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股份回購和增持的股票
『壹』 大股東回購股份與增持股份有什麼區別
1、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回購與發行相對(包括IPO和增發等),回購就是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並注銷。
而增持是大股東出錢從二級市場買入,這時公司的總股本是不變的,大股東只是承諾一定時間內不賣,但過了時間,還可以再賣。
2、對每股盈利的影響不同:
回購增加每股盈利,在股價不跌的情況下降低市盈率,降低市場泡沫水平,回購是減少股票供應量,增持是增加了未來拋售的籌碼。而增持不會改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
3、對於股票影響不同:
回購是直接對股東的回報。回購更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股價反應直接、迅速。增持是大股東或高管對自家股價的一種認可態度,對其他股東沒有直接回報。但是增持難敵下跌趨勢的沖擊,屢屢出現員工增持被套、大股東增持被套、高管增持被套,且深套,令市場信心嚴重受挫。
『貳』 買增持回購的股票好嗎
一般而言是比較不錯的,但是並不絕對。
回購是什麼?上市公司回購和央行回購有什麼不一樣的呢?回購對股價是有益的還是無益的?相信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都迫切的想了解,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講一下。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代表著和證券回購交易一樣的意思,所謂的證券回購就是說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時就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證券回購也囊括著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應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行為。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公司可以選擇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可是在絕大部分時候,公司會讓回購股票看做「庫藏股」保存,一時不會干涉交易跟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往後可以用為另外的用途,比如把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發行了,再或者就是需要資金的時候就出售掉它。
2、債券回購:也就是在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了在未來的某一個日子裡使用著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是一種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購買的對象是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我們以交易發起人作為視角來看,凡僅是抵押出債券的,有借入資金的交易都統稱為進行債券正回購;但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的,通過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被稱為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若是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話會因為這些原因: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那麼回購股票的話會是利好還是利空呢?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回購後注銷:如若在股價低估的這類情況下,回購股票,隨後注銷,這種做法使得公司總股數減少,增長了每一股的獲益程度,這種回購是利好。若是在沒有出現股價被低估的情況下就回購股票,有意吸引不明真相的群眾來哄抬股價,股東的利益就會損失,這是一種隱形的利空。
2、回購不注銷:要是公司在低位回購股票的情況,並且是作為庫存股不參與股份注銷,之後在股價正當高位時,派發股份用於其他。公司有去炒自己股票的嫌疑存在,所以不注銷便代表著利空。當然,從短期的角度看,回購股票的意思就是大資金買入股票,股價也就會相應上漲很多。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有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回購方式,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有正回購,以及逆回購,是一種貨幣政策。央行逆回購主要有兩個目的,不僅僅是調節利率,還能調節資金的流動性。一方用相對規模的債券作為抵押,去融入資金,這一過程稱之為正回購,並承諾在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這種方式也是央行在做公開市場操作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可以達到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為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還在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實際就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的情況也就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那麼央行回購究竟利好還是利空呢?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逆回購:中國人民銀行使用資金購買有價證券(向一級交易商購買),同時是在向市場投放資金,一旦資金進入了實體企業後,就能刺激企業運轉,所以會對股市利好。緊接著是市場上的資金增加了以後,這樣也就能夠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這樣的話就刺激股市上漲。
2、正回購:央行賣出逆回購的時候其實是在回籠資金,市面流動資金減少,就沒有多餘的自己在流入到股市當中,進而使投資情緒變悲觀,使得股價下跌。因此回購消息是真的很重要,【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叄』 股票增持與回購有什麼區別
回購,也就是收購。誰來收購?上市公司自身!沒有開玩笑吧?上市公司自己買自己發行的股票?沒有開玩笑,上市公司回購行為,目前無論是公司法還是證券法都對此予以支持和認可。
那麼上市公司收購了這些股份的目的是什麼呢?最直接的目的是要把這些股份注銷,說的更直接一點,就是上市公司的減資,就是說,上市公司的股本要減少了。
增持,可就不一樣了。增持,言外之意是在現在基礎上增加股份數量。比方,甲股東持有某上市公司10%的股份,現在要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數至最高2%,這就是增持。
總結為一點,增持在不改變上市公司總股本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特定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增加了;而回購,則是上市公司通過「自身」的行為,最終導致上市公司的總股份減少。
其次,在財務上,回購和增持對於公司財務有這截然不同的影響,回購深刻影響資本機構。
上市公司股東或者管理層的增持行為,改變了公司股東分布,但是由於公司總股本沒有任何變化,因此,公司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指標都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簡而言之,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等指標都不會發生任何改變。
而回購就不一樣了。總股份減少了啊。試想一下,某上市公司的當期凈利潤為1億元,回購發生前的總股份也是1億股,那麼EPS自然是1元/股。如果該上市公司回購10%的股份回來,那麼每股收益將變為1.11元/股,這要比原來的每股收益提升了11%。EPS的增大,導致公司市盈率的降低、股東回報的潛在增加,比方公司的ROE、ROA都會因此而提升。
同時,回購發生以後,總股本的減少以及股東權益的減少,還帶來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化,
比方資產負債率會因此提升,公司杠桿倍數得以提升,在公司資本運營效率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最終將會反映為公司股東回報的增加以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再次,二者體現了不同的公司戰略意圖。
增持行為的發生主要包括幾種不同的情形,比如大股東地位受到威脅;股價長期低迷,增持體現大股東對投資者信心的支持。
導致公司發生增持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管理層的可以增持,可能是為了實現MBO。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公司存在資產收購或者重組的意向,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情況下,自然股價越高越好,這個時候也會發生控股股東或者管理層的增持。當然,這樣的行為一般會相對隱蔽。
回購與增持不一樣。回購的出發點有幾個情形。一是基於公司手握大把現金流,但是不知道這個錢該花到哪裡去,與其趴在賬上,降低股東回報,不如通過回購的方式間接提高股東收益。還有一種情形是公司控股股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比如第二大股東的不斷增持,會導致公司控股權的易主,這個時候大股東通過回購,再注銷的方式,可以變相提高大股東的控股權比例和地位。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種情形是,上市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彰顯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提振股價,特別是公司股價異常低迷之時。
『肆』 股票增持是好還是壞 回購和增持的區別
回購是指上市公司用的閑置的錢去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然後銷掉, 對股東來說,股權分量增加了,是利好;
增持是指上市公司股東用自己的錢去二級市場購買股票,證明股東看好公司發展,也是一種利好。
股票當然是增持好,上市公司股東買入,股票有利於提升股票價格,而目前市場股東增持對於市場的吸引力不大,並沒有實質性意義,只能表明一種決心。
『伍』 股票回購和增持有什麼不同
增持是股份在投資者中手中轉移而與公司發展無關,而股票回購是減少了外部流通股的數量,提高了股票價格。
回購的涵義是什麼?上市公司和央行這兩者回購的異同點是什麼?回購對股價的影響是好是壞?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迫不及待了,學姐這就跟大家好好講講。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即證券回購交易,也就是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一時刻就約定下了在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證券回購包括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使用現金等方法,從股票市場上買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舉動。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不過在一般的情況下,公司會讓回購股票看做「庫藏股」保存,一時不會干涉交易跟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以後可以使用到其他的方面去,比方把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實行了,亦或是當需要資金時就出售掉它。
2、債券回購:也就是在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未來的某天以約定好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是一種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購買的對象是債券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就從交易發起人本身出發,只要是抵押出債券的話,有借入資金的這些交易都叫做進行債券正回購;但凡是主動借出資金的,關於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那麼回購股票究竟利好還是利空呢?還是需要分情況來討論:
1、回購後注銷:倘若在股價低估的狀況下,回購股票並把它注銷,這樣會導致公司的總的流通股數下降,大大提高了每股的收成,這種回購是利好。若是在沒有出現股價被低估的情況下就回購股票,故意的迷惑一些不知道情況的群眾來抬高股價,股東的權益就會遭到打擊,這就是隱蔽起來的利空。
2、回購不注銷:如果說公司是要在低位回購股票,將它作為庫存股份是沒有注銷的,之後在股價正當高位時,派發股份另做他用。公司有嫌疑可能會自己炒自己的股票,於是不注銷的意思就是利空。當然,從短期來看的話,回購股票的意思就是大資金買入股票,這非常有利於股價的上漲。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回購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包括正回購,也包括逆回購,就是一種貨幣政策。央行進行逆回購主要是為了進行以下調節,一面是調節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另一面是調節利率。一方用抵押融入資金,抵押來源於一定規模的債券,這一過程就是正回購,並且還會承諾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也屬於央行常用的公開市場的操作方法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方式,也就可以達到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所指的是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然後還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這一交易行為,逆回購其實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如果逆回購到期,就說明了這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一個操作。這樣的情況下,央行回購究竟好還是壞呢?我們要分不同的情況來看:
1、逆回購:中國人民銀行使用資金購買有價證券(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所以是向市場投放資金,當資金進入實體企業後,就能刺激企業運轉,所以會對股市利好。然後市場上的資金增加了以後,那麼就可以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進而就刺激股市上漲了。
2、正回購:當央行賣出逆回購時就是回籠資金,市面上的錢少了,就會導致沒有多餘的錢再流入股市當中,進而產生了悲觀的投資情緒,刺激股價下跌。所以及時的知道回購消息非常重要,【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陸』 股票的增持回購是什麼意思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增持:證券業中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倉。無論是對股票、期貨、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證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礎上再添加買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說你原有了一定的倉位,再添加買入就是增持——加倉。
『柒』 大股東增持股票和回購股票有什麼區別
大股東增持股票,就是大股東拿出真金白銀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抬升股價;
回購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並將回購股票注銷,這樣增加了每股收益!
『捌』 請問大股東增持股票和回購股票有什麼區別
目前,在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它們在穩定股價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投資者對大股東承諾推遲減持或有條件減持股份持普遍歡迎態度,同時也對大股東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份或增持股份具有殷切期望。
1.大股東承諾鎖定解禁股份或承諾不在低位減持股票對股價具有明顯的穩定作用截止到7月4日,在A股市場已經有1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承諾將目前已經解禁的股份自願鎖定2到3年,在鎖定時間內,大股東不減持所持有股份,或在鎖定時間內,大股東不在相對低的價格減持股份,大股東承諾的減持價格一般都在目前股價的2倍以上。目前追加承諾的上市公司有:西飛國際、三一重工、黃山旅遊、鼎立股份、偉星股份、中航精機、蘇寧電器、有研硅股等。
大股東的追加承諾得到了市場的普遍歡迎,在追加承諾公布以後,每家公司的股票都有出色的表現,根據統計,從公告之日到7月4日期間,17隻股票的表現不僅都明顯強於大盤,絕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只有合加資源微跌),有的漲幅還相當大,在如此弱的市場中這確實難能可貴的,也說明大股東的追加承諾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股價穩定起到明顯作用。
2.市場期待大股東在回購或增持股份方面有所作為追加承諾對維持股價來說只是一種消極的防禦措施,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份或增持股份對大股東來說是一種更為有效的行為,也會對市場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在二級市場上回購股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上市公司回購注銷,另一種是大股東回購。上市公司回購注銷當前尚存在制度障礙,因此投資者對大股東回購、增持股份寄予了更大的希望。目前在港股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大股東回購的現象,如中國移動、和記黃埔、長江實業、中信泰富均被大股東回購過,在A股市場上,也有一些大股東增持了股份,並且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整體表現比較強。
3.大股東回購或增持可能首先發生在價值被低估,股東或上市公司高管與股價存在明顯利益關系的公司上能夠讓大股東回購或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一般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第一,股價已經被明顯低估,股票的投資價值已經比較明顯。這些上市公司一般基本面都比較好,業績比較理想,也具有一定的成長性,同時,股價不斷下跌,造成這些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接近或者已經低於公司的凈資產,新建一個同樣的公司已經沒有在市場上購買一個這樣的公司更劃算,具體表現就是市凈率非常低,或者,市凈率不是非常低,但公司盈利水平較好,發展前景比較好,動態市盈率低。
第二,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或上市公司高管與上市公司股價具有明顯的利益關系。如,大股東是自然人或變相是自然人,實際控制人的財富與股價存在比較大的關系,這些股東會更關心上市公司的股價,因而,也最有可能在二級市場上回購或增持股份來維持股價;還有一種情況是,上市公司有股權激勵機制,上市公司的高管的利益和股價存在明顯的關系,而他們對上市公司的股東又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在二級市場上回購或增持股份的可能性也比較大。當然,如果上市公司的價值被低估的程度較深,大股東從維持上市公司形象和促進公司發展的角度,即使實際控制人的財富與股價沒有明顯的關系,大股東也有可能在二級市場回購或增持股份。
我們根據一定條件(有一定盈利能力和成長性,市盈率和市凈率都相當低,同時考慮大股東性質以及上市公司是否有股權激勵等因素)篩選出一些上市公司,認為這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或回購股份的可能性相對較大(見表二和表三)。
追加解禁承諾上市公司情況統計表
大股東是自然人或公司存在股權激勵機制而可能進行回購或增持的上市公司統計表
由於股價低估程度較深而可能進行回購的上市公司統計表
『玖』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與增持股份的區別
1、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回購是上市公司買入「自己」的股票,這種回購是可以注銷股票的。
增持是控制上市公司股份的(部門、機構)買入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增持是不能注銷的。
2、對每股盈利的影響不同:
回購增加每股盈利,在股價不跌的情況下降低市盈率,降低市場泡沫水平,回購是減少股票供應量。
增持是增加了未來拋售的籌碼。而增持不會改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
3、對於股票影響不同:
回購是直接對股東的回報。回購更能得到市場的認可,股價反應直接、迅速。
增持是大股東或高管對自家股價的一種認可態度,對其他股東沒有直接回報。但是增持難敵下跌趨勢的沖擊,屢屢出現員工增持被套、大股東增持被套、高管增持被套,且深套,令市場信心嚴重受挫。
4、股份數量不同。
增持在不改變上市公司總股本的前提下,上市公司的特定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份數量增加了。
回購則是上市公司通過「自身」的行為,最終導致上市公司的總股份減少。
『拾』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意味著什麼
回購是上市公司用現金在二級市場買迴流通的股票,是上市公司向市場上傳達公司股票被低估的情形,一般回購股票意味著此時上市公司的股價很低、其次意味著上市公司目前有充足的現金流,所以一般來說是利好消息。
股票回購的影響: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這樣會使流通中的股票數量減少,數量減少意味著總股本減少,此時每股收益就會增加,直接起到穩定股價的作用。
上市公司提出回購股票和控股股東提出增持流通股票的意向,這一方面反映了管理層和大股東對公司內在價值的肯定,增持和回購有利於向市場傳遞公司內在價值的信號。
另一方面,增持和回購也是市場內在穩定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客觀上起到穩定市場、恢復投資者信心的作用。
拓展資料: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2018年11月9日,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意見拓寬了回購資金來源、適當簡化實施程序、引導完善治理安排,鼓勵各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強化激勵約束,促進公司夯實估值基礎,提升公司管理風險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1]
2018年11月23日起,《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 [2] 。
回購意義:
1.對於股東的意義
股票回購後股東得到的資本利得需繳納資本利得稅,發放現金股利後股東則需繳納股息稅。在前者低於後者的情況下,股東將得到納稅上的好處。但另一方面,各種因素很可能因股票回購而發生變化的,結果是否對股東有利難以預料。也就是說,股票回購對股東利益具有不確定的影響。
2.對於公司的意義
進行股票回購的最終目的是有利於增加公司的價值:
(1)公司進行股票回購的目的之一是向市場傳遞股價被低估的信號。股票回購有著與股票發行相反的作用。股票發行被認為是公司股票被高估的信號,如果公司管理層認為公司的股價被低估,通過股票回購,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息。股票回購的市場反應通常是提升了股價,有利於穩定公司股票價格。如果回購以後股票仍被低估,剩餘股東也可以從低價回購中獲利。
(2)當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明顯超過投資項目所需的現金流時,可以用自由現金流進行股票回購,有助於增加每股盈利水平。股票回購減少了公司自由現金流,起到了降低管理層代理成本的作用。管理層通過股票回購試圖使投資者相信公司的股票是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公司沒有把股東的錢浪費在收益不好的投資中。
(3)避免股利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公司剩餘現金是暫時的或者是不穩定的,沒有把握能夠長期維持高股利政策時,可以在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股利支付率的基礎上,通過股票回購發放股利。
(4)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如果公司認為資本結構中權益資本的比例較高,可以通過股票回購提高負債比率,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並有助於降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雖然發放現金股利也可以減少股東權益,增加財務杠桿,但兩者在收益相同情形下的每股收益不同。特別是如果是通過發行債券融資回購本公司的股票,可以快速提高負債比率。
(5)通過股票回購,可以減少外部流通股的數量,提高了股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被收購的風險。
(6)調節所有權結構。公司擁有回購的股票(庫藏股),可以用來交換被收購或被兼並公司的股票,也可用來滿足認股權證持有人認購公司股票或可轉換債券持有人轉換公司普通股的需要,還可以在執行管理層與員工股票期權時使用,避免發行新股而稀釋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