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值20億元以下股票
① 市值20-60億的科技類股票有那些
市值20-60億的科技股票比較多,你可以到同花順科技股板塊自行查找。
所謂科技股,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
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科技股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很難區分。
市場對科技股分類十分模糊,恆指服務公司採納FTSE全球行業分類方法,以其收入主要來源作分類。獲選進入該指數成份股的公司必須屬於以下行業:固網電訊、無線電訊、電腦硬體(不包括鍵盤及滑鼠等)、半導體、電訊產品(不包括家用電訊)、電腦支援、互聯網、軟體、電子商貿。這是根據Classification System的資訊科技及電訊行業分類。
基本面是支撐股價上漲的根本因素,展望未來,科技股具有業績高成長空間。從宏觀面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觸底,但全面復甦還有待時日,要完全走出困境則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而科技則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手段。
② 2015年9月總市值低於20億個股有哪些,
截止15年9月18日,總市值不足20億元的股票有:26家
如:000995 *ST皇台
600137 浪莎股份
600444 *ST國通
600768 寧波富邦
③ 總市值40億以下小市值股票有哪些
300106西部牧業,300132青松股份,300138晨光生物,002027七喜控股等。
④ 大盤股是什麼意思
大盤股是什麼意思
大盤股通常指發行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一般流通股本在1個億以上的個股稱為大盤股。大盤股沒有統一的標准,一般約定俗成指股本比較大的股票。大盤股公司通常為造船、鋼鐵、石化類公司,大盤股一般指的是股本比較大的股票。大盤股多為國家經濟支柱企業,其業績相對穩定,雖然缺少炒作題材,但在應對通脹方面卻有更大的優勢,這些公司完全有理由成為長線投資者的核心資產,持有5年乃至10年,獲取長期而穩定的收益。
大盤小盤就是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數量,相同業績的個股,小盤股的市盈率比中盤股高,中盤股要比大盤股高。特別在市場疲軟時,小盤股機會較多。在牛市時大盤股和中盤股較適合大資金的進出,因此盤子大的個股比較看好。由於流通盤大,對指數影響大,往往成為市場調控指數的工具。投資者選擇個股,一般熊市應選小盤股和中小盤股,牛市應選大盤股和中大盤股。雖然小盤股在理論上風險相對較小,但買賣股票,大盤小盤只是一個參考價值,大盤股並不代表高風險高回報,小盤股也不代表能實現穩定的收益。
⑤ 兩市市值最少的股票是那隻.市值在15億以下的有幾只或20億的有幾只
15元以下流通市值最少的股票是0002656揚子新材5.54億。深華發5.19億的流通市值,不過現在已經停牌了。
流通市值在10億元以下的股票有23隻。
流通市值在10-20億元的股票 有258隻
流通市值在20-30億元的股票有347隻
流通市值在30-40億元的股票有283隻
流通市值在40-50億元的股票有147隻
⑥ 請問股票市值在20至30億的有哪些市值越低越好。
在股票軟體里選擇滬深所有股票後拉在總市值或流通市值按升序排列可以看到你需要的股票。目前總市值最低是000995st皇台。
(1)市值分總市值和流通市值,一般先看流通市值再參考總市值;
(2)通達信的軟體:菜單:報價-->股票排名-->流通市值排名,再按PgUp鍵;
(3)最小的流通市值排名如下:
⑦ a股市場上市值20億元以下股票現在還有哪 些
親,我不知道你問的目的是什麼,但這個問題說明你初入股市,有些事情慢慢的了解吧,也不要聽那些所謂的專家忽悠你,什麼什麼股票好、是內部消息、是他們的布局,這些都是不靠譜的。
你說的問題20億以下的股票就太多太多了,給你全部統計下來,我想對你沒有什麼用處。
祝你股市賺錢多多!
⑧ 個股(滬市)總市值在25億以下的有哪些股票
1、目前,在滬市中,總市值在25億元以下的股票有很一千多隻股票,具體的查詢方法為:把行情軟體打開,把流通市值顯示在主窗口裡,點擊流通市值,就按流通市值自動排序了,很簡單就找到流通市值在25億元以下的股票了。
2、滬市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⑨ 市值多少億算大盤股多少算中盤股多少算小盤股呢
大盤股: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通常流通股多於1億股的為大盤股。 小盤股:是指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通常流通股少於0.3億股的可視為小盤股。中盤股,即介於大盤股與小盤股之間的股票。
⑩ 十倍股到底是怎麼挖掘的,這位大佬如是說
A股至今共經歷5輪牛熊輪換,以牛市與震盪市期間股價漲幅超10倍與3倍為標准篩選牛股並尋找共性特徵。一輪牛市通常出現10%的十倍股,五大特徵:所屬行業隨時代變遷而更替;起步市值普遍位於20億以下;業績增速明顯領跑;估值與其他股票無明顯差異;多並購事件。震盪市指數雖無趨勢,但仍不乏小牛股出現,3倍股普遍業績高增長且市值偏小。
十倍股有哪些特別基因?
回顧歷史,A股經歷了5輪「牛市-熊市-震盪市」交替,每輪交替中都會有一批股票以驚人的漲幅為該輪牛市打下印記。我們梳理五輪牛市中股價上漲超十倍以上的股票,並尋找牛股具備哪些共性特徵。
1、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十倍股
A股至今共經歷5輪牛熊輪換。如果將市場單邊上漲定義為牛市,單邊下跌定義為熊市,區間波動定義為震盪市。1991年1月到2016年1月總共301個月,其中牛市有115個月,佔比38%,熊市有58個月,佔比19%;震盪市有128個月,時間佔比43%。
1991年以來A股走勢,基本上是「牛市-熊市-震盪市」不斷交替的過程。第一輪牛市(1990/12-1993/2)指數27個月漲幅1336%;第二輪牛市(1996/1-2001/6)指數66個月漲幅324%;第三輪牛市(2005/6-2007/10)指數29個月漲幅472%;第四輪牛市(2008/10-2009/8)指數11個月漲幅84%;最近一輪牛市考慮到創業板在上證上漲之前已經歷兩年牛市,故此輪牛市從2012/12開始統計,2012/12-2015/6創業板指31個月漲幅524%,2014/7-2015/6上證綜指12個月漲幅152%。
以牛市期間股價最大漲幅超十倍作為牛股標准。為便於比較,以牛市起點前已上市股票作為待選樣本,以牛市期間股價最大漲幅超十倍作為篩選標准,A股至今五輪牛市中,第一輪牛市(90/12-93/2)期間產生8隻十倍股,佔比13.56%。第二輪牛市(96/1-01/6)期間產生73隻十倍股,佔比7.10%。第三輪牛市(05/6-07/10)期間產生431隻十倍股,佔比29.42%。第四輪牛市(08/10-09/8)期間產生105隻五倍股(因此輪牛市持續時間與漲幅有限,未產生十倍股,故選用五倍股作為樣本),佔比6.65%。第五輪牛市(12/12-15/6)期間產生292隻十倍股,佔比10.61%。受牛市持續時間及漲幅影響,各區間牛股數量分布差異較大。
以牛市期間股價最大漲幅超十倍作為牛股標准。為便於比較,以牛市起點前已上市股票作為待選樣本,以牛市期間股價最大漲幅超十倍作為篩選標准,A股至今五輪牛市中,第一輪牛市(90/12-93/2)期間產生8隻十倍股,佔比13.56%。第二輪牛市(96/1-01/6)期間產生73隻十倍股,佔比7.10%。第三輪牛市(05/6-07/10)期間產生431隻十倍股,佔比29.42%。第四輪牛市(08/10-09/8)期間產生105隻五倍股(因此輪牛市持續時間與漲幅有限,未產生十倍股,故選用五倍股作為樣本),佔比6.65%。第五輪牛市(12/12-15/6)期間產生292隻十倍股,佔比10.61%。受牛市持續時間及漲幅影響,各區間牛股數量分布差異較大。
2、十倍股的特徵
2.1 所屬行業:隨著時代變遷而更替
個股背後的行業輪轉、產業更迭與時代變遷。觀察每輪牛市中十倍股的行業分布,可以清晰的看出背後的行業輪轉和產業更迭。從產業周期看,1990年至今共經歷了消費製造時代(1990-2000年)、工業製造時代(2000-2010年)和智能製造時代(2010年-至今),而每10年的產業周期內又有5年左右的小周期,每輪產業周期的主導產業都成為牛股集中營。
90年代屬於初市場經濟確立,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消費製造時代開啟。長時間的短缺經濟使得商品百貨需求大增,第一輪牛市中,愛使股份和飛樂股份為代表商貿、輕工類行業領漲;90年代後半期,家電「新三件」(彩電、冰箱、洗衣機)逐漸取代「舊三件」(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四川長虹、真空電子等家電及電子行業股成為第二輪牛市中的十倍股。
2000年進入工業製造時代,加入WTO和房地產新政等為經濟注入新動力,05年開始的第三波大牛市中,十倍股集中涌現在地產產業鏈中,如以泛海控股為代表的地產行業、深天地A為代表的機械設備以及馳宏鋅鍺為代表的有色行業。
08年金融危機後,政策面全面寬松,A股上演一輪小牛行情,此輪五倍股依舊集中於地產產業鏈,如房地產、有色和煤炭行業。2010年進入智能製造時代,信息技術與新興消費崛起,A股相繼迎來創業板牛市以及A股第五輪牛市,這期間以中科曙光、新開業為代表的TMT和醫葯行業成為牛股集中營。
2.2 起步市值:普遍20億以下
小市值,大空間,十倍股起步階段市值普遍小於20億。A 股上市審核制耗時長門檻高,且鮮有退市,使得已上市公司具備並購重組和殼資源優勢,而小市值公司彈性空間更大。統計發現,十倍股在牛市起步階段市值較A股整體偏低,而在牛市高點偏高。五輪牛市起步階段,十倍股市值中位數與全A市值中位數分別為:1.82億元&5.24億元(90/12-93/2)、3.93億元&6.34億元(96/1-01/6)、10.00億元&9.98億元(05/6-07/10)、9.27億元&13.46億元(08/10-09/8)、14.73億元&25.44億元(12/12-15/6)。同時發現20億元以下市值是十倍股的集中營,十倍股在牛市起步階段市值小於20億元的股票佔比分別為:100%(90/12-93/2)、95%(96/1-01/6)、82%(05/6-07/10)、79%(08/10-09/8)、69%(12/12-15/6)。
2.3 業績:增速明顯領跑
牛股背後的業績高增長。DDM模型中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盈利增長,統計發現,牛市中十倍股上漲有著堅實基本面的支撐。按照整體法,A股五輪牛市中,十倍股復合凈利潤增速和同期全A復合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63.63%&16.76%(90/12-93/2)、4.61%&-21.89%(96/1-01/6)、46.64%&33.83%(05/6-07/10)、58.86%&26.39%(08/10-09/8)、37.63%&6.55%(12/12-15/6),十倍股復合凈利潤增速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其中96/1-01/6增速較低主要受個別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影響,對此,採用中位數對比進行驗證,結論相同,即盈利高增長為股價持續上升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2.4 估值:與其他股票無明顯差異
牛市估值波動大。單邊牛市下,股價漲跌幅與估值變化相關性更大,盈利影響相對較小。五輪牛市中,十倍股PE(TTM,整體法)漲幅分別達227.48%(90/12-93/2)、280.90%(96/1-01/6)、321.13%(05/6-07/10)、367.99%(08/10-09/8)、605.41%(12/12-15/6),而對應區間十倍股凈利潤同比增速(整體法)最大增幅也只是197.47%(90/12-93/2),牛市環境中十倍股上漲受估值影響更大。
從估值水平看,十倍股在起步階段也並不便宜。五輪牛市起步階段,十倍股PE中位數與全部A股PE中位數分別為50.40倍&52.78倍(90/12-93/2)、16.88倍&18.69倍(96/1-01/6)、22.09倍&24.32倍(05/6-07/10)、18.98倍&18.27倍(08/10-09/8)、27.18倍&25.75倍(12/12-15/6),從估值看十倍股與其他股票無明顯差異。
2.5 外延並購:不會缺席的主題
多數十倍股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並購擴張。限於數據可獲得性,我們統計了05年至今三輪牛市中十倍股的並購情況,發現外延式並購是牛股的重要特徵。三輪牛市期間,發生並購的十倍股數量佔十倍股整體比重分別43.16%(05/6-07/10)、21.90%(08/10-09/8)、88.01%(12/12-15/6)。
外延並購推升業績增長,市值擴大,股價上升。以中國船舶(600150,股吧)(滬東重機)為例,在05-07 年股價最大漲幅達509倍,05年6月公司市值僅19億元,牛市期間共進行了2次定向增發,分別用於擴大生產基地和收購兼並,總股本由2.62億股增加到6.63億股,總市值從19億元升至牛市高點1800億元,凈利潤復合增速達363%。同時外延擴張對股價也產生了明顯的提振作用,兩次增發公告後30個交易日股價累計漲幅分別達30.33%和41.29%。
3.震盪市中的小牛股
震盪市以結構性機會為主,指數雖無趨勢,但仍不乏小牛股出現。A股至今共五輪震盪市,平均持續時間21個月,振幅47%。第一輪震盪市(1994/10-1996/1)期間指數最大振幅81%,最大漲幅2倍和3倍以上的個股佔比分別為34.64%、5.36%;第二輪震盪市(1997/7-1999/5)期間指數最大振幅39%、最大漲幅2倍和3倍以上的個股佔比分別為35.33%、10.33%、第三輪震盪市(2002/1-2004/9)期間指數最大振幅36%、最大漲幅2倍和3倍以上的個股佔比分別為10.60%、1.24%;第四輪震盪市(2009/8-2011/4)期間指數最大振幅50%、最大漲幅2倍和3倍以上的個股佔比分別為43.47%、11.71%;第五輪震盪市(2012/1-2012/12)期間指數最大振幅27%,最大漲幅2倍和3倍以上的個股佔比分別為6.92%、0.57%。
震盪市小牛股特徵:高增長,小市值。選取五輪震盪市中的3倍股作為小牛股樣本(其中94/10-96/1和12/1-12/12月因3倍股佔比過小,選2倍股作為樣本),統計發現震盪市中牛股普遍業績表現優異且市值偏小。
按整體法,五輪震盪市中3倍股復合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10%(94/10-96/1)、60.40%(97/7-99/5)、49.29%(02/1-04/9)、12.98%(09/8-11/4)、20.25%(12/1-12/12),除第一輪震盪市外,均遠高於同期全A凈利潤復合增速。
而五輪震盪市起步階段,3倍股市值中位數與全A市值中位數分別為10.15億元&10.13億元(94/10-96/1)、8.45億元&15.97億元(96/1-01/6)、24.77億元&23.18(97/7-99/5)、29.53億元&37.64億元(02/1-04/9)、21.83億元&30.46億元(12/1-12/12),整體上市值比市場中位數低。
震盪市小牛股特徵:高增長,小市值。選取五輪震盪市中的3倍股作為小牛股樣本(其中94/10-96/1和12/1-12/12月因3倍股佔比過小,選2倍股作為樣本),統計發現震盪市中牛股普遍業績表現優異且市值偏小。按整體法,五輪震盪市中3倍股復合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10%(94/10-96/1)、60.40%(97/7-99/5)、49.29%(02/1-04/9)、12.98%(09/8-11/4)、20.25%(12/1-12/12),除第一輪震盪市外,均遠高於同期全A凈利潤復合增速。
而五輪震盪市起步階段,3倍股市值中位數與全A市值中位數分別為10.15億元&10.13億元(94/10-96/1)、8.45億元&15.97億元(96/1-01/6)、24.77億元&23.18(97/7-99/5)、29.53億元&37.64億元(02/1-04/9)、21.83億元&30.46億元(12/1-12/12),整體上市值比市場中位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