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股票市值排行
① 特斯拉股價漲了多少
12月7日晚,特斯拉股價漲逾7%,報641.76美元,總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是豐田的3倍多。特斯拉12月7日單日就增長了404億美元,目前總市值達6083.25億美元,遠遠超過排在第二的豐田,其市值為1931億美元。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身價也一夜增長84億美元,突破1500億美元,達到1511億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二,僅次於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的1850億美元。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以1290億美元排在第三。
(1)特斯拉股票市值排行擴展閱讀
市場瘋狂買入特斯拉的原因:
讓市場真正瘋狂買入特斯拉的原因是其在電動車市場上的地位。10月份的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排名中,特斯拉Model 3是世界上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並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動汽車。
今年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已經售出了約26.1萬輛Model 3,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占據了12%的巨大份額。投資者看中了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絕對地位,以及其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因此特斯拉的股票成為投資者資產中重要的組合配置。
② 全球車企市值最新榜單出爐,現在各個品牌的車企排名如何
比亞迪汽車在這里三年的進步可以說是突飛猛進,集團旗下皇朝系列產品、深海系列產品幾款商品邁入不斷熱賣,全新銷售量資料顯示:5月份比亞迪銷售量再破10萬台大關,做到114183輛,同期相比暴漲152.8%。前5個月其總計交易量提升50萬台大關,做到507314輛,同期相比暴漲348.11%。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新能源技術總計交易量已超200萬台大關。
比亞迪汽車現階段在清潔能源和信息科技累積層面,非常優異。產品矩陣層面,無論是以漢、唐、宋、秦為象徵的皇朝系列產品,或是以鯨魚、海豹為象徵的深海系列產品,都是有出眾的行業市場主要表現。
盡管在市場佔有率層面大眾和豐田幾乎差不多,但卻初次被比亞迪在總市值榜上追上,大眾的不景氣取決於供應鏈管理和生產量遭受了很大危害。但是大眾逐漸在新能源技術尤其是純電動車行業發力,並有信心在2025年以前超過特斯拉,變成世界最大的電動式汽車生產商。
③ 今年最具價值汽車品牌榜:豐田蟬聯第一,特斯拉第四
日前,全球最大傳播集團WPP和凱度華通明略(Kantar)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
此外,最近的報告顯示,特斯拉6月份的銷量非常強勁,該公司Q2季度的交付量可能在9萬至10萬輛之間,而賣方的普遍預期是7萬輛,買方的普遍預期可能是8萬輛。在此期間,市場的預期明顯上升。疫情之下,再次實現盈虧平衡、季度交付量突破10萬輛,這是我們不得不佩服的。
但是這家車企負面也頻出。在J.D.Power發布的2020美國質量調查排名中,特斯拉不負眾望拿下了最後一位的成績,質量排名墊底,其百車故障率,遠遠超過其他品牌。數據顯示,特斯拉每100輛車就會存在250個問題,對於特斯拉的表現,J.D.Power分析師總結後指出:"數據證明,特斯拉並不擅長製造汽車"。
而且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在2012年量產ModelS時就已知道電池冷卻裝置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因此短路甚至起火。同時,特斯拉先後委託了三家公司(IMR實驗室、Ricardo咨詢公司和Exponent)測試調查冷卻裝置,三份結果都顯示冷卻系統的末端連接配件存在問題。但是特斯拉管理層為保證產量與交付量,最終選擇視而不見。
這也是特斯拉矛盾的所在。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還得說一句:中國車企加油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特斯拉全球市值排名
特斯拉全球市值排名第一。
特斯拉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豐田汽車、比亞迪、大眾集團、戴姆勒-賓士。
在汽車市場的100年期間,一直都是燃油車為主導,而特斯拉的出現卻打破了這樣的僵局,開啟了汽車充電的新局面。並且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在各國的電動汽車領域,基本都佔了主導地位。
盡管特斯拉並非各個方面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尤其是服務方面的口碑,無論是線上線下服務,整體都比較差,也一直受消費者詬病。
此外,特斯拉三番四次的拋鍋事件,一度引起消費者的維權。但即便如此卻仍有不少消費者選擇特斯拉,這足以看出它的成功之處。
汽車的蓄電池保養周期是多久?
普通的蓄電池又稱為鉛酸蓄電池。主要優點是電壓穩定、價格便宜,但是需要日常維護。正常情況下,原裝鉛酸蓄電池的壽命是2年,或者2萬公里左右,需要定期檢查電解液的高度並添加蒸餾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車輛使用免維護蓄電池,顧名思義最大的特點就是「免維護」。在使用壽命內基本不需要補充蒸餾水,正常情況下免維護蓄電池的建議更換周期為3年左右。
⑤ 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一,誰點燃了特斯拉股價
紅色線條在幾次不經意的跳動後,毫無保留地沖上了這塊空白區域的高點,沒錯,特斯拉股價突破了 1000 美元,市值超過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最終以 1025 美元每股的價格和 8.97% 的漲幅收盤,市值定格 1900 億美元。
雖然一個多月前,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剛在推特上碎碎念道:「Tesla stock price is too high imo. 在我看來,特斯拉的股價太高了。」
但是 CEO 的謙虛最終還是沒能攔住這頭蠻牛,股價跟著兄弟公司 SpaceX Falcon 9 的成功發射,一起突破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知道,這一刻一定會到來,但是來得比想像的更早了一些,在這個蕭瑟的時間點,特斯拉股價確實漲得太沒道理了。
謎之暴漲
2020 年是一個大家都想從日歷里刪掉的年份,即使是鏗鏘的特斯拉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3 月中旬,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迫於疫情嚴峻的狀態,松下撤出了在 Giga Nevada 里負責生產電池的 3500 名員工。隨著 Giga Nevada 的停產,負責整車生產的 Fremont 工廠也進入停工狀態。
對於庫存周期僅有 11 天的特斯拉來說,停產就意味著停銷。這樣的狀態從 3 月底一直持續到了 5 月初。
根據 EV Sales 的數據顯示,今年 4 月特斯拉在全球的銷量為 14793 輛,而今年 3 月全球銷量為 60131 輛,環比暴跌超過 75%。
如果你說這是特斯拉的傳統,每個季度末都會沖銷量,季度初都是銷量最慘淡的一個月,這個數據很正常的話,我們再來看一組對比。
去年 4 月特斯拉的銷量是 20823 輛,也就是說,即使是同比,也出現了 28.9% 的下滑。
要知道,2020 年 4 月相比 2019 年 4 月,特斯拉不僅有重磅車型 Model Y 的加成,還有更大的用戶體量,而且特斯拉的交付指引也從 2019 年的 36 萬輛提高到了 50 萬輛,所以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來看,4 月的銷量都是非常糟糕的。
我相信這個數據,Elon 也看在眼裡,但是工廠仍然無法開工需要為疫情防控作出退讓。
5 月 12 日,Elon 仍無可忍,直接在推特上喊話地方政府:「Tesla is restarting proction today against Alameda County rules.I will be on the line with everyone else.If anyone is arrested,I ask that it only be me.
特斯拉今天違反了 Alameda County 的規定,重新開始了生產工作,我會和大家一起重回產線,如果有人因此被捕,抓我就好了。」
但是結果呢?
5 月受疫情影響較小的中國地區,依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了 11095 輛 Model 3 的月銷量,但是美國地區仍然不容樂觀。
4 月底特斯拉 2020 年 Q1 財報的電話會議中 Elon 表示,即使復工了,工廠也會面臨供應鏈跟進不及時造成產能受限的問題。
Elon 在近期的全員郵件中再次強調:「對於我們來說,提高 Model Y 的產能,並降低修正的次數非常重要。我想讓你們知道,這對於特斯拉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在 Model S、X 和 3 上做得非常好,但是 Model Y 在生產和供應鏈端都面臨產能爬坡的挑戰。」
顯然本次疫情對特斯拉的生產和銷售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Electrek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Model S/X 產線上 4 名工作人員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結果呈陽性(確診)。
在如此艱難的時期,特斯拉全球業務發展副總裁,也是唯一一個參加股東大會的華人任宇翔在 2020 年 6 月正式卸任。
在這個蕭瑟的時間點,並沒有什麼利好可以刺激特斯拉的股價,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特斯拉的股價還是超過了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高的車企。
再見豐田
423302 是豐田汽車 2020 年 4 月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雖然同比大跌了 46%,但是仍然是特斯拉 2020 年 4 月全球銷量的 25 倍以上。
在如此懸殊的銷量差距下,到底是什麼撐起了特斯拉如此高額的市值?
我們已經無法站在「銷量」的角度,太過單純地看待這兩家「車企」了,因為從根源上來看,這兩家車企做的事已經不太一樣了。
特斯拉一直在努力把兩件事兒做到極致:電動化和智能化。作為這兩個領域的引領者,市值超越豐田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這么說呢?
尋找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每個國家都在做的事,無論你承認或者不承認,特斯拉已經摸索出了電動汽車這條替代燃油車的路線,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車企都走上了這條路。
大眾集團從 2019 年宣布,在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將在混合動力、電動出行和數字化領域投入 600 億歐元,其中 330 億將將用在電動化上。大眾預計 2025 年實現 100 萬輛 MEB 平台車型的量產。
6 月 10 日,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正式簽署協議,福特將基於大眾的 MEB 平台,為歐洲客戶打造一款純電動車,計劃 2023 年推出市場,預期數年內產量超過 60 萬輛。
通用集團也表示將在 2020 年到 2025 年間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入 200 億美元的資金和資源。
在越來越多車企認可這條道路之後,特斯拉的優勢顯得就愈發明顯了。
雖然國內的造車新勢力車企陸續推出了 NEDC 600+ km 的車型,看似在電池技術層面追平了特斯拉 Model 3,但是Model 3 已經是一款 4 年前發布,3 年前就量產的車型,也就是說在電池技術方面特斯拉至少有 3-4 年的領先。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也多次透露,將在近期舉行特斯拉電池日。
以我們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與特斯拉簽署排他性合作協議的 Jeff Dahn 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壽命超過 160 萬英里的電池。
2019 年 2 月特斯拉以溢價 55% 的價格收購了掌握了「干電極技術」和「超級電容技術」的 Maxwell 公司。
2020 年初 Electrek 爆料特斯拉收購了電池產線設備製造商 Hibar System,並在 Fremont 建立了一條電池試點生產線。
因此在今年的電池日上特斯拉極有可能推出自研電芯,並且在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指標上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與此同時特斯拉已經把魔爪伸向了商用車領域。
Elon 最近的全員郵件中透露,特斯拉 Semi 半掛即將量產,續航達到 300-500 英里,這不僅是特斯拉電池技術最好的證明,也是特斯拉實現「推動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發展」更實質性的一步。
特斯拉的減排不止出行領域,根據特斯拉最新發布的《特斯拉影響力報告 2019》內容顯示,截止 2019 年特斯拉一共安裝了 3.7 千兆瓦的太陽能系統,產生的清潔能源遠大於工廠消耗的能源。
以上是特斯拉在能源層面作出的努力,現在我們再來聊聊智能化。
2020 年,L2 級輔助駕駛出現得越來越高頻,這項在 3 年前被很多汽車愛好者嗤之以鼻的功能,也開始成為車企宣傳的亮點功能。
但是早在 2014 年特斯拉就已經推出了第一代 Autopilot,實現了 L2 級別的輔助駕駛。當傳統車企開始推出 L2 級輔助駕駛這個時間點,特斯拉已經實現了高速 NoA 功能。在功能和體驗兩個維度,以數個太平洋的距離領先對手。
「智能化」的另一點體現在電子電氣架構,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很陌生的詞,為了讓大家可以簡單粗暴地了解特斯拉的優勢,在這里引入一位日系車企工程師拆解了 Model 3 之後的結論:「特斯拉的電子電氣架構領先豐田和大眾六年。」
進軍百萬銷量
在這兩點基礎下,我們再看回銷量。
從 2015 年到 2019 年之後特斯拉每一年的漲幅都穩定在 36% 以上,增幅最大的一年達到了 137.74%,也正是在這一年,特斯拉 Model 3 車型刷新了美國豪華轎車銷量排行榜。
面對市場更加巨大的豪華 SUV 市場,Model Y 重寫 Model 3 的歷史只是時間問題。
正因如此,在這個汽車行業不景氣的時間點、所有車企都在收縮的時間點,特斯拉仍然在以最猛的速度,在全球布局。
5 月 15 日 Giga Berlin 打下第一根樁,6 月 4 日 Giga Shanghai 二期封頂。
一座坐落在歐洲大陸的工廠和一座坐落在亞洲大陸的工廠,是特斯拉全球化布局兩顆重要的棋子。
目前完成產線擴張之後,Fremont 工廠 Model 3&Y 合計產能將達到 50 萬輛,Model S&X 產線產能 9 萬輛,Fremont 工廠總產能 59 萬輛。
負責生產國產 Model 3 的 Giga Shanghai 一期工廠產能 10-15 萬輛/年,規劃生產國產 Model Y 的 Giga 上海二期工廠預計 2020 年底完工,2021 年實現量產,規劃產能同樣為 10-15 萬輛。
Giga Berlin 建成後也將用於生產 Model Y 車型,預計 2021 年 7 月實現量產,產能 10-15 萬輛。
所以在 2022 年特斯拉全球范圍內的這 3 座工廠將具有超過 100 萬輛/年的產能,為了滿足不斷擴張的市場需求,從產銷層面,特斯拉也在努力追趕豐田。
當然,我們並不一味推崇特斯拉的超級速度,在瘋狂推進速度的過程中,特斯拉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參差不齊的裝配工藝,並不算出色的油漆質量,還有多變的價格,這些都是特斯拉作為一家車企,在銷量增長中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寫在最後
2003 年 7 月,特斯拉正式成立。
2010 年 6 月,特斯拉正式 IPO,發行價 17 美元。
2017 年 4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福特汽車。
2017 年 5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通用汽車,成為市值最高的美國車企。
2020 年 1 月初,特斯拉市值超越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總和。
2020 年 1 月底,特斯拉市值超越大眾汽車,成為全球市值第二高車企。
2020 年 6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你可能很難想像,一家市值超越豐田汽車的車企,在 1 年前被質疑需求問題,被大量機構看空,股價一度從 300 多美元跌至 176 美元。
2020 年就是這么魔幻,雖然在這個時間點超越豐田讓人有些意外,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特斯拉的市值遲早會超越豐田,只不過實現的這個時間點來得比大家的預期都要更早。
如果你用一個看待車企的視角,看待著所發生的一切,你永遠無法理解,因為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車企」,還是一家「科技公司」。
特斯拉給這個陳腐多年的汽車行業帶來了太多新鮮血液,以一己之力撬動了整個行業發生改變。
回頭看看整個美股市場,蘋果、亞馬遜、微軟、Facebook 幾家科技巨頭,股價都在昨天晚上創下了歷史新高,再看看特斯拉的股價也就沒什麼稀奇的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特斯拉市值「起飛」破5000億美元,相當於5個通用+福特
不過,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DanielIves也指出,購買特斯拉股份對於投資者而言依然存在相當大的風險,首當其沖的就是特斯拉的「收益質量問題」。
據了解,特斯拉的收益並非實打實地來自汽車銷售,其中很大一部分收益來自向其他公司出售自己的「碳信用額度」。此前,特斯拉方面也表示過,出售碳排放額度是公司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來源。根據官方數據,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共計從售賣碳排放中獲得7.82億美元。行業也一致認為,上半年特斯拉能在疫情影響更為明顯的階段實現盈利,碳排放積分起了關鍵的作用。
「特斯拉的成就必須走在市場期待之前,目前特斯拉所要面對的是市場前所未有的積極預期以及來自四面八方的競爭對手,因此,無論是在生產端還是需求端,只要出現任何疏漏,特斯拉的股價就會遭受負面影響。」DanielIves補充道。這意味著,特斯拉在估值升高的同時,存在更大的壓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特斯拉市值行業最高,戴姆勒和豐田身為股東卻賣早了股票
2020年以來,特斯拉似乎進入了一個爆發期,最能反映其價值的特斯拉股票更是不斷創出新高。
到了2014年,戴姆勒賣出這些股份時,經過增資稀釋持股比例降到4%,戴姆勒的500萬股賣了7.8億美元,5年賺了近15倍。在當時看,已經是一筆獲利非常豐厚的投資。
有趣的是,2014年豐田也開始陸續減持特斯拉股票,直至2016年底全部出清,並且終止跟特斯拉的合作。豐田從這次投資中,獲利頗豐,只是很難預料到,特斯拉的股價在今天為什麼會這么勁爆。
跟豐田一樣,戴姆勒沒有想到,時間又過了6年,這些股份的價值竟然又增長了好幾倍,現在已經價值73億美元。特斯拉的市值更是一舉超過了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反觀戴姆勒自己的股票,其市值只有400億歐元,大約為特斯拉市值的1/6。今年上半年,賓士全球銷量也下滑了20%,戴姆勒股價的波動,跟銷量下滑不無關系。
投資特斯拉,雖然大賺一把,也不算投資失敗,但看看現在特斯拉的股價,戴姆勒多少會有遺憾。
這個遺憾或許還會待續,如果戴姆勒把現在股價以及汽車銷量雙雙走低,再跟特斯拉以及其銷量雙雙走高相比,一低一高,戴姆勒可能哭都沒有眼淚。
豐田投資特斯拉因「早退」造成的損失,其悔意相信跟戴姆勒不相上下,他們或許在深夜裡曾這樣拷問過自己:如果現在拋售特斯拉股票,是不是就成了第二個巴菲特(股神)呢?
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特斯拉市值破1600億美元,2020年股價或繼續攀升
本周五,在美國三大股指集體回落的情況下,特斯拉的股價依然實現了微幅上漲,每股報收901美元,總市值達到了1655億美元。
這一市值僅次於豐田汽車的大約1940億美元,遠超大眾、通用等傳統車企,位列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第二。
數據顯示,進入2020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漲幅已經超過了120%。
這得益於最新的財報表現、產品線的擴展,以及全球布局帶來的利好支撐,而在2020年,特斯拉有望延續在資本市場的強勢表現。
最新財報推升股價
1月底,特斯拉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營收73.8億美元,凈利潤1.05億美元。2019年全年營收245.78億美元,高於預期的244.7億美元,也比去年同期的214.6億美元高。
而且,2019年第四季度生產了10萬輛,交付輛11.2萬輛,相比三季度兩項數據均有所增長。
對於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特斯拉來說,這份季度財報是繼去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凈利潤1.43億美元以來,再次實現季度盈利,也是特斯拉上市近10年來的第六次單季度盈利,更是史上首次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盈利。
純粹從數據角度看,第三財季和第四財季一共2.48億美元的凈利潤,還無法覆蓋特斯拉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達到7.02億美元和4.08億美元的凈虧損,但連續兩個季度盈利至少表明,特斯拉的財務狀況正在持續改善,距離投資者期待的盈虧平衡點又近了一步。
所以正像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後特斯拉股價大漲20%至每股306美元一樣,自從第四季度財報公布以來,特斯拉的股價就處於上升模式,甚至摸高到了每股917美元的歷史高位。
產品線開始擴展
特斯拉股價迅速飆升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銷量增長的同時,產品線也在不斷擴展。
在2019年,特斯拉的Model3已經成為了銷量擔當,全年銷量超過30萬輛,在全部36.8萬輛的總銷量中佔比超過了80%,從而成為特斯拉實現規模效益、扭轉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
但更重要的一款車型也許是ModelY——這款車將於今年1月底在美國工廠投產,明年在中國的上海工廠投產。
作為一款SUV產品,ModelY的高擴展性在產品形態上占據優勢,而且價格還不是很高,這讓其成為繼Model3之後,另一款有望能夠走量的車型。
特斯拉CEO馬斯克說,ModelY對於特斯拉來說,就像一台「印鈔機」,銷量可能超過Model3/S/X的總和。
如果這個預測落地,對於特斯拉的股價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那款皮卡產品CyberTruck,最新消息顯示這款車的預訂量超過了52萬輛,這意味著從發布之日起到現在每天都能接到超過5800張訂單,按照這款車的售價來算的話,光是這52萬輛車的訂單金額就達到了200億美元。
這意味著隨著新的車型組合進一步完善,特斯拉的股價將會獲得進一步的支撐。
當然出了產品之外,特斯拉的全球化布局的優勢也逐漸凸顯。
海外工廠接連啟動
用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話來說,其首個海外工廠上海超級工廠就是一個奇跡。
2018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正式注冊成立,兩個月後簽約,10月選址成功,2019年1月開始動工,8月完成驗收,2020年1月,正式實現了車輛交付。
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可以用順風順水來形容。
考慮到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在這里建廠的意義不言而喻。
根據特斯拉方面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2019年特斯拉在華營收達到了29.79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了69.6%。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在上海超級工廠沒有釋放增長潛力的情況下取得的業績,隨著今年上海工廠的產能逐漸釋放,中國將在特斯拉的營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另外就是特斯拉的德國工廠。
最新消息顯示,這家工廠已經完成了土地平整等工作,到2021年年中正式投產,前期規劃的產能是15萬輛Model3和ModelY,後期儲備產能也高達50萬輛。
包括中國和海外市場的加入,將為特斯拉的營收貢獻更多份額,從而進一步推升股價。
機構開始唱空特斯拉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特斯拉都是投資機構「唱空」的對象。
這主要是因為特斯拉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看不到盈利前景,以及電動車的發展備受質疑所致。
但是現在隨著電動化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以及特斯拉的財務狀況獲得改善,這些投資機構的看法發生了反轉。
2月18日,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表示,把特斯拉股價從每股650美元調高至1200美元,原因是「特斯拉可能贏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30%的份額,這其中包括到2030年交付400萬輛汽車」。
此外,還有多家機構也調高了特斯拉股價。
招商證券也表示,2019年是電動車行業的拐點,隨著本土化的提升,特斯拉將過渡到追求利潤的階段。
這些機構的觀點,進一步推升了特斯拉股價的上漲預期。
結語:特斯拉已經成為汽車行業這波技術浪潮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隨著產品線的豐富、海外工廠的落成以及財務狀況的進一步改善,特斯拉的股價或將在2020年延續相對強勢的走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出爐,第一名市值是豐田汽車的兩倍
近日,海外媒體統計了全球車企市值排名,特斯拉依然是龍頭老大,市值達到了誇張的3903.1億美元,要知道這個市值是豐田汽車的兩倍,可見特斯拉是多麼的強悍。話不多說,讓我們麻辣點評下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前五名!
第一名特斯拉
市值3903.1億美元
排在第六到第十名的分別是戴姆勒、蔚來、通用、寶馬、法拉利。很遺憾賓士這家百年老店並沒有上榜!而蔚來汽車也算是給我們自主汽車爭了一口氣,可見我們自主品牌還是有著比肩合資汽車的實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