企業的信貸成本增加,投資能力下降;如此循環下去,會加劇通貨緊縮的局面。今年以來,工業經濟效益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繼續回落,且企業扭虧出現由降轉升跡象,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虧損額591.9億元,由1-8月份下降2.7%轉為上升3.4%。這和出口增速下降引起的外部需求減弱有直接關系,上半年,凈出口的減少使得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放慢了近1個百分點,同時出口的萎縮使得企業生產受阻。
縱觀股市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可以得出結論,股市價格上揚時替代效用大於財富效用,但股市的大幅下挫使居民的儲蓄傾向加大,財富效應又在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抑制消費。但是此次股指的下跌有利於滯留於股市的逐利資金進入實業界。
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股市,股市不僅是融資和實現資本有效配置的場所,更是當前形勢下穩定居民的心理預期的指示燈,是國民經濟的睛雨表,有效的監管和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可以實現股市和國民經濟良性互動的雙贏格局。
G. 股票能代表中國經濟的什麼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這句話非常正確,只是很多人不能正確理解。
如果你要分析中國的股市與經濟的關系,應該把精力放在一級市場,分析融資量與經濟發展(比如GDP)之間的關系,至於二級市場,中國A股的二級市場不是真正的金融市場,而更象個博彩市場——就是賭場(不要把賭場妖魔化),A股二級市場與實體經濟的相關性僅僅體現在經濟體貨幣餘量的波動性上,當然,貨幣餘量也是經濟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上說,也算是體現經濟發展了,但歸根結底,A股的波動只是經濟體中的局部資金現象,並不屬於實體經濟。
H. [原創]中國股市和中國經濟有關系嗎
很多人說,中國股市從來不看基本面,我們經濟最好的時候,股市不怎麼漲,爆發大牛市的時候,經濟卻不怎麼好,所以A股根本就是政策市,資金市,不反應基本面。這種觀念在普通散戶中,廣為流傳。但是顯然這是對A股,甚至股市的最大誤解,按照大家的邏輯,美國股市也不怎麼反應基本面。而事實上,所有的股市,不但都反應基本面,而且還都是提前反應。
一般股市反應在前,經濟反應在後,股市是投資者預期的結果,所以他是最快的,往往在經濟轉暖之前的6-9個月,股市就會先行啟動。比如現在的經濟數據下滑,其實在剛好就在去年下半年的股市上,已經進行反應了,而現在股市的上漲,其實也預示著,未來6-9個月以後,經濟開始出現明顯復甦。我們再往前想想,比如2007年,先是股市暴漲,反應的是那輪經濟周期的繁榮頂點,而10月份股市見頂回落,半年之後美國就爆發了次貸危機,全世界經濟都陷入了減速當中。而我們出台了經濟刺激,造成了2009年那波反彈,但是經濟見頂,發生在2010-2011年,之後經濟就持續回落,特別是周期類產品,在2012年之後就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大跌,跟PPI的回落有關。到了2015年-2016年才有了一次經濟反彈,周期反彈,但是股市卻又提前反應,在2015年6月達到頂峰。16-17年以來,我們要去杠桿,所以導致信用收縮,這個階段,我們的中小創就遭遇了大幅下跌,而去年開始,利率開始下行,開始寬貨幣周期,今年開始信用周期也轉向,社會融資開始抬升。所以年初的時候,中小創就開始底部拉升。
特別是一些宏觀上的指標,如果單拿出來,幾乎跟股市同步,比如M1-M2這個數據,歷次股市上漲,一定是流動性改善之後的結果,他跟股市處於同步反應。
所以,股市還是和經濟基本面有很大關系的,要從全局角度考慮。
I. 中國股市與中國經濟的增長有關系嗎
主流觀點是認為,沒啥直接的關系。
中國的股市是政策市,有太多的小散戶是為了投機的目的進入股市。都是想賺一票就跑。
因此,股票市場在中國並沒有起到真正的融資,增強資本流動的作用。
中國的股市可以說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比較弱,因此對中國經濟的增長並沒有什麼太直接的促進作用。
J. 中國股市和經濟是否都到退了7年
經濟是沒有回落的還有增長.是股價回落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