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與房地產
㈠ 中國房地產將來的發展趨勢,兼談與股市的關系
2018年房地產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機遇與挑戰並存
調控「穩」字當先,預計限售、限價將常態化
目前各地樓市政策進入微調時期,目的為防止區域樓市出現「量」、「價」明顯波動,預計限售、限價將成為各地調控的常態化舉措,未來調控力度大幅上行的可能較小。
預計限售、限價將為常態化調控舉措
限售政策能夠精準打擊投機炒房,既不傷及剛需又能抑制投機、平穩樓市,逐漸成為了各城市調控的首選和標配,2018年以來新出台調控的城市政策無一不包含限售,截至2018年6月中旬,限售城市數量已近70個,限售年限在2-5年不等。此外,限價同樣是各地調控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主要目的為通過行政干預防止一手房價格的大幅波動,多個城市一手房定價普遍低於周邊二手房。考慮到目前樓市調控基調主要為穩定房地產市場,預計限售、限價將成為各地樓市調控的常態化舉措。
三、四線銷售增長動能趨弱,再融資壓力對投資制約明顯
商品房銷售仍維持同比微增,三、四線城市表現雖優於一、二線,但銷售增長動能略顯不足。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呈現下降趨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房地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長2.90%,其中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同比增速甚至為-4.09%,顯示出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長已有所乏力。分區域來看,大中城市市場有所回暖,30大中城市成交面積當月同比跌幅在2018年以來收窄,但全國商品房銷售數據雖優於30大中城市表現卻無明顯上揚,顯示出大中城市之外的三、四線銷售增長動能有所減弱。
開發投資整體表現仍較好,但再融資壓力對投資有較大制約
截至2018年5月底,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速達10.20%,較2017年底繼續上升了3.20個百分點,投資數據仍表現搶眼,但實際從2018年3月以來,單月投資額同比增速則出現了持續走低,疊加社會融資規模數據2018年以來明顯走弱,房地產開發到位資金來源累計同比增速承壓,其中開發貸、按揭貸款累計同比已走入負值區間影響,房企投資增速存在下行壓力。
預計行業銷售穩中略降
目前核心一、二線城市限購、限貸、限售力度較強,同期部分城市首套房貸款折扣取消,利率甚至上升到基準利率的1.05-1.1倍不等,較大地削弱了貸款買房人群購買力,而三、四線城市盡管目前庫存水平仍較低,但考慮到棚改及貨幣化安置力度邊際將無明顯增長,區域房價的上升也致使當地人群購買力下降影響,三、四線房地產銷售的同比高增速難以維系,預計2018年全年商品房銷售同比增速將收在約-2%。
開發投資增速趨弱
受全國商品房庫存處於低位、行業集中度快速上升影響,房企補庫存意願十分強烈,但投資勢必需要杠桿的擴張,在去杠桿政策背景下,房企再融資環境的大幅收緊對擴充資源的能力造成明顯制約。我們依舊維持對房地產開發投資邊際悲觀的判斷,預計2018年行業開發投資增速將小幅增長約3%左右。
大型房企深耕區域能力加強,銷售集中度快速提升
在全行業銷售、投資邊際趨弱的背景下,大型房企的項目布局更為分散,抗擊政策和市場變化的能力更強,行業銷售集中度提升速度迅猛。截至2017年底,銷售金額TOP10、TOP30的房企市場份額已分別達23.8%和38.1%,而在2018年1-5月TOP10、TOP30的市場佔有率更進一步分別提升至31.5%和51.5%。此外,大型房企深耕城市能力加強,區域房企突圍難度更大,除少數地方核心國企、個別實力較強的區域品牌房企外,區域房企已很難占據當地銷售前列的位置,而反之如萬科等龍頭房企則位列多個城市的銷售前5,預計隨著龍頭房企的市場布局進一步分散,各地銷售前列的榜單中區域房企的身影將更為鮮見。
行業資源集聚效應明顯,強化大型房企市佔率提升趨勢
2018年1-5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TOP30權益拿地金額佔300城土地出讓金比例均達約24.05%和42.06%,該比例較2017年底略有下降但仍維持較高的水平。大型房企在獲取資源優勢十分突出,充足的土地儲備進一步強化了其市佔率持續提升的趨勢。
各地調控進入微調階段,限售、限價常態化穩定市場
目前各地調控政策進入微調階段,主要針對投機炒房,核心目的求「穩」。2018年以來,出台調控政策的城市主要為前期無政策出台或政策力度不足、今年以來市場熱度上升較快的城市,不同城市政策力度差異大。
行業融資難、融資貴現象日益突出,國有房企、龍頭房企融資優勢明顯
房企融資方式主要包括銀行開發貸、信託等非標融資、發行債券。從政策變化來看,銀行開發貸、非標融資均面臨不同程度的監管趨嚴影響,而債券發行雖然告別了2017年前三季度的「一刀切」情況,但主要發行主體仍以國企、上市品牌房企為主,募集資金用途多用於借新還舊,不能用於拿地和房地產項目建設(除住房租賃項目)。
從投資機構的風險偏好來看,投資機構更傾向於參考中房協或其他第三方機構出具的綜合實力或銷售排名,風險偏好由百強房企迅速收縮至前50甚至前30強,而房企信用債則受到行業下行、負面事件及監管趨嚴影響,市場風險偏好大幅降低,部分機構甚至對「民營房企」採取一刀切的態度。行業融資集中度上行明顯,國有房企融資環境優於民營房企,而民營龍頭融資環境又優於民營中小房企。
㈡ 央行降息是什麼意思,央行降息意味著什麼
央行降息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1、意味著銀行的存貸款利息都開始變低,人們更樂意將錢取出來,銀行開始增加貸款的力度,企業有了貸款以後,能更好的產生,搞活經濟;
2、企業經濟好了,股票的財報就好看,股市也會跟著上漲,人們手中的錢開始增多,也會選擇投資股市,投資實體,樂於消費,拉動內需導致經濟的上漲。
(2)中國股票市場與房地產擴展閱讀:
美聯儲降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增長短期內會有所放慢,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降。中國出口在本世紀一直保持較快增長,而且市場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已經降低了中國出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美聯儲降息和未來可預期的進一步放鬆銀根所帶來的過剩流動性,很可能流入預期回報較高的中國市場。這種國際資本流動變化會給中國經濟帶來雙重風險。
首先,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金融開放壓力進一步增強。由於中國資本項目還沒有全面開放,因此國際資本在中國市場投資價值放大的背景下會進一步要求中國金融改革提速。
此外,國際游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會帶來人民幣升值更大的市場壓力,尤其在美元可預期的持續貶值下,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加大。
其次,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非理性繁榮」的風險進一步加大。由於市場內部風險控制尚不完善,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在國際流動性湧入加大的背景下有可能出現投機勢力更趨活躍、資產泡沫不斷形成的發展態勢,增強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周期性風險。
㈢ 股票市場跟房地產市場有什麼聯系嗎
肯定是有聯系的,房地產是產業鏈最長的一個產業,如果房地產投資減少,那麼會影響到很多企業的銷售,這是從正面來講。反面就是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話,就會吸引資金去投資房地產,那麼投入股票市場的錢就會減少,股市就不好。
㈣ 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有什麼關系
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相生相剋的辯證關系,因為兩者分別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代錶行業,每當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谷時資金就會湧入股票市場,反之亦然。目前中國股市沉寂了多年,而房市價格卻節節上漲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政府、企業和民眾必須在彼此利益博弈中尋求平衡,否則就會引發泡沫破裂崩盤的危機。不過作為一個以資源換發展的農業國家,在世界競爭中沒有高端優勢行業支持的情況下,必然選擇持續大規模的城市化道路不斷激化內部市場需求,以拉動經濟增長。所以長遠看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是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只是經常會有間歇式的調整以期平衡矛盾化解社會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