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上勤股份股票

上勤股份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20 17:28:47

① 股權價值=企業發行在外的股份*每股市價 怎麼理解

股權價值也就是股票市值,它是對於普通股投資者而言,企業的不同融資方式會導致股權價值的變化。

② 咨詢!!!!!!!!!!!

家族企業要看哪種,有家族持股但是經營權外放,還有普通的既是股權持有者同時又是經營者。
國外很多大型的家族企業都是僱傭職業經理人管理,家族成員並不參與企業的日常事務。企業運行和普通的公司沒有區別。
國內的家族企業很多都是不論家族成員能力如何一律安排在企業的各個崗位上。這種模式弊端很大,管理水平無法保證,規章制度很難執行。
家族企業還有一個優點就是能夠制定出長期的戰略,不會由於經理人的變化而改變。
我國家族企業變革之路探析
一、 家族企業產生與發展的必然性
1.經濟學的必然發展
家族企業是一種企業形式,是一種經濟關系的具體表現。他的產生發展轉變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研究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就可以發現私有制和國家的出現是以家庭的出現為基礎的。當史前部落的共同勞動出現「剩餘產品」後,私人佔有勞動果實才有可能。而當私有制出現後,私有財產的繼承問題就出現了。如果是處於父系社會時代,血親的父子或父女關系就必須明確,否則就無法繼承,這時群婚制就必然要讓位於一夫多妻制或一夫一妻制,以保證私有財產的繼承符合血親繼承的原則。可見,家族血親關系與私有制幾乎是同時產生了,並且它作為私有制的載體而延續至今。因此,如果讓家庭和家族關系與所有制脫鉤、並逐步退出生產關系的歷史舞台,也許私有制和國家也就要消亡了。過去人們頭腦里一直認為,搞社會主義、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就一定會排斥家族企業,就不能有「夫妻店」、「兄弟公司」,看來這種想法也是不實際的。
在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以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為特徵的公有制正在從一些經濟領域退出來,並讓位於非公經濟去填補空白。中國是個小農經濟歷史悠久的國度,家族經濟的根基比其他國家更加根深蒂固,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家族企業將會長期存在和發展,尤其是在廣大農村不斷城鎮化、產業化的歷史進程中,家族經濟和家族企業將會大量出現。
2.市場競爭效率的必然
在企業組織形式中,能夠在特定的市場環境、文化環境下更好地整合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組織形式,就應當是有效率的。中國步入市場經濟以後,由於國有企業官僚作風嚴重,機構冗長,社會負擔重,同時行政干預嚴重,組織管人的太多,做事的太少,使市場信息得不到及時傳遞,決策與實施不能及時執行。按照市場競爭的要求,國有企業是低效率的。而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尚短在中國紮根不深,不了解我國市場的文化底蘊,因此不能擔當我國配置市場資源的主力軍。家族企業在創業初期以其小而靈活的特點,既適應國家了不斷變更政策的國情,又適應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模式,在市場競爭中,利益的一致性使得家族各成員對外部環境變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外部尤其是市場變化的信息能很快傳遞至企業的每位成員。同時,家長制的權威領導,可使得公司的決策速度最快。因此在改革開放初期,國有企業產權制度和管理模式逐漸崩潰,而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尚未確立,家族制度自然而然的承擔起整合社會資源的責任。
3.管理上的必然-家長制的人本(情)管理有優勢適用於我國國情
1.家族內部的凝聚力使家族成員能夠不辭辛苦、不計報酬地勤奮工作,在創業初級階段發揮了重大作用。
2.集權式的組織模式。家族企業的創立者或繼承者,往往以其較大的股份、較高的輩份或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家族企業中扮演著家長的角色。家長依託家族的血緣關系,將企業的決策權集中在自己手中或家族內部,從而建立了集中、穩定而強大的領導實體。
4.心理契約成本低,理論上,企業規模擴充勢必導致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產生委託代理制。但很多時候,資產所有者和代理人的目標常常不一致,客觀上也存在著代理人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資產所有者可能面臨資產流失的危險。家族式的管理幫助企業降低監控成本,因此家族企業的總代理成本相對於其他類型的企業低。家族成員彼此間的信任及了解的程度遠高於其它非家族企業的成員,家族企業成員之間可能負擔較低心理契約成本。因此在企業規模不大,市場范圍有限,管理技術要求不高的創業階段,民營企業所有者經營的家族治理結構是有一定道理的,家族管理模式是符合最小代理成本的管理學原則的。
二、家族企業面臨的挑戰
新經濟浪潮的來臨、WTO的挑戰,高科技的擠壓、消費者的理性都把中國家族企業帶到一個全新的競爭空間,如何贏得國內市場?如何佔領國際市場?又如何實現家族企業的持續發展?不論成敗家族企業都將做出回答。
(一)制約家族企業發展的宏觀因素
1. 不平等待遇 a歷史的偏見 可以說,中國的家族企業一直活在人們的偏見之中。從建國開始,家族企業就作為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的雙重典型而一直受到契而不舍地批判和摧毀。當時家裡養一隻雞都是「倒行逆施」之舉。b隨著改革的深入,對待家族企業不能一視同仁的狀況雖有改善,但仍舊存在,如家族企業稅收負擔重,稅收以外的攤派多,有的地方還存在亂收費亂罰款現象。家族企業在用地用電行業准入方面受到的管制多。C加入WTO後,我國一些地方開發區注重招商引資,給外商獨資,合資,合作企業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創造了不平等的競爭環境。
2. 市場經濟經營環境的不規范 國家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及不能真正執行。如我國迄今還沒有一部《民法典》系統界定和保護物權。同時,我國職業經理人市場沒有發展成熟,使企業用人面臨極大風險。很多時候不是企業不想引進職業經理人,而是缺乏用人的法律保障,不敢或不能引進職業經理人。
3. 融資限制。由於過去,金融機構一向偏好國有企業的貸款,對家族企業設立諸多限制。同時家族企業內部由於公司治理結構、股份制不健全,難以進入資本市場,加之企業股東之間血緣親緣關系這個"先天不足",更難以實行資本間的聯合。中國的家族企業有兩個顯著的特徵:強烈的控制慾望和以增加並鞏固家族財富為目標。如果家族企業想在股票市場融資,企業所有者只會將少於50%的資產放到股票市場以保證對家族企業的控制,如果所融資金不夠,那麼企業將面臨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同時對我國建立強有力的股票市場也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4. 市場准入機制不公平。部分地方政府實行資源壟斷,事實上,我國應該有一個市場准入准則,在什麼情況下准許進入,准許進入按照什麼行業規范運作,不能因為是家族企業,就不能進入該領域。如醫葯,飛機製造,汽車製造,重工業以及研發水平要求高和成本投入高的生化行業,都是中國家族企業的很少觸及的行業。
(二)家族企業發展過程中自身固有弊病的困擾
1.家族企業用人機制的落後。家族企業在用人問題上,長期以來難以擺脫「先家族後企業」的觀念束縛,不少企業首先考慮的是怎樣安置家族成員,卻不認真考慮這種安置對企業是否有利,能不能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等。這種用人機制上的僵化性特點,表現在以下幾點:a.用人重忠誠而輕才幹。這種用人准則不科學。忠誠固然是一個優異的品質,是企業所必需的,但如果一個人除了忠誠外,別無他長,空有熱情而無能力把事情做好,那麼,用這樣的人只能是弊大於利。b.家族企業在用人上沒有長遠的計劃。最集中的反映是沒有人才培訓計劃,不能對員工進行培訓及組織參觀、學習和考察,致使企業人才匱乏,員工素質普遍不高,難以達到企業發展要求。
2. 企業缺乏嚴格意義上的組織結構。在具體運營實踐中,家族企業暴露出其組織機構混亂,權力界限、工作職能劃分不清,工作內容互相交叉的弱點。在這些企業里,往往是董事長管總經理該管的事,總經理又管董事長該管的事。一方面造成了工作的混亂,另一方面又使企業的決策體系缺乏科學化規范化。
3. 家族企業營銷觀念淡薄。第一,我國家族企業是從小作坊小工廠發展過來的,最初的營銷就是靠固定的關系網進行銷售,因此家族企業特別重視建立與老客戶的穩定關系和鞏固老市場,忽視新市場的開發或者說是忽視市場需求為營銷出發點,在產品設計、渠道拓展、價格策略上往往憑主觀經驗辦事,缺乏專業理念。更何況加入WTO後,新的競爭環境需要家族企業經營者的營銷觀念更具全球化、戰略化。而這是家族企業從未遇到過的。第二,專業的營銷團隊的缺失,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家族企業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全球視野,及了解國際化戰略的營銷隊伍。
4.家族企業的企業束縛。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個層面,家族企業的企業文化普遍以家庭為核心、以家庭倫理為道德准則。重人治,輕法治,喪失了組織創新的能力。家族企業的領導在登上寶座後,自我膨脹,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不管大事小事,個人說了算,經常置董事會和部屬意見於不顧,做出草率的決定,致使家族企業幾乎瀕臨倒閉。
三、家族企業變革對策
一、 宏觀環境因素的變革
政府要積極舉措為建立開放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而努力。通過立法,訂立保護家族企業產權物權的法令,完善合同法等各種經濟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保障法令的貫徹執行。同時規范我國的人才市場,尤其是職業經理人市場,建立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為家族企業創造跟國企,中外合資企業一樣的國民待遇。嚴禁對家族企業徵收各種形式的攤派費,保證競爭的公平性。打破行業限制,給家族企業與國企一樣的准入條件。事實上,加入WTO後在融資上給了家族企業新的機會,家族企業可以通過自己的信用保證向外國銀行融資。
二、家族企業自身變革
(一)管理變革
企業要發展,要克服固有的弊病必須實現管理專業化和規范化,家族企業尤是如此.吸收大量的專業人才進入公司的核心層,為公司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專業化和規范化的必由之路.
1.管理專業化 –用人機制變革
管理的專業化就是要實現具有專門管理知識的人來管理企業管理市場。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建立領導團隊,管理人才專業化
管理專業化的重要標志就是非家族成員也能勝任公司的高級職位,並得到一定信任。引進職業經理人應該說只是一個逐步趨勢。 家族企業引進人才應根據自身經營實踐,其基本方式可以如下:從外部引進職業經理人,要按照管理崗位和信息的機密程度足部任命。「用人不疑」也並非隨便隊雖都「不疑」,而是提倡先「知」後「用」。將各個不同的管理崗位按資源和信息的機密程度進行排序,可以先在機密程度較高的崗位上安排外來經理,對其進行觀察、考核、培養,合適的再給予進一步重用。關鍵是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對職業經理人進行必要的監督和約束。這樣不僅可以享受強調能力帶來的企業效率的提高也可以避免經理人員的短期行為和敗德行為給企業所有者帶來的損失。內部培養,一方面對培養的員工有一定的認識,員工的忠誠度有保障,減少了用人風險。同時給員工這樣的機會會激發其他員工的工作熱情。做到舉賢不避親,舉親的關鍵是看其是否符合公司發展的戰略需要,是否符合企業的用人准則 。慧聰公司總裁郭凡生有三條准則:1、舉親以賢德、能力為基準 2、舉親要在公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天下為公,視慧聰人均為「至親」。
第二、給與外聘經理人員必要的支持與引導
外聘經理人一般素質較高,但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組織環境,去處理好於家族經理人員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於創業元老之間的關系。可通過舉辦一些小型休閑茶會,多多增加外聘經理與家族經理人的感情交流,這是情感支持。同時,通過與家族經理人及創業元老在創業前或創業後訂立一些協議,明確他們的權責利關系。同樣這一點也適用於外聘經理。這是制度支持。
第三、建立內部人才競爭機制
「空降兵」的到來往往會妨礙原來的管理梯隊中的某些人的職務晉升。使其他員工產生不滿,影響正常的工作。這個時候設立崗位說明書,具體解釋每一個崗位的權責利,崗位與報酬應與外聘人才的工作業績掛鉤。實行試用制或降級制,使其他員工的不滿轉化為監督激勵外聘人才的情感激素。同時,企業內人才的激勵要廣開思路,不僅可以通過職務晉升,還可以給人才提供學習機會或深造機會,或是獎勵期權的方式來彌補其他員工。
第四、激勵外聘經理人員
短期激勵機制,家族企業可以在物質上激勵人才,比如說工資、待遇、紅包。長期激勵,如股票期權計劃。由於通常經理人的薪酬與公司當年的財務指標有關。因此一些高級管理人員可能放棄那些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利的計劃,更注重短期收益。從而使企業的決策缺乏遠見,期權激勵將經營者的利益與企業的長期利潤相結合,同時使高級管理人才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增加他們的憂患意識。此外精神激勵也是很重要的,通過給外聘經理人提供機會和舞台,使他始終努力向上。企業不能做大,真正的人才就沒有發展的機會。「就像茶杯里的水,沒有滿的時候能加進水,水滿後加水,就會溢出來,這樣你必須把水倒進水桶,水桶的水滿了後,就要倒進水缸。」
2.管理規范化(制度化)—-組織制度的變革
家族企業最難的就是制度化.都是親兄弟,還什麼制度不制度的? 家族成員有時不僅使制度推行不下去,而且還是制度的破壞者.他們往往帶有這樣一種心態:「我是來幫你的。既讓我是來幫你的,我的工作就不能僅僅用工資來衡量。你給我多少錢,你都不能補足我心理的付出,盡管你給的錢幣他在別處打工的錢要多,但我依然是來幫你的。」如果你要辭退他,他就覺得有一個東西永遠無法用錢來補償,那就是感情。在感情面前,制度就只是一紙空文。
第一、妥善安置家族成員和創業元老。要擺脫中國家族企業的認知局面,首要考慮的問題不是制度建設,而是如何安置家族成員和創業元老。這是順利推行規范化管理的前提條件。首先,要想辦法避免不能勝任的家族成員進入企業。如果平庸懶惰的家族成員在企業里占著位置,整個職工隊伍很快就會失去對企業的尊敬,能乾的人不會久留,留下的很快會成為溜須拍馬者。其次,對於那些在知識和能力更不上企業新業務發展需要的家族成員和創業元老,要妥善分流。對於後繼乏力的創業元老,可以考慮個他們擔當督導工作,並給較高的待遇;年輕的家族成員,鼓勵他們進一步學習深造。對於能力較強的,可另設一筆資金,讓他們自己發展。比如「方太」的茅理翔安排女兒獨自創業。
第二、「法治化」建設。對家族企業來說,要完善組織制度,關鍵是要通過「法治」代替「人治」。這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家族企業家觀念的變革,首先家族企業家要認識到「法治」的力量。其次,要變革自身的財富觀和權力觀,將自身和企業的追求融入到整個社會中去,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松下是全社的松下。其次,企業內的「法治」建設。中國家族企業除了讓員工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外,還要完善各方面的企業制度:一、設定企業宗旨。二、設定企業的基本准則。三、完善規章制度。再次,「法制」 的嚴格執行。家族企業「法治化」的推動者是企業家本人,因此企業家除了對員工要不斷灌輸觀念,強化培訓外,還要以身作責,同時堅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第三、建立授權體系。家族企業在創業初期並不需要授權,因為授權所必須的條件尚不成熟。一方面創業初期的企業需要集權的靈活性。另一方面,這一階段企業絕大多數決策都是非程序化,在控制體系還沒有建立的時候,授權可能意味著分權,意味著創業者可能失去對企業的控制權。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授權就成為必需。即當企業行政系統初步完備,工作程序開始形成,決策步入軌道化的時候,授權才是可行的。企業領導者通過明確的授權和管理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分工合作來實行規范化管理。
(二)企業治理結構變革
近年來,在家族企業組織形式中。有限責任公司的比重逐年增長並占據主導地位,世界各國的企業發展及中國的實踐都證明:實現委託代理制,走向現代企業制度,是稍具規模的家族企業的必由之路。所謂公司治理結構,是指公司所有者(股東)通過構建對經營者的激勵監督機制,著重解決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託代理問題,而形成以比較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為基礎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1.產權改革
家族企業的產權具有明顯的宗法性質,即通常所說的「三緣」性—血緣、親緣、和地緣性。「三緣」產權在主體不變的情況下,家族企業就很難真正形成現代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很難形成有效的委託代理制。改革的重點是以現代企業產權制度逐步替代以往的宗法產權制度。具體做法是產權開放,即向願意投資的人開放。產權開放的結果是實現民營企業資本主體的多元化,如員工持股計劃。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消除「三緣」性宗法產權現象。不但拓寬了家族企業的融資范圍,有利於技術進步,而且導致企業產權結構發生變化,從而有利於形成合理的企業治理結構,是企業決策更加合理有效。
2.治理結構的調整
家族企業要形成以共同治理為特徵,制衡與效率相協調的治理結構模式。首先,要科學的劃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各利益主體的相互制衡機制。其次,引進外部獨立董事,發揮獨立董事的專家咨詢作用。再次,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要形成外部市場的競爭機制,減少委託代理成本,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盡快建立和健全家族企業的外部市場體系。同時也要加強債權人對企業的監督作用。
(三)家族企業文化變革
1.家族文化
西方很多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格言,用以激勵家族後輩,這些格言體現在他們的日常一言一行之中。松下幸之助的「以誠為本」,沃爾瑪家族的「永遠簡朴,不僅使家族謹記在心,而且在整個企業都使浸透骨髓的。因此真正對企業經營產生影響的,是文化,家族企業文化!正是這種無形的優秀家族文化才真正保障了家族企業的永遠興旺。我國家族企業要打破內部成員明爭暗鬥,不可避免走入「合夥——紅火——散夥」之怪圈。應該向西方學習,注重家族文化的建立。家族文化的表現之一就是家族凝聚力。增強家族凝聚力的方法包括:在家族內部建立家族委員會,專門處理家族內部事務,使得家族決策與企業決策分開,及定期召開家族碰頭會、提高下一代的企業家精神的培訓項目以及家族范圍的慈善事業。這種慈善事業對發現、確立和鞏固家族核心價值觀大有裨益,對社會的價值觀是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是家族榮譽感的源泉。
2.企業管理文化
企業文化滲透於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塑造起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它包括:首先,家族企業家個人素質的提高,應為民營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家個人文化素質和思想境界,當今家族企業文化都深深地烙印著企業家樸素的人格思想和經營管理理念的痕跡。因此企業家作為企業文化的締造者,應大力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可通過不斷學習,培養合作精神,及勇於承受失敗及勝利,加強憂患意識。其次,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文化。再次,注重創新文化的培育。
(四)國際化下家族企業營銷觀念的變革
21世紀的中國家族企業面臨的是全球化的競爭,許多家族企業想要做大不僅要考慮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管理,同時也要在可能的情況下積極更新營銷理念,參與國際競爭。
1.樹立全球營銷戰略,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入WTO,是我國企業同世界是連為一體,有機會參與國際分工,在全球范圍內同外國企業展開對資源、市場、人才和資金等要素的競爭。 事實上許多中國家族企業就已經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取得了成功:如溫州有許多家族企業把生意做到中東地區,2000年一對溫州夫婦在中東開了一家貿易公司,專賣中國日用小商品,小電器等,開業當年就實現了一千多萬美元的產值。
2.知識營銷觀念。一是要挖掘產品的文化內涵,增加營銷活動的知識含量,並注重與各國消費者形成共鳴的價值觀。 二是注重與消費者建立營銷關系,使消費者成為產品的忠實顧客。三是加強國際營銷隊伍的建立,適營銷更適合技術含量高,智能化和個性化的要求。
3.綠色營銷觀念。現在我國家族企業面臨的是WTO條件下的全球消費者,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的購買目的不在是只考慮滿足個人基本所需,而開始注重人類生活環境的保護。如早在1992年前歐共體的一項調查表明:84%的消費者願意購買用有機農業生產方式生產的蔬菜和水果。
同時在國內市場上,家族企業要加快自身資本開放,具有國際戰略聯盟概念。我國穩健的經濟發展,低廉的投資運營成本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外資本的投資。對國內大多中小家族企業來說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應主動與外國資本合作,合資,或戰略聯合,利用外國資本的技術的或國際營銷優勢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同時利用本土的文化優勢在國內市場與外國企業積極競爭。
結束語
家族製作為一種在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期適用於生產力落後條件下的組織形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繼續存在並發展,在入世後的新的經濟形勢下,要不斷變革自己,使之更具市場競爭力。相信已取得成效的家族企業在新的歷史舞台上必將做出新的貢獻。

③ 熟知股票的各位請進。。。。。。

現在行情不好,需要進行保守型投資

股票選擇防禦性股票(比如農業高速公路和公共事業股)
基金選擇防禦性基金,就是保守型,主要是貨幣市場基金或者債券性基金或者混合型
保險主要投資有固定分紅的穩健型

④ 韶鋼松山的股票怎麽樣

就本人分析,這股現在正好是短線介入點.主力震盪放試盤動作在近期頻頻發出.雖然上個交易日量不足,但顯示出來的支撐強烈.主力意圖流露出有心拉回到整盤區域視機發力趨勢.建議短線關注.

⑤ 中國大飛機概念股票有哪些

600456寶鈦股份(600456)金屬冶煉國內航空鈦材、軍工鈦材領域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了90%
600765力源液壓機械行業2007年,公司增發注入了原一航集團的重機資產,形成了液壓件、鍛造、散熱器、燃氣輪機四大業務板塊
600391成發科技(600391)飛機製造公司主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主要零部件
600316洪都航空(600316)飛機製造以研製生產強擊機、教練機、通用飛機、航空產品零部件
000768西飛國際飛機製造公司是我國軍機生產企業唯一的上市公司,08年初資產注入後,公司形成了完整的飛機製造產業鏈
600879火箭股份飛機製造航天應用綜合電子、機電組件、專用集成電路、慣性導航等的業務架構
600038哈飛股份飛機製造公司主要生產直升機和支線飛機,是波音787翼身整流罩全球唯一供應商。
002013中航精機機械行業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航空救生研究所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家軍工科研機構,是國內唯一從事火箭彈射救生系統研究、設計、製造、試驗的大型專業機構
600523貴航股份(600523)汽車製造。
600019寶鋼股份(600019)鋼鐵行業。
600178東安動力發動機製造公司第一大股東是實力雄厚的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002023海特高新(002023)飛機維修公司是兩市唯一一家飛機維修企業
000738中航動控(000738)公司主要從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加工。
600399撫順特鋼(600399)公司是我國重要特殊鋼生產基地,也是我國國防軍工產業配套材料最重要的生產和科研試制基地

⑥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打不贏。 就算劉備不歸附曹操,作壁上觀,僅憑東吳一隅之力也根本無法與百萬之師(演義)抗衡,第一,北方多戰騎,而且士卒眾多,作戰勇猛,而東吳聽到曹操來襲,早已經人心大亂。 第二,曹操有北方大部領土作後援,而東吳只有江東一地,後勤補給和長期消耗戰是問題。 第三:當時東吳已經有很多大臣准備收拾包袱另尋新主。

⑦ 002752股票什麼時候上市交易

1、升興股份(股票代碼為002752)是在2015年4月15日上市交易的。
2、升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具有我國工業搖籃著稱的福州馬尾區,是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州片區的區內企業,公司前身為成立於1992年12月4日的升興(福建)鐵製品有限公司,1994年9月3日升興(福建)鐵製品有限公司更名為升興(福建)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11月23日升興(福建)集團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升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二十餘載的辛勤耕耘,公司在北京平谷、廣東中山、河北秦皇島、山東德州、河南鄭州、安徽滁州、福建泉州、江西鷹潭、雲南昆明等區域設立了十多個生產基地,形成南北犄角呼應向中西部拓展,基本覆蓋全國的生產布局。2015年4月公司成功登陸我國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2752。

⑧ 海能達股票值得長期投資嗎

海能達點的股票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現在雖然有一定的回調,算是長期持有必有厚報

⑨ 股票專業術語

上市股票 [Listed stocks]:在交易所上買賣的股票。
分析員 [Analyst]: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的雇員,主要負責對不同的公司進行分析研究,並對該公司的股票作買入/賣出的建議。他們大多數專注個別行業。
內幕消息 [Insider information]:指公司內部未作公開的消息。如消息持有人將消息作販賣用途,均屬違法。
止蝕盤 [Stop-loss order]:客戶指令,表示當股價下跌至某價位時將股票出售。
止蝕盤 /止賺盤 ;止蝕/止賺 [Stop order/ stop]:一項指令,表明當股價到達指定價位時將股票買入或賣出。
平價/等價 [At-the-money]:如期權的協議價格相等於其相關證券的市場價格,該期權屬於平價。
主要經辦人 [Lead manager]:商業或投資銀行主要負責按排組織銀團貸款或發行債券。他們同時會聯合其它借貸或包銷銀行與發行商磋商有關細則,及分析市場情況。
未完成指令/ 開放指令 [Open order]:以行使價買入/ 賣出證券的指令,此指令於行使、撤銷或價格轉變前一直有效。
未平倉合約 [Open interest]:某期權未執行的合約數量-可以顯示該期權的流動性。
市場 [Market]:一般指股票市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及第二市場,各市場分別買賣不同的股票。 字串3
市價盤 [Market order]:以當時證券交易的市價立即買賣某種證券。
市價 [Market price]:指證券市價,賣出證券的最後市價。在該價位上買方願意購入而賣方願意出售。
市值 [Market value]:證券在市場上的價格。
市盈率 [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股票的市價除以當時或預測未來的每股盈利。市盈率是投資分析常用的指標Of一。一般而言,市盈率應是越低越好,因比率低顯示市價偏低或者是盈利偏高。
回購 [Buy-back]:與[回購協議]定義相同。
回購/回購協議 [Repo]:股份買賣協議,買賣雙方承諾按指定日期及指定價格購回該股份。
回報 [Return]:每年的投資回報金額。
交易 [Execution]:指完成買入/賣出證券的交易過程。
交易 [Trade]:以口頭協議(或電子交易)形式向另一方購買證券。交易一經進行,該行交易就稱為「完成」或作實。
交易員 [Trader]:為自己的戶口進行頻密的股票買賣活動的人。
交易范圍 [Trading range]:某時段內成交價的高低之差,任何一天,商品交易價格的上下限。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為管理投資組合而產生的成本,尤指:證券成本及印花稅。
行使 [Exercise]:期權持有人執行其權利,(在看漲時)認購或(在看跌時)認沽相關證券。行使價 [Exercise price]:能夠買入或賣出相關期貨或期權合約的價格。
合營企業/ 合資企業 [Joint venture]:兩個或以上投資者為共同投資及經營企業。
合並 [Merger]:收購活動中買方同時購入賣方的所有資產及負債。簡單來說,是兩間公司合並經營。
先導指標 [Leading indicators]:作為預測市場未來趨勢的經濟指標。
收購 [Takeover] :一間公司藉購入另一間公司的股份而取得其控制權。
收益率/收益/股利報酬率 [Yield]:股票回報的百分比,以派息的形式派發,或給債券的有效利率。
收購 [Acquisition]:指一間公司購入另一間公司。
即日買賣盤/ 即日盤 [Day order]:指買入或賣出證券的指令,若發出指令當日不能成交,該指令則自動失效。
即日買賣/ 「即日鮮」[Day trading]:指在同一交易日內完成股票買入及賣出的活動。
傭金 [Commission]:支付經紀作執行交易的基本費用,費用根據股票、債券、期權的數目,及/或其票值計算。
每股盈利/ 每股收益 [Earnings per share]:指公司所得凈額除以所發行普通股股份數量。
投資 [Investment]:買入資產藉以賺取利潤。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提供多項服務的中間人,服務包括:協助證券沽售、公司合並及重組活動、以經紀身份為個人及公司客戶進行證券交易活動。
投資組合 [Portfolio]:一系列的投資項目,證券及/ 或金融工具。
投機者 [Speculator]:在非經常性收益合約上,願意承擔較大及非分散的風險,目的為賺取利潤。投機者並不會理會公司的生產、運作、市場推廣或產品的處理等。見:交易員。
成交金額/ 成交量/ 交投量 [Turnover]:指在一定時間內交易的數量,可以是市場上交易的總數或單個的股票、債券、期貨、期權合約的成交量。
沽售/ 賣(出)價 [Ask]:投資者願意將所持股票賣出的最低價格。基本上,這是投資者能夠購買股票的買入價。
沽售價/ 賣(出)價 [Ask price]:證券商出售證券的價格,又稱為賣價或發盤價。
沽空 [Selling short]:假若投資者認為股市會下跌,他們就會向經紀借來股票然後再賣出。最後投資者必須在公開市場上購回該股票。
股息 [Dividend]:指派給一般股東及優先股東的公司部份利潤。
股東權益 [Equity]:公司資產的凈值,為公司全部資產與全部負債的差額,包括普通股、優先股股本。
股票 [Shares]:指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入股的憑證,證明對該公司的權利及義務。
股票 [Stock]:證券及股票的統稱。持有股票相等於持有該公司的擁有權,股票屬於公司的資產及盈利的一部份。
到期 [Expiration]:期權合約終止。
到期日 [Expiration date]:能夠行使期權的最後一天(美式期權)或唯一一天(歐式期權)。
金融期貨 [Financial futures]:根據期貨合約標明以未來指定日期的金融工具的賣出價,買入某些資產。
取消前有效買賣盤 / 無時限盤 [Good 'til cancelled]:也會稱為"GTC",指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指示,在尚未撤銷之前一直有效。
長倉 [Long]:指投資者買入股票,但仍未透過賣出來平倉。
空倉 [short position]:投資者本身持有某種股票,但卻向他人借入該種股票作空頭,事後再以本身股票平倉。
抵銷 [Offset]:用來抵銷持倉方向相反的合約。
波幅 [Volatility]:股票價格、匯率、利率等的波幅,波幅越大,投資者對回報越不肯定,因此波幅是可以用來計算風險的。
美式期權 [American style option]:期權的一種。購買者可以在期權到期日之前或到期日當天行使權利。
突破 [Breakout]:證券價格沖破阻力位或跌穿支持位,表示股價會持續向同一方向進發。這是技術分析員常用作買賣證券的指標。
負債(與股東權益)比率 [Debt/ equity ratio]:財務杠桿指標。將債權人的資產與股東的資產作出比較。這是長期負債除以一般股東權益之數。
負債/ 債務 [Liabilities]:債務(公司及股東一同承擔)。 字串9
首次公開招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公司首次向公眾發售股票。
按金/保證金/「孖展」[Margin]:投資者在保證金信用交易、期貨及期權交易中向經紀人或交易所交納的押金。它可以防止交易者違約,減少經紀人或交易所的損失。
追補按金/ 補倉通知 [Margin call]:由於價格變動而需要增加額外的資金。
持倉[Position]:是一項市場協議,指買賣的數目未能透過其它交易買賣抵銷。買方稱為持長倉,賣方稱為持空倉。
風險 [Risk]:總投資回報的標准異差(standard deviation),可顯示某資產回報的不穩定程度。
套戥者 [Arbitrageurs]:尋找和發掘套戥機會的人。
套戥 [Arbitrage]: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以兩個不同的價格同時買賣同一證券,藉以牟取利潤及避免風險。
託管人/ 保管人 [Custodian]:金融機構(如證券行)代客戶保管資產所扮演的角色。
託管/ 保管 [Custody]:投資公司擁有的證券,實授他人託管而已。
相關/指定 [Underlying]:指期貨或期權合約執行時,必須交割的商品或金融資產,如股票、期貨合約或現金指數等。
淡靜市場/不活躍市場 [Thin market]:指買賣差額大而成交疏落的市場。(市況淡靜的市場)
基點 [Basis point]:債券市場內用作計算固定收入證券收益水平變化的最小單位。債券收益的每個百分點以100為基點。基點也可用於利率計算。百分之零點零一相等於一個基點。 字串2
基本按金要求 [Initial margin requirement]:進行期貨、期權交易的雙方成交時交納的保證金額,根據成交時標的價格交納。
現貨市場 [Cash markets]:也稱為現貨市場。指即時進行證券、貨物交割行為的市場。
控股公司/ 母公司/ 持股公司/ 股權公司 [Holding company]:持有另一間公司一定數量的股權,並透過影響或推舉董事局成員而控制該公司的管理及行政運作。
牽頭包銷商 [Lead underwriter]:是多間銀行組成的銀團,當中的牽頭銀行,負責首次公開招股或第二次招股活動。
買盤價/ 買(入)價 [Bid price]:投資者願意支付買入某證券的最高價格。這是投資者能夠將股票賣出的價格。
買賣差價 [Bid-asked spread]:指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額。
買入 [Buy]:購買資產作長倉。
期貨 [Future]:指買賣雙方承諾於未來指定的時間內,以一既定價格來交收某類既定質量的商品或金融票據。
期權 [Option]:一張合約表示買方有權,而非有責任,在到期日或之前,按合約指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資產。
最後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期貨或期權合約允許的交收月份的最後一天。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必須以現貨、金融工具、或根據期貨合約的協議作結算。
單向市場 [One-way market]:只報買入價或賣出價的市場。沖著一個方向而行的市場。散戶 [Retail]:個人及機構投資者,與經紀人及證券商相對。
結算 [Settlement]:交易時付款的行為。
結算日期 [Settlement date]:交易完成後必須進行交易結算的日期。
開市價/開盤價 [Opening price]: 交易活動開始後某種證券第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
報價 [Quotation]:是經紀商願意以某價位進行證券買賣。
資產 [Assets]:商業機構藉過往的交易活動牟得的財產或項目。
資本 [Capital]:投資到公司的資金。
資本市值 [Capitalisation]:一間公司發行的多種證券的總額之和,乘以該證券的價格。
資本負債 [Gearing]:用來計算負債數字。是負債總額與個人或公司權益總額的比率。
資產凈值 [Net Asset Value]:公司的總資產減總負債。
准備業務部門/ 後台部門/ 後勤辦公室 [Back office]:證券商的文書運作部門,負責提供的支持工作包括:所有文件確認及交易結算、文書紀錄、撰寫公司規則;但不包括執行股票或其它證券的交易買賣。
經紀/ 經紀商/ 經紀人 [Broker]:代表委託人安排買賣,從中賺取手續費的中間代理人,存在於商品市場、股票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等。經紀人通常需在特定的機構進行注冊登記,如證券經紀人需在證券交易所登記注冊後,才獲合法的代理身分。字串9
碎股 [Odd lot]:指股票交易不足一個交易單位的股票。
熊 [Bear]:看淡某隻股票或整體股市的人。
熊市 [Bear market]:任何其價格正往下調的市場。股票價格持續下跌一段日子,一般在百分之二十或以上,該市況被稱為熊市。
認購期權 [Call option]:這是一項協議,指期權持有人有權利但並非有義務,在特定的日期內(期限)按指定的價格(行使價)購買一定數量的某些證券。
認股證 [Warrant]:認股證是一個「權利」而非責任,持有人可以在一定的時間以一定的價格購買或沽出「相關資產」(如:股份、指數、商品、貨幣等)。
對沖 [Hedge]:指在已經發生的一筆交易基礎上,為防止利率、匯率價格等變動造成損失而再做一筆方向相反的交易。例如:原來那筆交易受損,用後來做的交易來彌補損失。
杠桿比率 [Leverage]:用以衡量企業舉債經營程度。
維持按金/ 補倉按金 [Maintenance margin requirement]:必須經常維持保證金戶口水平的按金,一般較原來的保證金少。
歐式期權 [European style option]:只能在到期日才能行使權利的期權。
熱錢 [Hot money]:指在國際間為追逐利率差距而不停流動的短期資金,如沒有利率差距資金就會被抽走。
價內 [In-the-money]:指認沽期權/看跌期權的行使價高於相關期貨的價格,或指認購期權/看漲期權的行使價低於相關期貨的價格。價格 [Price]:物件的價值。
價位/差價 [Spread]:某股票或其它證券的買賣差價。
賣出價 [Offer]:賣方願意出售的價格。
賣空/ 沽空/ 拋空 [short]:表示投資者拋賣本身並未持有的證券或商品。
賣空/沽空/拋空 [Short selling]:這是一種投機性活動,指投機者預測證券將下跌時先拋賣並未持有的或大量超過其本身持有的某種證券,然後再選擇適當時機低價補入,企圖實現購進時由於價格下跌而獲利。
范圍 [Range]:在某交易時段內最高及最低價格之差。
機構投資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指進行大量交易投資的機構,包括保險公司、存款機構、退休金、投資公司、互惠基金及首付資金。
購買 [Purchase]:購入、持有及擁有。
購回/購回股份 [Share repurchase]:公司在公開市場上購回本來屬於自己的股份。
聯名戶口 [Joint account]:協議訂明兩個或以上的戶口持有人需共同承擔買賣證券的風險及財務責任。
藍籌公司 [Blue-chip company]:規模龐大信譽良好的公司。
證券 [Security]:指具有一定票面金額、代表財產所有權或債權。

熱點內容
留學金融專業如何選科 發布:2025-04-04 16:46:40 瀏覽:515
什麼期貨交易系統好 發布:2025-04-04 16:45:05 瀏覽:588
元宇宙板塊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4-04 16:41:50 瀏覽:513
工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東有哪些 發布:2025-04-04 16:26:56 瀏覽:961
一次認購多少股基金 發布:2025-04-04 15:55:38 瀏覽:214
通用戰略配售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4-04 15:54:38 瀏覽:63
購買的股票退市之後還有錢嗎 發布:2025-04-04 15:53:10 瀏覽:3
如何調解好友股權糾紛訴訟 發布:2025-04-04 15:53:03 瀏覽:586
適合熊市防守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4-04 15:43:33 瀏覽:895
迎駕貢酒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5-04-04 15:40:08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