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值與收益

股票市值與收益

發布時間: 2023-03-22 10:18:52

⑴ 關於股票市值和市盈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普通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 =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 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由於分母採用的不同,造成不同軟體的市盈率有所不同,這屬正常。

雖然市盈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10-2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或應同時持有的該種股票。但從我國股市實際情況看,市盈率大的股票多為熱門股,市盈率小的股票可能為冷門股,購入也未必一定有利,炒股就要追逐熱門股才能掙錢。

每股收益 0.25 元,這是半年的收益。計算市盈率時應該是:0.25×2=0.5元。
萬科的市盈率=目前的股票市價30.2元/0.5元=60.4

⑵ 股票的市值和市盈率是什麼高好還是低好買股票還應該注意什麼我是新手,請高手指教一二,非常感謝!

市值就是股票的市場價值。等於每股市場價格 * 總股本,即整個企業的股權在市場上的價格。股票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它的本質是一種擁有股份公司所有權的憑證。
市盈率(Price to Earning Ratio,簡稱PE或P/E Ratio) ,也稱本益比 ,是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股票好壞與市值大小沒有關系,與市盈率有關系,但低市盈率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也就說,買入低市盈率的股票並不一定賺得多,要結合企業利潤的增長情況;但是買入高市盈率的股票長期來講一定虧錢,因為沒有企業能長期(超過10年)維持40%以上的增長率,越高的增長率維持的時間越短,如果是100%的增長率,極少有企業能維持3年以上。
買股票要注意的很多,任何行業要長期穩定賺錢都沒有捷徑,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和實踐才能增加賺錢的可靠性。你應該先從掌握最基礎的概念開始,廣泛了解市場情況,才能開始入門,逐漸有感覺。

⑶ 股票收益是怎樣算的

對數收益率是兩個時期資產價值取對數後的差額,即資產多個時期的對數收益率等於其各時期對數收益率之和。

我們研究股票市場價格時,通常認為股票價格模型服從布朗運動,即對數收益率是正態分布的。通過對人民幣對美元的日對數收益率的統計檢驗發現,人民幣外匯市場符合非線性的分形分布。然而對實際市場數據的經驗統計結果表明,多數股票的對數收益率並不服從正態分布。

所以雖然收盤價的分析常常是基於股票收益率的,但是股票收益率又可以分為簡單收益率和對數收益率。

簡單收益率:是指相鄰兩個價格之間的變化率。

對數收益率:是指所有價格取對數後兩兩之間的差值。

(3)股票市值與收益擴展閱讀:

股票的收益率計算公式

股票收益是指收益占投資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收益率=(股息+賣出價格-買進價格)/買進價格*100/

比如一位獲得收入收益的投資者,花8000元買進1000股某公司股票,一年中分得股息800元(每股0.8元),則:

收益率=(800+0-0)/8000*100/=10/

又如一位獲得資本得利的投資者,一年中經過多過進,賣出,買進共30000元,賣出共45000元,則:

收益率=(0+45000-30000)/30000*100/=50/

如某位投資者系收入收益與資本得利兼得者,他花6000元買進某公司股票1000股,一年內分得股息400元(每股0.4元),一年後以每股8.5元賣出,共賣得8500元,則:收益率=(400+8500-6000)/6000*100/=48/

任何一項投資,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就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獲利越多,收益率越低獲利越少。投資者正是通過收益率的對比,來選擇最有利的投資方式的。

1、不貼現法:

收益率=(持收期間股息紅利收入+證券賣出價-證券買入價)/證券買入價 。

2、貼現法:

收益率=(持收期間股息紅利收入+證券賣出價-證券買入價)*以必要報酬率計算的復利現值系數)/證券買入價 。

以上方法均考慮為一次分紅。

⑷ 什麼是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

問題1:什麼是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

問題2: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是什麼意思?

股票指數指的是數投資組合市值正比例函數,其漲跌幅度是這一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但是在股票指數的計算中,並未將股票交易的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實際收益將小於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股票指數漲跌的幅度指的是數投資組合的最大投資的收益率。

股市上經常流傳一句格言,叫做牛賺熊賠,就是說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虧損,但是如果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贏利。

1.如果牛市是可逆轉的,股民只賠不賺。我國上海股市上證指數的中間點位約為600點,在1993年初的牛市中,滬市曾突破過1500點,後在1994年的7月跌回到300多點; 1994年9月,滬市又沖上1000點,但不久又跌到600點以下。從這幾年的指數運行來看,上證指數總是從600點以下開始啟動,形成一個牛市後又回到600點,可以說上海股市的所有牛市都是可逆的。

當上證指數從600點沖上1000點又回到原地,對於個別股民來說,可能有賺有賠,相互間進行了財富的轉移。但對於股民這個群體而言,他們不但無所得且還有所失。

其一,不管是在那一個點位上交易,股民都需交納交易稅和手續費。股票指數從600點上揚再回到600點,對於股民這個整體來說,除了要開銷交易成本外,沒有任何投資回報。而上海股市在這個點位以上的成交量至少要佔總成交量的一半以上,對於股民來說,量少一半以上的手續費和交易稅的支出是圖勞無功的,因為投資股票的目的是企圖在股票的上揚中得到收益。

其二,股民為配股和新股的發行付出了額外的代價。配股和新股的發行總是參照二級市場的價格進行的,二級市場的股價越高,發行價就越高,當指數又回到600點以下時,對於在此點位以上配股或購買新股的股民來說,就相當於套牢,而這種套牢又不同於二級市場的套牢,因為二級市場的套牢只是股民間的轉手而已,資金並無損失。但高價配股或購買新股後,其資金就流向了上市公司,一級市場的這種套牢對股民這個整體就是巨大損失。如青島啤酒的發行,每股的成本約為12.8元,但其凈資產每股只有2元,也就是說股民花了12.8元只買到了2元的凈資產,不管該只股票後來的上市開盤價如何,股民這個整體為每股青島啤酒股票還是花了12.8元的代價。如果股民用買一股青島啤酒的錢去投資國庫券或存銀行,每年至少能獲得1.3元的收益,而不論青島啤酒如何前程似錦,它每年的平均收益是難以達到如此之高水平的。所以對一個可逆的牛市,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看,股民只賠不賺。

2.即使是大牛市,股民也不一罩顫謹定就能盈利。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股民的投資收益率,但這個投資收益率是名義上的,是沒有扣除交易成本的。對於西方一些較為成熟的股市,因為其年換手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其交易成本一般可忽略不計。而我國股市,由於股民的頻繁倒手,最近兩年的換手率一般都在700左右,如果將交易成本計入,我國股民的收益實際上是一個負數。

1994年,滬深股市流通股部分共為股民產出了近50億元的稅後利潤,但這兩股市這一年的總成交額卻高達8200億,按單位成交額買賣雙方各需繳納3I的交易稅和近4.5I的手續費計算,股民累計將支出120億元的交易成本,收益和支出相比,股民還將倒貼70億元。

雖然滬深股市的綜合指數比開始計點時的基數100點上揚了許多,但據初步估算,到 1995年止,滬深股市的上市公司在5年中一共只為二級市場上的股民產出了100億元的稅後利潤,而股民在該階段支出的交易費、稅卻高達200億元。

相對於1990年,雖然滬深股市現在也還是牛市,但股民這個整體卻是虧損的,因為上市公司給予股民的回報難以抵消股票交易的開支。

3.如果一個牛市使股價偏離了它的投資價值,股民的盈利是虛擬的,且部分股民的盈利都是奠基在他人的虧損基礎上的。在短期牛市中,股市可能造成一種錯覺,即股民人人都是盈利者,其實這種盈利是虛擬的,因為股票的整體價值是以部分股票的成交價來計算的。當一支股票以較高的價格成洞蠢交時,一些未交易的股票市值都將以成交價來計算,其結果是持有該種股票的股民帳面價值都升高了。如我國上市公司現在大概有70%以上的國家股或法人股未上市流通,一些人士卻經常以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國有資產的價值,股價上漲以物基後就認為國有資產增值了。但若上市公司的所有股票都進入流通,由於股票的供給量急劇增加,股票的價格就難以炒到現今股市這種高度。所以股市中的盈利不能以他人的成交價格來計算,而只能以賣出時實現的成交價來計算。另外,當股價脫離其投資價值時,某些股民的盈利是以其它股民的虧損為前提的。如某支股票的每年的稅後利潤為0.1元,現一年期儲蓄利率為10%,故這支股票的理論價格應為1元。當一些股民將其價格狂炒至偏離其投資價值以後,比如說將其價格由1元炒至5元,1元買進 5元賣出的股民盈利了4元,但5元買進的股民卻虧損了4元,因為該支股票的實際收益僅相當於1元的儲蓄存款。所以在股票的炒作中,一般都是後買的回報了先買的,新股民回報了老股民。

⑸ 市值和利潤比率是多少呢

10倍~100倍。企業上市之後,企業價值是有投資者決定的,市值要大才能不會容易被人收購。企業前景越廣闊,企業價值就越大。

⑹ 想問一下股票怎麼計算收益,怎麼計算賺了多少錢

不需要那樣算
比如你持有1000股,股價是10元
第一天漲10%股價是11元
第二天10%股價是12.1元
第三天10%股價是13.31元
第四天10%股價是14.64元
第五天10%股價是16.10元
第六天10%股價是17.71元
第七天10%股價是19.48元
第八天10%股價是21.43元
也就是說連續漲8個漲停板,收益就是114%,持有的股票還是1000股,市值21430

⑺ 關於股票市值和市盈率

談論起市盈率,這可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有人說它有用,也有人說無用。那麼市盈率到底有沒有用,該怎麼用?

在和大家分享我到底怎麼使用市盈率買股票之前,最近機構非常值得關注的牛股先推薦給大家,隨時都可能找不到了,有想法的還是盡快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我們經常提到的市盈率,它的具體意思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這明確的體現出了,從投資到收回成本,這整個流程所需要的時間。

可以像這樣去計算: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我們找個例子來分析一下,上市公司的股價20元,這個時候你買入成本就是20元,過去的一年裡公司每股收益可以到達5元,市盈率在這個時就為20/5=4倍。代表你投入的錢公司需要用4年才能賺回來。

那就說明了市盈率越低表示是越好,投資價值也就是越高的?當然不是,市盈率是不能隨隨便便的這么來套用,不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好好探討一下~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行業不同 ,市盈率就不一樣了,傳統行業的發展趨勢一般有限制,市盈率較低,然而高新企業的發展空間就很大了,投資者就會給予很高的估值,市盈率就較高了。

朋友們又得問了,我怎麼知道哪些股票具有發展潛力?這份股票名單是各行業的龍頭股我熬夜歸整好了,選股選頭部沒什麼問題,重新排名是自動的,小夥伴們先領了再談:【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多少市盈率才合理?上面也說到每個行業每個公司的特性不同,因此市盈率到底多少這不好說。但是可以用上市盈率,給股票投資者有用的參考。

三、要怎麼運用市盈率?

通常情況下,市盈率使用的方法技巧有這三種:一是研究這家公司的歷史市盈率;第二個就是,公司和同業公司市盈率以及行業平均市盈率進行對照研究;三用來分析這家公司的凈利潤構成。

如果說你感覺自己研究很麻煩,免費的診股平台這里有一個,會按照上面三種方法,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會給你分析出來,只要輸入股票代碼,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獲得一份周密的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

我自己覺得比較實用的是第一種方法,由於字數有所限制,我們就先一起研究一下第一種方法。

玩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的價格總是飄忽不定的,無論是什麼股票,它的價格總是在浮動的,想要它一直漲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沒有任何一支股票價格會一直處於下跌的。在太高的估值時,就會下調股價,那麼估值過低時,股價也會隨之相對的高漲。即一支股票的價格,是隨著它的真正的價值而有所浮動的。

根據上面所說的,我們先來看看XX股票,它的市盈率在近十年已經超過了8.15%的時間,即xx股票的股票市價與每股股票收益比值比近十年來低91.85%的時間,股票處於低估中,也就是這只股的股價被低估了,可以考慮有買入的價值。



注意,買股票不用一次性投入全部。而是可以分階段來買,接下來我們會教大家一些方法。

打個比方,每股79塊多的xx股票,假如你要買股票的錢是8萬,你可以分批買入,分四次,一共買十手。

認真觀察了近十年來的市盈率,最終得出在這十年裡市盈率的最低值為8.17,現在有個市盈率是10.1的股票。那就把8.17-10.1的市盈率大區間平均的分成五個小區間,然後再等到市盈率每到一個區間買一次。

如果,等到市盈率到10.1就是我們第一次購入的時機,買入1手,等到市盈率到了9.5就可以買入二手了,等到市盈率下降到8.9的時候再進行第三次的買入,買入3手,在市盈率下降到8.3的時候買入4手。

買入後安心持股,市盈率每下降一個區間,按照計劃來進行買入。

同理,如果股票的價格上漲了的話,可以將高的估值劃分在一個地方,依次將自己手裡的股票全部拋售。

應答時間:2021-08-2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股票市值漲跌與公司分紅的關系

公司最常見的分紅方式分為現金股息和股票股息兩種,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股息方式,如實物分紅等,目前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現金分紅對公司和股票的影響我在上次中已經分析過,這次我們討論一下股票股息對公司和股票的影響。

一、對公司的影響

股票股息的分派也分為兩種,一叫轉增股,另一個叫送股。這兩種方式一個是從公積金項上進行處理,另一個是從未分配利潤上進行處理,嚴格的說,只有會計處理方法的不同,沒有本質的區別。

如果說現金股息對對公司以及股東還有一些正面或則負面的影響的話,我實在想不出股票股息對公司有什麼影響。舉例說明,如果一家公司目前共有1億股本,凈資產是4億,凈利潤為8000萬,則每股凈資產是4元,每股收益為0.8元,凈資產收益率是20%。假設公司進行10轉5送5的分紅,則目前的狀況是,總股本2億股,凈資產4億,凈利潤年8000萬,每股凈資產是2元,每股收益為0.4元,凈資產收益率是20%。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改變的是總股本、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而與運營相關的財務指標沒有任何影響。股票除權就相當於您本來有一張100元的鈔票,現在成了兩張50元的鈔票,本質上沒有區別。

二、對股票的影響

但在二級市場上卻是不同的,股票股息對股價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不成熟的股市中。

既然股票股息對公司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為什麼會影響二級市場的交易呢?

我想主要是一個心理因素和購買力。

1、心理因素。由於股票進行除權以後,股價會成比例的下降,股價看起來更加便宜,本來50元的股票現在成了25元,所以有一些人會考慮購買。就像目前許多基金凈值在2元以上,大家嫌貴,當基金經過拆分以後,凈值在一元附近,大家心理上感覺便宜了,便瘋狂認購一個道理。

2、購買力。購買力也是一個原因。由於股民構成不同,中國股市規定每次交易的最小單位是1手,即100股,如果想購買茅台,就必須至少有1萬元以上。所以許多投資幾千元的小股民是絕對不可能買的。再如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神巴菲特的公司)的股票,目前每股股價在10萬美金左右,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是買不起的。

除權對於股票短期和長期的走勢是不同的。從短線來說,一般除權的股票上漲的概率大一些(全憑經驗,沒有仔細論證),尤其是在牛市中,當然也有一些莊家利用除權進行出貨的行為,但在基金主打的現在已經基本不存在了。而從長線來說除不除權對股價的影響應該不是很大,比如上述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增長一直與公司業績增長比較吻合,這就是價值投資的力量。

個人認為,股票分紅應該與業績增長成正相關。沒有業績增長支撐的股票不應該進行大比例的分紅。如果按照公司業績增長與股票分紅二者關系來分析,無非有三種情況:1、分紅比例超過業績增長,這樣股票的每股收益將逐漸下降;2、分紅比例與業績增長相同,這樣股票的每股收益長期維持不變,3、分紅比例低於業績增長,結果是每股收益持續增長。如果採取第一種方式,公司的每股收益會下降,長期下來,而採取第三種方式卻恰恰相反。從長期趨勢來看,我更傾向於第三種方式,即分紅比例低於業績增長的方式(伯克希爾屬於第三種方式的極端形態)。

在A股市場上也有一些這樣的股票,我們可以參考這些指標選擇長期成長股。如金發科技、茅台、民生銀行、蘇寧電器、煙台萬華、萬科等等,小商品城有些類似伯克希爾,不進行股票拆分,所以目前股價曾經高過百元,但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好多投資者還不會接受這種方式,所以,我認為小商品城的股價與其它這些成長股相比有些低估。

長期能夠大幅走強的成長股票在股票分配上存在這么一個現象(不是共性),即基本上每年都拆細,但分紅幅度不是很大,一般都在10送5以下,如民生銀行、茅台、萬科、金發等,當然在最後可能配合某些政策或者現象(如股改、股價太高、融資需求等)也採取大比例分紅,但一般都比較穩定、持續。而蘇寧電器是個特例,因為它的業績增長太快了,所以能夠持續的大比例分紅,一般的企業是不可能有這么快的增長速度的。

所以,對於那些業績持續增長,而股票分紅比例又不是太大的公司,可以考慮長期持有。

熱點內容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
股票科技板不能買 發布:2025-02-02 08:09:06 瀏覽:368
寧波中大電機市值多少 發布:2025-02-02 08:01:33 瀏覽:578
0731消費金融是哪個網貸 發布:2025-02-02 07:53:24 瀏覽:949
股票交易員賺錢方式 發布:2025-02-02 07:50:56 瀏覽:149
為什麼手機股票軟體這么卡 發布:2025-02-02 07:50:15 瀏覽:861
巨星科技的股票指數 發布:2025-02-02 07:22:25 瀏覽:740
如何區分虛擬貨幣的真假 發布:2025-02-02 07:16:27 瀏覽:993
海南航空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2-02 07:15:35 瀏覽:983
你們的股票軟體這么厲害為何自己不用 發布:2025-02-02 07:15:04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