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和廣汽集團股票
Ⅰ 高瓴資本投資了哪些公司
a股二級市場主要有,青島啤酒,洋河股份,格力,美的,中國國貿等~
Ⅱ 蔚來汽車遭高瓴資本無情拋棄,吉利慾砸3億美元抄底
在疫情影響下,那個被稱作「2019年最慘的人」和他的企業蔚來汽車更是難上加難,不僅遭第三股東高瓴資本清倉,還曝出延遲發放工資,擬用股票抵年終獎的消息……
吉利是否會入股蔚來,現在尚不得而知。不過大家對吉利的投資行為已司空見慣,從收購沃爾沃,到入股戴姆勒,再到收購路特拉,吉利的擴張並沒停止過。如果此次交易能共贏,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高瓴資本都投資哪些公司
投資的企業包括:京東、騰訊 、位元組跳動、美團、Zoom 、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星思半導體、百濟神州 、飛利浦家電、普洛斯、百麗國際、格力電器、藍月亮等。
高瓴集團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和產業創新,發現價值、創造價值。高瓴的投資人主要來自於全球性機構投資人,如:全球頂尖大學的捐贈基金、發達國家的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海外家族基金,以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上市公司等。
高瓴集團已成為跨階段、跨地域、跨行業的全天候投資人,包括高瓴創投、高瓴投資等核心投資板塊,堅定重倉中國,聚焦生命健康、硬科技、大消費、碳中和等投資方向。
投資理念
1.融匯中西的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理念的堅定實踐者。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是相對於周期性思維和機會主義而言,核心是反套利、反投機、反零和游戲、反博弈思維。
3.研究驅動投資。價值投資最重要的標志就是研究驅動,對於一家專注於研究行業、研究基本面的投資公司,核心能力就是對商業本質的敏銳洞察。
4.長期主義: 長期主義不僅僅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一種價值觀。流水不爭先, 爭的是滔滔不絕。無論從事任何工作和事業,只要著眼於長遠,躬耕於價值,就一定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找到迎接挑戰的端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高瓴集團
Ⅳ 寧德時代196億定增背後:高瓴資本為何壕擲百億入場
7月17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公告,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根據公告,寧德時代本次發行股份數量1.22億股,發行價格為每股161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約196.2億元。其中,在7月10日宣布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本田認購了37億元,大頭則被高瓴資本拿下,認購金額達100億元。
對於新能源行業來說,2020年上半年是「失去」的半年。下半年伊始,資本市場對寧德時代的熱烈對行業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動力電池這一領域的其他小夥伴,尤其是那些沒上市、沒法大規模融資的電池企業,他們的上升通道又變小不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高瓴資本徹底退場後,蔚來能期待比吉利入股更好的歸途嗎
面對近日吉利汽車計劃投資3億美元入股蔚來汽車(NIO.NYSE),有望成為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消息,吉利汽車與蔚來汽車快速回復「對該消息不予置評,市場信息以官方公告為准。」
雙方均未否認的態度讓外界更加肯定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年前就有傳言稱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正在競購蔚來,其中,蔚來曾就廣汽的收購發布聲明,稱「雙方的討論處於初級階段,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而廣汽方面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至於上汽與吉利方面,當時並未對此作出評價。
雖然吉利入局尚未最終敲定,但目前來看可能性相對較大。對此,有不少業內聲音認為吉利入股蔚來是為了提升資本含金量,又可納入高端電動車板塊,可謂是一舉多得——但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近日,吉利才剛剛放出與沃爾沃計劃合並重組的消息,並入沃爾沃這塊優質資產,恐怕比並入巨虧的蔚來汽車來得更加實際;至於高端電動車板塊,先不說3億美元資本入股對於企業實際運營方面影響有限,吉利本身還有純電動高端品牌Polestar,其次更有沃爾沃和領克,綜上而言,即便成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短時間內對於吉利的「強化」作用也不甚明顯。
那麼,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這3億美元目前究竟對誰的意義更大?無疑是蔚來。
誰都知道,蔚來真的非常缺錢。據蔚來此前發布的三季報,截至當季末,蔚來汽車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以及短期理財總額為19.61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末減少14.95億元;短期借款及應付賬款余額則較上季度末增加11.4億元人民幣,至46.77億元人民幣。彼時,蔚來汽車就曾作出預警,公司現金余額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繼續運營所需要的營運資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以為能熬過1、2月傳統銷售淡季的蔚來又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暴擊」。
據悉,本該於今年2月8日下發工資的蔚來汽車並沒有如期發放,同時公司還啟動員工自願將十三薪置換成股票的計劃,員工可以在相應金額內選擇拿工資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雖然對此,蔚來表示是因為疫情造成復工時間推遲,導致經營管理節奏變化,但流動性嚴重不足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分析甚至在結合財報數據後給出了更「極端」的預測,稱疫情當中,蔚來的現金流恐怕只能「挺住」三個月的時間。
一邊是嚴重的「虧血」狀態,另一邊是前期風投接二連三的退出。
此前,作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在2月15日完成了對蔚來股票的「清倉」。
高瓴資本是蔚來上市前的重要投資者。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去年1月30日,蔚來汽車宣布發行6.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騰訊和高瓴資本分別認購3000萬和1000萬美元。據悉,高瓴資本從2019年三季度起開始大規模減持蔚來汽車。盡管2019年四季度末蔚來汽車大漲,股價累計上漲40%,但高瓴資本還是在12月31日之前堅決清空了所持有的蔚來汽車股份。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金額已高達429億元,蔚來股價的持續低迷是高瓴資本退出的重要背景。
無獨有偶,2月7日,淡馬錫減持蔚來股票1391萬股,持股比例從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從前期資本的迅速「抽身」不難看出,在高瓴資本和淡馬錫的示範下,資本市場對於造車新勢力開始從起初的「狂熱」轉而變得更為「謹慎保守」,這也意味著,蔚來的未來融資之路並不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投退出之際,傳統車企尤其是自主車企的入局變得更富深意。目前,蔚來不僅僅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交付量最大的車企,其還是唯一一家將產品賣入30萬元價格區間的企業,一旦這樣一家新勢力頭部企業倒下,多少會讓那些還處於「向上突圍」的自主車企感受到「唇亡齒寒」。尤其是特斯拉剛剛在華建廠投產,隨著這匹「狼」的闖入,羊群只有抱團才能求生。
因此,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競購蔚來的消息,從某個角度來看,也讓我們看到傳統車企對新造車公司的「惺惺相惜」。
只是,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在雙方的前期談判中,吉利汽車條件的苛刻讓蔚來很難接受。
但從吉利汽車的角度來看,在蔚來急需資金的當下,它在談判中佔有不少優勢。
比如,蔚來與吉利的牽手將進一步擴大想像空間。近年來,吉利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銷售體量上已經成為國內自主車企絕對的「龍頭」,更憑借與沃爾沃的技術共享完成了向品牌高端化的轉身,領克就是最佳案例。
眾所周知,目前,除了特斯拉實現階段性盈利之外,新能源車企鮮有不被虧損纏身者,包括高昂的電池造價在內,其餘還有供應鏈、工廠、製造環節無一不考驗著新勢力的現金流動性。而吉利的體系力包括產業鏈的把控,低成本的運作模式正是蔚來未來完成自身「造血」中最急需的能力。與此同時,投奔吉利,沃爾沃的技術背書也將成為蔚來繼續進軍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助力。
換言之,對於蔚來而言,如果能夠背靠吉利這棵大樹,意味著有足夠的規模來分攤高昂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往往比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抗風險性更強。
更何況,因為吉利的「背書」,此時3億美元看似「杯水車薪」,但很可能在資本市場起到「拋磚引玉」的良效,讓蔚來的融資之路變得容易一些。
而反觀吉利,用3億美元換來蔚來在軟體層面、銷售服務以及充電布局模式上的創新,這筆投資不會是虧本的買賣。有分析認為,按照蔚來汽車剛剛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可轉債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輪投資後,將佔到蔚來汽車10%不到的股份,這恰好與高領資之前7.5%的持股比例相似。
目前,故事的兩位「緋聞主角」尚未粉墨登場,但以蔚來如今對於資金的渴求和吉利的前瞻果決,「一出好戲」很可能即將上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或接盤高瓴資本入股蔚來!吉利的雪中送炭,有多大的可能性
昨日傳出一則重磅消息,「吉利或投21億元入股蔚來汽車」。後經媒體求證,吉利和蔚來雙方均回應稱「不予置評」。
傳聞雖未得到實錘,可依然充滿了話題性。究竟是媒體捕風捉影,還是有人在刻意透露?尤其在蔚來正深陷「困局」之時,吉利的出現就頗有些耐人尋味。
更何況,吉利汽車本身已經有了幾何品牌,這一向電動化轉型的落地。或許有人說幾何品牌難以在短期內實現高端化,沒有入股蔚來來得更為激進和徹底。
可當特斯拉已然實現國產化的情況下,蔚來的高端化究竟還能堅挺到什麼時候,可能都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退一步來說,不還有極星正在快速發育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去趟蔚來的「渾水」,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我們不妨打開腦洞,或許吉利等等都是蔚來施壓廣汽的「抬價」者,這也並非全無可能。
馬曰:
一個月的時間里,從廣汽到吉利,紛紛被冠以了蔚來「救世主」的頭銜。然而,在沒有實際敲定的情況下,任何的傳聞也只能充當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至於真實的情況,或許只有蔚來自己最清楚。
我們無意揣摩蔚來的動機,但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對於蔚來等造車新勢力而言,目前的「危機」和困難都是顯而易見的。無法實現盈利,始終是說不過去的。特別是在資本已經逐漸失去了興趣的當下,「活下去」大不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高瓴資本股票代碼
首先高領資本是沒有上市的,這個只是單純的投資公司,它自己本身是沒有股票的,但是它投資了很多公司,很多公司都是已經上市了的。所以說單純指高領資本的話是沒有股票代碼的。
Ⅷ 高瓴資本投資哪些公司
高瓴資本投資了京東、騰訊、去哪兒、滴滴、摩拜單車、愛奇藝、Airbnb、月亮、蔚來汽車、藍月亮、小鵬汽車、完美日記、公牛集團、華蘭生物疫苗、三生制葯、網路、攜程、Uber、百濟神州、美的、格力、中通快遞、美團、孩子王、摩拜單車、Grab、君實生物、信達生物、葯明康德、甘李葯業、美中宜和、惠每醫療等。
高瓴資本集團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集團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業績最優秀的投資基金之一。
從創立之初起高瓴資本就定位於做具有獨立投資視角的長期投資者,已在消費與零售、科技創新、生命健康,金融科技、企業服務及先進製造等領域內投資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企業。
高瓴資本的投資理念有三方面:
一、守正用奇,源自老子《道德經》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一方面「守正」,也就是堅持高度道德自律和人格獨立,尊重規則、適應規則,「不逾矩」。在另外一方面「用奇」,也就是在規則范圍內,不拘泥於形式和經驗。
二、「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引申自《論語》。
世上的錢是賺不完的,我們堅守長期價值的投資理念,在風險與利潤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在市場上「恐懼」、「貪婪」的兩難抉擇面前保持平常心、謙卑心和敬畏心。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記》。
高瓴資本一路走來,並沒有刻意宣傳和推銷過自己。專業、嚴謹的研究分析讓我們得以立足,長期價值投資哲學讓我們不斷超越自我。
Ⅸ 廣汽能拯救蔚來嗎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汽車10億美元。隨後,廣汽集團在1月16日發布聲明,否認投資蔚來10億美元之事,並表示,未來即使參與,預計會通過子公司以部分自有資金對外募集的方式參與投資,並且資金金額不會超過1.5億美元。
回到正題,蔚來確實非常需要一家傳統車企,來幫他們掃除一些障礙。所以,除了廣汽集團之外,傳聞中還有吉利、上汽、一汽等車企也是蔚來汽車的潛在投資者。假設傳統車企大筆投資蔚來,對兩者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互補優勢明細。
於蔚來而言,除了有錢能解決資金困難之外,他們有更多的生產方選擇性,不用綁死在江淮上,而且在渠道、服務、技術上上也可以取經,從而降低成本。
於傳統車企而言,4S店以外的服務是最為薄弱的,特別是重視體驗的電動車板塊。所以,假如能夠獲得蔚來的服務體系,那對於他們的電動車板塊業務建設,將會是非常有利的推進。
前沿君
總結:雖然蔚來還沒有公布2019年全年財報,但從今年前三季度來看,蔚來缺錢已經非常明顯,所以在未來一個季度裡面,蔚來必須要找到新的投資者。而廣汽在公告上已經明確了1.5億元美金的注資金額,相信這筆交易的成功幾率非常大,只是這1.5億元美金對於蔚來而言只是杯水車薪,再次融資迫在眉睫。究竟,廣汽集團注資蔚來之後,會給雙方帶來什麼全新機遇,咱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Ⅹ 國資背景加身,一季度虧損收窄,李斌:蔚來有可能在中國上市
2019年,《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一文刷屏網路,引發了大家對於蔚來以及李斌的廣泛關注。
在汽車行業,李斌和蔚來絕對算得上是造車新勢力的一個縮影。不過到了2020年,這一狀況雖然沒有被完全改變,但於蔚來汽車而言,已出現了明顯好轉。
近日,蔚來汽車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中顯示,蔚來第一季度交付3,838輛車,總營收為人民幣13.720億,同比下滑15.9%。凈虧損為人民幣16.918億,相較去年同期收窄35.5%。對此,蔚來解釋稱主要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
止跌則是漲,虧損收窄明顯
除了銷量與凈虧損,蔚來汽車的利潤率也很值得一看。根據財報顯示,一季度,蔚來汽車的整車毛利為-7.4%。以蔚來入門版車型ES6的起售價(35.8萬元)來看,品牌每賣出一台ES6,就會為公司帶來2.6萬元的虧損。
顯然,這個數據與去年第四季度(-6%)和去年同期(-7.2%)都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它們在整體虧損收窄的條件下,就顯得沒那麼悲觀了。
同時,針對虧損收窄,李斌及極其團隊還是還是很有信心在二季度再次回暖的!因為,針對部分屬於二季度的交付量,因為疫情原因而被推遲。
在蔚來財報中,公司預計,二季度的交付量有望達9500輛至1萬輛,較今年第一季度環比大漲147.5%至160.6%。
得益於銷量上升,以及電池包成本下降,生產效率改善等,公司還預計2季度整車毛利率超過5%,整體毛利率超過3%。年底實現兩位數的毛利率的目標。
如果上述預測可以按照計劃進行,那麼二季度也將成為蔚來汽車扭虧為盈的拐點。
相比降幅收窄,蔚來汽車的股價似乎就沒有那麼好看了!在收盤前,蔚來股價又迎來一波猛跌,一度下跌超過10個點,最終以3.83美元/股收盤(當前為3.98美元/股),較收盤價下跌了8.15%,這也傳遞出了不少投資方的悲觀心態。
國資背景加持,蔚來又多一重身份
對於蔚來汽車來說,從誕生至今,其創始人李斌一直在為融資做工作。
2019年5月,業內有消息稱,蔚來汽車與北京亦庄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框架協議,融資金額為100億元。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該筆資金並沒有到賬。
5個月後,蔚來汽車又與浙江湖州吳興區達成了一筆50億元的融資計劃,而這一次有沒有談成。
緊接著就是高瓴資本清倉……一系列的操作看得出來蔚來很「缺錢」!不過進入到2020年,蔚來的資金流稍有好轉,除了年初的2億元融資,蔚來汽車還在4月份與安徽合肥方面簽署協議,並將蔚來汽車總部定於合肥。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在蔚來與投資方完成交易後,蔚來汽車將持有蔚來中國75.9%的控股股份,戰略投資者將合計持有24.1%的股份。這一步操控意味著,未來蔚來汽車將是一個有地方國資背景的企業。
事實上,蔚來談合作的事情,這並不是首例。早在2019年,蔚來汽車就與廣汽集團合作並發布了「HYCAN合創」品牌。不過按照官方的解釋,這不是一家傳統意義上的「合資公司」,而是一家「合創公司」。
在這次合作過程中,廣汽集團主要負責整車的研發和生產,而蔚來則提供智能網聯技術和能源支撐體系。
不過,背靠蔚來汽車與廣汽兩大強勢企業的廣汽蔚來,並未繼承兩大股東的「熱搜」體質。自成立至今,廣汽蔚來也是身處沉寂之中,若不是5月20日的「HYCAN合創」周年慶,恐怕有不少人都忘了這個品牌。
不難看出,相比蔚來汽車於廣汽集團的合作,這一次落戶合肥的蔚來總部,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創業的「單干選手」!
中國IPO,蔚來汽車的新夢想
「蔚來中國幫我們打通了人民幣募資通道,我們非常高興引進了幾家戰略投資者。從蔚來中國的角度來講,我們當然是具備了在中國資本市場IPO的可能性,後續會根據資本市場,包括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做綜合的決策」。針對後期的發展,李斌這樣說道。
與國內上市的期望有所不同,蔚來汽車的錢不多了!
財報顯示,截至到一季度末,蔚來汽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只有約24億元。而今年的2筆融資,無疑就是蔚來汽車的「及時雨」。
從另一方面來看,回到中國市場對蔚來汽車後期的幫助或許也會更大。作為一個新興品牌,國外的不可控因素於蔚來汽車而言更大!
對於大家而言,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去年9月的「6連跌」,遲到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直接將蔚來推入了谷底,其股價一度接近1美元。
而在這之後,蔚來的大起大落也是很讓投資人受傷,後面高瓴資本撤資也就在情理之中。信息顯示,在蔚來成立之初,高瓴資本就以1億美元領投蔚來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而在蔚來IPO時,高瓴資本的持股比例已達到7.5%,並順勢成為了蔚來的第三大股東。
其實,蔚來回國IPO的想法也並沒那麼容易。剔除市場因素,單從車市來看,除了有特斯拉不到30萬的Model 3,還有像小鵬P7這樣的新一代造車新勢力,當前局勢可謂前後夾擊!
不過在李斌眼中,其強大的服務基礎才是蔚來汽車利好的「殺手鐧」,因為蔚來汽車目前還針對國家政策有了BaaS相關的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BaaS即可充、可換、可升級、車電分離的電池服務商業模式)。
優勢服務、國資背景、先進技術……於這些所有「利好」而言,李斌的回國夢也就不難理解了!
寫在後面的話
在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曾經的增量市場也逐漸轉變成了今天的存量市場。於蔚來等造車新勢力而言,活著永遠比盈利更為重要!如今,伴隨著虧損逐步收窄,蔚來又進一步增加了造車的籌碼。那麼蔚來回國IPO的想法是否可以成真,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