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重倉股票排名
1. 基金重倉股前50名
有以下重倉排名:
1.中國平安。
2.浦發銀行。
3.招商銀行。
4.中信證券。
5.貴州茅台。
6.萬科A。
7.興業銀行。
8.深發展A。
9.蘇寧電器。
10.特變電工。
11.鹽湖鉀肥。
12.保利地產。
13.民生銀行。
14.格力電器。
15.工商銀行。
16.中國聯通。
17.中興通訊。
18.長江電力。
19.華僑城A。
20、中國人壽。
21.金風科技。
22.海油工程。
23.遼寧成大。
24.中國石化。
25.招商地產。
26.中國太保。
27.華夏銀行。
28.中國神華。
29.中聯重科。
30、北京銀行。
31.交通銀行。
32.海螺水泥。
33.金地集團。
34.東方電氣。
35.華發股份。
36.大秦鐵路。
37.西山煤電。
38.武鋼股份。
39.雙匯發展。
40、恆瑞醫葯。
41.張江高科。
42.煙台萬華。
43.天威保變。
44.瀘州老窖。
45.金融街。
46.中國鐵建。
47.吉林敖東。
48.上海機場。
49.徐工科技。
50、歌華有線。
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
基金重倉指被大機構,大基金大量持有,重倉買入的股票。一個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倉持有並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即為基金重倉股。也就是說這種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就是基金重倉股有可能上漲。
(1)北上資金重倉股票排名擴展閱讀
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如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退休基金等,狹義上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階層,對沖基金遍地開花。交易員和投資者更加關注對沖基金,是因為其強調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贏大盤」的投資方法。接下來的十年中,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更加層出不窮,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債券、固定收益證券、量化投資、多策略投資等等。
2. 北上資金重倉的十大龍頭股,未來高成長(建議收藏)
北向資金作為聰明錢的代表,他們只確定性大的股票,只挑選好的股票操作。例如10月北向資金介入的氫能源龍頭股如今已經是開花結果,剛剛過去的11月份,北向重倉的前10名公司,其中又開始靜悄悄抄底了一個超跌方向,這是值得我們研究,關注的。
第一名: 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福建寧德。2012年公司與德國寶馬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入動力電池系統行業。2015年公司收購廣東邦普循環 科技 有限公司,布局鋰離子電池產品梯次利用及回收產業鏈,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並形成產業鏈循環閉環。2017年公司研發生產的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攀升至全球第一並保持至今。
2018年6月公司順利登陸A股創業板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末,寧德時代共擁有鋰電池產業鏈相關業務的子公司15家,其中,寧德時代在福建和廣東的子公司最多,分別為5家和3家,此外,公司在青海、北京、湖北、湖南、江蘇均有布局。
在公司發展戰略方面,公司將持續發展建立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體系,持續研究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長壽命的電池產品和解決方案,以產品技術、卓越製造和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應對市場競爭。
第二名: 電動車電控龍頭【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成立於2003年,從低壓變頻器業務起家,後藉助內生發展和外部並購,實現了跨領域快速增長,現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產品供應商和新能源 汽車 電控產品供應商。數據顯示,2007-2020年,公司營收從1.59億增至115億,復合增速高達39%;凈利潤從0.55億增至21.8億,復合增速為32.7%。
當前,公司聚焦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專注「信息層、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感測層」核心技術,堅持以TOP客戶價值需求為導向,立足國內,拓展國際,為全球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業務分為通用自動化業務、電梯電氣大配套業務、新能源 汽車 業務、工業機器人業務、軌道交通業務等五大板塊。因公司創始團隊有華為背景,且在公司文化上明確提出向華為學習,匯川技術又被市場戲稱為智能製造領域的「小華為」。
第三名: VR代加工龍頭【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1 年 6 月,2008 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作為全球領先 的聲光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歌爾在微型聲學器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光 學、精密製造等領域建立起獨有的競爭優勢。當前實行「零件+成品」發展戰略,零件方面主要業務是聲學、光學器件、微電子產品,2019 年營收佔比約 30%,相對穩定;成品業務之一為智能聲學整機,包括 TWS 耳機、智能音箱,營收佔比約 42%, 為近2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成品業務之二為智能硬體,包括智能手錶/手環、 VR/AR 設備等,營收佔比約為 24%,將助力公司實現中長期持續成長。
2018年上海恩捷並入上市公司後,鋰電隔膜業務成為公司核心業務。濕法鋰電池隔膜業務是公司2018年收購上海恩捷後的核心業務,業務歸屬於子公司上海恩捷及孫公司無錫恩捷、珠海恩捷、蘇州捷力、江西通瑞等,產品主要運用於新能源 汽車 鋰電池、3C類產品及儲能領域。
第七名: 鋰礦龍頭【贛鋒鋰業】
公司成立於2000年,起初專注於中游金屬鋰及深加工鋰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為止,公司已成為全球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領先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製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形成了一套鋰生態系統。
贛鋒鋰業的目標是「打造全球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一流企業」。它是鋰離子電池上游鋰鹽賽道龍頭公司。產業鏈要素:垂直整合「鋰」全產業鏈,延伸至固態電池贛鋒鋰業所有業務圍繞「鋰業」進行,收入來源是以「鋰化合物及鋰金屬」為主的加工冶煉,並以此向上游布局鋰資源、向下游延伸以「固態鋰電池【1】」為核心的相關製造產業。公司發展思路清晰,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製造起步,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及專業技術後,逐漸拓展上游鋰資源開發業務以獲取鋰原材料的供應,再拓展下游電池鋰電池製造及廢舊電池回收,已形成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且協同有關「鋰」的上、中、下游。
第八名: 光伏儲能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陽光電源成立於1997年,專注於逆變器的自主研發與製造。公司依託逆變器產品以及在電力電子轉化技術上的優勢,逐步向下游應用領域延伸,2013 年開始拓展電站業務,目前市場份額已迅速提升至全球第2;2014 年 與三星 SDI 合資建廠開始進軍儲能電池與電源業務。2016年以來儲能系統裝機穩居全國第1,已成為全國排名前五的鋰電儲能製造商。同時,公司積極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 增長點,在新能源車電控、充電樁及水面光伏系統等領域均有布局。
公司乘國產逆變器大規模擴張之勢,憑借技術優勢,市佔率迅速提升,穩居全球逆變器龍頭。2020年我國逆變器企業的全球市佔率高達 64%,牢牢占據市場主流地位。在 2013 年光伏逆變器光伏國家標准正式發布之後,公司光伏逆變器出貨市佔率穩步提升,2020 年 光伏逆變器出貨 35GW,全球市佔率 19%,居於第二位,與華為同處於第一梯隊,並相較 於第二梯隊具有較大優勢。
第九名: 圖形感測器晶元龍頭【韋爾股份】
韋爾股份成立於2007年,一直從事半導體產品設計和分銷業務。2017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9年先後並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感測器供應商豪威 科技 和知名晶元設計企業思比科,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當前,韋爾股份已是A股市值最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同時也是國內主要的半導體產品分銷商之一,2019年位居國內第5名,且前五名之間差距不大。
從技術對比看,索尼新產品發布速度較快,但三星和豪威 科技 同類產品緊追其後,三者不存在明顯的代際差距,多數時間內,三家產品同質化都較高。從價格對比看,豪威 科技 的產品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再考慮到中國大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占據全球近80%的份額,在國產替代的大環境,公司市場份額有望繼續快速提升。
第十名: 鋰電電解液龍頭【新宙邦】
3. 北向資金連續第十周凈流入,持續買入科技、機械設備(附表)
雖然機械設備行業內個股在上周出現回調,但北向資金依然逆勢大筆介入。三一重工繼5月11日至15日當周被北向資金增持千萬股之後,上周繼續大手筆增持達4882.75萬股,是上周北向資金增持數量最多的公司,截至上周五,陸股通持有三一重工8.09億股。
北向資金上周增持數量第二位的是機械設備行業的中聯重科。同樣,中聯重科在5月11日至15日當周獲得北向資金增持3300多萬股,上周再度被重倉增持3247.36萬股,兩周合計增持近6600萬股。
上周A股在2900點遇阻回調,特別是上周五,一根大陰線跌破了滬綜指各條短期均線,但北向資金毫不畏懼,依然持續凈買入79.49億元,這是北向資金連續第10周凈買入,顯示其在2900點之下持續穩步布局A股。
從北向資金增持股份占公司股份的比例來看,超過1%的共有12家。通信行業的移遠通信5月份以來受到北向資金的持續加倉,雖然上周公司股價也處於回調之中,但北向資金再度增持39.35萬股,增持比例為1.76%,是上周增持比例最高的公司。統計顯示,4月末,北向資金持有移遠通信的比例僅為6.77%,上周末,持股比例已經達到12.41%,5月以來增持了5.64%。此外,韋爾股份、索菲亞、啟明星辰、掌閱 科技 、王府井、安科生物、中航光電等多家公司連續兩周被北向資金增持比例超過0.5%。
4. 北上資金買入個股是哪些股票
你好,按照數據顯示,北上漏唯資金凈買入643萬緩搜緩股左右吧,其中有海康威視、長江電力,蘇泊爾等龍頭藍籌股,擾模希望答案對你有幫助。
5. 北上資金連續加倉股 20股連續八周獲加碼!這幾股機構說上漲空間超30%
南鋼股份、江蘇銀行、樂普醫療等連續八周獲北上資金加倉,且機構預測上漲空間超30%。
國慶節後首周,滬指連收四陽,累計上漲2.36%。與此同時,北上資金節後也迎來了凈買入,4個交易日合計凈買入33.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2.58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1.32億元。事實上,北上資金節後首周凈買入的概率也較大,達到80%。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15年至2019年,僅2018年受市場大環境影響,節後首周凈賣出超百億。
家用電器、建築材料行業連續七周獲增倉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有13個。從凈流入行業來看,房地產、建築材料、醫葯生物3行業持股數量環比增加2%以上。其中,房地產行業獲加倉最為明顯,北上資金本周持有該行業股票33.43億股,環比增加4.07%。
相比之下,本周有15個行業遭北上資金減倉,輕工製造減倉最為顯著,北上資金持有該行業股票數量4.81億股,環比下降3.44%,電子行業環比減倉比例也超過3%。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增倉行業中,家用電器和建築材料行業連續七周獲增倉,其中 家用電器行業最新持股數量達到31.35億股,較七周前增加8.53%;建築材料行業持股數量較七周前增加21.93% 。與此同時,食品飲料行業卻連續五周遭減倉。
北上資金環比大幅增持5股
從活躍股來看,本周共有29隻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電子股扎堆,共有8隻。成交金額最多的是貴州茅台, 本周累計成交66.97億元;其次是五糧液,累計成交金額38.69億元;成交金額較高的還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
從凈買賣金額統計,本周上榜的活躍股股中,共有16隻獲凈買入。 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本周凈買入金額為9.29億元 ,其次是美的集團、立訊精密,凈買入金額分別為8.09億元、7.27億元。凈賣出個股中, 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大華股份,本周凈賣出額為6.12億元 ,海康威視本周遭小幅凈賣出2.32億元。
整體來看,本周北上資金增倉股數量超600隻,共計611隻。其中增倉超0.5個百分點的個股有12隻,其中5隻增倉超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 香飄飄本周獲顯著加倉,最新持股比例6.04%,環比增加2.18個百分點 ;其次是 拉夏貝爾 ,持股比例環比增加1.49個百分點。持股比例環比增加居前的還有 韋爾股份、沃森生物、京新葯業 等。
從北上資金減持股來看, 傲農生物遭減倉最為顯著,持股比例下降1.6個百分點, 該股本周股價上漲7.06%,主要受益於養殖股走強。其次的 全志科技, 持股比例下降1.33個百分點。另外,大華股份、海越能源及芒果超媒持股比例下降幅度均超過0.85個百分點。
20股連續八周獲增倉
數據寶統計顯示,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買入 114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房地產、電子股數量居多,均超過10隻。
將時間拉長,有20股連續8周獲北上資金增倉。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祁連山、陽光照明、老闆電器位居增倉前三名,3股持股比例增加幅度均超過2.5個百分點。其中祁連山增倉最為顯著,持股比例增加5.88個百分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連續8周獲增倉的20的個股中, 東方日升 本周股價大幅上漲12.53%,福斯特本周股價下跌4.07%,大幅跑輸大盤。業績來看,已披露業績預告的4股前三季度凈利潤均有望增長,其中 東方日升凈利潤有望增超2倍,祁連山凈利潤有望增長87% 。
從機構預測一致預測上漲空間來看,9股上漲空間超20%。位居前兩位的 南鋼股份、天地科技 ,上漲空間均超過40%;銀行股江蘇銀行、醫葯股樂普醫療及電子股陽光照明上漲空間都超過30%。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數據寶)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6. 北上資金成為流通個股的大股東後,會起到什麼作用
首先,什麼是北向資金?北向資金指得是:滬港通和深港通買入資金之和,就是通過香港交易所買入內地的股票的資金。這個概念很簡單。
那麼為什麼要看北向資金呢?那是因為北向資金一直以來都被看作聰明的資金,他們買得早,跑得也快。幾乎每次都會領先國內資金一步。就拿之前的券商行情來說,北向資金早早的就建好倉了,而國內資金呢,都在不停的賣。最後呢,當然是提前進入的北向資金賺的盆滿缽滿。
其次,北向資金的構成主要是以HK和國外的投資者為主,雖然其中不乏國內資金的馬甲,但是數額不多。那麼境外的市場基本上都領先國內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中的投資者自然經驗豐富,也不是A股市場大部分投資者可以比的,那麼跟隨有經驗的人,自然是比較正確的。
那麼接下來說下比較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看?怎麼看北向資金買賣的規律?
一:對外圍股市很敏感,每次美股大跌,北向資金基本都是大幅流出,所以先看美股。
北向資金代表了外資,外資主要還是以美股為全球風險資產風向標,所以每次美股大跌,北向資金基本上都是大幅流出。這里注意了,如果哪次美股大跌,而北向資金還是強勢流入,那麼很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二:對匯率波動敏感,人民幣升值,大概率流入;人民幣貶值,大概率流出,也就是看匯率。
因為外資買賣A股,其收益會直接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在股價沒有波動的前提下,若人民幣進入升值趨勢,那麼買入持有A股後,在後面能換回的美金就多,就是賺錢,所以這個時候外資一般會流入;反之,人民幣如果進入貶值通道,外資就會選擇流出。
三,這一條也是核心規律,在擇股上,北向資金喜歡核心資產,最後看他們喜歡買什麼。
什麼是核心資產?
1)所在行業發展成熟,並且在產業鏈上具有高溢價的位置,這樣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2)所處行業壁壘高,護城河比較寬,保證了短時間內很難有新的競爭者介入;
3)表現在公司財務上,擁有持續且穩定的高ROE。
為什麼最近貴州茅台、海天味業等為首的大消費逆市大漲,以聖邦股份、生益科技、滬電股份等為首的硬核科技也一路飆升,因為這一切就是由北向資金主導的,當內資跟散戶在一片恐慌時,北向資金又在不慌不忙地加倉A股的核心資產了。
因為香港和國外的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機構投資者,所以他們並不像國內資金一樣熱衷於炒作題材,熱衷於炒妖股。他們喜歡做的是買價值股,買市值偏大的股票,買國內稀缺的板塊。他們喜歡的主要板塊有:白酒、超級品牌、大金融、大科技、券商、銀行等。所以知道他們喜歡買什麼股票後,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配置,坐等他們來抬轎。
隨著外資持續湧入,北向資金的投資風格將越來越明顯,所以了解北向資金買賣的規律,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買,什麼時候賣?並且買的話會買什麼股票,就顯得非常重要。
7. 調倉換股近尾聲 6月北上資金有望卷土重來
雖然5月份北上資金凈流出A股金額創出歷史單月最高紀錄,但上周流出步伐已明顯放緩。分析人士表示,北上資金整體持倉的估值水平已接近底部位置,這或許意味著外罩斗資對部分「較貴」品種的換倉已接近尾聲。隨著短期不利因素緩解,以及A股持續調整後,估值優勢再度凸顯,6月份外資流出趨勢有望逆轉。
周度流出放緩
數據顯示,從月度凈買賣額來看,5月以來北上資金合計凈賣出額高達536.74億元,創造了A股市場與港股市場互聯互通以來,北上資金單月凈賣出的最高紀錄。其中,滬股通合計凈賣出339.23億元,深股通合計凈賣出197.5億元。
具體看,5月6日-5月10日當周北上資金凈流出174.1億元,5月13日-5月17日當周北上資金凈流出190億元,5月20日-5月24日當周凈流出163.36億元,5月27日-5月31日當周凈流出9.28億元。
對比上述數據可見,5月最後一周,北上資金流出力度已明顯放緩,其中,滬股通方向還扭轉了局勢,期間凈買入3.35億元。當然,5月最後一周流出力度放緩,與5月28日尾盤異動也有一定關系:隨著年內首輪MSCI擴容A股權重在5月28日生效,當天北上資金在尾盤大幅流入,全天買入金額高達414億元創下歷史單日最高紀錄,凈買入金額達到55.67億元,為5月單日凈買入最高紀錄。
從前十大活躍股看,滬股通方向,中國平安、民生銀行、海天味業、農業銀行、浙江龍盛、隆基股份、恆瑞醫葯、工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個股呈現北上資金凈買入,分別為2.60億元、2.28億元、2.27億元、2.15億元、1.98億元、1.54億元、0.82億元、0.63億元、0.35億元。
深股通方向,溫氏股份、萬科A、牧原股份、、愛爾眼科、瀘州老窖、雲南白葯等個股呈現北上資金凈買入,分別為4.51億元、2.75億元、2.04億元、1.91億元、1.25億元、0.53億元、0.45億元。
而洋河股份、正邦科技、華東醫葯、信維通信、濰柴動力、平安銀行、立訊精密、格力電器、五糧液、海康威視、美的集團等個股遭遇北上資金凈賣出,分別為0.1億元、0.72億元、1.16億元、1.74億元、2.31億元、3.19億元、3.52億元、3.53億元、4.01億元、6.28億元、11.81億元。
調倉換股近尾聲
整體來看,2018年滬指見階段高點調整以來,北上資金共有四次月度凈流出,分別為2018年2月的26.3億元、2018年10月的105.29億元、2019年4月的179.97億元以及2019年5月的536.74億元。
2018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受到外圍事件不確定性干擾,那麼為何在2019年5月創下天量凈流出?
市場人士表示,這次行情比以往復雜,外資流出源於宏微觀共振,4月外資流出源於持股風險收益性價比下降,5月則源於外部事件沖擊、人民幣貶值等多重因素。
此外,莫尼塔研究指出,美股調整也是北上資金加速流出的誘因。美股的小幅調整會對北上資金的流入節奏構成脈沖式影響,這個影響一般不會超過5個交易日。2018年美股單日收跌超過2.5%的情況有6次,其中次日北上資金凈流出的情況達5次,凈流出金額為20億元-100億元不等,物帆磨且A股估值越低,凈流出幅度越小(未流出的情景發生在2018年12月,A股當時已處於估值底部)。今年5月14日,美股收跌2.41%,次日北上資金凈流出109億元,這增加了5月北上資金的流出總額。
轎褲北上資金持續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的信心,不過長江證券策略研究指出,外資風險整體可控,切勿一葉障目:首先,經過回調,目前A股估值、風險溢價處於全球權益市場中游水平,具備一定配置性價比;其次,外資整體持倉的估值水平已接近底部位置,這或許意味著外資對部分「較貴」品種的換倉已接近尾聲,權重龍頭的壓力可能將逐步釋放;最後,中長期A股仍有較大增配空間,整體上,外資由消費向大金融的換倉並未受到外部風險的影響。A股核心矛盾仍在國內,盈利分化是重點。
持倉風格料延續
在A股中長期向好格局下,北上資金的4、5月份流出只是階段性波動,有觀點認為,在「入摩」、「入富」開啟被動型資金流入的背景下,A股若出現大幅度波動或許被稱為「聰明的資金」的北上資金將開始布局A股。
那麼外資持倉偏好具體有哪些特點?
首先,在行業配置方面,外資偏好消費與大金融板塊,同時也存在一定輪動現象。安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觀察此前外資大幅流入時的行業配置,可以看到持倉規模前六大行業始終為消費(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金融(銀行和非銀金融)、醫葯和電子,且資金主要集中流入這六大行業,但不同階段外資集中買入的側重行業有所不同:2018年開始,外資對電子股的偏好相對下降,對食品飲料股相對偏好上升,家電行業受格力電器不分紅事件影響開始波動;2019年至今低估值的醫葯、電子又重新獲得青睞。
其次,在個股偏好方面,外資持股集中,重倉各行業龍頭股,偏高分紅、高ROE。陳果表示,陸股通持倉個股集中度非常高,在持股標的超過1600隻個股的情況下,2017年、2018年、2019年持倉市值前40隻股票在全部持倉規模佔比分別為70.2%、73.7%和66.0%。
總的來看,招商證券表示,從行業配置來看,大消費、醫葯、金融等是外資長期增持的主要方向,這一偏好具有持續性。從外資重倉個股來看,基本都是行業絕對龍頭,偏好大消費領域。標的選擇上,外資在各行業持倉規模最大的個股,基本都是行業絕對龍頭或細分領域龍頭,比如貴州茅台、中國平安、恆瑞醫葯、伊利股份等。未來雖然不確定性加劇,但是相對來說他們也更加青睞這些方向龍頭個股。在北上資金持倉中,TMT相對配置不如大消費醫葯等板塊重,但是外資對於優質5G、消費電子、軟體等板塊龍頭公司也高度關注,中興通訊、立訊精密和恆生電子等也是外資重點布局個股。
機構展望六月市場行情>>>
廣發策略戴康:如何看「類滯脹」對A股的影響?
中信證券策略聚焦:轉機在六月緊扣價值主線
安信策略陳果:A股反彈如約而至 重點關注六大板塊
海通策略荀玉根:6月仍需警惕 小心市場再次下探時強勢股補跌
八大券商展望6月A股投資策略:指數反復「磨底」 逆周期調節政策有望發力
點擊查看>>> 六月A股投資攻略 王牌機構最新解盤 頂尖高手解盤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8. 最牛中概股暴漲1100%!超萬億外資卻在爭奪A股的核心資產
回望中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斷擴大開放的 歷史 。從發行B股有限開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納外資參與A股交易,再到滬港通、深港通的相繼落地,最終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既「請進來」也「走出去」,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浪潮中經風雨、見世面,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加快與世界的互聯互通。
隨著A股對外開放進程提速,A股的核心資產正在成為外資「瘋搶」的對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已高達11845億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億元,再創新高。
第一隻B股誕生
回望之初,20世紀90年代,中國資本市場初具雛形,處於國民經濟轉型浪潮中的中國企業嘗到上市融資的甜頭。大批企業亟需發展生產和擴大市場影響,與正在尋求中國市場投資機會的境外資金不謀而合。對外開放,是這一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的內在動能。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此前透露:「我們吸引外資,過去是發債券這種形式,資本進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這個是客觀需求,外資有要求,企業也有要求,因為我們自有的,國內的資本量不夠用 ,投資上不去,那個時候缺錢,就提出這種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來了。後來我們就做了試驗,就兩個市場,兩個價格,兩種貨幣,就搞個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正是這天,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這扇門就是由有著來自全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230名「股東老闆」的電真空B股所開啟,也譜寫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新 歷史 。
當年2月21日上午9點30分,上海證券交易所一號大廳旁的貴賓廳內,一群西裝革履的海外證券專家擠在窗前。隨著一個鑼聲的敲響,電子行情屏上顯示著發行價每股70.8717美元的電真空B股開盤價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資者成為幸運兒,其委託的券商「紅馬甲」搶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為中國 歷史 上第一單成交的B股。電真空B發行認購相當火爆,3天內即被搶購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國香港和國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B股的發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國與國際市場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對於中國內地企業而言,要想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這還只是邁了半步。因為上市公司和企業都在境內,只有投資者是境外的。
青島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誕生,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投資中國內地企業的通道,但內地企業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對於90年代新生的中國資本市場卻是個爭議性的話題。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爭論當然有了,為什麼好企業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國內上啊?它就是有一個問題,國內沒那麼大市場,吸收不了。再一個問題,資金量的問題,再有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改成股份制國際上市,是國有企業股份化的一個非常好的道路,學習國際經驗,用國際規格改造國有企業,這是改革的創舉。再一個,擴大中國的影響,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產品,在國際上擴大影響。」
實際上,1990年開始,監管層就已經開始研究國有企業改組後去中國香港上市的問題。當年6月香港聯交所組織30多位專家,成立了中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有關問題。
劉鴻儒後來在鏡頭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來的,國務院派我帶著小組專門向香港去做調查,寫過意見,最後才定下來的。組織一個聯合小組,香港內地聯合小組,研究國有企業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國際上市問題,我們在聯合小組幹了一年,研究各種問題,主要是法律問題,研究完了之後,才上市的。這是國際化的一條必由之路,越走越寬。」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現在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的屏幕上,青島啤酒成為內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業。這只諧音「一路發」的股票,最終獲得110倍的超額認購。
「從香港聯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開香檳酒慶祝,唯獨青島啤酒上市這一天,開的是青島啤酒!」劉鴻儒在著書回顧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這樣寫道。這個小小的細節,反映出香港對內地首隻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視。
自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國企獲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幾近20餘年光景,在此期間,陸陸續續已有290家國企登陸香港市場,總募資額達近1.88萬億港元。
赴港上市,開辟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後,這條路越走越寬,中國內地企業開始出現在美國、新加坡、倫敦等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上。
外資「買爆」A股
如果說H股的出現標志著中國企業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那麼,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則加快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發布,正式推出QFII試點。2003年7月份,瑞銀買入寶鋼股份、上港集箱、外運發展、中興通訊等4隻股票,正式拉開QFII投資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後,又陸續實施QDII、RQFII等制度,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QFII、RQFII投資總額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綁。
2002年,QFII總額度為100億美元。2012年,QFII總額度升至800億美元,2019年則再度提升至3000億美元。2020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
時任光大控股總裁陳爽表示:「我進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當時我們覺得,中國作為在一個發展的軌道上面,人民幣資產正好是進入到上升的軌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者要進入到中國,我們就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就發展我們海外的基金管理業務。」
經過18年多的發展,QFII等從無到有,一步步壯大,多年來,給A股帶來巨額的增量資金。
據央行網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陸股通合計持有A股市值高達2.1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為參與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截至1月20日收盤,外資(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合計持有美的集團(000333)總股數達19.54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28%,觸及外資禁買比例線。美的集團也因此成為2020年第一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以及A股史上第3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錢於軍對全景網表示,「早年可能偏向於更多的是利用外資來做我們的事,現在逐步的有外資積極想參與中國的成長,不僅僅金融資本,而且戰略投資人、企業,國外都紛紛來中國直接投資,展業都在這兒。總有一天人民幣會自由兌換,而且中國的資本市場會成為全世界不僅最大的,可能是最強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漲超1000%
進入21世紀,境外資本投資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途徑日益多樣化,同時,中國內地高 科技 企業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識經濟」、「新經濟」概念推動,以互聯網、電子上午為特色的企業成為這一時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國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東、迅雷、阿里巴巴等紛紛登陸美股。隨後,海外資本市場則出現了更多中國 科技 巨頭的身影。
回憶起在美國上市的情景,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鏡頭前說:「原來覺得中國公司就跟中國製造的這種貨物商品一樣,應該是屬於便宜的代名詞。網路股票定價的時候,人家就天然的認為說你是一個中國公司,所以我們參照美國同類公司給你打一個折,就是你的定價。」
「所以我在定價的時候就跟他們講,你不能這樣看,因為我們比美國公司更具有成長性,所以不應該打折,反而應該比他更貴,我對這個公司有信心。」李彥宏如是說。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達265家,市值合計21827億美元(約14.28萬億元),佔美股總市值比例約4%。
中概股也不斷在創造 歷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額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5隻中概股。成交量暴漲意味著,中概股在美國備受追捧,其中成交額最高的蔚來 汽車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1117%。
近日,多家華爾街巨頭持倉曝光,其中包含橋水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在今年三季度大舉加倉明星中概股。達利歐更是多次唱多中國。
北上資金、南下資金成投資「風向標」
對外開放,讓國際資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企業。然而2014年以前,無論是QFII、RQFII,還是QDII,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都是單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啟動,才第一次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隨後的深港通與滬倫通繼續加碼雙向開放,相繼實現了深交所市場與港交所市場以及上交所市場與倫交所市場的互聯互通。
隨著滬深港通的逐步開放,北上資金、南下資金也逐漸成為投資的「風向標」。
中銀證券日前指出,從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資金偏好消費醫葯,南下資金偏好 科技 醫療。從資金屬性看,北上資金近期由以「配置盤」為主導的資金屬性向「交易盤」屬性傾斜,南下資金屬性仍以「配置盤」為主。
北上資金也一度被譽為「聰明資金」。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浮盈快速增長,12月份終於邁過1萬億元大關,創造了新的紀錄,最新浮盈高達10168.18億元。
目前,北上資金與南下資金已分別成為A股與港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是資金面觀察最為重要的數據之一。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從試點引入境外投資者開始,從嘗試開放、到有限開放、再到對世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互聯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維度的開放格局,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30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了:要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必須加強與各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合作,以開放促改革。
我們相信:只要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始終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一定能夠發展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