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好房價
A. 股市的漲跌對房價的影響
真正意義的個人浮動資產 在過去,中國經濟主要是靠投資拉動,政府行為處於主導。但現在已經慢慢過渡到靠內需推動的時代,居民的消費行為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這個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居民在消費傾向上的微小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都能凸現出來了。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個人資產,消費完全由收入決定,而絕大多數的收入就是靠工資,而工資高低又是由宏觀經濟,更准確地說,宏觀經濟中的實體部分來決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費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宏觀經濟作用,特別是國家政策和政府投資的作用。那時候,條件好一點的人能有一些現金和銀行儲蓄存款或者一點黃金,再後來,又開始擁有些國債和企業證券。中國居民們逐漸累積屬於自己的個人資產,其消費模式也不再是當月吃光工資,有多少用多少,而會開始做長遠決策和短期決策相結合,跨期消費。但這些個人資產收益小而穩定,資產價值幾乎不會發生波動,也不會對居民的消費發生任何意外的沖擊和干擾。 1991年國內股市開通,中國居民們開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浮動資產。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幾輪牛市熊市變換行情讓很多人積累了大量的股票資產,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股市的陰晴變化之快,股價的變化無常。相當比例的人因為股市行情的一點波動就會使生活處境和消費能力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房子有了價格 中國居民的經濟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還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產市場的放開。這意味著住房不再是免費發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買賣了,有價格了,而且這個價格還會變化,且變化還很快、很大。 當資產價格變動引起居民消費的變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財富效應」。這個話題在國外已經被研究了很長時間。如前面所說,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債券等資產價值變化很小,一般人們主要討論股票市場和住宅房地產的財富效應。早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曾因為創立「生命周期消費假說」而獲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格亞 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勞動收入不變,財富每增加1美元會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增加5美分。從那時起,資產價值變動對消費的財富效應就逐漸成為經濟學尤其宏觀方針政策研究的一個討論重點。莫迪格亞尼的5美分論斷也被廣泛引用,包括成為美國宏觀經濟決策的參考。 之後的研究雖然對這個論斷有一些微調,但總體上經濟學界承認,財富變動會引起消費變動。 學者們開始區分股票價值變動對居民消費的長期效應和短期效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長期和短期效應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僅僅影響當前消費支出,還是會作用到很久之後的消費決策。直接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覺得自己變富了,至少手頭變闊綽了,就想多花錢了。 有人就此質疑,股票盈餘還停留在賬面時候不存在這個效應,「紙面財富」只有真正賣了、套現了、落袋為安了,才可能算是財富。但如果套現了,那隻是一次性收益,該股民不會預期將來每次都遇上好運氣,不會認為自己的一生收入(勞動收入+資產收益)真的發生重大改善,那麼最多有短期效應,長期來看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有人認為間接效應更重要。
B. 股票和房價的關系
股票和房價正相反。當股票市場特別紅火的時候。房價是比較低迷的。因為股票市場火。人們的資金就往那裡走。到那裡去賺錢。當股票市場下跌了。人們又把這筆資金拿去炒房所以。房價火了。股票下跌了。股票下跌了房價就火了。
C. 房價和股市關系
社會或市場中的資金有一個總量,當房市火爆時,說明預期升值投資價值大,或剛需焦灼。資金大量擁入樓市時,股市相對缺少資金量,股市易低迷。2008年至2014年房市火爆時,股市一路向下低迷的可憐。而其後,樓市調控力度增大,股市自2015年後從上證1900點多躍升一直到5100點左右。
現在是兩邊都差不多,像一個天平,此消彼長。
這樣的解答當然不嚴謹,但一般人通常就這樣理解。
市場中的大資金,總是希望錢生錢,總會尋找或營造機會。如果房市和股市都不十分理想,小貸之類的事就比較搶眼。
D. 如果股市市場迎來大牛市了,房價會不會出現大跌
如果股市迎來了一輪大牛市,房價必然會跌,但不會大跌,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歷史十幾年股市和樓市行情
其實我們可以用過去十幾年的股市行情和樓市行情來進行分析比較,就知道這兩只之間的關系,就會找股市來牛市的時候,房價會跌的真正原因。
按照A股市場歷史高點在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在6124點,至今2020年6月30日,也就是大約13年時間,上證指數還在2900多點,距離歷史新高還倒跌了50%多了。
最後,股市和樓市是國內經濟的兩大重要支撐體,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必然會讓其中一個倒下,另外一個站起來。
政策也會全力集中力量推高股市或者樓市來拉動經濟,不管是推動股市還是樓市都能拉動經濟增長率。
總之資本市場就是這么一個規律,資金去哪裡市場行情就會走好,資金撤離的市場,失去資金支撐市場必然會走差。
所以股市好了,吸引資金進入,房地產資金搬家,股市會越來越好,房價只能緩慢降價,行情走差。
E. 為什麼說股市是推動房價上漲的罪魁禍首
只有不斷拉大貧富差距,才能使一部分人買得起房,這就是中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維持交易的邏輯。而中國股市已經成為不斷拉大貧富差距的重要引擎。
目前我國貨幣存量大致在145萬億,其中半數以上屬於政府和企業所有,百姓手中的貨幣不足一半。按著一半來計算,按13.5億人口計算,人均貨幣持有量在5.37萬元的樣子。按一家三口統計,中國平均每個家庭擁有貨幣在16萬元的樣子。這樣的家庭貨幣存量怎能購買房產,和推動房價上漲呢?顯然只有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才能使一部分家庭具備了購房能力。特別是一線城市幾百萬一套,上千萬一套,甚至幾千萬一套的房產,只有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的情況下,才能使少部分家庭有購房資格,和不斷推動房價上漲。
以上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只有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才能使一部分家庭具備購買房產的能力,才能使房價不斷上漲。而股票市場正是推動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重要引擎。近些年中小板創業板的成立,股價被炒到天上去了。原始股東高位套現製造了大批的億萬富翁。對於這些突然暴富的人來說,購買房產是即買得起,也是最讓其心安的投資去向,和股票相比房產看得見摸的著,是保值增值最靠譜的一種資產。股市大批製造億萬富翁的同時,也是在製造房地產的購買力。在製造推動房價上漲的動力。
F. 如果股市來一輪大牛市,房價會不會跌
樓市和股市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兩者之間既相互克制,同時又相互支持。從資金流向的角度來看,股市和樓市是投資的兩大板塊,流入樓市的資金多了,相對流入股市的資金就會減少。
但,從實體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樓市的發展會帶動基建、裝修、家電、工程機械、銀行借貸等多個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股票上漲。股票市場大漲,國民投資資產提升後,也會推動土地價格提升,樓價會繼續走高,樓市也會持續繁榮。
綜上所述,且不說在2020年的經濟形勢下,股市未必能夠迎來一波大牛市,即使真的如此,由於國家政策、城鎮化擴張等因素,貨幣政策仍然會偏向穩健寬松,這也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會趨於平穩,房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股市和樓市更有可能同步向好穩定發展。
G. 按往年都是房價跟股票同步上漲嗎目前股市好、下半年房價會上漲嗎
股市雖然有漲有跌,但是整體的趨勢還是同步的。從2005年4月到2015年4月,兩個指數的漲幅大致相當,上證綜指漲了283%,而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漲了248%。十年間房價和股價漲幅如此接近並不是巧合。
從宏觀上看,樓市和股市都是整體經濟的反映。股市被稱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而樓市則是社會總財富的反映。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是過去十年股市、樓市增長的基礎。
對比房價指數和股指曲線可以發現,在過去十年的多數時間段內,股價和房價的上漲下跌周期都是同步的。目前股市好的情況下,下半年房價極有可能還會上漲。
(7)股票市場好房價擴展閱讀
股價漲則房價必然上漲,這一規律基本貫穿於過去10年。唯一的例外發生在2014年5至9月的短短4個月之間。此時上證指數已開始觸底回升,而房價仍有小幅下跌。
考慮到當時股市剛從長期熊市中復甦,漲幅也有限,可以看作是股市對樓市影響的滯後。隨後兩市即進入了同步上升軌道,這一規律仍然有效。
H. 房價和股市什麼關系
房價與股市的關系:
1、股票的價格是由公司的資產價值和未來收益決定的,房產的價值是由當前已有的周邊公共配套設施的價值(居住屬性)以及未來會增加的城市配套設施的價值(投資屬性)共同決定的;
2、發達國家的房產由於城市建設已經完成,不會再進行城市公共設施的增加建設,所以房產價格基本穩定(只有居住屬性沒有投資屬性);
3、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由於城鎮化的進行,會不斷涌進農村人口就要求不斷增加城市公共配套設施來容納新增人口,這樣的房產就會具有投資價值所以房價就會上漲。
4、房價頂峰的時候,股市已經反彈了,並和房價同步上升過一段時間。股市頂峰的時候,房價已經反彈了,並和股市上升過一段時間。
反過來說,所以房價最低的時候,股市不是最高,股市還要和房價一起上漲一小段時間。股市最低的時候,房價不是最高,房價還要和股市一起上漲一小段時間。
(8)股票市場好房價擴展閱讀:
市場特點:
1、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但主要取決於當日交易量(交易量取決於投資人心理預期)。
2、股票市場只在紐約時間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國市場為下午三點)開放,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傭金並不是太高適合一般投資人。
4、賣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開辦融資融券業務)和資本(約50萬)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為此感到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