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三通一達股票上市市值

三通一達股票上市市值

發布時間: 2023-03-22 12:29:00

⑴ 韻達股份 一季度報韻達股份股今日股市韻達股份市值多少錢

網購現如今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有利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電商的發展與物流體系的完善息息相關。今天就來研究一下國內最大物流聯盟"三通一達"中的傑出企業--韻達股份。


在開始具體解析韻達股份前,這份物流行業龍頭股名單送給各位,戳一下即可查看:寶藏資料:物流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韻達股份致力於綜合性快遞物流服務,在國內是優秀快遞物流企業之一,正在用全部力量構造智慧快遞物流生態體系。韻達的公司業務范圍覆蓋了快遞、倉配、國際業務、雲便利、商業及新業務的"生態圈",盡全力建設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物流綜合服務提供商。


公司的基本情況大家已經了解了,接下來就說說公司的優勢之處,看看是否值得投資?


優勢一、國內快遞業領軍企業之一


韻達股份作為國內快遞行業第一梯隊的領軍企業之一,對核心資產、核心資源的投資決心始終沒變,對於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網路信息平台與業務進一步深層次融合了,通過自營轉運樞紐、改善貨品結構、實施加盟商自跑等措施,提升了快件時效、人均效能、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等管理指標,把運營成本和全程時效都有效地降低了。


韻達在科技數智化、管理智慧化、設備智能化、樞紐轉運中心直營化、人才團隊穩定化等方面具有較明顯的競爭優勢,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優勢二、在全網全鏈路實施一體式數智化管理管控的領先優勢


韻達股份始終秉著對科技孜孜不倦的探索,以科技創新、智慧管理為驅動,聚焦全網核心資源,在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高效運力運能等核心功能區深入進行信息化、數據化、智慧化建設和升級。


截止目前,在全網全鏈路實現一體式、數智化管理管控方面已經具有相當明顯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實現了科學技術與精細化運營管理的完美結合,促進公司向物流科技集團轉型,打造以快遞業務為核心、周邊產業鏈協同布局發展的科技型服務公司。


由於篇幅存在限制,關於韻達股份更詳細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寫進了這篇研報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韻達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國內視角來看:一方面,網購滲透率不斷提升、下沉市場潛力釋放、直播電商等新增長點將持續為快遞行業提供驅動力,使得服務保障能力增強了,支撐著快遞需求進行了有效的釋放,預計快遞件量將維持高速增長;其次,行業競爭始終在加劇,但監管力度很大,價格戰極有可能階段性緩和,頭部企業有很大的希望改善盈利能力,使壁壘更加堅固。


國際視角來看:內需穩健+外貿超旺,使得國際國內的貿易之間相互融合促進,快遞、物流以及供應鏈行業高速發展。


綜上所述,我認為韻達股份公司作為機械設備中可以排的上號的企業,在行業轉型升級的緊要關頭,或許能進入行業快速上升階段。然而文章受到時間的限制,如果想獲得對於韻達股份未來發展更靠譜的預測分析,點擊鏈接即可,會有資深投資顧問幫你對這只股票進行分析,看下韻達股份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韻達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1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⑵ 順豐市值超三通一達之和是真的嗎

是確有其事,2月28日,中通、申通、韻達三家快遞企業公布2016年財報,記者對比順豐、中通、申通等多家快遞企業2016年財報發現,順豐凈利潤總額較高,但凈利潤率較低。


雙壹咨詢總經理龔福照表示,順豐目前是以商務件為主,由於直營和管理規范,成本高。順豐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需要獲得更多的資本支撐。目前圓通、中通、韻達、申通幾家快遞企業在業務量方面很占優勢,順豐是以商務件為主,在業務量方面順豐並不佔優勢。

⑶ 順豐上市市值突破2000億,極限在哪

2月24日消息,順豐控股今日早上9點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上市公司名由鼎泰新材更為順豐控股,這也意味著國內速遞物流龍頭順豐正式登陸A股。過往甚少公開露面的順豐速運創始人、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現身儀式。


目前,德國郵政敦豪、聯合包裹、聯邦快遞的營業收入在450億美元以上,雅瑪多、佐川急便和TNT則在70-130億美元之間。順豐雖然短時間內無法達三大巨頭的規模,但是超越雅瑪多和佐川急便只是時間問題。或許用不到5年時光,DHL、UPS、FedEx和SF就能組成全球遞「新四大」。

⑷ 劉強東的京東物流上市在即,連虧14年預估市值400億美元

十年前, 科技 圈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描述——把京東的網站外皮扒掉,這家公司其實是一家物流公司。類似的,在劉強東的早期規劃中,自建物流是其區別與阿里體系的最大殺手鐧。如今,京東物流終於在獨立14年後啟動上市,而被譽為「隱形第二大物流公司」的它,能在資本市場激起什麼樣的波瀾?

2月16日晚間,京東物流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其中,京東集團持股近九成,高瓴、騰訊、中國人壽等均有入股。

招股書披露的業務數據頗為亮眼,虧損14年的京東物流,如今似乎已看到了盈利的曙光。若能成功獨立上市,打通二級市場融資通道,京東物流也有望在快遞行業「三國殺」中戰得更為游刃有餘。

更重要的是,繼京東數科和京東 健康 後,京東物流將成為京東系擬分拆上市的第三子,業界預估其市值有望沖擊400億美元,有望成為京東系在資本市場的又一員大將。

京東IPO第三子

2月16日晚間,京東物流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美國銀行、高盛、海通國際等。受該消息影響,京東美股盤前直線拉漲,一度漲超4%。

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將自己定義為「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根據第三方機構2019年的數據,從營收規模上看,公司為國內最大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

股權結構方面,京東物流受京東集團及劉強東等共同控制,京東集團直接持股79.12%,京東物流供應鏈公司持股7.9%。除高瓴旗下HHJL與EastarCapitalFundL.P分別持股2.9%以外,中國人壽、騰訊旗下意像架構投資、千山物流基金、永泰資本等機構持股均不超過1%。

京東集團稱,分拆計劃的細節尚未敲定,包括全球發行的規模和結構;完成擬議的分拆後,公司將繼續間接持有京東物流50%以上的股份。

如今,京東物流已然成為繼京東數科和京東 健康 後,京東集團擬分拆上市的第三枚棋子。

關於此次上市募資目的,京東物流表示擬將用於升級和擴展物流網路,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擴展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等,以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前,物流板塊作為劉強東重金投入的「親兒子」,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個季度內,累計技術投入高達46億,技術投入在總收入中平均佔比達到3.4%,領先同業。若京東物流獨立上市成功,二級市場融資渠道得以打通,未來在一眾上市公司同行面前相比也能更加游刃有餘。

不過,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京東物流,獨立上市的戰略意義或許比京東數科和京東 健康 高得多。

早在2020年初,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公司的內部信中就將京東集團的定義從「以零售為基礎的 科技 服務公司」轉化到「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將物流放在了業務重心的位置。雖然自建物流體系的重資產模式爭議不斷,但在多年來重金投入,擴大規模效應的背景下,如今京東物流經營情況逐步好轉,即將扭虧為盈。

若京東物流上市順利,意味著京東「三駕馬車之一」的物流板塊終於具備了獨立造血與融資的能力,對於母集團而言,或許也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的轉折點。

成立14年,終於盈利在望?

事實上,京東物流板塊成立14年都未實現盈利,一路走來不乏爭議。欲獨立上市的京東物流是否具有獨立造血的能力,也成為二級市場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業績方面,公司三年營收規模可觀,增速較高,且有加快的趨勢。 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別為379億元、498億元、495億元,2019年營收同比增速高達31.6%,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則進一步提升至43.2%,遠超同期順豐的29.84%增速。

雖然公司至今仍未實現盈利,但公司盈利能力亮眼,三年內毛利潤增速超400%,毛利率增速超200%,如今凈虧損大幅收窄,盈利似乎已經不遠。

招股書顯示,雖然在2018年至2019年,京東物流分別虧損了28億元、22億元,但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已經大幅縮減至1170萬元。

其中一部分影響因素是政府的大額補貼。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分別對京東物流補貼了3948萬元、1.04億元、2.98億元,然即便扣除政府補貼,京東物流凈虧損仍顯示大幅收窄。

另外,虧損收窄的背後自然少不了盈利能力的提升。2018至2019年,公司毛利潤從10.8億元增長至34.3億元,翻了三倍多,毛利率則從2.9%大幅升至6.9%;2020年前三季度的數據則更為亮眼,收獲毛利潤54.2億元,毛利率飈升至10.9%。

關於毛利率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是由於收入顯著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以及疫情期間減免社保等政府補助措施,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了經營效率。

另一方面,外部客戶收入佔比超四成,也意味著京東物流對母集團的依賴逐漸減弱。

自2017年起,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外部客戶收入佔比不斷提升,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外部客戶收入佔比分別為29.9%、38.4%與43.4%,增速顯著。京東物流主動表示,現在和將來不會極大依賴京東集團。

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的服務產品主要包括倉配服務、快遞快運服務、大件服務、冷鏈服務、跨境服務等,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京東物流已服務了超過19萬家企業客戶,覆蓋快消、服裝、家電、傢具、3C、 汽車 和生鮮等多個行業。

估值400億美元,僅次於順豐

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公布的2020年快遞服務調查數據,京東物流無論是從總體滿意度還是72小時准時率排名方面都排進了行業前五。去掉「國家隊」中國郵政,如今快遞服務行業似乎已成京東、順豐、與通達系三分天下之勢。

除了京東物流,快遞行業頭部玩家均已上市,龍頭老大順豐控股市值超過5000億之外,「三通一達」的市值均在500億元以下。而據業內預計,京東物流估值可能達到400億美元左右,上市後有望坐上僅次於順豐的「行業老二」寶座。

分析觀點指出,快遞物流行業已從增量競爭逐漸進入到存量競爭的階段,經過較為殘酷的價格競爭,最後整個市場的需求會集中到龍頭企業的手裡。2020年或許是快遞行業進入戰國時期第一年。從投資角度看,一方面商務快遞的龍頭公司正在多元化擴張,另一方面,在電商快遞領域,龍頭企業正在建立壁壘,其投資價值會不斷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物流早就在二級市場有所布局。 2016年4月,京東物流與達達集團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使用其實時配送平台,補充最後一公里配送能力,後者已經於202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而在2021年1月的最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京東物流迎來了新CEO余睿,其同時兼任京東剛剛達達集團的董事,這在當時也被認為是京東物流提速IPO的重要信號。

分析觀點認為,京東物流如能順利IPO,將會加速市場份額的轉化,特別是加速其國際化和下沉網路建設速度,以規模換效益。與此同時,資本系的合縱連橫也將相應提速;但是總體來看,京東物流、順豐和通達系(包括菜鳥網路)的三足鼎立之勢還將長期存續。

有市場人士進一步指出,還需要考慮近期香港新股火熱的大環境,預期京東物流同樣會獲得市場熱烈追捧,有望成為香港又一隻數千億市值的大型新股。

⑸ 創業板股票市值紙於5億有什麼股票號

數據顯示,在創業板上目前有776家上市公司中,其中79家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116家屬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8家屬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神州泰岳、樂普醫療、南風股份、探路者等28隻股票在創業板上市,距今已經整整10年。如今,創業板股票代碼已經從「300001」排到了「300799」。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股票數量有776隻。

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創業板776家上市公司中,有183家位於廣東省、104家位於北京、102家位於江蘇省、88家位於浙江省。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上述公司中有118家屬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116家屬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9家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

上述776隻股票IPO時的首發募集資金合計超過4000億元。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上市後,有362隻股票有過增發股票行為,累計增發募集資金合計5499億元。增發募集資金中,芒果超媒、數知科技、東方財富、金科文化上市後募集資金均超過8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重組新規、注冊制預期等全面改革,有助於推動創業板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增強市場投資信心。

總市值超5萬億:市值王為「豬企」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776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68萬億元。

Wind數據統計,截至2009年10月30日收盤,首批創業板上市的28隻股票總市值為1399.67億元,當日樂普醫療、神州泰岳、華誼兄弟的總市值居前,分別達到了257.4億元、130億元、118.9億元。

截至2019年10月30日,創業板上有776隻股票,總市值為5.68萬億元。按照最新收盤價,創業板目前總市值居前的上市公司為溫氏股份、邁瑞醫療、寧德時代、愛爾眼科、東方財富,5隻股票總市值分別為2204.5億元、2178億元、1535億元、1241.9億元、1006.67億元。

作為目前創業板的「市值王」,溫氏股份在2015年11月上市,為一家畜禽養殖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收盤,溫氏股份對應總市值最高達到了2407.9億元。

目前創業板上市的776隻股票中,總市值最低的為當時首批上市的金亞科技。數據顯示,金亞科技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上市首日總市值超過51億元。但在2015年,金亞科技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8年6月深交所披露金亞科技欺詐發行一事,並對金亞科技啟動強制退市程序。截至2019年10月30日收盤,金亞科技對應總市值2.64億元。

首批28隻股票「冰火兩重天」

十年前,特銳德、神州泰岳、樂普醫療、華誼兄弟等28家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十年後,這28家公司的狀況卻各不相同。

數據顯示,上述28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總市值較上市首日有所上漲,其中愛爾眼科總市值漲幅最大,最新總市值為1241.9億元,較上市首日的69.28億元增長1692.4%。此外,億緯鋰能、華測檢測、網宿科技、機器人總市值增幅分別為850%、507%、475%、370%。

華誼兄弟、寶德股份最新總市值雖然較上市首日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分別為4.7%、7.1%。按照2019年10月30日收盤價,華誼兄弟對應總市值124億元,而公司上市首日總市值118.9億元;寶德股份最新總市值23.2億元,而上市首日總市值為21.6億元。

首批上創業板企業中,有7家公司總市值下滑明顯。探路者、鼎漢技術、中元股份、南風股份、神州泰岳、吉峰科技、金亞科技最新總市值較上市首日分別下滑5.68%、7.03%、26.55%、37.58%、48.13%、53.71%、94.85%。

⑹ 中通在美國上市原始股多少

1、中通目前只是擬在美國上市,但沒有真正上市,所以無法得出原始股價格。近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快遞巨頭之一中通計劃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預計2016年底至2017年3月期間上市,募集資金或超13億美元。
2、中通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100億元,相較於順豐的80億元、圓通的23億元、申通的48億元募集資金,中通創造了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上市募集資金規模最大的紀錄。按照中通提交的資料,該公司擬在美國融資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用以進一步擴大規模,包括購買新的土地、建設新轉運中心,添置卡車等設備,增強信息系統以及尋求潛在戰略收購。中通此次15億美元的融資規模有望成為美國今年最大規模的IPO,也是繼2014年阿里巴巴之後,美國規模最大的中國公司IPO。
3、10月20日,圓通速遞(600233.SH)正式登陸A股,借殼大楊創世成為中國快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此前,中通快遞赴美上市的傳聞也終於塵埃落定,中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招股書,將於2016年年底前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ZTO。此舉標志著國內五大民營快遞企業順豐及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簡稱「三通一達」)均啟動了上市計劃,正式踏足資本市場。
4、短期來看,中通快遞遞交招股說明書標志著民營五大快遞公司均正式踏足資本市場,快遞板塊效應將得到催化。疊加四季度為電商網購旺季,快遞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長期來看,快遞行業迎來黃金發展10年,未來依然會保持快速發展持續繁榮的預期。萬億級別的海量市場將是大市值巨頭孕育的最佳環境,大型快遞企業經過一輪並購整合和外延多模式發展有望成長為綜合物流服務商,未來中國快遞行業大概率誕生2-3家數千億市值的快遞巨頭。

⑺ 入股圓通、中通、申通 阿里「吃」三通,快遞格局生變

頻繁入股快遞公司的阿里巴巴,終於集齊「三通」。

繼圓通、中通之後,申通也轉投阿里麾下。3月11日早間,申通快遞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德殷投資。10日,德殷投資及實際控制人陳德軍、陳小英與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擬新設兩家與德殷投資處於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公告顯示,本次交易完成後,申通快遞將與阿里巴巴在物流 科技 、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 探索 合作。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仍為陳德軍和陳小英。

而阿里巴巴此舉使得其在快遞產業的布局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傳統的「三通一達」格局中,目前僅剩韻達一家沒有阿里巴巴參股。

受此消息影響,11日開盤申通快遞直接漲停,最新價報22.48元/股,目前市值313億元。

布局物流多年,「三通」及百世背靠阿里

截至目前,阿里已完成對圓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遞公司的戰略投資。

最先納入阿里物流生態體系的是百世物流。這家快遞物流企業在上市之前就獲得了阿里系合計6輪融資,阿里系的股份佔比在其上市時已達29%,為第一大股東,投票權更是高達46.6%。

2015年,阿里283億元入股蘇寧雲商,其中95億元用於蘇寧物流即天天快遞。隨後,阿里巴巴聯合旗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快遞,當時持股約11%。2016年10月圓通快遞借殼上市,截至2019年1月4日,阿里巴巴系合計持有圓通快遞近17%的股份。雖然阿里在2018年四季度減持圓通逾50萬股,但仍是其第二大股東。

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目前,阿里巴巴對中通快遞持股約8.43%,為其第三大股東。

申通與阿里系在資本上的關聯也始於這一年。申通與其他通達系一道,全面清空所持豐巢 科技 股份,轉投阿里設立的菜鳥子公司浙江驛棧。根據當時公告,菜鳥子公司浙江驛棧共獲得31.67億融資,股東包括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其中,申通投入1億元占該公司1.40%股份。

阿里此次完成對申通快遞入股,也就意味著中國快遞市場幾大主要物流公司中的「三通」(申通、圓通、中通)及百世,背後均有阿里的身影。

對此,阿里巴巴方面表示,物流行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阿里巴巴希望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將物流成本從目前的GDP佔比16%降低到5%,從而提升整個製造業的效率。

以2018年三季度公布的營收數據計算,圓通、中通、申通是中國在A股上市民營快遞業中第二至第四位的企業,如若加上美股上市的百世(三季度營收71.89億元人民幣),四家快遞公司營收合計224.42億。

業績不佳、滿意度不高,阿里為何選擇申通?

2月3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18年快遞服務用戶滿意度、時限准時率調查結果。快遞企業總體滿意度排名依次為,順豐速運、郵政EMS、京東物流、中通快遞、韻達速遞、圓通速遞、百世快遞、申通快遞、德邦快遞、優速快遞。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創始於1993年,是「三通一達」中成立最早的快遞企業。不過,早先業績與其他幾家快遞企業不分上下的申通,在近年來卻表現不佳。

截至2018年前三個季度,申通快遞營業收入為111.03億元,其凈利潤為16.11億元。相比之下,順豐控股、韻達股份在A股上市後的凈利潤分別為30.28億、19.81億,均超越了申通。

從2016年初以來,申通快遞股價總體呈下跌趨勢。其曾在2016年1月5日創下47.34元最高價,去年8月最低點僅為14.21元。市值在兩年半內蒸發超過450億元。

申通股價一路下行或與其不斷增加的股權質押有關。根據申通快遞2018年一季報,申通前十大股東中,僅陳德軍和上海磐石熠隆投資未進行股權質押,公司有近36%的股份被質押。

不過,不容忽視的是,申通在2018年持續加強對轉運中心投入,先後收購了北京、武漢、貴州、昆明等地的中轉中心,以提高轉運中心直營化比例,從而提高收入和服務。

「阿里入股申通的時機非常好,申通估值處於相對比較低谷的位置,也是扭轉回升之前。」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稱,在過去的一年裡,市場加速擠掉泡沫,目前的申通估值處於合理位置。

與此同時,阿里為了實現買全球賣全球以及國內24小時、全球72小時的目標,國內國際商品進入中國需要電商承擔更多的責任。將申通納入體系後,將使電商快遞網路承擔更大的責任。

「對申通真正的考驗,在於四季度旺季到來之前,能否利用好淡季來改善自己的經營管理、網路建設、團隊重塑以及服務提升。加之阿里入股後,申通的美譽度和認可度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申通的網路信心也會得到非常大的改善,這有利於申通用更多時間來改善自己的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如果這幾點都做到的話,那麼申通在今年下半年的排名和份額會有非常大的提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韻達的估值一直比較高,尚未納入阿里物流體系。不過,距離雙方動作也許不會太遠。截至發稿,對於此事,韻達方面未正面回應記者。

阿里大物流布局中,申通有何價值?

業績快報顯示,申通快遞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70.14億元,同比增長34.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45億元,同比增長37.46%。截至2018年末,申通快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84.90億元,同比增長25.73%。

根據公告,阿里通過投資申通快遞母公司的方式,將間接獲取申通14%股權,此舉被看作是入股圓通、百世、中通之後的延續。

「上千億不夠就投資幾千億,把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投資都投在這上面,」去年5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阿里巴巴將投入千億人民幣建立全國智能物流骨幹網。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銀泰集團聯合復星、富春、順豐、「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組建菜鳥網路 科技 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的電商開放平台模式類似,菜鳥自身不做快遞,而是通過平台模式,用技術手段提升系統運力。

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快遞量也快速增長。以天貓雙11為例,單日物流訂單量從1.52億增長到10.42億,物流難度指數級增加,但前1億個包裹的簽收,從9天提升到2.6天。從2012年至今,全國快遞平均攬收簽時效已經從4天以上,提升到2.5天左右。

截至2018年底,菜鳥物流的市場估值已經達到1325億元。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目前「三通一達」所在的加盟制電商物流市場已經基本沉澱下來,處於開始歸位的階段。目前在京東和順豐兩強並立的情況下,作為流通企業的阿里為了在國內市場站牢,實現更穩定高效的配送服務,菜鳥需要強化其平台化的優勢。而阿里通過投資入股深化合作,正在通過資金的紐帶,打通倉干配送資源,增強其對快遞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他認為,數字供應鏈轉型中,商流、物流、資金流合築的數字化供應鏈大閉環結合得更加緊密,系統的優化需要集群協同,而菜鳥已經初步形成平台型供應鏈的形態。合作夥伴越多,對數據的顆粒度就會更細化。

「日本物流企業生態間通過小額持股,形成生態協同並實現全局優化的模式已經十分成熟。」他介紹,日本模式為中國物流企業的協同優化提供了參考。目前碎片化的中國供應鏈優化過程,一定是全局的優化。他認為,從價格競爭到價值競爭,需要從鏈條上優化。而阿里作為平台型供應鏈企業,為了實現全流程的效率優化,只能與合作夥伴企業捆綁得更緊密,合作的層級更深,才能積累影響力和話語權。

阿里捆綁「三通」,順豐會焦慮嗎?

在菜鳥與「三通一達」合作日漸緊密的同時,有聲音認為被遺忘的快遞龍頭順豐正在面臨挑戰。

根據已公布2018年業績的三家快遞公司財報,順豐營收雖居首位,但27.6%的增速遠低於申通的34.42%與韻達的38.48%;同比增長-4.57%的凈利潤更是遠落後申通37.46%與韻達67.34%的同比增長。

在順豐控股一直構建的「護城河」業務增長乏力之時,其他快遞物流企業卻在不斷強化重視服務的時效配送業務。中通快遞的「次日達」、韻達股份的「韻准達」等服務均承諾了頗具競爭力的服務性價比。

此外,早在2017年6月,順豐與菜鳥,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暫停開放數據介面事件更是被解讀為雙方交惡。

不過,也有業內聲音認為,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菜鳥是做物流界的淘寶和物流神經中樞,順豐則定位於物流、流通、數據、貿易、商業等板塊,通達系企業則相對處於價格驅動和人員聚集階段,彼此之間缺少可比性,菜鳥會和順豐是戰略合作關系。

⑻ 我國上市公司裡面,市值突破萬億有哪些公司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當中,市值突破萬億的公司是有的,根據各大上市公司的市值來看,最起碼有十幾家公司市值已經突破萬億了。

突破萬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具體名單如下:

阿里巴巴

騰訊控股

貴州茅台

工商銀行

中國平安

建設銀行

美團

拼多多

五糧液

招商銀行

以上這些就是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都是已經突破萬億的名單,下面根據這些股票進行分析到底這些上市公司市值到底有多少呢?

(1)阿里巴巴股票市值

(4)工商銀行市值

如果上圖,這是目前工商銀行的最新情況,其中公司銀行股價已經在5.2元之間震盪徘徊,公司銀行的股票總市值已經高達18747億元,成為A股市場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

(5)建設銀行市值

如上圖,這是目前建設銀行的股票市值,建設銀行總市值僅次於工商銀行的市值,目前建設銀行總市值已經高達17476億元,同比工商銀行少了1000多億元,成為A股市場市值第三的股票。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我國上市公司當中突破萬億市值的,最起碼有十幾家公司,當然市值突破萬億的都是大型企業,基本都是行業當中的龍頭企業,這些龍頭企業的股票市值突破萬億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⑼ 市值17.44億的上市公司有幾家

35家,貴州茅台(市值22,367億元)、工商銀行(市值12,726億元)、寧德時代(市值11,463億元)、招商銀行(市值10,046億元)、農業銀行(市值9,577億元)、中國石油(市值9,408億元)、五糧液(市值6,846億元)、中國銀行(市值6,639億元)、中國人壽(市值5,972億元)、長江電力(市值5,447億元)。
第一:電力設備,行業總市值達74,143億元,上市公司147家;
第二:銀行,行業總市值達73,802億元,上市公司42家;
第三:醫葯生物,行業總市值達71,921億元,上市公司431家。
02

熱點內容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
股票科技板不能買 發布:2025-02-02 08:09:06 瀏覽:368
寧波中大電機市值多少 發布:2025-02-02 08:01:33 瀏覽:578
0731消費金融是哪個網貸 發布:2025-02-02 07:53:24 瀏覽:949
股票交易員賺錢方式 發布:2025-02-02 07:50:56 瀏覽:149
為什麼手機股票軟體這么卡 發布:2025-02-02 07:50:15 瀏覽:861
巨星科技的股票指數 發布:2025-02-02 07:22:25 瀏覽:740
如何區分虛擬貨幣的真假 發布:2025-02-02 07:16:27 瀏覽:993
海南航空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2-02 07:15:35 瀏覽:983
你們的股票軟體這么厲害為何自己不用 發布:2025-02-02 07:15:04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