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三大泡沫

股票市場三大泡沫

發布時間: 2023-01-06 18:38:20

⑴ 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

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三大原因造成市場暴跌:
第一,中國平安不給股票持有者回報,反而不知羞恥地要在資金緊缺的A股市場融資1600個億,遭到股票持有者的狂拋平安股票,對市場的人氣打擊是深遠的,這也使得機構和散戶在長期里看空A股市場;
第二、美國次級債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伴隨這股票市場的大跌不止,很多重量級的金融機構倒閉關門,世界個大銀行資金緊缺,導致各國的經濟走下坡路,
第三、人民幣的升值,美元的貶值,出口產品量劇減,企業的利潤預期難以達到,股票持有者的回報存在很大的問題,導致機構和散戶大量賣出股票。
當然還有自然災害的影響,投資者心理受到暴跌的打擊,投資的信心和熱情嚴重喪失等也是加劇A股大跌的原因。
有以上的提綱,你再到網上找些內容補充,這樣寫出來就是很好的演講文檔啦。

⑵ 港股的股價很便宜沒人買,A股為什麼越便宜的股價越有人買

港股有許多股票股價非常便宜,卻沒有人願意買入的真正原因有四個:

其一,港股是價值投資市場,A股是投機市場;

其二,股票市場投資理念因素;

其三,股市資金流動性因素;

其四,股票定價機制因素

由於以上四大原因導致港股,股價越是便宜,越會被市場所拋棄,越沒有人願意買便宜股。

並非向A股可以隨意定價的,市盈率可以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在IPO定價之時股價就是高泡沫了。

但港股不會出現這種現象,IPO定價幾毛錢,即使上市也是這個股價,上市後不會大幅炒作,這也是為什麼港股很多股票上市就破發,而A股不會上市就破發的原因。

匯總分析

綜合以上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港股出現這么仙股,而這些仙股股價再便宜都沒有人願意買,主要是受到以上四大因素影響。

總之港股與咱們A股市場不同,港股的股票股價越便宜越沒價值,而A股越便宜的股價,只要有故事就是有價值,哪怕即將退市的股票都很多人願意買入,這就是兩市股民投資最大的區別。

⑶ 歷史上的三大泡沫危機的異同,和對今天市場的啟示

要說不同嘛,前兩次沒有什麼根本差別,都是購買力、生產力下降導致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倒退和社會階級矛盾的加深,畢竟經濟危機這種東西是伴隨著資本主義降生的,是資本主義的壞兒子,每養到一定程度就會出來搗一次亂,最近這次可不同,並不是因為生產力和購買力下降引起的,而是因為虛構的金融衍生品導致的,比如說,我要買房,辦了房貸,銀行就成了我的債權人,由於銀行都是私人的,資金並不是無限的,所以銀行就把我們的債權抵押給大的財團,向財團融資,這就是二次貸。財團也不能無盡的投資,就把我們的債權變成股票,投向股市,這樣就等於我們消費者又從上市公司手中購回了我們的債權,也就完成了三次貸,西方的聰明人甚至發明了四次、五次、六次貸,這樣消費者的血汗就在債權的一次又一次的轉嫁中消耗殆盡了,從消費者到銀行再到財團再到消費者,如果其中有一環出現問題,就將會引起連鎖反應,拖垮整個金融經濟市場,這就是次貸危機
那麼,我們會不會遭遇次貸危機呢?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的,首先,我們的社會體制不同,不會出現債權轉嫁的現象,我們的銀行大多數都是國有,資源也都是國有,這就避免了出現銀行資金短缺而引起的次貸,其次,我們的消費理念比較保守,很多人不習慣貸款買東西,這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經濟泡沫的形成
當然,我說的比較簡單,次貸危機的形成還有很多因素,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為什麼有的股票漲,有的股票跌

今天是2018年1月15日,我神A在上證指數11連陽後終於被終結,可被終結的方式,太過慘烈。這11連陽也許並沒有給你帶來多少市值的增加,但被終結的今天,你的市值很可能已經回到了11天前。截至收盤深證成指跌1.35%,創業板指跌2.97%,至於上證指數,就不看了,因為它跟廣大投資者沒有關系。至於下跌的原因,可以從消息面、技術面大概猜測一下,即使你真的分析出導致下跌的因素,也然並卵,周末發布三家IPO募集62億,金額有點大,會對本就脆弱的A股投資的神經造成一定的刺激,再就是銀監會整治銀行業務亂象,嚴厲打擊市場投機炒作,就在剛剛我又收到一條推送的消息,原來我們投資者又要扶貧了(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最後人家的上證指數已經11連陽了,連他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所以暫時綠綠吧,沒想到把創業板嚇成這樣。

現在投資者肯定最關心的問題還是解下來股市會怎麼發展,還會不會繼續跌,跌多少,很遺憾,我不知道,也沒有人能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接下來股市會波動。猜漲跌其實毫無意義,首先是三大指數每天的漲跌會有差異,板塊也有差異,而個股的差異就更大,今天創業板跌這么多,不還有很多逆勢大漲的票嘛。雖然猜漲跌是很困難且沒有什麼意義事情,但了解一些影響漲跌的因素,對於操作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舉個例子,戰爭時期,你呆著一支部隊行軍,途中發現附近有一股敵人在活動,如果你對敵方情況一無所知,那你要不要吃掉這股敵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即使你對敵方情況了如指掌後,分析敵我實力,有很大的優勢能吃掉對方,但是結果或許並不會像你預計的那樣。了解了對方,你能判斷是否有一站的實力,至於能不能打贏,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其實這是一個陷阱,發現是陷阱後,你能做的只有想辦法保全實力脫身了。

下面就影響股價的一些因素做一下總結,以便大家在投資時能通過分析這些因素能更好的篩選到心儀的牛股。

1、上市公司自身的實力和經營情況會直接影響股價,優秀的上市公司,投資者會給予比較高的溢價,這一點大家可以從公司連續幾年的財務報表情況對應其股價來證實一下。優秀掙錢的公司,股價相對於大部分公司永遠是貴的。

2、上市公司所在的行業發展情況,也會對其股價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行業漲價,比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了奶製品行業的上市公司,比如新能源的發展,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上漲。

3、上市公司消息面的影響,比如業績大增、銳減,大股東增持、減持,重組等等。

4、在消息面的真空期,股價會跟隨指數或者行業板塊波動

5、國際股市暴漲暴跌、國際重大事件,比如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在短期內致使我神A大幅波動。

6、監管層面的監管以及成立兩年多的國家隊的影響

總的來說,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我們作為投資者只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可以了,從影響因素的力度,大概判斷下對股價的影響,心裡有數就可以了,投資總的來說還是在於應變而非預測。做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不管漲跌,你都應該可以從容應對,上漲有股可賣,下跌有錢可買,如果你能達成這樣的境界,投資是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呢。不要畏懼漲跌,你要利用漲跌,不斷增加你的財富,投資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⑸ 現在的股市到底有沒有泡沫,泡沫會比房地產大嗎

現在股市比房地產泡沫大,這種觀點真是危言聳聽,提出這種觀點的人太無知了,應該是對股市根本不了解,或者盲目看好房地產,才能給出這樣的結論。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股市當前還處於被低估,根本就沒有泡沫,有泡沫的就是部分已經被炒作高位,嚴重透支未來股價的部分個股,大部分個股都還在底部趴著,還嚴重被低估,又怎麼可能有泡沫呢?

可以從整個A股市場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來證明股市有沒有泡沫,截止周五收盤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為16.07倍,深證指數平均市盈率為33.69倍。


政策開始對股市施壓,採取“去股市杠桿資金”和“讓股市走價值投資”等,這兩個政策出台後,一個是對股市抽血,另外一個就是直接讓股市去泡沫。

當前的A股已經是熊市之後,股市已經充分釋放各種風險,並沒有累積泡沫,又怎麼可能存在泡沫呢?房地產不同,房地產之前一年一個價,累積十幾年了確實存在泡沫,這是不可否認。

最後通過上面分析得知,股市比房地產泡沫大這是錯誤觀點,當前股市還處於價值投資范圍之內,根本不存在泡沫,所以建議大家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⑹ 經濟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瘋案分別是:南海泡沫、荷蘭鬱金香和密西西比狂的具體情況介紹一下可以嗎謝謝

英國南海泡沫:

英國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支持英國政府債信的恢復(當時英國為與法國爭奪歐洲霸主發行了巨額國債),南海公司認購了總價值近1000萬英鎊的國債。作為回報,南海公司則把部分股票給英國政府(聰明呀,這就是可換股債券的前身呀!可以說是雙贏的方法),另外,英國政府給予南海公司對南海(即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

當時,人人都知道南美洲地下埋藏著巨大的金銀礦藏,而南海公司擁有專營權,換到現在的話,就是非常有故事,有想像空間。當時,南海公司又聲稱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金礦,因此所有人都認為南海公司肯定會大賺特賺。股票也就只剩下漲漲漲了。

由於購買踴躍,股票供不應求,一路狂飆。短短6個月時間,從每股128英鎊上升到每股1050英鎊,漲幅高達7倍。

因此投資者趨之若鶩,其中包括半數以上的參眾議員,就連國王也禁不住誘惑,認購了價值10萬英鎊的股票。

南海賺錢效應爆棚,期間還不斷發行了新股(很像現在滴高價發定增)圈錢。其他公司也眼紅得很,紛紛成立騙子公司上市圈錢,據稱,英國當時整個市場圈了高達3億英鎊,非常恐怖。

瘋狂過後便是一地雞毛,最後,泡沫破裂。首先是西班牙和英國戰爭爆發,南海貿易被西班牙切斷,南海公司已經無利可圖,另外,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南海公司竟然操縱議會,在1720年6月出台了著名的《泡沫法案》,原因是其他圈錢公司損害了南海公司的利益,最後這個法案可把南海公司坑苦了,法案規定,任何股票的發行都需要議會的批准(有木有很像我們新股上市得證監會批准),卻不料這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其他公司紛紛破產,引出了種種騙局,最後南海公司也無法倖免。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人,眼看他樓塌了,股價從哪裡來就到了哪裡去。

而著名的大科學家牛頓也在這場瘋狂中虧了2萬英鎊,這相當於他十年的收入總和。

荷蘭鬱金香泡沫:

16世紀,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擁有強大的船隊,一度控制並壟斷了世界貿易的40%,還是股份制公司的發源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也在荷蘭成立,同時成立了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是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堪稱現在的美國。

1593年,第一朵鬱金香引進荷蘭,沒過多久,就成為時尚、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早期的鬱金香商人轉到錢之後,更多人加入,最後老百姓也加入,鬱金香不僅僅是奢侈品,也徹底變成了投機品。

鬱金香從下種到開花,需要7年時間,非常難養,因此鬱金香是很稀缺的東西(和大牛股非常類似:稀缺,獨一無二,具有的故事也獨一無二)。但是全民參與的後果就是,鬱金香交易非常火爆,鬱金香火爆到什麼程度呢?連還沒有開花的球莖也拿出來交易了,也就是鬱金香期貨市場出現了(所以應該說,第一個期貨交易市場也是在荷蘭誕生),因此,鬱金香的價格暴漲再暴漲。

在鬱金香最瘋狂的時候,貴族們最華麗的嫁妝是一支鬱金香,如今讓眾多屌絲痛恨不已:一朵花就可以娶一個老婆,該是多好的年代呀。

當時,有一場著名的拍賣會叫做阿爾克馬爾城的拍賣會,說的是99朵鬱金香拍賣總價格為9萬荷蘭盾,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300年的總收入,做一個粗略類比,目前中國一個4口之家一年各種灰不灰色收入約20萬人民幣,300年相當於6000萬人民幣。沒錯,6000萬!看來當時荷蘭人真的瘋了,賭徒的腦子都是豆腐做的。

法國密西西比泡沫:

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國的南海泡沫比較類似,在發生時間上也比較靠近。

法國政府當時債台高築,著名的蘇格蘭人約翰·勞提出紙幣供應計劃,具體來說就是我成立個大銀行,可以發行貨幣,有錢了,自然就可以解決政府的債務危機了,但是如何保證這個銀行的信用呢?

和南海公司一樣的套路,要保證信用那就得講一個大故事,——沒有比火爆的美洲殖民地概念更好的了。1717年8月,他買下密西西比公司,與密西西比河廣闊流域和河西岸的路易斯安那進行貿易,法國政府承諾給他25年的壟斷經營權。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由500里弗爾漲到15000里弗爾,漲幅超過了20倍。

但後來路易斯安那州傳來未發現金礦的消息,加上貨幣已經嚴重超發,公眾信心動搖,密西西比股價連續下跌,又跌到了只有500里弗爾,跌幅95%。

荷蘭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事件、法國密西西比泡沫,是西方歷史早期爆發的三大的泡沫經濟事件。

(6)股票市場三大泡沫擴展閱讀

此後幾百年裡,股市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泡沫,比如19世紀30年代美國股市泡沫、1980年代的科威特股瘋(聽說總市值從50億美元膨脹到1000億美元)、1987年大股災、1990年前後的日本股市樓市泡沫、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互聯網泡沫、2007年的金融危機、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當然,中國股市泡沫時間多了去了)等。

當然,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泡沫,這些「變種」泡沫其實發生的基本原理和三大泡沫都是一樣的:標的物一定要稀缺,故事一定要大,一定要有賺錢效應,媒體等使勁鼓吹、人人奔向轉告,所有人都知道能賺錢,最後人類的羊群效應會瘋狂到讓你目瞪口呆。破滅的時候也非常類似,有巨大的外力作用,比如政策力量等等。

⑺ 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莫西西比狂、伊拉克股災、具體的地點跟時間是什麼

鬱金香泡沫,又稱鬱金香效應(經濟學術語),源自17世紀荷蘭的歷史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國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間發生的一次經濟泡沫,它與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鬱金香狂熱並稱歐洲早期的三大經濟泡沫,經濟泡沫一語即源於南海泡沫事件。
最早記錄密西西比股市泡沫的是英國的經濟學家Adam Anderson。他在1787年詳細地描述了當年法國股票市場上出現的投機風波。
伊拉克股災,其實指的應該是08年的經濟危機,但那時全球經濟都受到波動,伊拉克的股票自然也有波動,只不過那時候所謂的股災倒是比不上炸彈來的厲害

⑻ 資本市場(股票、債券)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它經歷了那些階段有什麼標志性的事件及人物嗎

基本是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了
下面的資料是從台灣的網站搜索的
您可以參考一下。後面有簡體版本的。

歷史
股票制度,起源於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The first company that issued shares wa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1602).)。當時該公司經營航海事業。它在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資,航次終了後即將各人的出資以及該航次的利潤交還給出資者。1613年起該公司改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潤。這就是「股東」和「派息」的前身。

[編輯] 股票的分類

[編輯] 台灣分類
按股東權力,可分為普通股、特別股。
按股票狀況,可分為普通股、全額交割股。
按交易方式,可分為上市股票(集中市場交易)、上櫃股票(櫃台買賣交易)、興櫃股票(未上市上櫃股票)

[編輯] 中國大陸分類
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
按上市交易所和買賣主體,可分為 A股 (上海和深圳)、B股(上海和深圳,其中上海B股以美元結算,深圳B股以港元結算)、H股(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的在大陸運作的公司)、紅籌股(在香港或境外登記注冊,但實際經營活動在中國大陸的公司)。
按持股主體,在2005-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以前,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按公司業績,可分為績優股和垃圾股。
按股東權利,分為優先股和普通股。

[編輯] ‎國際分類
按業績盈利及分紅情況,可分為藍籌股、優先股、普通股(A股)、B股(A、B股份類已甚少出現,現僅剩美國及香港仍有)。

[編輯] 股票交易

[編輯] 委託方式
股票交易委託可分為以下幾種:

「填單委託」:交易者通過填寫並遞交交易單委託轉移股份所有權。

「電話委託」:交易者通過電話委託仲介轉移股份所有權。

「委託機委託」:交易者通過特殊的交易所接入設備委託轉移股份所有權。

「網上委託」:網際網路產生後,通過軟體委託仲介機構對股份所有權進行轉移。

[編輯] 交易費用
託管費
傭金
印花稅
過戶費
轉託管費

[編輯] 競價方式
集合競價
連續競價
投資方法

消極投資
消極投資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有效市場假說基礎上的隨機漫步理論,相對於價值投資或者趨勢投資,更大程度上表現出「由市場的不斷發展獲利」。主要表現形式為投資指數基金。

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是力求從宏觀經濟、行業和具體企業的基本面分析企業的內在價值,並以此指導投資的投資方法。其中因傾向不同,又可分為價值投資和成長性投資:

價值投資:更傾向於注重投資的安全邊際,往往是投資於低市盈率、低市凈率的股票。
成長性投資:更傾向於注重目標企業的利潤成長性和可持續性,往往是投資於高市盈率、高市凈率的股票。
這兩種投資方法都是以對企業進行資產估值為前提,相對於目前企業價值而言,過低的股價和良好的盈利成長性都是企業投資價值的一部分,成長性可以通過對企業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來資料化。由於對企業具體的成長性判斷准確十分困難,在投資的時候,成長性投資者有必要以一定的安全邊際來降低投資風險;價值投資者也必須兼顧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否則企業價值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縮小,使投資虧損,畢竟以清盤目標公司為手段的價值投資並不多見,所以兩者並不矛盾。

著名的價值投資人有彼得•林奇,沃倫•巴菲特等。

趨勢投資
趨勢投資是指通過對買賣雙方力量的分析,技術分析等方法研究股票趨勢,波段操作,不以企業的基本面做決策依據或主要依據的投資方法。由於其投機性質較明顯,又有人稱為"投機"。

由於總是有過多的人進行短期的投機交易,致使短期投機交易往往無利可圖,再考慮到因頻繁買賣而產生的相對高昂的交易費用,使短期投機交易對多數人來講風險比長期持有的價值投資要大。

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即買入不同股票所組成的集合。在股票市場中能平滑收益和虧損的幅度,有效的降低股票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其原則是在兼顧盈利性的前提下,盡量把不同種類的股票納入組合,比如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國家的股票。

根據《當代投資組合理論和投資分析》(Modern Portfolio Theory and Investment Analysis)中的記述,持有單只股票時價格的標准差(波動幅度)是市場總體價格波動幅度的49.2%,持有20隻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其標准差為19.2%,而1000隻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比20隻股票的投資組合風險僅下降0.8%。所以20隻股票是組成投資組合最佳的持股數量。

股市泡沫
股市泡沫(bubble)指股票交易市場中的股票價格超過其內在的投資價值的現象。一般來說,在股票交易市場上的股票泡沫是一直存在的。現在一般所指的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中的股票價格過度其內在的投資價值的現象。表現為一個連續過程中,股價急劇上升,其上升使人產生價格將進一步上升的預期,並由此而吸引來大量的以僅以買賣價差為獲利手段的投資者,最終使股票價格大幅度脫離其凈值。泡沫的大小並無絕對參考方式,歷史上所有的股市泡沫都是事後才被確認的,股市進入泡沫階段並不意味著它馬上就會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著此時投資於股市風險更大而回報率更小。

股市泡沫的確定:

市盈率(PE)法:而15倍市盈率是一個全球成熟市場的均值,全球大型市場2007年的市盈率罕有地超過20倍的。世界大部分股市在牛市見頂時市盈率都在60倍左右。
儲蓄收益率比較法:以上市公司總的投資的回報率(凈利潤與市值之比)與一年存款凈收益相比,如果有風險的股票投資收益低於無風險的銀行存款(或國債)收益率,則說明市場已進入泡沫階段。
總市值佔GDP比重法:在美國股市的最近100年中,這個指標最低為0.4,最高為1.6。高點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前,另一次發生在1999年。台灣股市見頂時該指標為1.55,跌到底時為0.48。
托賓Q法:

技術分析
主條目:股票技術分析

技術圖表
道鍾斯理論
艾略特波浪理論
布歷加通道
移動平均線
阻力位與支持位
相對強弱指數
技術指標
K線

常見股票術語
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壓力線、支撐線、牛市、熊市、多頭、空頭、除息、除權、買空、賣空

常見股票指數

中國大陸
上證股價指數
深圳股價指數
滬深300指數

台灣
加權股價指數

香港地區
恆生指數
美國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納斯達克100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

日本
日經平均指數

富時100指數

[編輯] 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HKEx)
香港創業板(GEM)
台灣證券交易所
台灣股票櫃台買賣市場(OTC)
納斯達克(NASDAQ)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美國OTCBB證券市場
英國倫敦股票交易所技術板市場(techMark)
歐州新市場(EUROnext)
歐盟股票自動報價市場(EASDAQ)
新加坡交易所(SGX)
新加坡股票自動報價市場(SESDAQ)
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SX)
加拿大創業板(CDNX)
溫哥華股票交易所(VSE)
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TSE)
日本股票自動報價市場(JASDAQ)
巴黎證券交易所
義大利證券交易所
韓國證券交易所
澳洲證券交易所
莫斯科證券交易所
德意志交易所集團
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
雅加達證券交易所
紐西蘭證券交易所
吉隆玻證券交易所(KLSE)
里約熱內盧證券交易所
冰島證券交易所
百慕達證券交易所(BSX)

證券交易所
市盈率
特許財經分析師 (CFA)
證券投資基金
影子股
中國股市

英文維琪中的股票條目
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巴菲特1984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演講1/ 2
股市指數一覽
財務選股指標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發給投資者作為公司資本部分所有權的憑證,成為股東以此獲得股息和股利,並分享公司成長或交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利潤;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股票的分類
2.1 台灣分類
2.2 中國大陸分類
2.3 ‎國際分類
3 股票交易
3.1 委託方式
3.2 交易費用
3.3 競價方式
4 投資方法
4.1 消極投資
4.2 價值投資
4.3 趨勢投資
5 投資組合
6 股市泡沫
7 技術分析
8 常見股票術語
9 常見股票指數
9.1 中國大陸
9.2 台灣
9.3 香港地區
9.4 美國
9.5 日本
9.6 英國
10 證券交易所
11 相關條目
12 外部鏈接

[編輯] 歷史
股票制度,起源於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The first company that issued shares wa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1602).)。當時該公司經營航海事業。它在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資,航次終了後即將各人的出資以及該航次的利潤交還給出資者。1613年起該公司改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潤。這就是「股東」和「派息」的前身。

[編輯] 股票的分類

[編輯] 台灣分類
按股東權力,可分為普通股、特別股。
按股票狀況,可分為普通股、全額交割股。
按交易方式,可分為上市股票(集中市場交易)、上櫃股票(櫃台買賣交易)、興櫃股票(未上市上櫃股票)

[編輯] 中國大陸分類
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
按上市交易所和買賣主體,可分為 A股 (上海和深圳)、B股(上海和深圳,其中上海B股以美元結算,深圳B股以港元結算)、H股(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的在大陸運作的公司)、紅籌股(在香港或境外登記注冊,但實際經營活動在中國大陸的公司)。
按持股主體,在2005-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以前,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按公司業績,可分為績優股和垃圾股。
按股東權利,分為優先股和普通股。

[編輯] ‎國際分類
按業績盈利及分紅情況,可分為藍籌股、優先股、普通股(A股)、B股(A、B股份類已甚少出現,現僅剩美國及香港仍有)。

[編輯] 股票交易

[編輯] 委託方式
股票交易委託可分為以下幾種:

「填單委託」:交易者通過填寫並遞交交易單委託轉移股份所有權。

「電話委託」:交易者通過電話委託仲介轉移股份所有權。

「委託機委託」:交易者通過特殊的交易所接入設備委託轉移股份所有權。

「網上委託」:互聯網產生後,通過軟體委託仲介機構對股份所有權進行轉移。

[編輯] 交易費用
託管費
傭金
印花稅
過戶費
轉託管費

[編輯] 競價方式
集合競價
連續競價

[編輯] 投資方法

[編輯] 消極投資
消極投資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有效市場假說基礎上的隨機遊走理論,相對於價值投資或者趨勢投資,更大程度上表現出「由市場的不斷發展獲利」。主要表現形式為投資指數基金。

[編輯] 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是力求從宏觀經濟、行業和具體企業的基本面分析企業的內在價值,並以此指導投資的投資方法。其中因傾向不同,又可分為價值投資和成長性投資:

價值投資:更傾向於注重投資的安全邊際,往往是投資於低市盈率、低市凈率的股票。
成長性投資:更傾向於注重目標企業的利潤成長性和可持續性,往往是投資於高市盈率、高市凈率的股票。
這兩種投資方法都是以對企業進行資產估值為前提,相對於目前企業價值而言,過低的股價和良好的盈利成長性都是企業投資價值的一部分,成長性可以通過對企業未來的自由現金流量折現來資料化。由於對企業具體的成長性判斷准確十分困難,在投資的時候,成長性投資者有必要以一定的安全邊際來降低投資風險;價值投資者也必須兼顧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否則企業價值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縮小,使投資虧損,畢竟以清盤目標公司為手段的價值投資並不多見,所以兩者並不矛盾。

著名的價值投資人有彼得•林奇,沃倫•巴菲特等。

[編輯] 趨勢投資
趨勢投資是指通過對買賣雙方力量的分析,技術分析等方法研究股票趨勢,波段操作,不以企業的基本面做決策依據或主要依據的投資方法。由於其投機性質較明顯,又有人稱為"投機"。

由於總是有過多的人進行短期的投機交易,致使短期投機交易往往無利可圖,再考慮到因頻繁買賣而產生的相對高昂的交易費用,使短期投機交易對多數人來講風險比長期持有的價值投資要大。

[編輯] 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即買入不同股票所組成的集合。在股票市場中能平滑收益和虧損的幅度,有效的降低股票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其原則是在兼顧盈利性的前提下,盡量把不同種類的股票納入組合,比如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國家的股票。

根據《當代投資組合理論和投資分析》(Modern Portfolio Theory and Investment Analysis)中的記述,持有單只股票時價格的標准差(波動幅度)是市場總體價格波動幅度的49.2%,持有20隻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其標准差為19.2%,而1000隻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比20隻股票的投資組合風險僅下降0.8%。所以20隻股票是組成投資組合最佳的持股數量。

[編輯] 股市泡沫
股市泡沫(bubble)指股票交易市場中的股票價格超過其內在的投資價值的現象。一般來說,在股票交易市場上的股票泡沫是一直存在的。現在一般所指的股市泡沫,是指股市中的股票價格過度其內在的投資價值的現象。表現為一個連續過程中,股價急劇上升,其上升使人產生價格將進一步上升的預期,並由此而吸引來大量的以僅以買賣價差為獲利手段的投資者,最終使股票價格大幅度脫離其凈值。泡沫的大小並無絕對參考方式,歷史上所有的股市泡沫都是事後才被確認的,股市進入泡沫階段並不意味著它馬上就會下跌或者暴跌,而是意味著此時投資於股市風險更大而回報率更小。

股市泡沫的確定:

市盈率(PE)法:而15倍市盈率是一個全球成熟市場的均值,全球大型市場2007年的市盈率罕有地超過20倍的。世界大部分股市在牛市見頂時市盈率都在60倍左右。
儲蓄收益率比較法:以上市公司總的投資的回報率(凈利潤與市值之比)與一年存款凈收益相比,如果有風險的股票投資收益低於無風險的銀行存款(或國債)收益率,則說明市場已進入泡沫階段。
總市值佔GDP比重法:在美國股市的最近100年中,這個指標最低為0.4,最高為1.6。高點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前,另一次發生在1999年。台灣股市見頂時該指標為1.55,跌到底時為0.48。
托賓Q法:

[編輯] 技術分析
主條目:股票技術分析

技術圖表
道鍾斯理論
艾略特波浪理論
布歷加通道
移動平均線
阻力位與支持位
相對強弱指數
技術指標
K線

[編輯] 常見股票術語
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壓力線、支撐線、牛市、熊市、多頭、空頭、除息、除權、買空、賣空

[編輯] 常見股票指數

[編輯] 中國大陸
上證股價指數
深圳股價指數
滬深300指數

[編輯] 台灣
加權股價指數

[編輯] 香港地區
恆生指數

[編輯] 美國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納斯達克100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

[編輯] 日本
日經平均指數

[編輯] 英國
富時100指數

[編輯] 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HKEx)
香港創業板(GEM)
台灣證券交易所
台灣股票櫃台買賣市場(OTC)
納斯達克(NASDAQ)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美國OTCBB證券市場
英國倫敦股票交易所技術板市場(techMark)
歐州新市場(EUROnext)
歐盟股票自動報價市場(EASDAQ)
新加坡交易所(SGX)
新加坡股票自動報價市場(SESDAQ)
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SX)
加拿大創業板(CDNX)
溫哥華股票交易所(VSE)
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TSE)
日本股票自動報價市場(JASDAQ)
巴黎證券交易所
義大利證券交易所
韓國證券交易所
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
莫斯科證券交易所
德意志交易所集團
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
雅加達證券交易所
紐西蘭證券交易所
吉隆玻證券交易所(KLSE)
里約熱內盧證券交易所
冰島證券交易所
百慕大證券交易所(BSX)

[編輯] 相關條目
證券交易所
市盈率
特許財經分析師 (CFA)
證券投資基金
影子股
中國股市

[編輯] 外部鏈接
英文維琪中的股票條目
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巴菲特1984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演講1/ 2
股市指數一覽
財務選股指標

最佳答案
時間再一次定格在5月19日,在這個至今仍令股民無限遐想的日子,市場是否還會以"不再重來"作為答案呢?
1999年5月19日,中國股市啟動了迄今為止最壯觀的一輪牛市行情,上證指數從1050點附近開始啟動,兩年之後攀上了2245點的歷史新高,指數的累積漲幅超過了100%。不過,隨後股市便進入了長達5年的大熊市,萬千股民深套其中,萬億市值揮來散去。
屈指算來,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經來到中國15個年頭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時,當時的人們就好奇地猜測"股市"會往何處去。
15年中,股市迎來送去了上億股民,也見證了5任證監會主席的更迭變換。功過是非,歷史最有說服力,但伴隨著他們的足跡,15年的點點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在現在看來,足以讓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說法也被投資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還有你可以看看中國股市17年著篇文章,很不錯,新老手皆宜一讀~!
1回答者: fca3 - 助理 二級 5-11 16:09
我來評論>> 相關內容
•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哪幾件重大事件?
• 我國在歷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是在牛年發生的
• 1945年後中外歷史上重大事件
• 標志著中國結束1340年以來被侵略被奴役歷史的重大事...
• 寫出1500年以來世界歷史的重大事件(每個至少寫3個)
更多關於股票歷史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歷史 重大事件 股票 歷史
其他回答 共 1 條
1、1984年- 提出建立資本市場構想

2、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3、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6、股市設計者點評: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歷史在為未來奮斗的時候總是高尚和純潔的,當年設計者所構想的證券市場只有一個榜樣——歐美,歐美股市是完全市場化的結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間的活動,而中國的歷史現實卻決定了中國的股市一開始就帶著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設計者對本刊評論說。這為後來的政策市以及國企圈錢埋下了伏筆。

三、○ 混亂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與壓之間

1、1991年8月-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價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變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發大漲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漲勢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發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漲

3、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實施

五、○ 打開潘多拉魔盒:從國有股減持到股權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

2、2001年7月-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

3、2001年10月-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實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8、2005年6月-利好齊發,股改行情啟動

9、2006年9月-股權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從06年下半年到現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續中。

⑼ 中國發生過幾次股崩

還沒有發生過真正的股崩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4月6日收於3300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一年多時間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230%。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5000是階段性高點

熱點內容
奧維通信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2-08 07:05:44 瀏覽:264
公司股權是什麼性質的物權 發布:2025-02-08 06:48:08 瀏覽:266
股票漲停誰可以先買進 發布:2025-02-08 06:26:12 瀏覽:766
木星科技股票 發布:2025-02-08 06:07:54 瀏覽:380
如何開通支付寶的數字貨幣 發布:2025-02-08 05:53:48 瀏覽:990
長樂農村集體經濟股權證有什麼用 發布:2025-02-08 05:53:48 瀏覽:232
螞蟻財富基金怎麼查投入多少本金 發布:2025-02-08 05:38:41 瀏覽:777
金斯瑞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2-08 05:25:12 瀏覽:758
數字貨幣交易qc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8 04:58:20 瀏覽:775
掌門一對一上市市值大概多少 發布:2025-02-08 04:54:08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