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當代集團股票質押
『壹』 美的電器這支股票怎麼樣呀,我是三十三元進的,不會被套牢吧,什麼時候能逃出來呀
到2010年,美的要把市值做到1000億,長期走牛。送你一篇分析美的文章,仔細讀,看完你就不會被33買的而急著逃了,波段操作吧。。
何享健操盤美的白電市值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5:36 《新財富》
作者: 孔鵬
美的電器( 30.40,-0.32,-1.04%)的轉變,反映出中國家族控股企業的創富模式已經發生根本變化。股改前,由於制度原因,何享健家族無法獲得對上市公司合法而穩定的控制權,因此,選擇通過關聯交易等方式強化對上市公司的控制,並且利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優勢幫助美的集團發展其他產業,淡化上市公司在集團內的地位。
2005年中期開始的股改為何享健家族取得對上市公司的合法控制地位提供了契機,從而使其財富與上市公司的業績、市值緊密掛鉤,並進而推動了美的電器市值管理策略的實施。數據顯示,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一年多的時間,按復權價格計算,美的電器的股價上漲了768%,而同為白電行業龍頭公司的格力電器( 34.90,0.00,0.00%)和青島海爾( 16.00,0.15,0.95%)同期漲幅分別為393.74%和307.22%。2005年末,美的的市盈率僅為10.17倍,比青島海爾的13.28倍和格力電器的13.23倍遠為遜色;到2007年第一季度末,其市盈率迅速攀升到46.49倍,遠遠超過格力的33.54倍。
研究發現,由於短期市值管理目標不盡合理,可能會給美的電器的長期發展留下隱患。在管理層主要為職業經理人、股權激勵豐厚的情況下,為了實現較高的短期市值目標,管理層很可能會實施風險性較高、可持續性不強的營銷策略,不利於美的電器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升級。不僅如此,美的電器還增加了對上游供應商的資金佔用,在白電市場競爭激烈、其產品並不強勢的背景下,這一做法並不明智。
我們認為,美的電器市值管理戰略不應追求成長溢價而應追求品牌溢價,不宜制定過細的短期市值管理目標。國際研究和實證經驗說明,美的電器可以按線性關系設計業績目標與管理層薪酬,從而促成企業長短期利益的一致。 本刊主筆 孔鵬/文
如果一個投資者在1993年11月12日,也就是美的電器(000527)上市的首日以收盤價19.85元買入該股股票,並一直持有到2005年底,則該股的復權收盤價為36.48元,市值在12年間僅僅增長45.6%,而同期上證綜指從865.97點上漲到1161.06點,漲幅為34.08%,該投資者只不過略微跑贏大盤。但是,如果該投資者從2006年初以收盤價買入美的電器並持有到2007年4月30日,則市值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增長768%,而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僅為231%(圖1)。兩個時期投資收益率巨大差異的背後,是美的電器實際控制人何享健家族「市值管理」戰略的實施。
美的電器在集團內部
地位從「活雷鋒」變「白電旗艦」
股改完成後,何享健對美的電器在整個集團中的地位和定位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股改前,美的電器更大程度上是「反哺」美的集團其他業務的融資平台;股改後,何享健大幅增持美的電器達到絕對控股,又將合肥榮事達洗衣機、冰箱、營銷公司等資產注入,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的意願非常明顯。
股改前:
利用關聯交易加強控制上市公司,反哺美的集團
2002年4月17日,美的電器分別與順德市現代實業及順德市金科電器簽訂了《OEM框架協議》,委託兩公司生產加工「美的」品牌電飯煲、廚具和電風扇等家用電器產品。同時美的電器還與東澤電器簽署協議,公司部分終端產品通過東澤電器經銷,而上述3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皆為何享健之子何劍鋒。
在實施上述關聯交易之後,2002年美的電器電飯煲產品毛利率迅速從2001年時的31.91%降為8.94%,公司控股的廣東美的電飯煲製造有限公司的凈利潤也迅速從2662萬元下降至150.5萬元。
2003年9月,美的電器斥資6500萬元,整合金科電器下面的風扇業務,並把美的風扇業務遷至中山;2004年6月,「美的電器」又以1788.75萬元收購現代實業,整合其電飯煲業務;2004年10月,美的電器再次出資5200萬元「收編」了金科電器,將之融入美的廚具公司。數據顯示,當美的電器與上述3家公司關聯交易額大幅減少之後,在產品降價、原材料全面漲價的情況下,美的電器的電飯煲產品毛利率又回升至21.57%。
在小家電業務逐漸培養成熟之後,2005年5月20日,美的電器將主營小家電業務的下屬子公司日電集團85%的股權以24886.92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美的集團,該項轉讓的價格公允性曾受到市場廣泛質疑(表1)。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實施多元化擴張,淡化上市公司地位。2004年,美的集團先後並購了榮事達和華凌集團(00382. HK);2004年5月,美的集團通過收購股權成為國內最大的通風機製造商上風高科(000967)的第二大股東;2005年8月,由何享健的女婿張建和、女兒何倩興控股的新的集團收購了主營電真空器件、高低壓成套配電裝置的旭光股份( 6.89,-0.77,-10.05%)(600353)。華凌集團主營空調、冰箱,跟美的電器存在同業競爭,而榮事達主營的冰箱、洗衣機業務也同屬白電行業,因此,美的集團的做法使美的電器在集團的地位日趨邊緣化。
此外,美的集團四面出擊,投資1億多元在長沙、昆明發展客車產業,單在三湘客車上就計劃投資15億元;成立了房地產事業部,進軍房地產行業。不過,這些投資並有收到滿意的效果。2005年後期,何享健又重申要堅持家電主業,集團多元化將圍繞製冷和日用電器等產業展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何氏家族對創富模式選擇的困惑。
股改後:
增持以達絕對控股,並注入相關資產
2005年4月30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正式拉開了股權分置改革序幕。由於美的集團對美的電器的實際控制比例只有30%,如果按照10股送3股的常規對價比例進行股改,全流通後何氏家族有可能喪失控股地位。經過精心設計,2006年2月美的電器宣布了股改方案:第一,每10股流通股獲送1股以及5元現金;第二,如果美的電器2006年度相對於2004年度的凈利潤增長率低於30%,或者美的電器2007年度相對於2006年度的凈利潤增長率低於10%,美的集團將放棄當年的分紅,歸除開聯實業(何氏家族控股企業)以外的其他股東所有;第三,美的集團承諾在對價支付完成後的6個月內,增持不少於2億元美的電器股份。而在此之前,美的集團已分別與順德市有利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上海錢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核電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寧波銀盛投資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計劃受讓該四家公司所持有的美的電器非流通股股份合計2174.64萬股。
2006年3月10日至2006年5月19日間,美的集團通過二級市場,總計使用資金10.8億元,共增持了美的電器148660970股,占總股本的23.58%,平均買入成本為每股7.26元。何氏家族持股比例由2005年末的合計30.8%增加到50.99%。
與此同時,2006年4月25日,美的電器董事、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其中設置了包括「金色降落傘」在內的一系列反收購條款,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控制。
從全流通後H股和A股對家電股票的估值比較來說,華菱集團等港股對美的集團的吸引力在下降,美的集團有動力將資產注入A股上市公司享受流通溢價。2006年11月底,美的電器完成合肥榮事達洗衣機、合肥榮事達冰箱、合肥榮事達美的電器營銷公司的資產注入,達到50%控股比例,確立了上市公司作為白電業務平台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電器也改變了分配風格。財報資料顯示,股改後美的電器主要財務指標有了明顯改善(表2)。根據股改承諾,美的電器自2006年起把每年盈利的40%現金分紅,有助於形成穩定的估值預期。更重要的是,2007年3月,美的電器董事會一改多年來派息多而送股和轉增公積金少的分配風格,決議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10股,並派息3.5元。這樣,連同計劃中向高盛和管理層激勵定向增發的股份,美的電器總股本將擴至14.12億股,股票流動性顯著增強,有利於估值水平優化。
何氏家族財富與
上市公司市值高度相關
股改完成後,何氏家族所持股份獲得法律上的確認,意味著其利益與上市公司的業績乃至市值密切相關。因此提升股價、增加個人財富,成為美的電器實施市值管理策略的根本動因。
美的電器「紅帽子」的身份是長期困擾何氏家族最大的「隱憂」。1968年,何享健帶領23位順德北鎮人集資5000元創辦一家生產塑料瓶蓋的小廠,這就是美的前身。上世紀80年代美的進入家電業,1992年實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由於當時上市法規的限制,股份公司的發起人和第一大股東由國有背景的北鎮經濟發展總公司擔任,持股52.5%,而何享健等創業者只持有22.5%的內部職工股。
從1999年開始,美的管理層逐步從北滘鎮政府手中收購美的電器股權,並開創了國內上市公司實施MBO的先河。1999年6月,何享健間接持股60%、以何享健之子何劍峰為法人代表的順德開聯實業從北鎮經濟發展總公司手中收購了3432萬股法人股,成為美的電器第二大股東,占股7.98%(目前為4.13%);2000年4月,公司管理層和工會共同出資組建了殼公司—順德市美托投資有限公司(美的集團前身),由法定代表人何享健間接持股55%,該公司分兩次協議收購北鎮政府下屬公司持有的美的電器法人股,占總股本22.19%,成為第一大股東。
但是,美的電器的MBO一直面臨著法律風險。首先,在其實施MBO之時,國務院、國資委、證監會等主管部門尚未對上市公司的國有股轉讓工作進行規范,而2000年中期國務院緊急叫停國有企業MBO以後,對已實施MBO的企業法律界定不明。比如美的集團第一次受讓股權價格為每股2.95元,第二次受讓股權價格為每股3元,均低於美的電器每股凈資產4.07元,不符合此後出台的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規定。其次,實施MBO時,何享健等管理層的資金並不充裕,因此採取了變通的實施方法:股權收購款的10%以現金方式繳納首期,其餘90%通過分期付款方式解決;在股權收購協議簽署後,美的集團立即將該股權全部質押給當地信用社,獲得貸款3.2億元,用於支付其餘股權款。也就是說,美的電器大部分MBO收購資金是通過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獲得的,而根據《貸款通則》等規定,借款人不得將貸款用於股本權益性投資。據媒體報道,2004年審計署還專門針對美的MBO過程進行了審計。因此,何氏家族獲得的股權在某種程度上處於一種不穩定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MBO後美的電器的業績不但沒有出現明顯增長,反而出現了下滑。數據顯示,2001年美的電器凈利潤同比下降11.68%,凈資產收益率也從2000年的14.7%下降到2001年的12.01%。不僅如此,美的電器自1999年起連續4年採取派現的分配方式。顯然,派現而非送股的方式無法提高股票的流動性,也無法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但是為大股東解決資金問題提供了便利。
在股權控制並不穩定的情況下,何氏家族通過上述關聯交易方式強化對上市公司的控制,並利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優勢幫助美的集團發展其他產業,也就順理成章了。但這些做法降低了美的電器的利潤率和市場價值。數據表明,美的電器的市盈率水平一直較格力、海爾低20%左右。
因此,對何氏家族來說,股改不僅使所持股份獲得流通權,更重要的是,通過支付對價,其所持股份在法律上獲得明確認可。進而,其作為股東的利益、財富與上市公司的業績、市值前所未有地一致,這種一致性成為何氏家族推進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最大推動力。在2007年2月5日美的電器組織的首次分析師見面會上,何享健針對資本運作的總體規劃明確表態:美的電器將是美的集團最主要的產業平台和資本平台,白色大家電將全部整合到美的電器,美的電器市值增長是大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取向。
激進推行市值管理戰略
為了提升公司業績、做大公司市值,除了注入相關的白電資產外,何氏家族還採取了管理層激勵、優化資產結構、引入高盛、積極改善投資者關系等一系列措施。數據表明,美的電器市值管理戰略取得了明顯效果,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30日,按復權價格計算,美的電器股價漲幅達768%,是格力電器同期漲幅的約2倍、青島海爾的2.5倍;而何氏家族的財富更暴漲至66.23億元,較其在2006年《新財富》500富人榜中18億元的財富值增加了368%。
實施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
2006年11月14日,美的電器公布股權激勵草案,授予高管5000萬份股票期權,占總股本7.93%,行權價10.8元。行權條件和方法是:如果美的電器2006年凈利潤同比增長不小於15%,而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小於12%,則授權日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初行權20%,授權日第三年也就是2009年初行權40%;授權日第四年也就是2010年初行權40%。股權激勵的對象完全是職業經理人,並不包括何氏家族成員。
利用資產重組優化業務結構,
令盈利與估值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2006年11月底,美的集團向美的電器注入合肥榮事達洗衣機、合肥榮事達冰箱、合肥榮事達美的電器營銷公司的股權資產,提升了美的電器的盈利水平。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由於消費升級帶動需求增長,冰箱和洗衣機行業正處於恢復性增長的景氣高峰期。榮事達擁有年產120萬台冰箱、60萬台全自動洗衣機和70萬台雙桶洗衣機的產能,而且開始發展高端的美的品牌冰洗產品,加上同處順德的科龍電器前兩年失勢讓出部分冰箱市場,美的電器的冰洗業務有良好的市場機會。美的集團將處於良好上升通道的冰洗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拓展了美的電器的盈利空間。財務數據表明,所注入資產2006年1-7月的利潤率為2.75%,高於美的電器2006年中期的2.6%;凈資產收益率為19.91%,遠高於美的電器的9.78%(表3)。
引入高盛作為戰略投資者
2006年11月21日,美的電器宣布已與高盛全資子公司GS Capital Partners Aurum Holdings簽署《定向發行協議》,擬對其按9.48元每股現金定向增發7560萬股,鎖定期三年。
從公司財務狀況分析,美的電器負債率一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而且新購的榮事達冰洗業務負債率也高達86%,造成公司整體負債水平攀升。引入高盛後,美的電器獲得募集資金7.166億元,如果以所募資金的27.9%償還短期借款,可降低負債率1.8個百分點,並減少利息支出1223萬元;如果以所募資金的72.1%完全償還有息票據負債,可減少利息支出3163萬元,並降低負債率4.6個百分點,可大大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
更明顯的後果是,高盛的入股提升了機構投資者對美的電器投資價值的認可度。在高盛宣布入股後,QFII對美的電器大舉增倉。統計表明,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末,美的電器已成為QFII第一重倉股,在其前十大非限售股股東中,6家QFII持股市值合計20.09億元。除瑞士信貸和摩根士丹利外,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耶魯大學、高盛公司、富通銀行等均出現在公司前十大股東中。
改善投資者關系
2006年之前,美的電器一直難以進入機構投資者視線,這跟管理層與流通股東溝通不夠順暢不無關系。自2005年起,何享健一改以往的低調風格,多次宣揚美的集團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尤其是2010年將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的宏偉藍圖,傳遞出十分明顯的希望得到各界認可的信號。
2007年2月5日,美的電器組織了首次分析師見面會。董事局主席何享健、董事局副主席美的電器總裁方洪波、副總裁壓縮機事業部總經理蔡其武、董事中央空調事業部總經理張權、家用空調事業部總經理李東來、董事栗建偉、董事黃曉明以及財務總監趙軍悉數到齊。2007年3月,美的電器還公布了《投資者關系管理制度》和自查報告。
分析結果顯示,美的電器市值管理戰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按復權價格計算,美的電器的股價上漲了768%,而同為白電行業龍頭公司的格力電器和青島海爾的同期漲幅分別為393.74%和307.22%。2005年末,美的電器的市盈率僅為10.17倍,比海爾的13.28倍和格力的13.23倍遠為遜色;而2006年末格力的市盈率已經達到19.57倍,已超過了格力的18.76倍,到2007年第一季度末,美的的市盈率迅速攀升到46.49倍,遠遠超過格力的33.54倍,而與具有整體上市概念的青島海爾的57.1倍接近(圖2)。
2007年5月16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成分指數調整,美的電器自2007年5月28日起被調入成本股樣本,這是美的電器自2001年被剔除出成分股後的重新回歸,也使其成為第一家被剔除後又被重新納入成分股的公司。根據《新財富》500富人榜,截至2006年底,何享健家族以財富18億元排名第199位,而截至2007年4月30日,何氏家族的持股市值已暴漲至66.23億元,可列500富人榜第31位。
短期市值管理目標過高,
難符長期發展利益
何氏家族對美的電器的市值目標有短期化跡象,而制定的短期凈利潤目標高於其他行業龍頭企業,可能會對其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首先,美的集團增持美的電器過程中,從開始買入當日的開盤價6元上漲到買入結束日的收盤價9.3元,共耗資10.8億元。據有關報道,這大大超出了何享健原計劃的5億元。因此,美的電器的股價快速上漲將有助於美的集團盡快擺脫成本區。其次,白色家電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注冊企業數量與市場活躍品牌持續減少,強勢企業並購整合弱勢企業的趨勢日益明顯。何享健曾表示,美的電器作為集團的資本平台,今後不但將陸續整合集團業務,還將加強在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運作。無疑盡快做大市值,有利於美的電器低成本並購和擴張。最重要的是,從市值管理戰略的具體目標—管理層激勵計劃所制定的業績指標來看,美的電器針對資本市場最關注的兩項指標—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作出了遠超過競爭對手格力電器和青島海爾的限定:2006、2007年凈利潤增長達到15%以上,而格力電器和青島海爾的目標僅為10%;2006、2007年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達到12%以上,青島海爾的目標僅為8%,格力電器並未作出限定(表4)。
管理層實現短期目標的願望較強
美的電器股權激勵的對象共有19人,全部為何氏家族之外的職業經理人。總裁方洪波1992年加入美的電器,2005年8月起擔任美的電器董事局副主席和總裁職務;其餘激勵對象也大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加盟美的。從美的電器所宣揚的企業文化來看,其最看重的是「開放和多元」,這有利於促進家族企業內部的協調運營,靈活地把握商機,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穩健性偏弱、管理層職業經理人心態較重的缺陷。
2006年報顯示,現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年度報酬總額僅為626萬元,金額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報酬總額為200萬元,金額最高的前三名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總額為350萬元。另一方面,根據股權激勵計劃,美的電器三年內將授出5000萬股期權,按照2007年4月30日美的收盤價37.28元計算,總價值18.64億元。在行權價格僅為10.80元的情況下,確保完成目標凈利潤增長率對管理層的意義不言而喻。
短期凈利潤目標壓力較重,實施策略隱含風險
美的電器制定的短期凈利潤目標高於其他行業龍頭企業,這可能會對其長期發展戰略產生不利影響。首先,美的電器的產品競爭力一直略顯不足,過高的短期凈利潤目標可能會進一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從產品結構分析,其主要產品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家用空調壓縮機業務,2006年底又注入了榮事達的冰箱和洗衣機50%的股權,其中,家用空調的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70%以上,占銷售利潤的65%以上,是最核心的業務。但是,無論在銷售收入還是單台利潤率方面,其家用空調業務都遜於格力而居行業第二位。根據公司公告及中華商務網統計,在2006年家用空調市場,美的電器實現銷售收入106.81億元,占內銷市場份額約20.4%,而格力實現178.56億元,佔25.2%;美的電器2006年空調銷售平均單台價格為1679元,而格力為2201元,比其高出30%以上。
更重要的是,格力電器擁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有雄厚的技術積累。而美的電器主要通過合資的方式購買核心技術,雖然注重產品開發,但缺乏深厚的技術積累,在提高品質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技術投入相對較少,比如雖然美的電器和東芝合作在壓縮機領域獲得不錯的盈利,但是商標協議、專利協議等限制了美的電器對研發的投入和人才的積累。短期過高的市值管理目標很有可能會削弱管理層對產品品質方面的關注,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和積累力度不足,美的電器管理費用率較低並不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
其次,美的電器近年來一直採用以增加投入和產能帶動盈利增長的業務發展戰略,可持續性較差。公司的家用空調業務已在國內順德、蕪湖、武漢三地四廠形成了1300萬台的產能布局,2006年新增了林港工業園100萬台OEM的空調產能,商用空調已形成30億元的年產值,壓縮機合資公司具備約1200萬台的產能。假設美的電器2006年僅為2.5%的銷售凈利潤率在2007年、2008年保持不變,要想滿足凈利潤增長率不低於15%的股權激勵條件,就必須使2007年和2008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不低於231.6億元和266.3億元。根據年報,2007年度,公司計劃用於家用空調的新增產能資金投入為2-3億元,用於冰洗業務的資金投入為3-4億元。但是,中國白色家電市場的技術與資金壁壘較低,產能增長過速,空調、冰箱、冷櫃及洗衣機等產品均供給過剩,生產與經銷環節庫存積壓持續高位。中華商務網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空調總產量5479萬台,同比增長3.4%;總銷量5334萬台,同比微增1.9%,但年末行業庫存1082萬台,創歷史新高。在核心技術缺失、產品同質化的情況下,美的電器試圖通過擴大產能,利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做法,將會進一步加劇市場供過於求的矛盾。與此相應,市場監測機構公布的銷售量數據與公司財報顯示,美的電器的空調業務產品毛利率一直呈明顯的下滑態勢,趨於向行業平均水平接近(表5)。
最後,美的電器尚難擺脫家電行業普遍的降價盈利模式,美的管理層要實現銷售收入增長從而完成利潤目標,仍然不得不採取價格戰的方法爭取市場份額。2007年第一季度,美的電器空調銷量同比增長53%,但均價下降19%;壓縮機銷量同比減少11%,均價亦有11%的降幅。相比而言,格力電器基於技術、質量管理為基礎的競爭能力不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較高的品質得到用戶認同,願意為此支付較高的價格,從而能保持較高的產品盈利能力。格力電器2007年第一季度空調銷量同比增長53%,而均價也提升了4%。
我們認為,競爭激烈的中國白色家電行業正處在產業升級的前期,美的電器要想成為真正的行業龍頭,不應在利潤率水平不斷下滑的情況下追求利潤總額增長,只有改善產品結構、增加高端產品比重、從而提升價格水平才是提高利潤的正確途徑,而美的電器過高的短期盈利目標與之背道而馳。
高凈資產收益率目標或將傷及產業鏈
在制定股權激勵方案前的2005年和2004年,美的電器的凈資產收益率僅為12.48%和12.24%,而在方案制定的2006年達到了14.51%。美的電器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通過對格力電器和美的電器財務報表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美的電器的做法帶有一定風險性。
杜邦分析法表明,格力電器的凈資產收益率一直比美的電器高出5個百分點左右。在二者總資產收益率相近的情況下(2006年分別為3.93%和4.06%),格力電器的權益乘數為5,而美的電器為2.78,這是格力電器凈資產收益率高於美的電器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權益乘數較高的企業,其支付能力和現金流量狀況相對較低,但是詳細分析格力電器和美的電器的資產債務結構就可以發現,格力電器的支付能力和現金流量狀況強於美的電器。
首先,格力電器的現金占總資產的比例比格力電器略低,但應收票據占總資產的比例遠高於美的電器。由於應收票據都是銀行承兌匯票,具有很強的支付能力,因此格力電器的支付能力實際上遠強於美的電器。其次,格力電器從上游獲得的商業信用(包括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為52.78%,而美的電器為48.60%,格力電器從下游獲得的商業信用(預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為20.07%,而美的電器為2.67%。二者合計格力電器獲得的商業信用為72.85%,而美的電器為51.27%。格力電器獲得的商業信用構成其非常重要的現金來源。不僅如此,格力電器凈營運資本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0.40%,而美的電器為1.26%,說明格力電器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不需要自己增加運營現金投入,甚至還能產生現金。由於美的電器的營業利潤率只有3.24%,如不改變現有的資產運營效率,增加收入產生的利潤將被運營資金增加所吞噬,而且還必須增加現金投入才能維持收入的增長(表6)。
我們發現,從2006年起,美的電器也有效仿格力,增加佔用產業鏈資金的跡象。《新財富》曾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銷售收入、(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流動資產這兩個指標來分析家電零售商對資金佔用的能力(參見本刊2005年9月號《國美蘇寧類金融生存》)。因為家電生產企業還存在著大量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也就是說,它們在佔用其他企業資金的同時也在被供應商和經銷商佔用資金,因此,有研究者認為綜合衡量家電生產企業佔用資金能力的指標用〔(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銷售收入更為科學。數據表明,2005年,美的(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銷售收入僅為21.96%,而2006年上升到31.68%,即使用後者計算,(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銷售收入也從13.63%提升到19.11%。
但是,格力電器之所以能夠佔用上下游資金,主要是倚仗產品的強勢地位、堅持內銷業務先收全額貨款再發貨的結算方式,而美的電器對下游經銷商的控制力不如格力,因此預收賬款比例並不高,2006年比2005年還有大幅下
『貳』 求人福科技2006年年度財務報表
1.1 重要提示
2.2 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3.3 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
4.4 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5.5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6.6 重要事項
7.7 財務報告
武漢人福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七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其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本半年度報告摘要摘自半年度報告全文,報告全文同時刊載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sse.com.cn)。投資者欲了解詳細內容,應當仔細閱讀半年度報告全文。
1.2 半年度報告全文及其摘要已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全體董事出席了本次董事會會議,全體高級管理人員出席了本次董事會會議。
1.3 公司半年度財務報告未經審計。
1.4 公司負責人董事長王學海先生,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財務總監、副總經理吳亞君女士及會計機構負責人財務管理部部長陳禮英女士聲明:保證半年度報告中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
2 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2.1基本情況簡介
股票簡稱 人福科技
股票代碼 600079
上市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董事會秘書 董事會證券事務代表
姓名 王學海(暫代) 王鳴
聯系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魯磨路369號 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魯磨路369號
電話 027-87596718-8019,87597232 027-87596718-8019,87596276
傳真 027-87596393-301 027-87596393-301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2.2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2.2.1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 本報告期末 上年度期末
總資產 2,324,954,480.28 2,297,844,356.30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 1,126,872,106.52 1,105,968,241.89
每股凈資產 2.90 4.26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2.32 3.40
的每股凈資產
================續上表=========================
- 本報告期末比上年度期末
- 增減(%)
總資產 1.18
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 1.89
每股凈資產 -32.07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31.57
的每股凈資產
- 報告期 上年同期
- (1-6月) -
營業利潤 43,656,870.72 123,623,372.03
利潤總額 42,860,945.35 122,625,767.24
凈利潤 33,553,714.54 110,151,165.67
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 26,460,688.01 103,988,805.6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27,013,242.26 18,605,681.18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7 0.51
稀釋每股收益(元) 0.07 0.51
凈資產收益率(%) 2.93 15.18
================續上表=========================
-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
營業利潤 -64.69
利潤總額 -65.05
凈利潤 -69.54
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 -74.55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45.19
基本每股收益(元) 每股減少0.44元
稀釋每股收益(元) 每股減少0.44元
凈資產收益率(%) 減少12.25個百分點
2.2.2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適用□不適用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金額
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 -468,903.20
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但與公司業務密切相關,按照 162,090.00
國家統一標準定額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補助除外
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營業外收支凈額 -489,114.17
所得稅影響數 243,371.12
合計 -552,554.25
2.2.3國內外會計准則差異
□適用√不適用
3 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
3.1股份變動情況表
√適用□不適用
單位:股
- 本次變動前 本次變動增減
(+,-)
- 數量 比例 發行 送
- - (%) 新股 股
一、有限售條件股份
1、國家持股
2、國有法人
持股
3、其他內資 42,876,859 16.53 - 4,287,686
持股
其中:境內
非國有法人 42,876,859 16.53 - 4,287,686
持股
境內自然
人持股
4、外資持股
其中:境外
法人持股
境外自然
人持股
二、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
1、人民幣普 216,513,598 83.47 - 21,651,360
通股
2、境內上市
的外資股
3、境外上市
的外資股
4、其他
三、股份總 259,390,457 100.00 - 25,939,046
數
================續上表=========================
- 本次變動增減(+,-) 本次變動後
- 公積金 其 小 數量 比例
- 轉股 他 計 - (%)
一、有限售條件股份
1、國家持股
2、國有法人
持股
3、其他內資 17,150,744 - 21,438,430 64,315,289 16.53
持股
其中:境內
非國有法人 17,150,744 - 21,438,430 64,315,289 16.53
持股
境內自然
人持股
4、外資持股
其中:境外
法人持股
境外自然
人持股
二、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份
1、人民幣普 86,605,439 - 108,256,799 324,770,397 83.47
通股
2、境內上市
的外資股
3、境外上市
的外資股
4、其他
三、股份總 103,756,183 - 129,695,229 389,085,686 100.00
數
3.2股東數量和持股情況
單位:股
報告期末股東總數 105,920戶
前十名股東持股情況
- - 持股比例 - 持有有限售條
股東名稱 股東性質 (%) 持股總數 件股份數量
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 境內非國有 17.3770 67,611,510 63,840,510
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
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 國有法人 1.8980 7,385,011 0
團有限公司
王國慶 境內自然人 0.2456 955,690 0
武漢市仁軍投資咨詢 境內非國有 0.1220 474,779 474,779
有限責任公司 法人
艾路明 境內自然人 0.1203 468,051 0
丁志民 境內自然人 0.1176 457,500 0
武漢五洲物業發展有 境內非國有 0.1157 450,000 0
限公司 法人
程偉 境內自然人 0.1048 407,750 0
陳曉堤 境內自然人 0.1047 407,502 0
革欣 境內自然人 0.1039 404,350 0
================續上表=========================
- - 質押或凍結的
股東名稱 股東性質 股份數量
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 境內非國有 43,520,000
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
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 國有法人 4,748,000
團有限公司
王國慶 境內自然人 未知
武漢市仁軍投資咨詢 境內非國有 未知
有限責任公司 法人
艾路明 境內自然人 未知
丁志民 境內自然人 未知
武漢五洲物業發展有 境內非國有 未知
限公司 法人
程偉 境內自然人 未知
陳曉堤 境內自然人 未知
革欣 境內自然人 未知
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 持有無限售條件股份數量 股份種類
武漢高科國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7,385,011 人民幣普通股
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771,000 人民幣普通股
王國慶 955,690 人民幣普通股
艾路明 468,051 人民幣普通股
丁志民 457,500 人民幣普通股
武漢五洲物業發展有限公司 450,000 人民幣普通股
程偉 407,750 人民幣普通股
陳曉堤 407,502 人民幣普通股
革欣 404,350 人民幣普通股
黃先玉 364,350 人民幣普通股
公司未知前十名股東中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屬於《上市
公司股東持股變動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規定的一致行動人。
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 除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
致行動關系的 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高科國有控股
說明 集團有限公司二家法人股股東外,公司未知悉其他股東
所持股份的質押、凍結情況。
3.3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情況
□適用√不適用
4 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4.1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持股變動
√適用 □不適用
單位:股
姓名 職務 年初持股數 本期增持股 本期減持股 期末持股數 變動原因
份數量 份數量
公司在報告
艾路明 董事 312,034 156,017 0 468,051 期內實施完
畢2006年
年度利潤分
配、資本公
張小東 董事 272,098 102,049 68,000 306,147 積金轉贈股
本導致報告
期內持股增
杜燕雲 監事 13,294 4,997 3,300 14,991 量;報告期
內二級市場
買賣導致持
徐華斌 副總經理 24,570 12,285 0 36,855 股減少。
4.2 新聘或解聘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況
2007年3月6日,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余磊先生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的議案》、《關於暫由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先生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的議案》和《關於調整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組成名單的議案》。
該事項見2007年3月7日的《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上。
5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5.1、董事會關於報告期內整體經營情況的報告
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醫葯產業為主、大學學歷教育投資為輔的發展格局。報告期內,公司醫葯及生殖健康產品的銷售收入占公司銷售收入的82.21%。一方面,以在集團公司及醫葯類控股子公司中制定和實施營銷戰略規劃為突破口,明確各控股子公司主導產品和市場細分定位,同時組建與發展領域相對應的專業營銷隊伍,使各醫葯工業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另一方面,繼續深化全面管理審計,以強化財務基礎管理為突破口,全面加強集團基礎管理工作,控制融資規模,提高現有資金的利用效率。
報告期內,公司的醫葯主產業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態勢,公司醫葯產業的核心與優勢產品麻醉葯實現銷售收入10,066.11萬元,相對去年同期增長21.50%,領導地位進一步強化。公司的計劃生育葯品、維吾爾葯品、基因葯品、抗菌抗病毒葯品、安全套業務均比去年同期有實質性增長。公司主導產品領域的新品研發、銷售能力、生產與質量管理水平均有明顯提升,盈利能力與市場地位進一步增強,公司在醫葯產業發展的基礎愈發堅實。
報告期內,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舉辦的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已成立三年。創立三年來,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一直堅持「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的辦學宗旨和「質量求生存、管理求規范、特色求優勢、創新求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規范辦學。目前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已建成湖北地區知名的獨立學院,獲得了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廳和業界的一致好評,每年報考人數均大幅超過招生指標,截至本報告期末,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已招收本專科學生約7,600人,年內預計在校生規模上萬人。隨著新校區的全面建成,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將迎來一個新的高質量發展時期。
綜上,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業的資產質量、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經營性業務的高速增長為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截至2007年6月30日,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576.32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37%;主營業務利潤15,114.47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06%,本年實現凈利潤為2,646.0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74.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同比上升45.19%。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按照會計准則核算要求,我公司與控股股東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當代國際花園項目的銷售收入未合並;凈利潤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在去年同期公司出售傑士邦70%股權產生投資收益8,643.62萬元。
5.2 報告期內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執行情況的討論和分析為了規范管理,控制經營風險,公司根據自身特點和管理需要,建立起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整套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法人治理、經營管理、業務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涵蓋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層面和各環節,確保了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
2007年5月16日至2007年7月13日,公司按照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證監公司字[2007]28號文件《關於開展加強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和湖北證監局下發的鄂證監公司字[2007]20號文件《關於加強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有關事項通知》要求,本著實事求是、嚴格謹慎的原則,嚴格對照《公司法》、《證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章程等內部規章制度,對公司治理進行了自查,認為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散見於各項管理制度中,到目前為止還未形成體系。在今後的工作中,公司將對已經實施的風險防範管理措施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總結,在上市公司建立統一、規范、可操作性性強的風險防範的制度體系,進一步細化和規范風險防範管理行為,在此基礎上設置相應的危機管理制度,以抵禦突發性風險。
5.3 公司下一階段的戰略規劃
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醫葯產業為主,大學學歷教育投資為輔的業務發展格局。公司從事的主產業醫葯產業屬於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業務,公司下屬醫葯企業正以較好的發展速度成長。由於新葯投入的風險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公司管理層積極尋找收益穩定的項目以保證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目前大學學歷教育投資起步不久,准入門檻較高,市場競爭相對較弱,市場預期明確並穩定增長,同時該行業也受到國家的鼓勵和扶持,該項投資能夠為公司在較長時間內提供穩定的低風險回報,有利於降低醫葯產業投資業績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保證公司的長期、健康發展,確保公司為股東帶來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公司投資的兩個產業在利潤貢獻方面能夠有效互補,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來公司將持續強化醫葯產業和大學學歷教育投資作為公司中長期投資方向,在此基礎上加強產業聚焦、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5.4 主營業務分行業、產品情況表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分行業或分產 - - 毛利率 營業收入比上
品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 年同期增減
- - - - (%)
分行業
醫葯健康 267,576,796.25 127,158,892.72 52.48 12.24
房地產 25,743,699.72 16,376,800.87 36.39 -83.17
其他 30,258,126.22 25,806,531.72 14.71 17.82
分產品
葯品 228,872,430.43 96,680,051.23 57.72 26.30
安全套 38,906,292.19 30,453,679.90 21.73 -19.64
商品房 19,803,010.05 13,232,179.62 33.18 -86.42
================續上表=========================
分行業或分產 營業成本比上 毛利率比上年
品 年同期增減 同期增減
- (%) (%)
分行業
醫葯健康 3.05 增加4.24個百分點
房地產 -85.34 增加9.41個百分點
其他 30.40 減少8.23個百分點
分產品
葯品 6.18 增加8.01個百分點
安全套 8.24 減少20.16個百分點
商品房 -87.82 增加7.7個百分點
其中:報告期內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及其子公司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關聯交易金額0萬元。
5.5 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地區 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比上年增減(%)
東北 8,256,164.44 -11.37
華北 103,796,976.62 18.16
華中 118,327,260.53 -51.39
華東 30,997,224.38 58.6
西北 14,398,435.36 34.94
西南 21,900,178.31 16.88
華南 19,868,575.15 -22.38
出口 6,033,807.40 32.62
合計 323,578,622.19 -22.90
5.6 主營業務及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7 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毛利率)與上年相比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說明
√適用 □不適用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與上年相比增長20.86%,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的麻醉葯產品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5.8 利潤構成與上年度相比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分析
√適用 □不適用
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相比降幅較大,主要由於去年同期公司出售傑士邦70%股權產生投資收益8,643.62萬元,對比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同比上升45.19%。
5.9 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5.9.1募集資金運用
□適用 √不適用
5.9.2變更項目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10董事會下半年的經營計劃修改計劃
□適用 √不適用
5.11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變動的警示及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12公司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本報告期「非標准審計報告」的說明
□適用 √不適用
5.13公司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上年度「非標准審計報告」涉及事項的變化及處理情況的說明
□適用 √不適用
6 重要事項
6.1 收購、出售資產及資產重組
6.1.1 收購資產
√適用 □不適用
自購買日起 本年初至本 是否
交易對方 被收購或置入 交易價格 至報告期末 期末為公司 為關
或最終控 資產 購買日 (萬元) 為公司貢獻 貢獻的凈利 聯交
制方 的凈利潤 潤(萬元) 易
(萬元)
武漢理工 2007年2
大學華夏 追加投資 月6日 19,920.00 否
學院
廣西師范 控股子公司中
國聯合生物技 2007年2 1,858.00 採用成本法 採用成本法
大學灕江 術有限公司投 月28日 核算,未納 核算,未納 否
學院 資 入合並報表 入合並報表
武漢理工大學 范圍。 范圍。
武漢市新 華夏學院收購
洪建築工 武漢華軟軟體 2007年3 14,128.10 否
程有限公 股份有限公司 月5日
司 70%股權
深圳市東 武漢康樂葯業 2007年6
泰醫葯有 股份有限公司 1,142.40 -17.38 -58.92 否
限公司 30%股權 月18日
================續上表=========================
所涉及 所涉及
交易對方 的資產 的債權
或最終控 產權是 債務是
制方 否已全 否已全
部過戶 部轉移
武漢理工
大學華夏 辦理中 辦理中
學院
廣西師范
大學灕江 是 是
學院
武漢市新
洪建築工 辦理中 辦理中
程有限公
司
深圳市東
泰醫葯有 是 是
限公司
6.1.2 出售資產
□適用 √不適用
6.1.3 自資產重組報告書或收購出售資產公告刊登後,該事項的進展情況及對報告期經營成果與財務狀況的影響。
□適用 √不適用
6.2 擔保事項
□適用 √不適用
單位:萬元 幣種:人民幣
公司對外擔保情況(不包括對子公司的擔保)
報告期內擔保發生額合計 0
報告期末擔保余額合計(A) 0
公司對子公司的擔保情況
報告期內對子公司擔保發生額合計 6,500
報告期末對子公司擔保余額合計(B) 9,473
公司擔保總額(包括對子公司的擔保)
擔保總額(A+B) 9,473
擔保總額占公司凈資產的比例 8.57
其中:
為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提供擔保的金額(C) 0
直接或間接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被擔保對象提供的債務 0
擔保金額(D)
擔保總額超過凈資產50%部分的金額(E) 0
上述三項擔保金額合計(C+D+E) 0
6.3 非經營性關聯債權債務往來
□適用 √不適用
6.4 重大訴訟仲裁事項
□適用 √不適用
6.5 其它重大事項及其影響和解決方案的分析說明
6.5.1 公司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和證券投資情況
□適用 √不適用
6.5.2公司持有非上市金融企業、擬上市公司股權的情況
√不適用 □不適用
- - - 占該公司股權
持有對象名稱 最初投資成本(元) 持股數量(股) 比例(%)
武漢市商業銀行 5,150,000.00 5,000,000.00 0.88
宜昌市商業銀行 10,000,000.00 10,000,000.00 1.82
天風證券經紀有限責 44,575,820.28 26,000,000.00 14.37
任公司
小計 59,725,820.28 - -
================續上表=========================
持有對象名稱 期末賬面價值(元)
武漢市商業銀行 5,150,000.00
宜昌市商業銀行 10,000,000.00
天風證券經紀有限責 31,039,248.08
任公司
小計 41,039,248.08
6.5.3其他重大事項的說明
□適用 √不適用
7 財務報告
7.1審計意見
財務報告 √未經審計 □審計
7.2披露比較式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7.3 報表附註
7.3.1 如果出現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或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有關內容、原因及影響數。
□適用 √不適用
7.3.2 報告期內,公司財務報表合並范圍未發生重大變化。
□適用 √不適用
? 期後事項
2007年7月16日,公司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自查報告和整改計劃的議案。該事項在刊登在2007年7月17日的《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上。
董事長:
武漢人福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七年七月二十八日
『叄』 武漢當代集團與武漢美聯集團誰能強大
武漢美聯集團規模大
『肆』 武漢眾邦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哪個網貸
武漢眾邦銀行由卓爾控股有限公司、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壹網通科技(武漢)有限公司、鈺龍集團有限公司、奧山投資有限公司和武漢法斯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六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2016年12月6日獲中國銀監會批准籌建,2017年4月獲中國銀監會批准正式成立,眾邦銀行正式成為國內第11家批籌的民營銀行,也是湖北省首家獲批的民營銀行,總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
溫馨提示:網路借貸有一定風險,請謹慎選擇。
如有資金需求,您也可以通過我行官方渠道辦理。平安銀行有推出無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也有房屋和汽車的按揭貸款及抵押貸款,不同的貸款申請條件和要求不一樣,能否審批成功是根據您的綜合資質進行評估的,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貸款,了解詳情及嘗試申請。
應答時間:2020-08-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伍』 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成立於1988年7月20日,原名武漢市洪山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 1992年8月10日,公司名稱變更為"武漢市當代科技發展總公司"。 2001年2月21日,公司名稱變更為"武漢市當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19日,公司名稱變更為"武漢當代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23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股函[2001]47號文件同意,對"武漢當代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改制後公司名稱變更為"武漢當代科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22日,公司名稱變更為"武漢當代科技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8月2日,公司名稱變更為"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漢生
成立時間:1988-07-20
注冊資本:45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00000024936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大道116號
『陸』 法律對股權質押是怎樣規定的
一、股權質押的概念
在此需要指出,《擔保法》第75條第2項及第78條法條表述頗有不妥之處。首先,「股份」這一概念使用不規范。第78條第3款規定,「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出質的,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可見,《擔保法》該處所用的「股份」,是僅指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份額。對股份這一概念,盡管世界上有些國家,如德國和法國,在其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立法中,均統一使用,即不論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出資還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出資,均稱為「股份」。然而,在這兩個國家,其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資本,也如同股份有限公司一般,「分為數額相等的份額」。(註:卞耀武主編:《當代外國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頁。)但在大多數國家,股份這一概念,仍然特指公司有限公司股東的出資。如日本《有限公司法》中稱「股東份額」(註:卞耀武主編:《當代外國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553頁。),日本《商法》股份有限公司一章則稱「股份」(註:卞耀武主編:《當代外國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613頁。)。我國《公司法》及我國公司法頒布以前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中,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出資僅稱「股東出資」或「股東的出資額」,對股份有限公司才稱「股份」,從未混同使用。可見,在我國,「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有概念。《擔保法》對此概念的不規范使用,實為立法技術上的一大缺憾。其次,對「股份」和「股票」兩概念並列使用不妥當。股份,從公司的角度看,是公司資本的成份和公司資本的最小計算單位;從股東的角度來看,是股權存在的基礎和計算股權比例的最小單位。而股票,是指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持有股份的憑證。股份是股票的價值內涵,股票是股份的存在形式,兩者之間的關系,猶如靈魂和軀殼。(註:江平主編:《新編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頁。)因而,股份與股票是兩個不同層次上的概念,不應並列使用。我個人認為,上述《擔保法》的兩條文中,對「股份」和「股票」應統一改稱股權為宜,或至少應與公司法相統一。
二、股權質押標的物的分析
股權質押的標的物,就是股權。股權是股東因出資而取得的,依法定或公司章程規定的規則和程序參與公司事務並在公司中享受財產利益的,具有轉讓性的權利。(註:孔祥俊:《民商法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第280-281頁。)一種權利要成為質押的標的物,必須滿足兩個最基本的要件:一是具有財產性,二是具有可轉讓性。股權兼具該兩種屬性,因而,在質押關系中,是一種適格的質。
(一)作為質押標的物的股權的內涵
關於股權的內容,傳統公司理論一般將股權區分為共益權和自益權。自益權均為財產性權利,如分紅權、新股優先認購權、剩餘財產分配權、股份(出資)轉讓權;共益權不外乎公司事務參與權,如表決權、召開臨時股東會的請求權、對公司文件的查閱權等。而在一人公司中,共益權已無存身之地,股東權利均變成一體的自益權。因此,有些學者主張,與其繼續沿用共益權和自益權的傳統分類方法,不如將股權區分為財產性權利與公司事務參與權。(註:孔祥俊:《民商法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第276頁。)還有學者認為股權包括財產權的內容和人身非財產權的內容。(註:毛亞敏:《擔保法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頁。)據以上對股權內容的劃分,有人斷言,股權質押,僅以股權中的財產權內容為質權的標的。(註:毛亞敏:《擔保法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頁。)對此意見,我個人不敢苟同。首先,股權從其本質來講,是股東轉讓出資財產所有權於公司,即股東的投資行為,而獲取的對價的民事權利(註:孔祥俊:《民商法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頁。)不論股東投資的直接動機如何,其最後的目的在於謀求最大的經濟利益,換言之,股東獲取股權以謀得最大的經濟利益為終極關懷。既然股東因其出資所有權的轉移而不能行使所有權的方式直接實現其在公司中的經濟利益,那麼就必須在公司團體內設置一些作為保障其實現終極目的的手段的權利,股東財產性權利與公司事務參與權遂應運而生,即兩者分別擔當目的權利和手段權利的角色。而且,兩種權利終極目的的相同性決定了兩者能夠必然融合成一種內在統一的權利,目的權益就成為缺乏有效保障的權利,目的權利與手段權利有機結合而形成股權。可以說,股權中的自益權與共益權或財產性權利與公司事務參與權或目的權與手段權利,只是對股權具體內容的表述。實質上這些權利均非指獨立的權利,而屬於股權的具體權能,正如所有權之對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諸權能一樣。正是由於這些所謂的權利和權能性,方使股權成為一種單一的權利而非權利的集合或總和。(註:孔祥俊:《民商法新問題與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頁。)因而,作為質權標的的股權,決不可強行分割而只承認一部分是質權的標的,而無端剔除另一部分。其次,股權作為質權的標的,是以其全部權能做為債權的擔保。在債權屆期不能受到清償時,按照法律的規定,得處分作為質押物的股權以使債權人優先受償。對股權的處分,自然是對股權的全部權能的一體處分,其結果是發生股權轉讓的效力。如果認為股權質押的標的物僅為股權中的財產性權利,而股權質押權的實現也僅能處分股權中的財產性權利,而不可能處分未作為質押標的物的公司事務參與權。這顯然是極其荒謬的。
(二)作為質押標的物的股權的表現形式
如前所述,股權是股東以其向公司出資而對價取得的權利。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擁有股權是以其對公司的出資為表現,出資比例的多寡決定並且反映股權范圍的大小。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東擁有股權是以其擁有的股份為表現,股份額的多寡決定並且反映股權范圍的大小。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的出資證明書是其擁有股權和股權大小的證明,但出資證明與股票不同,它不是流通證券。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權的證明是股票,股東持有的股票所載明的份額數證明股東擁有的股權的大小。股票是股權的載體,即股票本身不過是一張紙,只是由於這張紙上附載了股權方成為有價證券,具有經濟價值,股權才是股票的實質內容。股票是流通證券,股票的轉讓引起股權的轉讓。所以,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又常常用出資轉讓或出資份額轉讓的稱謂來代替,而對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則多以股份轉讓或股票轉讓的稱謂來代替。(註:如股票轉讓。日本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稱份額轉讓,對股份有限公司稱股份轉讓。)因此,股權質押,對有限責任公司,又常被稱為出資質押或出資份額質押,對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則稱股份質押或股份質押。(註:前已述及,我國擔保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稱股份質押,對股份有限公司稱股票質押。日本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稱份額質押,對股份有限公司稱股份質押。)
(三)對股權質押標的物的限制
我國《擔保法》第75條第1項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方可以設立質押。可見,可轉讓性是對股權可否作為質押標的物的唯一限制。首先,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出質,遵照《擔保法》第78條第3款,應「適用公司法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我國《公司法》第35條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出資作了明確規定。參考該條精神,可以認為:(1)股東向作為債權人的同一公司中的其他股東以股權設質,不受限制;(2)股東向同一公司股東以外的債權人以股權設質,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而且該同意必須以書面形式即股東會議決議的形式作成(註:《公司法》第35條第10項。);(3)在第(2)情形中,如果過半數的股東不同意,又不購買該出質的股權,則視為同意出質。該種情形,也必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