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集團股份 » 華青股份股票

華青股份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5-09 13:16:58

Ⅰ 華青融天(北京)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華青融天(北京)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IT運維及大數據領域的產品代理集成服務、產品研發及服務、大數據應用服務。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金融行業IT運維領域的產品服務,引進、代理國外運維、安全及大數據相關的領先、創新產品,通過「實施+運營服務」的方式形成與用戶的深度合作。
法定代表人:吳雨
成立時間:2007-08-24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010436811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35號世寧大廈8層802室

Ⅱ 太極和太極華青有什麼關系嗎

既有關系,也沒關系。
一,從名字上看,都有太極,這是有關聯的。
二、從地域文化上看,都是使用的華夏傳統文化名稱。
三、從具體表象上看,有很多以太極命名的公司,但和太極華青都沒什麼關系,因為太極華青目前還屬於獨立度很高的信息公司。

Ⅲ 青島雙星汪海管理制度…

青島雙星:一個類家族式國有企業衰落的典型案例

--------------------------------------------------------------------------------

您對這篇文章中涉及的股票有任何問題,您對手中持有的股票有任何擔心,
您對大盤走勢有任何疑惑,您還關心哪些股票的趨勢,隨時可以免費致電--
金融界服務中心:010—66210650(30部中繼電話)
周一~周五:上午8:30~下午5:30,公休日:上午9:30~下午5:30

--------------------------------------------------------------------------------

新財經
作為雙星集團的舵手,汪海在創業初期領導這家坐落於黃海之濱的國有企業在運動鞋製造領域嶄露頭角,而現在,這們年過六旬的山東大漢正熱衷於帶領企業開展另一場 」給汽車穿鞋「--生產汽車輪胎--的運動。(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若要走遍天下,需要運動鞋兩只成雙,雙足協力;汽車若要飛馳如風,亦需四輪齊備。不過 ,在青島雙星這個企業,一切的中心則是掌舵人汪海一人。

是到了該反思的時候了。

汪海語錄

在雙星人眼中,沒有汪海,就沒有雙星集團的今天。現任雙星集團總裁及上市公司青島雙星董事長的汪海1974年即開始擔任青島橡膠九廠政治部主任一職,是他一手將這個橡膠廠改造成雙星集團,其間故事在公司內部廣泛流傳,甚至結集成書、拍攝成電視節目。(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據雙星員工介紹,集團公司去年曾要求員工專門集中時間在第四季度重溫公司創業史。一位員工拿出一套售價200元、內容為7張光碟的學習材料告訴《新財經》記者:」集團公司要求各個下屬單位至少購買5套學習材料,讓每個員工結合電視片內容談談『為什麼說沒有企業家汪總裁就沒有雙星名牌』,我們當然對汪總裁的事跡了如指掌。「

除了學習汪海創立雙星集團的企業史之外,雙星的員工還需要學習」雙星語錄「--用雙星集團企業報上刊登的汪海自己的話說:」雙星的工人不學中央文件,他們學我的文件,就是『汪海語錄』。「

一位雙星集團的中層管理幹部向《新財經》記者講了自己的看法:」『汪海語錄』主要的思想就是要求雙星全體員工『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按照總裁的指示,按照總裁的思想來辦』。汪海只要是發表了講話,都要所有的雙星員工反復學習。通常廠里政工處對學習的情況還要錄像,不學是會受到處理的。「

」汪海的確在雙星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現在他太注重個人形象的宣傳了,簡直就是人人崇拜。「一位與汪海有過甚密往的人士在談到轟轟烈烈的」學習運動「時搖搖頭,」在雙星內部,汪海的地位已經是不可取代的了,他曾經表示過,『雙星除了汪海誰也幹不了』。他現在有些自我標榜,並且還總有一些前呼後擁的人把他捧上了不能再高的地位。「

」除了要求我們學習總裁的語錄之外,汪總裁每個月會到下屬企業視察。不過,基本都是形式主義,並沒有人真正抓管理、抓技術。每次總裁要來,我們都要部分停產,把車間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出黑板報。輪胎廠的領導怕遭到汪海的批評,其實是很多問題隱瞞不報。「雙星輪胎的一位技術工人對《新財經》記者說。

雙星鞋風光不再

就在「在汪海領導下創建全國名牌雙星鞋」的創業故事在雙星集團內部掀起一陣陣學習熱潮的同時,雙星集團的運動鞋業務卻走上了下坡路。這從該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青島雙星的業績中即可見一斑。

青島雙星1996年在深交所掛牌,但是並不直接從事膠鞋生產。雙星集團旗下非上市企業雙星黃島運動鞋廠、膠南運動鞋廠等企業實際上從事雙星牌運動鞋的生產業務,而上市公司青島雙星只是完成銷售業務,從而獲得利潤。

從青島雙星公開資料來看,其運動鞋主營收入呈逐年下滑趨勢,2002年收入較1999年已下降了近44%,而2003年上半年運動鞋的收入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65%。

一位2002年底離開的雙星集團高層人士向《新財經》記者透露:「雙星集團的運動鞋生產其實已經出現虧損了,而上市公司是通過一定的關聯交易和內部運作才在賬面上實現了盈利。雙星的問題出現在管理上,汪海盲目的自信和家族式的管;理使得雙星集團的內部消耗很大,內部的漏洞也很多。」

該人士講述了一個事例:1998年正月初九,在雙星度假村召開的一次雙星集團內部總結會議上,雙星西北公司和東南公司兩位總經理被總裁汪海大加訓斥,汪海指二人除了吃喝雙星的財產,竟然還共有8000萬元貸款不知去向,場面很像「文革」時的批鬥會。當時會議上還指出,除了這兩家公司,雙星集團下屬八個分公司賬面上共計2億多元貸款也成了死賬。當時參加會議的人士至今依然對會議場景感到觸目驚心:「發生了如此大的財務漏洞竟然遲遲未能發現,而且事後也並未追究責任。」

製鞋行業競爭加劇也惡化了雙星集團的市場地位。由於製鞋行業進入壁壘較低,大批鄉鎮、個體製鞋企業的興起和國外著名製鞋企業的大舉進入,使運動鞋類產品嚴重供大於求,全國運動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端市場中,國外的著名品牌阿迪達斯、耐克等已經牢牢控制了中國市場;中檔市場有國產的李寧、安踏等品牌:低端市場則被眾多後來發展起來的福建、廣東等地鄉鎮企業所把持。

行業發展、競爭的加劇是雙星鞋出現滑坡的一個主要原因,而源自於雙星體制方面、管理方面的問題也是加速雙星業績下滑更重要的因素。面對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內運動鞋行業,如果不能夠擺正自身的位置,認清矛盾和問題的所在,雙星鞋當年的風光將一去不回。

「類家族式」國有企業

從所有制形式上講,雙星集團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但《新財經》記者掌握的情況卻顯示,這個國有企業實際上更像一個家族企業,總裁汪海擁有絕對的領導權,並且正因如此,汪海大量的親戚被安排在雙星工作,並把持著重要部門。

汪軍,汪海之子,青島雙星駐美國公司經理,同時兼任青島雙星生產供應總經理。「事實上,與青島雙星有著業務往來的美國PSS公司在雙星有聯系人員,公司在美國也有代理公司,並沒有在美國設立公司的意義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他還進一步透露,「雙星內部有句順口溜『要想撈得快,請到供應來』,這是一塊肥地。汪軍之所以能夠當上供應總經理,也是因為原供應總經理黃永低價采購原料、力口價供應到雙星下屬企業的事被內部人舉報後,汪海不得不將其撤職的結果。而黃永實際上是汪海的妻弟。」該人士稱,黃永受到的處理僅僅是撤職,並且就在撤職後,黃買下了凈資產有幾百萬元的雙星徐州公司。

以前,青島雙星的國外訂單較多,給雙星創造了不少的收益,但保持此條通道的卻是汪海的女婿於群利;黃超,汪海妻子的另一個弟弟,雙星海南公司經理,負責雙星集團在海南的橡膠采購業務。雙星海南公司連年虧損,但其卻在公開場合自稱:「就是虧損也餓不著我,可以吃『膠』嘛!」

《新財經》記者了解到,除了直接安排自己的親屬到雙星集團內部工作,在雙星集團各地經營運動鞋業務的分公司改制(即將各地分公司出售給個人)中,汪海的親屬也紛紛現身雙星下屬企業的買斷過程中:

——汪濤,汪海二哥之孫,原雙星臨沂公司經理,在位期間公司連年虧損,後在雙星改制過程中,汪海讓其在山東省任選一地另謀高職,汪濤最終當上了雙星膠東公司的經理;同樣,汪海又一親屬汪波當上了雙星煙台公司的經理;

——朱國昌、朱國民、朱國峰,汪海姐姐的三個孫子,在汪的安排下,分別當上了雙星廣元公司、山西公司和上海公司的經理;

一一雙星蘭州公司連年虧損,在其它異地公司均被買斷的情況下,蘭州公司虧仍舊隸屬雙星,而其總經理趙繼俊為汪海的連襟;

一一雙星制衣公司的總經理劉亞中為汪海的又一連襟,在與同樣從事制衣業務的雙星科技貿易公司發生一次摩擦後,汪海則下令取消了科貿公司。

青島雙星製鞋業務自1997年以來出現業務下滑趨勢。「業務下滑與汪海姊妹8人的後代及其夫人的親戚20多人掌管雙星重要部門有著直接的關系。一個家族式的國有工廠,損失是國家的,掙得的是自己的,不虧損是不可能的。」雙星輪胎原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對《新財經》記者表述了他對雙星發展的擔憂。

一位在青島雙星工作很多年的老員工面對《新財經》記者,也略帶傷感地說:「雙星處理、買斷下屬企業時,既無競標、也不公示,汪海個人意願就使很多資產規模幾百萬元的企業成為了汪家的資產。企業虧損了就提折舊,資產越折越少,最終是虧損了國家,資產折到自己家裡去了。在雙星內部,沒有人敢監督,也沒有人監督。」

主營轉換

當初汪海創立的雙星集團以運動鞋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管理的混亂,加之各地分公司逐漸被個人買斷,該部分業務不斷萎縮。1999年年底,青島華青輪胎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青輪胎」)被正式劃歸青島雙星名下後,橡膠輪胎製造業務在雙星集團中占據的影響逐漸增大。

在2001年被青島雙星吸收合並前,華青輪胎已具備了年產橡膠載重輪胎200萬套、農用輕卡輪胎100萬套、300萬條內胎和30萬套全鋼載重子午胎的生產能力。但是一年之後的2002年10月,青島雙星曝出華青輪胎創始人、原華青集團董事長楊同德「神秘出走事件」。

熟悉楊同德的一位原華青輪胎公司負責人告訴《新財經》記者:「楊同德是經營輪胎業務的一把好手,一手將一窮二白的華青輪月台做成全國輪胎行業前五名的企業,但是他無法與汪海在經營上達成一致意見,也接受不了汪海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只得被迫離開。」

完全控制華青輪胎之後,雙星集團隨即介入了管理事務。2002年,橡膠大幅漲價提高了輪胎生產成本,華青輪胎著手開展生產工藝改進和創新工作。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雙星輪胎(即原「華青輪胎」)一位生產車間主任在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說:「當提出技術創新的要求後,下面人為了盡快滿足汪總裁的要求,按新配方生產的輪胎沒有經過實驗就推向市場,直接結果就是質量下降。」

《新財經》記者從負責雙星輪胎質檢工作的工作人員處聽到:「今年(2003年)上半年生產的很多輪胎只跑了100多公里就壞了,有些輪胎只跑了一兩天胎冠就掉了下來。7月份後,氣溫上升,問題更多。以前我們的質量問題一般屬於行業的通常問題,但現在是什麼樣的問題都有。」

一位雙星輪胎大客戶在接受《新財經》記者電話采訪時亦表示:「現在的雙星生產的輪胎很多隻跑了不遠的路就爆了,輪胎向外直流油。」

按照輪胎行業「三包」規定,輪胎有質量問題就要退賠。《新財經》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在產品質量好的時候,雙星輪胎(華青輪胎)的退賠率只有3%~4%左右(據介紹,輪胎行業的平均水平在7%左右),但自2002年10月開始,雙星輪胎的退賠率快速上升,到了2003年3、4月間,退賠率達到20%~30%,而5月份上升得更快,其中鋼絲胎更是達到了70%左右的退賠率。

一位與雙星輪月台每年有著幾百萬元業務往來的代理商告訴《新財經》記者:「進入今年5月份以來,雙星輪胎的質量下降很快,我們這個地區天氣比較熱,輪胎的退賠率達到了80%;特別是1100~20型號的鋼絲胎,經我手銷售的,退賠率居然達到了100%。」

除了因工藝「創新」帶來輪胎質量問題外,上文提及的車間主任還向《新財經》記者道出了更多苦衷:「汪海的兒子汪軍目前掌管雙星集團的原料供應,采購回來用於輪胎生產的120號、90號汽油都摻有水,這樣生產出來的輪胎內含有氣泡。現在廠里的解決辦法就是,有問題的輪胎用502膠粘一下、用刷子一屆,j就賣了,質量怎能保證?」這位車間主任說罷又加了一句:「今年5月份,就是因為這種質量問題,在印度尼西亞還導致了一場車禍。」

雙星輪胎頻頻出現的質量事故顯然成了企業發展的障礙:2003年3月份,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雙星未做工藝改進就將16PR輪胎改成18PR(PR為行業術語,指輪胎的層級),以求賣得更高的價格,結果出現質量問題,不得不在7月份改回16PR;2003年3至6月,雙星輪胎違背義大利「皮列里」技術標准,將設計生產能力為45條/班的全鋼子牛胎成型機的程序調快至76條/班,質量自然難以保證,今年5月份還發生了一次被稱為「5.20事件」的質量管理事件——當時由於管理不善,生產工人把用於輪胎生產的3段母煉膠當成了增煉膠,結果造成BACIg檯面膠摻入了未加硫磺的膠,600多條子午胎報廢。

「今年上半年,我們實際是在生產新胎賠舊胎,生產銷售得越多質量問題越多,退賠得越多。如此計算,我們上半年基本上是虧損的。」雙星輪胎生產車間主任告訴《新財經》記者。

輪胎業務遇險

產品質量難以保證,企業效益如何實現?

雙星輪胎的倉庫保管員向《新財經》記者說出了雙星輪胎2003年上半年真實的業績情況:「我們有問題的三包胎都要先到當地做一下質檢,然後拉回青島,再退賠相同產品給客戶或代理商。但退賠率不斷上升,生產的產品幾乎供應不了退賠要求,所以,很多有問題的三包胎都不敢到當地去檢,還有一些檢過之後沒有拉回來,怕影響產品的銷售。而如果將這些該賠不賠、答應賠沒有拉回來的問題胎都計算在內,上半年雙星輪胎虧損至少在3000萬元以上。」

青島雙星2003年中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9{乙元,凈利潤2266萬元,其中主要收入來自於橡膠輪胎。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青島雙星上半年虧損應該在3000萬元左右。輪胎廠的一次內部會議已經承認了這一事實。」雙星輪胎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新財經》記者,「還有大量未賠的三包胎,青島雙星下半年的業績也不會好到哪去。」

原來一直給雙星貢獻利潤的「奧森」牌輪胎業務也遇到了問題。雙星原來一直生產「奧森」牌輪胎,但並沒有為其進行行業「CCC」認證(即強制性產品認證),只是擅自在輪胎上刻上了「CCC」標識矇混過關。後來,另外一家企業注冊了「奧森」商標,並通過了認證,雙星因此不得不於2003年7月放棄使用「奧森」品牌,這直接給公司業績帶來了影響。

有雙星輪胎的員工嘆息:一年多以來,華青變成了雙星,管理上的變化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便是技術人才的流失和輪胎質量的下降,企業效益也不如從前。

「技術稍好的工程師在這一年內離開的很多,大概有一半左右。」雙星輪胎的一名技術人員告訴《新財經》,「技術人員流失使產品質量下降,管理層再不敢對技術人員施加壓力,轉而向普通工人發難。8月份以來,工人們怕出問題遭指責,便以設備有問題而不開工,子午胎產量因此下降了有40%。」 2001年9月末,華青輪胎從樺林輪胎挖來了一名輪胎成型技術工程師。但在2003年3月,這名工程師帶著對雙星輪胎的失望離開了企業。

一位生產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整個集團就是汪總裁一個人在管理,部分領導只知道向汪總裁表忠心,討好他,這簡直就是個人崇拜。」

雙星輪胎的一位客戶也表達了他的看法:「輪胎廠的人現在的心思不在抓生產、抓質量上。企業內的風氣完全在吹捧汪海、搞個人崇拜上。出現問題互相推諉,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

「人心齊,泰山移」,而人心散,企業自然就要出現危機。大量的輪胎質量問題、「三包胎」退賠率的急速上升等現實情況讓雙星輪胎遭遇險境。「再這樣搞下去,輪胎廠就完了!」雙星輪胎負責輪胎退賠的倉庫保管員不無惋惜地對《新財經》記者說。

「願所有神靈都保佑雙星」

這是《雙星》報上—篇文章的標題,也是支撐汪海和他的雙星理論的精神核心。一份雙星集團向員工散發的學習材料中這樣寫道「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代優秀企業家,作為中國繼鄧小平之後被單薦為『世界風雲人物』的第二位,汪海總裁創造性地把優秀的傳統文化應用於現代企業管理中,形成了他閃爍著獨特思辨光彩的市場哲學、管理哲學、人生哲學。」

什麼是汪海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呢?汪海認為,雙星集團里的工人大多數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佛學色彩濃重的企業文化很適合這樣的工人,可以起到增強企業凝聚力和鼓動人心的作用。所以,他一直以「創名牌是市場經濟中最大的政治,搞好產品質量是最大的積德行善」的思想來鼓舞員工。

於是,所謂的「佛學」在雙星集團大有市場。雙星集團大樓後面不遠處,有一座18米高的坐佛塑像,塑像左邊寫著「拿自己當骨幹」,右書「自我感覺良好」。據員工介紹,汪海將這個「天下第一坐佛」稱之為「會說話的佛」,並在公開場合宣稱:「大佛說出的話並不是聲控,而是大佛真心真意跟你說話。你不誠心,大佛不會跟你說話的。」

雙星集團員工向《新財經》記者透露,除了在青島雙星本部「會說話」的大佛之外,公司還分別在山東省的沂蒙山、成都雙星度假村、青島雙星度假村等地建廟造神。有知情人士透露,青島雙星用於這方面的投資超過了一千萬元。

青島雙星每年都要在位於青島市嶗山北麓的雙星度假村召開各種會議。在雙星度假村裡的雙星山上,有一座雙星塔,在雙星集團編纂的《認識雙星》中,將其稱為「讓你能夠充分感受到我們總裁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汪海認為,如果雙星塔和中國古塔一個樣,沒有變化,肯定引不起別人的注意,而人人見了就要爭論的雙星塔正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效果。汪海經常「告誡」員工,市場經濟就是要這種雙星塔的創新意識。

雙星塔究竟是怎樣的建築呢?

在雙星塔的正面,有著一副對聯,上聯是「胡三太爺到雙星」,下聯是「有求必應保平安」,橫批「太爺廟」——雙星集團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汪海在公開場合將雙星塔上的「胡三太爺」稱作其兄,並要求來到雙星塔下的雙星員工磕頭進香。

在雙星度假村內,同類的建築物還有「雙星仙姑閣」、「雙星仙葫亭」等。

雙星輪胎的一位技術負責人在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時,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2002年汪海帶領輪胎廠的一些領導到德國大陸輪胎公司考察。回國之後,在2002年底的一次輪胎廠中層幹部考察總結會議上,質檢處的一位焦姓處長隻字不提從大陸公司學到了何等管理經驗和技術,卻向在場的中層幹部講述,考察途中,自己肚子疼,後來汪總裁如何發功將其病治好的「奇事」。

講完這件「奇事」後,接受《新財經》記者采訪的這位技術負責人說:「這不是封建迷信、不是個人崇拜是什麼?雙星的『神』已經太多了。」

Ⅳ 有沒有了解華青輪胎的,這個牌子怎麼樣,如果有各型號價格表的最好。

2003年年初,中國橡膠協會公布了一份新的國內輪胎生產廠家排行榜。正是這個排名,令《新財經》對青島雙星的真實業績開始產生疑問。

排名顯示,青島雙星全資子公司華青輪胎排名第七,高於貴州輪胎(000589),落後於杭州中策。

從貴州輪胎已公布的2002年年報數據看,2002年貴州輪胎完成銷售收入15.46億元。據此推算,位於貴州輪胎之前的青島雙星,其2002年的輪胎銷售收入必然應高於15.46億元——然而,青島雙星2002年年報所公布的輪胎主營業務收入僅為10.34億元,兩者相差數額高達5億元!

隨後,2003年5月,中國橡膠協會又公布了國內前十大輪胎生產企業2002年的銷售收入數據。在這份名單中,雙星華青仍然位列第七,其銷售收入具體數據為18.38億元,比排在第八的貴州輪胎高出3億元左右,比其2002年報公布數據(10.34億元)高出近8億元!由此,中國橡膠協會公布的華青輪胎的銷售數據,提供了與青島雙星年報公布數據相差8億元之巨的第一個不同版本。

而關於華青輪胎2002年銷售收入的另一個版本的說法源於雙星掌門人汪海之口。 2003年3月,汪在青島雙星一次公開的招待會上說:「我們雙星有沒有能力給汽車造好鞋(指汽車輪胎),可以以數字說話……雙星華青輪胎總公司2002年完成銷售收入25.3億元,實現利稅2.1億元,比前年分別增長20%和40%。」 如果汪海的說法不是誇口之辭,那麼,華青輪胎在中國橡膠協會的排名將躋身前三,僅次安徽佳通排名在第二——而以此數據與年報公布的10.34億元的輪胎收入相比,青島雙星隱瞞了15億的巨額銷售收入!

為探究事實的真相,《新財經》記者曾聯繫到華青輪胎公司財務部的一位女士,不想卻在其口中聽到了與年報數據不同的第三個版本。該女士起初以領導不在為由謝絕了記者的采訪,後來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她告訴記者2002年華青輪胎的銷售收入為21億元。

職工報告銷售收入、總裁報告銷售收入、行業協會公布銷售收入、報表公布銷售收入——雙星全資子公司華青輪胎2002年度的銷售收入於是就有了四個版本,而前述三種說法提供的數據均與報表數據有巨額差值。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另外三個版本提供的數據有一個屬實,都將引出青島雙星隱瞞巨額財務收入的嚴重問題。要知道,青島雙星近兩年的高速增長全仰仗於輪胎業務,而青島雙星全部輪胎收入均由其全資控股的華青輪胎奉獻,華青輪胎無疑是當下青島雙星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熱點內容
數學對炒股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4-16 17:07:31 瀏覽:788
廣發錢貸子貨幣如何轉入余額寶 發布:2025-04-16 16:45:10 瀏覽:893
炒股買了什麼時候有收益 發布:2025-04-16 16:40:00 瀏覽:625
到什麼地方開戶買基金呢 發布:2025-04-16 16:31:33 瀏覽:667
布朗怎麼應對金融危機 發布:2025-04-16 16:29:41 瀏覽:373
國內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24:30 瀏覽:335
韻達總市值是多少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689
天天基金網怎麼賺錢 發布:2025-04-16 16:09:18 瀏覽:521
為什麼新股民炒股虧錢 發布:2025-04-16 15:44:13 瀏覽:365
金融類經濟師可以做什麼工作 發布:2025-04-16 15:40:48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