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普頓買中國的股票市場怎麼樣
Ⅰ 2006年外資主要買什麼股票
2006年外資蘆肢主要買入移動通訊、傳媒、醫療保健、券商銀行等行業股票。移動通訊行業的中國移動(00941)、中國聯通(00762)、天威視訊(00341)、中國衛通(00220)、中國網通(00500)、廣東移動(00472)等股票受到外資的青睞;傳媒行業的南方傳媒(00555)、中國視訊(00066)、新浪(00700)、鳳凰傳媒(00800)等股票也陪晌世受到外資的青睞;醫療保健行業的愛康科技(00800)、國謹仿葯股份(00090)、同仁堂(00502)等股票受到外資的青睞;券商銀行行業的中信證券(00987)、工商銀行(601398)、建設銀行(601939)等股票也受到外資的青睞。
Ⅱ 約翰·鄧普頓的投資哲學
約翰·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Money》雜志將他譽為20世紀當之無愧的全球最偉大的選股人。本期,泰達荷銀將與大家分享這位頂尖基金經理人的三點投資哲學。
投資要做功課 鄧普頓非常重視在投資之前做足功課。他認為買股票前,至少要知道這家公司的出類拔萃之處,如果自己沒有能力辦到,就應該請專家幫忙。
監控自己的投資 在鄧普頓眼中,沒有什麼投資是永遠的,他建議投資者不能買了股票和基金就永遠放在那裡。泰達荷銀基金建議投資者,在堅持長期投資基金的前提下,應該養成定期檢查的好習慣。
不要驚慌 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這是鄧普頓最有名、最為人所欣賞的一句話。他解釋為,雖然股市會回落,但不要對股市失去信心,從長遠而言,股市始終是會回升的,只有樂觀的投資者才能在股市中勝出
Ⅲ 通過對2007年中國股市的分析,我們 可以總結出股市泡沫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哪
通過對2007年中國股市的分析,我們 可以總結出股市泡沫經歷了快速增長和平衡
Ⅳ what's 'emerging-markets fund'
先來糾正語法問題
what does "emerging-market fund" mean?
I wanna know it.
if u can explain a little on it ,thank u very much.
'emerging-markets fund':新興市場基金,即投資於新興市場的基金,中國就是新興市場之一,投資方向主要是股票.
新興市場(Emerged Markets)指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按照國際金融公司的權威定義。只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沒有達到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水平(一般的標準是人均9 000多美元),那麼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就是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公司認定的新興市場有100多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蘇聯東歐地區。我國內地股市和台灣股市都屬於新興市場。台灣盡管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比較高,但由於其股市發展滯後,市場機制不成熟,仍被認為是新興市場。而香港市場由於法規健全,長期由歐美外資為主導,已經由全球新興市場叢林里的一隻虎,成長為成熟市場的一條龍。如果我們把大中華區看成一個整體,這是一個全球矚目的大新興市場,香港就引領這整個市場向前進,香港的今天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成為大陸的明天。
新興市場的投資先驅是鄧普頓爵士john templeton,在西方投資界是與巴菲特齊名的大師,他比較有名的投資案例是早在60年代就買進了日本公司的股票,當時的日本產品還以低廉劣質的出口聞名於世,整體市盈率偏低,象Toyota豐田只有4-5倍P/E,而鄧普頓正是在人們的質疑中介入日本市場,敏銳地抓住了日本從55年―73年石油危機為止,經歷的重工業化比重大幅上升的過程。
鄧普頓崇尚從下往上的分析方法,總是尋找好的企業、質優而價廉的股票,並不在意它來自什麼背景、也不管當時流行的觀點。而鄧普頓真正確定新興市場權威的是87年以後,當年鄧普頓要求手下大將馬克.默比烏斯MarkMobius建立一隻新興市場基金起,新興市場的投資才逐漸為國際金融界所認可,而個人形象上一向以光頭出現的默比烏斯因此被譽為「投資界里的印第安娜.瓊斯」。這位現實生活中的奪寶奇兵最近的一個成功的投資案例就是2003年初買入中石油,默比烏斯領導的鄧普頓基金在香港市場買入中石油2%股份的時候,比巴菲特還早。(歷史在重演,中國從2002年起,正式進入了市場導向下的重工業化時代)
談到新興市場的投資經驗,繼承了鄧普頓衣缽的默比烏斯說:「我喜歡去的地方是其他人不願意去的。當那裡的大街發生著流血事件時,我就願意前往――事態嚴重的時候,是我欣喜的時候,這往往就是我想要進入的市場。」為了實踐他的理念,Mobius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倫敦、東南亞風暴時的新加坡、金融危機中的南美、SARS期間的香港,和他的老師鄧普頓一樣,默比烏斯帶著一堆理論選擇條件,艱辛地奔走在充滿著戰爭和混亂的遙遠的世界邊緣。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他不會象其他的基金經理一樣,花上一整天坐在辦公室思考問題,今年50歲出頭的默比烏斯繼續著一種可怕的旅行日程,這種生活對30歲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汽車上或者飛機上,如果不是在訪問公司,就一定是與客戶進行交談。
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和努力下,在2003年初香港「到處是問題、危機,人們從窗戶跳樓尋死的時候」(默比烏斯語),他領導的鄧普頓基金大規模登陸香港市場。
Ⅳ 約翰·鄧普頓的生平
約翰·鄧普頓1912年出生於田納西州,家境貧寒。但憑借優異的成績,他依靠獎學金完成在耶魯大學的學業,並在1934年畢業是取得耶魯大學經濟學一等學位。之後,他在牛津大學繼續深造,獲得羅德斯獎學金,並在1936年取得法學碩士學位。重返美國後,他在紐約的Fenner & Beane工作,也就是如今美林證券公司的前身之一。
鄧普頓在1937年,也就是大蕭條最低迷的時候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 Templeton, Dobbrow & Vance。1939年,26歲的鄧普頓依靠1萬美元的借款購買了104家公司的各100股股票,幾年後,其中100家公司的成功為鄧普頓掘得了第一桶金。公司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資產規模也迅速增長到了億,旗下擁有8支共同基金。1968年,公司更名為Templeton Damroth並被轉售。同年,鄧普頓在巴哈馬的拿騷,再次建立了自己的鄧普頓成長基金。
在之後的25年中,鄧普頓創立了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坦普頓共同基金集團,1992年他將坦普頓基金賣給富蘭克林集團。1999年,美國《Money》雜志將鄧普敦譽為「本世紀當之無愧的全球最偉大的選股人」。在長達70載的職業生涯中,鄧普頓先生創立並領導了那個時代最成功的共同基金公司,每年盈利高達7000萬美元,其運作手法令華爾街眼花繚亂,成為與喬治·索羅斯、彼得·林奇齊名的著名投資家。
然而,在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少數人之一後,鄧普頓放棄美國公民身份,移居巴哈馬。由於常年居住在巴哈馬,鄧普敦自然成為英國公民,並受到伊麗莎白二世的青睞,於1987授予其爵士爵位以表彰其功績。其受勛的成就之一,即頒發世界上獎金最豐厚的鄧普頓獎,自1972年起,每年頒發給在信仰上貢獻卓著者。
退休之後,他通過自己的約翰·鄧普頓基金開始活躍於各類國際性的慈善活動。自1972年起,該基金每年重獎在人文和科學研究上有卓著貢獻之士,這既是世界上獎金最豐厚的鄧普頓獎。
2008年7月8日,鄧普頓在他長期居住的巴哈馬拿騷逝世,享年95歲。據鄧普頓基金會的發言人表示,他死於肺炎。
Ⅵ 《鄧普頓教你逆向投資》-總結上
本書作者有兩位,勞倫·鄧普頓和她的丈夫斯科特·菲科普斯。他們是著名逆向投資大師約翰·鄧普頓的侄孫女夫妻。本書是第一本得到鄧普頓基金官方認可的、由鄧普頓家族成員撰寫的約翰·鄧普頓的投資生涯傳記。鄧普頓在全球投資圈是很多人膜拜的宗師級人物,《福布斯》雜志稱他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有多成功呢? 如果1940年你投資給他1萬美元,50年後這筆錢會變成5500萬美元 。
鄧普頓是怎麼做到的呢?在他長達70年的投資生涯中,他一直貫徹一種特殊的投資方法,這個投資方法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但是具體的操作細節卻又很不容易做到,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逆向投資方法 」。那麼什麼是逆向投資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在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全球一片恐慌,美國股市緊急停牌了幾天,然後在9月17日重新恢復交易。當天一開盤,美國股市就暴跌,很多人都在不計成本地賣出,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鄧普頓卻開始買入暴跌中的航空業股票,他打賭政府不會讓航空業倒下。6個月後,他買進的公司最高達到了72%的收益。你看,在大眾極度悲觀的時候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逆向投資。注意,逆向投資中有一個核心的理念,叫做「極度悲觀點」。所謂極度悲觀點,讓我們借用一句鄧普頓本人非常形象的解釋,就是 「等到100個人中的第99個放棄的時候」,這是逆向投資的核心 。
這本書的作者是主人公約翰·鄧普頓的侄孫女夫妻,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書中詳實地講述了鄧普頓一生中運用逆向投資獲得成功的大量經典案例。從這些案例中,你能了解到逆向投資的邏輯根基是什麼,如何判別大眾情緒的極度悲觀點,如何才能做到在別人都悲觀的時候,你能夠勇敢地買入。可以說,這本書既是約翰·鄧普頓的個人傳記,也是一本鮮活生動的逆向投資教科書。
接下來我們我們來一起學習鄧普頓創造輝煌投資業績的整套方法,通過三個關鍵詞來學習,第一個關鍵詞叫做低價股獵手,第二個關鍵詞叫做全球投資,第三個關鍵詞叫做勇敢地賣空。本節我們主要學習第一個關鍵詞。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關鍵詞: 低價股獵手 。如果要選出本書提及最多的一個關鍵詞,那就是「低價股」這三個字。本書中的低價股,並不是單純地指絕對價格的高低,而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指那些市場價格遠遠低於內在價值的股票。鄧普頓在投資上長期的成功,正是得益於他抓住了大量低價股的投資機會,他也因此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低價股獵手」。那麼,他這種獨特的投資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書里說,他的投資風格深受童年經歷的影響。
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約翰·鄧普頓還不到十歲,他的父親老哈維是一名律師,老哈維的辦公室就在溫徹斯特小鎮廣場旁邊的二樓。在這個廣場上,小鎮經常開拍賣會,拍賣農場。每當拍賣會上沒有人出價的時候,老哈維就會從他的辦公室快步走到樓下的廣場出價。這樣,他通常會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下農場。到了20年代中期,他已經擁有了六處資產。你也許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農場的拍賣會有時候會沒有人出價呢?是當地人的眼光不行嗎?其實並不是這樣。抵押品的拍賣會,是經常有可能出現流拍,也就是沒人出價的情況的,這背後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此外,這種拍賣也非常容易受到參與者情緒的影響。比如,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市場參與者的情緒悲觀低落,就很可能無人出價。所以這種抵押品的拍賣,也常常給有準備的人留下了撿漏的機會。
總而言之,一座價值不菲的農場僅僅因為沒有其他人出價,就能以不可思議的低價被自己的父親很便宜地買下,鄧普頓幼年時期的這種經歷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實證明,這種印象終其一生地影響著他。在成年之後,鄧普頓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一直在貫徹著這種「買便宜貨」的思維方式。比如他結婚後不久剛搬到紐約時,他和妻子到處尋找便宜貨,僅僅用25美元就給公寓的五個房間買齊了全部傢具。當時的25美元是什麼概念呢?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000多人民幣。
鄧普頓不僅把這種思路用在生活中,還用在購買股票上。在1939年的時候,美國經濟已經在走出大蕭條的谷底,開始復甦。鄧普頓認為這次的經濟復甦會讓所有行業都欣欣向榮,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但是當時他手裡沒有太多錢,於是他向自己的前任老闆借錢,要買美國股市上正在進行交易的、價格在1美元以下的所有股票。這是一個非常低的價格,可以說不怎麼值錢。為什麼買價格最低的股票呢?鄧普頓認為,在經濟復甦中,那些效率最低的公司的股票將會發生最戲劇性的上漲。也就是說,它們的價格彈性最大。他的想法得到了前老闆的支持,借到了1萬美元。於是,鄧普頓開始買進當時美國市場上所有股價在1美元以下的公司的股票,一共購買了104隻股票。他的預測果然是對的。一年之內,鄧普頓就還掉了所有借款。在隨後的幾年,他逐漸賣掉了手中的股票,把最初的1萬美元投資變成了4萬美元,增長了3倍。最後算賬的時候,在他買的104隻股票中,只有4隻沒有成功。
這次的成功為鄧普頓漫長的投資生涯帶來了一個漂亮的開門紅。看上去很簡單是不是?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這個簡單操作背後的方法,其實並不簡單。其中的要點如果你沒有把握住,那麼就很可能就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我們來看一下其中的幾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對大趨勢的判斷。1939年的時候,美國經濟已經從大蕭條的谷底回升了一段時間,羅斯福新政也開始實施,盡管還處在困難期,但是經濟復甦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
第二個要點,核心仍在於「低價」兩個字。前面說過,本書中低價股的意思,並不僅僅指絕對價格低,更重要的是價格相對於價值的低估程度很大。那麼為什麼在這一次的操作中,鄧普頓並沒有去用復雜的方法計算公司的價值,相反只是用了一個極其簡單的指標,就是股價低於1美元呢?剛才我們說了,當時人們剛經歷過經濟大蕭條,人們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極度悲觀的情緒當中,股價的低迷已經充分地反映了這種悲觀情緒,這個時候,只要選取價格最低的股票,就有可能在接下來經濟的復甦以及人們信心的復甦中獲取最大的價格彈性。
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在鄧普頓買入的股票中,有一隻股票因為回報非常驚人,成為了經典案例。這只股票叫做密蘇里太平洋鐵路公司。這家公司股票的發行價是每股100美元,在鄧普頓1939年買入的時候,由於公司經營狀況很不好接近破產,它的股價已經跌到了每股0.125美元。結果幾年之後,它的股價從0.125美元,上漲到了5美元,漲幅達到39倍。事實上,當時上市的美國鐵路公司有很多家,比如另外一家鐵路公司,它的經營狀況就比密蘇里太平洋鐵路公司要好得多,這家公司50年來從沒虧損過。但是,如果鄧普頓當時買入的是這家公司的股票,股價的漲幅就要小得多。
讓我們再做一個更詳細的統計,分別在當時的美國市場找到兩組公司:A組公司是在1940年以前經常虧損的公司,也就是通常說的壞公司;B組公司是在1940年以前從來沒有虧損過的公司,也就是通常說的好公司。我們可以發現,五年之後,A 組公司的股價平均回報率是1085%,而 B組公司的股價平均回報率只有11%,兩者相差了幾乎100倍。當然,由於書中統計的范圍並不是很全面,這個相差100倍的結論也許並不是完全科學嚴謹的,但是這個統計也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規律:在極度悲觀的時間點,投資那些當前經營狀況不好的壞公司,可能會比投資好公司帶來高得多的超額回報。這是因為大家所認為的壞公司更容易受到大眾悲觀情緒的影響,更容易出現不可思議的低價。
鄧普頓這次操作的第三個要點是關於持有時間的。他在買入股票之後,並不是只持有了幾個月,他的平均持有期是4年,這讓股價有充分的時間復甦。值得一提的是,4年也是鄧普頓整個投資生涯中的股票平均持有期。這也恰好說明了逆向投資的方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奏效,並不適合於短線操作。
第四個要點是足夠分散。雖然本金是1萬美元,但是鄧普頓一口氣買入了104隻股票,平均每隻股票還不到100美元。這么分散的投資,似乎跟價值投資要集中持股的理念並不一致,這是為什麼呢?鄧普頓的分散投資與巴菲特的集中持股的區別,一會我還會詳細地為你講解,這里我先給你一個提示:在這次買入的時候,鄧普頓僅僅只看了一個指標,就是股價低於1美元,這意味著他並沒有對買入公司的基本面做深度研究,所以在這次投資中,分散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千萬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事實上,若干年後,104家公司中有37家公司破產了。當然,那個時候鄧普頓早就把股票都賣出了,對他沒有影響。
上面講的是我們一起學習的第一個關鍵詞,叫做低價股獵手。我們可以看到,鄧普頓的「買便宜貨」的投資理念,從童年開始啟蒙,然後無論是在生活中買傢具,還是在金融市場買股票,他都貫徹了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在下節學習後面兩個關鍵詞。
Ⅶ 約翰·鄧普頓的投資風格
作為上個世紀最著名的逆向投資者,鄧普頓的投資方法被總結為:「在大蕭條的低點買入,在互聯網的高點拋出,並在這兩者間游刃有餘。」
他的投資風格可以這樣歸總:尋找那些價值型投資品種,也就是他說的「淘便宜貨」。放眼全球,而不是只關注一點。鄧普頓的投資法寶是:「在全球范圍尋找低價的、長期前景良好的公司作為投資目標。」
作為逆向價值投資者,鄧普頓相信,完全被忽視的股票是最讓人心動的便宜貨------尤其是那些投資者們都尚未研究的股票。就這點而言,他相比其他投資者的優勢是,他居住在巴哈馬的Lyford Cay,那裡是全世界成功商務人士的俱樂部。
鄧普頓發現,Lyford Cay的氛圍更加輕松愜意,人們更容易交流彼此的想法、心得。相形之下,華爾街的氣氛就非常功利,也限制了人們的溝通。就象傳奇投資者菲利普·費雪一樣,鄧普頓也發現了交際的價值,他也通過這個方法來獲取全球相關投資領域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