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電器股票歷史股價
Ⅰ 嬰幼兒股票有哪些龍頭
相關嬰童概念股票有:
1、小熊電器002959: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75.77%、50.55%、29.6%、23.67%。
2、森馬服飾002563: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1.51%、16.03%、13.6%、7.01%。2010年,公司休閑服飾實現收入46.77億元,佔比76.12%;兒童服飾實現收入14.68億元,佔比23.88%。
3、金發拉比002762: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9.92%、4.09%、4.73%、3.3%。與兒童及成年人產品不同,嬰幼兒服飾棉品及日用品的設計生產需要多年工藝參數的積累與校正。
4、朗姿股份002612: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7.37%、7.59%、2.07%、4.78%。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品牌女裝的設計、生產與銷售,主攻中高端女裝市場,
並以女性時尚產業為基礎,依託資本、渠道、客戶、人才優勢和在時尚文化領域的影響力,積極拓展綠色嬰童、醫療美容和化妝品等時尚相關產業。
5、馬應龍600993: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5.41%、7.87%、14.96%、15.51%。新公司主營業務為功能性化妝品、功能性食品、嬰童及肛腸護理品等大健康業務的產業投資和股權投資。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Ⅱ 買小熊電器的產品,能用多久
近日,小熊電器生產的安撫奶嘴登上了不合格榜單。
然而,這並非小熊電器首次被檢出不合格產品,2020年小熊電器的料理機就曾被檢出不合格。同時,其產品質量及售後服務問題也屢遭用戶投訴。
對於頻繁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有不少財經分析師表示可能要追溯到小熊電器的重度營銷與研發環節薄弱上。
就目前而言,重量輕質使小熊電器一地雞毛,如何加強在研發和生產方面的投入來補齊短板,成為其亟待解決的問題。
小熊電器陷入今日如此「 尷尬」的境界,頻繁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有不少財經分析師表示可能要追溯到其重度營銷上。
營銷製造網紅爆款
小熊電器之所以能夠在疫情危機中市佔率翻盤,成為小家電當中的頭號品牌,主要原因是良好的營銷效果給了其不少助力。
一方面在受眾上,與傳統家電美的 、蘇泊爾以及九陽不同,小熊電器的外觀設計和功能點都主要在迎合年輕人,不斷推陳出操作便攜顏值高的新品類,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另一方面在線上市場,擁抱電商巨頭也給小熊電器的營銷增色不少。其在2020年「雙十一」當天全網銷售額超過了3.18億元,凈新增消費者數量2380萬,旗下電熱飯盒、電烤爐、煮蛋器等多款產品奪得細分領域銷售冠軍。除了擁抱電商巨頭,小熊電器在快手、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也發起強勢的營銷推廣。
喜憂參半,小熊電器雖然靠營銷收到一波紅利,但卻導致銷售費用高企,時常被外界質疑「重營銷輕研發」。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小熊電器的銷售費用依次為2.86億元、3.96億元和4.40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為研發費用的6.03倍、5.18倍和4.19倍。
還能陶醉多久?
小熊電器雖然描繪出「制霸宇宙」的營銷,但在市場上留給其陶醉的時間顯然不多了。
財報顯示,2020年小熊電器實現營收36.6億元,同比增長36.16%;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59.64%。從業績預告來看,其業績實現營收凈利大幅增長,但從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業績增長開始趨緩,第四季度凈利增幅僅為個位數。進入2021年業績下滑的趨勢進一步加劇,其業績甚至開始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狀況。
與此同時,在二級市場,小熊電器的股價接連跳水。截至5月25日收盤,小熊電器股價報72.04元/股,較歷史最高點2020年7月24日165.9元/股的收盤價已腰斬。
對於小熊電器業績不理想與股價回落原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氫財經表示,一方面,2020年消費者居家較多,尤其年輕人對於時尚品牌小家電的需求在不斷上漲,但從去年夏季開始疫情影響在逐漸消退,需求便有了明顯回落,這便導致小家電企業後期的業績不如預期;另一方面,小熊電器在前期股價持續上漲,是由於當前科創板持續出現解禁行情分化,所以影響二級市場的供求平衡,導致一些過高的個股股價出現調整。
小熊電器除了業績放緩和在資本市場不受看好以外,強敵環伺也是其拓展市場最大的掣肘。
在小家電賽道上,家電巨頭美的、蘇泊爾及九陽等品牌也開始紛紛加碼,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在傳統小家電領域,美的、蘇泊爾和九陽三者市場佔有率高達91%。有分析師表示,如果巨頭們後續採用價格戰收割小熊電器,這將成為小熊電器一道難以邁過的溝壑。
關於小熊電器未來的發展,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目前小熊電器還是一家營銷驅動型的企業,不是技術驅動型的企業,想長遠發展,公司應該加強自己在研發和生產方面的投入,補齊短板。」
Ⅲ 7月14曰A股收盤價是67元的股票是哪一個
可以將14號的收盤數據導出後進行股價的排序
Ⅳ 嬰兒概念的股票有哪些
1、小熊電器(002959):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59.64%。
2、金發拉比(002762):2020年凈利潤3260萬,同比增長-30.05%。子公司參投基金以7800萬元購母嬰品牌「小白熊」10%股權金,其全資子公司拉比母嬰(香港)有限公司認購的J3CHILDGENILP/亞太國際婦嬰童產業基金近日以人民幣7800萬元受讓境外企業德豪國際所持有的寧波江北芸勤管理咨詢有限公司100%股權,進而
間接持有上海阿里寶寶嬰兒用品有限公司、小白熊(上海)母嬰用品有限公司及上海上凌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三家目標公司。
3、哈爾斯(002615):2020年凈利潤-2831萬,同比增長-151.36%。
4、森馬服飾(002563):2020年報顯示,森馬服飾實現凈利潤8.06億元。2010年,公司休閑服飾實現收入46.77億元,佔比76.12%;兒童服飾實現收入14.68億元,佔比23.88%。
拓展資料:
母嬰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母嬰概念股主要有金發拉比、康芝葯業、三元股份、世茂股份、中順潔柔、人福葯業、仟源醫葯、伊利股份等。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註重科學育兒、精細養育,母嬰概念股也因此受到投資者關注。
1、金發拉比
股票代碼為002762,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就是嬰幼兒服飾棉品,這類產品消費額度占據了公司銷售總金額的76.98%。
2、康芝葯業
股票代碼為3000086,公司順利進軍到了兒童健康產業中,通過收購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股權,將公司業務延伸到母嬰和兒童健康領域。
3、三元股份
股票代碼為600429,是我國四大液體奶龍頭企業之一,在母嬰奶製品市場上有非常明顯的品牌優勢。
4、世茂股份
股票代碼為600823,世茂股份是上海世茂世天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屬於教育行業,主要有少兒瑜伽、兒童書法等幼兒的教育課程,經營的內容也非常豐富。
5、中順潔柔
股票代碼為002511,公司主要生產紙類個護產品,包括棉花柔巾,洗臉巾等個人清潔護理用品,其中有不少產生適用於母嬰兒,特別是新生兒以及女性群體。
6、人福葯業
股票代碼為600079,公司主要是生產葯物的,專門用戶女性生育方面的葯物有納布啡、舒芬太尼、芬太尼等,對於二胎計劃有促進作用。
7、仟源醫葯
股票代碼為300254,公司生產母嬰醫葯產品,主要有保靈牌孕多維片、維生素AD滴劑(貝特令)、保靈孕寶口服液、保靈牌孕婦鈣咀嚼片等,種類非常多。
8、伊利股份
股票代碼為600887,是我國規模乳業龍頭企業,產品包含嬰幼兒奶粉、孕嬰乳製品等
Ⅳ 選擇小熊電器股票原因
業績高增長具有可持續性。選擇小熊電器股票是因為業績高增長具有可持續性,盈利高。小熊電器,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簡稱,由李一峰先生創立於2006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實業型企業。
Ⅵ 寶寶是哪只股票
有很多支。比如:
1、小熊電器002959: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4.28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59.64。
2、哈爾斯002615:2020年凈利潤為2831萬,同比增長百分之151.36。
Ⅶ 7月底A股收盤價是67元的股票,是哪一個
7月底A股收盤價是67元的股票是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具體來說,不是67元是67.01元。在公司可能有人還不了解,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介紹吧。
以上就是我對小熊電器公司所有的了解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Ⅷ 爆款,爆款,你在哪裡呢
中國家電企業的市值在2020年的平均增長率是28%,但是在這個領域各有不同,我們知道家電分為黑色家電、白色家電和小家電。
過去的一年是小家電在家電領域大顯身手的一年,格外地風光。
舉一個例子,有一家叫小熊電器的企業,它的市值在2020年增長了114%。
但是我們追蹤一下這家公司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的增長過程,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問題。
這家公司在2020年1月的市值是69億元,在2020年8月的市值曾高達230億元,但是並沒有持續多久。
隨著疫情的減退,以及其它相關的原因,它的市值從2020年8月持續地跌落,到2021年1月,跌到了141億元。
今天它的市值已經跌到了125億元,也就是說從它的峰值已經跌了接近50%。
它持續下跌到底是因為什麼?
首先,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疫情,疫情讓很多人都待在家裡。很多過去沒有時間,沒有興趣做飯的人開始嘗試做飯。
與此同時,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和興趣去看別人是怎麼待在家裡的,這就導致了社交媒體上的一種社交傳染,很多人會展示如何用小電器做出早餐。
這些小電器的顏值非常高,讓你一見鍾情,做出來的早餐,看上去顏值也很高。
這里當然存在著一個統計學上的抽樣謬誤,只有做得好的人才願意在網上曬,所以你看到的都是那些高顏值的成果。
由於疫情導致的一個個細分的場景,使得小熊電器的產品得到追捧。
它有一種鍋,我把它稱之為「薛定諤的鍋」,就是你把一些食材、調料往裡面一放,一會兒飯菜就做出來了。
這既是在做飯,也沒有做飯;既是在勞動,也是在娛樂。這就把我們人性當中的既想得到某種效果,同時又不願意付出多少努力的這種需求給挖掘出來了。
所以,一時間它的很多產品都受到了關注。我們可以把這些產品的熱賣統稱為「隨機購買紅利」。
要實現隨機購買,讓消費者心動,需要有諸多的因素,或者說它需要有一套組合拳。
首先,你從來沒有聽說過一種不需要怎麼費勁地做菜就能把菜做出來的鍋,也沒有聽說過把普通的牛奶放在裡面,就能變成酸奶。
過去你喝酸奶只能夠到商店去買,現在你可以喝你自己做出來的酸奶。
當然,實際上它並不是你自己做出來的。所以,它有一種顯而易見的、嶄新的功能,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第二,是它的高顏值。這種電器的樣子可愛到你以為它不是電器,更像是一個電子寵物,它設計的外觀很容易讓你心動。
第三,它的價格便宜。我們購買任何產品的時候,首先被吸引的是它的功能,隨之你對它就有一個預期的價位。一旦產品的價格突破了你的預期價位,你頭腦當中的價格警報器就開始亮紅燈了,你就可能會退縮。但是有些產品的功能、性能、體驗、外觀,讓你對它有較高的估值,而如果它的價格大大低於你的價格預期的時候,你的價格警報器就失靈了。
還有一點就是,使用這種小家電的學習成本很低,你購買以後不需要復雜的安裝,基本上是即插即用,所見即所得。
不像一些黑白家電需要安裝,還要學習如何使用。
所有這些因素就會造成一種隨機購買的紅利,而這種具有隨機購買紅利的產品是最適合做網上直播銷售的,因為它很直觀,所有的優點都顯露無疑。
主播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非常地輕松,不管是它的功能、顏值、價格、學習成本,都讓你心動。當很多人在圍觀、購買的時候,這種氛圍就會感染你。
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這類產品在疫情期間能夠大賣了。
【JTBD理論】
古人說,我們選擇朋友的時候,或者說別人選擇我們作為朋友的時候,都要遵守一個原則,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最好的朋友不是那種一見面就讓你驚艷得不得了,讓你動心的人。
你應該考慮的是跟他長期相處,有沒有久處之厭。
有一種朋友是處得越久,他的魅力、價值,以及和你的契合度就會越高,這是那種典型的時間的朋友。
我們購買產品的時候,也要問一個問題,這種讓我們一見鍾情,讓我們產生乍交之歡的產品,到底有沒有久處之厭呢?也就是隨著我們使用時間的增加,它的價值不斷地在彰顯,讓你覺得真慶幸能購買這個產品。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爆款。
我們習慣於把那些賣得好,尤其是在網上賣得好的產品稱為爆款。同樣是被稱為爆款的產品,有些產品就像煙花一樣很絢爛,但很快就消失了。
還有一個現象,做出了爆款產品的公司,很難再做出爆款,或者說在某一段時間內它能夠推出一個甚至多個爆款,但是過一段時間,它的產品就再也爆不起來了。這種現象看起來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好像也很容易理解,但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
如何避免把產品交給運氣,如何把產品的暢銷,而且是持續的暢銷掌握在自己手裡呢?
克里斯坦森提出了著名的JTBD理論,Jobs To Be Done。
不管這款產品賣得好不好,你都可以通過對用戶要完成的任務,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度細致的透視、思考,然後找到答案。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一家連鎖快餐的奶昔賣得特別好,但它不知道為什麼賣得好,而且這家連鎖快餐發現,在有些店賣得好,有些店賣得不好。
通過對購買它產品的客戶的行為,以及包含在這個行為當中的種種任務、需求、痛點進行了分析以後,它發現了在一部分店裡奶昔暢銷的原因。
這不是因為它的奶昔的味道有多好,也不是因為它的營銷做得有多好,而是因為這個產品的一些特點恰好契合了用戶要完成的任務,和要解決的痛點。
在接近高速公路的入口,或者是在進入高速公路必經之路的那些店裡,奶昔就賣得好。原因是它契合了那些早上去上班連早餐都來不及吃的顧客的需求。
奶昔既像是飲料,又不是飲料,它除了解渴以外,還能夠提供充分的熱量,而且因為奶昔很稠,不會像普通的飲料因為顛簸、剎車而濺出來,弄臟車的內飾。
還有一點,用吸管喝奶昔的時候,奶昔的量是有限的,不像飲料,你無意當中可能一下子就喝完了。
很多人到達辦公室的時間很長,他們可以像吸煙的人那樣時不時吸一下奶昔,消除在駕車過程當中的無聊。
總而言之,一款產品之所以成為爆款,是因為它契合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時間、空間里的一系列特定的需求。
當你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它暢銷的范圍,也就是說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個爆款。
你盲目地復制它是沒有用的。如果讓這款產品成為持續暢銷的產品,而且擴大產品的銷售范圍,那你就需要在這個產品里增加一些因素,再減少一些因素。這就是克里斯坦森的JTBD理論。
JTBD理論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如何富有理性、建設性,同時又能持續性地創造爆款的思路。說到底它是讓你去繪制關於用戶的麻煩地圖,而且是一個動態的麻煩地圖。這個動態的麻煩地圖不是那種把比例尺可以任意調大、調小的紙質地圖。
我們通常說,做產品一定要抓住用戶的痛點。實際上,當比例尺放大的時候,這個痛點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平面,這個平面上又有很多其它的小點。
僅僅一個點是沒法打動用戶的,你只有針對你發現的一個個痛點,將一系列的解決方案置入其中,才可能形成一種不僅讓用戶感到滿意,而且能夠讓用戶「哇」地發出尖叫,這叫「哇點組合」。它是針對一系列的麻煩和痛點而給出的一種組合式的解決方案。
【止疼片、巧克力和維生素理論】
除了JTBD之外,還有一些其它關於需求識別的工具。比如我們也曾經講到過止疼片、巧克力和維生素的理論。
止疼片是那種緊迫的、極其明確的需求。維生素是那種重要的但不緊迫的需求,長期缺乏維生素會導致病變,甚至是有生命危險的。巧克力在給你提供熱量的同時,還能給你營造良好的體驗。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一個三維的產品。它的X軸是緊迫性,Y軸是重要性,Z軸是有趣性。如果一個產品能夠同時在緊迫性、重要性和有趣性上都有較高的值,它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爆款,而且是一個持續的爆款。
反過來,如果這個產品在某一個維度上的值很高,比如說在有趣性上達到了95,但是在緊迫性或者在重要性上的值只有10以下,那麼這款產品就可能在某一個場景下變成我們前面說的具有隨機購買紅利的產品。它有乍交之歡,但是它又很可能有久處之厭。它的魅力不具有持續性和可增長性,那它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煙花般的爆款。
【NABC模型】
關於需求和痛點的識別,還有一個比較經典的識別工具,叫NABC模型。
這個N是Need,但是要注意這個need到底是剛需還是有趣的需求,到底是一時之需,還是一種持續的需求。在識別這個need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很多產品在解決一個痛點的時候,還埋伏潛藏著幾個隱性的痛點。如果你不解決這些痛點,哪怕是你對這個顯而易見的痛點有強有力的解決方案,也不行。
我們曾經講到過,給兒童洗手液里加上一種搓15秒鍾就能變成好看的顏色的功能。一個痛點的解決,有賴於那些隱性痛點的解決。
兒童洗手殺菌是一個痛點,但是他們沒有興趣,也不知道怎麼去揉搓足夠的時間。如果不解決,那就是一個透明的玻璃牆,你永遠不能觸及到那個你想要達到的目標。
A就是Approach,就是你解決這個痛點和需求所使用的手段。
比如說我現在餓了,我解決的途徑有很多。第一,自己做飯;第二,去餐廳吃飯;第三,我叫外賣;另外,還可以泡方便麵,等等。
任何一個痛點的解決和需求的滿足,都不是唯一的,你要在所有這些解決的方法、路徑當中,選一條用戶最樂意的,同時最好是能夠給用戶多種選擇的方案。當然,這個方案是由你來提供的,而不是由你的競爭對手來提供的。
我們回過頭來看小熊電器的一些產品。在疫情期間,人們選擇的路徑大大地減少了。你不大可能出去吃飯,甚至完全沒法出去。你也不可能點外賣,在疫情嚴重的時候有很多提供外賣的餐廳都關了,而且即使不關,你也會心有餘悸。你也可能不願意吃方便麵。
所以,在各種路徑當中,小熊電器給用戶提供了一個用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做飯的產品,讓用戶能夠吃到飯。
這里就包含著很多問題了,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即使你是基於你的能力而提供了這種途徑,它會不會本身又包含了好多的痛點呢?你的產品、解決方案會不會本身就是一個麻煩製造者呢?
我們以前講到的Lululemon,之所以成為一個持續爆款,因為它對它的路徑、用戶的需求有細致、立體化的感受,同時它也給出了細致、立體化的解決方案。
比說瑜伽褲既要薄、貼身、有裸感,同時對身體的遮蔽性要好,那你就要同時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既貼身、舒適,又具有隱私保護特點的產品,會不會打理起來很麻煩呢?這么薄的瑜伽褲,它的吸汗性會不會很差呢?如果解決了吸汗的問題,會不會產生難聞的氣味呢?這個產品的價格不便宜,它的面料又是那麼輕薄,洗的時候會不會很容易受到損害呢?等等。
它繪制了一個很詳細的、動態的麻煩地圖,同時它也意識到任何一個對於麻煩的解決方案都可能是新的麻煩的製造者,你是否足夠地警醒,並且將所有可能出現的麻煩一並解決呢?這就是A的內容。
B是Benefit per cost,單位成本收益。這個產品從哪個角度看都好,滿足了那麼多的需求,解決了那麼多的痛點,但是它的使用成本會不會很高呢?這個使用成本,我們經常會忽略。
用戶常常把成本理解為購買這個產品的成本。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存在著首付按揭的問題,就是它的購置成本和它的總擁有成本之間是不對稱的,而且常常是明顯不對稱。
除了資金的成本以外,還有學習的成本,保養、維護的成本,以及心力上的成本,也就是用戶要付出勞動,要為這個產品操心。
以小熊電器為例,很多人反映它在設計上是有明顯問題的。
三明治的凹槽又小又薄,也就是說它很挑剔,只能放進切得很薄的麵包片,如果兩片普通的麵包片中間再加上培根和雞蛋,就放不到凹槽里,你就得強行把它按進去。這個過程很麻煩,麵包的樣子也很難看。
要做到過程簡單,顏值又好看,這就對使用者的手藝、技能有嚴格的要求了,這就意味著用戶要付出額外的學習成本,這個成本可能是很多人一輩子都不願意付出的。
比如說早餐,你要喝粥。這個粥要煮好,得一個多小時。而如果用戶起晚了,他想喝粥,怎麼辦?只能放棄。還有就是清洗的問題,它很小巧精緻,但是同時也就意味著清洗的過程當中要格外小心,一不小心就會損害這個產品。
我們可以把隨機性購買產品的過程比喻為一見鍾情的戀愛,在這種隨機性購買的紅利背後,是一系列的麻煩,而不是像Lululemon那樣,它事先充分地想到了用戶可能遇到的種種麻煩。在問題還沒有出現之前,它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
很多購買者在購買了這種爆款的產品以後,就會懷著很高的興致使用它,但在嘗試了幾次以後,種種的麻煩讓他們望而卻步。然後,他們就要麼扔在儲藏櫃里,要麼就把它放在網上作為二手產品出售。這種購買之後的厭倦和排斥同樣也會傳染給他周圍的人。所以,單位成本收益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
最後是C,C就是競爭性,也就是可替代性。雖然你的產品提供了種種的功能,承諾了種種的好處,但是當場景變換,一些跟你不是在同一個品類上,但是在一個相同的場景里具有可替代性的產品和服務出現的時候,你的這個產品就有可能被淘汰。
比如說這個產品可以煮粥,但是它需要一兩個小時。
這對那些有「996福報」的朋友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它就會被那種晚上睡覺之前可以定時,提前兩個小時啟動,你一起床就能夠喝到粥的產品替代。我還可以用電飯鍋,或者是一個普通的爐灶,就能夠在10分鍾之內煮好,那我就不會再使用你的產品。
最致命的是,當疫情製造的這種特殊場景的因素逐漸地消失時,它的產品所承諾的好處有可能會迅速地被別的產品所替代。比如在街上吃早餐很容易了,甚至還有外帶早餐,在你上班的路上可以預訂,一到店裡就可以取。
我們看一個爆款的產品,或者是看一個能夠推出爆款產品的公司的價值的時候,我們需要一些識別工具來看待這些產品。如果你真想創造爆款,讓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家能夠持續推出爆款的公司,也需要有一些很好的思考工具,比如JTBD工具,止疼片、巧克力、維生素三要素的工具,還有NABC工具。
我們沒辦法把所有的工具都羅列出來,任何工具都有作為工具本身的價值,而且任何好的工具都對使用這種工具的人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同樣是一個工具,不同的人使用這種工具的效率和效果都是大不一樣的。
【真爆款與假爆款】
我們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夠幫助你重新思考到底什麼叫爆款,眾多的爆款產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假性爆款。
所謂假性爆款就是暫時性的爆款,就像假性近視一樣。
有時候因為一兩款產品暢銷,一家公司在股市上也成了爆款。
這個時候如果你要購買它的股票就要小心,你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去看這家公司真正的價值,你不僅要看它的產品,而且要看推出這種產品背後的機制是什麼,產品思維是什麼,甚至是它的認知水準是什麼。否則,你的心情就很可能跟它的股價一樣坐過山車了。
我們剛開始就說了,家電產品分為黑、白、小三種,我們也可以做一個不是那麼精確,但是很有用的劃分,就是耐用的家電和非耐用的家電,高價格的家電和低價格的家電。
任何企業、產品都是有性別的,一些零售的平台也是有性別的。
比如說淘寶的性別就是偏陰性,京東的性別就是偏陽性。所謂陽性的產品,就是跟男性的購物方式比較契合,注重性能、品質這些硬指標,購買的頻率偏低。
這一點不僅體現在購買電器上,在購買男裝和女裝的差別上你也能看出來。
耐用有兩個含義,第一是它的品質的可靠性和持續性,第二是收益的持久性。
用我們前面的話說,就是無久處之厭,而且能產生久處之歡,這樣的產品就是偏男性的產品,而不是那種以顏值取勝,有趣性的需求多於關鍵需求的產品。它的亮點很耐老,不是火一把就死,甚至是購買時的那種體驗已經成為信任它的很大一部分因素……
Ⅸ 業績大增,為何還是大跌
個股的上漲往往需要業績的支撐,即使上漲因素不是業績增加所致,而是國家政策,題材炒作引起的大幅度上漲,這類個股的上漲後期如果沒有業績的支撐也會出現逐步回落的情況,個股走勢的長期的影響往往還是業績為主,那按道理業績大增個股應該出現明顯的上漲,在實際情況中我們經常遇到很多個股公布業績大增個股反而出現大跌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去理解這裡面原理,下面我就來重點分析下該問題。
預期完成兌現市場資金特別是一些機構資金往往在操作個股之前,會通過公司業績財報情況來預期後期的業績情況,或者通過公司所處行業目前的行業周期情況,比如一些周期性行情的產品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漲價,再次很多機構會去參與上市公司的實地調研等情況,預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公司業績將會明顯的增加,紛紛布局後買入後個股導致個股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市場各路資金很多選擇順勢而為跟風買入後,直到該上市公司在具體財報披露期披露出業績情況正如市場前期的預料。
在分析為何大跌之前,這里我們來分析股市的一個小的知識點,股市中個股的上漲往往基於的是對將來的預期,當時預期已經全部兌現個股就會出現下跌,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提到的「利好兌現,股價下跌」,「頭部利好,就是利空」,這類話術就是解釋了這個問題。那個股業績大增的預期已經完成炒作,個股接下來的大幅度的下跌是較為常見的事情,下面給大家列舉個案例:
上面我發現該股的三季度的增長並不明顯,股價下跌就是典型的階段性的業績表現不佳引起的。所以這里得出一個結論,個股公布業績大幅度增長是不是本階段的的增長引起,如果是前期階段的表現,當心個股短期的回落。結論:所以我們發現上市公司業績爆發的時候,要參考個股是否前期業績預期過還有行情平均業績情況,還存在一種就是去年業績極差,今年小幅度利潤也會表現大幅度的業績增長,我們也需要參考利潤的具體數額。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