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e系統股票市值
① 與沃爾沃合並,吉利能夠抗衡比亞迪嗎
新能源 汽車 行業又有了新突破。
2月24日晚,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稱雙方達成最佳合並方案,在各自保持現有獨立公司架構的情況下,在包括電氣化和智能化在內的 汽車 新四化方面展開深化合作,強化 科技 優勢,持續引領行業變革。
合並之後,會對新能源 汽車 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呢?與沃爾沃並肩作戰,能讓吉利戰勝比亞迪嗎?在新能源 汽車 的浪潮中,吉利又該怎樣如何把握趨勢?
拯救新能源 汽車 業務 吉利沃爾沃深度整好伍帆合
早在去年2月,吉利 汽車 曾發布公告稱正與沃爾沃 汽車 探討重組的可能性,但受吉利 汽車 回歸A股影響,該計劃一度被擱置。
時隔一年,這次合作才真正落實下來。 具體而言,吉利與沃爾沃將以股權合並形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並成立新公司,重點開發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發動機,同時雙方將共同開發、使用下一代純電專屬模塊化架構,以及全球領先的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從本質上看,與其說是吉利沃爾沃合並,倒不如說是兩者部分業務的深度整合協同。 而此次深度整合最重要的原因是 吉利在新能源 汽車 上的失利。
雖然吉利在燃油車領域一路狂奔,成為國內燃油車巨頭。但在新能源領域,吉利卻沒有那麼深厚的積淀。而且,即便此次與沃爾沃再攜手,吉利沖出重圍的可能性依然很小,畢竟負負無法得正。
2020年,吉利僅賣出6.8萬輛新能源 汽車 ,在全年新車銷量中僅佔比5.2%;沃爾沃方面,直到2020年11月,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XC40 RECHARGE才在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姍姍來遲。
如今,雙方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合並,也是想合力爭奪新能源市場。 而且,從全球化趨勢來看,不少車企都通過公司合並加強市場競爭 ,比如雷諾-日產-三菱、PSA和FCA的合並亦或是豐田控股斯巴魯等,吉利和沃爾沃再攜手,能夠加強協同效應。
但需要清楚的是,此時雙方已經不像十年前的強強聯手,更像是抱團取暖
十年之後再攜手 吉利沃爾沃能力拚比亞迪嗎?
十年前,相比於沃爾沃,吉利還是個默默無名的小玩家。當時,吉利以18億美元價格收購沃爾沃100%的股權,外界將此次收購行為稱為「蛇吞象」。
但這次收購,卻讓吉利開啟了高歌猛進的十年,可以說, 沃爾沃的技術讓吉利造車入了門。同時,吉利 也幫助沃爾沃打開了市場渠道,兩者互相需求、互相幫扶,在燃油車領域佔得了一席之地。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吉利在「造車上」很樂於「拉幫結派」,善於取別人之長來快速彌補自己的短項。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不止是沃爾沃,吉利在新能源 汽車 業務上正開展著廣泛的合縱連橫。
進入2021年,吉利先後宣布與網路、富士康兩大巨頭分別組建合資公司。並且與美國共享智能出行生態系統公司Faraday Future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友雹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
吉利 汽車 選擇合作的企業不僅數量多,在范圍上也涉獵較廣: 科技 巨頭、代工廠、智能造車企業都成了吉利抵禦風險的合作夥伴。
和吉利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新能源 汽車 的另一巨頭比亞迪。相比於吉利來說,比亞迪相當「自主」, 在橘游 汽車 供應鏈上,比亞迪已經擁有完整的「三電」製造能力(電池、電機、電控),完整的供應鏈布局加強了比亞迪的成本控制和風險應對能力,在去年一躍成為中國市值第一車企。
那麼,同為國內同梯隊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和的比亞迪相比,吉利實力到底如何呢? 筆者從銷量和技術優勢以及資本估值這三個方面進行對比。
在銷量上,吉利落後於比亞迪三倍。 2020年,在吉利的新能源車版圖中,幾何A、幾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產品2020年總銷量僅為6.81萬輛,在總銷量中僅佔5.16%。相比之下,比亞迪去年共賣出19萬輛新能源車,相當於吉利新能源車銷量的三倍。
往期數據相比,比亞迪優勢更大。 自2015年開始,比亞迪已經連續完成了全球新能源市場銷量的四連冠,而在2019年全球銷量市場上也僅次於特斯拉。根據乘聯會2020年1-8月數據,無論是純電動市場還是插電混動市場,比亞迪均排名前二,綜合市場佔有率約12%。
除了現有的銷量外,即便是技術上,吉利也難占優勢。目前吉利的技術多依賴於網路,騰訊等 科技 巨頭,但比亞迪卻 相繼推出「王炸」技術,從刀片電池到DM-i超級混動超低能耗技術的發布,比亞迪讓資本市場對其有了更高期待。
在資本市場上,吉利的火熱程度也不敵比亞迪。 按照吉利先前公布的信息,在A股上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投資總額為204.25億元,其中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200億元。
而上個月比亞迪發布公告稱,已完成超299億港元新增配股發行。比亞迪此次配股獲超200家投資機構搶購。這是國內新能源 汽車 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股票發行項目。近日,高瓴資本又斥資2億美元參與了比亞迪最新一輪定向增發股票的購買。
生產 汽車 可以說是現代製造業的巔峰級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時間,如果資金出現問題,很可能半途而廢。那麼,在新能源 汽車 深受資本追逐的風口,吉利該如何把握新能源趨勢?
時運不濟,巨頭環伺 吉利該如何把握新能源趨勢?
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增長近2.5倍。中國 汽車 產業在面臨深刻變革,智能化、電動化浪潮是 汽車 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賽道。再加上資本市場熱捧,這讓傳統車企吉利加速 科技 轉型、強攻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意願更加強烈。
但是,吉利在新能源 汽車 上卻頻頻失意。距離2015年吉利提出「藍色吉利行動」戰略已經過去6個年頭了,2020年,新能源 汽車 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卻只有個位數,距離計劃到2020年實現新能源 汽車 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的目標還相去甚遠。
藍色吉利行動已然失敗,而現在的吉利,不僅錯過了國內新能源補貼的窗口期,還要面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全面爆發,那麼,吉利該怎麼把握趨勢呢?
目前,新能源 汽車 品牌大多盤旋在低端市場,但是在中高端市場上卻表現不佳,比亞迪旗下旗艦車型僅比亞迪「漢」成功入圍高端轎車市場,而吉利與沃爾沃在新能源市場上實力都不強,盡管擁有領克、幾何、極星、沃爾沃等多個中高端品牌,但沒有一款品牌可以稱之為成功。
吉利想要突破重圍,要做的就是改變消費者對品牌中低端定位的刻板印象,在高端市場上有所建樹。
除此之外,新能源 汽車 出海也是不錯的選擇。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有222855輛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到海外,其中72677輛出口到歐洲地區,同比增長211%。佔比為32.6% ,由此可見,歐洲市場已成為我國新能源 汽車 出口的主要市場。
而澳洲和北歐對於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歡迎度也顯著增高。 比亞迪將與挪威經銷商合作,在今年向挪威用戶交付比亞迪唐EV純電動SUV。此外,還將在澳大利亞推出國內大火的漢EV,計劃售價區間在5.9萬至9.9萬美元之間。
新能源 汽車 在海外市場廣闊,IHS Markit預計,2024年全球 汽車 總銷量大約為9230萬輛,其中電動 汽車 佔比將佔10.2%。BNEF(彭博新能源 財經 )也預測,到 2040 年,電動 汽車 的銷量將超過全球乘用車銷量的 50%。
在資本狂歡的同時,新能源 汽車 事故頻發,也是行業不可忽視的問題。每次自燃事故之後,都是股市的狂跌。在內外形勢千變萬化的新能源市場中,如何站穩腳跟,如何打造出足夠安全、可靠、接受度高的產品,是吉利需要面對的真正問題。
盡管政策利好,但吉利尚未擁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笑到最後,在新能源 汽車 上,吉利與比亞迪仍有不小的差距。未來,吉利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但不斷尋找新機會的吉利,對新能源 汽車 的野心未變。
本文作者:寧缺
② 飛雲說美國經濟史 10:兩房次貸危機
1938年,根據羅斯福新政《1934年國家住房法案》,美國政府創設了「房利美」的前身——「華盛頓國家抵押貸款協會」。其後的三十年裡,「房利美」及其前身壟斷了二級按揭市場順理成章了。
1968年,林登·約翰遜總統對「房利美」為核心的整套機制進行全面改造,先是將房利美明確的政府職能部獨立出來成立了隱談兆另一家聯邦企業吉利美。自此房利美再無政府職能,成為了一家私營企業。
1970年,「房利美」上市,實現了所謂的「私有化」。與此同時,為「私有化」以後的「房利美」打造了一個孿生兄弟房地美,以引入競爭機制。
兩房並非普通的私營企業,而是與聯邦政府的關系特殊的政府資助企業GSE。聯邦政府通過專門立法,賦予了GSE大量特權,諸如多項免稅、聯邦資金扶持等政策扶持,同時也保留了干預兩房經營的權力。與吉利美那樣的聯邦企業不同,聯邦政府並不對GSE提供任何明確擔保,但是市場普遍認為GSE的行為後果會有聯邦政府「兜底」。
兩房的前世今生已經很明了,兩家有政府提供優惠政策的帶有福利性質的私營企業,不是像大眾所想像的是政府機構,股東是由私人組成。
兩房危機的背景我認為是始於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崩潰 ,由於美元和黃金鉤,世界貨幣再無錨定品,從而世界上各國在貨幣發行上放飛自我,導致通貨膨脹,世界房價開始上漲。
在房價上漲的背景下,只要能買到房,哪怕沒有首付,沒有貸款資格,只要在房價上漲時出手就能獲得豐厚的收益,買家任意出手,銀行也樂意接手房貸,畢竟上漲的資產是風險最小的投資。
一個理想中的良好體系好像在形成: 買家購房貸款 銀行放貸 通過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和雷曼兄弟把貸款證券化 房利美和房地美證券化 全世界投資者 銀行資金回籠再次放貸
大家可以看到,整個體系最底層的基石是來源於 買家有能力每月還貸 ,中間金融機構的贏利來源則來源於貸款利息和投資者之間的利息差,也就是說房貸數量數額越大,金融機構贏利越多。
資本家的原罪就是貪婪,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1990—2000年,美國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強迫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公司增加貧困美國人擁有個人住房的數量。小布希和國會中的左派人士迫使這兩家公司不得不以批量投資的方式購買次級資產證券,而不是持有獨立的貸款收益權,它們通過次級貸的方式發放的貸款總量相當於美國所有住房抵押貸款總量的約一半。風險完美 的 轉化到了有政府幹涉權力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到2007年,次級抵押貸款擔保的證券化產品的賬面價值一度達到8000億美元,相當於2001年年底總規模的7倍。
在這里大家要注意到一點,兩房核心資產共計832億美元,卻承擔了5.2萬億的擔保和債務,也就是極端來說只要其中1.6%的購房者出現違約,那整個體系就將崩潰。
房利美和房地美坐在了火山噴發的山頂上,房利美和房地美使用了具有欺騙性的財會報灶租告,掩蓋了侍拆美國存在的次級抵押貸款問題,但問題的存在只會讓火山更猛烈的爆發。
由於大量不合格的購房者無法正常繳納月供,大量次級資產證券出現違約,2008年9月15日,周一,凌晨1點43分,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引發了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某種程度上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
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出現了擠兌,幾天之內,為金融和非金融公司提供信貸的核心融資市場幾乎全部陷入困境,全球經濟嚴重萎縮。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中資金融機構和世界各大金融機構均受到慘重損失。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會很驚訝,這么龐大的金融危機為何沒有造成長久而巨大的損失,大家可以看看當年的損失,2008年有170萬人喪失抵押品贖回權,2009年有210萬人喪失抵押品贖回權。在2008年最後一個季度,實際GDP以8.2%的年化速率收縮。到2008年年底,全球股票市值蒸發超過35萬億美元,美國房主損失了額外的7萬億美元。加上各種公司實體(非上市公司和非有限責任制公司)和全球股票的損失,2008年一共蒸發了約50萬億美元的財富,接近全球GDP的4/5。
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沒有演變成像20世紀30年代那樣惡劣的大蕭條,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官方機構採取了高質量應對措施。也就是美國政府利用財政承擔了所有兩房超發貸款所造成的損失,也就是所有美國人民為華爾街的貪婪而買了單。
美國保爾森財長直接接管了早已陷入漩渦之中的「兩房」——房地美、房利美。具體方案是,財政部向房地美、房利美注資,並收購相關優先股;政府相關監管機構接管機構的日常業務,同時任命新領導人,制定了高達 7000億美元的綜合救援計劃。
自此兩房危機和以往的經濟危機一樣,以華爾街的貪婪為開頭,最後以美國政府買單而收尾,賺得盤滿缽滿的依然是那些金融寡頭,虧損的依然是那些平民百姓。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中國政府為何會對螞蟻金服進行嚴格控制了,他們的本質其實和兩房次貸危機的機制一樣,都是通過債務證券化,擴大放貸規模,而本金卻微乎其微。
③ 東方雨虹防水怎麼做
2022年9月8日,東方雨虹高開低走,持續下挫,盤中一度跌超3%,股價再創年內新低27.41元。截至收盤,東方雨虹跌2.72%,報收27.50元,最新總市值為692.9億元。
東方雨虹的主營業務是新型建築防水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防水工程施。目前已形成以主營防水業務為核心,民用建材、建築塗料、特種砂漿等多元業務為延伸的建築建材系統服務商。
2022年9月7日,在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2022中國製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東方雨虹同時上榜,分別位列第366位、第231位。
東方雨虹頂著500強的光環,但是在資本市場,近期卻暗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