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2018年醫葯板塊股票市場分析

2018年醫葯板塊股票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 2023-03-04 18:36:06

A. 2018年醫美概念股票有哪些

目前A股市場上的醫美概念股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以美容器械和耗材為主,如獲得利百健裝置的新華錦、玻尿酸概念股華東醫葯、和雙鷺葯業、提供乳房組織補片的冠昊生物,以及港股華熙生物科技、昊海生物科技;
另一類是整形醫院及診所,如持有韓國整形機構股權的朗姿股份、正在擴建美容醫院的合金投資、持有以色列醫美器械公司的復星醫葯,以及新三板公司華韓整形、麗都整形、利美康等等。

B. 邁瑞醫療股份股票分析

醫葯醫療板塊最近一段時間的走勢處於低迷的狀態,然而此時對於發掘投資標的來說正是好機會。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國內醫療器械的龍頭公司--邁瑞醫療。


解析邁瑞醫療之前,我已經將醫療器械龍頭股名單都整理好了,這就分享給大家,直接點擊就可以得到:寶藏資料:醫療器械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是邁瑞醫療主營業務,主要產品覆蓋了三大領域: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以及醫學影像,多條產線市佔率都是我國的靠前排名,是國內醫療器械龍頭和收入體量最大的醫療器械上市公司。


簡明地介紹了有關邁瑞醫療的公司相關的情況以後,現在我們來看看,邁瑞醫療公司身上有哪些閃光點,是否適合投資?


亮點一:穩固的市場地位和突出的競爭優勢


目前該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及解決方案方面的供應商,在客戶量方面也是相當巨大的,而且知名度很高,市場份額也不低。縱觀整個領域,邁瑞醫療在公司規模方面是國內頂尖了,商業化能力更是業內的領頭羊,此外,在研發、銷售渠道等方面也是業內做的比較好的。而且他們所具有的銷售能力也相當出色,擁有穩固且巨大的渠道網路能力。


亮點二:技術創新力量雄厚,成長性十足


公司在醫學影像、微創外科、體外診斷、生命信息與支持等方面以及產品研發能力等處於行業前沿,體系化的研發創新能力是比較卓越的了,質量管理體系也符合高標準的條件,並且能夠做到的是不斷吸引優質人才、收購和引進國內外技術以及加強研究隊伍建設。


篇幅受到限制,與邁瑞醫療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有關的內容,都整理進了這篇文章里,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邁瑞醫療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醫療器械行業屬於高端新經濟製造行業,國家在重點扶持這一行業的發展,已經符合產業進行升級的趨勢。有著政策支持,順著分級診療和支持進口替代的大勢,醫療器械適合長期投資。現在,在國內也開始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醫療器械企業,技術更新更快,同時加上中國龐大人口基數紅利,中國醫療器械的需求仍然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最近這幾年的時間里,國內的醫學裝備市場一直都保持著高增長的趨勢,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因為老齡化進程越來越快以及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以及身處打破進口醫療器械設備對高等醫院的壟斷、提升國內產品的市場份額以實現國產替代的時代背景中,邁瑞醫療的發展方向很廣,整個行業也有很好的發展潛力。


三、總結


由上可知,對於邁瑞醫療公司在醫療器械領域的前景,我表示非常期待。這是屬於國內醫療器械的龍頭公司,邁瑞醫療很可能將是醫療器械國產化程度提高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時國外市場的佔有率和影響力也有望不斷的上升。


可是文章是有一定的滯後性的,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邁瑞醫療未來行情,戳下方鏈接就可以了,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一下邁瑞醫療現在的行情是否適合買入或賣出:【免費】測一測邁瑞醫療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2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華東醫葯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華東醫葯大數據分析股票華東醫葯股票手機牛叉診股

現在隨之醫保的控費跟支付方式的改革重新落實後,以及仿製葯集中采購政策的進一步推行,部分醫葯行業的利潤被打壓,一些人也因為這點而"談醫色變",但有這樣一個細分行業,不會受到政策調控影響,行業處於發展早期,從長遠角度看後勁又非常足。這實際上就是消費的升級版的意味,而華東醫葯身為國內醫美龍頭企業的一員,下面我們就深刻剖析一下~


在開始分析華東醫葯前,我幫整理了醫美龍頭股名單,現在呈現給大家,點擊了就可以獲得這份名單:寶藏資料!醫美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


公司其實有三塊主要的業務,也就是醫葯工業、醫葯商業和醫美產業,經歷了長遠的發展,以下的兩點就是公司的核心看點,一個是公司的醫葯工業,是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貢獻佔比高達80%以上,這塊決定了公司的下限;第二個就是公司馬上迎來的第二增長曲線,叫做醫美業務,哪怕現在所佔的比例比較低,不過未來還是會很好的,這也就決定了公司的上限。


研究過了公司的基本情況,我們根據公司的兩大核心業務具體聊聊公司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推進制葯業務創新轉型


公司的醫葯工業已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但這塊業務避免不了要受到醫葯採集等影響,對於公司的業績來說,也有不小的壓力,但公司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應對,在研發方面要持續的投入,漸漸地發展制葯業務的創新,公司研發支出相比過去翻了三倍有餘,公司在推進制葯這一方面的決心很大。


同時還能夠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產品授權引進等的方式去相結合,在深耕自身優勢領域糖尿病治療葯品領域的同一時間里,朝著腫瘤、自身免疫等一些領域努力發展,跟國際知名葯企的合作也達成了,快速豐富創新葯管線了。


亮點二:醫美產品布局最齊全,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公司旗下醫美產品組合覆蓋面部填充劑、身體塑形、埋線等非手術類主流醫美領域,已形成差異化透明質酸鈉全產品組合、A型肉毒素、埋植線、能量源設備等的綜合化產品集群,逐步實現無創+微創的醫美產業鏈全布局。


與此同時,公司突破創,新聚焦美學領域,旨在提供完善、科學的美學產品。同時,公司的研發部門是獨立的,包括全資子公司Sinclair、HighTech以及參股公司美國R2、Kylane四個研發中心,在全球擁有的五個生產基地主要有下面這幾個:荷蘭、法國、美國、瑞士和保加利亞,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款核心產品也上市了。


公司目前是國內醫美產品布局最齊全的公司,它還是少數具備國際化實力的公司,非常看好公司未來在醫美行業的騰飛。


當然,公司還有許多在投資方面吸睛的地方,篇幅是有一定限制的,更加全面周詳的關於華東醫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已經提前整合到這篇研報里了,快點來看看吧:【深度研報】華東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每個人都可以追求美麗,相關統計數據表明 ,2014年從中國到韓國做整形手術的人數接近5.6萬人,僅僅過去五年,增加了20倍。根據新氧2018年大數據顯示,中國對醫美持正面態度的群體達到了66%,其中37%的部分可以接受微整,24%對醫美很欣賞,對手術類項目調整持接受態度的佔了近5%,從這點我們可以知道,醫美消費逐漸被人們認知和接受。隨著未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顏值經濟"的崛起,醫美行業必將迎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三、總結


綜合來看,華東醫葯不光有自身強大的醫葯工業,把工作重心放在發現醫美行業上,相信在醫美行業的迅速崛起下,公司將得到很大的發展前景。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若是有朋友想更准確地知道華東醫葯未來行情,就點擊這個鏈接吧,專業投顧幫你診股,看看針對華東醫葯的估值有沒有偏差:【免費】測一測華東醫葯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0-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D. 為什麼醫葯板塊的基金錶現一般都不太好

吃不起葯將成為歷史,政府集中采購導致葯費暴跌

「醫保局動真格了,這一次真的要砍掉企業的銷售費用了。」一家中標的葯企人士向記者感嘆,還有一位葯企人士向記者表示:「中標難受,不中標更難受。」
前幾天,國家首次「4 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的投標談判在上海舉行,集中采購的結果是葯價暴跌,正大天晴葯企的恩替卡韋降幅超90%。恩替卡韋被譽為乙肝用葯霸主;阿斯利康公司旗下的肺癌靶向葯吉非替尼降價75%。
這次參與集中采購試點的共有31種葯品,7個品種降價幅度超70%,降幅在40%-70%之間的有12個,降幅0-40%之間的有8個。平均降幅高達52%,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這次的試點大獲成功,4 7總共11個城市的31種葯品采購價直接被腰斬了,而采購價的降低,必然導致葯品銷售價的降低,而試點的開門紅也會導致國家迅速大范圍推進采購葯品的范圍,換句話說,困擾中國人很多年的高葯價問題,有望得到徹底的根除。
中國葯價有多虛
中國的葯價不僅高,而且很虛,虛到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多家上市公司葯企,列支的營銷費用,居然佔到營收的60%,遠遠超過國際葯企10%的標准。
換句話說,葯廠賣出去100億的葯,銷售成本就佔了60億,而國際通用標准大概是10億左右,與此同時,中國葯企的研發費用卻是出了名的低,遠遠低於國際標准。重營銷輕研發導致中國醫葯界回扣橫行,而新葯研發能力極低。
僅僅被央視公開報道點名的醫葯回扣亂象,包括但不限於:
2010年,葯價虛高1300%的「蘆筍片事件」,湖南湘雅醫院醫生回扣佔到中標價43.5%;
2011年,虛高達2000%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丑聞,北京公立醫院醫生回扣佔到中標價40%;
2013年,漳州醫療腐敗案,全市公立醫療機構100%涉案,葯價的50%用於回扣;
2013年,「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其副總裁梁宏在供述中稱,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為打開銷路投入的行賄費用佔到葯價的30%,每年的總金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
2016年平安夜曝光上海、湖南兩地葯價虛高近10倍,醫生回扣佔到葯價40%
這動不動就10~20倍的利潤,意味著成本價只有零售價的10%,甚至只有5%,中間的巨額利潤,都被層層剝削了,最後讓患者來買單,導致中國的葯價高企,但是葯廠實際利潤並不高,研發能力薄弱且極其重視營銷,不給回扣而重視研發的葯廠根本活不下去,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集中采購曾讓葯價暴漲
實際上,中國葯價高是個老大難問題了,如何解決高葯價問題成了政府的心頭病,提出的解決方案千千萬,通過政府集合公立醫院的需求進行集中采購、集中招標,通過巨大的采購量來壓低價格,讓患者得到實惠。
聽起來似乎沒問題,政府手底下有那麼多公立醫院,全部聽政府號令,而公立醫院就診患者的數量佔到總就診量的90%,換句話說消耗的葯品,也是90%,把這些需求全部集中起來和葯廠談判,不可能拿不到好價格。而政府出面帶量集中采購來降低價格,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所以,早在2000年左右,有關部門就開始推行以量換價」,讓葯物進行集中采購,帶量招標,試圖取得價格上的優惠,降低葯價。在外國,這一手段可以降低10~15%價格,雖然不多,但是考慮到外國市場競爭激烈,葯價透明,本來就很低,在這個基礎上還能降低實屬難得。引入中國後,一定能大幅度降低葯價。
中國醫葯部門不僅實行了集中采購,以量換價,還對醫院葯價進行行政限制,不允許醫院以葯養醫,曾經只允許加價15%,後來乾脆實行零差率,一分錢都不允許加價,什麼價格采購的,就什麼價格出售,最大程度讓利給患者。
政府把所有采購量集中起來進行招標獲得最低價格,然後不加價賣給患者,葯價一定很便宜了吧,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實際上,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實行集中采購和零差率二個政策後,葯品的采購價年年增高,高葯價問題越演越烈。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震驚了,這怎麼可能,這套方案怎麼看都沒問題啊,降低葯費利國利民十拿九穩,怎麼最後居然導致葯費連年增高,這不科學啊。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為什麼外國行之有效的帶量集中采購降低葯價的辦法,到了中國不僅無效,反而導致葯價升高。
原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套方案里有一個最大的漏洞,就是招標是由政府集中組織的,但是采購量是由各大醫院自行決定的,用哪個葯,用多少,是由每個醫院自己定,或者說,是由每個開處方的醫生來決定。
所以這些葯廠們想出了一個新點子,高中標價高回扣,把中標采購價定的高高的,分出大量的利潤空間做成回扣給開處方的醫生,以及整個醫葯管理鏈條上的一系列人,瞬間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銷量大增,所有的醫生都在瘋狂的開這家葯廠的葯。
而那些低價中標的葯品則陷入了一個很窘迫的情況,醫生不願意開這個葯,沒有銷量,下場和沒中標是一樣的。
同一款葯品,有人出低價,高價怎麼可能中標,當然不可能啦,競標的規則就是價低者得。要規避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不是同一款葯品就可以了,同樣的葯灌裝到另外一個包裝里,取另外一個名字,上報給葯監局拿一個批號,當新葯賣,既然是剛「研發」出來的「新葯」,那自然擁有自主定價權,你報多高,也沒有競爭者,因為這款葯全國只有你這一家有。
例如,傳統的青黴素,價格極低,不過你們已經基本看不到了,因為按照集中采購制度,根本賺不到錢,取而代之的是各大葯廠自行「研發」的XX黴素,號稱改良版的青黴素,實質上還是青黴素,不過中標價立刻暴漲十倍甚至幾十倍,然後就有利潤空間給回扣了。
所以,新葯的審批權立刻火了,醫生的處方權也立刻火了,帶來的問題是葯監局這些年被國家查處了一大批貪官,基本都是有審批權的那些人,而基層的醫生吃醫葯代表的回扣,已經從密布新聞,變成不算什麼新聞了。
所以,在央視曝光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注射液丑聞丑聞中,葯價虛高2000%,出廠價0.6元,北京市中標價高達11元,醫生的回扣為每支4.4元,而山東一個街頭小診所,進貨價為0.64元,賣給患者為2元。所謂的集中采購降低葯價,完全形同虛設,整個北京的需求集中在一起進行采購,不僅沒有壓低價格,反而瘋狂攀升20倍。
新集中采購導致葯價大降
看完了中國葯價的歷史,只能感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這次的新集中采購導致中標價暴跌這么厲害呢,他們雙方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肯定是有的,否則中標價依然絲毫不會變,這次的新規最大的改變在於收回了公立醫院自定采購量的權利。
現行的集中采購制度,缺乏明確的用量要求,中標未必代表有銷量,醫院仍然具有極大的自主選擇權,因為葯企需要對醫院進行二次公關,醫院則進行二次議價,導致中標結果形同虛設。
為了堵住這個漏洞,新的采購制度實行招采統一,什麼意思呢,就是招標會上要明確采購量,由這些城市下屬的公立醫院,提前確認未來一段時間的某葯品的需求量,匯總給醫保局之後,由醫保局統一采購,然後下發給公立醫院,實現真正的帶量采購。
這個創新之舉,等於沒收了醫生的處方權,因為醫院失去了采購權,院里就這么多存貨,你開完了就沒有了,如果你真的需要這么多,也可以,你提前報備,醫保局幫你買,你還是吃不到回扣。一家大型公立醫院,沒有特殊的疾病大爆發,對各項葯品的需求是非常穩定的,不會有大的波動。
福建省醫療保障局長詹積富在公開場合表示,醫保局的主要任務是讓醫務人員不能再有拿回扣的機會,讓醫務人員不敢再去拿回扣。通過這個制度,他們完全有希望做到這一點,廢除高葯價存在的基礎。
正是因為廢除了中間的回扣環節,讓回扣高低不再左右銷量,所以各葯企報出的中標價格立刻斷崖式下滑,中標平均價直接來了個腰斬,這就是好制度的威力。
葯企迎來長期利好
這次集中招標,讓葯企的中標價大幅度下降,導致醫葯股大幅暴跌,沒中標的幾個甚至跌停,市場看到價格降了,就解讀為利空。
按正常的思維來看,價格降這么多,不是利空是什麼,但是如果深究這件事可以發現,價格下降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省了回扣的那部分錢,對葯企本身的利潤沒有太大的影響。
幾十年來,中國醫葯市場一直重回扣,輕研發,是否能研發出新葯不重要,砸錢送回扣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回扣給的到位,哪怕就一直老葯換新瓶,也能躺著賺大錢。
這種風氣是典型劣幣驅逐良幣,缺乏研發能力會直接斷掉中國醫葯進步的根基,廣大基層患者還飽受其害,苦不堪言。
葯企喜歡給回扣嗎?不喜歡,但是如果別人都給自己不給,自己就被市場消滅了,有關部門從制度上杜絕給回扣的空間,不僅僅是對患者好,也是對葯企好,這樣才能讓葯企腳踏實地,把心思都放在研發上,消除市場競爭亂象,正本清源,我認為對葯企來說,是構成長期利好。
2018年11月15日,國家醫保局下發《4 7城市葯品集中采購文件》,按照這11個城市所有公立醫院2017年同品種采購量以60-70%核算,承諾用量進行集中采購,在12月6日進行了首批公開采購,導致了中標價格腰斬式暴跌。
目前只有11個城市作為試點,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進行采購的,也僅僅只有31種葯品。
但是鑒於首次試點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新辦法會迅速推廣到全國所有城市,而且會覆蓋到所有的葯品,那個時候,全國所有的患者會看到一個奇觀,所有葯品的平均價格暴跌一半以上,吃不起葯將成為歷史。
這一天不會太久,高價葯將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我們的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受益人,很快你們就會看到這一天的。
望採納

E. 華東醫葯股票市場分析

隨著醫保控費和支付方式改革的落實,仿製葯集中采購政策也在大力推行,部分醫葯行業的利潤減少了很多,一些小夥伴也轉變成"談醫色變",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細分行業,不受政策調控影響,行業處於發展早期,長期看又有無限潛力。這實際上就是醫美對於消費的升級版,而華東醫葯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醫美龍頭企業,下面我們就從多方面剖析下~


在從更深層面剖析華東醫葯前,我拿了之前整理的醫美龍頭股名單送給朋友們,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醫美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


這家公司有三塊業務是比較主要的,分別為醫葯工業、醫葯商業和醫美產業,經歷了多年的進步,以下的兩點就是公司的核心看點,那第一個也就是公司的醫葯工業來,這是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貢獻所佔的比例為80%以上,其實這個業務也就決定了公司的下限;那麼第二個就是這家公司即將迎來的第二增長曲線,是醫美業務,哪怕現在所佔的比例比較低,不過未來還是會很好的,決定了公司的上限。


說完了公司的一些基本情況,我們從公司的兩大核心業務這方面著手,具體聊聊公司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推進制葯業務創新轉型


公司的醫葯工業在國內的地位絕對算是領先的,但是醫葯採集等政策難免不會影響到這塊業務,對公司業績這一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但公司未坐以待斃,而是積極應對,加大研發進行投入的力度,逐步將業務推進創新的發展,公司研發支出這一塊,要比之前多花了有三倍多,這就可以看見公司推進制葯轉型這方面下的決心。


與此同時也能夠通過一個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產品授權引進等方式相結合,在深耕著自身優勢領域糖尿病治療葯品領域的同時間里,朝著腫瘤、自身免疫等一些領域努力發展,而且予國際知名葯企的合作也達成了,這樣的情況下也是非常快速地豐富了創新葯管線。


亮點二:醫美產品布局最齊全,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公司旗下醫美產品組合覆蓋面部填充劑、身體塑形、埋線等非手術類主流醫美領域,已形成差異化透明質酸鈉全產品組合、A型肉毒素、埋植線、能量源設備等的綜合化產品集群,形成了無創+微創的醫美產業鏈全布局。


同時,公司聚焦美學領域的銳意創新,一直致力給大眾提供全面、科學的美學產品。公司還成立了獨立的研發部門,包括全資子公司Sinclair、HighTech以及參股公司美國R2、Kylane四個研發中心,且在全球擁有五個生產基地,那就是荷蘭、法國、美國、瑞士和保加利亞,幾款核心產品都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了。


目前國內醫美產品布局最齊全的公司就是這家公司了,並且還屬於少數具備國際化實力的公司,對於它未來在醫美行業的騰飛還是特別看好的。


當然,公司還有眾多投資亮點,字數有限,關於華東醫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更多消息,學姐已經整理到這篇研報里了,趕緊研究一下吧:【深度研報】華東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從中國到韓國做整形手術的人數居然達到了5.6萬人,與過去5年相比,增加了20倍。從新氧2018年的大數據來看,中國對醫美持積極態度的人群高達66%,其中37%的部分可以接受微整,24%持欣賞態度,能夠接受手術類項目調整的人佔到了將近5%,可以看到,醫美消費的認知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隨著未來居民能夠支配的收入增加和"顏值經濟"的崛起,醫美行業必將迎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三、總結


綜合看下來,華東醫葯除了擁有自身強大的醫葯工業以外,大力進軍醫美行業,相信在醫美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下,公司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文章會有一點滯後,倘若想深入了解華東醫葯未來行情,點擊下方鏈接就好了,當你進行購買股票的時候會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在華東醫葯估值方面是否高了或是低了:【免費】測一測華東醫葯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F. 請問醫葯行業板塊股票行情分析~!

大盤目前有短線反彈的機會,如果做短線可以去把握,快進快出。穩健投資者觀望為主。大盤整體趨勢向下,注意控制倉位就可以了。現在是做超跌股票。

熱點內容
深發展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2-04 00:43:40 瀏覽:22
股權激勵是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2-04 00:42:52 瀏覽:138
半導體基金和軍工基金哪個好 發布:2025-02-04 00:34:01 瀏覽:872
物業扣款維修基金怎麼查詢 發布:2025-02-04 00:32:34 瀏覽:104
國內期貨市場什麼時候開始交易 發布:2025-02-04 00:32:32 瀏覽:626
期貨老闆是什麼人 發布:2025-02-04 00:20:49 瀏覽:133
股票發行管理制度主板的影響 發布:2025-02-04 00:18:48 瀏覽:492
股票軟體止損和止盈 發布:2025-02-04 00:06:05 瀏覽:846
股市股票代碼是多少 發布:2025-02-04 00:01:44 瀏覽:516
股票基金債券投資者地位 發布:2025-02-04 00:00:54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