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簡介: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控股」)始創於1986年7月15日,是我國成立的第二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保險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以「中華」冠名的全國性保險公司。公司前身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業生產保險公司」,經過近30年的發展,現已成長為一家全國性的中型保險集團。
公司旗下的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財險」),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於2006 年12 月由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達到146.4 億元人民幣,居行業前列,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50% 以上,達到償付能力充足II 類公司標准。公司年保費收入超過300 億元,位居國內財險市場第五位。截止2014年12月底,公司在全國設立了27 家省級分公司,分公司經營總部2 家,中心支公司218 家,支公司1293 家,營銷服務部667 家,機構總計2207 家(均含已批籌機構),員工34000 餘人,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營銷服務網路,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保險經營與營銷專業隊伍。
2012年11月21日,中國保監會下發《關於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金的批復》,同意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向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注資78.1億元,持股51%,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從75億元變更為153.1億元,順利完成重組。目前,中華控股正在按照保險集團化的業務布局,積極申請壽險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牌照,完善保險業務鏈條,實現公司價值的跨越式提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華保險將以貫徹新國十條為發展機遇,繼續鞏固財產保險的行業地位,積極發展人身險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構建財險、壽險、資管三輪驅動的業務格局;大力推進財險卓越工程、電網銷轉型、強化IT 系統、建設共享中心、加強客戶管理、深化人力資源改革、推進財務治理改革、塑造「中華保險」獨特文化品牌和打造可持續融資能力等九大戰略舉措,緊抓行業發展機遇,繼續發揮中華保險在承保理賠、農業保險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闖出一條高效、務實的振興之路,努力將中華保險打造成「國內領先的、專業化的綜合保險金融集團」。
法定代表人:丁建平
成立日期:2006-06-05
注冊資本:1531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228593025L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China United Insurance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人員規模:10000人以上
企業地址:北京市豐台區麗澤路18號院1號樓1層103A
經營范圍:投資設立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投資業務;與資金管理業務相關的咨詢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執照有效期至2019年3月26日;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㈡ 中華聯合保險員工股
對於不少車主來說,最關注的莫過於各財險公司排名情況了,畢竟要想選一家靠譜的財險公司投保車險的話,那麼其公司保費收入及排名情況是關鍵。那麼2017財險公司排名情況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通過保監會公布的2017年1-8月的原保費保費收入來了解下。
1、人保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3101409.43萬元)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於2003年8月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亞洲最大的財產保險公司,也是世界500強企業。
2、平安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13857289.38萬元)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金融保險業中第一家引入外資的企業,可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系列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
3、太平洋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6795480.8萬元)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專業子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財產保險產品和服務。
4、國壽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4203127.92萬元)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系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及旗下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全國性專業財產保險公司。
5、中華聯合保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772374.06萬元)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於2006年12月由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以「中華」冠名的保險公司。
6、大地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417624.74萬元)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淵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成立,由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以投資人和主發起人的身份控股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
7、陽光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149710.28萬元)
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12月24日由中國保監會正式批准籌建,是主要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的全國性保險公司。
8、太平財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1390864.74萬元)
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是金融央企—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旗下唯一一家在境內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其公司服務專業誠信,品牌形象良好,長期以來受到廣大保險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與贊許。
9、出口信用(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981802.06萬元)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由國家出資設立、支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與合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有政策性保險公司,於2001年12月18日成立,目前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
10、天安保險(1-8月原保險保費收入932169.36萬元)
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由企業出資組建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成立於1994年10月,總部設在上海。
㈢ 中華聯合保險上市最新消息
從2006年的《中國保險年鑒》中發現,中華聯合2006年負債達到94.63億元,而其銀行存款僅為70億元,公司開始出現虧損,凈利潤為-7.97億元。
中華聯合靠高負債維持多年的高增長模式,在2006年遭到嚴峻考驗。
2007年,中華聯合突然虧損64億元,摺合每股凈資產-3.57元。截至2008年中期,該公司凈資產為-66.2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執行院長郝演蘇表示,造成中華聯合目前困局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擴張太快,承保控制不到位,過度價格競爭。
有業內人士這樣概括了中華聯合的快速擴張模式:在車險領域一味依賴高傭金和低手續費,沒有控制好賠付率和成本費用,最終導致必須保持業務高速增長,以便用新收保費支付以前的賠付。
中華聯合原董事長孫月生於2009年3月中旬被免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副主任張崇進隨後出任中華聯合董事、董事長。
為了解決公司最大的問題——償付能力嚴重不足,中華聯合曾於2007年開始引資工作,法國安盛一度成為潛在收購者,但有關談判目前已經終止。
事實上,中華聯合的巨額虧損不僅僅是個案,而是所有規模偏好經營導向的財險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
在中華聯合歷年年度總結中,反復強調的都是經營規模的擴大,而忽視了是否盈利以及公司面臨的風險。
在理財一周報獲得的一份處罰通知中,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渝北營銷服務部被監管部門重罰。罰單中稱,「經查,你單位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業務經營中,存在以下行為:一、通過賬外核算和虛掛應收保費方式擅自降低車險費率,金額合計1763萬元;二、製作假賠案,虛假擴大真實賠案的損失金額合計491.68萬元;三、虛列營業費用,套取資金85.68萬元賬外支付回扣和職工福利;四、違規注銷保單662筆,沖銷虛掛的應收保費129萬元;五、墊支保費,10家單位轉賬或現金交的保費182.3萬元墊支給其他單位或個人。」
有業內人士分析,為了快速擴張業務,這類公司通常支付較高的手續費以獲取業務,特別是車險業務。這種不正當競爭的結果是,其總體費率可能高達35%~45%,同時理賠成本約為65%~75%,如果二者取平均值,則其綜合成本就達到了110%,即每收取100元的保費,承保虧損為10元。
為了彌補虧損,理論上有三個方法:一是資金運用,通過資金運用收益來彌補承保虧損。但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都非常大,除了極個別的年份,這條路難以走通。二是增資擴股。如果股東願意,可以通過增資擴股來彌補承保虧損。對於大多數產險公司而言,其保費規模迅速膨脹,但資本補充的速度遠遠低於保費擴張的速度。顯然,股東並不願意完全用資本來彌補承保虧損。三是繼續滾雪球,通過新增保費來彌補承保虧損,用規模擴張帶來的現金流來維持資金鏈條。顯然,在前兩個方式很難走通的情況下,繼續滾雪球的方式就成為快速擴張的公司彌補業務虧損的法寶了。
但這種方式其實非常危險,因為公司內外部的很多因素,都可能會導致公司業務停止增長。而一旦公司預期的增長出現停滯,則其資金鏈將可能會斷裂,滾雪球的游戲無法繼續。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支付高手續費的變相低價傾銷行為本身是非常危險的。
是否救助面臨兩難
目前,管理層是否通過保險保障基金對中華聯合實行救助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而這,則是一個兩難選擇。一旦提供救助,則將向市場傳遞「好孩子得不到鼓勵,壞孩子繼續受到溺愛」的信息。
更為關鍵的是,救助只能暫時緩解公司的財務困境,如果不改變其規模擴張的經營模式,救助後,仍然會走「擴張——虧損——再擴張——更大的虧損……」的老路。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執行院長郝演蘇表示,中華聯合目前處於比較嚴重的虧損狀態,但並沒有破產,根據新保險法目前狀況下保險保障基金不可能介入。
而由於我國保險市場缺乏退出機制,結果沒有一家公司由於經營不善而退出市場。如果沒有人願意重組中華聯合,最終導致其破產,那麼參保的客戶損失誰來負責?
中華聯合上海分公司媒體聯絡負責人石印對理財一周報表示,這個問題是總公司的問題,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中國有哪些比較出名的保險公司
目前壽險排名前八名的為:1.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4.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
5.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7.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8.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9.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產險排名前十名的為: 1.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分有限公司
3.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
4.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5.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7.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8.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9.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0.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詳情你可以登陸保監會網站、中國保險報網站等網站進行詳細了解。
㈤ 中華聯合控股保險公司
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控股」),始創於1986年7
月,由國家財政部、農業部專項撥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牧業生產保險公司,是我國第二傢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保險公司,也是全國唯一一家以「中華」冠名的保險公司。
全國統一電話:95585
2002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新疆兵團保險公司更名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2004年9月,經中國保監會批准,成立「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設「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為了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公司總部從烏魯木齊遷至北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中華聯合保險 股東
2004年,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的改革方案正式批復。根據批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發起設立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由控股公司發起設立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在2004年中華聯合降低了未決賠款的數額,但其負債居高不下,流動負債達到34.55億元,長期負債為4.88億元,總負債逼近其總資產44.44億元,其銀行存款為29.05億元。
2005年中華聯合繼續高速成長,用其年度總結上的話來說,「2005年是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05.42億元,比2004年增長了63.8%;市場份額占財險市場的8.54%,比上年上升了近3個百分點。
2005年,中華聯合總負債達到63.06億元,繼續逼近其總資產67.95億元,其銀行存款為44.28億元。
危機終爆發
2006年6月股改後,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公司正式誕生。在年度總結中,中華聯合稱「2006年,全系統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50.6億元,同比增長43.82%,業務規模穩居全國財險市場第四位,市場份額比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資產規模進一步增大,總資產達102.69億元,比上年增長66%。」
但記者從2006年的《中國保險年鑒》中發現,中華聯合2006年負債達到94.63億元,而其銀行存款僅為70億元,公司開始出現虧損,凈利潤為-7.97億元。
中華聯合靠高負債維持多年的高增長模式,在2006年遭到嚴峻考驗。
2007年,中華聯合突然虧損64億元,摺合每股凈資產-3.57元。截至2008年中期,該公司凈資產為-66.2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執行院長郝演蘇表示,造成中華聯合目前困局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擴張太快,承保控制不到位,過度價格競爭。
有業內人士這樣概括了中華聯合的快速擴張模式:在車險領域一味依賴高傭金和低手續費,沒有控制好賠付率和成本費用,最終導致必須保持業務高速增長,以便用新收保費支付以前的賠付。
中華聯合原董事長孫月生於2009年3月中旬被免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資委副主任張崇進隨後出任中華聯合董事、董事長。
為了解決公司最大的問題——償付能力嚴重不足,中華聯合曾於2007年開始引資工作,法國安盛一度成為潛在收購者,但有關談判目前已經終止。
事實上,中華聯合的巨額虧損不僅僅是個案,而是所有規模偏好經營導向的財險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
在中華聯合歷年年度總結中,反復強調的都是經營規模的擴大,而忽視了是否盈利以及公司面臨的風險。
在理財一周報獲得的一份處罰通知中,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渝北營銷服務部被監管部門重罰。罰單中稱,「經查,你單位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業務經營中,存在以下行為:一、通過賬外核算和虛掛應收保費方式擅自降低車險費率,金額合計1763萬元;二、製作假賠案,虛假擴大真實賠案的損失金額合計491.68萬元;三、虛列營業費用,套取資金85.68萬元賬外支付回扣和職工福利;四、違規注銷保單662筆,沖銷虛掛的應收保費129萬元;五、墊支保費,10家單位轉賬或現金交的保費182.3萬元墊支給其他單位或個人。」
有業內人士分析,為了快速擴張業務,這類公司通常支付較高的手續費以獲取業務,特別是車險業務。這種不正當競爭的結果是,其總體費率可能高達35%~45%,同時理賠成本約為65%~75%,如果二者取平均值,則其綜合成本就達到了110%,即每收取100元的保費,承保虧損為10元。
為了彌補虧損,理論上有三個方法:一是資金運用,通過資金運用收益來彌補承保虧損。但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都非常大,除了極個別的年份,這條路難以走通。二是增資擴股。如果股東願意,可以通過增資擴股來彌補承保虧損。對於大多數產險公司而言,其保費規模迅速膨脹,但資本補充的速度遠遠低於保費擴張的速度。顯然,股東並不願意完全用資本來彌補承保虧損。三是繼續滾雪球,通過新增保費來彌補承保虧損,用規模擴張帶來的現金流來維持資金鏈條。顯然,在前兩個方式很難走通的情況下,繼續滾雪球的方式就成為快速擴張的公司彌補業務虧損的法寶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眾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保險集團控股公司8個:
1、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3、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
7、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8、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財產保險公司58家:中資財產保險公司37家;外資財產保險公司21家
中資財產保險公司37家:
1、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4、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5、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7、華泰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8、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9、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0、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1、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2、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13、民安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4、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5、永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6、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7、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8、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9、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
21、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2、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3、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4、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5、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6、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7、中銀保險有限公司
28、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9、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0、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1、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2、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3、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4、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5、信達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6、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37、錦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外資財產保險公司21家
1、美亞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2、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3、豐泰保險(亞洲)有限公司
4、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5、三星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6、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7、日本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8、利寶保險有限公司
9、安盟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0、蘇黎世保險公司
11、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2、丘博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3、太陽聯合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4、國泰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
15、勞合社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6、中意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17、愛和誼日生同和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18、日本興亞財產保險(中國)有限責任公司
19、樂愛金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20、富邦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21、信利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壽險公司明細如下:
中資壽險公司
國壽股份
太保壽
平安壽
新華
泰康
太平人壽
民生人壽
生命人壽
國壽存續
平安養老
合眾人壽
華泰人壽
太平養老
平安健康
人保健康
華夏人壽
正德人壽
國民人壽
長城
昆侖健康
瑞福德健康
國壽養老
外資壽險公司:
中宏人壽
太平洋安泰
中德安聯
金盛
信誠
中保康聯
恆康天安
中意
光大永明
友邦
海爾紐約
首創安泰
中英人壽
海康人壽
廣電日生
恆安標准
瑞泰人壽
中美大都會
中法人壽
國泰人壽
聯泰大都會
中航三星
人保壽險
中新大東方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中華聯合保險香港上市
三個保險公司都很好。
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公司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是一家綜合性保險公司,世界五百強之一。注冊資本為306億元人民幣,在全球保險業中屬於實力非常雄厚的公司。公司標志為英文PICC。股改後第一任董事長兼總裁吳焰。《財富》世界500強2014年排名第248位。
2、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1956年移師海外,2001年重新進軍中國內地市場。中國太平是四大國有金融保險集團之一,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總部設在香港。「中國太平」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1931年創立的中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
3、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始建於1986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傢具有法人資格的保險公司,也是全國首家以「中華」冠名的全國性綜合保險公司。總部原設在新疆烏魯木齊,2010年12月正式遷住北京。2004年9月,經中國保監會批准,公司實行「一改三」的整體改制方案,成立「中華聯合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設「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華聯合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兩家獨立法人子公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