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戴維斯選擇美國股票總市值

戴維斯選擇美國股票總市值

發布時間: 2023-03-24 09:54:35

1. 「戴維斯雙擊」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今天是7月12日,而隨著全球經濟的整體性萎靡,一種投資的的戴維斯雙擊逐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隨著股市的下跌以及公司的成長力的展現,經濟學報發表了一篇關於戴維斯雙擊對於整體經濟政策的影響,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那麼戴維斯雙擊告訴我們了什麼道理呢?

投資有風險,希望大家謹慎!

2. 【BW0022】戴維斯買入保險股的心路歷程(下)

戴維斯為什麼看好並買入保險股呢?

戴維斯發現當時保險公司持有的固定組合的價值,甚至高於保險公司本身在股市上的市值,任何人購買了保險公司的股票,除了保險公司本身外,還能擁有公司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一般的製造商需要花費大量資本,用來製造和銷售產品,然後還要經常花更多的的錢絕咐,改造設備和升級產品,然而保險公司可以先在每個客戶那裡收取現金供自己使用,等到索賠或者保單到期才會發生支出,保險公司將收取的部分保費留作每年的索賠之用,而餘下的保費可以用於投資,這種保險公司持有但不擁有的錢被稱為浮存金,保險公司無償使用這筆錢並通過投資獲得利潤。

保險公司持雀宏旦有的債券和投資組合其實都是用客戶的錢購買的,只要未來發生的索賠沒有耗盡投資組合的資產,那麼保險公司就可以一直積累這筆巨大的隱形資產。戴維斯說保險公司屬於不動聲色的成長公司,他們瘋狂的成長,但是大部分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1947年戴維斯的上司兼良師有極大的勝率贏得總統的寶座,戴維斯本可隨著一道晉升華盛頓高層,但是戴維斯沉醉於保險股,最終遞交了辭呈。

1947年-1962年道瓊斯指數增長了5倍,戴維斯因為持有保險股獲得了近200倍的收益。1947年保險股的市盈率只有4倍,十幾年之後市場給予了保險股15-20倍的估值,與此同時保險股的盈利也增長了四倍,戴維斯享受了估值提升加業績提升的雙重頃擾收益,戴維斯將這種情況稱升為「戴維斯雙擊」,實際上因為戴維斯還運用了杠桿(不提倡使用杠桿,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工具),戴維斯甚至從中實現了三重獲利,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財富狀況,從而濟身富人行列。

獲得超額收益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能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堅持不受外界干擾。

投資之所以難,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大部分時間需要逆流而行,不但要克服獨行的恐懼,還要接受眾人的白眼。

能在大多數人都不看好一家企業或一個行業時看懂他,才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入,如果是一家企業人人看好,市場先生不會給予你一個極低的買入機會,在大多數人不看好時以低估值買入,等眾人醒來發現了這家企業的優點推高估值,從而獲得估值提升加業績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3. 11個億萬美元的錯誤,每個大佬都曾蠢得不可思議

這些代價昂貴的教訓,都發生在頂級投資家身上,每個都值得拿出來仔細研究一番。畢竟,這種億萬美元的錯誤不常有,而背後犯的錯卻經常在我們身上發生。

一筆投資虧掉億萬美元是什麼感受?

首先,你得有一億美元。

不過也不盡然。《億萬美元的錯誤》這本書描述了11個虧掉億萬美元的案例,其中多數人虧掉的錢並不屬於自己,作為基金經理,他們虧掉的大部分是其他投資者的錢。當然,也有虧掉自己錢的,例如,德國第五大富翁阿道夫·默克爾,他最終選擇了卧軌自殺。

賭業巨富、PE大神、對沖基金之王、頁岩氣之王、價值投資大師……這些代價昂貴的教訓,都發生在頂級投資家身上,每個都值得拿出來仔細研究一番。畢竟,這種億萬美元的錯誤不常有,而背後犯的錯卻經常在我們身上發生。 

1、拉斯維加斯的設計師、投資界老司機,開「車」開翻了

人物:世界排名第41 位的富豪,柯克• 克科里安

克科里安是美國賭業巨富以及米高梅最大的股東。八年級中途輟學,先後成為業余拳擊手、二戰時的戰斗機飛行員,曾先後創建過飛機租賃公司,三次收購並出售米高梅電影公司,並坐擁西城賭場、米高梅大酒店等。克科里安被稱為是拉斯維加斯的「設計師」,將其最終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旅遊勝地。2015年,克科里安逝世的時候大約有40億美元財產。

事件:

這位投資界老司機也有開車開翻的時候,注意,是真正的「車」。克科里安非常喜歡汽車,也喜歡買汽車公司,並有四次重要投資。

1990-1995年,他通過投資克萊斯勒,賺了27億美元。2005年,他成為通用汽車的最大股東,但因為董事會拒絕按照他想要的方向改變,他清倉退出,稍微賺了點股息錢。2007年,克科里安試圖再次收購克萊斯勒,但在競價中輸給一家PE。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躲過了金融危機中克萊斯勒、通用汽車的破產。

2008年4月到6月間,克科里安又瞄上了汽車公司,他花了10億美元,占股6.43%,成為福特公司的最大個人股東。但之後因為業績不佳和金融危機,福特股票大幅跳水,而克科里安因為本身的債務問題,不得不賣掉股票,在2008年10月-12月,克科里安清倉了福特股票,損失7-8億美元。

2、PE界神一般的存在,卻在最熟悉的公司上5個月虧光13.5億美元

人物:德克薩斯太平洋投資集團(TPG)聯合創始人,大衛• 邦德曼(中文名,龐德文)

TPG(德太投資)是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目前通過旗下一系列私募投資基金而管理超過500億美元的資產,甚至被稱為PE界神一般的存在。相較於競爭對手黑石、凱雷和KKR,TPG在中國的知名度稍顯遜色。但這並不影響TPG及邦德曼在業界的地位,其創造的一年1010億美元(2006年)的並購交易量紀錄,迄今仍無人能及。深發展、聯想集團等投資案例也讓TPG在中國成為真正的贏家。

事件:

收購陷入困境的企業,一向是大衛·邦德曼的拿手好戲,何況他對於華盛頓互助銀行十分熟悉,當初讓他一戰成名的美國儲蓄銀行並購案,正是賣給了華盛頓互惠銀行,他還曾在這家銀行擔任董事,並與CEO是多年好友。

2008年4月,TPG投資13.5億美元,聯合其他投資方,以總金額70億美元入股華盛頓互惠銀行。9月,華盛頓互助銀行「由於資金流動性不足,無法履行債務」,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5個月內TPG的13.5億美元化為灰燼,恐怕是私募基金業歷來最失敗的一筆交易,也入選了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2008年度十大最糟糕交易。

3、「 頁岩氣之王」 虧掉股份,還被趕出所創公司,最後橫屍街頭

人物:切薩皮克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NBA雷霆隊老闆奧布里·麥克倫登

麥克倫登曾被福布斯評為美國最膽大的億萬富翁。他白手起家,以5萬美元創辦公司,在2008年時個人身家高達30億美元。他創辦的切薩匹克能源公司成為全美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僅次於行業巨頭埃克森美孚,改變了美國頁岩氣行業。他還和朋友合夥買下NBA球隊「西雅圖超音速隊」,將全隊搬遷到他所在的城市,更名為俄克拉荷馬雷霆隊。

事件: 

麥克倫登對自己的切薩皮克公司非常有信心,不斷買入股票,並且不惜動用高杠桿。他的融資手段之一,是用股票做抵押,每3美元股票借1美元貸款。但是隨著2008年9月開始天然氣價格跳水、股票暴跌,麥克倫登的抵押品大幅縮水。麥克倫登接到華爾街追加保證金通知,被迫賣掉了幾乎所有他持有的切薩匹克能源公司的股票,凈虧20億美元,這佔到他資產的2/3。

2013年1月,切薩匹克董事局趕走了麥克倫登,這位曾被評為美國年度最佳的總裁,不得不以這樣的方式離開了自己23年前創建的公司。

2016年3月,麥克倫登被指控非法采購石油以及操縱天然氣的招標等罪名。離奇的是,一天之後,他開車超速,撞向了高速公路的水泥牆,當場身亡。新聞報道,「不排除畏罪自殺可能」,但這都不重要了。

4、華爾街最知名的對沖基金經理如何接飛刀

人物:頂級維權投資者,比爾• 阿克曼

最為知名的對沖基金活躍管理人之一。作為潘興廣場(Pershing Square)管理基金的創始人及CEO,曾榮登2014年全球百家大型對沖基金年度排行榜榜首。過去數年間,其狩獵對象曾包括康寶萊、艾爾建制葯、塔吉特百貨、麥當勞、美國第三大漢堡連鎖店溫蒂漢堡、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鮑德斯集團等。近兩年比較著名的案例是,做多Valeant葯業、做空康寶萊,均慘遭失敗。目前,管理資產規模為82億美元,遠低於2015年7月200億美元的高峰。他還曾是最大的人民幣空頭之一。

事件:

進入21世紀,傳統零售商被電商打得節節敗退,此時再大筆投資,不僅有價值發現的功效,也頗有些為了「傳統」兩肋插刀的意味。

在亞馬遜出現之前,巴諾書店和鮑德斯集團壟斷了美國的圖書零售市場。但亞馬遜出現後,事情就不一樣了。2008-2009,潘興廣場接下了飛刀,逐步買入了鮑德斯1/3的股權,平均每股10美元,並通過維權投資者慣用的伎倆,改變公司管理層和戰略方向去影響投資標的。但最終,這家公司仍然避免不了破產清算的命運,投資者血本無歸。

在對另一個零售商的投資中,阿克曼甚至輸得更慘。2007年,潘興廣場專門成立了IV基金,對塔吉特進行了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其中大部分買的是股票期權而非股票。雖然阿克曼對塔吉特的價值判斷是對的,也成功地推動了塔吉特管理層釋放公司價值。但2009年1月塔吉特股票短期下跌10%時,潘興廣場IV基金的凈值下跌卻達到了40%,到2月底,下跌達到了90%。原因就在於他買的是期權,而不是股票。

5、不凋花凋謝:6周賺12億,然後5個月虧百億

人物:不凋花顧問公司創始人 尼古拉斯•馬奧尼斯

尼克·馬奧尼斯是可轉換債券套利的專家,並且聘請了兼並套利、多空股權投資、信用套利以及統計套利方面的專家。2000年,馬奧尼斯用6億美元創立了不凋花基金,意味永不凋謝的花朵,最輝煌的記錄是6個星期賺了12億美元。

事件:

明星交易員布萊恩·亨特2004年加入不凋花,2005年在天然氣期貨交易上有過輝煌戰績,馬奧尼斯因此非常信任亨特。2006年,不凋花加大了在天然氣期貨上的投資力度,4月,亨特在6周時間內幫公司賺取了12億美元的利潤。但隨後能源市場風雲突變,不凋花之前的利潤損失殆盡。此時,不凋花一半以上的資產都押寶在能源交易上。由於風險過於集中,巨額虧損排山倒海而來。2006年9月,不凋花公司因為巨量投機天然氣期貨虧損92.5億美元而宣告破產,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市場及對沖基金行業史上最大一起投機虧損事件。不凋花終於凋謝了。

6、與索羅斯齊名的「傳奇投資者」,卻被跳樑小丑騙了

人物:歐米加顧問公司創始人利昂• 庫珀曼

在美國對沖基金界,利昂·庫珀曼享受「傳奇投資者」的聲譽。他於1991年創立的對沖基金——歐米茄顧問公司,曾與朱利安羅伯遜的老虎基金、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以及梅里韋瑟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並稱國際四大對沖基金。而後三者則因為各種原因,先後關閉,只有歐米茄挺立至今。

事件:新興市場是非常危險的投資地區,有時候,努力了半天賺到的利潤,會全部被騙子捲走。像庫珀曼這樣最誠實、最博學、最慎重以及最精明的投資家,就是這樣在新興市場上一敗塗地的。在外號為「布拉格海盜」的捷克人維克多·柯澤尼和自己手下的投資經理同謀誘騙下,庫珀曼去買了亞塞拜然的超大型國企油廠的期權。事實上,庫珀曼付出每股25美元的價格,柯澤尼只花了不到每股1美元。最終,庫珀曼的投資經理被捕,但柯澤尼卻在與美國沒有引渡協議的巴哈馬逍遙自在。

7、「這次不一樣」,當價值投資大師面對價值陷阱

人物:普澤納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 理查德• 普澤納

普澤納(也有譯作「澤納」)和喬爾·格林布拉特(著有《股市天才》《股市穩賺》)、布魯斯·紐伯格是沃頓商學院的同窗,曾合作寫過證券分析的論文,後來三人都成為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家。普澤納則被後兩位視為見過的最聰明的人,也以其信守「深度價值投資」聞名於世,他善於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和啟示,尤其擅長研究周期性企業的正常利潤,並在周期低谷進行抄底。截至2014年7月底,公司共管理264億美元的資產。

事件:

普澤納善於分析歷史經驗、往期數據,然而,「歷史可以作為解讀事實的參考,但卻不能作為解讀人們的心理狀況的參考。」歷史並非不斷重復,新的歷史正在創造中,這也成為投資的風險及魅力所在。2007年,他將資金投向那些歷史證明高度可靠的投資對象,其中金融股佔了40%以上的倉位,其中大部分是房地美和房利美,這兩家公司在1980年代的金融危機中熬過難關並成為很多價值投資者(包括巴菲特)的經典投資案例。但這次真的不一樣了,兩房被國有化,普澤納投資管理公司損失慘重,資產價值2008年下降了46%。

8、年度最佳對沖基金,領獎後1個月破產,虧掉179億美元

人物:培洛頓合夥公司創始人傑夫·格蘭特和羅恩·貝勒

培洛頓公司由傑夫·格蘭特和羅恩·貝勒於2005年聯合創建,是2007年業績最好的對沖基金之一,收益率超過80%。2008年1月培洛頓公司在一個隆重的歐洲對沖基金頒獎禮上獲得了兩項權威大獎。然而1個月後,這家公司就破產了。

事件:

培洛頓公司成立了一個ABS基金,主要標的是美國房地產市場抵押貸款證券,策略是做多高信用證券、做空低信用證券。這一策略在美國次貸危機之後,因為做空部分賺的金盆滿盈。然而,之後ABS做多頭寸遭遇次貸危機的嚴重打擊,同時,因為ABS基金像培洛頓通常的做法一樣,運用了大約9倍的財務杠桿。此後,交易便朝著當初設想的相反方向不斷發展,銀行要求追加保證金。公司因此流動性耗盡,以投機者的結局告終,「數日之內」就損失掉了170億美元。

9、德國經濟「教父」、億萬富翁卧軌自殺

人物:德國第五大富翁阿道夫·默克爾

阿道夫·默克爾(這名字好霸氣,又譯「默克勒」)是全世界最富的商人之一,他的企業包括制葯公司和海德堡水泥公司。默克勒其貌不揚、生活樸素、為人低調,集中體現了德國家族企業家精明踏實的品質,一度被稱為德國工業精神的「象徵」、德國戰後經濟騰飛期間的偉大「教父」之一。2006年,默克爾財富為115億美元,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36位,德國第3。 2007年財富為128億美元,全球第44、德國第4。2008年,縮水到92億美元,但仍然名列全球第94位,德國第5。

事件:

曾經保守的實業家默克爾,卻戲劇性地栽在了高杠桿投資上。2008年10月,因為不看好汽車業在金融危機後的前途,默克爾大舉做空大眾汽車普通股,不料,他遇上了史詩級的保時捷-大眾收購案,11月27日,大眾的股票出現了空頭軋平、一路狂飆,從200歐元升至1005歐元,這使默克爾家族損失慘重,同時因為家族企業欠債過多(上百億歐元),無法按期償還債務,銀行家們又沒有給足夠的信貸支持,2009年1月,74歲的在疾駛而來的火車前跳下站台,自殺身亡,離他自己的豪宅僅幾百米之遠。(保時捷試圖收購大眾,最後卻被大眾反購,成為金融史、並購史上一段著名案例。)

10、戴維斯王朝:成也保險,敗也保險

人物: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董事長 克里斯托弗• 戴維斯

克里斯• 戴維斯是「戴維斯王朝」第三代,一貫以價值投資著稱,他搜尋那些有投資潛力的股票並長期持有。 他的爺爺就是著名的 「戴維斯雙殺效應」的發明者,1947年以5萬美元起家,45年賺18000倍,年化回報23%,尤其擅長投資保險股。虎父無犬子,戴維斯家族三代都是著名投資家,孫子克里斯的公司,管理資產超過470億美元。

事件: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克里斯托弗•戴維斯投資包括美國國際集團(AIG)在內的金融股,並希望它們能在困境之後浴火重生,但未能如願,損失驚人。AIG已經遠不是當初祖父投資的那家保險公司,而是一家龐大的高杠桿高風險、如同黑匣子一般的金融帝國。戴維斯紐約風險基金在2008年1月底之前持有價值超過16億美元的AIG股票,但一年後,這筆投資就縮水至4130萬美元,損失超過了90%。這成為戴維斯「過去5年犯過的最大錯誤」。

11、一場超過650億美元的世紀巨騙

人物:麥道夫基金的投資者,包括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等

伯納德· 麥道夫,猶太人,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曾經擔任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他曾一直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專家」之一,與「股神」巴菲特齊名。截至2008年11月30日,麥道夫公司共籌得650億美元,有4800個投資者賬戶,投資者包括匯豐銀行、野村證券、國際奧委會、大導演斯皮爾伯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瑟爾、對沖基金、慈善組織等。

事件:

麥道夫向投資給他的客戶承諾每年8—12%的年收益率,而且是不管金融市場形勢如何都旱澇保收,年年如此。與一般騙案的不合理高回報相比,這樣「合理」的回報率騙倒了所有人。麥道夫每月向客戶提交投資報告顯示投資的都是些穩健的藍籌股,客戶也能隨時在數日內贖回投資。由於回報穩定,麥道夫的名聲越來越大,會員都以擁有麥道夫投資賬戶為榮。

2008年12月初,一個客戶要求贖回70億美元的投資,讓麥道夫難以為繼。 他不得不向自己的兩個兒子坦白,這是一個巨型「旁氏騙局」。當晚,麥道夫被兒子們「告發」。後者都任職於麥道夫基金,但宣稱對父親的騙局一無所知,其中一個還在2010年自殺身亡、另一個則患癌症去世。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詐騙案,金額超過650億美元。受害人只追回不到15億美元。

2009年6月29日,71歲的麥道夫被判處150年監禁,目前仍然健在。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這些「億萬美元的錯誤」究竟錯在哪裡?篇幅所限,我們留在下一篇文章再說。您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觀點。    

4. 什麼是戴維斯雙擊如何使用戴維斯雙擊賺錢

戴維斯雙擊(Davis double-killing) 是指在低市盈率時買入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獲取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時增長的加倍效益。

戴維斯雙殺 是指:一些成長股在多年增長以後,市盈率越來越高,成長的潛力也漸漸消失,會因為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時下降造成股價快速下跌。比如:前兩年的網宿 科技 、

1.「戴維斯效應」由何而來?

乍一看,「戴維斯」像是個人名,畢竟投資裡面跟人名相關的理論和詞彙非常多。當然這次也沒有例外,「戴維斯效應」由斯爾必•科倫•戴維斯發明,1947年,他以5萬美元起家,45年賺了18000倍(9億美元),年化回報23%。

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孫子也都是大師級別的。第二代的斯爾必•戴維斯(Shelby Davis)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並接管了紐約風險基金。他投資保險、銀行等永遠不會過時的公司股票,購買自然資源股、遠離熱門股,並選擇適度成長股,使風險基金在華爾街始終保持頂尖選手地位,他執掌的28年中有22年擊敗了市場。第三代的克里斯•戴維斯(Chris Davis)及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s)均是華爾街很著名的基金經理。

戴維斯家族是美國史無前例且最成功的投資家族。半個多世紀以來,戴維斯家族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即一生投資」的理念,經過50年的試驗、犯錯和改進而形成「戴維斯戰略」。

2.「戴維斯雙擊」怎麼解釋?

這名詞聽起來好像很玄乎的樣子。

官方解釋是這樣的:以低市盈率(低於10倍PE)買入成長性潛力股(每年增長10%~15%),等到這只股票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盡享EPS(每股收益)和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這就是「戴維斯雙擊」。而反過來,當市場處於熊市時,投資者經常會面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放緩和估值水平下降的雙重打擊,這就是所謂的「戴維斯雙殺」。

通俗點講,戴維斯雙擊就是名利雙收,魚與熊掌都給你~真正可以賺到盆滿缽滿,而戴維斯雙殺就是一損俱損,別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了,兩個都得不到。

比如以10倍PE買入業績每年增長10-15%的公司,五年後市場會給這公司更高的預期,便會以13倍PE甚至15倍PE買入,此時的股價已經形成戴維斯雙擊,賣出就會獲得相當可觀利潤。相反,很多人以30倍PE買入期望每年增長30%以上的所謂成茄鄭長股,六年後的獲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如果成長股增長達不到預期或者業績變臉,形成戴維斯雙殺,虧損更為嚴重。

3.「戴維斯效應」誰玩得最好?

這個 游戲 玩的最好的是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檔芒格, 游戲 很「簡單」,只要學兩門課:

1.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潤增長的好公司(跟利潤有關);

2.如何給企業估值,也就是買入的價格(跟市盈率有關)。

芒格說: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賺大錢的秘訣並不在於頻繁的買進賣出,而在於耐心的等待。

巴菲特說:當機會來時,天上掉金子時要拿桶去接而不是湯勺,但如果你知道機會來了卻沒有資本去買,你就會錯失良機。所以巴菲特總是留有大把資金等待機會。

我們要做的就是既要買好的,又埋拍要買的好,也就是戴維斯「雙擊」。等待「好的時機」以「好的價格」買入「好的股票」,實現完美一擊,然後耐心持有,坐等上市公司和「市場先生」的雙重饋贈。

如何評價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潤增長的好公司?

如果股票要上漲,就要公司的凈利潤大幅增長。因為市盈率會在一個區間波動,是有天花板的。如果是好公司,利潤會一直增長、增長、再增長,是沒有天花板的。從長期來說,投資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凈利大幅增長的公司。

凈利潤增長來源無外乎3 種情形:收入增長、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

1. 營收持續增長,對應於價格提升或銷量增加;

2. 毛利率提升,意味著龍頭地位的鞏固,競爭力強;

3. 費用率降低,表明公司管理得好。

這三項只要有一項能夠提升,就可能增加利潤。但最好是三項一起,才是穩定、良性的增加公司利潤。我們要找的就是那些營收連年增長,毛利率提升或穩定,能壓縮成本或穩定的公司彎納羨。

找到了這樣的公司還要考察下面一個重要的因素: 巴菲特經常講的「企業的護城河」。 雖然公司利潤增長很快。但要看公司盈利能不能持續,是否容易受到攻擊,也就是看企業的門檻夠不夠高。巴菲特最看重的就是企業的護城河,這是衡量一個公司是好公司的重要因素。

舉例說明一些公司的護城河:比如有品牌,有定價權的茅台(600519-SH),如果我給1000 億人民幣讓你去打敗茅台,我相信你是做不到的。類似的有雲南白葯(000538-CN)、東阿阿膠(000423-CN)、涪陵榨菜等。比如靠規模成本控制的福耀玻璃(600660-CN),海螺水泥(600585-CN),雖然公司沒有什麼強大的品牌技術,但公司能做到成本最低、規模最大,這也是一種強大的護城河。

如何給企業估值,也就是找到好的買入價格?

找到利潤增長有護城河的好公司,你也不一定能夠賺錢(短期內),還要考慮買入的價格。「再優秀的公司,如果買入成本過高,也難免要忍受長時間的去泡沫過程。」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 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本股神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一書中提到:「買好的不如買得好」,這說明了價格的重要性。價格好的公司必然會有合適的市場估值,也就是市盈率。

根據公式:股價=EPS(每股盈餘) x 市盈率。我們買的市盈率越低,回報越高,買的市盈率越高,回報越低。我們來股市都是想賺錢的,不是來虧錢的。因為EPS 增長屬於未來的預測,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為了保護自己,並增加我們贏的機率。我們就要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買。

巴菲特告訴我們:第一,不要虧損;第二,不要虧損;第三,不要忘了前兩條。為了說明我們這個道理,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給它起了個名字:「安全邊際」。安全邊際總是取決於你付出的價格,它在某個時候價格會很大,在其他一些時候價格會很小,在價格更高時它便不復存在。傳奇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區(Peter Lynch) 說:「如果關於市盈率你只記得一條,那麼就是永遠不買市盈率過高的股票」。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低市盈率時買,給自己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股市偶爾會在瘋狂和絕望之間擺動,比如在極端情況下發生經濟危機或者公司出現黑天鵝這種低估的機會。這種機會很少,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大師們就是靠這種耐心的等待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寫在後面:

價值投資,個人認為毫無疑問是最好的,最正確的長期投資方式,但價值投資絕不像大部分人想的那麼簡單,也需要大量的閱讀經典,並需要對之前常見投資習慣做改變。

請在我的主頁右上角,點擊「 發私信 」,回復「 價值投資 」,即可獲取免費資料,需要更多資料,也可以隨時找我私信聊天。

5. 戴維斯雙擊是什麼如何用戴維斯雙擊來選股如何避開估值陷阱

大家常聽到戴維斯雙擊,這里簡單介紹戴維斯雙擊的相關內容。

文章分為五個部分:

戴維斯雙擊的來源、原理、滬深300依靠戴維斯雙擊可以上萬點,戴維斯雙擊在A股運用和使用需要避免的誤區。

戴維斯雙擊來自美國的戴維斯家族,他們比巴菲特投資的時間還長。

戴維斯家族經歷了兩度漫長牛市、25次股價回落、兩度慘烈熊市、一次市場崩潰,以及七度輕微熊市和九次市場蕭條,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第一代戴維斯家族,在長達47年的投資生涯中,資產從5萬美元增加到9.4億美元,年度復合投資回報率達到43.18%。

第二代戴維斯家族的戰績是38倍,第三代的回報率也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這么驕人的戰績,關鍵就在於他們對戴維斯雙擊的運用。

也就是基於戴維斯雙擊的操作策略:

在熊市購買低市盈率、低盈利的股票,等待行情轉暖,享受公司盈利增長以及市盈率提升的雙重收益。

戴維斯雙擊推導過程如下:

1.市盈率PE=股價P/每股收益EPS

2.股價P=市盈率PE*每股收益EPS,

也就是股價的決定關鍵是估值PE和每股收益EPS。

3.股價P*股票數量Q=市盈率PE*股票數量Q*每股收益EPS

這就是戴維斯雙擊的公式:

市值=凈利潤*市盈率PE

簡單來說,就是股票的市值是由凈利潤和估值決定的。

所謂的戴維斯雙擊效應就是隨著凈利潤提高加上估值提高所帶來的同步提升的效果。

舉個簡單例子,為什麼茅台可以成為A股最貴的股票,就是戴維斯雙擊的結果。

2015年底,茅台的利潤是164.55億,2020年的低的利潤是495.23億,漲幅是3倍。

2015年底茅台的估值是7倍,2020年底的估值是53倍,漲幅是7.57倍

所以,茅台的市值上漲了22.7倍。

我一直認為A 股可以上萬點,不過不是上證而是滬深300,因為上證指數並不能代表全中國的上市公司。

其實2030年,滬深300上萬點,年化也只需要6.73%,難度並不大。

如果2025年,滬深300上萬點,年化是13.97%。

考慮到每年GDP增長是6%,加上現在滬深300的估值並不高,所以只要沒有系統性風險5年之內上萬點很正常。

而且關鍵是滬深300一定要降低波動性,A股的波動性遠高於美股。

運用戴維斯雙擊的關鍵是一個是預期企業利潤要上漲,比如這兩年火爆的新能源、鋰電就是因為利潤的上漲。

這點可以盡量參考研報。

第二個是估值的方法,可以用PB、PEG或者PS。

對於估值較高的科技股或者生物醫葯,可以用PEG的方法,因為只要利潤增速遠高於平均水平,股價就是低估的。

假如市盈率是80,但是利潤整整是800%,PEG=0.1,很明顯是低估的。

對周期股,最好是用PE,比如這兩年大幅上漲的中遠海運,就是利潤大幅上漲帶來的總市值上漲。

以銀行股為例,大部分銀行股破凈,而且Pe是個位數,同時利潤屢創新高,但是卻不見股價上漲。

這就是遇到了估值陷阱。

明明是低估,但是卻漲不起來,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後的辦法就是避開他,等他們發動的時候才介入。

而且,我個人的研究證實,破凈和個位數的PE股票很難漲起來,成為大牛股。

格雷厄姆給了一個公式認為PE*PB<22.6,才具備買入的價值。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數值怎麼來的,但是我個人認為:

PE*PB>12,才具備買入的價值。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戴維斯雙殺,一方面殺估值,一方面殺利潤。

但是我認為避開這個情況很簡單,利潤下降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撤出。

大凡龍頭股下跌,都是因為企業利潤的下降。

6. 什麼是戴維斯三擊和明斯基時刻

「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所描述的時刻是資產價值崩潰時刻,即經濟長時期穩定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杠桿比率上升,進而從內部滋生爆發金融危機和陷入漫長去杠桿化周期的風險。

其名稱來自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他認為長期的市場穩定實際上會鼓勵投資者承擔更多風險,而過多的風險勢必會帶來不穩定。當這些風險頭寸最終平倉時,可能導致市場突然且劇烈地下跌。
如果考究戴維斯家族投資的利潤,其實是一種三擊(triple play),其中:一擊是指公司利潤,即E;二擊是指利潤倍數或乘數即我們常說的PE;而三擊是指杠桿率,戴維斯家族長期大量使用杠桿(杠桿的使用也曾經使這個家族多次面臨嚴重風險)。
這三個因素(利潤、倍數和杠桿率)是相乘的關系,而不是相加的關系,這就是很難加入其它因素的原因,所以很難出現大於3的戴維斯N擊

7. 美國有哪些金融大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戴維斯家族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家族之一,歷經時間考驗,這個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他們的投資理念更加令人敬仰。

這個投資家族厲害了,爺爺從5萬美元做到9億美元,爸爸30年投資累計回報75倍,是標普500的兩倍,孫子管理450億美元資產。這個滿是大神的家族,就是美國著名的戴維斯家族。從祖父斯爾必·庫洛姆·戴維斯開始,到兒子斯爾必、孫子克里斯和安德魯,都是名耀華爾街的投資人。

斯爾必認為,大部分廉價股由於公司質地很普通,只值現有的價格,盡管公司的業績可能會恢復,但是花費的時間也常常會超出任何人的預期。

2、不要購買高價股

股票之所以值這個高價位是因為它們是由卓越的公司所發行的,但斯爾必卻不肯購買這類股票,除非股價相對於其收益而言比較合理。若在市盈率極高的價格買入,一旦增長率下滑,將面臨估值下降帶來的股價BAODIE。

3、購買適度成長型公司價格適中的股票

斯爾必認為選擇那些收益增長速度高於股票市盈率的公司才是理想的投資。因為適度成長型公司不引人注目,價格通常比較合理,並且可以獲得穩定的回報。

4、耐心等待直到股價回復合理

若斯爾必看中某家公司,但其股價過高時,他會耐心等待時機,直到股價回落。戴維斯家族尤其喜歡在長期發展前景良好的公司遇到暫時的負面新聞打擊時買入,通常此時投資者的期望極低,會給出匪夷所思的低價。當然前提是,負面新聞只是暫時的,不會阻礙公司的長期發展。

5、順流而動

斯爾必選擇技術股時非常慎重,但他並不完全排除技術股,只要他能找到股價合理、有實際收益並實現全球化經營的高科技公司,斯爾必就會急切地購入該股票。按照這個標准他在20世紀80年代選擇了IBM以及應用材料公司,獲得了豐厚的盈利。

6、主題投資

「從下往上」型選股人投資於那些前景良好的公司,只要公司有發展前途,無論是石油鑽探業還是快餐連鎖業,他們都樂於投資。而「從上往下」型選股人則會首先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找出有可能興盛起來的行業,然後再從中選擇公司。斯爾必兼有這兩類選股人的特徵。他在投資前,會首先尋找「主題」。而很多時候,主題都是相當明顯的。20世紀70年代的主題就是泛濫的通貨膨脹。斯爾必的風險基金選擇了石油、天然氣、鋁以及其他商品類公司,因為盡管物價上漲,這些公司仍能贏利。到了80年代,有跡象表明FED已成功地打擊了通貨膨脹。斯爾必發現了一個新的主題:物價回落、利率下降。因此他削減了硬資產,轉而購買金融資產:銀行、經紀行和保險公司的股票,因為利率下降使金融業從中受益。

7、讓績優股一統天下

為了減少資本利得稅以及頻繁交易中的非理性操作風險,戴維斯家族通常長期持有股票,因此他們通常選擇盈利穩定增長的績優股,就算股價達到了合理的區間,只要盈利穩定增長,他們會繼續持有。

8、信賴卓越管理

戴維斯的投資依賴於美國國際集團的漢格林伯格之類卓越的經理人。同樣,斯爾必也信賴因特爾的安迪格羅夫和太陽美國公司的艾利布洛德。如果一位優秀的格朗德領導人離開了原先的公司去了別處,那麼斯爾必也會相應把資金投入該新公司,因為他信賴該經理人的才能。

9、忘記過去

斯爾必認為,歷史不會完全重演。投資者常常因為記起過去市場bengkui的經歷而不敢買股票,例如29年、87年的股市bengkui。事實上,股市按照周期運行,從股市bengkui中恢復後,牛市也就隨之而來。

10、堅持到底

戴維斯家族堅持長期投資,他們認為,股票在短期內有價格波動的風險,但是長期來看,投資股票的收益遠遠大於風險。他們在給股東的信中一再重申:「我們跑馬拉松!」

8. 什麼叫「戴維斯雙擊」如何使用戴維斯雙擊賺錢

想要利用戴維斯雙擊賺錢 ,就必須得先知道什麼是戴維斯雙擊,首先戴維斯雙擊是指在低市盈率也就是PE的情況下買入股票 ,等到成長的潛力顯現之後 完全發揮之後,以高市盈率賣出 ,這樣一來一去就可以獲得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同時增長的被長效益 ,我們把這種投資策略稱為戴維斯雙擊。


當然 這種收益方式是有風險的 ,在使用戴維斯雙擊的同時,也要注意分析局勢,分析該股票是否有重新發展的可能 ,最後再酌情買股 ,以免造成重大風險。那麼操作很簡單 只需要分析兩門課,第一就是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也就是說找到一家在有限時間內利潤可以增長的好公司(跟利潤有關)第二就是如何給企業估值 ,也就是說買入的價錢一定要與股票的價值相當 ,否則就會導致虧本

熱點內容
金融辦是個什麼職能部門 發布:2025-02-02 04:27:02 瀏覽:983
不同股票軟體內盤和外盤不一樣 發布:2025-02-02 04:13:22 瀏覽:101
怎麼選連續漲停過的股票 發布:2025-02-02 03:58:36 瀏覽:216
分配方案股權登記日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3:51:54 瀏覽:839
正邦科技股票公司業績好不好 發布:2025-02-02 03:02:25 瀏覽:809
退市後重新上市股票有多少 發布:2025-02-02 03:00:49 瀏覽:792
滴滴金融總額度怎麼看 發布:2025-02-02 02:59:16 瀏覽:131
如何挑選理財證書 發布:2025-02-02 02:50:26 瀏覽:730
如何炒股賺取30萬 發布:2025-02-02 02:50:25 瀏覽:574
不流通貨幣如何在國內換 發布:2025-02-02 02:44:54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