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投資組合理論開題報告範文
㈠ 跪求一篇有關投資組合風險的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包括開題報告任務書等~
需要就聯系 [email protected]
投資組合規模風險和收益的關系研究
內容摘要: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認為不同風險資產進行組合後,在保證投資收益的基礎上可以有效地降低組合的風險。本文以滬市上市公司為例,根據上市公司2001-2005年近五年來的市場表現,分析投資組合規模、風險和收益的關系。通過研究發現:投資組合存在適度組合規模,組合規模過大會出現過度組合的問題;組合規模的增加能夠有效地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但在提高組合收益上效果並不明顯。
關鍵詞:投資組合 投資風險 投資收益 實證研究
在證券市場上,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面臨著如何提高證券投資收益和降低證券投資風險的問題。根據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時,可以在兩個層面上進行投資組合,第一個層面是對證券市場上已有的證券投資品種之間進行投資組合,第二個層面是對同一投資品種內部的產品進行投資組合。
投資者通過兩個層面上的投資組合可以在保證收益的基礎上,大大降低證券投資的風險。對機構投資者而言,由於其資金實力比較雄厚,能夠保證其在兩個層面上都可以進行廣泛地投資組合,從而達到提高收益和降低風險的目標。
由於目前能夠在證券市場中進行交易的投資品種並不是很多,而且每一個進行交易的投資品種有其特殊的發行主體和交易主體,其市場功能和定位也完全不同,其在證券市場的存在是為了滿足不同投資者不同的投資需求,其所表現出來的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也比較匹配,故在第一個層面中通常不存在投資組合規模問題。機構投資者通常會在第二個層面上面臨投資組合的規模問題,雖然通過進行廣泛的投資組合可以使投資風險降到很低的水平,但由於組合規模過大投資的對象過度分散也會降低投資組合的收益。這主要是因為維持數目眾多的證券組合需要較高的交易費用、管理費用和信息搜尋費用,而且數目眾多的證券組合中可能包含一些無法及時得到相關信息且收益較低的證券,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進行投資組合調整。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由於其資金和精力有限,在兩個層面上都無法進行廣泛地投資組合,只能選擇較小的投資組合,通常把資金集中投資於某一投資品種,由於投資組合的過度集中又使其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個人投資者也需要在有限的條件下進行適當的投資組合以規避投資風險。
因此,證券投資組合的規模既不能過度分散也不能過度集中。投資組合規模、風險和收益之間存在最優化配置問題,即一個合理的組合規模可以降低投資風險,保證穩定的投資收益。根據中國證券市場的不同交易品種的實際交易情況,證券投資組合的規模問題一般只表現在股票投資上,證券投資組合的規模問題基本上可以用股票投資組合的規模問題來反映。
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關系研究綜述
從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開始出現了一批對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關系研究的經典文章,成為當時投資組合理論研究的一個熱點,這些研究主要是圍繞簡單分散化所構造的組合即簡單隨機等權組合來展開的,但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側重點。具體來說,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一國證券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的關系;二是從數理角度來推導組合規模和風險之間的模型;三是研究跨國證券投資組合的規模與風險的關系。相對來講,研究一國證券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的關系更具有現實意義,大多數的研究也主要圍繞一國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從中找出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的相互關系。
國外學者研究綜述
埃文斯和阿徹第一次從實證角度驗證了組合規模和風險之間的關系。他們以1958-1967年標准普爾指數中的470種股票為樣本,以半年收益率為指標,採用非回置式抽樣方法,分別構建了60個「1種證券的組合」、60個「2種證券的組合」……60個「40種證券的組合」。在計算各個組合的標准差後,再分別計算不同規模組合標准差的平均值,並標准差的平均值代表組合的風險。
研究發現:當組合規模超過8種證券時,為了顯著(0.05水平)降低組合的平均標准差,需要大規模地增加組合的規模。t檢驗的結果表明,對於只含2種證券的組合,為了顯著降低組合的平均標准差,必須增加1種證券,對於規模為8的組合,必須增加5種證券,而規模大於19的組合,至少必須增加40種證券,才能取得顯著的降低效果。組合規模與組合的分散水平存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關系,組合標准差的平均值隨著組合規模的擴大而迅速下降,當組合規模達到10種證券時,組合標准差的平均值接近0.12,並趨於穩定,再擴大組合規模,組合標准差的平均值幾乎不再下降。
費希爾和洛里(1970)對比研究了簡單隨機等權組合和跨行業證券組合,研究發現:當組合規模超過8種股票時,組合的收益和風險開始趨於穩定,因此增加組合中的股票數不能再有效地降低非系統性風險;在同等組合規模上,跨行業證券組合的收益與風險和簡單隨機等權組合無顯著的差別,因此,跨行業證券組合不能取得更好的分散非系統性風險的效果;市場整體的分散程度只有「一種股票」組合的50%-75%,即市場整體的風險只是「一種股票」組合風險的50%-75%。持有2種股票可降低非系統性風險的40%,當持有的股票數分別為8、16、32、128種時,分別可降低非系統性風險的80%、90%、95%、99%。
國內學者研究綜述
國內學者對投資組合理論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應用也作了大量的研究。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投資組合規模與組合風險關繫上,通過構造簡單隨機等權組合來觀察組合風險隨組合規模擴大而變化的情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施東暉(1996)以1993年4月-1996年5月上海證交所的50家股票為樣本,以雙周收益率為指標,採用簡單隨機等權組合構造50個「n種股票組合」(n=1,2,…,50)來推斷股票組合分散風險的能力,得出「投資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約20%的風險,降低風險的效果極其有限」的結論。
吳世農和韋紹永(1998)以1996年5月-1996年12月期間上證30指數的股票為樣本,以周收益率為指標,採用簡單隨機等權組合方法,構成了30組股票種數從1~30的組合,以此研究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的關系,結果表明,上海股市適度的組合規模為21~30種股票,該組合規模可以減少大約25%的總風險,但是,他們更重要的發現是這種組合降低風險的程度和趨勢是非常不穩定的。
李善民和徐沛(2000)分別以深市、滬市以及深滬整體市場為目標研究市場,計算各個市場組合規模與風險的關系,得出「投資者實現投資多元化,持有的股票總數大約可以控制在20種以內,這一適度規模可以使總風險減少約50%」的結論。
顧嵐等人(2001)以深滬114種股票為樣本,以日收益率為指標,分別研究了不同年份、不同行業的等權組合規模的情況,得出「不同年份的組合方差相差很大,不同行業對於不同組合數目方差的降低有明顯差別」的結論,此外他們還對比了馬科維茨組合和簡單等權組合,發現在方差的減少效果上,馬科維茨組合優於簡單等權組合,並且馬科維茨組合的規模小於簡單等權組合。
高淑東(2005)概括了證券組合中各證券預期收益之間的相關程度與風險分散化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指出:其一,證券投資組合中各單個證券預期收益存在著正相關時,如屬完全正相關,則這些證券的組合不會產生任何的風險分散效應,它們之間正相關的程度越小,則其組合可產生的分散效應越大;其二,當證券投資組合中各單個證券預期收益存在著負相關時,如屬完全負相關,這些證券的組合可使其總體風險趨近於零(即可使其中單個證券的風險全部分散掉),它們之間負相關的程度越小,則其組合可產生的風險分散效應也越小;其三,當證券投資組合中各單個證券預期收益之間相關程度為零(處於正相關和負相關的分界點)時,這些證券組合可產生的分散效應,將比具有負相關時為小,但比具有正相關時為大。
黃宣武(2005)利用概率統計原理對證券的投資組合能減輕所遇的風險作了討論,並介紹了如何選擇投資組合可使所遇風險達到最小。實證表明:證券組合確實可以很好的降低證券投資風險,但也必須注意,證券組合的資產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一般在15種到25種之間,可以達到證券組合的效能最大化。
楊繼平,張力健(2005)應用上證50指數中的36隻股票近三年的月收益率數據對滬市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分散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並討論股票投資組合適度規模的確定問題。 通過實證研究得到以下結論:其一,上海股市的投資風險結構有所完善,但投資風險的絕大部分依然體現在宏觀的系統風險方面,而較少體現在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等非系統因素的非系統風險方面,從而造成投資者無法以股票表現的好壞來評價公司的經營業績;其二,上海股市個股表現優劣相差懸殊,投資者不可只為追求組合非系統風險的分散,而盲目增加組合規模,進行理性的篩選是必要的。
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採用上海證券市場最新的數據,研究在現有的市場情況下,投資組合規模、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之間的關系。希望通過研究,能夠為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組合提供理論和實踐的參考。
實證研究
研究樣本及數據
本文以2001年1月1日以前已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為樣本,一共為562家上市公司,再剔除資料不全的上市公司共有352家上市公司納入我們的研究范圍。本文以周收益率為研究對象,研究上述公司在2001年-2005年時間段內進行投資組合的市場表現。數據主要來源於愛建證券網上交易系統,還有部分數據來源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
投資組合的構造方法
本文採用非回置式隨機抽樣方法從352家上市公司選擇股票,並按照簡單等權的方法進行1-30種股票的投資組合。這樣進行投資組合的構造,主要是考慮計算比較方便,並且能夠說明組合從1隻股票增加到30隻股票每增加1隻股票,對組合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影響。為了減少一次抽樣所帶來的誤差,本文重復進行了30次這樣的隨機抽樣。通過計算同種規模的投資組合的股票收益率和標准差,得到每種組合規模組合收益率和標准差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組合規模的收益率和風險值。
投資組合收益率和風險的計算方法
本文採用對數收益率的方法來計算投資組合的周收益率,由於部分上市公司在整個研究期內發生過分紅派息的情況,為便於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比較,對上市公司的周收盤價進行了復權處理,這樣上市公司的周收益率可以表示為:
Rp=LN (Pt/Pt-1),投資組合風險用組合的標准差σp表示。
投資組合的規模、風險和收益的關系
本文以2001年1月5日至2005年12月30日(共248周)經過復權處理的股票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按照投資組合的構造方法進行投資組合,並根據投資組合收益率和風險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各種不同組合規模的收益率和風險。同時,為了便於比較,以同時期的上證指數的周收盤指數來計算上海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和市場收益率。這樣組合的非系統風險就可以通過計算組合的平均標准差與上證指數的標准差而得到。經過計算得出如下結果(見表1)。
投資組合規模與風險的關系 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當組合的規模從1種增加到2種時,組合非系統風險下降了0.74%,當組合的規模從2種增加到5種時,組合非系統風險下降了0.42%,當組合的規模從5種增加到11種時,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下降了0.26%,當組合的規模從11種增加到17種時,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下降了0.13%,當組合的規模從17種增加到23種時,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下降了0.03%,當組合的規模從23種增加到30種時,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下降了0.01%。從投資組合的非系統性風險下降的情況來看,當投資組合的規模達到17時,非系統風險趨於穩定,達到0.56%。就組合的總風險而言,投資組合的規模達到17時,組合風險也趨於穩定,達到3.34%。雖然繼續增加投資組合規模能夠降低組合的風險,但當組合數增加到30種時,非系統風險仍有0.52%,組合規模增加了13種,風險僅降低了0.04%,組合的效果大大降低。
從整體上來看,在上海證券市場上隨著投資組合規模地不斷擴大,投資組合的風險會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而且風險的下降速度也是逐漸減少的,最終會趨於穩定。根據投資組合理論,投資組合可以分散組合的非系統風險,但無法分散系統風險,投資組合風險的下降主要是由於非系統風險的下降引起的。因此,計算非系統風險下降額這個指標,能夠很清楚地反映投資組合規模的擴大對組合風險的真實影響。
組合規模與風險的回歸模型 根據上述的實證檢驗,可以看出投資組合的規模與組合的風險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即投資組合規模的增加會減少組合的風險,但這種關系不是嚴格的線性關系,埃文斯和阿徹認為投資組合規模與組合風險的關系是:
Yi=A+B/Ni
其中:Ni為組合的規模(i=1,2,3,∧,n);Yi為不同組合規模的σ。本文用表1中的組合風險和組合規模的實際數據對上述模型進行檢驗,得到如下檢驗結果:
Yi=3.2747+1.7345/Ni(240.23)(29.49)
R2=0.9688 R2=0.9677 F=870.04
回歸模型擬合的非常好,擬合優度為0.9688,調整後的擬合優度為0.9677,整體的F檢驗也非常顯著,各個參數的t檢驗(括弧內的數值)也非常顯著,這也說明投資組合規模與組合風險之間確實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我們可以用上述模型對投資組合的風險進行合理的估計。由於組合中存在系統性風險,因此,當N趨向於無窮大時,組合的風險並不趨向於0。
再用表1中組合非系統風險和組合規模的實際數據對上述模型進行檢驗,得到如下檢驗結果:
Yi=0.4947+1.7345/Ni(36.29)(29.49)
R2=0.9688 R2=0.9677 F=870.04
這個模型與前一個模型的結果基本相同,只是方程的常數項有所不同,各個參數的t檢驗(括弧內的數值)也非常顯著,擬合的結果和上一個模型是一致的,這也充分說明隨著投資組合規模的增加,投資組合只能降低組合的非系統風險,而無法降低系統風險。而這個模型之間的差額就是投資組合所面臨的系統風險。
組合規模與收益的關系 從表1中的數據中可以得出:當組合規模從1種增加到2種時,組合的收益上升了0.01%,當組合規模從2種增加到5種時,組合的收益上升了0.02%,當組合規模從5種增加到11種時,組合的收益上升了0.02%,當組合規模從11種增加到17種時,組合的收益上升了0.02%,當組合規模從17種增加到23種時,組合的收益上升了0.01%,當組合規模從23種增加到30種時,組合的收益上升了0.01%。當組合規模達到30時,組合的收益為-0.44%,與市場組合-0.23%的收益相差0.21%。
根據投資組合理論,組合的收益是組合中各風險資產收益的線性組合,投資組合數的增加通常並不能增加組合的收益。從實證結果來看,在上海證券市場上隨著組合規模的增加,組合的收益出現了有規律的上升趨勢,但收益的這種上升程度並不是很高,當組合數增加到一定程度後,組合的收益的變動范圍基本上保持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即使組合的規模達到很大,與市場組合的收益差距依然很大。因此,投資組合規模的增加並不是增加組合收益的主要途徑。
結論
在2001年至2005年期間,上海證券市場上適度的投資組合規模數為17種股票。這種投資組合規模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總風險1.55%,降低投資組合的非系統風險的比例為73.46%。
投資者可以通過增加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數來降低組合的非系統性風險,但不能降低系統性風險,組合風險在組合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將趨於穩定。
簡單的投資組合並不能很好地提高組合的收益水平,投資組合規模存在一定的有效區域,當組合規模超過該區域時將導致組合的過度分散化。組合的過度分散化會產生各種交易費用及相關的管理成本,這樣勢必會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投資收益。
參考文獻:
1.吳世農,韋紹永.上海股市投資組合規模和風險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8(4)
2.李善民,徐沛.Markowitz投資組合理論模型應用研究[J].經濟科學,2000(1)
3.顧嵐,薛繼銳,羅立禹,徐悅.中國股市的投資組合分析[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1(5)
4.高淑東.證券投資組合風險的分散化[J].集團經濟研究,2005(2)
5.黃宣武.現代投資組合風險與收益的評價[J].甘肅科技,2005(6)
㈡ 跪求金融大神幫忙~做一份股票投資報告!包括投資戰略或者風格、風險管理、收益分析、投資組合、影響因素、
600005:武鋼股份
1.公司基本面以及經營狀態
武鋼作為中國三大鋼鐵龍頭之一,其主要經營范圍涉及冶金產品及副產品、鋼鐵延伸產品的製造;冶金產品的技術開發。主要從事冷軋薄板(包括鍍鋅板、鍍錫板、彩塗板)和冷軋硅鋼片的生產和銷售。
主營業務包括冷軋薄板、鍍鋅板、鍍錫板、冷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取向硅鋼片及彩色塗層板等冷軋板材的生產和銷售。其中其拳頭產業就是冷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取向硅鋼片及彩色塗層板等冷軋板材的生產和銷售。
08年過去的前3個季度,武鋼在鐵礦石價格上漲,國際經濟動盪,鋼材價格下跌的種種不利因素之下,通過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走高端發展業務,成功實現了業績的穩定增長,其前3個季度業績同比增長50%左右。
|★最新主要指標★ |08-09-30|08-06-30|08-03-31|07-12-31|07-09-30|
|每股收益(元) |0.9150 |0.6270 |0.2610 |0.8320 |0.6370 |
|每股凈資產(元) |3.7790 |3.4920 |3.5010 |3.2880 |3.2080 |
公司整體經營面良好,運營穩定。
2.消息面
利好因素:國家加快鋼鐵行業重組步伐,武鋼股份在08年重要的項目就是重組廣西鋼鐵集團,投資建設防城港項目,同時聯手平頂山煤炭,通過打開沿海通道,保證成本穩定和儲備資源穩定的方式,為今後武鋼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投資2萬億鐵路建設,武鋼作為中國4大鐵路鋼軌供應商,將獲益匪淺。
不利因素:鐵礦石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加大 ;今年4季度,鋼鐵行業進入蕭條,鋼鐵滯銷 。影響公司年終業績
3.技術面。
今年前期技術面走勢分析 :
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的K線圖來看,武鋼股份從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一路走高,創造了歷史新高之後出現了回落,在2月底創出短期小高點之後,進入了整體的下降通道。該股從3月跌破60日均線之後,一直處於其壓制軌跡下的下探中,雖然該股在4.24日反彈行情中曾經突破60日均線的壓力位,但是大盤整體走勢依舊偏弱,該股隨之再次跌穿60日均線,隨之進入了漫長的下跌過程之中。
中國政府今年採取了3次大的就是政策,第一次是4.24日,降低印花稅。第二次是9.19日單邊徵收印花稅,第三次就是不久前政府出台10條刺激經濟政策。其中3次救市措施,前2次的性質基本一致,主要是直接涉及證券市場;第三次屬於救經濟,受惠於未來股市的發展。因此這幾次救市措施產生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4.24:受到降低印花稅的影響,大盤整體出現反彈,該股隨大盤而動,出現了小幅度的反彈,由於隨後發生了地震,由於對重建涉及到鋼材建設,武鋼也經歷了一次小的炒作之後,隨後進入了漫漫的下跌行情。
第二次9.19:這次救市措施改印花稅單邊徵收,同樣刺激了大盤強烈反彈,同時武鋼增持本公司股票,受到利好影響,該股也僅僅反彈了2個交易日,隨後回落。雖然有利好刺激,但是9月份已經出現了鋼鐵滯銷,鋼鐵行業困難的局面,對鋼鐵的後市普遍不看好,正因為如此,十一之後,資金大量拋售鋼鐵股票,該股一路下跌到最低點4.14元。
第三次,政府出台經濟刺激政策,這對武鋼來說,利好的刺激影響遠遠大於前兩次,前兩次主要都是隨大勢,但是這次武鋼感受到了真正的實惠。第一,政府在未來投資災後重建,對鋼鐵需求大,第二,政府未來投資2萬億在鐵路建設上,武鋼作為中國四大鐵路鋼材供應商,將在未來獲得相當可觀的利益。因此該股從11月3日以來,持續的強烈反彈,並且反彈之後沒有出現下跌,而是橫盤整理走勢,這說明這次救市對武鋼是真正意義上的實質性利好,並非前2次那樣普遍性的就是措施。因此反彈的走勢和幅度都不一樣。
從該股走勢上可以看出,在經過前2次反彈之後中途經歷了3個快速下跌階段,一個是6月到7月,大盤跌破3000點的時候,一個是8月初奧運行情破滅的時候,另外一個就是9.19反彈之後,由於四季度鋼鐵板塊的整體進入蕭條,鋼材滯銷,該股連續被資金大量拋售,短短6個交易日之內出現了3次跌停,資金大量流出,經過了連續的殺跌之後,該股在10.28日探底企穩,短線資金開始逐步進場操作,形成了目前看到的一輪反彈行情。所以第三次救市民房反映出來和以前不一樣
該股目前技術面走勢:
1.K線圖和VOL能量指標
該股從11月3日發起的一輪行情走勢到現在,連續攻克了各條均線的壓力位,創出了短期的新高7.05元之後出現了回落走勢,能量在前期上揚中逐步放大,但是隨著調整到來,能量逐步出現了萎縮。其K線走勢上來看,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在短期有較強的支撐作用,只要不破,就可以耐心的持有。該股目前走勢有回調結束的跡象,壓力位在10日均線附近,後市第二壓力位在前期小高點7.05元附近。該股後市只有出現放量突破才能繼續看多。
2.KDJ指標
該股短期KDJ指標基本已經探底,J值已經步入超賣區間,有反彈的要求。但是還不能盲目樂觀,只有K線和J線反穿D線上行形成金叉,其短期反彈的格局才能確定。
3.MACD指標
該股的MACD指標趨勢並不樂觀,DIF位於DAE下方運行,短期弱勢形態,雙線逐步趨向零軸,一旦有效擊穿零軸下行。整體格局走弱,空方占優。由於對鋼鐵行業未來一年預期的悲觀,鋼鐵被拋售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綜合而言,由於現在經濟並未好轉,而且鋼鐵處於整體的調整周期中,該股短線炒作機會還是有的,但是中線不被看好。長期投資沒有問題。由於我國鋼鐵行業未來的趨勢就是做大做強,武鋼隨著防城港項目的建城投產,以及在國內不斷的重組兼並趨勢,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十分看好的。
㈢ 求一篇,本科金融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要原創
一、選題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
由於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起步較晚,目前尚處於發展的初期,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服務。理財的最終目標在於幫助客戶制定「個性化」的「理財規劃」。但從目前國內金融機構個人理財業務開展的情況來看,理財產品的設計同居民個人需求間還存在著一定差距,目前只是銀行現有產品的簡單組合,真正能幫客戶理財,能實現增值的產品卻不多。因此,在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的開發過程中,應強化以客戶需求為主的理念,對客戶市場進一步細化,對客戶需求進行深入地挖掘,以設計出針對性強、客戶群體明顯的產品類別。降低風險是個人理財的重要原則,投資組合多元化效應告訴我們將一定數量負相關或相關性小的資產組合在一起進行投資可以分散風險,因此投資組合是個人理財業務的核心內容。成功構建投資組合要以投資組合理論為基礎,投資組合理論是以數學、統計學作為研究和分析的工具,更加側重定量分析,目前己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領域。
筆者認為:提供個人理財服務時,在注重客戶需求、注重分析宏觀經濟條件的同時也應該樹立定量性的觀念,重視對現代計算、分析工具的運用,從而通過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對個人理財服務進行完整、系統的考察。這也意味著投資組合理論的思想與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個人理財服務理念是相符的,因此用投資組合理論來指導個人理財業務是明智的選擇。但目前為止,理論界對此研究很少,且都不太深刻。筆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中的投資組合,並為不同風險態度的投資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資組合模型。
二、論文綜述
國外相關研究:現代組合理論產生的標志是哈里•馬科維茨1952年發表的《證券組合選擇》論文及其在1959年出版的《證券組合選擇:有效的分散化》一書。馬科維茨在其論文中為衡量證券組合的收益和風險設置了基本指標即證券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方差,從而奠定了現代證券組合投資的理論基礎。同時,他還論述了如何使投資組合在一定的風險水平下,取得最大可能的預期收益率。馬科維茨對證券組合的貢獻使金融微觀分析成為經濟分析中的一個全新領域。
由於馬科維茨提出的模型在計算方法上較復雜,特別在給定的時間條件下有很大的難度。1963年,馬科維茨的學生戚廉•夏普提出了簡化的計算形式——單指數模型。這一簡化形式使現代投資組合理論被廣泛運用於證券經營和管理成為可能。後來,一些投資學家又進一步發展了單指數模型賣扒,提出了更為准確的多指數模型。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廣泛傳播之前,夏普和約翰『林特、簡中襲昌.莫森一起創立了著名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e CAPM模型利用馬科維茨模型作為一個「實證」(說明性的)理論,走出了從微觀分析到金融資產價格形成的市場分析的第一步。該模型揭示的方法在測定投資組合效果、證券估價和證券管理方面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鑒於馬科維茨對證券組合模型和夏普對CAPM模型的傑出貢獻,1990年他們被授予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同時斯蒂芬卜羅斯(2003)從市場存在套利交易的前提出發,突破性地發展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首創了「套利定價理論」(Arbitrage Pricing Theory)。與CAPM相比,套利定價理論的假設條件很少且貼近於現實市場,並在原則上可以試驗。因而在實際運用中更為廣泛。隨著國際經濟的一體化。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完善,交易手段的更新,由一國向多國拓展的國際證券投資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關於現代組合理禪液論的研究也拓展到國際證券組合領域,這也是目前現代組合理論研究的前沿。
㈣ 求證券投資基礎分析論文
統計學在證券期貨市場中的應用[1]
發布時間: 2003-12-21 作者:
摘 要:李從珠,丁紹芳,王靈華,孫大寧.統計學在證券期貨制場中的應用.
本文較系統地介紹了統計學在證券期貨市場中的應用,其中包括作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證券期貨市場指標體系的研究;新華財經指數的編制;證券投資組合的研究與應用等。
關鍵詞:統計學 證券市場 期貨市場
分類號:O212 C8 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1566(2000)01-0054-04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on Securities and Futures Markets
LI Cong-zhu,DING Shao-fang,WANG Ling-hua,SUN Da-n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00041)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on Securities and Futures Markets is introced,author's many new achievements are included in it,such as study of index system on Securities and future markets;study of Xin Hua index number of securities;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investment in bond and so on.
Key Words:statistics securities markets futures markets▲
一、序 言
我國自九十年代初建立證券期貨市場以來,短短幾年,得到了迅猛發展,方興未艾。僅拿股市來看(截至1999年07月13日),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境內公司已達900家,滬深市場的A,B股股數是981隻,上市公司900家,其中滬市501隻(461家),深市480隻(439家),滬深A股股數874隻,B股股數107隻。這與1991年滬市8家深市6家上市公司相比,可見發展速度之快。市價總值21083億元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5%;開辦證券90家,兼營證券業務的信託投資公司237家,下屬證券營業部2400多家;現有43家境內企業海外上市,累計籌集資金100多億美元;已有107家公司成功發行了B股,籌集資金近50億美元;股民已達4000多萬。自1999年五月十九日井噴式行情以來,滬深兩市的日成交量猛增,至六月二十五日高達800多億(1998年8月18日香港股市一天的成交量為790億港元),創下空前的天量。證券市場的作用愈來愈大,並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統計學及其相關學科在證券期貨交易中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先從世界范圍談起。
據有關報道,當今華爾街最搶手的不再是傳統的MBA,而是有統計背景、數理能力強的人才。一些在美國獲得統計或數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被華爾街錄用,轉眼間便當上了年薪百萬美元的「白領」貴族。如,1984年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黃沁於1988年提前畢業,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研究生,畢業後受聘到華爾街某大型證券公司工作。在這個世界上金融證券業最發達的地方,他以統計和數學為基礎,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論,現已升任該公司副總裁,主管對外投資工作。年僅27歲的黃沁是進入華爾街金融界高層領導的少數華人之一。
華爾街取才原則的轉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證券期貨等金融業目前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的潮流。證券金融交易是信息量最大,信息敏感度最強、信息變化頻度最高的領域。隨著市場日趨復雜,數字已成為傳遞信息最直接的裁體,加上未來的經濟是被網路覆蓋與籠罩的數字化經濟,大量的數學與統計工具將在分析研究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影響。能否把握那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字所隱含的精微變化,成為決定未來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前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期權定價方面做出開拓性貢獻的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他們在二十多年前就探索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定價模型——布萊克.斯科爾期定價公式。本世紀20年代開設了股票期權品種,由於採用櫃台交易方式和缺乏標准化的設計合約,很難轉讓對沖,交易量不足稱道。1973年美國經濟學家布萊克和斯科爾斯,引進概率統計上隨機變數函數的一些定理和積分求值,推導出不支付紅利的股票期權定價公式,從此期權有了明確科學的價格定位依據,很快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並迅速推廣到全世界,直至現在,期權占據著金融王國的重要位置。定價公式成為整個市場運轉的基礎。這個期權公式的定價思想所引發的金融革命表現在,預測遠期價格成為可能,不僅使期權為指數、貨幣、利率、期貨交易提供了全新的保值,投資手段,極大地豐富了金融市場,而且進一步推動了對各種金融產品的價值研究,提高了操作的理論水平。由此可以推斷,沒有布萊克.斯科爾斯定價模型,期權就不可能發展這么快,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場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高度發達,如今國外大型金融機構在總結金融交易失利原因時,總是首先追究最初的定價是否存在漏洞和錯誤
建立一個模型就摘取經濟領域的桂冠這一事實,體現了經濟與統計數學密不可分的關系。據不完全統計,自1969年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的40多位獲獎者中,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有23位,10位擔任過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長,有六位直接靠計量經濟的研究和應用成果獲獎。借用統計數學,將經濟理論數學公式化,將經濟行為定量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熱門課題。
有關專家指出,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於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本身並非充分條件。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力量。數學給經濟界帶來新的視角,新的觀念。抽象的數學工具一旦准確地切入金融市場,就顯得非常實用和有價值。二十多年來,指導期權交易的理論—定價模型得到廣大投資者的一貫遵循。沒有統計基礎、不懂定價公式含義的人要想在市場有出色表現將是十分困難的。
證券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是個永恆的話題,投資者都想尋求收益回報,但又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損失可能。市場到底存在哪些風險,如何確定風險的大小,如何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歷來都是受人關注的焦點和難點。自從1952年美國學者馬柯威茨運用數量方法創立證券組合理論以來,市場風險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不再變得那麼可怕和不可駕馭。
馬柯威茨組合理論的立足點是全面考慮「期望收益最大」和「不確定性(即風險)最小」。它通過總結投資損失的概率分布和可能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程度(即我們統計學上的方差),發現投資者應該同時按適當比例購買各種證券而不是一種證券,進行分散化投資,其收益才盡可能是確定的。通過數量分析得出的這種結論,迎合了投資者避風險的需要。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促進了基金的蓬勃發展。在短短的幾十年間,隨著量化研究的不斷深入,組合理論及其實際運用方法越來越完善,成為現代投資學中的主流工具。由於馬哥威茨證券組合選擇理論給金融投資和管理思想帶來革新,199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眾所周知,量變引起質變。數量關系的背後,牽扯著市場的穩定與發展。金融業的現代化推動了統計與數理方法的應用研究,反過來,當今世界的金融管理特別是防範金融風險,也越來越要量化研究。早在1995年9月,美國斯但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劉遵義就通過實證比較,數量分析和模糊評價等方興,預測出菲律賓、韓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有可能發生金融危機。後來的事實果然如此。這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沒有完整、科學的分析預測工具,就可能在國際金融競爭中蒙受重大損失。只有加強對作為金融信息的各種變數的研究,才能提高對金融運行規律的認識,才能把握市場的發展動向。
經濟理論的數學化和統計分析,使各種經濟行為也越來越數量化。在金融領域也不例外。定價公式和組合理論地位的確立,就證明數量工具已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有統計顯示,在西方金融市場,三分之一的人運用組合理論來投資,三分之一的人靠技術分析管理頭寸,另外三分之一的人仍在堅守基礎分析。雖然運用何種手段來指導決策是投資者個人偏好、觀念的問題,但組合理論和技術分析所運用的統計工具逐漸被認同,說明理性投資將成為市場的寵兒。由此我們不難理解華爾街選才的動機。
主觀意見和直覺判斷有很大的隨意性,顯然與現代投資決策的要求相去甚遠。對市場和價格進行定量研究,從而揭示客觀存在的數量依存關系,成為投資和管理決策的一項基礎工作。用統計工具處理各種證券金融數據,可以比較全面地分析各種因素的影響力度。其主要表現在:
1 結構分析:證券市場與匯率、利率變動和國民經濟發展有多大的關聯度;單一證券與整個市場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市場指數設計是否合理;證券與期貨價格走勢是否相互制約;同一類證券有沒有一定的連動關系。
2 價值預測:分析未來證券發行和上市價格的理論定位,確定金融衍生證券的價格,分析預測證券期貨的價格走勢,進行投資決策等。
3 政策評價:研究市場系統風險的預警及控制,探討不同的組合投資效果。
4 理論檢驗:證券價格能否反映所有的信息,市場的有效性實證檢驗;各種技術指標的適用性和優化處理,周期效應的對比分析。
從以上可看出,量化研究有助於搞好風驗管理,設計投資組合,選擇交易時機,評估市場特性。統計工具在證券金融市場的大量應用,對交易技術的升級換代,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特殊貢獻。現在,電腦交易系統在國外大行其道,依據不同要求設計的模型軟體層出不窮,只要把數據輸入電腦中,投資者根據分析結果隨時制訂和調整投資計劃。
投資者競爭的優勢不再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上,而是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誰的模型從總量上與趨勢上能更合理、科學地分析市場,誰就能掌握主動。
簡單的統計和數學方法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復雜的金融發展需要。隨著統計和數學工具的推廣應用,一門新興的邊緣科學——金融統計學應運而生。美國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英國利茲大學先後確定了金融統計的碩士和本科生的培養計劃。我國近幾年來,像中國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和山東大學建立了統計金融系,去年北京大學相繼成立了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管理中心、金融數學系;像北方工業大學統計學專業等建立的證券期貨模擬實驗室的也有很多家;開設相關專業的就更多了。
總之,統計學及其相關學科在證券期貨交易中的重大作用愈來愈被人們所認識和重視。讀者從本專題所講的內容也將會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後面我們將結合我國證券期貨交易的實際,介紹統計方法在證券期貨市場的一些基礎應用(包括我們的部分研究成果),如證券期貨交易的統計指標體系;證券指數;投資組合;上市公司財物報表的統計分析與選股;證券期貨價格走勢預測(主要是技術分析)等。 相關性:畢業論文,免費畢業論文,大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模板
㈤ 求一篇證券投資模擬(股票)分析報告任務書
搜搜問問沒有這也差不多,
投資股票不如買基金,
模擬股票分析報告任務書,
你就按二成賺,三成持平,
多半賠光了的思路編吧。
附錄
2007年證券市場回顧與展望(權威整合發布)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2007hgyzw/1.shtml
2007股市十大失落:期指鬼故事從年初講到年底 (20080102 09:53)
2007十大股市交易日 (20080102 09:26)
券商預測成功率六成 (20080102 00:31)
誰的大牛市:券商經紀業務收入超千億 (20071229 10:21)
2007年:大國崛起背景下的股市博弈 (20071229 10:11)
2007股市落幕:全年大漲97% 65萬人套在6000點 (20071229 09:24)
盤點2007股神之謎 (20071229 08:21)
牢記2007股市的經典場景 (20071229 08:10)
新浪-中證2007年十大股市新聞網友評選結果 (20071229 07:32)
2007年終特別報道 全年證券市場大事記 (20071229 03:58)
滬深股指全年上漲96.66%和166.29% (20071229 03:58)
狂飆與恐慌:2007牛市滋味別樣雜 (20071229 03:58)
2007年市場之最 (20071229 01:25)
A股TOP10大排隊 牛市經典鏡像 (20071228 20:56)
指數悲歡:股市過山車的背後(2) (20071228 14:16)
指數悲歡:股市過山車的背後(3) (20071228 14:16)
指數悲歡:股市過山車的背後 (20071228 14:16)
部分海外股市年終回顧:振盪2007升多跌少 (20071228 10:53)
2007上市公司黑幕盤點:杭蕭鋼構 金泰 東方電子 (20071228 10:23)
2007年股市三個階段的主旋律 (20071228 03:45)
2007年股市盤點:多元化投資時代來臨 (20071227 17:44)
2007年股市盤點:金融控股眾生相 (20071227 17:43)
2007年股市盤點:監管創新不斷 (20071227 17:33)
2007年股市盤點:民企海外上市扎堆 (20071227 17:31)
2007年股市盤點:民營企業海外上市瘋狂年 (20071227 17:29)
2007年股市盤點:藍籌海量回歸 (20071227 17:26)
2007年股市盤點:電力板塊整體上市 (20071227 17:24)
2007年股市盤點:央企重組核聚變 (20071227 17:21)
二級市場:悲喜之間釋放價值 (20071227 17:18)
2007年股市盤點:資本市場大裂變 (20071227 17:17)
2007年券商薦股重基本面 大牛股漏網頻頻 (20071227 08:00)
07年A股再踩跟斗雲 大牛市呈現四大特徵 (20071227 08:00)
2007年三次驚魂震盪 風險教育貫穿全年 (20071227 08:00)
中石油陷羅生門 成股民2007年最大傷痛 (20071226 23:05)
今年翻番個股超千隻 半數個股未能回5-30 (20071226 18:10)
盤點2007-十大瘋狂股事 (20071226 16:01)
中國奔向全民炒股時代 今天你漲了嗎 (20071226 08:00)
細數07股市游樂園中的十大神奇過山車 (20071226 07:18)
從單邊市走向雙邊市 股指期貨正在敲門 (20071226 02:35)
證監會:滬深兩市投資者開戶數約1.36億戶 (20071225 20:39)
尚福林:2007年上市公司分紅會遠超往年比例 (20071225 16:26)
回顧2007年股市 解密十大牛股及五大滯漲股 (20071225 07:31)
2007收官之戰 機構祭出重倉股 (20071225 07:26)
一億中國股民當選《亞洲周刊》2007風雲人物 (20071224 14:19)
2007股市關鍵詞 (20071224 11:54)
資產注入與整體上市:精彩與遺憾並存 (20071224 09:04)
券商預測點位謬千里 10大牛股年終盤點無一言中 (20071224 06:50)
股市風景:2007VS2006 (20071224 05:27)
投資者近四成虧損 跑贏大盤不足一成 (20071224 02:06)
㈥ 我的論文題目是"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怎麼寫啊
摘要: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投資者等經營主體的行為,最終影響股票價格的走向。企業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說明市場具有信息傳遞、引起股價變動的功能。根據我國證券市場的特徵,分析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有效市場假說;會計信息披露;股票價格;超常收益
眾所周知,股票的市場價格是股票內在價值的外部表現形式,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只能圍繞價值進行波動。雖然股票投資的盈虧是由投資人依據其意志並通過交易體現出來的,表面上看交易行為是投資盈虧的原因,但投資人投資意志的形成不僅取決於股價的市場水平,更有賴於通過對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以體現出來的股票價值的判定。企業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關系表明,市場具有傳遞信息,引起股價變動的功能。
一、股票價格與股票價格信息的相關性
西方價格理論的基點是均衡價格。最簡單的均衡價格模型只包括三個變數,即供給的商品數量、需求的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價格取決於供給和需求。達到價格均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供求平衡。這種理論可以很好地說明各種實物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的變動,從大到汽車、住宅,小到針線、糖果之類的各種商品。
但是股票作為一種商品,卻有著若乾和實物商品不同的特徵。股票不是一種實物商品,而是一種虛擬商品。購買股票作為一種投資行為,是投資者放棄當前的享受,而意圖獲取未來的收益;而作為一種投機行為,則是他根據自己的預期和判斷,預測(雖然有著諸多的不確定性,雖然這種預測可能會是錯誤的)該證券在隨後的較短時間內會發生對自己有利的變動,從而給自己帶來收益。作為虛擬商品的股票本身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它只是代表著某種所有權,然而這種所有權既不能充飢,又不能禦寒。由於股票的這種基本特徵,它就具有了與其他商品大不相同的種種派生的特徵。例如,股票供求規律和一般商品的供求規律是不一致的。按照供求法則,一種商品物價上漲,則其需求下降;而價格下降,則其需求上升。然而在股票市場上追漲殺跌卻往往是常態,即股票的價格越是上漲,就越是有人去追捧它而買進;股票的價格停止漲勢而下跌,卻往往成為投資者拋售它的理由。股票價格的運行常常出現某種「趨勢」,其實質是一種投資者的行為交互影響而形成的「自我增強機制」。但是這種自我增強機制並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在一定的條件下會出現趨勢的逆轉。股市的崩盤,往往是由於這種趨勢的逆轉而產生的。
因此,股票價格比一般商品價格包含更豐富的信息。經濟學家佛里德曼曾經指出,價格有三大功能:一是傳遞信息;二是產生激勵;三是分配財富。價格之所以能夠傳遞信息是因為在商品的價格形成中凝結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各類信息及信息的交匯在股票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也比一般所認識到的要大得多。由於股票沒有使用價值,所以它沒有和其他商品類似的比較直觀的可比較性。因此,股票的價格是相對而言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和投資者群體對股票價值的綜合判斷。
投資者對股票價值的判斷需要大量的信息,如該股票目前的凈資產,其未來可能的盈利狀況,產品開發、技術創新、投資項目的信息,行業發展變化的信息,宏觀經濟運行的信息等等。但這些信息都是「過去式」的信息,雖然由過去推斷未來在預測中的使用是合理的,但這樣的推斷在股票投資中的應用往往是不成功的。特別是當企業置身於非常復雜的競爭環境中,今天的成功並不意味著明天能夠繼續成功,而今天的失敗也不意味著明天仍然會失敗。對企業經營而言,未來是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這種對未來變動的預測信息盡管是不準確的,但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卻是不得不加以考慮的。因此就有「買股票就是買未來」的說法,其實質就是在於投資者將購買股票作為投資手段,正是犧牲當前的享受以換取未來的更大報酬。在這一點上,股票的預測信息對股票價格的決定比當前和過去的信息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僅此一點就使得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比一般的商品要大得多,因此它包含著眾多投資者對該股票未來的綜合判斷。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判斷對價值型投資者是重要的,因為這類投資者是根據股票的內在價值來買賣股票,目的是獲取來自上市公司的經營回報。但是市場中另有一大類投資者,他們並不在意股票是否具有內在的投資價值,也不在意能否真正獲得來自上市公司的長期回報,他們關心的是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以及在短期波動中實現低買高賣來獲取利潤。這類人在股票市場上被稱為投機者。投機者的存在使得股票市場更加活躍,也使得股票價格的信息含量更為豐富。對這類投資者而言,他們更有興趣的是與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博弈:什麼股票會是其他投資者感興趣的股票,則在其他投資者買進之前買進;在特定的場合和時間,投資者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相互博弈的廣泛性,使得股票價格中所凝結的信息更為豐富,從而也使得股票價格的波動更為頻繁,其運行更加充滿不確定性。
一般而言,某種商品的價格由信息決定可能是不夠准確的,但在股票市場上卻有其特殊的意義。例如,在新股發行之時,廣大投資者作出決定的基本依據是該發行股票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這是募股時的法律文件。投資者正是根據披露出來的信息決定是否購買,同時也是根據這些信息來判斷其招股價是否合理,並以此來決定投資策略———購買與否以及購買多少。這些信息本身是投資者形成投資價值判斷的基礎,從而決定了供求關系的格局———有多少人購買以及最終的股票發行價格如何。至於在二級市場上,信息引起股價變動的實例更是不勝枚舉。一則上市公司投資於新項目的信息,可能會使股票市值在不長的時間內增加一倍甚至更多;而另一則對公司利空的消息,則卻會引發股價的大幅下跌。
證券市場上價格對信息的反應速度可能會遠遠超過任何其他市場。假如有一條對某股票是利好的消息披露出來,那麼該股票的價格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上漲,而不會留下明顯能夠盈利的長期機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市場對於信息利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二、有效市場假說與會計信息披露
有效市場假說的核心是指有效市場中證券價格總能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所有有關信息。如果根據一組信息從事交易而無法賺取經濟利潤,那麼資本市場便是有效的。
有效市場假說根據證券市場與企業信息的關系將市場分為三種類型:強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和弱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市場的證券價格充分且迅速地反映市場上的所有信息(包括未公開的內幕信息),它真正代表公司的投資價值,從而體現證券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功能,因此,投資者無法以任何信息獲得超額利潤。強式有效市場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狀態:即證券價格根據所有信息(公開的和內幕的)自動作出充分反應與調整。企業信息不會影響證券價格,因為它披露的企業信息已經作為有用信息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中,所以,會計信息披露對強式有效市場毫無意義,利用內幕信息從事交易的人無利可圖。
半強式有效市場的證券價格反映了一切公開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與現在和過去證券價格有關的信息。企業信息的披露會引起證券價格的波動,從而引起證券交易市場資源配置的變化。一般來說,只有相當成熟的證券市場,投資者普遍具有理性,信息呈報途徑暢通、覆蓋面廣,有大量的機構投資者,信息披露制度充分完善,並具有一批高素質的投資咨詢機構,才能成為半強式有效市場。在半強式有效市場,由於可以公開獲得的信息已經充分反映在證券價格中,投資者利用可以公開獲得的信息進行交易,只能獲得經調整後的平均投資回報率。若在企業報告信息公布之前就得到它(即內幕信息),就能在證券價格作出調整前就選定投資方向,從而獲得超額利潤。因此,內幕信息交易是半強式有效市場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弱式有效的證券市場,所有歷史價格或收益的信息均已體現在股票價格之中。價格充分反映了歷史上一系列交易中所包含的信息。有理論認為,證券價格沒有任何規律可循,所以,股票價格的波動只能是對「新」信息的反映。而新信息是不可預測的、隨機的,因此股票市場上的隨機波動不僅不是市場無效率的表現,相反它是對不可預測的新信息迅速、有效的反映。弱式有效市場揭示了新的信息會在發布瞬間充分地反映在證券價格中,故可以利用未公開的內幕和目前已公開的信息賺取超額利潤。弱式有效市場說明證券價格充分反映了所有過去的歷史信息,因而部分投資者可以憑借其信息優勢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同時由於可以憑借的信息包括內幕信息和目前已經公開的信息,因而弱式有效市場存在著最大也是最多的可乘之機。
國內學者對我國證券市場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證券市場具有弱式有效市場特徵,還不具有半強式有效市場特徵,正處於向半強式有效市場轉變的過程中。
三、會計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分析
國內有關學者就信息披露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已經進行過大量的實證研究。總結相關學者的研究,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我國股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趨於成熟。人們已經認識到什麼類型的信息對投資者是利好,什麼類型的信息對投資者是利空。「利好組合」可以獲得正的超常收益率,「利空組合」則獲得負的超常收益,這說明中國內地股市能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會計盈餘信息,或者說會計盈餘信息的信息傳遞效應確實存在,年報公布的盈利信息具有明顯的信息含量。
第二,無論是「利好組合」還是「利空組合」,在公布日之後均不再有明顯的超常收益率。從這個意義上講,內地股市對信息的反應明顯提高。但同時,信息的超前反應現象十分嚴重,在近幾年更為突出。因此,可以說內地股市對盈利信息的反應經歷了一個由不重視到重視,由對盈餘信息滯後反應到對盈餘信息超前反應的過程。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布前,欲公布的信息或已逐步在股票市場上傳播,或已被人估計或預測到,使證券價格在相關信息正式公布前就作出了反應,而在信息公布時調整則不會太大。
第三,如果會計信息的披露是及時、充分的,那麼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就應該在信息披露前後能夠比較清晰和准確地體現在股票價格的變動上,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業績增長———股價上漲(反之下跌)的思路考慮股價的變化,相關財務指標的變化幅度與股票價格的變化幅度應基本相當。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在會計信息披露前後的較短時間內,各項財務指標的變化幅度要遠遠大於股票價格的變化幅度。事實上,股票價格已經提前反映了這些會計信息的變化,因此在信息披露前後較短時間內的變化幅度則相對較小,這也進一步證明了我國證券市場存在明顯的會計信息提前泄露現象。
我國證券市場基本能反映過去和現在的部分信息,這說明上市公司的企業信息已經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影響。但由於種種原因,股票價格還不能及時反映所有披露的企業信息;另一方面,由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信息真實度不高,投資者據此進行的一些投資安排存在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利潤操縱,已經使上市公司盈利性會計信息披露與股票價格的變動的相關度大打折扣。為此,從投資者對企業信息的要求出發,逐步完善現行會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證券市場效率,是真正體現「在完善中發展,在發展中完善」原則的惟一出路。
參考文獻:
[1]閻達五。證券市場會計監管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2]孫強,郭樹華。信息非對稱條件下資本市場[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劉志新,賈福清。證券市場有效性理論與實證[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1.
㈦ 求一篇關於股票的論文
證劵投資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資產的不斷增加,投資理財已成為日益重要的問題,投資理財是針對風險進行個人資財的有效投資,以使財富保值、增值,能夠抵禦社會生活中的經濟風險,不管是儲蓄投資、股票投資,外匯、保險投資,由於投資品種日益增多,所需的專業知識也不盡相同,投資方法也很難完全掌握,以下是本人對證劵投資分析的淺見。
一、 風險的定義與衡量
在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決策者(X)可能得到的利益(R)不僅取決於他自己選擇行動(a),而且還取決於其他一些條件或他人採取的行動(b)。設決策者X可能選擇的行動集合為A:{a1,a2,...…a n},經濟社會(Y)可能發生的狀態或他人可能採取的行動為B: {b1,b2,...bi,…b n}。決策者的收益函數方表示為:R=f(a、b),a∈A,b∈B.這個函數表示,決策者X採取行動為a的利益和他的選擇有關,也和經濟社會發生的狀態(或他人採取的行動)有關。Y採取的行動b相對於X的利益可以是「中性」的(不有意使X的處境更好,也不有意使X的處境更糟);如果X和Y的利益是沖突的, Y就可能傾向於採取減少X利益的行動;如果X和Y的利益是一致的,則Y就有可能採取增決於Y 的行動。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對於X而言Y的行動具有不確定性,從而X是在不確定的條件進行決策的。
當存在不確定時,決策者的決策就具有風險。風險就是不加X利益的行動。從決策論的角度看,X採取怎樣的行動,作出怎樣的決策,還要取確定性,源於不完全信息或者非對稱信息。風險的必要條件是決策面臨著不確定的條件。當一項決策者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時,具有的風險的含義是:從事前的角度看,決定所購買的資產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及其變動幅度;從事後的角度,指由於不確定性因素而造成的決策損失或相對損失 。在計量經濟學中,風險通常用統計學上的標准差來衡量。
二、證券投資風險及其分類
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於證券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高收益,而證券投資(尤其是股票交易)的收益受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收益穩定性明顯不如銀行存款高,這就產生了證券投資的風險。這種風險是與收益相伴而生的,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因此我們也可以把證券收益看成是對投資者承擔風險的一種補償。具體地說,證券投資風險是指證券的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報酬,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投資者投資於證券都希望獲得預期收益,而真正得到的是實際收益,它有可能低於預期收益,這時風險就發生了,使投資者遭受到了損失。
不同的投資選擇會帶來不同的投資風險,風險產生的原因和程度也不盡相同,總體上按風險產生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市場風險。這是金融投資中最普遍、最常見的風險。無論投資於有價證券,還是其他實體項目,幾乎所有投資者多必須承受這種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市場買賣雙方供求不平衡引起的價格波動,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2)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由於市場利率的變化影響到證券的市場價格,從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3)偶然事件風險。這種突發性風險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必須承擔的,且其劇烈程度和時效性因事而異。如自然災害、戰爭危險、政府的貨幣政策、匯率的變化、專利申請等意外情況的出現,都是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無法預料的。
(4)貶值風險。又稱通貨膨脹風險或購買力風險。通常用消費者價格指數測量通貨膨脹率.
(5)企業經營風險。企業經營風險是指由於經營的好壞而產生盈利能力的變化,造成投資者的收入或本金的損失。
(6)企業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採用不同的融資方式而帶來的風險。
證券除了上述幾種風險外,還有其它一些風險,如:道德風險,法律風險、政治風險等等。
三、 證券投資風險的計量方法分析
為了在證券投資中便於比較風險的大小,我們將風險劃分為兩類,即總風險和市場風險。總風險是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之和;市場風險是針對資產組合而言,研究各項資產收益率與組合收益率之間的相關性。對單個證券來說,主要考慮其總風險,而對證券組合,主要考慮其市場風險。
1.總風險的計量
(1)由於收益率是投資的結果,對風險的分析也集中在這個隨機變數上。常用收益率的方差來衡量風險的大小。
(2)一般而論,只有在期望收益相差不大時,標准差不大時,標准差才能夠對各項的風險程度予以度量。如果各項目期望收益相關較大時,則需運用差異系數來評價各項目的風險。差異系數實際上就是單位期望收益所承擔的風險.
(3)若將風險看作股票價格可能的波動,價差率就是一個衡量股票風險的較好指標。
價差率=2(最高價-最低價)/(最高價+最低價)
價差率越大,意味著風險也越大,需要指出,為了克服短期因素的影響,應考察在一段時期內平均價差率,以了解全面的情況。
(4)以收益率作為尺度衡量證券投資風險也是一種度量風險的方法。可將證券投資的收益視為無風險收益與風險補償收益兩部分.一種證券收益率越高,說明其風險補償收益越大,同時其風險程度越高。具體的方法是將在許多方面都相同而只在某一方面有顯著不同的證券進行比較,這樣便可以衡量出某種證券風險程度的高低。
(5)下面介紹另一種度量方法---風險補償法。假定作為投資收益的隨機變數R僅有兩種可能的取值,即R1與R2,取值的概率分布為P1和P2=1-P1,該證券的期望收益為:
ER=P1R1+P2R2
其期望效用為:
EU(R)=P1*U(R1)+(1-P1)*U(R2)
2.組合資產的收益與風險
作為投資對象的各類證券的組合稱為組合資產。馬柯維茨的證券組合理論解決了組合資產的風險度量問題。概要而言,馬柯維茨理論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一個投資者的證券組合選擇可以簡化為兩個因素的權衡,即證券組合的期望收益及其方差。
如果把市場上所有可能選擇的證券構成一個按它們的市場比重為權重的組合資產,就稱之為市場組合資產.當投資者僅持有由風險資產組成的市場組合時,每一證券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關系就表現為每一證券收益率中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無關的部分會由於持有市場組合而完全消失,也即每一證券的風險是根據與市場組合的協方差的大小來決定的。體現了單個證券收益與整個「市場組合」收益二者的關系,β I 描述了單個證券對於市場組合收益變化的敏感性。稱為β I 證券I 的系統風險。由於β m =1,所以證券的系統風險可以劃分為兩類,對於β>1的證券,其風險大於平均系統風險;反之,其風險小於平均系統風險。所以β可以衡量證券的相對風險。
3.遞增風險的三種等價定義
為了對兩個證券或投資的風險進行比較,以下給出了遞增風險的三個等價定義:
定義1 設有相同期望值的兩項投資W1和W2,如果
E{U(W1)}≥E{U(W2)}
對每一個凹函數都成立,則稱W1比W2的風險小。
定義2 若設W1和W2為二項投資,存在一個隨機變數ξ, 使得W2= W1+ξ, ξ 為雜訊且 E{ξ| W1}=0,則W1比W2的風險小。
定義3 設W1和W2的分布函數F和G被限制在區間[a ,b]內,且
T(Y)=∫ay[G(x)-F(x)]d x
如果T(y)≥0,且T(b)=0,則稱W1比W2的風險小。
遞增風險的界定對研究最優投資的性質是很有用的。
4.一種新的風險度量方法
設證券收益率為R,它的期望收益率為μ,R=μ +ξ。
其中,E{ξ}=0, μ=E{R}。定義隨機變數,
ξ+=ξ(當ξ≥0),ξ+=0 (當ξ<0);
ξ-=0 (當ξ≥0),ξ-=ξ(當ξ<0)。
- E{ξ-}為證券的風險測度,稱之為平均損失。
對於兩個證券R1 、R2,相應地應有
R1= E{ R1}+ξ1
R2= E{ R2}+ξ2
如果- E{ξ1-}>- E{ξ2-},則我們說證券1的風險比證券2大。
進行證劵投資就是為了妥善的管理我們的財產,把證劵投資風險降到最低是我們每一位投資者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僅供參考。。。
㈧ 求一篇畢業論文,還有開題報告,題目是《論貨幣政策的股票市場傳導渠道》,謝謝各位了!!!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一、貨幣供應量的傳導機制
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會通過一定的傳導機制影響包括股價在內 的金融市場的變化,其作用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貨幣供應量增加,人們持有更多的貨幣.貨幣的邊際收益下 降,從而使現時的股票收益低於預期的收益,促使人們購買更多的 股票,引起股價上升。
(2)隨著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利率會隨之下降而引發更多的投 資支出。投資的增加會創造更多的家庭收入,引起消費支出的增 加,並通過乘數的作用帶來更高的產出和公司利潤。公司利潤的提 高致使對股票的需求增加,進而抬高股價。
(3)由於股票的價格等於按市場利率貼現的預期收益流量.與 市場利率成反比,市場利率下降也會提高股票預期收益的現值。從 而促進股票價格的上漲。
(4)當中央銀行以快於正常速度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公眾發現 手中持有的現金多於日常交易的需要,從而會調整資產構成.把多餘的一部分貨幣用來購買包括股票在內的金融資產。由於股票的 供應量在短期內是同定的,需求的增加就會促使股價上漲。貨幣供 應量減少時.情況恰好相反。
二、調整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從而降低股票價格。再者,對於投資者而言.利率的提高會給靠銀行信貸進行股票抵押買賣或實行保證金買賣的 短期股票交易帶來較大影響,增大交易成本,引起股票需求下降。 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
(1)利率變動造成的資產組合替代效應。 利率變動通過影響存款收益率,投資者就會對股票和儲蓄以 及債券之間做出選擇,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通過資產重新組合進 而影響資金流向和流量,最終必然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和股票價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資金可能從股市轉向銀行儲蓄和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減少股票需求.股票價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市資金供應增加。股票價格將上升。
(2)利率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未來的估值水平。 貸款利率提高會加重企業利息負擔,從而減少企業的盈利,進 而減少企業的股票分紅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紅派息降低 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必然會下降。相反,貸款利率下調將減輕企業 利息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使企業可以 增加股票的分紅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紅派息增加的雙重 影響。股票價格將大幅h升。
(3)利率變動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影響。 股票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資產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 決定的,股票的內在價值與一定風險下的貼現率呈反比關系.如果將銀行間拆借、銀行間債券與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回購利率作為參考的貼現率,則貼現率的上揚必然導致股票內在價值的降低,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以上的傳導途徑應該是較長的一個時期才能體現出來的,利率調欄與股價變動之間通常有一個時滯效應,因為利率下調首先引起儲蓄分流,增加股市的資金供給,更多的流動資金流向股市。
(1)調節貨幣供應量對股市的影響。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和再貼現政策調節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供求,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如果中央銀行提高法定 存款准備金率,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並通過貨幣乘數的作用,使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地減少. 股票行情趨於下跌。同樣,如果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商業銀行 資金成本增加,市場貼現利率上升,社會信用的收縮,證券市場的 資金供應減少,使股票行情走勢趨軟:反之.如果中央銀行降低法 定存款准備金率或降低再貼現率,通常都會導致股票行情上揚。
(2)公開市場業務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當中央銀行認為應該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就在金融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主要是政府債券);反之就出售所持有的有價證券。當中央銀行大量購進有價證券時,市場_}=貨幣供給量會增加,從而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 低,企業投資規模擴大和居民消費增加,生產擴張。利潤增加,這又 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反之,股票價格將下跌。我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的運作是直接以國債為操作對象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國債市場的供求變動和國債行市的波動。進而影響股票市場的行情變化。
(3)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利率是股票市場的一個敏感指標,中央銀行的每一次利率調整,甚至投資者對利率走勢的預期或市場對利率變動的謠言都極 易造成股票價格的波動。利率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首先,利率發生變化會使不同投資工具的收益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 當中央銀行降低利率時。持有債券所得到的收益相對於股票而言 就會降低,那些債券持有者將賣掉債券轉而投資股票.從而推動股 票價格上漲,而股票價格的上漲必然會為企業的股票籌資活動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其次,利率的變化會對公司的利潤產生影響。當利率提高以後,公司貸款成本提高,公司利潤下降,這會影響 資金追逐同樣多的股票,才能引起股價上漲刑率下調到股價上漲之間有一個過程。另外,利率對於企業的經營成本影響同樣需要一個生產和銷售的資本運轉過程,短時間內,難以體現出來。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場的相關性要從長期來把握。
三、結淪
貨幣政策的傳導需要依賴於比較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作為 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只有當這兩個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一體化時,各個市場的資金價格才能及時地引導資金在不同市場之間迅速流動,以達到調節資金供求平衡的目標。只是,目前來看,要達到這一個目標條件還不成熟,措施、機制和手段還遠未臻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