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小市值股票十倍股

小市值股票十倍股

發布時間: 2023-01-07 21:55:36

㈠ 小市值十市盈率20左右股票有哪些

你可以在股票軟體點擊股票市值一欄排名就出來了,再找市盈率20倍的股票。

㈡ 市盈率10倍以下的股票

600227 赤天化
000708 大冶特鋼
600456 寶鈦股份
000527 美的電器
600642 申能股份
600592 龍溪股份
600589 廣東榕泰
000090 深天健
000002 萬科A
000778 新興鑄管
000717 韶鋼松山
000731 四川美豐
600019 寶鋼股份
600005 武鋼股份

等等 10倍市盈率以下的 較多板塊的有: 鋼鐵,有色,你可以再去看看

㈢ 海通策略:回顧中小創誕生的十倍股

回顧歷史,2004年設立中小板、2009年設立創業板是對A股板塊結構的重要補充,為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提供了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對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有著重大意義。經過多年發展,中小創板塊中涌現一批十倍股,本專題通過梳理中小創十倍股特徵,作他山之石。

1、 中小創涌現的「十倍股」

以最低價至今漲幅為篩選標准,中小創涌現出84隻十倍股。 我們從「歷史最大漲幅」、「最低價至今漲幅」和「上市至今漲幅」三個維度篩選中小創十倍股。「歷史最大漲幅」維度即尋找上市日起至今曾創十倍漲幅的股票,時序區間為自股票上市日起截至2019年4月30日,中小創歷史最高價相對歷史最低價漲幅超過十倍的股票共計543隻,中小板曾出現325隻,創業板曾出現218隻;截至2019年4月30日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股票分別為755和931隻,因此「歷史最大漲幅」維度下看中小板十倍股與創業板十倍股分別佔比為34.91%、28.87%;「最低價至今漲幅」維度即尋找最低價起至今仍創十倍漲幅的股票,篩選方法為尋找2019年4月30日收盤價相對歷史最低價創十倍漲幅的股票,「最低價至今漲幅」維度下看中小創板塊十倍股共計84隻,中小板已出現67隻,佔比為7.20%,創業板已出現17隻,佔比為2.25%。「上市至今漲幅」維度即尋找上市日起至今仍創十倍漲幅的股票,篩選方法為尋找2019年4月30日收盤價相對上市日價格創十倍漲幅的股票,「上市至今漲幅」維度下看中小創板塊十倍股共計27隻,中小板已出現21隻,佔比為2.26%,創業板已出現6隻,佔比為0.79%。若放鬆標准,關注以相對基點價格最大漲幅超五倍的中小創股票,在「歷史最大漲幅」維度下,中小創板塊五倍股共計1159隻,中小板曾出現648隻,佔比69.60%,創業板曾出現511隻,佔比67.68%;在「最低價至今漲幅」維度下,中小創板塊五倍股共計294隻,中小板曾出現204隻,佔比為21.91%,創業板曾出現90隻,佔比為11.92%;在「上市至今漲幅」維度下,中小創板塊五倍股共計104隻,中小板仍存在64隻,佔比為6.87%,創業板仍存在40隻,佔比為5.30%。對以上三個維度的統計樣本進行比較,我們認為選擇最低價起至今仍創十倍漲幅的股票作為十倍股的研究樣本,不僅能夠消除上市初期因粉飾數據、情緒炒作等因素對漲幅波動的影響,而且能夠擠出牛市帶來的泡沫,在更加理性的環境中衡量股票的漲幅。

中小創十倍股主要涌現於中小創牛市階段。 如果將市場單邊上漲定義為牛市,單邊下跌定義為熊市,區間波動定義為震盪市,則熊市與震盪市皆稱為非牛市。歷史上中小板曾經歷兩輪牛市,分別為08年11月至10年11月、12年12月至15年6月。由於創立時間較晚,創業板僅經歷一輪牛市,即12年12月至15年6月。從指數漲幅來看,08年11月至10年11月中小板指數漲幅241%,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91%。12年12月至15年6月中小板指數漲幅為240%,創業板指數漲幅為590%,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為180%。絕大多數中小創十倍股均涌現在中小創牛市階段。中小板曾於第一輪牛市階段(08年11月至10年11月)出現18隻十倍股,曾於第二輪階段(12年12月至15年6月)出現101隻十倍股,而非牛市階段中小板僅出現25隻十倍股,中小板牛市階段涌現的十倍股數量是非牛市階段的4.76倍;創業板曾於牛市階段(12年12月至15年6月)出現148隻十倍股,而非牛市階段創業板僅出現21隻十倍股,創業板牛市階段涌現的十倍股數量是非牛市階段的7.05倍。

2、 十倍股概覽:行業、估值、市值

中小創十倍股背後,新興產業路線圖明晰。 我們在《策略專題-十倍股有哪些特別基因?-20160830》分析過,觀察每輪牛市中十倍股的行業分布,可以清晰的看出背後的行業輪轉和產業更迭。從產業周期看,1990年至今共經歷了消費製造時代(1990-2000年)、工業製造時代(2000-2010年)和智能製造時代(2010年-至今),而每10年的產業周期內又有5年左右的小周期,每輪產業周期的主導產業都成為牛股集中營。具體到中小創十倍股,集中在TMT+醫葯領域,現存的84隻中小創十倍股中醫葯18隻、電子元器件14隻、計算機8隻、傳媒6隻、通信、農林牧漁各4隻、基礎化工、機械、國防軍工、家電各3隻。這一分布背後的產業背景是2010年前後中國主導產業逐步轉移到以先進製造、新型消費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具體看包括醫葯、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人工智慧、5G等板塊。其中醫葯領域,09年作為「新醫改」元年,政府開始加大對醫療的投入,基層醫療強化,基本葯物制度得到推進,18年提出醫改新要求: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控費、葯價改革等新政,生物製品和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從中受益。電子領域08年蘋果、谷歌兩大巨頭帶領美國開啟新一輪的創新周期,全球新一輪產業周期開啟,技術外溢背景下移動互聯的浪潮開始席捲中國,中國成為此輪創新周期重要的跟隨者。依託於移動終端的快速崛起,13年互聯網逐漸向醫療、教育、金融等傳統行業和手游、智能家居等消費型服務業滲透,期間誕生了、樂視網、衛寧軟體、掌趣科技等細分領域龍頭。隨後,16年工業4.0起步,17年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產業政策上推廣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汽車、醫療機器人、無人系統多方面的運用。

小市值,大空間,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20億左右,目前市值220億左右。 從市值和估值兩個角度分析十倍股,市值增長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估值反映市場的預期變化。市值方面,由於A 股上市審核制耗時長門檻高,且鮮有退市,使得已上市公司具備並購重組和殼資源優勢,而小市值公司彈性空間更大。統計發現中小創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18.85億元,其中市值10億元以下12隻、10-20億元33隻、20-30億元15隻、30-50億元16隻、50-100億元6隻、100億元以上2隻;股價最低點市值中位數8.05億元,其中市值5億元以下14隻、5-10億元37隻、10-20億元20隻、20-30億元7隻、30-50億元2隻、50億元以上4隻。與中小創各自板塊相比,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偏小:創業板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24.98億元,全部創業板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22.51億元;中小板十倍股上市初期市值中位數16.98億元,低於中小板全部中位數30.48億元。經過股價持續上漲,中小創十倍股目前市值中位數226.51億元,其中市值50億元以下3隻、50-100億元15隻、100-300億元41隻、300-500億元14隻、500-1000億元7隻、1000億元以上4隻。與各自板塊相比,創業板十倍股目前市值中位數261.36億元,高於全部創業板38.79億元,中小板十倍股市值中位數178.67億元,高於中小板49.99億元。

十倍股與其他股票估值無明顯差異,上市初期PE40倍左右,目前28倍左右。 統計發現中小創十倍股上市初期PE(TTM,下同)估值中位數42.86倍,其中PE30倍以下17隻、30-50倍34隻、50-70倍12隻、70-100倍14隻、100倍以上6隻,各自股價最低點PE中位數19.87倍,其中估值10倍以下4隻、10-20倍38隻、20-30倍23隻、30-40倍11隻、40-50倍4隻、50倍以上4隻。與各自板塊相比,創業板十倍股上市初期估值更高,中小板無明顯差異:創業板十倍股上市初期PE中位數47.10倍,高於全部創業板上市初期PE中位數31.89倍;中小板十倍股上市初期PE中位數42.44倍,持平全部中小板41.92倍。受過去三年市場調整影響,目前中小創十倍股PE中位數28.71倍,其中估值10倍以下10隻、10-30倍35隻、30-50倍19隻、50-100倍14隻、100倍6隻。與各自板塊相比,創業板十倍股目前PE中位數63.65倍,高於全部創業板PE中位數38.37倍,中小板十倍股中位數26.51倍,低於全部中小板29.66倍。

3、 十倍股上漲源動力:業績

牛股背後的業績高增長。 股票長期看是稱重機,站在長周期看基本面決定股價漲跌,DDM模型中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盈利增長,統計發現中小創十倍股上漲有著堅實基本面的支撐,採用中位數進行對比,創業板十倍股從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33.81%,高於創業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7.27%,全部A股8.13%,中小板十倍股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24.07%,高於中小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復合凈利潤增速6.81%,全部A股8.13%,十倍股復合凈利潤增速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採用ROE(TTM)中位數進行驗證,創業板十倍股上市至2018年ROE(TTM)15.00%,高於創業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ROE(TTM)13.58%,全部A股12.05%,中小板十倍股上市至2018年ROE(TTM)13.70%,高於中小板全部股票上市至2018年ROE(TTM)12.79%,全部A股12.05%,十倍股ROE(TTM)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結論相同,即盈利高增長為股價持續上升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十倍股股價上漲中盈利貢獻9成。 進一步研究十倍股股價上漲源動力,對股票的價格波動拆解,將股價變化拆解為估值的變化和盈利的變化兩部分。我們以84隻中小創十倍股作為樣本,統計發現各自股票自最低點以來股價年化復合增速中位數29.17%,估值方面十倍股PE(TTM)從股價最低點至19/04年化復合增速中位數2.90%,盈利方面十倍股EPS從各股股價最低點到2018年年化復合增速中位數27.96%,整體看盈利部分貢獻了十倍股股價上漲的95.85%,因此長期來看十倍股股價上漲源動力主要來源於盈利部分。

風險提示:向上超預期:國內改革大力推進,向下超預期:中美關系惡化。

(文章來源:股市荀策)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㈣ 未來十倍股:小市值 冷門龍頭,5個「隱形冠軍」一直被投資者忽略

本文摘自天風證券研報《尋找A股中的「隱形冠軍」系列之一:百億市值中哪些標的被忽略了?》

1、為什麼要找「隱形冠軍」?

滬深300業績近年來趨勢性占優,價值藍籌風格行情在過去幾年已多次出現持續性上漲。2020年以來,價值藍籌短期投資機會難把握,中長期內生動力相對不足。

當前背景下,相對於過去幾年持續上漲的「顯型冠軍」價值藍籌類公司,我們認為 投資估值相對便宜、基本面穩定向上、在細分賽道中處於領先地位、有一定市場定價權的「隱形冠軍」標的是一種風險收益比更高的投資策略

2、 什麼是「隱形冠軍」?

存在於哪些領域?——傳統還是新興?隱形冠軍的誕生領域不同,但總會隨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交匯而向某一方向發展;

2B還是2C?隱形冠軍多處於2B領域,是客戶背後的配套產品供應商;

所處市場領域規模是大是小?隱形冠軍業務聚焦,所在細分領域市場規模通常不大,其自身規模也多為中小型企業。

隱形冠軍所在行業多集中在製造業、化工業,不同國家隱形冠軍的優勢行業各有側重。中國隱形冠軍主要分布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發展正當時。

A股「隱形冠軍」篩選三條標准:排名世界市場或本國前三位、罕為外界所知、年收入低於200億元;四個特點:業務聚焦、資源優勢(研發及創新能力)、業績穩增、市佔率領先。

3、 「隱形冠軍」標的篩選標准

4、 第一批「隱形冠軍」標的名單

廣州酒家 :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領先

賽輪輪胎 :礦山用輪胎全球領先供應商

博實股份 :石化後段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安車檢測 :機動車一體化檢測龍頭

金城醫葯 :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龍頭供應商。

4、企業詳情

1)廣州酒家:廣式月餅龍頭&速凍食品領先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 1935 年,現公司於 2017 年 6 月在上交所上市(廣州酒 家,603043)。公司現已發展為深具嶺南特色的大型食品製造及餐飲服務集團,月餅產銷 量從 2012 年至 2018 年連續位居全國第一,是廣式月餅龍頭,同時大力發展速凍食品,以 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業務聚焦「廣式風味」,從餐飲和食品兩方面立足廣東,打開國內外市場。

①「餐飲立品 牌」,深耕廣州。公司起家於餐飲業務,旗下主要有自營粵式中餐「廣州酒家」、「天極品」, 另培育發展有「西西地」、「好有形」、「星樾城」等多個特色餐飲品牌,還開發了「滿漢大 全筵」「五朝宴」「南越王宴」等仿古名宴。公司於 2019 年簽署了對「陶陶居」的《合作 框架協議》,旨在推動廣州市屬老字型大小的復活再造。公司餐飲銷售模式目前以直營為主, 擁有 19 家餐飲直營店,多數位於廣州;

②「食品創規模」,走向國內外。公司食品製造 業務以月餅系列產品、速凍食品為主,臘味、餅酥、麵包、西點等多個品類為輔,擁有「利 口福」、「秋之風」、「造酥」等知名品牌。該板塊主要採取直接銷售和經銷模式,包括自有 連鎖門店、電商、商超、特通渠道及經銷商、連鎖加盟商等。目前,公司及下屬公司擁有 超 200 家餅屋(含加盟店)。其中「利口福」為公司主打品牌,在市內有眾多連鎖店及經 銷點,在國內多個省市、自治區設有總經銷,產品覆蓋中秋月餅、速凍點心、廣式臘味、 蓮蓉餡料、西餅麵包、放心盒飯、休閑食品、端午粽子等八大系列,暢銷國內並出口歐盟 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

老字型大小創新品牌連年載譽,產銷比打滿仍供不應求。 公司通過持續增加品牌影響力,不斷 擴大銷量,從而帶動產量,產銷比常年保持高位。「廣州酒家」品牌在餐飲業消費群體中 具有很高的認知度,享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並以「粵菜烹飪技藝」入選廣州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司於 2006 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2012~2018 年連續 7 年產銷量蟬聯全國首位,獲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月餅第一家」 榮譽;2017 年獲高新技術企業認證,2019 年被認定為「廣東重點農業龍頭企 業」。公司至今已培育了六代粵菜烹飪技藝傳承人及近百名粵菜名師工匠,多次代表國家、 省、市參加烹飪大賽載譽而歸。廚師團連續多年受國務院僑辦委託,作為 美食 大使代表國 家出訪拉丁美洲、大洋洲、北歐等地進行廚藝交流,弘揚粵菜文化;

為滿足消費者需求, 公司產能持續擴張 。公司在番禺、梅州、茂名、湘潭等地設食品製造生產基地,截至 2018 年年報,公司月餅系列產品產量 1.16 萬噸,銷量 1.15 萬噸,產銷比為 99.49%;速凍食品 產量為 2.06 萬噸,銷量為 2.02 萬噸,產銷比為 98.09%。根據公司 2019 年 3 月公告,在已 擴產 7040 噸的情況下,仍有不低於 2000 噸/年的月餅產能和不低於 6000 噸/年的餡料產 能在建。

多年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1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11.66 億元升至 25.37 億元,CAGR 達 11.75%,漲幅達 2.18 倍;歸母凈利潤自 1.48 億元升至 3.84 億元,CAGR 達 14.56%,漲幅達 2.59 倍;毛利率受益生產規模化與原材料成本控製得當使成本降低從而 實現持續提升,2018 年為 54.66%,較 2011 年增 7.38pct;凈利率多年來呈現穩中有增態勢, 2018 年為 15.11%,較 2011 年增 2.39pct。2019 年,公司打通線上渠道,雙十一天貓旗艦 店單店銷售同比上升 138%,京東渠道銷售成交額同比增幅 100%,雙十二京東渠道銷售額 同比去年增幅達 700%,在京東自營面點排名榜,公司躍升為全國第三位。12 月 17 日,公 司還與京東超市達成合作,使旗下食品老字型大小乘上電商快車,共同推進實現 2020 年銷售 額同比大幅增長。

2)賽輪輪胎:礦山用輪胎全球領先供應商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於青島成立,2011 年於上交所上市(賽輪輪胎,601058), 是國內首家 A 股上市的民營輪胎企業。公司主營輪胎的研產銷及服務,是礦山用輪胎全 球領先的供應商。

深耕輪胎行業,致力於「做一條好輪胎」。公司輪胎產品主要分為半鋼子午線輪胎、全鋼 子午線輪胎和非公路輪胎,廣泛應用於轎車、輕型載重 汽車 、大型客車、貨車、特種車輛 等領域;循環利用產品主要包括翻新輪胎、胎面膠、膠粉、鋼絲等,分別應用於輪胎替換、 舊輪胎翻新、再生膠的製造、優質鋼材生產等領域;輪胎貿易業務主要採取市場化運作方 式,采購其他公司的輪胎產品並對外銷售。

國際化和走出去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重要戰略 。 渠道方面,公司半數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暢銷歐、美、亞、非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斷擴大的海外銷售規模得益於公司全球化營銷體系的健全和完善,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以 北美、非洲、東南亞、歐洲等地的銷售公司和服務中心為重點,以其他地區的銷售代表處 為輔助的覆蓋全球的營銷網路;人才方面,公司不斷向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中引入海外專 家,同時從生產工人崗位中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派至海外學習深造,從公司內部培養國際 化人才。

公司從兩方面構建優勢壁壘:

①從技術入手構建行業領導力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 視技術創新,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發費用支持自主創新。公司是「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 研究中心」科研示範基地,截至 2018 年末,公司擁有專利約 253 項,累計參與制定或修 訂國家及行業標准 88 項。公司是國內率先研發出帶「電子身份證」的輪胎——RFID 智能 輪胎的先進技術企業,也是行業內首家採用信息化技術控制生產全過程的企業。近年來, 公司先後獲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企業」、「國家物 聯網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示範企業」、「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等國家級榮譽資質;

多年業績穩定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0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40.50 億元升至 136.85 億元,CAGR 達 16.44%,漲幅達 3.38 倍;歸母凈利潤自 1.13 億元升至 6.68 億元, CAGR 達 24.84%,漲幅達 5.90 倍;毛利率 2018 年為 19.82%,較 2010 年增 11.47pct;凈利 率 2018 年為 4.80%,較 2010 年增 2.00pct。整體來看,公司全鋼胎、半鋼胎產銷量穩步增 長,毛利率不斷提升,非公路輪胎從產量、銷量、渠道等多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盈利能 力不斷提升。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公司持續受益市場開拓以及原材料價格處於低位期, 同時越南工廠新產能運行良好,2019 年實現營收 151 億元,同比增 10.34%,歸母凈利潤 12 億元,同比增 79.60%。

3)博實股份:石化後段自動化龍頭&工業機器人領先

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起家於哈爾濱,現公司於 2012 年在深 交所上市(博實股份,002698)。公司主營大型智能成套裝備及環保工藝裝備的研產銷, 並提供設備相關的配套增值服務,是國內石化化工後處理成套裝備領域龍頭,在高溫礦熱 爐機器人領域技術世界領先。

立足傳統石化後道自動化領域,穩抓新興機器人產品機遇。公司傳統主打業務為石化領域 顆粒料碼垛自動化成套設備,可為下游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化肥、精細化工等化 工行業固體物料後處理提供全自動解決方案。多年來,該業務持續向糧食、食品、飲料、 建材、港口、飼料等具備全自動稱重包裝需求的領域拓展;石化後道自動化領域技術積累 為公司業務向高端工業機器人產品同源異用延伸打下基礎,現已在多個領域摘奪業界魁首、形成業績新增長點:

①在冶金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石爐前高溫作業特種機器人產品 可替代人工操作實現高溫危險作業。同時,公司持續推進各類礦熱爐、合金冶煉各環節機 器人研發,部分產品已進入調試階段;

②在高端醫療領域,公司通過投資試水高端醫療 機器人,先後投資多家醫療公司,所涉項目包括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研發、圖像引導放療 精準定位系統研發、遠程輔助椎弓根微創植入機器人研發等;

同時,為滿足下遊客戶其它 後道處理需求,公司

①在節能環保領域收購奧地利 P&P 公司以獲取廢酸處理技術,相關 業務現已實現快速增長;

②在智慧物流領域推出智能貨運移載設備配套智能信息化系統 可實現物流倉儲入庫、庫存、出庫自動化。目前,公司主要市場以國內為主,其產品銷往 國內除港、澳、台外所有省區,並出口至歐洲、亞洲、非洲等區域十餘個國家,下遊客戶 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寰球工程、中泰礦冶、君正集團、益海嘉里等行業巨頭。

公司廠房及產線設施齊備,奠定打造智能製造「精工利器」基礎。

生產方面,公司現已建 成超過四萬平米的生產製造和總裝調試車間,擁有百餘台生產加工裝備和實驗檢測設備。 截至 2018 年底,公司智能成套設備核心產品及配套服務年產值達 4.13 億元;

研發方面, 公司融合產業資源積累與哈工大雄厚學科優勢,自主研發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產品性能指標已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根據專利匯網 站數據,截至 2019 年,公司已累計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專利項 225 項,其中實用新 型 99 項、發明公開 76 項、發明授權 47 項、外觀設計 3 項。同時,公司有相當數量的核 心技術靠保密措施以專有技術形式存在,技術壁壘堅實。

公司在業內具有技術權威性 ,已 負責、參與制定多項行業及國家標准,包括行業標准 JB/T《碼垛機通用技術條件》、國家 標准《碼垛機安全要求》《碼垛機器人通用技術條件》。公司屢獲殊榮,龍頭地位受政府 和市場認可。公司是國家認定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承擔 國家級和省部級多個重大項目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任務,公司技術中心於 2018 年被認定 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公司是中國機器人 TOP10 峰會成員、恰佩克 「一般行業十大系 統集成商」、中國機器人峰會「百佳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百強」、2017 中國智能製造百強,並上榜「福布斯中國上市潛力企業 100 強。」此外,公司獲得 科技 部 等政府機構專項資金支持,已展開由多個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域系統研發及示範應 用項目。此外,公司持股 16.54%的思哲睿醫療(公司)開發的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已成功 完成全球首例 5G 遠程手術。

受益於石化行業下遊客戶穩定以及業務領域延伸,公司業績與盈利能力於 2015 年後企穩, 進入上行快軌 。2011-2019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 CAGR 分別為 11.86%、9.45%。 公司 立足原有業務技術、客戶資源優勢,發展產品配套服務、機器人、環保減排等戰略新興業 務,開辟冶金、食品、物流等領域新市場,業務升級成效於 2015 年後逐漸顯現,營業收 入、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2015-2019 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 CAGR 增長率預計 分別達到 19.43%、15.06%。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預計實現營收 14.6 億元,同比增 59.43%; 歸母凈利潤 3.1 億元,同比增 70.18%,新業務增長勢能已顯現。

4) 安車檢測:機動車一體化檢測龍頭

深圳市安車檢測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年起家於深圳,現公司於 2016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安車檢測,300572.SZ)。公司是國內機動車檢測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機 動車檢測一體化領域龍頭。

機動車檢測領域一體化供應商,產品線實現全覆蓋,產業鏈從上游設備向下游運營延伸 。 公司專注於機動車檢測領域並持續創新,產品線全面覆蓋機動車檢測系統、檢測行業聯網 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智能駕駛員考試與培訓系統,可為機動車領域車輛 製造、維修、檢驗、研究、監管、駕考培訓等各類機構客戶提供涵蓋產品與系統方案設計、 安裝集成、運營維護及行業監管等環節的全面解決方案。其中機動車檢測系統方案是公司 核心支柱業務,2018 年收入為 4.89 億元,營收佔比達 92.7%,市場佔有率達 12.83%;該 業務板塊中新車下線檢測設備屬高端產品,未來有望突破國外巨頭壟斷、實現國產替代; 其他聯網監管系統、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等業務受益於政策扶持及行業壁壘較高,也 具備較大潛力。

公司積極推進業務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改善業務結構、完成產業閉環 。公 司於 2018 年起通過一系列收購切入下游 汽車 檢測站業務領域,先後投資興車安檢(70%)、 中檢集團(75%)、深圳安車升輝(20%),迅速獲取檢測站、開拓機動車市場,公司自上游 設備向下游運營延伸勢頭基本形成。優質老牌檢測站在客源及客流量上具備明顯優勢,加 之檢測站成本較為固定,2018 年公司收購的檢測站業務毛利率達 56.17%,高於原有核心業 務車輛檢測系統毛利率 7.5pct。2020 年 1 月 8 日,公司擬作價 3.44 億元一次性收購山東 正直五家公司 70%股權,進一步切入二手車交易服務、機動車保險代理業務領域,正式完 成產業鏈閉環。公司銷售渠道從分布上看鋪設完整,截至 2018 年已覆蓋全國華東、華中、 西南、東北、華北、華南、西北等多個地區。

公司在研發能力、生產技術、產業布局等方面建立了較高壁壘。 研發和技術方面,公司是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視創新,研發費用占總營收比例穩定在 5%-7%之間,此外,公司通 過成立持股平台公司使公司技術人員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形成員工與公司共同發展的長效 激勵機制,現已形成較為成熟的 R&D 流程和高效率的研發團隊,人均產出持續提升、工 程師紅利充分釋放,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教練機器人訓練系統技術、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 系統等多項核心技術水平領先全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擁有 61 項專利及 54 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並擁有多項非專利技術。產業布局方面,公司是國內少數能同 時提供機動車檢測系統全面解決方案、智能駕駛員考試與培訓系統解決方案、機動車尾氣 遙感監測解決方案與機動車行業聯網監管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也是國內唯一布局機動車 檢測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公司曾獲評「中國汽保 30 強」、「中國汽保最具成長性企業」、 「中國汽保 科技 創新優秀企業」。公司憑借自身競爭壁壘,保持收入增速和體量雙雙領先 於同行。

多年業績高速增長,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011 年至 2018 年,公司營收從 1.56 億元升至 5.28 億元,CAGR 達 18.97%,漲幅達 3.37 倍;歸母凈利潤自 0.22 億元升至 1.89 億元,CAGR 達 28.34%,漲幅達 5.73 倍;公司 2018 年以前收入增速一直高於同行業機動車檢測系統收 入增速,體量上同樣領先於同行業公司並以每年 25%以上的增速增長,2017 年-2018 年達 到高於行業近三倍,意味著公司跟隨行業發展並加深市場佔有率。

公司毛利率高於行業平 均且穩定保持在 45%以上 ,2018 年為 49.04%,較 2011 年增 2.16pct;凈利率於 2017 年 後超過 20%並穩定上升,2018 年為 23.69%,較 2011 年增 9.68pct。公司毛利率有望伴隨自 主研發能力提升帶動產品升級進一步提升,而凈利潤上升或代表公司所在車輛檢測行業仍 有發展空間。根據公司 2019 年度業績快報,2019 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 9.73 億元,同比 增長 84.30%,主要來源於機動車檢測系統及檢測行業聯網監管系統的銷售。歸母凈利潤 1.89 億元,同比增長 50.51%。

5)金城醫葯:頭孢中間體&谷胱甘肽龍頭供應商

山東金城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4 年起家於山東淄博,於 2011 年 6 月在創業板上 市(金城醫葯,300233),主營醫葯中間體、生物原料葯、終端制劑等葯品的研產銷。公 司是全國最大的頭孢類醫葯中間體生產企業、國內唯二擁有谷胱甘肽原料葯批文的生產商。

起家於醫葯中間體,通過獲取資質及合作方式使業務逐漸向下游延伸。公司中間體產品包 括頭孢粉針制劑、頭孢側鏈中間體等,廣泛應用於下游主流抗生素制劑,客戶包括印度卡 瓦倫特、阿拉賓度、義大利 ACS DOBFAR 等海外製葯巨頭以及齊魯安替、廣西科倫、焦作 麗珠等國內知名頭孢菌素類葯物生產商。自 2014 年起,公司先後收購上海天宸葯業(現 上海金城葯業)、中山道勃法(現金城金素)等終端制劑生產商, 以獲取批文資質進入下 游頭孢制劑領域。

2016 年,與客戶 ACS DOBFAR SPA 達成合作、構建抗生素領域中間體 出口-原料葯進口-制劑生產銷售的產業鏈閉環。2017 年,公司通過收購朗依制葯(現金誠 泰爾)實現向婦兒科終端制劑領域的業務延伸; 公司同樣通過獲取特色原料葯稀缺資質, 以推進對多肽類特色生物制葯產業鏈的構建

公司特色原料葯產品主要為谷胱甘肽原料葯 及腺苷蛋氨酸。其中谷胱甘肽為主打產品,該技術由公司於 2009 年從日本株式會社鍾化 簽訂《技術許可合同書》獲得。2012 年,公司獲得我國葯監局批文。目前公司已成長為谷 胱甘肽原料葯領域龍頭,並積極展開在下游保健品、飼料、生物肥等領域產品的應用 探索 ; 同時,公司以合作方式前瞻布局創新葯領域,於 2018 年與東方略達成合作、獲取美國宮 頸癌病毒治療性疫苗和 Toca511&TocaFC 基因療法治療惡性腫瘤等項目在國內產業化的優 先權,相關產品應用前景廣闊。公司在開辟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繼續加強海外新客戶拓 展,產品遠銷日本、德國、義大利、韓國、印度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稀有批文獲取+技術資源加持+產能持續擴張,構築公司護城河

資質方面,公司通過收 購終端制劑廠商已掌握涵蓋主流頭孢制劑、婦科及免疫領域產品生產批文,旗下近二十家 子公司各制劑生產企業均已通過國家 GMP 認證;

生產方面,公司產能持續提升,截至 2018 年,公司醫葯中間體、生物制葯及特色原料葯、醫葯化工產品年產量分別達 4478.98、219.65、 8787.61 噸;

技術方面,公司擁有國家級和山東省級的技術中心,並已搭建專注於頭孢類 醫葯中間體、生物制葯、終端制劑領域研發團隊,並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大學科研 院所達成長期合作。截至 2019 年中,公司共擁有授權專利 125 項,其中發明專利 112 項, 實用新型 12 項,外觀設計 1 項。

公司價值受到國家和行業認可。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 業、國家火炬計劃企業、山東省 科技 攻關計劃實施單位,公司「第三代頭孢抗菌素中間活 性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於 2012 年獲得國家 科技 進步二等獎。公司上榜「中國制葯 工業百強」、「中國醫葯行業成長 50 強」、「中國化葯百強」、「最具創新力上市公司」等, 公司子公司金城柯瑞被國家工信部評為「第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公司醫葯中間體傳統業務長期穩中有增,下游終端制劑業務成長迅速 。2010-2018 年,公 司營收 CAGR 達 18.78%,歸母凈利潤 CAGR 達 12.26%。公司於 2014 年後著力向下游延伸, 使終端制劑業務快速成長為公司業務新支柱,再推業績大幅增長。公司盈利能力整體呈上行趨勢,受益高毛利產品佔比持續提升,公司毛利率 2018 年為 50.07%,較 2010 年提升 21.25pct;凈利率常年保持在 10%上下。根據 2019 年業績快報,公司年內主營業務經營情 況良好,醫葯化工板塊市場保持穩定,生物特色原料葯、頭孢粉針制劑等產品銷售也較去 年同期實現平穩增長。剔除 2018、2019 兩年子公司金城泰爾商譽計提減值 1.22、2.9 億元 暫時性影響,公司 2019 年歸母凈利潤預計為 4.21 億元,同比增 9.12%。

寫在最後:

㈤ 股票如何選股:怎麼選一種能漲10倍的股票

股票如何挑選大多人都摸不清門道,特別是沒入行多久的小白,就更摸不清套路了。10年老股民現在就把經驗分享給大家,依靠這4個標准選股最有效果、也最簡單!
選股票簡單來說就是選公司,一家公司優不優秀,在行業前景、經營情況,制度以及受關注度等這些方面去分析。綜合上述條件,牛股在市場上有哪些?相關資訊請瀏覽下文:【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以下四種方法,雖然不能讓大家做的非常的精確,但是大方向還是不會變的:
一、買龍頭股
買龍頭股就是投資龍頭公司,中國經濟走過幾十年征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增長速度有所下降,這也表示市場資源已幾乎定型。
要知道未來的一個發展主要是依賴著前期競爭力度大、擁有資本實力的大公司,小公司再想崛起無比之難。龍頭公司在品牌、成本、市場和技術上,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挑選龍頭股不是輕而易舉的,一般的普通股民是不能做到的。我通過查閱各個研究機構出的龍頭股匯總了名單,出了一份A股超全的各行業龍頭股一覽表,建議收藏起來:【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二、看研報數量
各類券商公布的研報數量,可以看出社會上對公司還是很直視的,關注度很高。
常言道時間就是金錢,沒人想把時間花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這樣看來,研報的發行量大,,也側面反映出對該公司有著很高的期望值並覺著它的發展會一片大好。既然自己沒有經驗,跟著專業人士走,總沒有錯。
目前很多的研究分析報告都必須要花錢購買以後才能看到,我也花費了許多財力才拿到了一些穩妥的行業研報,大家可以一起來看,想看的話就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除了上面的亮點外,還要學會看市值和機構持倉~
三、看市值
看市值,那麼一方面主要就是:目前的這個競爭大環境是存量競爭,也就是大公司的發展擁有的競爭力更厲害;還有一方面就是,市值低的股票流動性比較差,不管是個人還是各大機構,都基本上不會去看市值低的公司,像市值100億以下的公司,就沒有太大的研究價值了。
四、看機構持倉
看機構的持倉,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更專業人士的測評去考量。因為,如果單純從散戶的眼光出發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在這方面,機構和散戶完全不同,機構具備更專業的人才、更精準的測算方法,這些都是散戶無法比擬的,這些機構通過一系列研究測評最終選定的股票,顯然更具備代表性,前景也更加明朗。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㈥ 這類股有成為10倍大牛股的氣質

昨日,A股成交量再次過萬億,較前一交易日繼續放大。隨著投資者的「瘋狂」,加之股指近來的「超常」大漲,終於是綳不住了,昨日A股三大股指均沖高回落,其中滬指一度逼近3000點。

不過,當前市場上正充斥著「券商伺服器崩潰」、「開戶打架」、「場外配資抬頭」、「大媽集結營業部」等新聞,所以,走勢想徹底扭轉,短時間貌似也是很難的。

對於投資者來說,在股市大漲之中,所有人都想買到牛股,而什麼股票才有成為牛股的氣質呢?我們不妨看看A股歷次大漲行情的大漲個股,或許能找到一些信息。

牛市中的10倍大牛股

提到大漲個股,就不得不提東方通信了,其自2018年10月19日低點3.7元,至昨日早盤高點37.07元,僅僅用了86個交易日就上漲了10倍,成為近來當之無愧的「股王」。

根據A股歷史走勢,以滬指為例,過往共計出現10次明顯上漲行情,其中1990-1993年期間出現兩次,但由於當時股市剛成立,一方面上市個股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各項制度尚不完善,所以並不具有顯著的統計意義,這里就不再詳細討論了。

那麼,在餘下的8次明顯上漲行情中,有多少個股像東方通信這樣,成為了當時名列前茅的大牛股?為了找出這些牛股,我們將依據Choice數據,對上表中的每個上漲周期進行以下篩選:

1、篩選出個交易周期內漲幅超過900%,即10倍股的公司;

2、刪除在交易周期內上市公司,以及各個周期開始上漲前1個月內上市的新股和次新股。

可以看到,歷史上共有183家公司,在此前的上漲周期中股價翻了10倍,且2013-2015年和2005-2007年兩次大漲期間,10倍股是最多的,恆生電子就在這兩個時期均翻了10倍。

有色金屬行業最能出牛股

那麼這些10倍大牛股有何特徵呢?從行業分布來看,申萬一級28行業在此前的上漲周期中,均出現過10倍大牛股,其中有色金屬行業最常出現10倍大牛股,出現過24次。

其次,像計算機、機械設備、房地產和醫葯生物也均有10次以上在股市大漲期間出現過10倍大牛股。相反,綜合、銀行、休閑服務和建築裝飾則是最少的,均各出現1次。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0-20倍市盈率佔比最高

再看市盈率(PE,TTM),上述183家各上漲周期中的10倍大牛股,0-20倍市盈率公司佔比最高,為35%,其次是20-40倍市盈率公司,為31%。

當然,這里也可以發現,10倍大牛股中,市盈率為負的公司是不多的,整體佔比不足一成,僅為9%。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小市值公司佔比超7成

而從市值分布來看,可以發現,各個上漲周期中的那些10倍大牛股,在上漲周期初基本是小市值公司,其中71%的公司是20億以下市值公司,且市值越大公司佔比越小。

上述183家公司,股價翻10倍之初市值最大的是五糧液,其是在2005-2007年期間股價翻了10倍,而初期市值僅為187億元。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牛股也有「慫」的時候

當然了,從理性的角度來說,牛股雖好,但不能貪得無厭,像近期的10倍大牛股東方通信,昨日就「栽了」。

東方通信最近連收11根陽線,其中10根陽線為漲停板,昨日盤中也很長時間封在漲停板,眼看12連陽在望。

可就在收盤前半小時,一切風雲突變,股價急速震盪下行,此間雖多次「死撐」,但均敗下陣來,至收盤下跌8.99%,全天振幅21%。

此次上漲的過程中,據證券時報不完全統計,東方通信共發布了16次風險提示公告,僅今年內就發了10次風險提示公告。在公告中東方通信一再強調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為企業網和信息安全產業、智能自助設備產業、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運營產業和其他產業等。截至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無與5G通信網路建設相關的營業收入。

就這也無法阻擋游資的步伐,Choice數據顯示,東方通信在上漲過程中12次榮登龍虎榜,其中沒有1次出現過機構席位的身影,全為券商營業部游資。

而除了東方通信直線下跌外,前期的強勢股也紛紛跳水,今日總共11股跌停,除森源電氣外,其他如深天馬A、通產麗星、風范股份、聯得裝備等10股均為近期連續上漲,短時間漲幅超過1倍以上的強勢股。

所以,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尋找牛股無可厚非,但一定要要給自己預設個終點,不然吃虧的或許還是自己。

股民看懵了!暴雷股竟是「大牛股」 業績越差股價越漲:狂飈32%遠超創業板!

10倍牛股生成時速創記錄!A股還有哪些股票最兇猛 他們有哪些共同特徵?(附名單)

多空都焦灼!個股分化加劇翻倍牛股 盤中跌停風險在哪?

這波大漲成色遇考?多家公司集中提示風險 翻倍牛股竟連續7年扣非虧損

股市最新「藏寶圖」浮出水面 這些板塊望成牛股誕生集中營!

㈦ 十倍股有哪些特徵

炒股如果能夠做到十倍股,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一些運氣。不過,我們也可以通過總結一些特徵,來提高我們抓到十倍股的概率,這樣就算抓不到十倍股,抓到一些翻個兩三倍的股票也是不錯的。

在股市裡面沒有新鮮事,過去發生的事情,在未來還會繼續發生。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最近兩年漲幅達到甚至超過10倍的股票,看看它們都有什麼共性。而後續的十倍股,就有可能出現同樣的特徵。

雖然最近兩年,行情普普通通,但也還是出了一些十倍股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

第一名,中潛股份,工業機械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9.93倍

第二名,誠邁 科技 ,軟體服務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8.2倍

第三名,堅朗五金,建材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7.53倍

第四隻,英科醫療,醫療保健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5.03倍

第五名,興齊眼葯,醫葯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超14.15倍

第六名,春風動力, 汽車 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5倍

第七名,聖邦股份,半導體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23倍

第八名,百潤股份,釀酒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0.4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逐一分析這幾只股票,看看其共同點是什麼

中潛股份,2016年上市,主要是做潛水用品,業績表現在這兩年間平平無奇。這是一隻比較明顯的庄股。股本2.04億。

誠邁 科技 ,2017年上市,主營是軟體外包服務,在其大漲的2019年業績也同比大漲超9倍。上漲期間,其股本在8000萬。

堅朗五金,2016年上市,主營是門窗等五金產品,19年和20年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上漲。股本3個多億。

英科醫療,2017年上市,主營醫療手套,受益於疫情,業績巨幅增長。股本2個多億。

興齊眼葯,2016年上市,主營眼科葯品,業績這兩年也是呈現大幅上升。股本8000多萬。

春風動力,2017年上市,拳頭產品是全地形車,業績最近兩年是逐年大增。股本1.3個多億。

聖邦股份,2017年上市,主營是模擬晶元,業績最近兩年也是逐年遞增的。股本當時是1個多億。

百潤股份,2011年上市,主營產品是雞尾酒,業績兩年都是大增。股本5個多億。

以上,就是這些十倍股的一個概況。

共同特徵是什麼呢?

1.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股票上市時間都在5年以內。

2.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在近兩年,業績都出現過大幅上升。

3.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總股本都不超5個億,這其中又有六隻股本不超三個億。

這幾個特徵裡面,我覺得最重要,也最有辨識度,對我們選擇十倍股,最關鍵的就是第一條

即, 絕大部分十倍股,都是上市五年以內的股票,

這一條很重要,因為這種股票上市不久,沒有什麼 歷史 包袱,成本也比較單純,如果配合再有一些業績大增的情況就很容易走出牛股。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選股思路和可操作的空間,下面就是十倍股選股步驟

首先第一步,

我們每天找出當天創 歷史 新高的個股

第二步

然後看看它是否是五年以內上市的股票

第三步

看看它的股本是不是很小,最好三個億以內

第四步

如果是,看看它是否業績大增或者明顯好轉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個機會買入,突破或者回調買入就好。

這裡面操作難度最大的應該就是怎麼找當天創 歷史 新高個股,因為如果一個個去看,那麼工作量非常大,

所以我們可以用選股公式來進行這一步驟,整個過程下來就一兩分鍾,

H>=HHV(H,100);就是這個公式。

下一個通達信軟體,

然後將這個公式,用公式管理器,導入到條件選股裡面,然後周期選擇周線即可。

這樣每天收盤後用這個公式跑一遍就可以找出當天,創了100周新高的股票,然後再按照上面的選股步驟進行選股即可。

以上,就是十倍股有哪些特徵,以及以什麼方式來選擇可能的十倍股。

祝大家都能夠選到大漲的股票,賺個盆滿缽滿!

第一,市值小,這是必須的,如果你現在找一個市值已經上千億的,即便公司運作再怎麼好,再漲十倍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業績穩定上漲,比如格力電器,從2013年到現在,7年時間已經上漲了10倍以上,與股價持續上漲同步的是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

第三,在風口的行業,像一些沒有太大的炒作空間的,比如,煤炭,鋼鐵,銀行等等,周期性比較明顯,基本很難會連續大漲,而一些新興行業,比如5G,新能源 汽車 ,新基建,都是屬於新的行業方向,有政策扶持,很容易就會受到資金追捧,但是追風口,收益大的同時也會伴隨高風險

相對來說一些漲了十倍的股,就是因為公司不斷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並持續分紅給投資者回報,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同步,而且都是漲起來之後才逐漸為世人所知,只有堅定的持股的投資人,才能真正達到這十倍的收益,普通人要發現,買到,並且持股拿到十倍收益,太難了

十倍股有哪些特徵?

十倍股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投資一生中能夠拿到一隻或者兩只十倍股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那麼十倍股到底有哪些特徵呢,咱們接下來聊一聊:

1、十倍股要有穩定的盈利增長,業績和各項指標都優秀的股票才有可能成為十倍股,例如茅台的業績和基本面都是什麼樣的,我們前面的文章中也講過怎樣通過財務指標來選擇優質的股票,該如何看存貨,三大報表等等,這里就不在做過多的介紹了,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自行翻閱我的文章進行查看。

2、十倍股有些方面是靠政策方向推動的,例如前兩年的兆易創新,完全是受益於政策方面對 科技 股的支持,以及國家 科技 發展戰略對晶元產業的支持等多方面的政策導向才把股價推升起來的,所以十倍股一般是受益於政策導向給出的支持態度決定的。

3、十倍股還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刺激,例如全球疫情來臨後,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造就了英科醫療這只牛股,回首看一下,這完全是受益於疫情後對業績和基本面有了較大的改善,最終才把股價推升起來的。

綜上所述,對於投資者來說既是選到了十倍股也未必能有持股的定力拿到10倍,就想當時的中國國旅一樣,我自己的經歷是28塊錢拿到了50多就覺得已經很成功了,結果得益於2020年免稅的政策,這與咱們第二點說的基本一致,政策方面推動,國旅站上風口,最終在2020年實現翻了幾倍的行情,可以說我自己本身對股票的認知度已經很高了,但是依然沒有拿住,差的是定力,持股的耐心,不過還好,股市投資就是逐步的在這個市場中通過學習,實踐以及總結經驗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我也相信後面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通過自己的努力選出和拿住十倍股的。不過這里還是要提示一下,投資股市是有風險的,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應該在投資股市之前先考慮如何保住自己的本金才是上上策!

十幾年能漲十幾倍的股票不少,幾年內漲十倍的就比較難得了,但總體上來說,十倍股都需要有以下特徵:

1、十倍大牛股通常都在大的行業賽道中

一家公司的成長空間,首先取決於所在的行業,以及行業中的細分賽道。

這個賽道的市場空間越大,就越容易出十倍股,比如:如果是一個萬億市場的賽道,現在公司的規模即便是做到了幾百億市值,那做為龍頭也仍然有十倍的空間,但如果只是一個市場規模幾百億的賽道,做到幾十億市值想再增長十倍都很難了。

2、要成為細分行業中的龍頭

任何行業,龍頭公司的市場份額一定是最大的,這樣才能有最大的成長空間。

同時龍頭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可以積累自己較深的護城河,讓後來者難以和其競爭,或者後來者只能去更細分、競爭更激烈、利潤更低的細分領域去賺錢。

所以投資人都喜歡投龍頭公司,即便是抱團也喜歡去抱龍頭,競爭優勢明顯,業績更有保證,未來增長的空間也足夠大。

3、成長期行業中更容易出十倍大牛股

大家都知道,處於成長期行業的公司,由於行業快速發展,增長空間也更大,相對於處於業績下滑階段的夕陽行業,肯定更容易出十倍大牛股。

比如 科技 類行業、互聯網行業等等,通常一旦行業的爆發點來臨,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都會增長得超級快,很容易股價翻很多倍。

正所謂一旦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

但朝陽行業如果行業格局還不清晰,那選擇的難度其實很大,因為很多公司可能最終都活不下去。

而一旦行業格局清晰,龍頭公司的競爭優勢明顯,那麼很可能在市場的追捧下快速幾年就能走出十倍的行情。

4、成熟期的行業護城河深的公司長期也能走出十倍行情

成熟期的行業,公司的增長率一定比不過朝陽期的行業,所以通常即便有十倍的增長,所需的時間一定更長一些。

但只要不是技術要不斷更新換代的行業,通常到了成熟期,龍頭公司的優勢非常明顯,每年的業績和增長率都趨向於穩定,對公司的估值也相對容易,所以從中選擇出十幾年十倍的股票,難度相對來說要小得多。

5、周期性行業有能力踩准周期節奏也容易出十倍股

和成長期、成熟期的行業不同,周期性行業周期波動很大,非常容易大漲大跌,漲的時候速度非常快,所以如果有能力在周期啟動前就布局,那在周期上漲階段也很容易有十倍的漲幅。

但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需要有對行業周期非常敏銳的把握能力,必須要提前布局才能收獲到最大漲幅,畢竟周期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在周期反轉下跌前沒有及時離場,或者對周期的上漲幅度判斷有誤,都很難有大的收益,甚至很容易虧錢。

6、有靠譜的管理層

管理層的誠信,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是最重要的,畢竟再好的公司,如果管理層想的是如何從市場上圈錢,而不是公司未來如何長期發展,那這樣的公司一定不會成為優秀的公司。

其次是管理層的認知和能力,越有格局、執行力越強的管理層,才能有機會帶領公司做大做強,但這個判斷難度挺大的,尤其是對於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管理層的散戶來說,很多時候只能主觀判斷,只能見仁見智了。

所以想找出十倍大牛股,得在高速增長的大賽道,或者能穩定做很長時間的賽道中找,然後篩選出具有明顯競爭優勢、護城河深、管理層誠信的龍頭股,逢價格合適的時候買入,然後長期持有,才有機會享受到十倍增長的紅利。

這個沒有具體特徵!就看有沒有庄願意拉十倍的意思!

隨便舉個例子像當年的寒銳鈷業,我記得當年還打中過這只簽,當時上市一口氣從12.45拉到109塊,漲幅8倍多,開板當日換手率達到百分之73,大部分打中的股民都跑光了,一看這么多人都跑了,我也跟著跑路了。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會看好此股還會繼續漲!結果事實相反,後來看很明顯當時有庄高位接盤了,用了一年的時間把股價拉高到343元。最終這只股總漲幅達到27倍多。我相當於在這股票上少賺了10多萬!不過我這個人心不貪,只賺到手的錢,誰也不可能從頭到尾把錢都賺了!

人人都想拿到十倍股,畢竟這是巨大的收益,十倍股一般稱為「ten bagger」,那麼哪些股票能成為「ten bagger」,他們有沒有共性呢?其實共性還是有的,但十倍股的機會只屬於少數人,要不然所有人都能在股市發展,就不會有人虧錢了。

根據我長期投資的經驗,十倍股一般有三種形成方式:

第一種,新股上市後狂漲 ,直接漲十倍。這樣的十位股,一般只有上市公司的創始人、PE投資、大股東、董監高能夠享受,當然還有公開IPO發行上市時打新中簽的幸運兒,比如當年的暴風 科技 ,上市後就漲了幾十倍,還有中科曙光也是,上市後無數個漲停,直接成為「ten bagger」。

但也有些公司上市後表現不理想的,比如浙商銀行,上市後就破發,那麼為什麼有些股上市後能連續爆炒成為十倍股,有些卻直接破發呢?這是由投資者預期決定的,一般 科技 股、小盤股上市後容易成為十倍股,就算沒十倍也會有很多個漲停。而傳統行業或大盤股,則上市後表現較差,甚至可能出現上市就破發的情況。

第二種,風口上炒作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用在股市裡是很貼切的。很多股票沾上熱點題材,就踩上了風口,主力資金會瘋狂炒作熱門股票,然後吸引散戶跟風買入,有些股票就會在風口上達到癲狂,直接成十倍股。

比如說在2018年11月的時候,當時5G成為風口,我國的5G開始加速建設,主力炒作其中的東方通信,股價從四塊不到連續拉升,最高漲至41.88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十倍股」,但實際上這家公司與5G根本沒什麼關系,就因為在風口上,「豬也飛了起來」。再比如沾上網紅概念股的星期六,也是連續暴漲。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在風口上炒起來的十倍股,其實都只是概念炒作,這些概念可以讓它們變成明星股,但並不會真正改變公司的基本面,最後從哪裡炒起來又跌回哪裡去,風停了,「豬也會摔死」!

第三種,業績驅動上漲 ,除了新股爆炒和主力炒作外,還有一類十倍股,是最為堅實的十倍股,就是依靠公司業績驅動,股價的高低,最終還是需要基本面支撐,只有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持續為投資者創造新增價值,股價才能長期上漲。真正持久的十倍股,都是與業績同步增長的。

比如格力電器,從2013年的前復權5元,到現在漲到60元,7年時間上漲了10倍以上,與股價持續上漲同步的是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

還有包括美的集團、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等公司,長期股價早都已上漲十倍以上,這些公司能長期持續上漲成為十倍股,就是因為公司不斷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並持續分紅給投資者回報,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同步,雖然中途也有下跌,但長期保持了震盪上漲,成為十倍股。

綜上所述:

十倍股一般由新股上市估值提升、踩中風口資金炒作、業績持續增長驅動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需要運氣打中新股,第二種風險很大,炒作完還是一地雞毛,第三種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方式,但非常考驗投資者的眼光,因為很多十倍股都是成了十倍股你才發現他的好,如果人人都能抓住十倍股,那股市賺錢也太難了,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盡可能尋找到第三類十倍股進行投資。

莊家在底部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多年,直到我失去耐心,把手裡的股票全部清倉。

我空倉後,以為這只股票沒有莊家時,它發布業績虧損公告,我開始慶幸自己已經清倉,這時它的股價卻開始逐步上漲……

我看著它不斷上漲,想不明白它上漲的理由是什麼。我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那麼沒有耐心,幾乎把股票賣在地板價上了。

突然,上市公司再次出現利差消息,股價也再次大跌,我慶幸自己扛住了誘惑,沒有追高買入。

我心裡暗自得意:任你妖股興風作浪,我自巋然不動,自然不會成為接盤俠。[呲牙]

某一天,股價突然快速上漲,當天封死在漲停板上。接著是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每天一開盤就漲停,我想買也買不上了。

我萬分後悔,我為什麼不捂緊股票,如果股票還在手裡,賣了就能再買好幾套房子。

終於,連續n個漲停後,它打開漲停板了,股價橫盤或者緩緩上漲。此時,股吧里不斷出現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

我果斷拿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款買入,想著說不定可以賺回一套房子。

我想賣時,發現已經浮虧20%以上,實在是不忍心下手了,這時上市公司也沒有出現什麼利差消息,想必震倉後,會繼續創新高。

股價慢慢一路下跌,不斷創新低,我浮虧的比例越來越高,超過30%了,已經達到40%多了……,我不忍心看著虧損比例越來越大,不斷加倉攤低成本價,積蓄滿上,私房錢押上,每個月房租買進……

經過大半年時間,終於跌不動了,此時,股價再次回到起點,我也已經滿倉,沒有更多的錢補倉了。

我翹首以盼它再次回到最高點,這樣我不僅不用虧損60%多,還能賺回好幾套房子。於是我等啊等……

本來我在深圳有9套房子,炒股虧了2套,目前只有7套了[流淚]。我現在覺得,十倍股就一個特徵:讓我賠錢。[捂臉]

以後我再也不炒股票了,有錢了老實在國內買房子。

10倍大牛股有哪一些特徵?我們要知道,10倍大牛股分為幾種:

成長股的長期向上,導致的10倍大牛股,就好比茅台,伊利,平安等。

他們是一個成長性業績,成長性股價的走勢,所以,持有的時間越長,10倍的概率就越高。

而這個時間短則5年多,長則10年多。

這些個股的特點就是每一個行業里的龍頭,有壟斷地位,並且利潤都是可以保持10~30%的年化復合增長。

周期股,在牛市裡誕生的10倍股!

這些個股往往是在牛市泡沫下產生的10倍行情,特徵有:

1、市值非常小,處於100億以下,以30~80億為主;

2、題材和概念往往是當下的熱點,容易引爆追捧;

3、前期底部區域里震盪洗盤的時間非常充分,主力拿到了足夠多的籌碼;

4、游資抱團非常緊湊;

這些個股往往會在一輪大級別的牛市裡產生10倍的行情,並且是一個快牛,瘋漲的模式,啟動1年左右就可以看到10倍的漲幅!

妖股!

所謂的妖股就難以判斷了,因為他們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引爆一個10倍的行情。

但是這種妖股在平時很難看到,鳳毛菱角,難以把握。

結論:

所以,從上面的幾種情況來看,成長股的10倍行情比較容易找到,但是抓住需要耐心。

牛市裡的10倍大牛股,找到比較難,抓住也需要定力。

而妖股,基本放棄吧,找不到,也抓不住!!

十倍股,那是絕對牛股,按我的經驗這類股大多數主要有以下特徵:

1.流通盤小,流通市值小,大多在100億以下

2.股價低,起步大多在20元以下

3.處於風口,行業有發展前景

4.有高的壁壘或者 科技 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高,龍頭企業

5.毛利率高,年符合增長率穩定,資產負債率低,現金流為正向穩定增長。

6.股息分紅高 穩定

技術圖形上特徵:

1.股價底部持續放量

2.DDX紅燭持續增多

3.股價延30 或者45 角穩健爬升,不破趨勢線

關於一般10倍股有哪些特徵?我個人在股市當中才有兩年時間,雖然期間沒有選到過10倍股,但是兩三倍的股票還是有選到的,這里我可以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第一,十倍股的市值一般不大。

我選擇的條件是一般在50億到200億之間,因為市值過小的股票一般是剛剛興起的公司,這種公司雖然有可能盈利,但是它的基本條件不太好,如果不是遇到好的市場的話,它是根本漲不到10倍的,一般長到兩三倍也就達到了高估值的地步,然後進行市場回落。然市值過大的話,我們都知道100億的10倍和1,000億的10倍,肯定是100億的10倍,更容易達到,所以市值需要大,但也不能過大,經過我這些年的研究,一般是指在50億到200億之間的公司,比較有可能達到10倍股。

第二,股東人數不宜多也不宜少。

我選擇的條件一般是在8千到4萬人之間,這個你只要去研究那些經歷過的10倍股,就可以發現他們在剛剛上漲期間的股東人數的一般在這個期間,當然我說的也只是一般只是大部分是在這個期間你也不要抬杠。

第三,市盈率在20~80之間。

我們都知道市盈率是指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它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股息率為100%時所得的股票沒有進行投資的條件下,經過多少年投資可以通過股息回收的狀態,是我們投資股票所參考的一個重要條件,至於為什麼選擇20~80之間,因為一般情況下低於20的股票處於低估狀態,這樣的股票在以後是有可能會大幅度上漲,但是並不是一個短期的時間,而且也有可能是公司過度低估嚴重虧損的體現,之所以選擇最大為80,是我根據茅台的市盈率去推算出來的,僅供參考。

第四,近一個季度業績穩定上漲。

我們都知道股票上漲有一個潛伏期,我個人認為以一個季度的業績為准,上漲的幅度在10%~30%之間最為可靠,這樣的股票都是經過前期蓄力的體現,如果行業處於風頭浪尖,那它上漲到10倍股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五,近一個月的成交量變大。

第六,處於行業熱點。

這個不用我多說了,一般設備股的股票必須是處於行業熱點的股票,即使不是處於行業熱點的股票,在它漲起來的時候也會成為一個行業熱點的焦點。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關於10倍股的觀點,如有不足歡迎大家在下面提出共同討論。

㈧ 股票對應10年的估值是10倍是什麼意思倍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這個值叫市盈率,市盈率越小越好,但國內的股價不能看這個的,要看有沒有莊家,有莊家,市盈率再高也無所謂,沒有莊家,市盈率再低,股價半死不活的,也沒有用。

㈨ 翻番十倍股有哪些特點

十倍股」的特徵:
1、所屬行業:隨著時代變遷而更替
牛股背後的行業輪轉、產業更迭與時代變遷。觀察每輪牛市中「十倍股」的行業分布,可以清晰地看出背後的行業輪轉和產業更迭。
2、起步市值:普遍20億元以下
小市值,大空間,「十倍股」起步階段市值普遍小於20億元。統計顯示,「十倍股」在牛市起步階段市值較A股整體偏低,而在牛市高點時偏高。
3、業績:增速明顯領跑
牛股背後的業績高增長。統計發現,牛市中「十倍股」的上漲有著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4、估值:與其他股票無明顯差異
牛市個股估值波動大。在單邊牛市中,股價漲跌幅與估值變化的相關性更大,盈利影響相對較小。
5、外延並購:不會缺席的主題
多數「十倍股」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並購擴張。我們統計了從2005年至今三輪牛市中「十倍股」的並購情況,發現外延式並購是牛股的重要特徵。
簡單概述,具體的還得深入的去研究,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祝投資愉快!

㈩ 十倍股是怎樣選出來的

十倍牛股是每一個投資者在牛市裡夢寐以求的嚮往,但是對於十倍牛股來說你真的知道如何布局嗎?我覺得十倍牛股確實有一些必要條件的。
1.十倍牛股必定只會在大級別的牛市行情里出現!
A股市場雖然出現了11次的牛熊市,但是真正的大牛市僅僅只有3次,分別是325點漲至2245點,998點漲至6124點,1849點漲至5178點。而這3次大牛市催生出的十倍牛股個數也非常多,並且概率非常大!所以此次2440點是歷史上第五個大級別熊市底部,未來也大概率會出現大牛行情,因此下一波的大牛市可能會出現一批10倍牛股!!

2.十倍牛股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橫盤吸籌!
A股里底部區域的橫盤表示著主力吸籌的質量和數量,橫的越長那麼說明主力吸納的籌碼越多,而籌碼越多則表示主力未來拉升的高度就越高,這就是股市裡橫有多長豎有多高的定律!所以十倍牛股的必要條件就是前期的橫盤震盪箱體要長久,短則1-2年長則2-3年為最佳!

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3.是被牛股往往都是前期牛市結束後的次新股產物
可以發現,1999-2001牛市中十倍股集中在前輪1996-1997牛市結束後上市的次新股;2005-2007牛市中的十倍股集中在前輪1999-2001牛市結束後上市的次新股;2013-2015牛市中的十倍股集中在2010年前後上市的次新股。所以每輪牛市產生的十倍股大多數集中在前輪牛市見頂後新上市的公司中,即大多是彼時的次新股。因為這些坐莊主力新,總市值小,並且沒有被前期炒作過,有更大的空間!
4.十倍牛股的行業大概率出現在新興行業或者風口行業之中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想要找到10倍牛股非常難,但是想要拿住10倍行情更是難上加難!許多十倍大牛股往往都是走出來了你才會知道,甚至剛剛進入牛市初期十倍牛股就已經出現了2-3倍的漲幅!因此對於十倍牛股來說,你要吃透10倍行情就必須懂得在熊市埋伏和布局的道理!這不僅僅是對於10倍股,對於其他3-5倍股也是如此。沒人能預測牛市何時來,但是我們知道熊市過後一定會有牛市這就足夠了!在股市裡想要吃透整個上漲大區域,就要學會「埋伏」!

熱點內容
期貨交易怎麼判斷合約漲跌 發布:2025-02-08 04:17:03 瀏覽:932
周一原油基金按什麼價格 發布:2025-02-08 04:17:03 瀏覽:703
銅陵有色股票歷史行情查詢 發布:2025-02-08 04:17:02 瀏覽:992
什麼是股市走牛 發布:2025-02-08 04:14:18 瀏覽:436
網行金融為什麼這么多人投資 發布:2025-02-08 04:08:21 瀏覽:230
航錦科技的股票能買嗎 發布:2025-02-08 04:03:17 瀏覽:438
金種子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2-08 03:53:40 瀏覽:714
香港股市歷史歷程股票 發布:2025-02-08 03:43:09 瀏覽:302
哪個股票軟體可以把自選同步 發布:2025-02-08 03:36:36 瀏覽:312
哪裡可以查股票歷史股價 發布:2025-02-08 03:35:57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