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慶股票市場
⑴ 國慶放假幾天股市幾號開市
國慶放假7天,股市8號開市。因為8號是星期四,股市會正常開市,准時進行交易。開始商品交易所、證券交易所和外匯市場交易的開始。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包括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兩部分。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
⑵ 今年國慶節,美國股漲,買美國基金咋計算
每逢國慶股市漲?A股的日歷效應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進門財經
首席分析師助你選股
每逢國慶股市漲?A股的日歷效應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13 人贊同了文章
為你朗讀
12 分鍾
中秋節已經過去,國慶節即將到來。因為中秋節時間較短,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持股還是持幣過節的選擇並不太糾結。但國慶假期長達七天,面臨很多不確定性,持股還是持幣過節一直都是一個不容易選擇的問題。尤其是今年行情持續低迷,面臨和往年不一樣的更多的新變數。那麼回顧A股歷史表現,到底是持幣還是持股過節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呢?
一、 中國股市存在節日效應
人們常說五窮六絕七翻身,但轉眼已是金九銀十秋收季。每逢佳節股市漲,中秋前這幾天,A股真的漲了,接下來又是國慶節,股市還會漲嗎?A股的日歷效應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的存在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陸磊、劉思峰在《中國股票市場具有「節日效應」嗎?》論文中,總結了1996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14日上證綜指日收益率數據三個階段(節前、節後和其他交易日)的統計結果,從中得到三點啟示。
1、中國股市存在節日效應,即不但有節前效應,而且有節後效應,依據是不僅在節前,節後的收益率均值也比其他交易日收益率均值大得多。
2、中國股市的節日效應可能主要體現在個別節日上,依據是節日與節日之間的收益率均值有很大差距,甚至個別節日出現負的收益率均值。
3、中國股市節日前後的高收益率可能與風險有關,依據是節日前後的收益率與其他交易日的收益率有很大差異的同時,它們的收益率標准偏差也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節後,其標准偏差都比其他交易日的標准偏差大。那麼節後的高收益可能是對高風險的補償。
二、 中秋、國慶月份上漲概率過半
9月已過大半,股市仍然低迷,中秋臨近,這周似乎驗證了節日效應,國慶的節日效應是否會應驗呢?我們統計了最近15年A股9月和10月的表現,發現上漲概率過半。9月上漲概率是53%,10月上漲概率是60%,9月和10月漲跌同步的概率是53%。這15年當中,2006、2009、2012、 2017年四年中秋和國慶節是重疊的,除去這四年,9月上漲概率略大於10月。A股9月沒幾個交易日了,看來要加油表現了。
三、 除了雙節,A股四季度看什麼?
其實除了9、10月份的中秋節,四季度還有幾大看點包括重要會議和年底博弈。
每年的9-11月召開中共中央全會,每五年的10-11月召開黨代會。黨代會全稱為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辦一次,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會選舉出新一屆的中央委員會,由該委員會召開的全體會議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X屆全體會議,簡稱X中全會。
從1997年以來歷年的會議看,兩次黨代會間一般要召開7次中共中央全會,其中一中全會於黨代會結束後立即召開,選舉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決定中央其他部門人員;二中全會一般於次年的二月召開,進行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換屆選舉;三中至六中全會從二中全會召開的當年起,一般於每年的9-11月召開,主要審議決定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事務;七中全會於新一屆全國黨代會前夕召開,主要任務是為大會召開做好准備工作。
從行情表現來看,回顧1997年至今黨代會及較受股市關注的三至六中全會前後上證綜指表現,黨代會開幕(T1)前15天與閉幕後(T2)後15天上證綜指平均漲幅分別為2.6%與-3.6%,三至六中全開幕(T1)前15天與閉幕後(T2)15天上證綜指平均漲幅為1.6%與0.6%。
每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它的任務是總結當年的經濟工作成績,分析研判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情況形勢,制定來年宏觀經濟發展規劃,一般在每年的12月舉行,持續3天左右。由於該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投資者對此會議非常關注。
回顧1997年至今會議前後股市表現,會議開始前上證綜指往往震盪走平,至會議開幕前兩天開始上漲,會後行情受到年底利率抬升影響,往往會有調整。
統計2012-2017年前三季度領漲的前5個行業、以及領跌的前5個行業在四季度的超額收益表現,發現除了2014、2015年以外,其他時期這些行業在四季度的平均超額收益都不明顯:2012-2017年前三個季度領漲的前5個行業在四季度平均跑贏上證綜指-6、-9、-34、19、-1、4個百分點,僅15年相對收益較好;前三個季度領跌的前5個行業在四季度平均分別跑贏上證綜指-9、-1、9、-2、-1、-7個百分點,僅14年出現明顯的補漲行情。
四季度行情多異動
除14、15年以外的幾年年底反轉行情並不明顯,主要原因是這幾年為震盪行情,行業的漲跌幅與盈利相關性更強,前三季度領漲的行業主要源於業績改善,領跌的行業大部分源於盈利下滑。而到了四季度,前期漲幅偏中等的行業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更高,在政策或事件的催化下反而更容易出現結構性行情,如12年12月的銀行,13年8-9月的自貿區、16年11月的建築。
博弈行情的主要誘因是四季度公募機構進入最後一個考核季,前期業績好的產品擔憂未來表現的延續性,而業績平平的產品則要抓住最後的機會,積極調倉換股。統計2013年至今的數據,前三季度業績排名後25%的基金通過第四季度逆襲進入全年業績前75%的比例達25%,而前三季度業績排名前75%卻在第四季度後掉隊落入全年業績後25%的行列中的基金比例達8%。
回顧過往年底市場表現,A股頻繁出現某些行業的短期逆襲。近幾年年底主要出現過以下變化:
1、2012年12月的銀行。受益於機構配置比例較低和市場風險偏好提高,銀行股在2012/12/4-2012/12/31期間大漲24%。
2、2013年8月-9月的自貿區主題。8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建立上海自貿區是推進改革重大舉措,自貿區主題應聲而起,8月27日-9月24日一個月內上海自貿區指數大漲105%。
3、2014年11月-12月的一帶一路、券商大漲。
4、2016年11月的建築。16年11月17日安邦舉牌中國建築,11月份中國建築大漲50%,帶動建築板塊11月份大漲15%,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5.6%。
9月過半,今年的四季度要關注什麼?哪些行業會出現逆襲?9月27日晚20點,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做客進門財經,分享四季度決戰策略。
四、 除了節日效應,A股還有季節性輪動
除了9、10月份的中秋國慶,四季度的重要會議和年底博弈,歷史數據還表明,A股的季節特徵非常明顯。
一年中每個階段的關注點不同。年初至3月投資者往往會關注開年情緒高漲帶來的春季躁動行情,由一號文刺激的農業板塊行情,以及3月兩會帶來的會議行情。4月是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驗證期,投資者對新一年的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面的判斷更明確。5-10月海外市場通常有「Sell in May」效應,統計上A股這個階段表現也相對平淡。每年9-11月召開中共中央全會,每五年10-11月召開黨代會,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0-12月受年底基金排名影響,博弈行情頻現。
1-3月:春季躁動+一號文+兩會
回顧2005 年至今每年歲末年初市場表現,從空間上看,2005年以來春季躁動時上證指數平均最大漲幅為17.4%,剔除處於牛市中的06、07、09、15 年,上證綜指平均最大漲幅為13.5%;躁動後上證綜指平均最大回撤13.8%,剔除牛市後平均最大回撤16.2%。
從時間上看,春季躁動行情,啟動有早有晚,早的12 月上旬、晚的2 月初,平均持續36.2天,剔除牛市影響後平均持續36.8天;躁動後平均回撤25.2天,剔除牛市後平均回撤32.8天。
從行業來看,春季躁動的特徵就是行業輪動快,以2018年的躁動行情為例,8個交易周中每周領漲和領跌的行業都不同且輪動明顯,如家電行業在2017/12/25-12/29的跌幅為2%,位列跌幅第三,在2018/1/1-1/5和1/8-1/12分別以4.4%和5.6%的漲幅領漲,在2018/1/15-1/19下跌3.2%,在2018/1/22-1/26又補漲5.5%。躁動行情緣何而起?主要由於開年投資者風險偏好較高且流動性寬松,而1-2月基本面數據少,全年主線尚不明朗,因而政策和事件成為行情的主要驅動力。
為什麼會春季躁動?
年初時經濟走勢不明晰,一年新開工的計劃都是在兩會之後才完全推開。在這之前,新開工比較低,而且民工都是在元宵節以後才慢慢返回,1、2月的經濟數據本質上不能反映全年的經濟狀況。企業盈利預測調整四月份之後才開始,根據一季報或是一季報的盈利預期,才進行調整。 在整個一季度整個經濟走勢或是基本面的狀況,看不大清楚 。 兩會之前,政策方嚮往往不夠明晰。但是這時會有各種各樣的提案、議案,市場也會有很多預期,所以這個時候整個環境對政策的敏感程度也會特別強。
綜合來看,A股的特徵就會呈現這樣一種狀態,也就是年初會出現所謂的「春季躁動」 。之後的一段時間里就會出現真正的「證實」或者「證偽」,如果是證實,那麼全年就很有可能出現一個整體的向上趨勢;如果是證偽,那麼年初在「春季躁動」中獲利的人在之後可能都會有所損傷。
4月:基本面驗證期
4月前的市場處在由短期政策或事件引導的躁動行情,因為4月以前經濟基本面與宏觀政策面不太明朗。4月之後,3月的宏觀數據逐步公布,微觀企業的年報及一季報也開始披露,基本面逐步明朗,全國兩會開完,宏觀政策形勢也更明朗,因此在4月投資者可以對行情做出更明確的判斷。回顧11年至今的4月股市情況,11、14、16、17年4月股市下跌,13、15年4月股市上漲,12年4月股市短期上漲後5月開始下跌。
基本面或政策面變差時,4月後市場下跌。2011年年初,為了控制過快上漲的房價,「國八條」等調控政策密集出台,11年4月為控制過高的通脹,央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地產和貨幣政策從2010年開始逐步收緊,累積到11年4月,市場最終出現熊市大跌,這次是政策面緊最終帶動基本面變差,股市出現殺估值、殺盈利的戴維斯雙殺。
2012年4月上市公司公布業績,全部A股12Q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13.4%大幅下滑至0.5%,雖然當月因為金融改革上證綜指有所上漲,但5月後指數依舊大幅下跌。2014年上半年行情的焦點仍然在創業板,4月創業板指14Q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28%下滑至22%,2013年的利潤增速回升的趨勢被逆轉,創業板指下跌。12、14年是非常典型的基本面惡化導致股市下跌。
基本面或政策面變好時,4月後市場上漲。2013年市場的焦點是創業板,經歷12年底到13年初的反彈後,4月初市場對創業板分歧很大,季報顯示創業板指13Q1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由上季度17%增至24%,創業板指最終突破向上,走成牛市形態。2015年4月央行降准,同時人民日報發文《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投資者情緒高漲,股市上行。13年創業板行情是非常典型的盈利改善的基本面推動,15年全面牛市與政策面偏暖有關。
5-10月:Sell in May 效應
「Sell in May」效應源自海外。"Sell in May "這一說法源自華爾街,最早書面記載於1964年《英國金融時報》,所表達的是每年5月前後市場往往開始走弱。2002年Bouman 和Jacobsen在《美國經濟評論》發表文章,對37 個成熟與新興市場1970-1998年的MSCI 再投資指數進行研究,通過對比當年5-10月和當年11-次年4月的指數漲幅,他們發現除阿根廷和紐西蘭外,其他35 個市場都存在"Sellin May"效應。
關於此效應,海外專業研究認為季節、假期等對情緒的影響是"Sellin May"效應的主因,如Bouman 和 Jacobsen (2002)發現夏季假期更長的國家"Sellin May"現象更為明顯,認為假期因素可能對投資者風險偏好或流動性產生影響;Kamstra,Kramer and Levi (2003)研究發現"Sell inMay"效應與季節性情緒擾亂有關,白晝時間的縮短使得投資者情緒低,增加風險厭惡情緒,因而夏季與秋季股票收益率更低;Caoand Wei (2005)研究認為溫度的變化使得投資者情緒發生變化,進而影響股票收益率表現。
1991年至今上證綜指5-10月/11 -次年4月漲幅歷年均值分別為4.6%/20.1%,2000年至今萬得全A指數5-10月/11-次年4月漲幅歷年均值分別為0.1%/15.5%,可見5-10月這半年股市收益明顯差於11-次年4月。為何會有「Sell in May」效應?
海外市場的"Sell in May"效應源於假期、季節等因素對情緒的干擾,而A股出現"Sell in May"行情主要跟我國每年的政策周期有關:每年1-2月地方召開「兩會」、國家多部委召開年度工作會議,3 月召開全國「兩會」,10-11 月召開中共中央全會、12 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比而言,5-10 月份是政策淡季,對股市刺激較少。4、5 月份宏觀經濟數據明朗,上市公司公布年報和一季報,市場進入驗證期,而在這之前市場已躁動過,因此只有數據持續改善且好於預期,市場在5-10月才有繼續上漲動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勝率角度看,「Sell in May」效應並不必然出現,往年數據顯示,1991年至今上證綜指5-10月/11 -次年4月的勝率分別為48.1%/51.9%,2000年至今萬得全A指數5-10月/11-次年4月的勝率分別為50%/38.9%。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每年的2月和11月股市表現均較好,這兩個月的樣本拉高了11月至次年4月的收益率,因此投資者無需在五月過於擔憂市場下跌。
自1990/12月以來中國股市總共經歷了5輪牛熊震盪市,其中牛市佔了37%(116個月),平均每輪牛市持續19個月,熊市佔20%(64個月),平均持續10個月,震盪市佔43%(135個月),平均持續24個月。考慮到97年之前我國股票市場尚未設置漲跌停板,我們主要考慮97年以後的五輪震盪市,震盪區間分別為1997/5-1999/5、2002/1-2004/9、2009/8-2011/4、2012/1-2014/7、2016/01底至今,統計得到震盪市中當年11月-次年4月收益率均值為2.6%,而在當年5-10月為-6.0%,可見震盪市中"Sell in May"效應較顯著。
至於10—12月的焦點,就是文章一開始介紹的中秋、國慶雙節和兩個重要的會議。這樣,全年A股的日歷效應就已經清晰呈現了。
編輯於 2018-09-2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申請轉載
分享到
金融
股票
日歷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A股30年漲跌史一覽
關注我,每天一點不一樣 本文首發:知行合一的阿莫 前言以史為鑒,…
知行合一的文章 · 5 贊同
明天,迎接A股暴跌時刻!
終於,在休假閉市10天之後,A股要迎來重新開張的日子。由於肺炎疫情的蔓延,春節後A股的行情變化,超過了很多朋友的預期。 節前我在1月19日晚的文章《 今年可能是鎖倉過節了》曾經為大家統…
股市葯丸的文章 · 25 贊同
周末重磅消息解讀 下周A股將開啟震盪下跌模式!
歡樂孤煙的文章 · 75 贊同
定啦!期待已久的會議即將召開,哪些板塊有望站上風口
老司基一...的文章 · 10 贊同
A股暴跌日與九次熊市全紀錄
還記得前些天,10月8日,A股迎來國慶長假後首個交易日,便遭遇「開門黑」, 滬指跌逾3%失守2800點。黑色經歷過去才兩天, 10月11日,受美股暴跌影響,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暴跌逾5.22%,…
Valu...的文章 · 7 贊同
A股過去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五一放假期間,A50期貨暴跌5%,很多小夥伴又惴惴不安,十分擔心五一開盤之後再次暴跌。 看看過去一年,我們投資都經歷了什麼?難道還沒習慣暴跌的節奏嗎? 01 | 三次貿易戰升級這次是傳聞歐…
定投君的文章 · 37 贊同
收好不謝!6月基金投資全攻略來啦
老司基一...的文章 · 23 贊同
周末重磅消息解讀:券商板塊再傳利好!明日A股或將迎來沖高回落
歡樂孤煙的文章 · 45 贊同
A股正在發生的重要變化
青山矗立,不墮凌雲之志;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如周一文章說…
布衣書生的文章 · 71 贊同
A股每月固定熱點規律
固定熱點板塊的炒作規律按照時間排列,如下: 一月行情:年報行情…
量俊學堂的文章 · 12 贊同
⑶ 每年11月21日股市大跌原因
今天大盤下跌的主要因素
今天大盤在外圍股市普遍下跌的影響下,兩市大盤低開低走,大盤最低回踩3056點附近,就在大家期望大盤能夠順勢補缺的時候,盤中新能源、工業機械、醫葯等基金賽道股拉升帶動大盤開始反彈,滬市最終以微跌報收,盤面上,兩市個股跌多漲少,雲游戲、新零售、白酒概念、物業管理、家庭醫生、知識產權、職業教育民營醫院等板塊跌幅靠前;供銷社、工業母機、鈉電池、猴痘概念、國資雲、虛擬電廠、一體壓鑄等板塊漲幅靠前,兩市近70隻個股漲停,7隻個股跌停,創業板基本以平盤報收,走勢與主板基本同步。
早盤我們提示今天有兩只妖股天地在線和天鵝股份復盤,一個是信創概念的龍頭,一個是供銷社概念的龍頭,這兩個龍頭如果今天復盤不是跌停或者盤中能夠出現拉升,那就對相關的板塊構成利好,這兩個板塊都會跟隨拉升,當然如果兩大妖股直接跌停,封死不動的話,那這兩個板塊今天就涼涼了!結果早盤天鵝股份沒有封住跌停,上午供銷社概念開始活躍,下午天地在線打開跌停,出現拉升,引發了信創相關個股活躍,誠邁科技、創意信息等前期龍頭都出現了大漲,現在個股調整多了就是機會,因為市場還有人氣。
今天漲幅最大的是工業母機概念,華中數控、紐威數控、合鍛智能、明志科技等盤中漲幅都是超過10%,機構表示,通用機械行業需求拐點臨近,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開啟新一輪需求上升周期。引發了這個板塊走強,這個板塊當然也是國產替代范疇,午盤央行等八部門鼓勵更多軟體、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優質企業在國內上市,下午國產替代相關板塊全線拉升,這也是近期市場主要熱點之一。
近期市場第二條主線就是醫葯,周末這方面的消息比較多,當然曝光最多的就是連花清瘟,今天這只代表股繼續沖高,同時沖高的還有新冠檢測,中葯、方艙醫院等板塊,但上周活躍的家庭醫生、民營醫院等板塊都出現了回調,原因很簡單,有的地方放開了,周末又開始封閉,這點我們以前跟大家談到過,疫情放開的結果,富士康已經告訴大家了,拿5000元工資的人和拿5萬工資的人待遇不同,但被感染的風險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放開,那些拿5000元工資的人只有選擇回家等待後期大家都感染了,看看有沒有風險再說,所以,某地真放開以後,大家都是想盡辦法請假,腳疼、手疼...無奇不有!學生連上學都不去了,所以,只有再次封閉清零,這種封閉當然利好的就是新冠檢測和方艙醫院相關板塊,但醫葯板塊還會繼續輪動,只要疫情不落地,這條主線不會動搖,所以近期都參與的英科醫療和信立泰又經歷大漲,想跟的私信。今天主要砸盤的就是以貴州茅台為首的大盤股,這些板塊下跌主要有兩個邏輯:
一是今年世界盃在冬季舉行,以前都是在夏季,夏季利好的是啤酒,冬季當然利好的是白酒,所以,世界盃開始以後,以白酒為首的世界盃概念股利好兌現,所以,今天砸盤,但貴州茅台是大盤股,貴州茅台的大跌,直接引發了滬市回調;
二是藍籌股下跌還是跟近期債券基金下跌有關。近期債基下跌連續沖上熱搜,既然債基下跌,那大家很容易想到股票基金也會下跌,再加上所有的基金理財基本都配備有股票,這些股票都是大盤股,所以基金贖回是今天藍籌股大跌的第二個因素。
技術上,大盤在3050點附近的缺口沒有完全回補,但今天大盤向下也有一個缺口,這是大盤自3200點以來下行的第二個向下的缺口,這個缺口以後也會回補,如果明天或者後期再次向下跳空低開,那就是做空力量衰竭,屆時就是大家加倉的機會,所以,中期看大盤不悲觀。但短期大盤還是要回補3047點附近的缺口,當然如果能夠順勢回踩一下30日線3036點,那將是大家極佳的做多機會。造成大盤下跌的原因是??
1經濟波動。
這是股票為什麼會下跌的跟本原因,從宏觀到微觀,經濟總是處於波動之中。
長的有5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稍短的有經濟周期,更短的有產品及行業本身的周期,再短的還有一年之中的季節性起伏。
另外,公司的業績自然起伏也是難以避免的。
2流動性收緊。
當流動性收緊時,股票市場一般都會下跌。
但是這樣的下跌對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內在價值一般影響不大。
但是,流動性收緊往往預示著未來通脹的上升,這對所有企業都是有害的。
3業績低於預期。
當業績超過估計區間時,股價肯定上漲。
而業績低於估計區間時,股價大多下跌。
可以說業績低於預期是股價下跌非常強的催化劑。
但是,即使業績低於預期也要深入分析,區別對待。
到底是收入低於預期,還是成本高於預期,是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還是一次性因素造成的,這是股票為什麼會下跌關鍵原因。
4負面事件消息。
很多情況下負面消息一般都還沒有真正影響到公司的業績,但是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卻是巨大的。
人們面對負面消息,認為未來的業績肯定會受到不利影響,因此賣出股票,股價下跌。
負面消息,根據負面程度的大小,也會是非常強的股價下跌催化劑。
負面消息的問題在於不確定性,由於人們厭惡風險,厭惡不確定性,負面消息往往帶動股價下跌,這是股票為什麼會下跌的重要原因。
5股價高估不是理由。
從長期看,股價必將回歸內在價值。
但是,從短期看,股市還只是一架投票機。
過高的估值並不能自然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但是短期內,這些股票還會高高在上,甚至漲的更高,因為這是市場的常態。
高股價會對自身形成正反饋,股價本身就是上漲的動力。
而只有投資者觀點改變,真正認識到股價高估了才會導致股價下跌。
四、中國股市11月的行情如何?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上周的低點1664點沒有支撐力,下周破掉的概率很大,雖外圍上漲,但走向上多為沖高回落,且周末消息面清淡,11月開門預期偏空,防範風險為上。
從周K、月K線走勢上看,大盤已有效下破10年平均成本線,A股的問題和國際市場有關又沒關,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一個因素卻不是決定因素,A股疲弱到今天的狀態,病根還在A股本身,任何一個有正常思維和理性的人都不好意思把美國華爾街當成中國股市崩盤的罪魁禍首,正如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健康的一樣,任何一個有責任心和羞恥感的人都不好意思把中國的股市當做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危機發生在大洋彼岸,咱們卻比人家跌得還多,這就說明決定A股走勢的是內因,不是外因 。
」 北京大學金融系教授呂隨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內因是股市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的,比如股權分置改革留下的後遺症,再加上次貸危機給予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在中國得以放大,「把人們的信心給打沒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股票市場就無法像美國那樣,救市措施的效果立竿見影。
不解決大小非、發行交易規則這些根本的問題,11-12月也很難有「翻身之日」,因此,我們現在的任務只有等待。
五、為何股票一直下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給個個人觀點1664到2375的上升趨勢線已經跌破,2573點支撐明顯減弱。
2573點支撐不住堅決空倉,2573點支撐住,能拉出長陽,會有一波反彈行情。
否則,下跌才剛剛開始。
為什麼跌1、房價還在上漲,2、加息靴子還沒落地,3、通脹形勢依然沒有緩解,4、國際形勢不容樂觀,5、中國上市企業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壓力。
很多人的觀點都說,底就在前方,很多人判斷2573點止跌企穩,我看這次大多數人又要錯了。
六、為什麼股票型基金在國慶後都會跌的啊?上一年是這樣,今年也是,這是規律嗎?
這不是規律哈。
因為現在股票跌了哈,所以股票基金的市值也是跌了的哈。
當然,去年國慶節之後的一個月之內也股市出現了調整,因此去年國慶之後股票基金的市值也是下跌的哈。
當然,股票基金也有一個整體性的規律哈,就是其基金凈值的漲跌和大盤指數的漲跌基本上市趨勢一樣的哈,只是漲跌的幅度和大盤指數不一定一樣哈。
⑷ 每年9月10月中秋國慶炒什麼行業板塊概念股
中秋佳節及「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A股市場上部分應節板塊,如影視動漫、旅遊酒店等板塊已悄然掀起「狂歡」。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市場量能不足,預計假期前市場仍以振盪為主。對於目前的「應節」板塊,可以適當介入,但不宜追高。
⑸ 股票收益在國慶節期間發生了變動,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大家在股票市場中已經做投資,可能就會發現在國慶期間股票的價格出現很大的變動,而且大家的股票收益也出現了一些影響,為什麼股票收益在國慶節期間發生了變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三、結語
但是具體的表現可能還是要根據以往的數據進行分析,因為這個問題目前誰也不知道,只能通過數據的分析才能夠知道,所以大家在股票市場中做投資的時候,也應該合理的參照以前的數據表現,並且在這個過程之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樣的話才能夠預防一些不好的因素的發生,但是目前來說政策還是比較好的。
⑹ A股國慶節後首日迎開門紅,哪些板塊開盤走高
A股國慶節後首日迎開門紅,哪些板塊開盤走高?中國股票市場有很多不穩定性,大家要注意股票市場風險,千萬不要隨隨便便介入,特別是沒有專業知識的股民,更加要注意其中不確定性,特別是現在疫情期間,再加上經貿風險加劇,大家一定要遠離股市,下面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三、之所以中國股票市場能夠走紅國慶節之後第一天,這個板塊也是功臣之一:
中國股票市場國慶節開盤走高板塊裡面,還有一個就是軍工類股票,由於這類股票近期業績都不錯,因此出現一波行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後期很可能會重新進入調整階段。
⑺ 國慶股市休市幾天
休市安排:10月1日(星期四)至10月8日(星期四)休市,10月9日(星期五)起照常開市。另外,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為周末休市。
10月1日(星期四)至8日(星期四)休市,10月9日(星期五)起照常開市。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為周末休市。
(7)2017國慶股票市場擴展閱讀
在法定假日放假期間(非周六、周日)中國證券市場也為休市日,在黃金周休假節日調整的情況下,如因前面或後面的周末調至與法定假日合並休假,該周末按放假通知為上班時間的話,中國證券市場仍然休市。
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決定的臨時停市。如2011年9月29日,受台風「納沙」影響,香港政府機關停止辦公,股市休市,學校停課;也有因證券市場劇烈波動引發的臨時休市,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俄羅斯、冰島等國因股市暴跌而宣布臨時休市。
⑻ 國慶節時,股市休幾天
二.臨時休市
因不可抗力的突發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決定的臨時停市。如2011年9月29日,受台風「納沙」影響,香港政府機關停止辦公,股市休市,學校停課;也有因證券市場劇烈波動引發的臨時休市,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俄羅斯、冰島等國因股市暴跌而宣布臨時休市。
⑼ 十一期間股市開盤嗎
不開盤。
一、國慶A股休市時間安排
10月1日(星期四)至10月7日(星期三) 為休市(共7天);
10月8日(星期四) 起照常開市;
二、國慶滬港通休市時間安排
9月26日(星期六(002291,股吧)) 至 10月7日(星期三) 休市(共12天)
其中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日) 為周末及中秋節休市
10月8日(星期四) 起照常開市
三、國慶港股通休市時間安排
9月29日(星期二)、9月30日(星期三) 為正常開市
10月1日(星期四) 休市(僅1天)
10月2日(星期五)照常開市
10月3日(星期六)、10月4日(星期日)為周末休市(共2天)
10月5日(星期一)起照常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