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策集團股票前景
❶ 資金杠桿原理
原理是指在長期資金總額不變的條件下,企業從營業利潤中支付的債務成本是固定的,當營業利潤增多或減少時,每一元營業利潤所負擔的債務成本就會相應地減小或增大,從而給每股普通股帶來額外的收益或損失。
由於利息是固定的,因此,舉債具有財務杠桿效應。而財務杠桿效應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給企業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也可以帶來負面、消極的影響。其前提是:總資產利潤率是否大於利率水平。當總資產利潤率大於利率時,舉債給企業帶來的是積極的正面影響;相反,當總資產利潤率小於利率時,舉債給企業帶來的是負面、消極的影響。
資金杠桿原理是指由於固定性財務費用的存在,使企業息稅前利潤(EBIT)的微量變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銀行借款規模和利率水平一旦確定,其負擔的利息水平也就固定不變。因此,企業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債權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後,投資者(股東)得到的回報也就愈多。相反,企業盈利水平越低,債權人照樣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餘給股東的回報也就愈少。當盈利水平低於利率水平的情況下,投資者不但得不到回報,甚至可能倒貼。
❷ 中策集團的介紹
黃鴻年1991年(辛未年)在香港收購了處於虧損狀態的日資上市公司——「紅寶石」,並於當年12月12日將其更名為「香港中國策略投資公司」,簡稱為「中策」。這個名稱蘊含了黃鴻年的夢想:運用個人在海外的影響力,帶動世界華商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國有企業合作,參與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同時,「中策」也貫徹了黃鴻年的大氣作風,李嘉誠的和黃集團、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日本伊藤忠商社等重量級財團均在其間擁有相當股份。
❸ 中策集團的激流勇退
不久,事情向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形勢急轉直下。
在「中策」成功的刺激下,收購國有企業越來越兇猛。比如泰國正大集團收購杭州青春寶葯業公司,美國柯達出資3.75億美元,收購中國汕頭公元、廈門福達和無錫阿爾梅3家感光材料廠,並與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遼源膠片建立合作關系,進而一舉拿下了中國7家感光材料廠中的6家(剩下一家為保定樂凱,但後來依然被柯達控有其上市公司13%的股權)等等。
這些收購活動也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爭議,贊成者認為這是中國開放的必經途徑,認為這有助於解放生產力,反對者認為這是「國有資產流失」,是民族經濟受到了外資的巨大威脅。
「中策」的輪胎廠在海外上市,也被媒體報道成黃鴻年將國有資產賣給外國人,將錢裝進自己口袋,由此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並最終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之後,爭論越來越猛烈,並得出統一結論:外商是來賺錢的。10多年前,「賺錢」兩個字是令大多數中國人緊張,甚至害怕。而另一方面,也確有不法商人將原本屬於正常資本運作的商業行為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掏空國家,欺騙社會。
這些爭論和博弈,最終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文化傳統下變成了主流。之後,國務院叫停了許多的外商投資與收購項目。為了弄清真相,也特別派人調查了黃鴻年,特別是要看他是否收買過地方官員。
「曾經有一些高層對我個人的交情還不錯,但後來他們也發火了,主要是上市以後的炒作,大家認為我把募集的錢放在自己的口袋裡了。認為我是空手套,我哪是空手套,我是真金白銀收購來的,我是拿我擁有的那部分去上市集資,錢拿出來後,我的股份就灘薄了。即使是錢拿出來,我也沒把這些錢放在自己口袋,而是用這些錢再去收購。」黃鴻年回憶說,「其實,這是因為當時很多人不懂得資本運作,不知道這也是在用外國人的錢來發展自己,也是在招商引資。」
不久,調查結果出來了,黃鴻年不但沒有任何行賄行為,反倒是收了不少禮物。「我開始還不知道,一個廠長說服我投資後,他是可以拿獎金的。我想都想不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認為該是我們削尖腦袋進來的。」
黃鴻年說,進來之後,他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可以提高地方的GDP以及領導的政績。所以,大家這么歡迎。
在中國投資多年,黃鴻年沒有送過紅包,而且一直都是政府官員找他,不是他找他們。即便有時出於禮節需要,他送出的禮物也不超過200元人民幣。當時,他是財神,備受歡迎,常常是警車開道,紅地毯鋪路,上媒體頭條。再加上他注重信用,簽了合同資金馬上到位,並嚴格按法律辦事,這就更沒有行賄的必要。
調查深入後,大家還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事。這位大老闆的生活原來很樸素。當時,黃鴻年正與空軍合建一個機場,調查組也來到這里,他們調查後發現,黃鴻年在這個基地吃的飯菜,都不如一個普通軍隊幹部。這也是黃鴻年的一大特色,投資考察的過程中,領導請他吃大魚大肉,他卻要吃人家的麻婆豆腐、回鍋肉。
調查組沒有查出問題,但給黃鴻年不小的震撼。他沒想到,社會上對這個事情的看法已經到了調查組說沒問題,別人卻說調查組的調查有問題的程度。從這里,黃鴻年看到一些危機。這個危機來自於他對社會環境的新認識。
「於是我也在想,再進一步做下去的話,我可能真的會捲入一些是非中了。當時,我們都是滿腔的熱情,搞改革開放,為國家貢獻。但若真的到了土地變更,這就是巨大的暴利了,當時幾萬塊一畝幾年不到全都是幾十萬、幾百萬一畝了。我那麼多廠,那麼多土地。我從來沒想過要搞暴利,雖然我知道這個肯定賺錢。那麼大的誘惑下,如果繼續下去,我想,恐怕很多人都難以拒絕一些事情。」
與此同時,各界對「中策」的爭論也成為熱點,並被中央政治局常委討論。有朋友還開玩笑說,黃鴻年很了不起,沒有幾個外商的名字能上到常委會。
進退之中,黃鴻年決定逐步退出在中國的投資。1999年年底發生的一件事,更令他萌生了退出商界的想法。他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不斷以大富豪形象被曝光,而且他又不喜歡前呼後擁,這就給了一些人可趁之機。一次回到住所時,他被歹徒襲擊,還差點被綁架。「那個事對我的沖擊很大,我開始認真地思考人這一輩子的事情,最後覺得該多一些時間給自己了。企業是做不完的,永無止境。那時,小孩子也大了,應該多一些時間來過真正的生活,陪陪家人。」
2000年,黃鴻年出讓了在「中策」的所有股權,從香港回到新加坡。
❹ 中策輪胎是哪裡生產
中策輪胎是杭州生產。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產品已經覆蓋了乘用轎車胎、商用轎車胎、卡客車胎、工程車胎、各種工業農業車輛專用輪胎及兩輪車胎、橡膠履帶、炭黑等系列。中策橡膠旗下主要品牌有朝陽輪胎、威獅輪胎、好運輪胎、全諾輪胎、雅度輪胎、中策車空間等。
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杭州海潮橡膠廠,是集輪胎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汽車後市場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輪胎企業,擁有三萬余名員工和兩千餘名工程技術人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兩化融合試點企業。
相關信息
2016年6月2日,首批綠色輪胎等級認證(C-GTRA)結果在天津公布,中策橡膠旗下好運輪胎(GOODRIDE)SA-37成功通過「汽車綠色輪胎等級認證「,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也成為國內通過汽車綠色輪胎等級認證的輪胎企業。
2016年3月31日,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攜手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輪胎生產企業首個正規輪胎保險項目——「中策輪胎保」。2018年1月,中策輪胎保升級到2.0版,新增加一年內享全國簽約門店免費補胎服務。
❺ 黃友權的中策資本集團與黃鴻年的中策集團有什麼關系
黃鴻年已經在2000年後把中策集團的控股權出讓掉,中策已經跟黃鴻年沒關系
❻ 哪裡有中國在海外(香港、美國等)上市公司名錄怎樣區分股票的上市地點
中國上海股票代碼前兩位是60
深圳股票代碼前兩位是00
中國在海外 香港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index.shtml
中國在海外 美國http://tech.sina.com.cn/nasdaq/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