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凈利潤增長股價反而跌

股票凈利潤增長股價反而跌

發布時間: 2023-02-24 10:20:53

❶ 公司業績穩步增長,為什麼股價一直下跌

每隻股票的季報都是有預期的,若是季報預期非常好,那麼就在季報公開前就會得到爆炒,季報公開後倒可能出現調整,當然這種好理解。還有一種是,季報預增,但是季報的情況和預期差別不大,不會有很大的波動,除非季報情況超過預期,那樣才會獨立於大盤,走出個股行情。若不是如此,肯定會跟著大盤,隨波逐流。

❷ 我買了某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的業績一直在漲,為什麼股票一直在跌

因為業績的上漲不能是一時的,或者某一時間段的,必須是持續數年的穩定上漲。這才能方顯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

市場的錢買的是未來業績上漲,重點就在「漲」字,而不是上市公司今年盈利100,明年繼續盈利100。市場的資金要的是明年要盈利110,後年盈利120,大後年盈利130。

而業績好,股息率很高,有可能意味著業績向下的拐點到了,業績已經處於最好的時候,有可能接下來就會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比如方大炭素就是明顯的例子。前兩年的業績非常好,股息率也很高,就是漲不動了。最主要的就是向下的拐點到了。

(2)股票凈利潤增長股價反而跌擴展閱讀

在A股就是個怪胎,很多業績看上去非常好,股息率也很高,但是股價就是不漲。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A股的游資歷來以炒小、炒新、炒差為主。這些最主要的就是題材股。只要有一個題材出來,盤子小的個股,也不管業績好不好,被游資盯上了,就會不斷地瘋炒。相反一些業績好的,盤子大的個股,除了主力機構會跟風拉抬之外,一般游資都不會碰。主力機構對估值有一定的了解,潛伏盤太多,想要拉升並不是易事。相反,績差的個股由於沒有估值的壓力,想要拉多高就多高。

2、有些股票是炒預期的。比如券商、有色,煤炭、鋼鐵等之類的周期股。在業績最不好的時候,就是介入機會。因為業績的拐點到了,向上有預期。有可能這是最差的時候,再差也不差不到哪裡去,就是這樣的邏輯。

❸ 為什麼有的股票股本不變凈利潤增加,每股收益卻下降了

雖然它的凈利潤增加了,但是由於該股是新股剛上市,總股本由6400萬擴張到了8600萬,所以它的每股收益被攤薄了。

公司境外上市以及在境內發行外資股,按確定的人民幣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總額的乘積計算的金額,作為股本入賬,按收到股款當日的匯率摺合的人民幣金額與按人民幣計算的股票面值總額的差額,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3)股票凈利潤增長股價反而跌擴展閱讀

公司按法定程序報經批准減少注冊資本的,在實際發還投資時登記入賬。採用收購本公司股票方式減資的,在實際購入本公司股票時,登記入賬。公司應當將因減資而注銷股份、發還股款,以及因減資需更新股票的變動情況,在股本賬戶的明細賬及有關備查簿中詳細記錄。

投資者按規定轉讓其出資的,公司應當於有關的轉讓手續辦理完畢時,將出讓方所轉讓的出資額,在股本賬戶的有關明細賬戶及各備查登記簿中轉為受讓方。

❹ 為什麼有的公司財報顯示盈利,但股價卻下跌

主要原因有四:
1、該公司股票前期漲幅巨大,主力機構利用公布靚麗財報時吸引眾多散戶買進而出貨。
2、公司財報的收益低於市場預期。例如預期每股收益為0.50元,而實際只有0.35元。
3、公布財報當天股市大跌,該股不得不隨市場下跌。
4、該股公布財報之前停牌多日,而在此期間股市連續大跌,該股復牌出現補跌行情。

❺ 很多公司的業績都在提高,為什麼股價不斷創新低呢

業績大增,理論上來說,凈利潤增加,公司的內在價值增加,股價應該上漲。但在實際股市投資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一部分公司發布相關財報(年報、季報、半年報)後,股價不但沒有上漲,反而出現了大跌。這種情況一般有四個原因:

一、比例的大增而非絕對值大增

投資者經常看到媒體報道,某公司業績大增,凈利潤增長500%,就認為業績暴增,公司很賺錢,所以是績優股,股價應該大漲,這種看法存在明顯的片面性。這里的業績增長500%只是一個增長比例,而非增長的絕對值。

也就是說,就算是凈利潤增長了500%,它的絕對值也不高。比如說一家上市公司,上一年凈利潤是10萬元,本年業績增長了500%,那也只是達到60萬元而已。而如果說公司本身估值水平就比較高,增長的凈利潤對估值水平吸引力的提升是微不足道的。

實例:

恆立實業發布三季報,業績大增1303.65%,增長了13倍,看起來肯定屬於「業績大增」,但公司去年同期凈利潤僅108萬元,大增13倍後也只有1500萬元凈利潤,相對於公司20億的市值來說,依然屬於高估值,股票也繼續下跌。



總結:

業績大增,股價卻出現大跌,看起來不合常理,但深究背後會發現,業績增長只是表徵,股價漲跌需要深層次邏輯支撐,投資者需要將真實的情況搞清楚,再結合實際市場走勢,才能作出客觀的判斷。

❻ 阿里巴巴上市7年半,利潤增長了6倍,股價卻跌回了原點。究竟是以前高估了呢還是現在低估了呢

此次公布的股份回購計劃有效期為兩年,至2024年3月止。截至2022年3月18日,根據早前公布的股份回購計劃,公司已回購了5,620萬股美國存托股,總額約92億美元。

此次回購已經創下中概股回購規模紀錄,這也是近三個季度以來,阿里巴巴連續第二次擴大其股份回購規模。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授權回購100億美元的美國存托股。2021年8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將回購規模擴大至15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表現低迷。在此背景下,多家港股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紛紛出手回購、增持,用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

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港股已經有96家公司展開回購,累計回購數量達15.6億股,回購總額達80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83倍。

阿里加碼回購能否提振市場信心?

自2020年10月份以來,阿里巴巴港股的股價從最高309.4港元一路下探,到今年3月15日盤中最低下探到71港元。

實際上,在阿里股價承壓下依然不乏知名機構選擇逆勢加倉,更有芒格的主動發聲重倉阿里之舉。對於投資者來說,又應該如何解讀阿里的長期投資價值?

據13F文件披露,價值投資導師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持倉阿里,到第四季度更是翻倍加倉該股,直至今年2月才首次透露為何投資阿里。

阿里的地位當然沒有谷歌、蘋果的地位牢固,但相對於股價來說,阿里是有競爭力的。芒格表示,即使是在競爭激烈的網上零售領域,阿里巴巴也極具優勢。

價值投資的「扛把子」芒格加倉引發了廣泛關注。2022年3月,美國知名社交網站Reddit上有人發貼問:誰知道芒格現在還在買阿里巴巴嗎?

雖然目前沒有人知道芒格的操作,但有網友回復說:除非必須,否則他是不會披露持倉的,但你可以相信,如果基本面沒有改變,價格越低,他越買。也有人認為,在沒有任何數據的基礎上,這種推測有些一廂情願。

❼ 業績大增,為何還是大跌

個股的上漲往往需要業績的支撐,即使上漲因素不是業績增加所致,而是國家政策,題材炒作引起的大幅度上漲,這類個股的上漲後期如果沒有業績的支撐也會出現逐步回落的情況,個股走勢的長期的影響往往還是業績為主,那按道理業績大增個股應該出現明顯的上漲,在實際情況中我們經常遇到很多個股公布業績大增個股反而出現大跌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去理解這裡面原理,下面我就來重點分析下該問題。

預期完成兌現市場資金特別是一些機構資金往往在操作個股之前,會通過公司業績財報情況來預期後期的業績情況,或者通過公司所處行業目前的行業周期情況,比如一些周期性行情的產品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漲價,再次很多機構會去參與上市公司的實地調研等情況,預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公司業績將會明顯的增加,紛紛布局後買入後個股導致個股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市場各路資金很多選擇順勢而為跟風買入後,直到該上市公司在具體財報披露期披露出業績情況正如市場前期的預料。

在分析為何大跌之前,這里我們來分析股市的一個小的知識點,股市中個股的上漲往往基於的是對將來的預期,當時預期已經全部兌現個股就會出現下跌,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提到的「利好兌現,股價下跌」,「頭部利好,就是利空」,這類話術就是解釋了這個問題。那個股業績大增的預期已經完成炒作,個股接下來的大幅度的下跌是較為常見的事情,下面給大家列舉個案例:

上面我發現該股的三季度的增長並不明顯,股價下跌就是典型的階段性的業績表現不佳引起的。所以這里得出一個結論,個股公布業績大幅度增長是不是本階段的的增長引起,如果是前期階段的表現,當心個股短期的回落。結論:所以我們發現上市公司業績爆發的時候,要參考個股是否前期業績預期過還有行情平均業績情況,還存在一種就是去年業績極差,今年小幅度利潤也會表現大幅度的業績增長,我們也需要參考利潤的具體數額。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❽ 業績凈利潤暴漲股價卻跌

這個股價和凈利潤也不是有必然關系的,股票的價格更多的是與市場的供求關系有關,更多人看好,他就會漲,大量拋售,他就會下跌。

❾ 每股收益和凈利潤為什麼不一致凈利潤增長,而每股收益卻下降,為什麼

每股收益是指凈收益與當年普通股總數之比。根據股票價值的不同,存在每股收益的綜合稀釋和加權平均每股收益。

10年的計算是基於優先股的扣除。在11年內,該部分可轉換為普通股。增加普通股基數(公式中的分母)將導致每股收益和凈利潤的增長不一致。

中國證監會計算每股收益時沒有考慮潛在普通股的影響,也沒有要求計算稀釋每股收益。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潛在的普通股有可轉換公司債券、股票期權、認股權證等。

此外,目前對證監會每股收益的計算與國際慣例不符。無論是國際會計准則還是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每股收益」准則,都要求計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主要是指優先股、可轉換債券、期權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或有可發行股票等潛在普通股對基本每股收益的稀釋效應。

(9)股票凈利潤增長股價反而跌擴展閱讀:

股票收益計算方法:

股票收益率是反映股票收益水平的指標

1,是反映投資者以現行價格購買股票的預期收益水平。它是年現金股利與現行市價之比率。本期股利收益率=(年現金股利/本期股票價格)*100%

2,股票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有長有短,股票在持有期間獲得的收益率為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出售價格-購買價格)/持有年限+現金股利]/購買價格*100%

3,公司進行拆股必然導致股份增加和股價下降,正是由於拆股後股票價格要進行調整,因而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也隨之發生變化。

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調整後的資本所得/持有期限+調整後的現金股利)/調整後的購買價格*100%

熱點內容
基金排名什麼時候出結果 發布:2025-02-04 11:40:23 瀏覽:650
黃金理財卡多少級才能開 發布:2025-02-04 11:35:27 瀏覽:364
天弘基金怎麼玩 發布:2025-02-04 11:34:06 瀏覽:795
理財產品轉讓得到多少 發布:2025-02-04 11:11:27 瀏覽:132
股票當天漲停後第二天會跌嗎 發布:2025-02-04 10:24:31 瀏覽:313
替客戶理財虧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發布:2025-02-04 10:17:07 瀏覽:799
亨通光電科技股票走勢 發布:2025-02-04 09:59:20 瀏覽:477
股票交易常用的術語 發布:2025-02-04 09:08:35 瀏覽:668
公司股權定價怎麼算 發布:2025-02-04 09:07:56 瀏覽:740
查工商登記股權用什麼 發布:2025-02-04 08:49:23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