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豐集團股票
❶ 港股打新有風險嗎
港股融資打新需謹慎!港股融資打新需謹慎!港股融資打新需謹慎!
看到網上有人曬出融資打新眾安的教訓:
來源:招股書
因此假如投資者資金較大,除了公開發售的渠道之外,還可以跟所在券商連續申請通過國際配售進行投單。如果再申請券商孖展打新的額度杠桿打新,中簽率較普通的散戶往往會更高,投資回報自然更加豐厚。我是不會告訴你有相當部分投資者和私募基金就是靠打新實現財務自由的。
總結
港股打新是筆者最願意推薦客戶嘗試操作的策略之一。花費非常少,持倉時間短,輸贏結果一目瞭然。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和剛接觸港股的讀者認識港股非常有幫助。
有趣的是,筆者曾經統計2013至今的所有打新策略模擬回報,按照上述篩選和操作的策略思路,居然還有貫穿牛熊的功能,收益非常不錯。原因有兩個:熊市的時候公司上市相對較少,即使硬著頭皮上,招股價也訂的比較保守;另一方面,打新策略是一個純粹的短線操作,回報更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當時熱度而並非整體市場環境,因此第一天就平倉,後面股價怎麼走和大家就沒多大關系了。
沒有男人是完美的,打新策略自然也有弊端。即使已經剔除創業板,新股股價波動相對還是較大。如果首日股價大幅度下跌(雖然近幾年都沒有出現過),投資者也會承受較大損失。同時篩選後的企業流通盤有限,如果只集資一個億甚至幾千萬,讀者認購超過20%股份就會有缺乏對手盤風險,因此策略資金容量一般也就千萬級別。
雖然打新策略有種種缺陷,但不影響它成為一個值博率相對高的策略。如果讀者能結合另外兩講的投資思路,分散資金到不同策略組合中,還能夠進一步降低系統性風險。更重要的是,打新策略每年有數十個操作機會,有興趣讀者可以拿著小本子把要點抄下來,可以有非常多的案例觀察策略可行性再考慮嘗試,這本身也是一個有趣和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❷ 電力股龍頭股有哪些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微信關注
官方微信號:71712643
加關注獲取每日精選資訊
南方財富網歡迎您加入
廣告服務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個股
動態 分析 點評 推薦 評級
財經
要聞 評論 觀察 公司 熱點
股票
行情 板塊 新股 權證 港股 數據 概念 學院
基金
凈值 估值 排行 評級 情報 公告 分析 定投
理財
外匯 期貨 債券 銀行 黃金 保險
大盤
社保 指標 匯率 利率 知識 專題
理財
銀行理財保險理財外匯理財期貨理財股票理財基金理財黃金理財其它理財
您現在的位置: 南方財富網 > 理財 > 股票 > 正文
電力板塊龍頭股有哪些?電力板塊龍頭股一覽
2014-12-10 10:05 南方財富網 www.southmoney.com
電力板塊龍頭股有哪些?電力板塊龍頭股一覽
受電改制度紅利釋放及融資成本下降的提振,今年電力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延續去年增勢已經確定,二級市場估值更是迅速回升。(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提及個股僅供參考,不做為買賣建議。)
電改紅利加速釋放
盡管用電需求難言樂觀,但電改紅利成為電力企業估值回升的重要催化劑。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介紹說,目前新一輪電改時機正在走向成熟,本輪電改的基本思路將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核定輸配電價,改變電網盈利模式,並在此基礎上培育市場化的售電主體,逐步實現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在市場化交易機制下推動電力直接交易。
「電改預期下,優質火電將受益大用戶直購比例的提升,且伴隨著煤炭原材料價格的低位運行,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而中小水電企業也將憑借成本優勢在未來的電力市場競爭中充分受益。」電力行業分析師指出,這是帶動國投電力、上海電力等龍頭公司股價回升的重要動力。
融資成本趨降
除了改革紅利之外,還有一項「隱性福利」將被電力等重資產企業「享用」。前述分析師認為,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直接融資力度,以化解經濟下行過程中不斷增長的債務杠桿,這將導致利率的降低,對於高資產負債率的電力企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兩市目前64隻電力熱力板塊上市公司中,資產負債率超過60%的有35隻,其中華銀電力以88%的資產負債率高居榜首。倘若利率趨降,電力企業將能節約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務費用支出。
東北證券相關分析師預計,在基本面健康的前提下,今年電力行業盈利將再創歷史新高。其理由是,2014年以來,煤炭行業供過於求的狀況進一步加劇,火電行業受益於電煤成本的大幅降低,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未來煤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此外,2013-14年兩次燃煤火電電價調整已到位,未來電價再調整概率較小,火電有望繼續維持較高利潤率。而水電方面,來水偏豐疊加大中型水電持續投產,水電行業利潤亦大幅增長,創歷史新高。隨著一系列調節性較好的大水電投產,水電在枯水期蓄水能力得到加強,未來水電行業盈利有望得到進一步加強。
市場人士認為,在市場流動性持續寬松的大環境下,電力藍籌普遍存在估值繼續修復的機會,如華電國際、國電電力、華能國際、國投電力等可重點關注。(中國證券報)
國投電力:依託雅礱江,兌現高增長
國投電力 600886
研究機構:銀河證券 分析師:鄒序元,周然 撰寫日期:2014-10-30
1.事件。
公司公布2014 年三季度業績。公司2014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5.32 億元,同比增長24.9%;歸屬凈利潤46.42 億元,同比增長88.7%;扣非歸屬凈利潤44.64 億元,同比增長81.8%;實現每股收益0.684 元。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一)依託雅礱江,公司業績兌現高增長。
公司發電量增長來自於雅礱江新投產機組以及充裕的來水。公司前三季度發電量862.23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4%。其中,雅礱江完成發電量455.87 億千瓦時,同比大幅增長70.7%。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5%。
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受益於水電大發和燃料成本下降,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0.5%上升至52.3%,銷售凈利率從去年同期的20.7%提升至32.9%。雅礱江前三季度為公司貢獻了29.7 億元的權益凈利潤,超市場預期。公司前三季度營業外收入大幅增長1227%,主要原因是水電增值稅退稅款以及出售張家口風電100%股權。www.southmoney.com
明年雅礱江枯水期發電量有保障。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8 月24 日已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880 米,為明年年初枯水期電量出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成長具有持續性。
2015 年至2020 年,公司的成長性主要來源於火電業務的提前布局以及大股東國投集團的資產注入。公司目前有7 台火電機組在建或處於前期准備階段,包括宣城二期1 台66 萬千瓦機組(計劃於2015 年投產)、北疆2 台百萬級、欽州二期2 台百萬級、湄洲灣二期2 台百萬級以及盤江二期30 萬級機組。宣城、北疆和欽州工程已獲得核准。
雅礱江中游水電站的滾動開發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兩河口水電站近期已經獲得發改委核准開工建設。同時,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新能源業務,目前在手11 個新能源項目。
(三)水電估值中樞上移。
水電具有成本剛性的經營特徵,平穩運營期資本開支少、營運資金變動小,DCF 估值更能准確反映成熟水電的價值。DCF 估值將改變水電公司的估值中樞。滬港通等因素,使增量資金對折現率的選取發生變化,將顯著提升水電公司的估值水平,尤其是具有優異資源稟賦的大型水電公司。
3.投資建議。
水電盈利能強,業績爆發式增長。隨著下游重要電站「錦官電源組」的集中投產,梯級補償效益逐步顯現。公司火電機組質量優良,燃料成本下降幅度明顯。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5 年EPS 為0.89 元、1.05 元。我們維持對公司的「推薦」評級。
上海電力
公司是一家大型發電公司,主營發電業務,為上海地區最大的電力生產企業。公司權益裝機容量為700.93萬千瓦。公司全資擁有吳涇熱電廠、閔行發電廠、楊樹浦發電廠、技能培訓中心、上海上電電力運營有限公司、上海電力能源發展(香港)有限公司、上海電力燃料有限公司;控股經營上海上電漕涇發電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漕涇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闞山發電有限公司、江蘇上電八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上電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上電天台山風電有限公司;合作經營上海吳涇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淮滬煤電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經營上海吳涇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江蘇華電望亭天然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浙江浙能鎮海天然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
長江電力:滬港通策略研討會2014快評
長江電力 600900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微信關注
官方微信號:71712643
加關注獲取每日精選資訊
南方財富網歡迎您加入
廣告服務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個股
動態 分析 點評 推薦 評級
財經
要聞 評論 觀察 公司 熱點
股票
行情 板塊 新股 權證 港股 數據 概念 學院
基金
凈值 估值 排行 評級 情報 公告 分析 定投
理財
外匯 期貨 債券 銀行 黃金 保險
大盤
社保 指標 匯率 利率 知識 專題
理財
銀行理財保險理財外匯理財期貨理財股票理財基金理財黃金理財其它理財
您現在的位置: 南方財富網 > 理財 > 股票 > 正文
電力板塊龍頭股有哪些?電力板塊龍頭股一覽(2)
2014-12-10 10:05 南方財富網 www.southmoney.com
三季度電量有望好轉,或帶動盈利向上
7-8 月份三峽電站發電量262 億度,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今年三季度三峽來水呈前低後高,9 月至今的平均入庫量同比增長74%,我們認為這將帶來9 月份發電量好轉,若維持該趨勢,或能實現全月滿發。三季度至今來水已同比增長20%,我們預計三季度盈利有望實現同比較好增長。
桃花江核電處於前期階段,向溪電站投產
公司此前公告受讓三峽集團持有的湖南桃花江核電20%股權,該電站目前處於前期階段,有望成為中國首個獲批的內陸核電項目,本次受讓資產僅評估增值1.4%,我們認為能夠有效增厚公司業績。由三峽集團投資建設的合計裝機20GW 的向家壩和溪洛渡電站已於今年7 月全面投產,三峽集團曾承諾將兩座電站注入上市公司,但目前方案仍未明朗;同屬於金沙江流域的烏東德和白鶴灘電站規劃總裝機26GW,仍處於前期階段。
稀缺的大型水電股,有望受益於滬港通
公司最主要的發電資產——三峽電站上網電價遠低於受電地區煤電電價,且調度受政策保護,非常具競爭力,因此盈利穩定性高;同時公司承諾每年分紅率不低於50%,近幾年都達到65%。我們認為滬港通下,公司穩定的盈利和分紅符合海外投資者的偏好,同時又是H 股市場稀缺的大型水電股,因此有望成為最受益的純A 股電力公司之一。
估值:目標價10.04 元,「買入」評級
我們維持2014/15/16 年EPS 預測0.58/0.61/0.58 元,基於瑞銀VCAM貼現現金流估值(假設WACC 為6.5%)得到目標價10.04 元。
華電國際: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華電國際 600027
研究機構:群益證券(香港) 分析師:許椰惜 撰寫日期:2014-10-31
結論與建議:
公司今日發布14年三季報,1-3Q實現收入507.31億元(YOY+2.90%),實現凈利潤42.51億元(YOY+45.45%)。單季度看,公司3Q實現凈利潤15.73億元(YOY+28.07%)。凈利潤較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於煤價降低及發電量增加,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
我們預估14年、15年凈利潤57.57億元(YOY+39.11%)、63.59億元(YOY+10.44%),EPS0.78、0.86元,當前A股股價對應14年動態PE僅為5X,H股為6X。考慮業績增長的確定性,當前動態估值有修復機會,維持A、H股「買入」建議;A股目標價4.70元(對應14年動態PE6X),H股目標價6.90HK$(對應14年動態PE7X)。
1-3Q實現凈利潤42.51億元(YOY+45.45%):公司1-3Q實現收入507.31億元(YOY+2.90%),實現凈利潤42.51億元(YOY+45.45%)。單季度看,公司2Q實現凈利潤15.73億元(YOY+28.07%)。凈利潤較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於煤價降低及發電量增加,公司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
發電量增加3.79%,拉動營收同比增長:公司1-3Q累計完成發電量1348.31億千瓦時(YOY+3.79%),完成年度發電量計劃1860億千瓦時的72.49%。今年下半年以來,受全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涼夏的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大幅下降,公司的發電量增速因此有所下降,3Q公司發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公司所在的主要服務區域山東、寧夏、安徽(占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三左右)用電需求較為穩定,機組利用小時數與去年基本持平。四季度北方進入供熱旺季,公司預計今年4Q發電量有望超過三季度,業績增長大有信心。
燃料成本下降,拉動毛利率提升:1-3Q公司毛利率為25.34%,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48個百分點,單季度來看,3Q毛利率為26.7%,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主要是煤炭成本下降,前三季度標煤單價同比下降了11.6%。上網電價於9月份開始下調0.8分錢,摺合標煤單價約為25元/噸,遠小於煤價實際下降的幅度,預計毛利率仍能維持高位。
參股滄州核電專案公司,豐富能源結構:公司與中國核電、河北建投共同出資設立中核華電河北核電有限公司,公司持股39%,主要進行滄州核電項目的建設。按照規劃,一期建設2台1000MWAP核電機組,遠期建設6台1000MWAP核電機組。該專案屬於京津翼污染的控制工程,有望獲得國家支援,目前已獲發改委路條,明年內核準的可能性大。
裝機規模不斷擴大,資產注入可期:截至目前,公司控股總裝機容量為37570兆瓦左右,未來裝機規模將不斷擴大。今年新增投產機組300萬千瓦左右,主要以火電為主,2015年為200萬左右,以風電、燃氣為主,2016年為260萬左右,以火電為主。公司預計到2020年,包括母公司的資產注入,新增裝機容量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盈利預測:我們預估14年、15年凈利潤57.57億元(YOY+39.11%)、63.59億元(YOY+10.44%),EPS0.78、0.86元,當前A股股價對應14年動態PE僅為5X,H股為6X。考慮業績增長的確定性,當前動態估值有修復機會,維持A、H股「買入」建議;A股目標價4.70元(對應14年動態PE6X),H股目標價6.90HK$(對應14年動態PE7X)。
華能國際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主要業務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利用國內外資金,在全國范圍內開發、建設和運營大型發電廠。公司境內電廠廣泛分布在中國十八個省、市和自治區;公司在新加坡全資擁有一家營運電力公司。公司在中國首次引進了60萬千瓦「超臨界」發電機組;其擁有華能玉環電廠是國內首座投入商業運行的國產百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火力發電廠;華能金陵電廠建成了國內首台數字化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華能海門電廠一號機組是世界上首台使用海水脫硫百萬千瓦機組。公司是國內第一個實現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發電公司。公司還參股了華能石島灣核電公司、海南核電有限公司,標志著公司進入核電領域。同時,公司積極推進產業協同,加大煤炭、港口、航運的投資力度,煤炭自供能力、港口儲運中轉能力及海上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電煤港運產業協同基本形成。
隆基股份:業績不斷驗證,持續發展態勢已成
隆基股份 601012
研究機構:中銀國際證券 分析師:劉波 撰寫日期:2014-11-06
隆基股份201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57.3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1.8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56.58%。3季度單季度營業收入9.93億元,環比增長30.39%,同比增長69.64%,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7,408萬元,環比增長17.70%,同比增長263.67%以上,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7,025萬元,環比增長19.07%,同比增長346.32%,環比同比改善明顯。我們將目標價格上調至25.75元,維持買入評級
❸ 椰汁真的能豐胸嗎
前段時間,椰樹椰汁更換了2019年新包裝,在其新包裝上,女模特身著緊身衣,手持一瓶椰汁,配以廣告語「我從小喝到大」,被廣大網友抨擊過於惡俗,還暗示豐胸功效,涉嫌虛假宣傳。目前,椰樹椰汁已被海口市龍華區工商局立案調查。那麼,椰汁到底有沒有豐胸的效果呢?
2019年2月,椰樹椰汁2019年的新包裝引發網友熱議,其「豐胸」功能還涉嫌虛假宣傳。(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椰汁作為一種飲料,對人體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但想要靠椰汁豐胸可能性不大。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表示,椰汁並非保健品,沒有功能之談;而且,從成分來看,椰汁達不到任何豐胸效果,如果想要通過喝椰汁來豐胸,唯一的辦法可能就是多喝,因為體重上來了,胸自然就大了,但是這樣的做法會導致身體其他部位同時變胖。
其實,女性胸部的大小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人體內的雌激素。重慶市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醫師吳靜解釋,雌激素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激素,它可以加速蛋白質合成,促進女性乳腺和生殖器發育,以及骨骺閉合等。
2. 人體內的蛋白質。胸肌大小對胸部大小影響很大,可以說是美胸的基礎,蛋白質是構成胸肌最重要的營養素。膳食中蛋白質攝入不足,則會導致體內蛋白質缺乏,這種缺乏不僅會表現出四肢等部位肌肉不強勁,而且在胸部也會有所表現。所以,體內蛋白質豐富的女性,胸部會擁有更多的蛋白質,也就是更豐實有型的胸肌。
3. 人體內的脂肪。脂肪在體內的分布相對均勻,也就是人體知道哪裡該長肉,哪裡不該長。因此,只要女性體內脂肪含量高,自然就會向胸部傳遞更多脂肪,讓胸部以及臀部更加豐滿。
目前來看,想要通過進食來達到豐胸的目的都是不靠譜的,因此希望大家提高科學意識,不要盲目聽信網路謠言。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❹ 上海證券公司的變遷歷史誰有啊
中國證券和證券市場自19世紀40年代產生後,經歷了40多年的萌芽階段,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形成。中國最早出觀的證券是外國在華企業發行的外資證券,最早的證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間的外資證券的買賣,稍後才出現華商證券和華商證券交易。盡管如此,中國證券市場仍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證券產生的歷史,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國家向大戶的舉貸和王侯給平民的放債,形成了最早的債券。漢唐以後,國家因軍事需要臨時向富商舉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現象。隨著商業的發展,飛錢、會票、當票等商業票據出現,證券的品種更加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後清前,在一些投資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風險的行業,如上海沙船業,四川井鹽業,雲南、廣東礦冶業和山西金融業,已經較多地採用"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明顯地具有資本主義的股份制特徵,而"集資合股"的參與者之間簽訂的載明權利責任的契約,則是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
當然,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的出現,在中國則是19世紀40年代以後的事。1840年鴉片戰爭後,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相繼對外開埠通商,有價證券及其交易,就跟著第一批最先進入所開商埠的外國洋行在中國出現。外資在華設立的各類股份制公司企業,把西方國家已普遍採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產經營形式和集股籌資的方法帶到了中國。
中國仿效西方,採用股份制發行證券組織近代企業公司的活動始於19世紀70年代。與此同時,清政府洋務派從19世紀60年代起,舉辦旨在"自強"的軍事工業。由於清政府財政困難,經費難以為繼,70年代後,為借重民間私人資本,解決國家財力不足,洋務派仿效西方股份制,採用"官督商辦"和"商辦"等形式,興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國近代民用企業。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詔籌建上海輪船招商局。隨著該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認定和籌集,中國第一家近代意義的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繼航運業後,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險業、礦業、紡織業和通訊電報業等方面得到普遍運用,於是又有一批華商股票應運而生。如仁和保險、濟和保險、開平煤礦、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等都是中國近代最早出現的華商股票。原先附股於外資企業公司的中國人,此時也紛紛移資或投資洋務民用企業,或自立門戶舉辦近代工礦企業公司。到19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創辦的新式工礦企業就有十五六家,這些礦業公司都發行了股票。至此,華商證券的發行已小有氣候。
證券一經產生,證券交易不久也隨之出現。據史料記載,1861年以前,上海等地就已有證券買賣交易活動,但僅局限在外商之間,買賣並不興隆。19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上海殖民經濟的初步"繁榮",外商證券交易在上海非常活躍。60年代中期,由於世界棉業投機熱潮席捲上海,在華外資銀行獲得豐厚利潤,其股票普遍大幅升水。如1864年利華銀行面值10英鎊的股票,市價曾高達25英鎊;(註:《字林西報》,1866年7月5日。)此外,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資航運公司獲利也很豐厚,航運公司股票成為銀行股票以外的另一買賣熱點,以致市場上證券交易額"日以百萬計,投機交易有時延至深夜"。
有了外商企業股票的交易,也就有了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涇橋北,出現了中國第一家專營有價證券的英商長利公司,後來又有幾家這樣的公司相繼設立。"店多成市,該業始發達"。(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之略史》,載《銀行周報》第3卷總第116期,1919年9月16日。)到19世紀80年代前後,外資又開始進入租界公用事業和其他實業,市面上又出現了上海自來水公司、上海電燈公司等十幾種新股票。西商各證券掮客為謀本業前途的發展,於1891年聯絡同業,組織上海證券掮客公會即上海股份公所,以買賣外商在華所設各事業公司的股票。外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初步形成。
至於中國華商進行的證券交易,若將19世紀五六十年代華商附股外資企業公司的證券活動除外,至少在70年代初就零散出現。五六十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社會資金大量聚集上海租界;另一方面,又由於中國新辦的近代企業不久便獲厚利,加上個別企業發放優厚股息的刺激,各色商人在地產、銀洋買賣投機之外,又熱衷於對新式企業的股票、債券的追逐。
1882年前後,先前成立的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近代廠礦企業經營成功,獲利很高,股票價格成倍增長,如輪船招商局面值100兩的股票,1882年卻漲到了200兩以上;(註:《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報告書》下冊,第31頁。)1881年年底,開平煤礦正式投產前夕,其面值100兩的股票在上海市場上的價格就漲至150兩左右,到1882年6月,竟還有人願以每股237兩的價格收進。(註:《申報》1882年6月13日。)受此影響,人們爭相購買荊門煤鐵礦、長樂銅礦及鶴峰銅礦等十幾種剛上市不久的礦業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很快超過其面值。如長樂銅礦和鶴峰銅礦的股票面值均為100兩,1882年最高價分別達到220餘兩和170餘兩。(註:《平淮公司各股份市價》,見《申報》1882年各期。)當時的《上海新報》和《申報》等華文報紙,對此都有專門報道。這些礦業股票籌集的股金就有白銀300萬兩,其市場交易額估計在1000萬兩以上,這在當時是一筆十分可觀的資金。
受礦業股票上漲行情影響,其他上市的洋務企業股票價格也隨之全線上漲。如上海電報局100兩面額的股票,1882年曾突破了200兩大關;而上海機器織布局的股票價格也溢出原價15%左右。(註:《平淮公司各股份市價》,見《申報》1882年各期。)
華商證券交易,起初既沒有固定的場所,又沒有相應的交易規則,證券轉讓、買賣一般在親朋好友、熟人中"以親帶友、以友及友"進行。成交的價格卻視外商證券行情和證券本身的市場供求而定。後來,隨著證券發行量的擴大,持有證券的人增多,手中持有證券的品種和數量也越大,證券買賣變成了經常的需要。於是"為各項公司通路徑而固藩籬"(註:《申報》1882年9月27日。)的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於1882年9月成立。該公司內部組織分明,還訂有章程,為股票交易提供了便利。它的設立首開中國有組織的證券市場的先河,成為中國自設證券交易所的權輿。
由於對礦業股票的過分投機,加之買辦商人胡光墉投機絲業失敗和中法關系趨緊等其他原因,引發了1883年10月的倒賬金融風潮。礦業股票連同其他華商股票即行下跌。低價出售也無人承接,連平時素有信譽的招商局、開平礦務局股票的價格也低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礦業股票更是無人問津,幾乎形同廢紙。介入股票投機和承做股票質押的錢庄受累倒閉,破產者不計其數。一度空前興盛的股票市場低落至極點,直至10年之後,一般商人仍"視集股為畏途",(註:《論商務以公司為最善》,見《申報》1891年8月13日。)"公司"二字"為人所厭聞",(註:《礦務檔》第七冊,第4358頁,台灣近代史研究所編,1960年版:《洋務運動》(七)第316頁,中國史學會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可見這次風潮對證券投資者心理打擊很重。
若把1895年前的中國早期證券和證券交易視作中國證券市場的萌芽的話,那麼,1895年以後至清末,中國證券市場就進入了初步形成階段。
隨著國外資本投資的銀行、工礦企業和鐵路公司在華的設立,以及鐵路借款、礦業借款與政府借款的簽訂,外國在華發行的外資證券規模迅速擴大。
與此同時,甲午戰爭的慘敗使"振興工商、實業救國"的呼聲再一次引發了中國第二次設廠辦公司的高潮。清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法規,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勵興辦各式銀行、企業。1897年中國通商銀行的創立率先揭開了中國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1901~1911年間,中國先後創辦新式廠礦企業386家,資本額達8.8億多元,華商在機械製造、電力、采礦、棉紡和其他工業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商股票的發行量也隨之大幅度的增加。
公債制度也在1894年前後移入中國。1894年清政府為籌措甲午軍費,仿效西方,向國內發行公債,"息借商款"。此後,又發行了"昭信股票"和"愛國公債"兩次公債。在此之前。1853年上海蘇松太道吳健彰為鎮壓上海小刀會起義,向外國洋行賒賬雇募船炮,首開中國近代舉借外債先河。隨後海防借款、軍需借款、抵禦外侮借款、賠款借款、實業借款、鐵路借款、礦業借款,甚至行政經費借款,一發不可收。清晚期共借外債208筆,債務總數為白銀13億多兩。(註:《清代外債史論》,第672頁,許毅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
證券交易市場方面,外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也有了迅速的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是上海眾業公所的設立與發展。原先設立的西商上海股份公所1895年以後因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續借款等金幣公債,以及怡和、老公茂、瑞記、鴻源等大紗廠新股票的面市,業務發展出現了較大轉機。1898年,該所修訂了章程,但仍無固定交易場所,證券的交易買賣,多在舊西商總會內或在匯豐銀行門前階沿進行。到1900年,英商趁八國聯軍入侵的混亂之際,攫取了中國的開平煤礦,由於這一產權的中外轉移,原持有該礦股份的華人紛紛將股票出售或轉讓,給原來不甚景氣的股票交易市場帶來了新的刺激。同年,上海股份公所在舊西商總會租定了部分房屋作為固定的所址。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醞釀改組為上海證券交易所,1904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條例》在香港注冊,定名為上海眾業公所。該所採取會員制,只有會員才能參與證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會員即擴充為100人,其中西商會員87名,華商會員13名。交易買賣的證券有中國和遠東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南洋各地的橡皮股票以及中國政府金幣公債,(註:《民國經濟史》,第153頁,上海銀行學會編,1948年版。)後來又增加市政公債。當時進入這個市場開拍的股票先後有:公和祥碼頭、椰松船廠、公益紗廠和其他一些橡皮股票。1909年又遷址上海外灘1號。
由於西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除為外國在華企業公司在華籌集資金服務外,還是少數洋商投機劫利的工具,完全不顧中國社會經濟和投資者的利益,1910年爆發的橡皮股票風潮就是最好的例證。1903年,英國投機商人麥邊在中國成立藍格志拓殖公司,開業後的頭幾年並沒有多少業務,1909年國際市場橡膠漲價,國外經營橡膠園種植業和投資橡膠工業的人獲利豐厚。麥邊便藉此機會,於1910年初大造輿論,宣揚經營橡膠行業可獲巨利,並謊稱其公司在澳大利亞擁有大片的橡膠園。為了誘騙人們購買其公司股票,他編造該公司的經營發展計劃,奢言年分紅可達45%左右。人們不明真相,競相購買。"僅僅十先令之股票,未及標賣,已有以七十兩之巨價承購者"。(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史略》,載《銀行周報》,第116號。)麥邊暗中掀抬股價,橡皮股票價格暴漲。麥加利、匯豐和花旗等外商銀行見有利可圖,便與麥邊勾結,承做橡皮股票的抵押放款。此舉又造成了該公司信譽可靠、實力雄厚、盈利可觀的假象。爭購者於是更加踴躍,連許多錢庄也都轉入其中。1910年3月末,橡皮股票的價格上升到其面值的二十七八倍,(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史略》,載《銀行周報》,第116號。)麥邊暗地裡趁高脫手,捲款潛逃。其他外商亦步麥邊後塵,紛紛拋售手中的橡皮股票。這時,外資銀行宣布停辦此項股票的押款,(註:《上海錢庄史料》,第7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騙局敗露,人們又爭相拋售橡皮股票,但無人購進,橡皮股票價格一落千丈,最後成為廢紙。持票者紛紛破產,錢庄也因此倒閉了二十多家,市面極度恐慌,釀成了一場金融風潮。更為嚴重的是這次風潮使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遭受沉重打擊,中國股票市場自此進入低谷
此期的華商證券交易市場較1883年前,交易規模總體上有所後退,但也不乏市場新熱點。一方面,隨著1895年後中國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出現,尤其是銀行的創辦和商辦鐵路公司的出現,證券交易又漸有起色。銀行股票和鐵路股票、債券成為交易買賣的新熱點。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國通商銀行後,清政府又採取"官商合辦"的形式,設立了戶部銀行(1908年改稱大清銀行)和交通銀行。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性省銀行和私營商業銀行也在此期設立。這些新興的銀行發行了大量的股票,這些銀行股票在市場上十分受人青睞。1903年,清政府開放鐵路,"寓商於路",提倡商人設立鐵路公司,集股籌資承辦鐵路。於是,1903-1907年,全國15個省份先後成立了18個"官商合辦"和"商辦"的鐵路公司,發行了大量的鐵路股票。這類股票一經發行,便成為市場亮點。在銀行股票和鐵路股票以及其他工礦企業股票發行與交易的帶動下,中國近代證券市場初步形成。而這時的政府公債由於發行量小,加之政府仍視購買公債為對朝廷的報效和捐助,故當時購入者,也不敢在市場上出售,所以還未形成交易市場。
另一方面,證券市場組織形式也有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自上海平準股票公司倒閉後,雖先有1904年梁啟超提出了組織"股份懋遷公司"(即證券交易所)的倡議,後在1907年又有上海買辦商人袁子壯、周舜卿、周金箴等提出仿日本取引所組織公司的要求,但清政府未予重視和採納。華商證券交易一直處於無組織的狀態中。光緒末年,上海買辦商人王一享、郁屏翰等在南市關橋開設了專營證券的"公平易"公司,不久,買辦商人孫靜山在上海九江路渭水坊又開設了另一家專營證券的"信通公司",但規模和功能遠不能與原先的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相比。除上述專營的證券公司外,許多茶商、錢商、皮貨商、古董商和雜貨商以及買辦也兼做股票買賣。這些股票掮客經常出入茶館,在經營本業的同時,還洽談股票生意。約在1910年前後,股票交易買賣活動便固定在上海福州路的惠芳茶樓,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茶會"時期。
總之,中國證券和證券市場自19世紀40年代產生後,經歷了40多年的萌芽階段,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形成。中國最早出現的證券是外國在華企業公司發行的外資證券,最早的證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間的外資證券買賣,稍後才出現華商證券和華商證券交易。中國證券市場一開始便存在華洋兩個不同體系的市場,這正是舊中國社會性質的寫照。盡管如此,中國證券市場仍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為後期的證券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參考資料:http://blog.163.com/darling_ran/#
❺ 海南椰子產業調查
世界上許多熱帶地區的國家在椰子產業化方面已經走到了前面,海南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可以發展椰子產業的省份,離椰子產業化還有一段距離。無論從椰子種植上,還是從椰子加工上,或者是椰子產品的營銷上,海南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椰子產品的種類繁多,如椰子油、食品椰干、椰衣纖維和活性碳等,廣泛應用於食品、日用化工、醫葯、養殖和航海等領域,椰子產業在一些熱帶地區國家的國民經濟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產業化程度也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在椰子產業相對發達的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椰子產品出口貿易額也分別占其國家外貿收入的1.56%和4%,其椰子產品不僅包括椰衣纖維及製品、椰肉製品等初級加工產品,還包括椰油製品及椰子醇、甲基酯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這些國家的椰子產業無論是在種植、加工還是在銷售上都是值得海南深入學習和探討的。文昌東郊鎮一小型椰子加工廠的廠房 菲律賓等國椰子產業的發展與國際上對椰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是緊密相關的。與三十多年前的只有少數進口國相比,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或多或少地進口椰油。雖然歐美各國仍在椰油進口中居領先地位,但亞洲各國也正迎頭趕上。有些椰子產品甚至呈幾十倍地增長。
海南的大部分椰子產品的科技含量與菲律賓等國相比存在顯著差異。從2000年菲律賓公布的椰子出口產品及數量上看,其椰子加工產品中包含的科技水平遠高於海南。其所銷售的產品中除了傳統的椰干、鮮椰果之外,還有從椰油中提煉出的椰子醇、脂肪酸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椰子產品。
而海南的椰子產品除了椰子汁飲料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外,佔比重較大的是椰子小食品和椰衣纖維製品,生產上以手工或半手工為主,幾乎沒有涉及到更深層次的開發利用,尤其在椰油的深度加工與利用上。在國外,椰子油的利用已經深入到某些特種物質的提純,並廣泛用於生物制葯和精細化工領域。而我國的椰油製品除單純的利用於傳統的洗滌劑製造業外,沒有更充分地挖掘其潛力。
所有的這些都是海南椰子產業化過程中要實現的目標。
海南椰子產業化要做些什麼? 椰子產業化是一項綜合、長期的工程,應而須重視種植業和加工業的協調發展,以確保加工業的發展為長遠目標。例如選擇品質優良的栽培品種,對現有的低產椰園進行改造,擴大椰子的種植面積,進行科學的種植和管理,使椰子產量得到提高,為椰子加工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通過加大研究和開發的力度,使椰子產品綜合加工業由簡單的初級加工或原料半成品加工向綜合深加工轉化,提高椰子的附加值,促進椰子產業健康和快速的發展。
在種植業方面,加快椰子的科研及開發力度,大力推廣椰子種植技術,是椰子種植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海南椰子的科研和產品開發工作已開展多年,但不夠深入,部分已完成的科研成果也未在生產上推廣和應用。
從目前椰子生產的具體情況看,海南必須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科研和產品開發工作:①加快高產、早產和多抗椰子雜交新品種的培育研究,建立椰子雜交制種基地,培育優質種苗,逐步取代目前大量種植的海南本地高種。②進行椰子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改變海南傳統的椰子耕作方式,提高椰子產量。③進行椰園立體農業的研究和技術推廣,選擇市場前景廣闊的椰園間種物,提高椰園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農民和企業種植椰子的積極性。④對現有的大面積低產椰園進行改造,可在短期內提高現有低產椰園的椰子產量。⑤加強椰子病蟲害的防治和技術推廣。⑥引進雜交良種,縮短椰子種植非生產期,提高椰子單產。椰子除了用於各種加工外,其樹型之美麗也常被用作綠化樹 在椰子加工業方面,海南須加大椰子綜合加工產品的開發和標准化研究工作力度,提高椰子的附加值,使海南的椰子產品能夠參與國際競爭。
在國外,椰子產品的利用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如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燃油轉化工程,將椰子油經過系列的提煉,生產出類似於汽油之類的燃油,把椰子油從日用化工、食用范疇拓展到動力能源領域。菲律賓進行的PCRDF-CUILAB-DOH/SLH研究,從椰油中提取某些物質能有效地預防艾滋病HIV病毒,把椰子油的應用延伸到生物制葯領域。這些研究的開展大幅提高了椰子的附加值,豐富了椰子產品的種類,拓寬了椰子原材料的消化渠道,更進一步地發揮了椰子的特異性,促進椰子產業蓬勃發展。海南也應加強這方面的科學研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以保證能更深入地挖掘椰子的特異性。
此外,產品質量是開辟市場的關鍵。應盡快制定和出台我國椰子產品的質量標准,在生產過程中按照國際標准進行生產,才能使產品打開更廣闊的市場。
政府在椰子產業化中能發揮什麼作用? 可以說,在海南椰子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政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海南特有的氣候條件,使其成為我國椰子生產的最重要基地,1999年海南省政府提出「大種椰子,富民強省」的號召,在全省開始實施「百萬畝椰林工程」,但在這樣一個特殊而重要的作物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更多的傾斜加以扶持。
海南省林業局的黃先生說,目前,「百萬畝椰林工程」的口號已基本不提了,林業局的工作重點已經轉移到天然林保護、百萬畝棕櫚藤、退耕還林的工作上了。黃先生所述的工作重點轉移無疑使得海南的椰子種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眾所周知,椰樹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國外的主要椰子生產國都對椰子產業的發展在政策和資金上進行扶持,如菲律賓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建立起椰子銀行,給種植椰子的農民和企業提供低息長期貸款;印度對椰子油加工企業採取適度減稅的管理方式,有效地促進了椰子產業的發展。在種苗方面,海南目前管理相當混亂,大量的劣質種苗定植下去後直接影響椰子種植者的收益,在這方面,菲律賓採用的椰子種苗由科研單位統一培育,經鑒定後免費提供給農戶或企業種植的做法值得推廣。另外菲律賓還成立了椰業署(PCA),對椰子產業進行統一的管理,使椰子的種植、加工、市場銷售及科研一體化,使椰子產業中的各行業得到協調發展。 圖為海南飲料企業的排頭軍「椰樹集團」,其生產的「椰樹牌」
天然椰子汁和天然礦泉水享譽大江南北 專家認為,作為政府,特別是我國椰子主產區的海南省政府,在椰子產業的發展中應重點抓好幾個問題:第一,理順政府部門對椰子產業的管理關系。第二,將椰子優良種苗的培育和推廣作為椰子種植業發展的重點工作。第三,扶持一些椰子種植和加工的骨幹企業。第四,出台一些扶持椰子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第五,加大科技投入,進行椰子新品種培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椰子產品研發、產品標准化和市場規則的研究。
椰子產業化需要什麼政策? 許多專家認為,椰子產業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也需要相應的政策進行輔佐。海南的椰子生產區域由於土地條件較差、地域較偏僻,因此經濟較為落後。而椰子的非生產期長,最短也要三年時間,加上目前單產低,故生產投資大而經濟效益不明顯。政府應針對椰子適宜在這類地區發展的特點,給予針對性較強的扶貧措施,並對其產品的加工、流通等方面給予資金、稅收及政策上的優惠。
海南的椰子加工企業也需要政策扶持建設原料基地。目前我國椰子種植遠遠滿足不了加工的需要,原料缺口很大。為了確保國內椰子加工業的長遠發展,在適當引進國外原料的同時,可通過國內加工企業建設原料基地的方式帶動椰子種植業的發展。政府對建設原料基地的企業可以給予信貸資金和組織上的扶持與配合,並相應減免稅收。
政府還應該制定政策幫助建立由椰農組織的經營機構,發揮椰農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由於椰子種植、加工已經深入到各椰區人民的生活當中,因此政府可因勢利導,組成民間的椰農組織,發揮椰農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對椰子種植技術的培訓、新產品的技術推廣應用等都可藉助於這些組織,使一些新技術得到迅速的推廣。
在目前情況下,政府還應該增加投入,加大椰子產業的科研開發力度。椰子屬長期作物,其研究工作需要較長的時間,在我國現有的經濟和科技基礎條件下,個人及企業均無法承擔研究與發展過程的費用,但椰子產品的市場需求潛力又極具投資價值,因此,政府可有針對性地對一些椰子項目的科研開發研究加大投資力度,以保障椰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完)
❻ 養老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1、永安林業(000663)
持有筆架山陵園管理所80%的股權,永安林業公司的年報顯示永安市筆架山陵園系本公司與永安市民政局於1997年開始合作投資開發的項目,根據協議約定合作方永安市民政局按銷售量提成,剩餘利潤歸永安林業所有。
2、雙箭股份(002381)
2012年10月與五名自然人股東共同設立桐鄉和濟養老服務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出資12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8%。此舉表明公司開始正式涉足養老服務業。
3、新華保險(601336)
2012年12月公司於廣州政府簽署相關協議,將進入廣州金融城,開展養老地產投資。
4、魚躍醫療(002223)
公司「魚躍牌血壓計」和「魚躍牌輪椅車」分別被評為「中國名牌」,「魚躍」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5、海南椰島(600238)
公司目前已形成以椰島鹿龜酒為代表,包括椰島海王酒、海口大麴、寶島白、三椰春酒、川源酒等一系列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產品群,是國內保健酒行業唯一上市公司。
❼ 廣州市大椰豐飯飲食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市大椰豐飯飲食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04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中餐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黃聞健
成立時間:2006-04-28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1060001614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228號正佳廣場六層6C053、6C054、6C055、6C056號商鋪
❽ 證券的發展史
中國證券和證券市場自19世紀40年代產生後,經歷了40多年的萌芽階段,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形成。中國最早出觀的證券是外國在華企業發行的外資證券,最早的證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間的外資證券的買賣,稍後才出現華商證券和華商證券交易。盡管如此,中國證券市場仍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證券產生的歷史,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國家向大戶的舉貸和王侯給平民的放債,形成了最早的債券。漢唐以後,國家因軍事需要臨時向富商舉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現象。隨著商業的發展,飛錢、會票、當票等商業票據出現,證券的品種更加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後清前,在一些投資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風險的行業,如上海沙船業,四川井鹽業,雲南、廣東礦冶業和山西金融業,已經較多地採用"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明顯地具有資本主義的股份制特徵,而"集資合股"的參與者之間簽訂的載明權利責任的契約,則是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
當然,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證券的出現,在中國則是19世紀40年代以後的事。1840年鴉片戰爭後,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相繼對外開埠通商,有價證券及其交易,就跟著第一批最先進入所開商埠的外國洋行在中國出現。外資在華設立的各類股份制公司企業,把西方國家已普遍採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產經營形式和集股籌資的方法帶到了中國。
中國仿效西方,採用股份制發行證券組織近代企業公司的活動始於19世紀70年代。與此同時,清政府洋務派從19世紀60年代起,舉辦旨在"自強"的軍事工業。由於清政府財政困難,經費難以為繼,70年代後,為借重民間私人資本,解決國家財力不足,洋務派仿效西方股份制,採用"官督商辦"和"商辦"等形式,興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國近代民用企業。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詔籌建上海輪船招商局。隨著該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認定和籌集,中國第一家近代意義的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繼航運業後,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險業、礦業、紡織業和通訊電報業等方面得到普遍運用,於是又有一批華商股票應運而生。如仁和保險、濟和保險、開平煤礦、上海機器織布局、上海電報局等都是中國近代最早出現的華商股票。原先附股於外資企業公司的中國人,此時也紛紛移資或投資洋務民用企業,或自立門戶舉辦近代工礦企業公司。到19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創辦的新式工礦企業就有十五六家,這些礦業公司都發行了股票。至此,華商證券的發行已小有氣候。
證券一經產生,證券交易不久也隨之出現。據史料記載,1861年以前,上海等地就已有證券買賣交易活動,但僅局限在外商之間,買賣並不興隆。19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上海殖民經濟的初步"繁榮",外商證券交易在上海非常活躍。60年代中期,由於世界棉業投機熱潮席捲上海,在華外資銀行獲得豐厚利潤,其股票普遍大幅升水。如1864年利華銀行面值10英鎊的股票,市價曾高達25英鎊;(註:《字林西報》,1866年7月5日。)此外,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資航運公司獲利也很豐厚,航運公司股票成為銀行股票以外的另一買賣熱點,以致市場上證券交易額"日以百萬計,投機交易有時延至深夜"。
有了外商企業股票的交易,也就有了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涇橋北,出現了中國第一家專營有價證券的英商長利公司,後來又有幾家這樣的公司相繼設立。"店多成市,該業始發達"。(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之略史》,載《銀行周報》第3卷總第116期,1919年9月16日。)到19世紀80年代前後,外資又開始進入租界公用事業和其他實業,市面上又出現了上海自來水公司、上海電燈公司等十幾種新股票。西商各證券掮客為謀本業前途的發展,於1891年聯絡同業,組織上海證券掮客公會即上海股份公所,以買賣外商在華所設各事業公司的股票。外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初步形成。
至於中國華商進行的證券交易,若將19世紀五六十年代華商附股外資企業公司的證券活動除外,至少在70年代初就零散出現。五六十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社會資金大量聚集上海租界;另一方面,又由於中國新辦的近代企業不久便獲厚利,加上個別企業發放優厚股息的刺激,各色商人在地產、銀洋買賣投機之外,又熱衷於對新式企業的股票、債券的追逐。
1882年前後,先前成立的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近代廠礦企業經營成功,獲利很高,股票價格成倍增長,如輪船招商局面值100兩的股票,1882年卻漲到了200兩以上;(註:《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員會報告書》下冊,第31頁。)1881年年底,開平煤礦正式投產前夕,其面值100兩的股票在上海市場上的價格就漲至150兩左右,到1882年6月,竟還有人願以每股237兩的價格收進。(註:《申報》1882年6月13日。)受此影響,人們爭相購買荊門煤鐵礦、長樂銅礦及鶴峰銅礦等十幾種剛上市不久的礦業股票,這些股票的價格很快超過其面值。如長樂銅礦和鶴峰銅礦的股票面值均為100兩,1882年最高價分別達到220餘兩和170餘兩。(註:《平淮公司各股份市價》,見《申報》1882年各期。)當時的《上海新報》和《申報》等華文報紙,對此都有專門報道。這些礦業股票籌集的股金就有白銀300萬兩,其市場交易額估計在1000萬兩以上,這在當時是一筆十分可觀的資金。
受礦業股票上漲行情影響,其他上市的洋務企業股票價格也隨之全線上漲。如上海電報局100兩面額的股票,1882年曾突破了200兩大關;而上海機器織布局的股票價格也溢出原價15%左右。(註:《平淮公司各股份市價》,見《申報》1882年各期。)
華商證券交易,起初既沒有固定的場所,又沒有相應的交易規則,證券轉讓、買賣一般在親朋好友、熟人中"以親帶友、以友及友"進行。成交的價格卻視外商證券行情和證券本身的市場供求而定。後來,隨著證券發行量的擴大,持有證券的人增多,手中持有證券的品種和數量也越大,證券買賣變成了經常的需要。於是"為各項公司通路徑而固藩籬"(註:《申報》1882年9月27日。)的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於1882年9月成立。該公司內部組織分明,還訂有章程,為股票交易提供了便利。它的設立首開中國有組織的證券市場的先河,成為中國自設證券交易所的權輿。
由於對礦業股票的過分投機,加之買辦商人胡光墉投機絲業失敗和中法關系趨緊等其他原因,引發了1883年10月的倒賬金融風潮。礦業股票連同其他華商股票即行下跌。低價出售也無人承接,連平時素有信譽的招商局、開平礦務局股票的價格也低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礦業股票更是無人問津,幾乎形同廢紙。介入股票投機和承做股票質押的錢庄受累倒閉,破產者不計其數。一度空前興盛的股票市場低落至極點,直至10年之後,一般商人仍"視集股為畏途",(註:《論商務以公司為最善》,見《申報》1891年8月13日。)"公司"二字"為人所厭聞",(註:《礦務檔》第七冊,第4358頁,台灣近代史研究所編,1960年版:《洋務運動》(七)第316頁,中國史學會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可見這次風潮對證券投資者心理打擊很重。
若把1895年前的中國早期證券和證券交易視作中國證券市場的萌芽的話,那麼,1895年以後至清末,中國證券市場就進入了初步形成階段。
隨著國外資本投資的銀行、工礦企業和鐵路公司在華的設立,以及鐵路借款、礦業借款與政府借款的簽訂,外國在華發行的外資證券規模迅速擴大。
與此同時,甲午戰爭的慘敗使"振興工商、實業救國"的呼聲再一次引發了中國第二次設廠辦公司的高潮。清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法規,並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勵興辦各式銀行、企業。1897年中國通商銀行的創立率先揭開了中國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1901~1911年間,中國先後創辦新式廠礦企業386家,資本額達8.8億多元,華商在機械製造、電力、采礦、棉紡和其他工業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華商股票的發行量也隨之大幅度的增加。
公債制度也在1894年前後移入中國。1894年清政府為籌措甲午軍費,仿效西方,向國內發行公債,"息借商款"。此後,又發行了"昭信股票"和"愛國公債"兩次公債。在此之前。1853年上海蘇松太道吳健彰為鎮壓上海小刀會起義,向外國洋行賒賬雇募船炮,首開中國近代舉借外債先河。隨後海防借款、軍需借款、抵禦外侮借款、賠款借款、實業借款、鐵路借款、礦業借款,甚至行政經費借款,一發不可收。清晚期共借外債208筆,債務總數為白銀13億多兩。(註:《清代外債史論》,第672頁,許毅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
在證券交易市場方面,外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也有了迅速的發展,最顯著的表現是上海眾業公所的設立與發展。原先設立的西商上海股份公所1895年以後因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續借款等金幣公債,以及怡和、老公茂、瑞記、鴻源等大紗廠新股票的面市,業務發展出現了較大轉機。1898年,該所修訂了章程,但仍無固定交易場所,證券的交易買賣,多在舊西商總會內或在匯豐銀行門前階沿進行。到1900年,英商趁八國聯軍入侵的混亂之際,攫取了中國的開平煤礦,由於這一產權的中外轉移,原持有該礦股份的華人紛紛將股票出售或轉讓,給原來不甚景氣的股票交易市場帶來了新的刺激。同年,上海股份公所在舊西商總會租定了部分房屋作為固定的所址。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醞釀改組為上海證券交易所,1904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條例》在香港注冊,定名為上海眾業公所。該所採取會員制,只有會員才能參與證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會員即擴充為100人,其中西商會員87名,華商會員13名。交易買賣的證券有中國和遠東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南洋各地的橡皮股票以及中國政府金幣公債,(註:《民國經濟史》,第153頁,上海銀行學會編,1948年版。)後來又增加市政公債。當時進入這個市場開拍的股票先後有:公和祥碼頭、椰松船廠、公益紗廠和其他一些橡皮股票。1909年又遷址上海外灘1號。
由於西商在華組織的證券市場除為外國在華企業公司在華籌集資金服務外,還是少數洋商投機劫利的工具,完全不顧中國社會經濟和投資者的利益,1910年爆發的橡皮股票風潮就是最好的例證。1903年,英國投機商人麥邊在中國成立藍格志拓殖公司,開業後的頭幾年並沒有多少業務,1909年國際市場橡膠漲價,國外經營橡膠園種植業和投資橡膠工業的人獲利豐厚。麥邊便藉此機會,於1910年初大造輿論,宣揚經營橡膠行業可獲巨利,並謊稱其公司在澳大利亞擁有大片的橡膠園。為了誘騙人們購買其公司股票,他編造該公司的經營發展計劃,奢言年分紅可達45%左右。人們不明真相,競相購買。"僅僅十先令之股票,未及標賣,已有以七十兩之巨價承購者"。(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史略》,載《銀行周報》,第116號。)麥邊暗中掀抬股價,橡皮股票價格暴漲。麥加利、匯豐和花旗等外商銀行見有利可圖,便與麥邊勾結,承做橡皮股票的抵押放款。此舉又造成了該公司信譽可靠、實力雄厚、盈利可觀的假象。爭購者於是更加踴躍,連許多錢庄也都轉入其中。1910年3月末,橡皮股票的價格上升到其面值的二十七八倍,(註:《上海西商證券交易所史略》,載《銀行周報》,第116號。)麥邊暗地裡趁高脫手,捲款潛逃。其他外商亦步麥邊後塵,紛紛拋售手中的橡皮股票。這時,外資銀行宣布停辦此項股票的押款,(註:《上海錢庄史料》,第76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騙局敗露,人們又爭相拋售橡皮股票,但無人購進,橡皮股票價格一落千丈,最後成為廢紙。持票者紛紛破產,錢庄也因此倒閉了二十多家,市面極度恐慌,釀成了一場金融風潮。更為嚴重的是這次風潮使中國新興的證券市場遭受沉重打擊,中國股票市場自此進入低谷。
此期的華商證券交易市場較1883年前,交易規模總體上有所後退,但也不乏市場新熱點。一方面,隨著1895年後中國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出現,尤其是銀行的創辦和商辦鐵路公司的出現,證券交易又漸有起色。銀行股票和鐵路股票、債券成為交易買賣的新熱點。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國通商銀行後,清政府又採取"官商合辦"的形式,設立了戶部銀行(1908年改稱大清銀行)和交通銀行。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性省銀行和私營商業銀行也在此期設立。這些新興的銀行發行了大量的股票,這些銀行股票在市場上十分受人青睞。1903年,清政府開放鐵路,"寓商於路",提倡商人設立鐵路公司,集股籌資承辦鐵路。於是,1903-1907年,全國15個省份先後成立了18個"官商合辦"和"商辦"的鐵路公司,發行了大量的鐵路股票。這類股票一經發行,便成為市場亮點。在銀行股票和鐵路股票以及其他工礦企業股票發行與交易的帶動下,中國近代證券市場初步形成。而這時的政府公債由於發行量小,加之政府仍視購買公債為對朝廷的報效和捐助,故當時購入者,也不敢在市場上出售,所以還未形成交易市場。
另一方面,證券市場組織形式也有了較大的進步和發展。自上海平準股票公司倒閉後,雖先有1904年梁啟超提出了組織"股份懋遷公司"(即證券交易所)的倡議,後在1907年又有上海買辦商人袁子壯、周舜卿、周金箴等提出仿日本取引所組織公司的要求,但清政府未予重視和採納。華商證券交易一直處於無組織的狀態中。光緒末年,上海買辦商人王一享、郁屏翰等在南市關橋開設了專營證券的"公平易"公司,不久,買辦商人孫靜山在上海九江路渭水坊又開設了另一家專營證券的"信通公司",但規模和功能遠不能與原先的上海平準股票公司相比。除上述專營的證券公司外,許多茶商、錢商、皮貨商、古董商和雜貨商以及買辦也兼做股票買賣。這些股票掮客經常出入茶館,在經營本業的同時,還洽談股票生意。約在1910年前後,股票交易買賣活動便固定在上海福州路的惠芳茶樓,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茶會"時期。
總之,中國證券和證券市場自19世紀40年代產生後,經歷了40多年的萌芽階段,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初步形成。中國最早出現的證券是外國在華企業公司發行的外資證券,最早的證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間的外資證券買賣,稍後才出現華商證券和華商證券交易。中國證券市場一開始便存在華洋兩個不同體系的市場,這正是舊中國社會性質的寫照。盡管如此,中國證券市場仍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為後期的證券市場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