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底有多遠
Ⅰ 政策股市一般走多遠
最近可能大家聽的最多或者看的最多就是所謂的政策底,政策底之後一般還會有市場底之類的帆衫預測。估計很多人參考了2018年的經驗,因為很像。
2018年10月17日,在經歷了持續的大跌後,幾個大領導同一天發純仿聲,支援資本市場,市場態褲腔應聲上漲,漲了兩天大概6%。
11月1日,最高領導組織召開了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市場又漲了幾天,然後市場開始回落,整個12月市場繼續殺跌。
在1月初探明2440點這個底部後重新走強,構築了一個經典的政策底+市場底的雙底圖形。
Ⅱ 股市的底到底在哪裡
所謂底往往都是事後才知道,想准確猜出哪個位置是底,什麼時候是底,幾乎沒可能。
更有可能是之前把某個位置當作是底,後來運氣不錯,那個位置確實是底。
當然,如果周圍的人都對股票無為問津,幾乎所有人都一致不看好股市的時候,那股市很可能離底不遠了。
Ⅲ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長期大底分別代表著什麼如何才能尋找到個股大底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長期大底都是代表著市場底部。影響市場運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一是資金因素,二是估值因素,三是政策因素。我們判斷市場底部的主要依據也是這三個因素。不過有些因素是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有些因素是不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比如估值因素、資金因素都是可以進行具體量化分析的,而政策因素是不能進行量化分析的。
下面,我主要從量化分析的角度解析一下判斷市場底部的四種方法。
一、根據估值判斷市場底部
從經濟規律上講,市場運行就是以估值為中樞上下波動的,當估值過高時就會出現泡沫,市場存在調整的需求。當估值過低時就會出現價值窪地,市場存在價值回歸的需求,這個經濟規律在全球資本市場都是通行的。當市盈率小於20%分位值時基本可以判定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間。注意:市場底部不是某一個點,而是一個區間。
四、根據技術指標判斷市場底部
通過技術指標背離判斷市場底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判斷市場底部時我們通常採用周線級別的走勢,這樣技術信號的穩定性會更強。例如上漲指數的周線走勢,歷史三次底部均出現了明顯的RSI指標底背離。
Ⅳ 股票這條路到底能走多遠
其實和任何一行一樣,一開始都是新手,但股票這一行在新手階段除了要花時間學習,還極有可能不斷虧損,所以如果你有決心干好這一行,首先要學會合理計劃每一筆交易,不隨意買賣,這樣能讓資金損失變慢,為你贏得時間去學習。看書只是一方面,書本只能講共性的東西,不可能具體到每一隻股票,每一個不同的交易者,所以實踐才更重要,每一筆交易應先計劃,然後要有耐心等待好的時機,事先要有明確的出場點才能進場,沒有明確的贏虧目標,漲跌都不慢,只有被套一個結果,然後學習如何在持倉過程中不受情緒干擾,每一次都按上述做,完成交易後反思總結,贏得清楚,虧得明白,長期堅持下去,才有可能成功。這一行成功比率很低,但如果只要比銀行利率稍高,你按上述思路去做,不要草率交易,難度並不大。
Ⅳ 股票底部特徵
股票底部特徵:
1.價格低估,紅多綠少,波段振幅越來越小。
2.底部跨度較長,多底。
3.布林袋為瓶頸型,60日線平整,而且長,以上翹為最佳,月線無中陽,中陰,都是小陰和小陽,量小,上漲帶量,下跌無量,上竄下跳。
另外,股票底部特徵與股票市場底部特徵有著密切的關系。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的底部特徵有8個:
1.市場人氣特徵
在形成最後一跌前,由於股市長時下跌,會在市場中形成沉重的套牢盤,人氣也在不斷被套中被消耗殆盡,此時是市場人氣極度低迷的時刻,恰恰也是股市離真正的低點已經為時不遠了。
2.走勢形態特徵
形成最後一跌期間,股指的技術形態會出現破位加速下跌,各種各樣的技術底、市場底、政策底,以及支撐位和關口,都顯得弱不禁風,稍事抵抗並紛紛兵敗如山倒。
3.下跌幅度特徵
在弱市中,很難從調整的幅度方面確認股市的最後一跌,股市諺語:「熊市不言底」,是有一定客觀依據的,這時候,需要結合技術分析的手段來確認大盤是否屬於最後一跌。
4.指標背離的特徵
指標背離特徵需要綜合研判,如果僅是其中一兩種指標發生底背離還不能說明大盤一定處於最後一跌中。但如果是多個指標在同一時期中在月線、周線、日線上同時發生背離,那麼,這時大盤往往極有可能是在完成最後的一跌。
5.量能的特徵
如果股指繼續下跌,而成交量在創出地量後開始緩慢的和放量,成交量與股指之間形成明顯的底背離走勢時,才能說明量能調整到位。而且,有時候,越是出現低位放量砸盤走勢,越是意味著短線大盤變盤在即,也更加說明股指即將完成最後一跌。
6.個股表現的特徵
當龍頭股也開始破位下跌,或者是受到投資者普遍看好的股票紛紛跳水殺跌時,常常會給投資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促使投資者普遍轉為看空後市,從而完成大盤的最後一跌。
Ⅵ 股市政策底、市場底個估值底各什麼意思如何判斷股市三底
股票市場有三底,分別是政策底,市場底和估值底,只要股市出現這三底說明股市牛市會越來越近了,三底出現就證明股市處於可投資價值之內了。
但很多股民根本弄不清楚,始終都不會明白這政策底、市場底和估值底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判斷股市是否處於三底呢?我們帶著這兩大困惑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3.判斷估值底線
判斷估值底是最簡單的,股民投資者們只要進入監測股票市場的市盈率的數據即可,當上證指數總體估值在13倍~10倍之內,這個位置絕對是估值底。
意思就是想要判斷是不是估值底,只需要進入市盈率的數據監測為基準,只要什麼時候股市連續殺跌,而且已經跌回可投資價值之內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估值底,只需要看數據就能知道是不是估值底。
最後匯總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後得知,股市三底就是牛市前夜的信號,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經過連續下跌之後形成的底部;真正想要判斷股市三底,必須要具備觀察力,總結力和盤感等,利用三股能力去判斷股市的三底是最精準的,最後祝所有股民投資愉快。
Ⅶ 市場底找到了,什麼叫市場底沒人交易了就是市場底
在各大市場點評中我們會發現各類底的出現,比如常見的政策底,估值底,市場底,甚至我們市場上某位大神還發明了「兒童底,嬰兒底,鑽石底,鋼筋水泥底」等,很多投資者往往對於市場底並不能夠理解,估值底代表市場上股票大多數已經被低估,從而也代表了市場也進入了底部,那何來的市場底和估值底的區別,標題中也提到了沒人交易就形成了市場底了,其實存在一定的道理,下面我就來給大家重點討論下這個問題。
其實不破不立可以和不磨不成聯合起來考慮,在指數長時間磨底後往往會存在最後一次下探,998和1894是如何形成的,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具體走勢。為什麼會認為市場底是沒人交易形成的最好原理也比較簡單,市場在經歷了長期的下跌後和長時間磨底後,該被套的已經被套,市場基本波動率會收斂,大家都認為目前是底部後沒人願意選擇賣出自然也沒人買入,低量低價有時候也是解釋該原理的。
總結:市場底部類型較多,而市場底的形成需要理解其特徵,當市場開始大肆吹捧市場底部形成的時候,大概率後期市場還要近一步的回調,讓市場完全沒有交易沒人人氣的時候,大部分散戶投資者都失望的時候的行情可能才真正的來臨。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Ⅷ 如何判斷股市的底部
在和各位投資者分析如何判斷股市底部之前,要和大家先講述一個理念:任何預測預想出來的底部都不是底部,底部是走出來的,只有走出來的底部才是真正的底部。看了這句話後,很多朋友們都會有產生疑問,文章要說,但現在的理念又說底部是走出來的,這不是自相矛盾么?其實不然,雖然說底部是走出的,但是真正的市場底部在走出來前和形成的時候,都會存在一些特徵,這些特徵可以讓我們提前知道這里或是大概率的底部,只要大盤出現了這些特徵,我們就可以提前思考這里是不是底部了,一旦大盤的走出來確認這里是底部的,那麼我們就能買在一個相對的底部。所以此文就是和各位投資者朋友們講述股市底部的特徵,讓大家能提前判斷當前的市場是否是大概率的底部。 市場見底前的三大特徵:一、 政策底先於市場底出現,歷史已經證明了這點。 因為政策底是出現在管理層對大盤點位認可的時候,這時政府會出台一系列政策來救市,避免市場的繼續走弱對實體經濟產生不良影響。當政策出台後市場的信心得以恢復,市場運行趨勢將會發生扭轉,政策底就形成了,在隨後的多空博弈中多方力量將占據優勢,股市開始上漲,市場底就形成了。 當前的政策底必然會出現在貨幣緊縮政策的轉向後,因此什麼時候管理層開始降息、降准備金,那時就是大概率的政策底了,隨後也就能見到市場底。 二、量在價先行,地量見地價,歷史的每次市場底部都是在地量出現以後才形成。 地量的出現表明市場已經極度的低迷,投資者已經對市場的信心不足,不再去關注股票,並且地量是出現在市場超跌的過程中,這個時候絕大多數股票的價格都會遠遠低於其價值,買股票就物超所值了,必然會吸引主力資金流入股市,同時也非常適合主力資金入場,一旦主力資金重新入場,底部就形成了。 當前的股市已經連續出現地量,這表明股市的底部已經離我們不遠了,但是從地量的級別上看還沒達標,預計400億到500億之間。 三、市場必須在低迷後再來一輪恐慌。 俗話說:多頭不死空頭難止。也就是說做多的力量如果還大量存在,股市就存在分歧,也就是說股市還沒見底。見底必須在市場出現恐慌、投資者都絕望的時候,這時候大盤就能浴火重生。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慌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慌」就是這樣的道理。當前市場雖然極度低迷,但是還沒有形成恐慌,因此出現恐慌後市場或就見底了。 市場見底在於主力資金的重新介入,主力資金的介入將會製造出賺錢熱點,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底部構造成功,因此見底後的市場將會呈現這些特徵: 一、市場恐慌性氣氛消失,絕大多數個股不再繼續破位下跌。 做空動能衰竭,主力資金對當前市場點位表示認可。 二、上漲時候量能有序放大,下跌時候量能迅速萎縮。 主力資金在有計劃的進場。 三、市場已經止跌不再創出新低。 主力資金進場後不會允許市場價格輕易跌破其成本價。 四、賺錢效應初現,市場熱點具備持續性。 主力資金的流入將會引起股市的上漲,持續大量的流入將會營造出持續的熱點,市場信心將會受到提振,連鎖效應形成,更多資金開始進場,市場底部就此形成。 五、從均線上看,短期均線形成多頭排列,下跌趨勢被扭轉,上漲趨勢初現。 這是資金流入的在技術圖形上的表象,這點很重要,只要市場底部形成了,就必然會出現該特徵。 上述的特徵就是判斷股市是否見底的標志,一旦出現上述絕大多數的特徵,市場將大概率的見底。 根據當前的市場特點,2500點只是相對底部,還不是真正的底部,雖然出現部分特徵,但仍有一大半不符合。2437點也不是大概率的底部,因為認為該點位是底部的投資者過多。 最後提一點,由於底部是走出來的,要買在底部會存在不確定性,若能在底部走出來後再進行買入操作,這種買在相對底部的做法才是最佳的。
Ⅸ 股票政策底和市場底分別多少股票政策利好持續多久
通常政策底只有3-6個月就會出現市場底。
這次是去年12月中旬出現政策底,那麼大概率就會在3月-6月之間出現市場底。
這個時間其實不長,但深處其中的時候就特別難熬。因為股市不是跌就是橫盤。
絕大部分人都是在這時沒嚇跑的。
其實就看你的信念了。你是相信常識還是相信鬼故事。或者總說:這次不一樣了。
Ⅹ 如何判斷一個股票的底部
底部是走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最簡單的辦法是比大盤底部形成的早,而且底部不斷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