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申購股票預測股價
『壹』 為什麼寒武紀的股票買不了
寒武紀周三剛申購完畢,現在還沒上市啊,就算上市估計你也買不了,因為這是科創板的票,你問這個問題,估計是新手。科創板開通資格是有24個月的證券交易,還有50萬的資金門檻。。。
『貳』 寒銳鈷業股票股價為什麼這么低寒銳鈷業2021年一季報預測寒銳鈷業股份以後市值能到多少
在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及科技進步的趨勢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需求接連上漲,並且世界范圍內都在促進新能源車的發展,都將持續帶動鋰電池需求的巨大增長,而鈷作為電池領域的重要材料,其他需求也出現了大幅的增長。這給鈷行業有關企業創造了巨大的機會,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作為鈷行業龍頭的寒銳鈷業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寒銳鈷業前,我整理好的鈷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鈷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寒銳鈷業主要從事金屬鈷粉及其他鈷產品、銅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形成了從原材料鈷礦石的開發、收購,到鈷礦石的加工、冶煉,直至鈷中間產品和鈷粉的完整產業流程,在國內鈷行業是佼佼者的存在,同樣也是中國屈指可數掌握著有色金屬鈷完整產業鏈的公司。
大致聊了聊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是對公司獨特投資價值的具體分析。
亮點一:全球鈷粉龍頭
寒銳鈷業一直以來專注於鈷粉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在世界知名的專業鈷粉製造商裡面它也是其中的一個,除了可以直接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外,還可以研發設備,再自主改進鈷粉的粘合度、純度、含氧量等核心指標,讓不同客戶在定製方面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在全球鈷粉市場競爭力相當不錯;而且還將只粗加工產品不論品質的傳統思維模式給打破了,以此在提升鈷含量以及降低雜質含量上也有一個很顯然的沖破,從而的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亮點二:國內外一流企業客戶群
寒銳鈷業已經在國內和國外的韓國、日本、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網路,擁有包括韓國TaeguTec、德國Betek–Simon、日本東芝、德國E6、IMC國際金屬(大連)、廈門鎢業等中外一流企業在內的下遊客戶群。
亮點三: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寒銳鈷業自身有這樣的優點:擁有很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並且擁有自主國際品牌,是市場上出名的鈷粉龍頭,但寒銳鈷業並不止步於此,而是積極在三元前驅體領域和廢舊電池回收領域布局,要爭取獲得10000噸金屬新材料產能和26000噸三元前驅體產能,將產業鏈向下游縱深發展,漸漸的從鈷粉龍頭轉變成鈷產業鏈龍頭企業。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寒銳鈷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寒銳鈷業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鈷的下游需求主要可以分成鋰電池、高溫合金、磁性材料等,2019年全球鋰電池對鈷的需求佔比已經不小於60%,其中3C消費電子對鈷的需求量最大,動力鋰電池為第二大鈷的需求。伴著未來5G、物聯網大范圍的推廣勢必會推動消費電子對鋰電池需求的提升,且在全球碳中和推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包含了很大的鋰電池需求,而鈷作為鋰電池的原材料之一,將會對其有著更大的需求。
總的來說,寒銳鈷業作為鈷領域領先企業,未來發展前景十分不錯,寒銳鈷業未來進步空間不小。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寒銳鈷業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寒銳鈷業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寒銳鈷業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叄』 寒武紀上市時間
2020年7月20日上市。
2020年7月20日上午,寒武紀科創板上市首日開盤上漲約290%,市值約1000億元。
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7月8日開啟新股申購,股票簡稱為寒武紀,申購代碼為787256,股票代碼為688256,頂格申購需配市值6.00萬元。
寒武紀網下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8日9:30-15:00;網上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8日9:15-11:30、13:00-15:00,中簽繳款日期為7月10日。
『肆』 股市說的韓紀武是什麼意思
寒武紀股票,最新上市申購的科創板,代碼688256。申購已經結束馬上即將上市交易
『伍』 寒武紀股票值得長期持有嗎
從開盤最高價到現在股價已經縮水一半,閑錢就放著吧!看看明年有沒有分紅。炒股屬於打賭的一種,能不能拿著看你自己。
『陸』 寒武紀上市時間
2020年7月20日上市。
2020年7月20日上午,寒武紀科創板上市首日開盤上漲約290%,市值約1000億元。
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7月8日開啟新股申購,股票簡稱為寒武紀,申購代碼為787256,股票代碼為688256,頂格申購需配市值6.00萬元。
寒武紀網下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8日9:30-15:00;網上申購時間為2020年7月8日9:15-11:30、13:00-15:00,中簽繳款日期為7月10日。
『柒』 為什麼寒銳鈷業的股價這么低寒銳鈷業股票後期走勢預測圖寒銳鈷業股價怎麼不漲啊
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科學技術進步了條件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需求持續增長,而且新能源車在世界范圍內都發展得非常好,將會越來越需要鋰電池,而鈷屬於電池領域的重要材料,也逐漸增加了其他的需求。針對於和鈷行業有關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機遇,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作為鈷行業龍頭的寒銳鈷業的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寒銳鈷業前,我整理好的鈷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鈷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寒銳鈷業主要經營的項目是金屬鈷粉與其他鈷產品、銅產品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並形成了從原材料鈷礦石的開發、收購,到鈷礦石的加工、冶煉,直至鈷中間產品和鈷粉的完整產業流程,在國內鈷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同樣也是內陸企業中少有的擁有有色金屬鈷完整產業鏈的公司。
大概分析了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針對公司的獨特投資價值會進行具體分析。
亮點一:全球鈷粉龍頭
寒銳鈷業一直都致力於生產和研發鈷粉技術,是世界知名的專業鈷粉製造商之一,能夠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和設備改進鈷粉的粘合度、純度、含氧量等核心指標,使得不同客戶的定製需求都可以被滿足,在全球鈷粉市場競爭力比較突出;同時還除去呢只管產品加工,而不論品質的傳統思維模式,使得在提高鈷含量以及降低雜質含量上有了很明顯的改進,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龍頭定位。
亮點二:國內外一流企業客戶群
寒銳鈷業已經在國內和國外的韓國、日本、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網路,擁有包括韓國TaeguTec、德國Betek–Simon、日本東芝、德國E6、IMC國際金屬(大連)、廈門鎢業等中外一流企業在內的下遊客戶群。
亮點三: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寒銳鈷業自身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同時擁有自主國際品牌,成為市場上公認的鈷粉龍頭,但寒銳鈷業並不想在這停止,而是在廢舊電池回收領域以及三元前驅體領域不斷發展,通過募投建設成10000噸金屬新材料產能和26000噸三元前驅體產能,將產業鏈向下游延伸,逐漸從鈷粉龍頭轉變為鈷產業鏈龍頭企業。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寒銳鈷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寒銳鈷業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鈷的下游需求主要包括了鋰電池、高溫合金、磁性材料等,2019年全球鋰電池對鈷的需求佔比已經高於60%,其中3C消費電子對鈷的需求量最大,動力鋰電池對鈷的用量也是第二大。伴隨著未來5G、物聯網被廣泛的推廣將會推動消費電子對於鋰電池的需求大增,且在全球碳中和推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具備巨大的鋰電池方面的需求,而製作鋰電池所需的鈷原料,進一步提升了對它的需求。
總的來說,寒銳鈷業作為鈷領域領先企業,未來發展潛力十足,寒銳鈷業未來發展潛力十足。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寒銳鈷業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寒銳鈷業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寒銳鈷業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0-3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捌』 寒銳鈷業未來走勢預測寒銳鈷業股票近半年的走勢圖寒銳鈷業發行a股價多少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的需求日益增長,並且世界范圍內都在促進新能源車的發展,鋰電池需求將會得到進一步擴大,而鈷被看作是電池領域的重要材料,關於其他的需求也出現了增長。針對於和鈷行業有關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機遇,下面我們著重分析分析鈷行業的龍頭--寒銳鈷業有什麼投資價值。
在開始分析寒銳鈷業前,我整理好的鈷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鈷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寒銳鈷業的主要業務是金屬鈷粉和其他鈷產品、銅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並形成了從原材料鈷礦石的開發、收購,到鈷礦石的加工、冶煉,直至鈷中間產品和鈷粉的完整產業流程,在國內鈷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同樣也是中國內陸不常見的掌握有色金屬鈷完整產業鏈的公司。
大約認識了公司基礎概況後,接下來會對公司所蘊含的獨特投資價值做具體地分析。
亮點一:全球鈷粉龍頭
寒銳鈷業一直對鈷粉這個技術進行研究和生產,在世界知名的專業鈷粉製造商中,它也是其中之一,不用藉助其他技術幫助就能夠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和機械改進鈷粉的粘合度、純度、含氧量等核心指標,讓不同客戶的定製需求獲得滿足,在全球鈷粉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 ;同時還除去呢只管產品加工,而不論品質的傳統思維模式,因此,在提高鈷含量和減少雜質含量上,有了明顯的突破,使得自己的龍頭地位進一步確定。
亮點二:國內外一流企業客戶群
寒銳鈷業早已經在國內和國外建立了營銷網路(韓國、日本、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家),擁有包括韓國TaeguTec、德國Betek–Simon、日本東芝、德國E6、IMC國際金屬(大連)、廈門鎢業等中外一流企業在內的下遊客戶群。
亮點三:打造全產業鏈龍頭
寒銳鈷業具有強大的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並且擁有自主國際品牌,是市場公認的鈷粉龍頭,但寒銳鈷業不願停在原地,而是對三元前驅體領域和廢舊電池回收領域積極開拓,要爭取獲得10000噸金屬新材料產能和26000噸三元前驅體產能,將產業鏈向下游推進,漸漸的從鈷粉龍頭轉變成鈷產業鏈龍頭企業。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寒銳鈷業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寒銳鈷業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鋰電池、高溫合金、磁性材料等都是鈷下游的主要需求,2019年全球鋰電池對鈷的需求佔比已經在60%以上,3C消費電子是鈷需求量最大的領域,動力鋰電池對鈷的需求位居第二。隨著未來5G、物聯網大范圍的推廣將推動消費電子對鋰電池需求的增長,且在全球碳中和推動下的新能源汽車及儲能領域包含了很大的鋰電池需求,而鈷作為鋰電池的原材料之一,需求量將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概括一下,寒銳鈷業作為鈷領域優質企業,未來依然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寒銳鈷業未來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寒銳鈷業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寒銳鈷業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寒銳鈷業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玖』 華為系高管終出走,「AI晶元第一股」寒武紀何以「隕落」
曾被投資者冠以「國內NPU第一股」的寒武紀因與華為合作關系的破裂而跌落神壇,如今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梁軍也選擇出走。隨著這位「華為系」高管的出走,或意味著寒武紀與華為正式分道揚鑣。
寒武紀與華為的「聯姻」走向末路。
3月14日晚間,寒武紀發布了一項重磅的人事變動公告。公告稱,公司核心技術骨幹CTO梁軍由於「與公司存在分歧」,已於2月10日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離職後,其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CTO梁軍被外界視為寒武紀與華為「聯姻」的重要紐帶,隨著梁軍出走,或意味著寒武紀與華為正式分道揚鑣。
一年多以前,寒武紀登陸科創板時曾備受矚目,首日股價漲幅一度超過300%,市值突破千億。然而不到兩年時間,被冠以「國內AI晶元第一股」名號的寒武紀迅速跌下神壇。
股東大幅減持、股價創出 歷史 新低、首席技術官出走……寒武紀,曾經風光無兩的獨角獸,怎麼了?
華為系梁軍出走, 「聯姻」正式破裂
「梁軍的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技術創新,不會對公司整體研發實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雙方也不存在知識產權的糾紛,公司知識產權完整性不會受影響……」
盡管寒武紀用了一連串否定句對外積極表態,梁軍出走的消息還是重錘寒武紀。
梁軍辭任的消息發布後,次日,寒武紀股價收跌18.38%,市值蒸發超36億,總市值僅餘260.57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梁軍於2003年加入華為,後成為海思的技術專家,負責過海思團隊在手機soc設計、網路晶元架構設計等,2017年從華為跳出後加盟寒武紀,任副總經理和CTO。
作為華為的舊部,梁軍在加盟寒武紀的第一年,寒武紀就與華為終端晶元展開IP授權,市場中有聲音指出,梁軍在這場合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抱上華為「大腿」後,寒武紀的業績迎來了暴發式的增長,更為公司日後的上市打下基礎。
根據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到2019年,寒武紀對華為海思終端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的銷售金額為 771.27 萬元、1.14億元和以及6365.80 萬元,佔到公司終端智能處理器 IP 授權業務銷售收入比例的 100.00%、97.94%和 92.56%。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17和2018年度,寒武紀的主營收入里,終端IP佔比高達98.33%和99.69%。可以說,沒有華為,寒武紀的AI晶元的商業化進程不會走的如此順遂。
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業內泰斗的或關乎公司的生死存亡。或是為了留住梁軍,2020年12月,寒武紀曾經向梁軍授予了10萬股激勵性股票。根據協議,梁軍在離職後已獲授未歸屬的8萬股作廢失效,以公司當前的股價65.22元/股計算,這部分股票的價值在522萬元左右。
此外,梁軍手中持有的北京艾溪 科技 37.6%的股權,也需要按照一定的實繳成本疊加5%利息的回購價格,進行轉讓。 換言之,梁軍此番離職近乎凈身出戶。出於何種原因,竟讓這樣一位業界大拿選擇出走?
權宜之計,
「備胎」寒武紀慘遭拋棄
外部推測,在華為脫離寒武紀自研人工智慧晶元後,寒武紀已經成了華為的「棄子」,梁軍的出走實則是在寒武紀身上看不到出路而做出的自救行為。
在2019年的一場峰會上,寒武紀一位高管透露,寒武紀在和很多互聯網頭部企業做技術評測,其中包括快手、滴滴。 但一位曾在滴滴雲就職的業內人士表示,在他任職期間,雖然有合作,但實際上並沒有具體項目使用,因為產品「不好用」。
此外,寒武紀此前宣稱,其晶元在網路有落地。雖然該消息屬實,但根據業內人士的觀點顯示,網路所採用的晶元數量只有百塊左右量級,並未用在核心業務上。
「寒武紀技術上不弱,但是產品也談不上比傳統大廠更好。」大型互聯網公司這樣的客戶,第一訴求是安全穩定,為什麼放棄那些成熟晶元,而去用一個小公司、未經檢驗的晶元?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手中產品在商業化進程中頻頻遇困,寒武紀當初又是如何獲得華為青睞的?或者說,華為與寒武紀的合作從一開始便只是一個權宜之計?
2016年,寒武紀推出首款AI處理器Cambricon-1A,確立中國第一AI獨角獸公司的地位,彼時AI概念正風靡全球。
時隔不久,2017年,手機巨頭蘋果便將這項紅極一時的ai晶元技術搬到了即將發布的iPhone11身上。
華為自然不願在這場智能化的浪潮中落後,為了搶奪「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智能機」的名號,華為決定在麒麟970晶元中集成寒武紀的AI處理器IP。
只是,華為在此後的宣傳活動中卻一直淡化其AI處理器的出處,同時有跡象表明,華為採用寒武紀AI技術開發麒麟970的2017年, 華為海思一直與ARM合作研發基於ARM Trillinum框架的AI技術。
風險正在醞釀。華為海思在2018年發布了雲端及邊緣晶元,此後便一直致力於覆蓋數據中心、邊緣端及消費終端的全場景,而這恰巧也是寒武紀的業務線。這也意味著,未來在終端、雲端、邊緣端人工智慧晶元產品領域,華為海思與寒武紀的正面交鋒不可避免。
此後不久,2018年10月,華為宣布採取自主研發的「達芬奇架構」,2019年華為麒麟810處理器便搭載了自研AI晶元。
華為有了自己的AI晶元,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寒武紀2019年的業務結構發生了一次大換血,由華為撐起的ip授權業務的收入發生斷崖式下滑,寒武紀的主要收入來源變成了智能計算系統集成。
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對寒武紀而言,無疑是巨大損失,寒武紀也直言「公司短期內難以拓展一家在采購規模上足以替代公司華為的客戶。」
成也華為, 敗也華為
根據公司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許可銷售收入在出現同比下滑, 僅為6877.12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也下降至15.49%。而這個數字在2017、2018年分別為98.34%和97.63%。
此外,根據彼時公司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科創板上市的募投項目中也並無任何IP研發的內容。
這也引得上交所的問詢,函中上交所要求寒武紀說明:「該部分業務的未來經營計劃以及可持續性,是否存在逐步放棄該部分業務的趨勢。」
要知道,僅僅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公司賴以生存的主營業務就已經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業務。
沒了華為業務的支撐,寒武紀只能另尋他路,而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中科院成了不二的選擇。
2019年4月25日,珠海橫琴新區管委會與中科院計算機所簽訂合作協議,建設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項目。
而這個項目則是代替了IP授權業務成了支撐公司的「脊柱」。除了橫琴項目之外,寒武紀2019年還簽約拿下了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人工智慧計算創新中心的項目。
比較公司2019年的財務數據以及珠海橫琴和西安灃東兩個政府IDC項目貢獻的業績體量後不難發現,在2019年這兩個項目為寒武紀貢獻了約80%的收入,其中橫琴項目貢獻了60%的收入。
這兩個項目雖然收入豐厚,但背後的關聯關系和地方引資招商的戰略考量因素,卻讓商業上的價值大打折扣。
一家晶元公司儼然成了一家idc承包「關系戶」,不過,在這兩個政府idc項目的滋養下,公司順利登陸A股市場。
只是登陸A股後,二級市場中的投資者對公司的高估值並不買單。公司自上市第四日觸及股價 歷史 高點297.77元/股後便開始一路回落。截止發稿,公司股價報66.25元/股,較最高價跌幅接近8成。
短期而言,公司的基本面也難言反轉。根據寒武紀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為7.21億元,同比增長57.12%;同時歸母凈虧損8.47億元,上年同期歸母凈虧損4.35億元,同比擴大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