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的過度交易

股票市場的過度交易

發布時間: 2023-01-29 02:34:26

A. 股票連續出現大宗交易意味什麼

股票市場中出現連續大宗交易的話,則說明主力資金在通過大宗交易市場進行吸籌,然後通過打折出售吸引主力資金買方買進。大股東交易股數越大,買入跡象明顯會使股票漲起來。連續大宗交易大概率的會短期影響到股價的變化,對於股價的趨勢變化是沒有什麼大的影響,股價變化是整個個股或者市場交易者傾向性變化的結果。
此外,如果資金主力急需變現的話,也會通過二級市場拋售進行大宗交易。因為通過大宗交易可以快速變現並且相當快速高效,但是這種情況一般會折價或市價出售。
拓展資料:
大宗交易的方式主要分為溢價交易和折價交易,當個股出現大宗交易的走勢時,我們首先關注是折價還是溢價,這就主要分成了兩種理解方式,然後我們再注意近期的股價波動方向,結合在一起進行分析。
股票頻繁大宗交易通常說明主力在吸籌或者大股東不看好最近的股價趨勢拋售套利,如果大宗交易以高於目前的市場價格買入,也就是溢價買入,則意味著助力資金比較看好個股,認為個股後期會出現大漲的情況,而以較高的價格買入,進行搶籌操作。
這種情況之下,通常會會吸引市場上的散戶跟風買入,共同推動股價上漲,大宗交易溢價率越高,其利多信號越強,個股上漲概率越大。
若是大宗交易溢價率較低,甚至出現折價的情況,則說明主力資金不看好該股,急著以低於當前的價格賣出,是一種利空消息,這會導致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地賣出,加速股價下跌。
還有可能就是個股連續出現大宗交易,是主力在進行對倒,即主力自買自賣,來吸引散戶注意力,達到其後期的出貨,或者洗盤目的。
此外,如果資金主力急需變現的話,也會通過二級市場拋售進行大宗交易。因為通過大宗交易可以快速變現並且相當快速高效,但是這種情況一般會折價或市價出售。如果是大股東直接減持,造成大宗交易,那麼會對市場形成拋壓,導致股價下跌。
雖然連續大宗交易在短期內很有可能影響到股價的變化,對於長期來看,對股價的趨勢變化其實是沒有什麼很大的影響。

B. 為什麼說炒股不能頻繁操作

股票頻繁操作其實存在很多弊端,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說說股票為什麼頻繁操作,主要存在幾個方面原因。

雖然頻繁弊端很多,但是我沒有否定頻繁交易,如果技術好的,交易策略指定好的,但是這樣還是比較少。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加關注獲取更多股市分析。

C. 股票爆倉什麼意思

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爆倉就是虧損大於你的賬戶中的保證金。由公司強平後剩餘資金是總資金減去你的虧損,一般還剩一部分。

在市場行情發生較大變化時,如果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證金佔用,而且交易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由於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就很容易出現爆倉。如果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投資者的原因引起,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

(3)股票市場的過度交易擴展閱讀:

外匯交易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

在市場行情發生較大變化時,如果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資金的絕大部分都被交易保證金佔用,而且交易方向又與市場走勢相反時,由於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就很容易出現爆倉。如果爆倉導致了虧空且由投資者的原因引起,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

規避爆倉

發生爆倉時,投資者需要將虧空補足,否則會面臨法律追索。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特別控制好倉位,切忌像股票交易那樣滿倉操作。並且對行情進行及時跟蹤,不能像股票交易那樣一買了之。

D. 股票超買超賣是什麼意思

1、股票超買超賣是體現股票漲跌動力的一種說法。通常情況下,當股票被市場過度買入炒作時,就屬於超買信號,是一種風險賣點參考信號。反之,當股票被市場過度賣出拋售時,就屬於超賣信號,是一種機會買點參考信號。
2、在股票市場中,OBOS就是超買超賣指標。它是通過一段時間內整個股票市場中的漲跌股票的統計累積計算出來大趨勢的超買超賣情況。該指標可以體現市場的股票價格的整體趨勢變化、投資情緒、市場動量等等。
3、通常情況下,如果OBOS技術指標出現上漲趨勢,那麼就表示市場人氣在逐步上升和市場動量處於強勢上升,市場中大部分股票處於上漲。反之,如果OBOS技術指標出現下跌趨勢,那麼就表示市場人氣逐步下降和市場動量處於弱勢下降,市場中大部分股票處於下跌。
拓展資料:
世界股史
1、股票至2017年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
2、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

E. 盤口解讀技術有哪些

盤口操盤技巧:

1、有些股民不管是盈利也好,虧損也罷,只要一買入股票,就死拿著不放,這樣做也不能說不對,但是要根據股票的實際情況來定,如果是基本面、技術面都不行的股票,這樣做就是虧損一條路。

2、喜歡把股票的走勢與某某技術形態做對比,認定股價必然會按照既定的模式發展。須知主力都是作圖的高手,股市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這樣生搬硬套,墨守成規,最終會吃大虧。

3、股價下跌時買進股票,這是一項相當嚴重的錯誤。買一支股價遠比前幾個月水準低的股票,看來是撿到便宜貨,然而這種作法卻可能遭致重大損失。作為散戶,順趨勢操作,只能是唯一的選擇。

4、只去買便宜的股票。如果盲目的只根據價格便宜而去購買這類股票,那麼就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不要人雲亦雲地主觀選擇便宜的股票。

5、跟風熱門股。熱門股票一般都是在上漲前後15分鍾決定買否,如果連你普通投資者都知道了那是熱門股,基本就是一個虧的下場。

6、專炒消息股,即炒股消息的重要性大於股票的重要性。有些朋友專門根據所謂的內幕消息進行操作。但絕大多數消息是錯誤的,因為和操盤手有密切聯系的人畢竟是少數。


7、過度交易。過度交易,不論是為了測試技術,還是因為心理因素,都非常致命。

8、舉棋不定。有的投資者在未進入股市之前,原本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已經制定了一些周密的計劃,准備在股市中大展風采。但是,在進入股市之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的影響和作用,原本的計劃被拋擲一旁,開始隨意改變自己的操作計劃。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9、慾望無止境。一個投資者要想賺錢,必然會有賺錢的慾望,但不可以太貪。有時候,股民的賠錢就是因為過分貪婪造成的。股票市場中這用貪婪的慾望是比較常見的,一般的股民無法控制自己的貪欲,這種貪欲會讓這些股民損失慘重。

10、買股票一定要買有量得股票。試想假如人人都發現莊家在吸貨,那麼這個莊家怎麼可能收集到便宜得籌碼,更別談炒作了.既然進貨階段不好把握,那麼買入出貨階段有量得股票不就是自投羅網嗎?

其實股市自有它本身的規律,在某段時間運行在一定的區間范圍都是自然的規律,只要你遵守這個規律並嚴格去執行,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傷害,甚至還有收獲。

所以,無論做人、做股,還是做生意,都要在合理的范圍內做,不能太過分,一過分就會失去理智,從而又違反自然的規律,在股市上漲時做出過於狂喜的姿態,進而忘乎所以,最終可能招致有所損失。

因此,股市總是「時而清晰時而迷離」,股民朋友們請千萬記住「不以跌悲不以漲喜」。

F. 行為金融學(十六)——過度交易

在從事交易活動時,容易犯的錯誤是過度交易。

聽別的分析師說,有利好,就趕緊買進;一看不對,下跌了,不是說要及時止損嘛,那就趕緊賣出。

一來一回,導致很多人在大牛市也沒賺到什麼錢,還搭進去了很多手續費。

即使是一些成熟的投資者,也很喜歡做T,即低買高賣,短線高頻交易。在震盪的市場中,做T確實可以賺取一部分的利潤,但遇到單邊上漲或者單邊下跌的市場時,就會被埋或者賣飛。長期看,收益也不高。

這是怎麼回事?低買高賣不是我們熟悉的理財方式么?

芝加哥大學的兩位學者,巴伯和歐迪恩取得了美國一個大型券商35000個個人投資者的交易數據,他們發現,如果考慮交易成本,個人投資者的收益遠低於大盤收益。

兩個學者按月換手率排序,將投資者分成5等分,他們發現無論換手率如何,投資者的總收益都差不多。

「換手率」也叫「周轉率」,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股票轉手買賣的頻率。

股票換手會增加交易成本,所以換手率越高的組,投資者的凈收益越低(凈收益為總收益減去交易成本)。他們還把這個研究結果發表在了金融學頂級期刊JF上。

這個統計結果揭示的是,個人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交易太多了!

不少人自認為對某些股票很熟悉,會反復做同一隻股票,買進後再賣出、賣出後再買進,反反復復。

但從長期來看,這些人的收益卻遠遠不如在熊市建好倉,持有一直不動,然後耐心等到牛市後,逐步拋出的投資者。

主動降低交易頻率,是我們必須要執行的投資策略。

G. 中國證券市場過度投機的成因

中國股票市場並非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然產物,而是為促進市場體制建立在政府驅動下人為發展起來的。先天的不足加上轉軌過程中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市場參與者行為的不規范,使中國股市很長一段時間陷入高投機和強波動的怪圈中。股市的運行相當程度上脫離了設計者當初的構想,市場功能未能有效發揮。
投機和過度投機
在投資學的意義上,投機被認為是「在商業和金融交易中,甘冒特殊風險,希圖獲取特殊利潤的行為。①「或者說投機是對市場行為的積極參與,是以獲得差價為目的,以承擔較大風險為條件,積極參與市場買賣的攻擊性的經濟行為。股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表現出以下特點:追求缺乏穩定性、可預期性較差的差價收入;持有證券時間較短、頻繁進出市場;有著較強的風險偏好,傾向於尋找價格波動較大的股票;不太注意影響股價的基本因素,主要以市場信號作為決策依據。作為一種積極參與市場的行為,投機被看作是股票市場的「潤滑劑「,對市場功能的實觀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投機的存在有利於增強股票市場的流通性,活躍市場,有助於平衡和發現市場價格,有助於分散風險和強化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投機行為對市場功能實現的促進作用是以市場參與者的理性行為為基礎的。即投機行為只有在以下條件下,才能促進市場運行效率的提高和市場功能的實現:投機者的市場行為是在對市場信息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在利潤最大原則支配下,通過對成本、風險和收益的權衡比較後作出決策的。一旦投機者的攻擊性市場行為超出理性的范圍,而外界環境因素不能給予有效的約束時,過度投機就成為現實。所謂過度投機,指的是投機者對市場交易的積極參與由於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擾而脫離理性軌道,從而其結果是市場運行效率的降低和市場功能的喪失。這里的非理性因素指的是影響行為主體選擇的心理和精神層面的因素,如直覺、本能、激情、無意識等。在非理性因素作用下的人的行為,表現出非自覺性、非邏輯性、沖動性、盲目性等特徵。應當承認,在人們實踐活動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相互制約的。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非理性因素由於受理性因素和其他環境因素的制約和控制,被引向理性的目標。而在非正常的市場條件下非理性因素受環境條件的激化,往往會突破理性因素的制約並使之退出對決策的影響。於是,投機被推波助瀾,走向過度投機。

我國股市過度投機的表現
過度投機必然使市場運行偏離有序的軌道,這種偏離可以從若干市場指標中反映出來。
(一)換手率過高
換手率即成交股數與流通股數的比率。反映同只股票在一定時期內被交易的次數。由於投資者對公司及市場前景的不同預期,以及市場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不平衡,換手是投資者的理性選擇。沒有換手就沒有交易。但是,換手率過高,交易過於頻繁。則說明市場過於熱衷於缺線炒作,反映出投資者行為的盲目性、矛盾性、沖突性,表現出非理性的特徵。一般認為,成熟股市的年換手率科約為50%,而我國股市遠高於比。以上海股市為例:1994年年換手率達825%,換手率居前10位的均在2000%以上,而凌橋股份則達2696%。1996年,上海股市換手率高達883%,而同時紐約、倫敦、香港、東京換手率為分別為69.9%、58.6%、45%、32.4%②。
(二)市盈率過高
市盈率即股票市價與每股凈利潤的比率,它反映市場對股票的評價,從靜態角度看,也反映投資者收回投資的周期長短。股票投資中,市盈率多高為合適,可以從投資的機會成本來考慮。股票投資的經濟目的在於獲得某種形式的收益,作為理性的投資者,必然要求預期收益大於機會成本。我們用銀行的存款利率和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來代替機會成本,則機會成本的倒數就是市盈率的理論值。即市盈率=1/存款利率或市盈率=1/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據此計算,我國市盈率理論值應為13倍左右。(設銀行存款利率取8%,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取7%)。93年以來,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達40倍以上。這意味著投票投資的收益僅有機會成本的1/3,或者說回收周期將高達40多年。而從個股來看,市盈率之高更是匪夷所思。1998年10月9日,上證指數1236點時,上海股市400多隻上市股票中,市盈率超過100的達45家,而有11家則高達1000以上。其中最高者近4000倍③。如此高的市盈率,將成熟股市遠遠拋在後面。1996年,當上海股市平均市盈率為44倍,紐約、倫敦、香港、東京股票市盈率分別為19、17、19、22④。過高的市盈率,反映投資者過高的盲目性,反映出市場中充斥著無理性的炒作氣氛。當然,市盈率並不能完全科學地反映股票的投資價值。「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對於經濟不斷成長的中國,市盈率會有不斷下降的趨勢。但實際上,中國股市過高的市盈率並不反映投機者對市場前景的信心,而僅僅反映了投機行為的非理性。
(三)股票價格與價值的嚴重背離
股票是資產所有權證書,持有股票即擁有公司一定份額的資產。因此,因股票價值的高低可以用股票所代表的真實資本的價值即每股凈資產價值來反映。由於股票價格受供求、公司收益、經濟形勢、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價格對價值的一定程度的偏離是正常的。但是我國股市股票價格對其每股凈資產價值的偏離顯然是不正常的。大多數股票價格若干倍於每股凈資產,而熱門股有的達到幾十倍。令理性投資者不可思議的是總資產僅200多萬,而負債已達13億的農墾商社,以及凈資產同樣為負值的渝汰白,非但沒有被市場拋棄,反而不時受到追捧,甚至不時收出漲停。
另外,投資股票的目的在於取得預期收益,其現值形成股票的內在價值或投資價值。未來具有種種不確定性,投資者進行決策時,可作為決策依據的往往是公司目前的業績。因此價格與價值的一致還要求股價的變動與公司業績的變動呈現出一定正相關。當股價的波動嚴重背離公司業績時,則意味著市場行為進入了過度投機。在我國股市惡炒個股的一波波浪潮中,股價與業績的嚴重背離甚至到了出現嚴重負相關的程度。1997年下半年,針對市場惡炒垃圾股的情況,證監會對業績長期低迷,連續虧損兩年的27隻股票進行了特別處理,給其貼上「ST「的恥辱標記。但ST股票不但沒有被市場冷落,反而成為市場明星,不少個股連續漲停,甚至「ST蘇三山」被摘牌也沒有使市場追腥逐臭的惡習有所收斂。ST吉諾爾98年中期每股虧員達0.48元,中期業績公布後,居然連續十幾個交易日漲停,股價從7元多躍上十幾元。與此同時,不少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個股則被市場遺忘,股價躺在低位不能動彈。
(四)股指波動頻率高,波動幅度大
暴漲暴跌,頻繁波動是中國股市最顯著的特徵,尤以上海股市為甚。1992年以來,上海股市發生了十幾次波幅較大的振盪,振幅在25%~300%之間,其中短期內振幅超過100%的有兩次,而最大一次振幅為298%的波動是在1992年11月7日到1993年2月15日三個月內完成的,(上證指數由386點躍升到歷史 高點1536點)。另一次振幅為216%的波動是在1994年7月29日到9月14日一個半月內完成的(上證指數由333點上升為1052點)。作為一個新興股市,由於不可避免的不成熟性,出現波動本不足為奇,但中國股市尤其是上海股市大起大落的運行卻絲毫無法體現升跌有序,陰陽調整的波浪運動特徵。在升勢中往往體現為平地而起,連拉長陽,任何技術阻力位都一躍而過,而在跌勢中股指往往劈頭蓋臉狂瀉而下,連拉陰線,任何技術支撐位都無濟於事。1994年的股市運行將這一特徵體現得淋漓盡致。5月4日,上證指數由620點開始滑落,大盤下跌近300點,沒有出現象樣的反彈。股價面目全非,跌進凈資產、跌破發行價仍持續下跌。8月1日,在有關政策刺激下,大盤一躍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勢在一周內由333點勁升到700點,橫盤兩周後,又直沖1052點,隨即又掉頭而下,用十幾個交易日使股指跌去500點,並在10月7日出現最高股指763點,最低546點,落差217點,振幅達28%的壯觀局面。股指持續、頻繁、大幅度的波動,往往技術分析無法解釋和預測,而且與基本分析背道而馳,呈現出徹底的「隨機行走」的醉漢特徵,這反映出過度投機和股市中非理性行為的沖動性和無意識性。
股市過度投機的危害
過度投機的存在,不僅會阻礙證券市場健康有序的成長,而且會制約市場化改革的進程,從而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損害。其危害主要表現在:
其一,扭曲資源配置。股票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利用其籌資功能促進資本合理流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但是股票市場過度投機的存在,卻產生了資源逆配置的結果。一方面,由於交易市場高投機帶來高收益,導致社會資金從社會經濟中的生產流通等實質性的環節進入非生產性的交易市場,從而造成實質性經濟領域資金短缺和證券交易市場游資過剩的結果。另一方面,在非理性的股票投機中,股票價格往往脫離其內在價值,與企業經營能力,產品市場適應能力,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等相背離,故通過二級市場增發新股進行的資源配置,往往不是使資源流向利益效率高、國民經濟急需的部門和環節而是流向股價易炒作,投機有空間的企業。價格的扭曲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我國股票市場上大盤股長期受冷落,而小盤股經常被暴炒說明了這種情況。
其二,扭曲市場功能。我國股票市場設計者所構想的股票市場的首要功能是推動體制改革的市場化進程。利用市場約束促進效率低下、管理落後的國有企業實現機制轉軌。但證券市場實際運行的結果,嚴重扭曲了市場功能。由於高度投機的交易市場能為原始股持有者帶來數倍,甚至數十倍於本金的收益,企業爭先恐後上市,工作的重點放在爭取上市而不是改制上。而一旦上市以後,股價由於投機上漲,企業又可以通過股市進行圈錢,又掩蓋了改制不徹底,管理落後、效率低下的沉痾。
其三,助長「尋租」活動。尋租在經濟學意義上指利用壟斷資源尋求壟斷租金(即超過其機會成本的額外收益)的行為。尋租是資源配置市場化進程被扭曲的結果,同時又會進一步扭曲這一進程。在證券市場上,由於權力資源的壟斷性(如批准上市的權利以及公司上市後圈錢的權力),在過度投機支撐下的高收益並不與高風險相對稱。於是證券市場中的錢權交易、違規操作、損公肥私等尋租活動必然盛行。企業為上市而跑「部」「權」進,中介機構為高額傭金而違規透支,政府官員利用職務公款炒股;上市公司不務正業,利用內幕消息炒作自家股票,操縱市場價格;上市公司以配股代替派息,不給股東回報而要求股東不斷給予回報,使投資者投資風險不斷被強制累積。
其四,擴大收入差距,加劇分配不公。證券市場由於其高風險本來就具有擴大收入差距的作用,而過度投機又進一步使收入差距的擴大加速。在我國扭曲的市場條件下,收入分配具有權力分配的特點,使收入分配不公進一步公開化和擴大化。
必須指出的是,股票市場的過度投機,不僅使投資者喪失投資的熱情,而且,由於示範效應,過度投機的影響是廣泛的。它不僅會使社會資源從實質性經濟領域流向虛擬化的符號性的經濟領域,造成經濟生活的泡沫化,而且它對民族精神的損害也是巨大的。在到處蔓延投機氣氛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夢想一夜致富,誰還會朝五晚九地辛勤耕耘呢。

其實任何市場都有投機,沒有投機就沒有市場。但我們發現中國市場投機的成分又太過了。有幾個方面必須改革:
1.發行機制
一是重組。跌到幾塊錢或ST之後,就可能重組,很少破產退市。所以有人炒垃圾股。這是制度原因,最近幾年,由於上市容易了,有所收斂。
2.對沖機制
中國缺乏做空個股機制,外部投資者難以通過做空盈利,上市公司在股價出現泡沫時增發股票獲利權利受到限制(蘇寧和萬科是這方面的高手)。
3.資金操縱
主力控盤之後,操縱股價,而監管不力。沒有價值的股票照樣漲,誰還在乎價值。
4.投資渠道少
中國資金不能投資國外,國內金融機構國家壟斷,民間力量薄弱。除了股市就是房市。這些資金只好投機。
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處於一個投機的市場,會有更多的機會。埋怨市場過度投機者,往往是投機不成。一個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不在於是否投機,而在於有沒有值得投資的公司。價值,永遠是投資的基石。

H. 請問股票在一日之內可否頻繁買賣

不可以的
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是不可以賣出的,必須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賣出
這個就是所謂的T+1交易
要是錢足夠多的話,可以當天一直買股票
相應的手上股票足夠多的話,也是可以一直賣出的
自1995年1月1日起,為了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防止過度投機,股市實行「T+1」交易制度,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同時,對資金仍然實行「T+0」,即當日回籠的資金馬上可以使用。

I. 股票市場上過度交易(即高換手率)的案例有哪些

1、從交投活躍的程度看,換手率5%是一個重要分界線,2%~5%的換手率非常普通。
2、在震倉洗盤階段,股價連續回調且換手率小於1%,表明市場浮動籌碼已少,可考慮買進。
3、換手率在5%~10%之間,說明該股已進入活躍狀態,有大資金在進出。

熱點內容
退市了散戶手裡的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2-06 09:38:21 瀏覽:13
央行降准之後股市如何發展 發布:2025-02-06 09:27:36 瀏覽:733
平潭科技股票行情 發布:2025-02-06 09:15:28 瀏覽:268
2019股票交易節假日 發布:2025-02-06 08:51:26 瀏覽:757
基金公司如何申請發行 發布:2025-02-06 08:50:45 瀏覽:980
股票軟體中的預埋單作用 發布:2025-02-06 08:50:43 瀏覽:439
值得買股票有幾個漲停板 發布:2025-02-06 08:39:45 瀏覽:172
002925股票漲停板預測 發布:2025-02-06 08:37:53 瀏覽:643
為什麼股票漲得多基金漲得不多 發布:2025-02-06 08:32:43 瀏覽:985
中銀消費金融卡是什麼類型 發布:2025-02-06 08:32:31 瀏覽: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