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陽風電股票市值
⑴ 明陽風電為什麼被剔除出納斯達克OMX Clean Edge全球風能指數這對公司發展有何影響
先給你做個名詞解釋,什麼叫「全球風能指數」
納斯達克OMXCleanEdge全球風能指數旨在為全球風能領域提供透明化的標准,該指數中所包含的公司主要涉及風機生產商、風電開發商、分銷商以及安裝和終端使用者,入選公司的股票同時必須滿足其他硬性指標,如最小市值和按美元計價的平均每日交易額。該指數每半年評估一次(分別在當年的三月和九月進行)並依託於全球風力資源指數基金(PowerSharesGlobalWindEnergy),該基金根據納斯達克OMXCleanEdge全球風能指數的收益(費用支出前)和價格來尋求投資機會。
由此可見,裡面提到的例子,「最小市值」和「日均交易額」,明陽風電沒達到標准就被剔了。
其實明陽風電被剔除是9月19日的事,對未來的發展有什麼影響,你看看它最近的走勢圖就知道了,正如趙老師所說「別看廣告,看療效」~
附:明陽風電(代碼MY)日K線圖
⑵ 風能上市公司龍頭有哪些
泰勝風能,江蘇新能,恆潤股份,夢網科技明陽智能等。
一、中國風力發電行業龍頭企業全方位對比 風力發電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步於歐洲,自此也開啟了一項人類可以利用更多清潔資源的新領域。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全球風力發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逐漸成為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加入其中。 目前,中國風力發電行業的主要龍頭企業分別是金風科技(002202)和明陽智能(601615)。整體來看,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都實現了從上游葉片生產到中游整機製造到下游運營運維的全產業鏈布局。從市場地位來看,2020年金風科技的風力發電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為過國內第一,而明陽智能是國內第三。
二、明陽智能:風力發電業務的布局歷程 明陽智能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創新自主研發為核心理念。2010年,公司在紐交所上市且在次年市值規模突破100億元大關。在2017年,全球權威研究機構Totaro&Associates發布了最新的《全球風力發電創新趨勢報告》(Global Offshore Wind Innovation Trends Report)。在風力發電創新排名中,明陽風電處於第一位。在2019年,明陽智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615.2021年1月15日,明陽智能MySE8.3MW超大型海上機組在福建興化灣風力發電場二期項目成功吊裝。並於2021年1月30日完成調試並網運行。
三、明陽智能:風力發電業務布局及運營現狀 ——經營現狀:布局遍布全球 明陽智能作為全球化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致力於能源的綠色、普惠和智慧化,業務涵蓋風能、太陽能產業,位居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第40位,全球風力發電創新排名第一位,正奮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團。 公司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中國廣東中山,前身為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清潔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管理與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位居第40位,穩居全球風力發電創新排名第一位,已發展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慧能源企業集團。
拓展資料:風能(wind energy) 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能。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由於太陽輻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引起大氣層中壓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氣壓梯度的作用下,空氣沿水平方向運動形成風。風能資源的總儲量非常巨大,一年中技術可開發的能量約5.3X10^13千瓦時。風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儲量大、分布廣,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只有水能的1/800),並且不穩定。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風能可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得到開發利用。風能利用是綜合性的工程技術,通過風力機將風的動能轉化成機械能、電能和熱能等。
⑶ 明陽智能屬於什麼板塊
明陽智能屬於風電板塊,風電概念股
風電是風力(風能)發電的簡稱。風電概念形成也就可以理解了,主要是風力發電上市公司組成。風能的運用是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風能發電無污染、能量大;同時風能也是可再生資源。要利用風能,風電技術裝備就必不可少,這是保障風電產業發展的基礎。我國的風電技術裝備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在2010年末,我國的風電裝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這跟我國的風能儲量大、分布面積又很廣闊是分不開的。風電的概念股包含有沃爾核材、湘電股份、華儀電氣和中路股份等。
風電板塊有哪些股票?
風電概念股票龍頭有:
1、明陽智能:風電龍頭股。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3.34億元,同比增長45.54%;實現扣非凈利潤2.39億元,同比增長58.66%;明陽智能毛利潤為8.915億,毛利率20.92%。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中國廣東中山,前身為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明陽智能是什麼公司?
2、禾望電氣:風電龍頭股。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14.37%;實現扣非凈利潤6190萬元,同比增長137.29%;禾望電氣毛利潤為1.499億,毛利率45.18%。項目達產後,公司位於深圳的生產基地將搬遷至蘇州,公司整體將形成年產各型號的風電變流器3,000台、光伏逆變器900台、低壓工程型變頻器1,050台和通用型變頻器產品19,000台的生產能力。
深圳市明陽智能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於2016年12月06日成立。
深圳市明陽智能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一般經營項目是:百貨銷售、服裝鞋帽銷售、紡織品銷售、針織品及原料銷售、廚房設備、衛生潔具、日用雜貨的銷售、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銷售、日用品、文具用品的銷售、體育用品、體育器材銷售、首飾的銷售等等。
明陽智能副董事長,董事沈忠民,1963年出生,中國國籍,擁有中國香港永久居留權,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
⑷ 想挑戰金風科技龍頭地位,風電黑馬三一重能後勁不足
6月22日,三一重能(688349.SH)正式登陸科創板市場。當日股價報收40.96元/股,市值482億元。
在目前國內風電整機上市公司中,三一重能的每股股價最高;市值位居第三,與市值第一的明陽智能(601615.SH)相差157億元;與第二的金風 科技 (002202.SZ)相差81億元。
同日收盤,明陽智能(601615.SH)、金風 科技 、運達股份(300772.SZ)、電氣風電(688660.SH)的股價分別報收30.38元/股、13.7元/股、23.75元/股、8.93元/股;市值分別為639億元、563億元、129億元、119億元。
三一重能成立於2008年4月,是國內第八大風電整機製造商。其前身為三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三一集團,實際控制人為梁穩根,董事長為周福貴。
這家背靠三一集團,以風電全產業鏈自主研發、製造為特色的風電整機商,正發力挺進第一梯隊,曾宣稱「三年內成為風電整機老大」,直接挑戰去年新增裝機排名第一的金風 科技 。
此番上市後,三一重能將發生哪些變化?它真的能趕上金風 科技 嗎?
金風 科技 連續11年穩居中國風電整機商老大位置。此前,三一重能在風電整機商中的存在感並不高,市場排名位居十名以外。
近三年來,兩者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發展一向穩健的金風 科技 成長性陷入瓶頸,三一重能則在短時間內爆發,成為行業最強「黑馬」。
2019-2020年是三一重能的關鍵之年。按照政策,陸上風機國家固定電價補貼將在2020年底到期。風電行業因此進入史上最大搶裝潮。2019年,中國風電市場公開招標量暴增至6800萬千瓦,為上年的兩倍。
三一重能抓住了這兩年的發展機會,狼性開拓市場。憑借富餘產能,該公司在搶裝潮中實現了較快速度交付,吃足了搶裝潮的紅利。
2020年,三一重能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03.3萬千瓦,同比大漲3.31倍,排名從第十位躍升至第八名,為其史上最高排名,也成為當年排名躍升最大的整機製造商之一。
2021年,三一重能以低價策略開疆拓土,斬獲大量訂單,守住了第八名的排位。2019-2021年,三一重能的市場份額由2.6%提漲至5.7%。
同期,金風 科技 市場份額被侵蝕,由29.9%下滑至20.4%,下降超10個百分點。為了保證利潤,金風 科技 放棄了低價策略,2021年上半年投標價高於同行,在多個大體量的競標中失利。
相比同行,三一重能的強項之一是全產業鏈模式。
葉片是在搶裝潮中最緊缺的核心部件之一。三一重能則可獨立研發生產製造風機葉片。此外可自產發電機,有多家貼牌三一品牌的機艙、底架、輪轂、主軸大部件廠商。
得益於三一集團的工程機械背景,三一重能的吊車資源豐富,也有助於風機更快交付。
此外,三一重能在數字化方面具備優勢。去年,該公司擲重金進行數字化轉型,建設了國內首家風機智能製造工廠,建設了行業內首條「脈動式」智能柔性生產線。
該智能製造工廠的將風機下線時間縮短約三成,單條生產線100天內能生產800台風機,降低了生產時間及製造成本。
2021年,三一重能在風電整機上市公司中的銷售毛利率最高,達28.56%。同期,金風 科技 、明陽智能、電氣風電、運達股份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2.55%、21.43%、16.45%、16.84%。
但相比於金風 科技 的整體實力,三一重能仍遜色不少。
請下載界面新聞客戶端並購買VIP會員,以閱讀完整內容。
⑸ 「風電大王」張傳衛:從5億到113億的飛躍
「風電大王」張傳衛:從5億到113億的飛躍
這個場景或多或少揭示了明陽風電高速成長的某些基因——既是政商關系的處理高手,又能在國際資本市場長袖善舞。
張傳衛當過兵、從過政。1993年他辭職“下海”,拿出自己積攢的工資,東拼西湊了12000元組建中山市明陽電器有限公司,主營產品是配電箱。到1995 年,這個小打小雹滾鬧的公司利潤已有50萬元。不同於許多民營企業家小富即安的心態,張傳衛始終懷著一個更大的夢想,50萬元利潤全部被投入開發新產品。
憑著技術創新,勢單力薄的小企業居然把單個優勢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做到了全國第一。1998年,積累了幾百萬元的利潤後,他再次把所有資金用於產業升級:買地建新廠房,同時開發具有國際水平的高壓開關櫃,產品再次升級,成為國內第一個開發出中置式真空開關櫃產品的企業。
2000 年,全國3000多家開關櫃企業還在激烈廝殺,張傳衛再次調整航向,轉做高壓變頻調速裝置(即高壓變頻器)。這是一款節能產品,能對高壓電動機進行調速節能。當時電力還不緊張,很多地方政府還在鼓勵用電。張傳衛對電力的稀缺性做出前 瞻 性的判斷,在電力過剩時期開始著手研發開發節能設備,以產學研的方式持續投入研發費用7000多萬元。
“他不是圖錢,就是想把事情做成。從沒想過拿錢來享受,該吃什麼還是吃什麼。”追隨張傳衛十多年同事這樣評價張傳衛。
押注風能
這一輪產業升級,使明陽完成了從輸變電設備到大型節能和電力電子裝備核心技術的第一步轉型。五年間,明陽成為全國高壓變頻調速的領軍企業,已經掌握了風力發電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
2005年,新政策規定風電設備的國產化水平要達到70%,而當時外資風機製造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超過七成。面對隱藏的產業機遇,張傳衛認為,既然明陽已經在這個領域積累了核心技術和人才儲備,為什麼不自己做?“對我們來講,這是能介入大產業的唯一機會,火電進不去了,核電需要門檻,水電也很飽和了,我們能進入大電力的切入點就在風電源凳余,夢想就在這里。這是歷史性機遇,一定要沖進去。我們都是40多歲的人了,如果在我們人生中能夠干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這一次機會了。如果用5年時間打造一個百億產值的企業出來,到五六十歲還能做個千億的。如果在50歲還沒做出百億,這一生也就如此了。”
從2005年6月開始,明陽正式進軍風電。雖然有電控系統生產的基礎,但風機核心技術仍處於空白。在高端製造業,國內過去通常的做法是委託開發,以市場換技術。
與一家德國風機設計公司商談了委託開發8個多月後,張傳衛突然在簽約的.前3天改變想法。“我們買得來技術和許可權,但永遠買不來關鍵技術和研發能力。我們有核心的控制技術,還有中國的氣象資料和風資源資料,在中國電力行業有獨特的客戶資源,為什麼不可以聯合研發呢?我不想借雞下蛋,而是要結婚,生出中國的孩子,姓中國的姓。”
確定了粗賣聯合研發模式之後,推出第一批符合中國風資源環境的定製化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風機陸續面世。從合同簽訂到第一台整機投入商業運行小批量生產僅用了15個月,比德方最初預計的3年大大縮短了一半以上。
2006年6月,廣東明陽風電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營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風電工程技術及風力發電相關技術咨詢、技術進出口業務。
第一批風機產品才剛剛下線,張傳衛馬不停蹄地去美國找市場、找資本,坐飛機時睡不著,在航班的便簽條上,他雄心壯志地寫下明陽風電第一個五年目標:“百億產值、成功國內前三的上市公司,進入全球前十”。當時,公司的規模只有300人,連廠房的用地還沒有買下來。第一筆風電設備的訂單才剛剛生產下線。“在總裁辦的會議上說起這個目標,同事們都說老闆瘋了。”張傳衛笑著回憶道。
資本的寵兒
五年後,瘋狂的目標全部成為現實,成功的資本化運作在其中起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當時股權融資的概念在國內還未流行,張傳衛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民營企業家,先後見了150多家國際投資者,包括高盛、美林、淡馬錫等國際知名投行。
一開始,“只要是有錢人都見”。後來,明陽在投資界里名氣漸漲,“找錢”變成了“選錢”——有錢已經不足以打動張傳衛,還要看投資者能否帶來市場和資源、人才、技術等附加值。比如後來國開行通過深圳創新投對明陽直投,帶來國家政策支持;工銀國際的投資,帶來金融支持;美林的投資,還引進了印度的投資商。張傳衛笑稱,好多投資者不僅帶著嫁妝,還把姐姐妹妹也帶來了。
一些投資者在決定投資之前專門來中山看過明陽的工廠,認為項目有前景,就是工廠規模太小了。“投多了會把股權占的太多了,投少了又辦不成事。”
張傳衛卻認為這並不是問題:“我給你畫個蛋糕,告訴你這個蛋糕值多少錢,你買多少,就是議價嘛。這樣既能多融錢,股權也沒被吞掉。”
他不急不緩地為當時只有3000萬資產的明陽風電畫了一個大蛋糕:“到明年底,明陽就可以達到10個億以上產值,1個億的利潤。按6倍的PE值並不高,我要10倍你也得給我。但因為風機剛下線,有風險,所以才降到6倍。”
在6億估值的時候,美林作為第一批投資者進入。隨著第一批風機下線運行,明陽的估值一路看漲。“後來手上拿到十幾億的訂單,明年只要一交付就有利潤了,我當然要提價了。”國開行在3個月後進入時,估值已經飆升到12億。
到今天,張傳衛仍為IDG的“投資失誤”而惋惜。當張傳衛提出6億估值的時候,IDG的投資人楊飛認為估值最多隻值3億。一年後,明陽風電市值已達30億,張傳衛曾對IDG的投資人講:“當時你如果6億入手,到現在已經有5倍收益了。現在30億還進不來。”
到2007年底,明陽募集的資金已經超過2.7億。據業界傳言,在2008年4月至8月期間,與張傳衛吃一頓飯的機會被兩家機構私下炒到100萬元的天價,堪比巴菲特之宴。風投機構對明陽投資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股權融資模式獲得認可後,明陽在國內加速圈地布局,延伸產業鏈,用2年時間打造了天津、吉林、江蘇、內蒙、廣東的5大生產製造和服務基地,幾乎沒進行資本性支出,形成了輕資產的產能擴張。“像天津濱海新區600畝地,建成10多萬平米的廠房的明陽工業園區,我們沒有出一分錢,上市完以後才談的回購。這就是沒錢能做的事。”
⑹ 風電龍頭股排名前十
風電龍頭股根據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有:金風科技;特變電工;中材科技;新強聯;明陽智能;節能風電;天順風能;大金重工;東方電纜以及禾望電器這十隻股票。
風電龍頭股
1.金風科技:是國內領軍和全球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MW、2XMW2.5MW、3.MW(S)以及6.XMW永磁直驅系列化機組,代表著在全球風力發電領域的最具前景的技術路線。
2.特變電工:公司新能源業務涉及為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設、調試以及運維等全面的能源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EPC、PC以及B等工程建設承包服務是方式,並開展風能電站BOO運營是業務。
3.中材科技:公司從事風電葉片的研發、製造以及銷售,產品的下遊客戶為風電機組整機商,終端的用戶為風電場開發商。
4.新強聯:風電類產品方面,公司與多家風電整機的製造商開展合作,已經成為國內大型風電整機製造商明陽智慧、湘電風能等的長期主要的供應商,並且在2018 年成為了遠景能源的合格供應商。
5.明陽智能:公司的主營業務涉及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電站投資運營以及智能管理業務,主要涉及: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及其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風電場及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以及智能運營的管理。
6.節能風電:公司自從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風力發電的項目開發、建設以及運營,公司所有的經營性資產以及收入都是與風力發電相關的。公司具有豐富的風電場運營的經驗,對於從750kW到3MW,從定槳距、雙饋到直驅風機,從純進口風機、合資企業風機到全國產風機都有運營維護的經驗。
7.天順風能:風電領域的全生命周期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風塔製造細分領域處於全球領航地位從事風力發電塔架、風電葉片的生產以及銷售,風力發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以及運營。
8.大金重工:風塔製造細分領域已經處於行業領先的地位;公司主要的產品是陸上風力發電塔架和海上風力發電塔架以及其相關零部件;17年風電塔筒收入達到9.58億元,營收佔比達到93.85%。
9.東方電纜:子公司東方海工已經取得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叄級以及港口與海岸工程專業承包叄級等資質,並且通過了三大體系的認證,開啟了公司高端海纜系統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安裝敷設以及運維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體系,現在已經承擔多個海上風電海纜以及施工總承包項目,為用戶提供系統解決的方案。
10.禾望電器:在風力發電方面,公司專注於電網適應性研究以及未來新機型的研發,風電機組轉矩跟蹤、電網適應性、電能質量、高低壓穿越以及海上風電等解決方案全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⑺ 金風科技PK明陽智能:誰才是未來風電王者
2020年12月,高瓴資本高調入局光伏賽道,讓光伏產業成為資本的寵兒,光伏龍頭隆基股份也不斷新高。然而,裝機規模、業績和市場前景不輸光伏的風電產業,卻在資本市場上差強人意:隆基股份市值4865億元,靜態市盈率56.89;金風 科技 市值509.5億元,靜態市盈率17.19;明陽智能市值323億元,靜態市盈率23.54。這也許是因為風電相對光伏存在發電出力穩定性差,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帶動作用較小的缺點。
盡管如此,整個光伏產業鏈提供的裝機規模和風電裝機規模是差不多的,而且風電相對光伏具有更高的投資造價比。因此,相信作為清潔能源家族中一員的風電,未來也將會有巨大發展空間。
那誰會是未來的風電龍頭呢?金風 科技 ?還是明陽智能?
一、金風 科技 Vs.明陽智能
1、金風 科技
金風 科技 成立於1998年,2007年和2010年分別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公司在衣索比亞、美國伊利諾伊州和得克薩斯州、澳洲和巴基斯坦等國外有項目建設投產,其業務遍布全球六大洲、近20個國家。
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為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當前持股比例18.53%。主要業務為風機製造、風電服務、風電場投資與開發為三大主營業務,並有水務業務。
公司機組主要採用直驅永磁技術,擁有1.5MW、2S、3S/4S、6S/8S系列化機組。據彭博新能源 財經 統計,金風 科技 2020年國內新增裝機容量為12.33GW,國內市場份額為21%,連續10年排名全國第一;全球新增裝機容量13.06GW,全球市場份額為13.51%。
2、明陽智能
明陽智能的前身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於2006年成立,同年便與德國風機設計公司Aerodyn簽署委託設計開發合同。這就是說公司成立以來就帶有德國工業基因。明陽風電產業集團2010年在紐交所上市,但2016年退市,並於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
明陽智能當前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傳衛、吳玲(張傳衛妻子)、張瑞(張傳衛之子),三人為一致行動人,共持股比例23.5%。主要業務為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及其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風電場及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建設和智能運營管理,並在向風、光、儲、氫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集群布局。
公司的風電機組主要包括1.5/2.0MW、3.0MW、4.0MW、5.0MW和6.0MW系列陸上風機,以及5.5MW、6.45MW、7.25MW、8-10MW和11-15MW系列海上風機。據彭博新能源 財經 統計,明陽智能2020年在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市場佔有10%,連續六年位居國內前三,並在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排名第六。
二、擴張性與成長性
1、金風 科技 穩健沉穩
或許因為多年來一直是風電龍頭,也或許因為無實際控制人,金風 科技 近年來的擴展動作不多。公司正在推進集能源互聯網+、智慧運營、大數據分析、可視化扁平化移動監管等新興技術為一體的智慧水務平台系統。
2021年6月18日,公司審議通過與關聯方三峽新能源、陽光新能源等單位共同出資設立平台公司,主要是基於河南新鄉市優良的風光資源及完備的電池產業鏈。
2、明陽智能擴張不斷
2020年7月8日,公司發布中國最大的海上風機,即MySE11MW-203半直驅海上風機。
2020年,公司推出173米葉輪直徑的超低風速6MW系列陸地機型。
2020年11月9日,明陽智能全球首個現代能源「風光火儲制研」一體化示範項目在內蒙古開工建設,以期建設國內乃至全球具有示範意義的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標桿。
公司正在打造風、光、儲、氫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集團,2020年11年,募資58億元加碼風電布局。擬30億元投資年產5GW光伏高效電池和5GW光伏高效組件項目,並圍繞新能源領域進行拓展,進行「一體兩翼」戰略布局。
同時,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在德國漢堡、美國紐約和丹麥哥本哈根成立三大海外基地,開展研發和營銷服務。
三、聰明資金的持股比例
當前,滬深股通資金累計持股金風 科技 比例為4%左右,且處於減持趨勢,而對明陽智能的持股比例已經高達14%,並有進一步增持趨勢。誰是未來的風電龍頭?聰明的北上資金或許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了。
四、投資觀點
1、當前,在市場佔有率、國際化佔比、股息率和低估性方面,金風 科技 相對明陽智能更有優勢。
2、金風 科技 主打陸上風電,而明陽智能主打海上風電。雖然目前海上風電比陸上風電發展慢,但未來海上風電發展潛力更大。
3、金風 科技 的中型風機銷售比重高,而明陽智能的大型風機銷售比重高,但未來的風電趨勢是大型風機。
4、明陽智能在風機研發技術和產品的高端化方面優勢更為明顯。
5、明陽智能在往風、光、儲、氫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集群方向發展,而金風 科技 則更為收斂。
6、明陽智能的股東結構更穩定,相對金風 科技 也具有更好的成長性和更強的擴張野心。
⑻ 風電概念股票有哪些,請列舉出來
風電概念形成主要是風力發電上市公司組成。風電概念股票有:明陽智能、禾望電氣、日月股份、陽光電源、九洲集團、ST森源、吉電股份、長城電工、特變電工、紫天科技、福能股份、天奇股份、天晟新材、中來股份、川潤股份、露天煤業、京運通、嘉澤新能、京能電力、金智科技、通裕重工等
風電概念
風電是風力(風能)發電的簡稱。風電概念形成也就可以理解了,主要是風力發電上市公司組成。目前風能的運用是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風能發電無污染、能量大;同時風能也是可再生資源。要利用風能,風電技術裝備就必不可少,這是保障風電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的風電技術裝備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在2010年末,我國的風電裝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這跟我國的風能儲量大、分布面積又很廣闊是分不開的。風電的概念股包含有沃爾核材、湘電股份、華儀電氣和中路股份等。
風電概念股票龍頭有:
1、明陽智能:風電龍頭股。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3.34億元,同比增長45.54%;實現扣非凈利潤2.39億元,同比增長58.66%;明陽智能毛利潤為8.915億,毛利率20.92%。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成立於2006年,總部位於中國廣東中山,前身為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禾望電氣:風電龍頭股。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14.37%;實現扣非凈利潤6190萬元,同比增長137.29%;禾望電氣毛利潤為1.499億,毛利率45.18%。項目達產後,公司目前位於深圳的生產基地將搬遷至蘇州,公司整體將形成年產各型號的風電變流器3,000台、光伏逆變器900台、低壓工程型變頻器1,050台和通用型變頻器產品19,000台的生產能力。
⑼ 風電股票龍頭股排名
明陽智能601615.禾望電氣603063.日月股份603218.金風科技002202。
明陽智能601615:風電龍頭。在2018年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位居第37位,2016年全球海上風電創新排名名列前茅。
禾望電氣603063:風電龍頭。項目達產後,公司目前位於深圳的生產基地將搬遷至蘇州,公司整體將形成年產各型號的風電變流器3,000台、光伏逆變器900台、低壓工程型變頻器1,050台和通用型變頻器產品19,000台的生產能力。
日月股份603218:風電龍頭。公司一直致力於大型重工裝備鑄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產品包含風電鑄件,塑料機械鑄件和柴油機鑄件,加工中心鑄件等其他鑄件,主要用於裝配能源,通用機械,海洋工程等領域重工裝備,公司產品營收外銷佔比10%左右。
金風科技002202:風電龍頭。金風科技所採用的直驅永磁發電機組具有發電效率高、維護與運行成本低、並網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優越性能,深受客戶的歡迎和認可,並引領了全球風電技術的新潮流。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龍頭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不能漲停的個股,不可能做龍頭.
2.龍頭股必須是在某個基本面上具有壟斷地位。
3.龍頭股流通市要適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11月起動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
5.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再如12月2日出現的新龍頭太原剛玉,它符合剛講的龍頭戰法,一是從漲停開始,且籌碼穩定,二是低價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動才4.5億,周二才6.4億,從底部起漲,炒到翻倍也不過10億,也就是說不到2-3億的私募資金或游資就可以炒作。四是該股日周月KDJ同時金叉,說明該股主力有備而來。五是該股在大盤恐慌末端,逆市漲停,此時大盤還在下跌,但並沒有影響此股漲停。通過以上介紹可以看出龍頭的起漲過程,也說明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盤下跌,沒有龍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