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國股票市場崩盤原因流動性
『壹』 87年美國股災後多長時間才恢復元氣
中國股市本來就設置了10%的漲跌停板制度,如今再加上5%, 7%的熔斷閥值,因為這兩個熔斷閥值和漲跌停板距離太近,等於給空頭明顯的進攻目標,從跌幅5%到跌幅7%只有兩個百分點,1月4日花了6分鍾就達到,1月7日更是只用了3分鍾就達到了。因為一日達到7%的跌幅市場就喪失了流動性,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投資者最理性的選擇就是拋出股票,鎖定虧損,贏得確定性。因為這個市場最可怕的不是虧損,而是在不確定的未來中你還無法交易!
『貳』 1987年的股市崩潰的原因是什麼
1987年10月17日(星期日)晨,美國貝克財長在全國電視節目中一語驚人:如果聯邦德國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擴展,美國將考慮讓美元繼續下跌。10月19日,星期一,華爾街立刻掀起了一場震驚西方世界的風暴: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狂瀉508點,6個半小時之內,5000億美元煙消雲散!
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瘋狂了,道·瓊斯指數直線下降,早市開盤半小時下跌93.18點,不到一個半小時,暴跌320.1點,降至2045.33點。中午, 道指突然又急速反彈100點,但到了下午,美國國防部長宣布美國周日擊毀了一座伊朗石油鑽井平台,出於對海灣戰爭突然升級的擔心,使證交所出現更大的拋售狂潮。從2點45分開始到收盤,道·瓊斯指數平均每17秒下跌一點。道指像著魔似地下跌。到收盤時,5000億美元——一筆相當於法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股票面值化為烏有。
在10月19日的一個交易日里,道指狂跌508.32點,降至1738.81點,跌幅達22.62%,大大超過1929年10月28日華爾街狂跌的12.8%的跌幅。
頓時,恐慌瘟疫開始在股民中蔓延開來,華爾街在顫抖。倫敦、東京、蘇黎世等金融市場也都在顫抖……
倫敦:《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指數一天暴跌249.6點,跌幅為10.8%,降至2032.6點,轉眼損失高達500億英鎊,相當於倫敦股市總值的10%。
東京:225種日經股票下跌3836點,跌幅達14.9%創下跌市的歷史記錄。
巴黎:股票交易所指數下跌10%。
香港:聯合交易所內的股票暴跌420.81點,交易額達4萬億港元。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的60種股票指數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跌了132.5點,降至1744.1點,跌幅達7.6%
星期二清晨, 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搶在華爾街開盤之前,發表聲明,宣布了美聯儲將執行其中央銀行的職責,保證向全國各商業銀行提供充足資金的決定。這步棋同1929年中央銀行在緊急關頭收緊信貸的步驟剛好相反。
貝克財長的助手爭分奪秒地給企業界巨擘們挨個撥電話,唯恐他們中的某位漏掉了這條消息。「定心丸」立刻奏效。兩家主要商業銀行隨即宣布降低優惠利率。中央銀行的承諾,使那些在華爾街股市掛牌的許多企業重樹信心……
白宮決策性的會議正在緊鑼密鼓之中。格林斯潘和兩位貝克都奉勸總統盡快同意增加稅收。危機到底迫在眉睫。總統終於作出讓步,答應就增加稅收和削減財政赤字問題盡快同國會兩院領袖會晤。
此後,華爾街的道指出現明顯反彈,與此同時,倫敦、東京的股市也都有所起色。
美國財政部官員稱10月19日的股市大暴跌是歷史上罕見的財富大毀滅毫不為過,因為西方股市僅僅在10月19日這一天,就使15000億的美元財富化為烏有,而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毀於戰爭的財富價值才不過為360億美元。
在這場財富大毀滅的災難中,無論是腰纏萬貫的富商還是手持血汗股的普通人,都在劫難逃,很多人甚至陷入絕境。
華爾街股市崩潰使消費者痛苦地重估自己的地位,股市崩潰後近6個月,恐慌情緒才稍有減輕。
『叄』 1987年美國發生了什麼大事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數突然從開盤時的2247.06點,下跌到1738.74點,在幾個小時內暴跌了508.32點,跌幅達22.62%,為1929年10月崩盤時的2倍多;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也下降了57.65點,跌幅達20.5%。在此之後的一星期內,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和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下降幅度達到了1/3,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5000億美元,佔美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覆蓋到亞洲、大洋州等。據保守估計,此次瘟疫一樣的病變,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約損失了2萬億美元財富。
那麼是什麼的原因引發了1987年的美國「股災」呢?
這是因為,市場過熱,市場運行和實際運行不匹配,導致出現經濟泡沫。此後又由於實際經濟運行指標惡化,導致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泛濫,股票市場積弱難返,貿易糾紛不斷,使投資者對全球經濟驚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技術操作缺陷,和市場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終誘發導致了股票市場的大崩盤。
『肆』 1987年股災是怎麼回事
我已經修改過資料,請參考下:
美國「87股災」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華爾街上的紐約股票市場颳起了股票暴跌的風潮,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重挫了508.32點,跌幅達22.6%,創下自1941年以來單曰跌幅最高紀錄。6.5小時之內,紐約股指損失5000億美元,其價值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這次股市暴跌震驚了整個金融世界,並在全世界股票市場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倫敦、法蘭克福、東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強烈沖擊,股票跌幅多達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再西方各國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數以千計的人精神崩潰,跳樓自殺。
這一天被金融界稱為「黑色星期一」,《紐約時報》稱其為「華爾街歷史上最壞的曰子」。
直接原因
股災
股災後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論,主要認為股災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價過高、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認同的理論是股災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電腦程式實時計算股價變動和買賣策略,在1970年代末漸在華爾街盛行,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時買和賣。股災後很多人說電腦程式看到股價下挫,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設定的機制加入拋售股票,形成惡性循環,令股價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價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拋售股票。 (2)投資組合保險(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謂投資組合保險,就是當市場下滑時,為止住損失,就賣掉股票。這里有個前提,就是得有潛在的接盤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盤者都消失了,投資組合保險的操作方式將股價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資組合保險依靠的是幾乎沒有限制的資金流動性,但流動性並不總是存在的,資金的流動性有時會乾涸。在每個人都想賣出時,這樣的投資策略是不可行的。 (3)經濟學家 Richard Roll 認為市場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國盛行, 但沒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卻在10月19日當天帶頭下挫, 因此是因為市場全球化令在一個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動在一天內漫延全球股市。
引發條件
引發股市股災的原因很多,但起碼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一國的宏觀經濟基本面出現了嚴重的惡化狀況,上市公司經營發生困難; (2)低成本直接融資導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催生泡沫導致股價被嚴重高估。 (3)股票市場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嚴重缺陷,造成投機盛行,股票市場喪失投資價值和資源配置功能。 (4)政治、軍事、自然災害等危機使證券市場的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證券市場出現心理恐慌而無法繼續正常運轉。
編輯本段處理措施
幾乎每一個發生股災的國家或地區都採取了善後處理措施。應急措施主要有:啟用「斷路器」暫停股市交易,動用股市平準基金入市,回購本公司股票,消除市場恐慌心理等。為了避免股災再次發生,則加快了證券市場法規建設與完善,強化了市場有效監管和規范運作,促進經濟復甦和經
『伍』 求1987年經濟危機的背景 過程 分析
簡練的說 背景
1根本原因 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 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
2直接原因 紐約股票市場崩盤
3生產和銷售的矛盾 資本家追求利益大量生產而人們買不起商品,生產和銷售發生矛盾
4工業革命以來,自由放任政策的惡果
『陸』 金融危機是怎麼引起的
最近的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這就牽扯到美國的銀行了。。。什麼是次貸危機呢?
總的來說,就是美國銀行自己倒騰出的問題。
當時有很多收入低下甚至沒什麼收入的人想買房子卻沒錢,一般銀行也不肯向他們放貸,後來一些銀行為了賺錢,向這些窮人發放買房貸款,也就是次級貸款——大白話這些申請貸款的人信用度比較次,O(∩_∩)O
別看這些窮人平時沒錢還房貸,但是有個條件是——當時的房價一直漲(咱國金融危機前就是這情況),這些買房子人能夠用房子增值的收益去還銀行貸款,銀行賺了錢,按揭的人也有房子可買,所謂皆大歡喜,發展到最後,次貸形成的規模越來越大。
但是,問題出現了,美國的銀行為了多賺錢,拚命的提高還款利率,不僅如此,當房價漲幅下降時,這些銀行甚至推波助瀾,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房子便宜的話,貸款買房的人也多了。。。。
等房子開始降價後,銀行才發現,一切都失去了控制,買房的人沒增值的錢還款了,銀行就收回房子准備拍賣,但是那麼多房子很難一下子變成流動資金,即使賣出去一兩個,但是因為降價使得房價又太低,賣一個賠一個。銀行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他們最後搞的資金周轉不靈,怎麼辦?向其他金融機構借啊。。。
借款時候得有抵押的東西,這些美國銀行就用自己的債權做抵押去借錢,也就是以債抵債。說白了就是拖別人下水。
結果,當一家銀行因為持續虧損倒閉後,其他有牽連的紛紛落水,慢慢演變成次貸危機乃至金融危機。這個事實也教訓了我們虛擬經濟不能脫離實體太遠。
『柒』 1987年美國股災暴發的原因損失多少錢這些錢都被誰賺了
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7年10月19日,一個讓人牢記的日子,一個被金融界稱為「黑色星期一」的日子,一個被《紐約時報》冠以「華爾街歷史上最壞的日子」。當我們回首當年那段痛徹心扉的日子,彷彿覺得它恍如隔世但又無比清晰……
最近的股市波動勾起人們對1987年10月19日股災的回憶。股民都不禁擔心,股災20周年將到來,歷史是否會重演。
近期,美聯儲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現在世界金融市場的景象,與1987年股災時非常相似。在市場中,恐慌情緒占據了上風。市場的不安定急壞了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為了規避次貸造成的種種風險,他進行了大幅的減息救市。危機狂潮不但讓美國嘗到救市不易的滋味,也沖出國門,波及到全世界。各國政府紛紛採取措施予以應對。歐美通過注入近十萬億美元資金,紓緩了信貸的短缺。
雖然這些措施暫時穩定了市場的信心,但近日全球股市再起波瀾,通脹猛虎又蠢蠢欲動,讓市場不免又產生了股災「二十年一輪回」的擔憂。
摩根士丹利環球策略師碧斯表示,美國現在的市場狀況與1987年股災時相似,當時市場擔憂貸款突破極限,現在則有次貸問題,而現在對沖基金設程序盤,跌市時加劇沽售,與1987年流行的投資組合保險相同。
雖然市場近期已日漸平緩,道指也仍在14000點的歷史高位徘徊,但有分析師指出,全球化令現在金融市場的風險蔓延范圍更廣,市場也更全球化,據統計顯示,目前風險在全球擴散的速度比20年前更快,風險不再只存在於一個特定市場。
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20年前那黑色的一天……
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華爾街上的紐約股票市場颳起了股票暴跌的風潮,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盤事件。道瓊斯指數僅在一天內就重挫508.32點,跌幅達到22.6%,創下自1941年以來單日跌幅最高記錄。6.5小時之內,紐約股指損失5000億美元,其價值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
這次股市暴跌震驚了整個金融世界,並快速在全球股票市場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倫敦、法蘭克福、東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強烈沖擊,股票跌幅多達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在各國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數以千計的人精神崩潰,跳樓自殺。
「一切都失去了控制」,《紐約時報》這樣報道。許多百萬富翁一夜之間淪為貧民,最苦的是那些靠自己多年積存的血汗錢投資於股票的投資者。受股價暴跌震動,股民的心理變得極為脆弱。因股市暴跌而不堪於債務重壓的許多人,精神徹底崩潰,自殺的消息不絕於耳。銀行破產,工廠關門,企業大量裁員,人心惶惶。
有分析人士指出,1987年的那次美股暴跌,對美國經濟的沖擊並不明顯,其傷害也僅限於股市,而且恢復的速度也相對較快。但是近段時間所發生的這起風暴,雖然較不嚴重,但影響范圍擴大,產生了近10年來樓市最大跌幅、信用市場嚴重分裂、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反復無常的股市等一系列的事件。
『捌』 什麼是股災能否詳細的說一說
股災是股票市場災難,是指股票市場內部積累了一定程度的矛盾,由於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的突然暴跌,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動盪,造成巨大損失的非正常經濟現象。股市崩盤不同於一般的股市波動,也不同於一般的股市風險。股市崩盤的特徵主要包括突然性、破壞性、關聯性和不確定性。
形成股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1929年人們的盲目樂觀,美國1987年的虛假繁榮,泡沫經濟等,包括中國的一些股市崩盤,雖然原因不一樣,但它仍然有一些共同之處,如股票大幅波動走出當前的經濟形勢,不可持續的天氣,一旦有一點小麻煩,那一定是在移動。別人貪婪時你就恐懼,別人恐懼時你就貪婪。風雨不會迎難而上,找到“雨”才是解決之道。別太投機了,畢竟我們不是在賭博。此外,那些受到激勵的玩家應該加倍小心,他們會仔細分析每隻股票,並根據自己的感覺進行買賣。
『玖』 想知道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災的具體原因
美國股災是怎麼發生的?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五千億美元。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
證券市場是一個真金實銀的戰場,它其實是一個功利色彩最濃重的地方。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五」———當時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數竟暴跌312.9%,並引發了全球性的危機。然而,也許許多人不知道,爆發於80年代後期的美國「股災」,較之於「黑色星期五」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數突然從開盤時的2247.06點,下跌到1738.74點,在幾個小時內暴跌了508.32點,跌幅達22.62%,為1929年10月崩盤時的2倍多;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也下降了57.65點,跌幅達20.5%。在此之後的一星期內,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和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下降幅度達到了1/3,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5000億美元,佔美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覆蓋到亞洲、大洋州等。據保守估計,此次瘟疫一樣的病變,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約損失了2萬億美元財富。
那麼是什麼的原因引發了1987年的美國「股災」呢?
這是因為,市場過熱,市場運行和實際運行不匹配,導致出現經濟泡沫。此後又由於實際經濟運行指標惡化,導致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泛濫,股票市場積弱難返,貿易糾紛不斷,使投資者對全球經濟驚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技術操作缺陷,和市場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終誘發導致了股票市場的大崩盤。
『拾』 美國金融危機歷史
美國金融危機20年一個輪回
歷史彷彿總是充滿了巧合,即便是金融危機也總是經歷著輪回。對於美國所經歷的金融危機來說,其似乎總在大約每20年便輪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國的經濟在繁榮與動盪中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美蘇爭霸,但在1987年卻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導致了一場金融大地震,接著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國金融危機的輪回往往都標志著其經濟衰退期的一個開始。
輪回第一站
1819年,首先陷入危機的是英國。英國當時的三大棉紡織工業中心——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資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國食品消費量比1818年減少三分之一。這場危機對美國、法國、德國正在成長中的紡織工業和冶金工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由歐洲農業經濟復甦和世界農產品市價驟跌而引發的1819年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美國政界和企業界的領袖們都把它看作是人力所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
這次股市暴跌,對世界經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首先,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大受損傷。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債券市場和黃金市場的價格上漲,同時使匯率下跌,對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造成了破壞。
最後,2008年金融海嘯
其實從美國政府從2008年9月7日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之時,美國金融海嘯的徵兆就已經在蔓延。9日,雷曼兄弟信用評級遭標普列入觀察名單,再加上其與汗國開發銀行談判陷入僵局,雷曼當天股價驟降45%,拖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天急挫2.4%,而這也預示著雷曼慘淡的前景。之後雷曼尋找買家計劃破產,而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示不會再替金融機構出錢,雷曼最終於15日宣布破產,從而正式引發了席捲全球的這場金融海嘯。
盡管境況不佳的美國國際集團獲得了美國政府85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獲取了80%的股份,美國國際集團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狀況改善。美國金融機構資金流動性隨後繼續凍結,道指持續下挫,全球股市市值急速蒸發,數額高達數萬億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隨後也獲准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美投資銀行5巨頭自此消失。
盡管美國政府歷經艱辛最終通過了7000億美元救市法案,但美國股市危機陰影仍無法消散,即便是全球央行齊出手降息,全球股市仍急挫不止。我們目前還無法預知這場金融海嘯要走到怎樣的一個程度,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美國經濟或許無法避免陷入衰退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