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如何保證股票市場定價有效性

如何保證股票市場定價有效性

發布時間: 2023-03-07 12:42:22

㈠ 如何提高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

提高我國股市的有效性就是管理好,我國金融市場。窮人發展。科學有序的。是金融市場。健康穩步,提高。不要讓金融市場大起大落。讓人們從投機行為。變成投資行為。這樣股票市場就會健康發展。這時差。是有效的。

㈡ 我國股票市場定價機制

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有以下幾個定價方法:
1、市盈率法。通過市盈率法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為:發行價格=每股凈收益X發行市盈率
2、凈資產倍率法。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值X溢價倍數
3、現金流量折現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據此計算出公司凈現金流量值,並按一定的折扣率折算未來現金流量,從而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方法。
0

㈢ 《股市進階之道》筆記 第12章 市場定價的邏輯

市場大部分時候是有效的,但是也有一些時候無效,越是成熟的市場越有效,因為市場里成熟的投資人更多了,大家的共識也更成熟,更理性。越是不成熟的市場越容易走極端,所以機會也越多。

市場終將有效和市場始終有效,充分有效是完全不一樣的。

市場里絕大部分參與者是容易情緒失控或者缺乏專業技能的,同時又存在一個群體有足夠的理性和分析評估能力(成功的少數派),在市場的大部分時候,投資者都是在一種市場趨勢下來回奔波,這時「成功的少數派」一般不參與,但當趨勢運行到某種足夠的程度,當獲勝的概率和賠率都極具吸引力的時刻,他們就會果斷出手,並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筆,與此同時,趨勢經過大力度的釋放也運行到了這個方向的衰竭階段,投入這種趨勢的力量越來越少,就越來越無法阻止「成功的少數派」來改變趨勢。新的方向一旦確立就會吸引資金介入,從而實現股票的價值回歸。

所以趨勢的確立,價值的回歸,市場的最終有效性,都是由這些數量少但專業且擁有決定性資本的人來決定的!

按照作者經驗,整體市場70%時間有效,25%時間可能無效,只有5%的時間無效,具有重大操作意義。

但是對於個股來說,即使整體市場有效,只要其中10%股票定價錯誤,1%股票嚴重定價錯誤,機會也足夠了。

對於是否定價錯誤,如何提高判斷成功率呢?

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是, 市場總體上更喜歡對近期績效做出誇張的預期 ,並在日常性的估值中所佔的權重過大。如果公司當年的業績增長率是80%,那麼下一年的預期往往認為增長50%就算保守估計了;相反如果當年業績增長只有10%,那麼下一年似乎20%的增長率也是過於樂觀的。這一方面將只不過是偶然或者短期業績快速增長的公司錯誤高估為具有長期的超額收益能力的公司,另一方面對於那些真正具有長期競爭力和商業價值,但僅僅是階段性業績平庸的企業也有進行低估的可能。顯而易見,這兩點很容易造成重大的錯誤定價—— 近期業績權重過大

市場大多數時候都有效,你比市場聰明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承擔很多風險,要慎之又慎,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等待,等待市場犯錯。等待永遠是美德。

市場定價錯誤就是偏離基準過多,我們除了對市場狀態敏感和耐心以外,必須懂個股價值分析和市場對其溢價和折價估值的本質,最好還懂市場實效的原因是什麼。否則只要股票溢價,你就不敢買,你會錯失機會;只要折價你就下手,會碰到「價值陷阱」。

市場定價的差異化(估值差)是怎麼來的呢?

1,表彰過去還是面向未來(企業所處生命周期的差異)

投資永遠面向未來

對於一個在既有的業務領域中發展到高度成熟階段的、將絕大多數經營績效變得提升到了極佳水準的企業而言,它要在未來創造更高的經營高峰實際上不是變得更簡單了,而是更困難了。

60歲的成功人士和30歲的屌絲,永遠是30歲的屌絲估值更高,因為基數小,想像空間更大。

2,ROE與估值的反差(企業所處價值創造周期的差異)

對於那些剛剛經過了」黃金十年」之類的長期行業景氣繁榮、企業已經將各方面經營要素運作得登峰造極且達到資產收益率極高水準的要特別小心。很簡單的道理,這個世界是均值回歸的,否則幾個巨頭公司早就佔領全世界了。 超額收益的長期持續其實是一種對均值的偏離現象 ,達到一定程度一定會遇到阻礙而回落(要麼是行業景氣因素的稀釋,要麼是產業競爭導致了新陳代謝,又或者是企業在優勢領域內已經業務飽和而不得不進入競爭性更強和不確定性的新領域)。對於這種各方面堪稱完美的大市值(相對行業而言)企業,給予高溢價反而是一種昂貴的錯誤。 恰恰是那些當前看來還不那麼完美,數據還沒那麼漂亮,但其業務具有遠大發展空間並且具有強大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企業才應該享有更多相對的溢價的機會。

3,好生意就是不同(企業生意模式的差異)

好生意就有好估值

據麥肯錫的一項統計, 資本支出與資本回報率是影響市盈率的一個關鍵性指標 。

在這個案例中,a公司的低資本性支出屬性是建立在其較高的資本回報率基礎上的。A公司第一年的盈利是100萬元,而支出占盈利的25%也就是25萬元。又由於第二年其收入和利潤都上漲了5%,所以其投入的資本回報率約為5/25×100%=20%。而相同情況下b公司的資本回報率則只有10%(同樣帶來5%的盈利增長卻需要多一倍的資本性投入)。

從這份調查進一步得出的結論是:當投入的資本回報率較高時,業績的高增長將推動價值的增加。但資本回報率較低時高增長卻會導致價值的下降。而一旦資本回報率低於資金成本時越大的增長就將越破壞價值。而且,考慮到現實的商業世界中兩者的應收和盈利的未來確定性會有更大的差別,因此具有不同的資本支出和資本回報率的企業在模擬計算中所體現出的估值差異會更明顯。

4,確定性的來源

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是5.5%,市盈率是18倍,也就是說市場為幾乎無風險的資產估值是18倍。

股市裡相對的確定性來自於以下:

A.供不應求則市場給於高估

市場對於供需失衡這個因素往往非常敏感 ,這確實要比前兩個因素更加直觀並且具有話題的刺激性。但這個估值溢價因素隱含著巨大的風險,因為當期盈利的優秀並不代表真正的盈利能力的卓越。吃市場景氣的順風宴往往最熱鬧火爆,但這種宴席也經常最快曲終人散並留下一片狼藉。 所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供需的失衡必須至少在3~5年左右的區間來看是非常明確的趨勢性的驅動,而不是那種一兩年突然興起的短期行業景氣的波動。

B.有競爭優勢。但是作者說這一點比較個人化,市場並未對此形成共識。但是如果喪失了競爭優勢,市場對估值的下殺則是明顯的。

(或許可以這樣打比方,招聘員工的時候,有更多成功經驗或者獨特技能的人可以獲得更高的薪資水平,但是招聘一個員工只要幾個人達成共識,而一支股票則需要許多人達成共識,大家可能也贊成給於溢價,但是溢價的多少未必那麼明顯。但是一旦喪失競爭優勢,下殺的共識卻比較統一。不知道是不是能這樣考慮)

溢價的來源是

1,價值創造周期

2,生意模式

3,盈利確定性

三個因素反過來就是折價的來源

但是就中短期而言,資金偏好和市場情緒會影響估值

處理思路如下

溢價和折價要縱向對比歷史,也要橫向對比行業,不能以市場極端態(比如牛市頂點或熊市低點)為參照。而且也無法得出一個標准估值。所以買點不是那個標准估值。作者的做法是,看到好股票,如果覺得估值很貴,就把它放在重點股票池中等待,或者買一點作為安慰獎。那買點是什麼呢? 被階段性的、短期的、一次性的壞消息所集中打擊或者被系統性的下跌所株連的恐慌時刻,就是最好的時機

能不能用估值差套利?

估值差的兩個特點:

第一,估值差雖具有相對的合理性,但不具有無限的拉伸性。

第二,估值差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在不同股票群體中呈現的估值差現象是合理的,但是估值差不具有無限拉伸性

當由於某種原因出現極不尋常的市場估值差價時, 高估值與低估值的各自方向性走向首先會放緩,接著進入膠著狀態,最終將就這種極端情況,尋求一個妥協的方案,恢復到一個為市場各方所能接受的程度,從而進入新一輪的博弈。 這種估值差的收窄至少有3種表現形式,如下表所示。

上述3種估值差的演化情景可能反映了市場的基本特徵:

低估值向高估值流動,更多是上漲式背景,表現為所謂的輪漲;

高估值向低估值流動,多出現在弱勢環境下。

此二者的 拐點 是牛市再無低估值而高估者登峰造極,熊市幾乎無絕對高估值品種而低者逼近極限。

業績差撫平估值差則是市場有效性程度較強的體現。在對估值差進行方向性判斷的時候,可以從3個方面思考,如下圖所示。

當估值差達到甚至創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且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並且這一現象已經是大范圍的普遍現象時,這種估值差向均值回歸的概率也就越大。

既然估值差所導致的方向性判斷是可能的,那麼有沒有可能對這種估值差的流動狀態進行套利呢?比如在估值差明顯的時候,賣出高估值的股票而買入低估值股票以獲取收益並規避風險?我想理論上這是可行的,但實踐中可能面臨的問題會比較復雜——這正是「估值差受到各種影響處於不穩定狀態」的體現。

沒人能預知接下來會是什麼樣的市場環境。就算對未來有一個大概的方向性的判斷,也沒人知道估值差的極限點(拐點)到底是多少?寬闊的估值差會保持多久?以及最終合理的平衡點到底在哪裡?

雖然從理性的角度衡量這種估值差未來必將大幅地收窄,但到底是什麼時候呢?沒人知道——不要小看時間的作用。即使方向是清晰的,但如果時間遠遠超出預料和准備之外,那麼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和實質性損失同樣會讓人終生難忘。

板塊間的估值差套利如此困難,個股就更是如此了。所以作者認為套利還是算了吧。還是把握好個股的內在價值更堅實些。

㈣ 市場有效性是指市場根據信息自動調整股票價格對能力或者說將什麼進行整合的速

有效市場理論(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始於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教授尤金·法瑪在《商業學刊》( Journal of Business)上發表的一篇題為《證券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並於由尤金·法瑪(Eugene Fama)於1970年深化並提出的。
「有效市場理論」起源於20世紀初,這個假說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國數學家,他把統計分析的方法應用於股票收益率的分析,發現其波動的數學期望值總是為零。

市場有效理論的含義:

1、定義:證券價格充分(fully)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

2、修正定義:價格對信息的反映標準是:邊際成本(信息獲取成本及交易成本)等於邊際收益(考慮了信息質量等)

3、實證檢驗的標准:投資者能否根據可得信息獲取超額收益。

市場有效理論的三種形態 :

一、弱式有效市場理論(weak Form efficiency)

定義:弱有效證券市場是指證券價格能夠充分反映價格歷史序列中包含的所有信息,如有關證券的價格、交易量等。如果這些歷史信息對證券價格變動都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則意味著證券市場達到了弱有效。

二、半強式有效市場理論(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

定義:半強有效證券市場是是指證券價格不僅能夠體現歷史的價格信息,而且反映了所有與公司證券有關的公開有效信息,如公司收益,股息紅利,對公司的預期,股票分拆,公司間的購並活動等。

三、強式有效市場理論(Strong Form Efficiency)

定義:強有效證券市場是指有關證券的所有相關信息,包括公開發布的信息和內部信息對證券價格變動都沒有任何影響,即如果證券價格已經充分、及時地反映了所有有關的公開和內部信息,則證券市場就達到了強有效市場。

(4)如何保證股票市場定價有效性擴展閱讀

市場有效理論的理論意義 :
提高證券市場的有效性,根本問題就是要解決證券價格形成過程中在信息披露、信息傳輸、信息解讀以及信息反饋各個環節所出現的問題,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建立上市公司強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從這個角度來看,公開信息披露制度是建立有效資本市場的基礎,也是資本市場有效性得以不斷提高的起點。

支持有效市場理論的三大依據:

1、投資者是理性的;

2、即便不太理性,但由於其交易不相關,也只能造成市場隨機波動;

3、即便不理性的人犯同樣的錯誤,碰上理性套利者,市場也會趨於有效。

㈤ 比如我持有1000股現價15元的股票,我如何定價能確保股票被賣出去

其實你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你炒股了就會知道,比如這只股票現在15元,15塊在人在買,你看下下面的掛單,這是買的,下面依次是14.99-14.98-14.97-14.96排隊在買,高價優先。你出個14.99或14.98賣出都是立馬成交。

再看下賣的,從15.04到15.00塊,賣的價格越便宜越先,如果你掛個15.10.當然要等會兒了,當然同樣是15.10,也有個時間優先,看誰先掛在那裡,不出意外的話也是很快的。當處於下跌之中時,也就是你說的沒人買的時候,只有賣的。剛才15塊,馬上14.90!再14.80!再14.70!你掛個15.10!就賣不出了.

如何定價能確保股票被賣出去?你掛個14.5馬上馬交,你還是要看下成交記錄里。不過這樣你就少賺了5毛錢,不過這種情況很少地,說的有點遠了,不知能否看的懂?

㈥ 簡述股票發行時通行的三種定價方法

股票發行時通行的三種定價方法如下:

1、市盈率法。通過市盈率法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為:發行價格=每股凈收益X發行市盈率。

2、凈資產倍率法。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值X溢價倍數。

3、現金流量折現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據此計算出公司凈現金流量值,並按一定的折扣率折算未來現金流量,從而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方法。

由於金融機構一般都有較雄厚的資金,可以預先墊支,以滿足上市公司急需大量資金的需要,所以上市公司一般都願意將其新發行的股票一次性轉讓給證券商包銷。如果上市公司股票發行的數量太大,一家證券公司包銷有困難,還可以由幾家證券公司聯合起來包銷。

(6)如何保證股票市場定價有效性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在選擇股票上市的時機時,經常會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在籌備的當時及可預計的未來一段時間內,股市行情看好。

(2)要在為未來一年的業務做好充分鋪墊,使公眾普遍能預計到企業來年比今年會更好的情況下上市;不要在公司達到頂峰,又看不出未來會有大的發展變化的情況下上市,或給公眾一個成長公司的印象。

(3)要在公司內部管理制度,派息、分紅制度,職工內部分配製度已確定,未來發展大政方針已明確以後上市,這樣會給交易所及公眾一個穩定的感覺,否則,上市後的變動不僅會影響股市,嚴重的還可能造成暫停上市。

㈦ 關於股票市場有效性的一個問題(不管是否學過相關理論,都拜託幫忙解答)

所有假設對建立在信息對稱的前提下的啊,問題是這個前提甚至在其他成熟市場都無法完成,如果這些假設這些前提都是成立的,那就真的每天開盤有絕對利好就漲停有絕對利空就跌停了,因為相當於所有人的信息一樣造成的行為都是一致的,僅從有效性的理論看不會出現叛徒。不過如果某些信息是模稜兩可的時候,那就可以產生多空有分歧的情況,畢竟就算兩個人獲得的消息完全一樣,他們的判斷也可能出現分歧,個人看法~

㈧ 股票的定價方法是什麼

股票首次發行也叫做IPO,價格主要有三種方法來指定。

第一種方法,詢價法,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 這個方法簡單說就是由券商和股東詢問有意購買的投資人願意多少錢來交易他們的股票。

第二個方法,現金流量折現法,通過計算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計算公司估值,再通過流通股份計算股票現在的價值。

第三種,凈資產倍率法,炒股票的都知道,發行價格=每股凈資產值*溢價倍數。

第四種,市盈率法,這個公式大家也都熟悉,發行價格=每股凈收益*發行市盈率。

注意事項:股票IPO定價方法有很多,也有根據目前股份價值來定的,也就是前期投資人所花費的股本,而最終IPO價格只高不低,所以要入手股票,尤其打新股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它的定價方法。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