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內飾股票市值
1. 汽車內飾改裝,汽車內飾改裝企業排名
汽車內飾改裝行業品牌企業排名:
第一名:深圳市興萬創汽車內飾改裝有限公司
第二名:深圳市中歐凱中巴客車改裝有限公司
第三名:北京盛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名:北京三維汽車翻新服務有限公司
第五名:無錫歐卡汽車改裝專營店
第六名:杭州光輝汽車改裝有限公司
第七名:鹽城酷車派有限公司
第八名:廣州勇士汽車改裝用品有限公司
第九名:上海車皮匠汽車用品有限公司
第十名:珠海大班汽車改裝店
2. 現在國產車的龍頭是吉利還是奇瑞
我是車無定論,歡迎加關注一起聊車!
目前自主 汽車 品牌來講,龍頭企業肯定是吉利,這個毫無疑問。蘇日安從技術積累上來說,應該是奇瑞更勝一籌。但是龍頭企業除了技術儲備這一塊,更大的因素還是體量、銷量和營收。這幾點吉利與奇瑞已經不再一個層面上!
就以2017年為例,吉利 汽車 一共銷售了124.7萬輛,總營收927.6億。而2017年奇瑞品牌一共銷售的43.6萬輛,差不多隻有吉利的三分之一,排名在自主品牌里只是第六位,比上汽乘用車和廣汽乘用車都要低。
這個 汽車 產業的龍頭就好比籃球比賽的MVP,一般都是給獲勝方的某個表現突出的球員。所以奇瑞的銷量與吉利差距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即便是奇瑞目前在技術儲備上依舊有一點優勢,但是說要當自主品牌的龍頭,估計連奇瑞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當然,奇瑞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畢竟奇瑞是目前自主品牌里平台化造車的先行者。只要奇瑞的營銷和品牌力能夠得到扭轉,那麼奇瑞新車型就會層出不窮的出來。這就是平台化造車的優勢。一旦時機成熟,這個優勢就能被無限放大。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消費者還能認可奇瑞這個品牌,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曾經坐過王位的人,總會覺得自己有一天還能再次重返王位。奇瑞作為曾經自主品牌的龍頭,自然也從沒有放棄過這個目標。只不過留給奇瑞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畢竟競爭對手吉利、長安、長城,以及上汽、廣汽都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發展。
又是兩家車企的對比,從整體上來說吉利和奇瑞已經不在同一高度,吉利 汽車 已經將奇瑞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可能這個差距還非常大。但從技術方面來說,吉利確實不如奇瑞但是從這么多年的發展來看,兩家企業走的路完全是不同的。
吉利 汽車 通過了彎道超車的方式實現了企業爆發式的增長,而奇瑞 汽車 始終在按照常理打牌雖然牌很好但打的很爛,所以從根本上兩家企業的出發點和格局是不一樣的。
有了如此的發展方向不一樣吉利 汽車 有望擠進世界名車的行列,而奇瑞 汽車 最終的結果將會成為某家大企業的研發部門,雖然這種論斷在現在看來就是天方夜譚,但時間會證明事實其實就是這樣,一家不注重營銷的企業一定是走不長的,而營銷加產品品質等於成功,小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吉利 汽車 現階段的產品整體質量提升非常大,所以國產車的龍頭如果不是吉利的話肯定也輪不到奇瑞。
誰是龍頭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把兩輛車放在那裡看的話80%的人會選吉利,把兩輛車開起來對比後80%的人會選奇瑞!(因為我就買過兩輛車,一輛奇瑞一輛吉利)
奇瑞和吉利的發展史有很多相似處,都在同一年進軍 汽車 領域,他們一直是中國 汽車 品牌 探索 的前驅者,奇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品牌的扛旗者,而吉利 汽車 在最近幾年則混的風生水起。
奇瑞成立於1997年,20年間打造了艾瑞澤、瑞虎、QQ和風雲等知名品牌,同時旗下兩家合資企業擁有觀致、捷豹、路虎等品牌;自主創新是奇瑞的發展戰略核心,通過自主創新,奇瑞在DVVT雙可變氣門正時技術、TGD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技術、CVT無極變速器、新能源以及智能技術等核心技術獲得突破,帶動了主系產品全面技術升級。
2018年吉利將有大量新能源產品推進市場,高端自主品牌領克、沃爾沃,在2018年各品牌形象都將大幅提升;除新能源外,吉利 汽車 2018將推出多款產品,在A0級SUV細分市場將布局2款車型,彌補在新市場份額。
「國產 汽車 ·龍頭企業」可分為兩大陣營與多個類別-吉利可上榜
名詞解釋:龍頭!
因為銷量高的品牌不見得技術優秀,知名度高的品牌不見得銷量高,銷量與品牌形象都比較一般的品牌卻不見得沒有技術;能做到綜合評價基於高分的企業必然要面對普遍的否定,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所以任何權威機構給出的答案都不會得到認可,那麼這里也就只能基於不同的評分項目,找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了。
「營銷」&「研發」指兩個領域,並不單純指精於營銷,但也不能否認吉利 汽車 O2O都有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在網路推廣方面並不令人厭惡,因為保持了底線——不以貶低其他國產 汽車 為抬高自己定位的籌碼,這是很難得的結果了。
吉利 汽車 是目前自主品牌 汽車 銷量冠軍,不僅在熱門車型SUV領域有優秀的表現,同時在國產 汽車 弱項轎車方面的表現也很強力。所以在技術研發方面雖然略微遜色一些,但是整體評價可以給出高分。
合資競品可以參考豐田本田日產大眾PSA等等,這些品牌哪個不是主要「研究人」呢?主力車輛的品質與指導價可以說沒有一台是理想匹配的,也就是有非常高的品牌溢價,但是只要抓住了用戶追崇外國 汽車 品牌的心理,那麼銷量同樣可以很高。
然而吉利 汽車 的主力車輛水平總要高於上述競品車企,那麼吉利通過營銷而熱銷也就是無可厚非了;重點是國產 汽車 的市佔率越高,中系車的整體影響力就會越大,所以吉利的熱銷對於推動民族 汽車 工業發展是絕對有利的,或者任何自主品牌的熱銷都有這種價值。
概念自然還是要分開的,但是奇瑞 汽車 的技術儲備還真不如吉利;不論吉利通過自主研發打造的4T14還是4G18直噴機,其中1.4T選項至少獲得過「十佳中國芯」的評價;同時依靠全資收購沃爾沃,獲得了Drive-E系列2.0T發動機的技術,打造的 汽車 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即可。
而奇瑞 汽車 至今也沒有拿得出手的2.0T直噴機,1.6T發動機在上市初期水平不錯,但在2020年已經被多台1.5T國產優秀發動機超越;變速箱只有定位低端的無級變速器和4AT,基礎的雙離合變速箱還要依靠格特拉克這種品牌,但是不能否認這些技術打造入門級車還是可以勝任的。
重點:奇瑞 汽車 在營銷方面的投入似乎也很大,但是與吉利 汽車 相比顯得非常沒有風度;說白了就是奇瑞打造的低端總成也要包裝成高端,同時還要標榜超越某某些品牌,其中大部分是自主品牌。
2020年的行業格局已經是國產 汽車 抱團「反擊」,合資車企的退敗是必然結果,此時中國車企是應該聯盟攜手發力的;很多車企也都在這么做,但是奇瑞在營銷方面卻有些「內斗」的味道;不論善於刷評的是所謂的「自來水」還是第三方公司,這么做都只會讓奇瑞顯得很低級,所以在營銷方面應當改變思路,小農格局成不了大氣候。
1:長城 汽車 屬於「營銷·技術」兩開花的企業。 作為SUV單一車型銷冠,缺少了強大的營銷支持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僅依靠營銷也不能維持數年的銷冠,參考曇花一現的寶駿510也就瞭然了。
長城 汽車 的技術研發投入確實很大也很見成果,直噴技術的4B15&4C20B發動機均為同排量優秀機型,4D20M柴油發動機一度為最強2.0T;DCT450型七檔濕式雙離合挺不錯,同時還有7DCT、縱置9AT以及3.0T-L6(直列六缸)等機型,這些儲備足以支撐產品線覆蓋入門級到高端,一旦皮卡在2021年解禁地級和以下區域,長城 汽車 可能會迎來一次爆發式的增長。
2:比亞迪 汽車 屬於「技術研發頂級·營銷極其失敗」的企業。 全球范圍內再沒有第二家可以完全自主研發並生產三電系統,而且具備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研發,以及具備 28納米的CPU研發的企業。
而且比亞迪的事業群不僅涵蓋乘用車,重心在於商用車、軌道交通、內燃機變速箱研發、三電系統研發、IT研發與代工、材料以及軍工領域。可以說這是家非同一般的「車企」,然而也正因為重心並不在乘用車領域,所以先進的DM3.0混動平台與E平台,最終最大的可能性是作為其他整車廠的供應商。
剩餘的長安 汽車 特點類似於吉利,廣汽傳祺類似於長安但技術略有領先,上汽榮威大通MG類似於大眾 汽車 ;最終民營車企還是要看長城吉利比亞迪,國營車企應當為一汽領頭並成立乘用車型聯盟性質的企業,當然在商用車型領域國營車企還是很強的,比如一汽、重汽、陝汽、北汽福田和江淮 汽車 等等。
不過不論未來具體會是哪些品牌作為龍頭領軍,主導車市的必然會是國產 汽車 ,這是沒有爭議的結論。
天和MCN授權發布
當然是吉利 汽車 了。前些年收購了沃爾沃。現在弄的風生水起。不僅把沃爾沃的轎車業務弄得很棒。整個自己吉利的品牌。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各個級別的車型都有爆款出現。可是奇瑞呢。雖然號稱是中國自主技術的領頭羊。但是又怎麼樣?市場做的一塌糊塗。有人說奇瑞 汽車 就是技術派。但難道吉利不是嗎?整個發展的技術方向,其實大家都是一致的。現在拼的真的是營銷 吉利在這方面做的非常的好。一個私營企業做得這樣。也算是福氣。奇瑞 汽車 作為一個國企。優點和缺點都是那麼的突出。怎麼說呢。一聲嘆息吧。希望未來變得更好吧。最近吉利又入股了賓士 不僅僅經營做得好。又符合國家的鼓勵的方向。只能說。太牛了。希望吉利 汽車 未來成長為中國的超級大企業。
作為奇瑞瑞虎七的車主,我說一下感受,2017年元旦和一個哥們同時提的瑞虎七,他的是台白色的2.0無級變速,我的1.5手動,目前那台無級變速已經行駛了37000公里,我的行駛26262公里,2017年又出了雙離合版本,又一個哥們也提了一台雙離合,現在里程18000公里,目前三台車沒出問題,從沒有給我扔在路上,除了內飾不好看,外形和同級別顯小以為真沒有其他缺點,可以看看我的油耗,我在縣城上下班,來回四公里,全程空調,上下班高峰期,車比較堵,偶爾跑一跑高速,油耗真的很滿意
國產車誰是龍頭?如果我說吉利是龍頭,有人質疑嗎?說奇瑞呢,是不是噴子又准備開噴?實際上,按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標准去衡量,國產車的龍頭都不一樣。
如果從銷量為王的角度 ,吉利無疑是龍頭,連續三年,很可能連續四年,自主品牌銷量第一,截至2020年10月底,吉利 汽車 全球累計銷量順利突破1000萬輛,成為首個實現乘用車產銷1000萬輛的中國品牌車企,這個成績不是龍頭是什麼?
但如果 從市值的角度看 ,比亞迪接近5200億人民幣的市值無疑是最貴的,是市值最高、最值錢的龍頭。
再而,如果 要論資排輩 ,從品牌 歷史 、資歷、戰略意義或定位高端來說,那當之無愧的必然是中國 汽車 產業的圖騰紅旗 汽車 。
又如果從 細分市場和創造記錄 的角度選,哈弗H6連續88個月銷量冠軍,SUV龍頭非長城莫屬。
最後如奇瑞,雖然銷量、市值和吉利、比亞迪等比較存在差距,但 奇瑞也有著自己的優勢,例如奇瑞的研發能力 ,其一款1.6T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0%-41%,是目前上市量產車當中熱效率最高的發動機,另外奇瑞也是是自主品牌當中開發造車平台的先行者等等,奇瑞或許不擅長營銷,但研發技術優勢還是有的。
所以,其實一個國家 汽車 產業的 健康 發展必然是各家車企各具優勢,在相互競爭中又有著自己的明確定位。
而作為車主、消費者,其實去判斷哪家車企才是龍頭實際意義並不大,因為最終的關還鍵是這家車企的產品適合自己,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才是屬於自己的龍頭,假如我想買的是一台轎車,那哈弗H6拿再多的冠軍也與我無關,對不對?
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一家獨大未必有利於市場發展,各有各的特色長處,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各有各的定位和研發方向,讓我們的 汽車 市場產品布局更合理,層次更豐富,更具活力和創造力,從而全面提升自主 汽車 產業的發展,這才是正路。
只要是寫吉利和奇瑞在一起,都說奇瑞好,一旦到了真買車階段,都買吉利!
只有吉利遇到比亞迪,都說比亞迪好,一旦到了買車階段,都買吉利!
吉利奇瑞比亞迪在一起,比亞迪天下無敵,到了買車階段,10個人對比後,7個人選擇吉利,2個選擇奇瑞,1個選擇比亞迪。
奇瑞天天說自己研發,結果一個想要的技術都沒有,最厲害的永遠在實驗室!
比亞迪天天都說自己天下無敵,結果全品牌銷量不如人家一款車銷量。
只有吉利,對標的已經是合資品牌了,最新的平台(底盤)技術媲美世界最先進車企、從1.0到3.5全系列發動機年年升級、新 科技 的運用日新月異、正常開發流程成熟完備、消費者越來越認可。
難道,真的是上網的不買車,買車的不上網?
吉利帝豪對應奇瑞艾瑞澤5,那個車好其實比較起來很簡單,首先你要會開車,然後去4s店試駕一下,這時候你要心裡還沒普,那隻能說明你剛拿到駕駛證,你需要找個不帶有色眼鏡的老司機幫助試駕一下,應該會給你提出合理性建議,其實車黑沒啥意思,黑的時候麻煩你順道來個圖,圖都來不了說明你沒那車,沒車你黑個毛呀
3. 新能源車股票龍頭有哪些
1、比亞迪(002594)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以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電腦零部件及組裝業務為主的IT產業,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產業,並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積極發展包括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LED及電動叉車在內的其他新能源產品。
2、寧德時代(300750)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間2011年,總部地址中國福建。寧德核心技術為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及製造能力。主營業務CATL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
3、英可瑞(300713)
專注於電力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定位服務於中高端直流電源系統製造商,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為基礎,在經營過程中堅持走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道路,為客戶提供設備配套及其服務,實現企業價值與客戶價值共同成長。公司成立十多年來,英可瑞一直在努力建設高素質研發團隊,積極擔當電源行業技術創新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和軟體著作權。
4、星源材質(300568)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9月,是中國戰略新興產業新能源材料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12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星源材質,股票代碼:300568。
星源材質已成立廣東省微孔電池隔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深圳市鋰電池隔膜工程技術中心、深圳市高分子材料特種功能膜工程實驗室;多次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為《鋰離子電池聚烯烴隔膜》國家標准牽頭單位及國標起草編委會副組長;並多次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國際專利與名牌博覽會金獎。
5、欣旺達(300207)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2月9日,總部位於中國深圳,2011年4月在創業板成功上市(300207),公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多所國內知名高校在電動汽車電池、石墨烯、電池材料等多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截止2016年末,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擁有和申報的專利共計217項,其中獲得授權120項、申報專利97項。
6、星雲股份(300648)
福建星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總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星雲科技園內,是一家專業研發並生產銷售鋰電池組檢測設備、雙向變流器及鋰電池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7、克來機電(603960)
上海克來機電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於2017年3月14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3960。公司以汽車及零配件業高度自動化生產需求為契機,聚焦汽車電子、汽車內飾零配件自動化生產、檢測設備領域,憑借人人參與創新的學習研發精神和7×24式貼身服務理念,快速發展。
4. 汽車零部件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您好,汽車零部件股票龍頭股有華域汽車、寧波華翔、萬里揚、 恆帥股份、卡倍億、銳新科技、阿爾特、雙飛股份等等。
華域汽車:
汽車零部件龍頭。公司汽車內飾、輕量化鑄鋁、油箱系統、汽車電子等業務和產品正在拓展國際市場。
寧波華翔:
汽車零部件龍頭。寧波華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公司,成立於2001年。
萬里揚:
汽車零部件龍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產品覆蓋乘用車變速器、商用車變速器、新能源驅動系統以及汽車內飾件等汽車零部件,以浙江為中心,安徽、遼寧、山東、河北、江西、江蘇為基地的集團化企業,擁有10餘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總資產近100億元人民幣,相關產品的產銷量、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列。
濰柴動力:
公司始終堅持產品經營、資本運營雙輪驅動的運營策略,致力於打造最具成本、技術和品質三大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成功構築起了動力總成、整車整機、液壓控制和汽車零部件四大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形成了全國汽車行業最完整、最富競爭力的產業鏈。
萬向錢潮:
萬向集團和萬向電動汽車承諾,公司所開發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產品為萬向電動汽車公司汽車零部件采購的優先或獨家供應商;萬向電動汽車對公司開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給以技術及市場業務等方面全力的支持。
威孚高科:
國內汽車核心零部件骨幹企業,現有的汽車零部件核心業務80%的產品均與電控系統配套和實現電控化,在自主品牌中處於領先地位;主營業務產品為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產品、汽車尾氣後處理系統產品和進氣系統產品。
恆立實業:
2018年年報披露,公司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在穩定中聯重科吊車空調系統的基礎上,公司將對2017年開發的一汽柳特、一汽凌源卡車空調系統以及奇瑞汽車、浙江康迪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市場進行鞏固,並加大配套額度,同時加快拓展新的卡車空調系統以及新能源公交客車空調系統的研發。
襄陽軸承:
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68年,是我國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投資1.2億元建設的專為我國汽車製造配套軸承的國家重點項目;199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
模塑科技: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汽車零部件、塑料製品、模具、模塑高科技產品的開發研製、銷售。
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股票其他的還有: 恆帥股份、卡倍億、銳新科技、阿爾特、雙飛股份、艾可藍、金力永磁、欣銳科技、越博動力、西菱動力、科創新源、國立科技、英可瑞、威唐工業、兆豐股份、蠡湖股份、隆盛科技等。
5. 祥源新材2021年前景祥源新材上市時股價是多少股票祥源新材行情如何
從國家禁止收購洋垃圾開始,國內塑膠的價格比以前更貴了,而A股中塑膠製品指數直線走高,一路逼近新高。面對塑膠製品指數的不斷上漲的局面,我們是否能夠持有相關行業中的某一隻股票分一杯羹呢?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對塑膠製品行業的一家優秀公司--祥源新材做一個深入了解。
在開始分析祥源新材前,我要把最近整理的這份塑膠製品行業龍頭股名單和各位小夥伴們分享一下,想接下去了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哦:寶藏資料:塑膠製品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祥源新材創於2003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業生產與銷售環保交聯聚烯烴泡棉(XPE/IXPE/IXPP)及聚氨酯泡棉(PU),產品暢銷國內各地及海外,當下是國內同行業的領導者,聚烯烴泡棉的年產量高於9000噸。所生產材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內飾領域、電子領域、包裝緩存、醫療等領域。
簡單地對祥源新材的公司情況做了介紹後,我們就來看一下祥源新材公司有著怎樣吸引人的亮點,是否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客戶資源優勢
公司產品被多個知名公司應用,並通過下游進入財富500強企業HomeDepot、Lowe's的供應體系。
在電子消費的專業中,公司產品被使用於OPPO、VIVO 等知名品牌的電子設備。在汽車內飾材料領域中,公司產品被應用於福特、長安、長城等品牌的汽車內飾。在家電領域,公司產品被應用於美的、格力、海爾等知名品牌的電器產品。有了以上這些知名品牌的應用,將有利於挖掘行業內的其他潛在客戶,為公司營收提供持續增長的保障。
![](http://www.newgenesiscap.com/images/loading.jpg)
亮點二:公司研發實力強,產能擴展有利於長遠發展
公司具備生產0.06mm厚度的IXPE材料及IXPP材料的實力,可以實現製造多種型號、多重應用領域的IXPE、IXPP材料。不僅如此,公司的生產成本也下降了。
由於篇幅受限,和祥源新材有關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更多資料,我都放到了這篇研報裡面,感興趣的朋友趕快打開看看吧:【深度研報】祥源新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隨著國際和國內對於環保健康的意識一直在提高,傳統的塑膠材料正逐漸被擁有環保健康特性的聚烯烴發泡替代,並且成為該領域的首選材料也有望實現。而且在我國,高端聚烯烴發泡材料需求量在將來一段時間內會逐步提高,各行業對聚烯烴發泡材料的需求量穩步上升。
由於祥源新材的技術進步跟設備升級,公司產品質量不斷的提升,產品類型也在增多,不斷加強公司在國際的競爭優勢。
三、總結
總結一下,祥源新材屬於聚烯烴發泡行業的龍頭,將持續擴張市場,有望成為國際新材料冠軍企業,是一家做得非常好的塑膠製品行業公司。不過文章一般不具有時效性,如果想更准確地預測祥源新材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人士為你分析股市行情,看下祥源新材如今的行情是不是到買入或賣出的絕佳時機:【免費】測一測祥源新材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6. 汽車內飾以及模具50強名單
中國汽車模具前十強的企業我道是知道如:一汽(長春)、東風(湖北十堰)、天津、成飛(四川)、躍進(南京)、哈飛(哈爾濱)、獲原(上海)、北汽福田(山東)、富鈴(浙江)、興林(河北)。如想了解更多企業也可上模具英才網,
7. 祥源新材的股票價值,300980的股票價值
自從國家不再允許收購洋垃圾後,國內塑膠的價格持續走高,然而A股中塑膠製品指數連連走高,一路逼近紀錄。對於塑膠製品指數的不斷上漲我們能不能去持有相關行業中的某一隻股票並分一杯羹呢?那麼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對塑膠製品行業的一家優秀公司--祥源新材做一個深入了解。
在並未開始對祥源新材進行分析的時候,我分享給各位朋友一份塑膠製品行業龍頭股名單,戳開下方鏈接就能瀏覽:寶藏資料:塑膠製品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祥源新材創於2003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業生產與銷售環保交聯聚烯烴泡棉(XPE/IXPE/IXPP)及聚氨酯泡棉(PU),產品暢銷國內各地及海外,如今是國內同行業的佼佼者,年產聚烯烴泡棉要多於9000噸。它所生產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內飾領域、電子領域、包裝緩存、醫療等方面,
簡單地說明了一下祥源新材的一些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一下祥源新材公司有著什麼樣的優點,值不值得我們去投資呢?
亮點一:客戶資源優勢
公司產品被多個知名公司應用,並通過下游進入財富500強企業HomeDepot、Lowe's的供應體系。
在電子消費的專業中,公司產品被使用於OPPO、VIVO 等知名品牌的電子設備。公司生產的產品也被應用於汽車內飾材料領域中,像福特、長安、長城等品牌的汽車內飾也使用了公司的產品。公司生產的產品也被應用於家電領域的美的、格力、海爾等知名品牌的電器生產當中。有了前邊所說的這些知名品牌的應用,將有利於與行業內的其他客戶合作,使得公司營收持續增長。
![](http://www.newgenesiscap.com/images/loading.jpg)
亮點二:公司研發實力強,產能擴展有利於長遠發展
公司能鑄造0.06mm厚度的IXPE材料及IXPP材料等高難度的產品,帶來了生產多種型號、多重應用領域的IXPE、IXPP材料的才能。不僅如此,公司的生產成本正在逐漸下降。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祥源新材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總結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就能閱讀:【深度研報】祥源新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隨著國際和國內環保健康意識的一直在增強,傳統的塑膠材料將會被聚烯烴發泡(擁有環保健康特性)替代,並有望實現成為該領域的首選材料。而且在我國,高端聚烯烴發泡材料需求量在他日會逐步抬高,各行業對聚烯烴發泡材料的需求量也一直都在增高。
隨著祥源新材的技術創新與設備更新,公司產品質量將不斷提升,豐富產品類型,不斷加強公司在國際的競爭優勢。
三、總結
歸納一下,祥源新材就是聚烯烴發泡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將持續延展市場,有望成為國際新材料領銜企業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塑膠製品行業公司。然則文章總是滯後於實時情況,如若想更准確地預測祥源新材未來有著什麼樣的行情,那就戳下方鏈接吧,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祥源新材如今的行情是不是到買入或賣出的絕佳時機:【免費】測一測祥源新材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8. 祥源新材的股票行情,300980的股票行情
自從洋垃圾被國家禁止收購後,國內塑膠的價格持續走高,而A股中塑膠製品指數步步高升,一路逼近新高。在塑膠製品指數的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我們是否也能夠持有相關行業中的某一隻股票而去分一杯羹呢?那麼今天我就和各位小夥伴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塑膠製品行業的一家優秀公司--祥源新材。
在還沒有開始了解祥源新材的時候,我要先把塑膠製品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看看,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打開鏈接哦:寶藏資料:塑膠製品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祥源新材創於2003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專業生產與銷售環保交聯聚烯烴泡棉(XPE/IXPE/IXPP)及聚氨酯泡棉(PU),產品暢銷國內各地及海外,當今是國內同行業的領頭羊,年產聚烯烴泡棉超過9000噸。它所生產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汽車內飾領域、電子領域、包裝緩存、醫療等方面,
簡單地對祥源新材的公司情況做了介紹後,我們來看下祥源新材公司有什麼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客戶資源優勢
公司產品被多個知名公司應用,並通過下游進入財富500強企業HomeDepot、Lowe's的供應體系。
公司產品在電子消費領域中應用於OPPO、VIVO 等知名品牌的電子設備。在汽車內飾材料的領域當中,福特、長安、長城等品牌的汽車內飾都使用了公司的產品。在家電領域當中,像美的,格力,海爾等知名品牌的電器產品也用到了公司的產品。有了上述的知名品牌的應用,將有助於開拓行業內的其他客戶市場,使得公司持續增長地營收。
亮點二:公司研發實力強,產能擴展有利於長遠發展
公司能鑄造0.06mm厚度的IXPE材料及IXPP材料等高難度的產品,生產多種型號、多重應用領域的IXPE、IXPP材料完全不在話下。除此之外,公司生產成本逐步下降。
因為對於篇幅有要求,相關於祥源新材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這兩方面的資料和信息,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祥源新材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隨著國際和國內環保健康意識的一直在增強,塑膠材料正在被擁有環保健康特性的聚烯烴發泡漸漸代替,並且成為該領域的首選材料也有望實現。而且在我國,高端聚烯烴發泡材料需求量在他日會逐步抬高,各行業對聚烯烴發泡材料的需求量穩步上升。
藉助祥源新材的技術創新,以及設備升級,公司產品質量將不斷提升,豐富產品類型,不斷提升公司在國際方面的競爭力。
三、總結
概括一下,祥源新材可以說是聚烯烴發泡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將陸續拓展市場,有望成為國際新材料首席企業,是一家做得非常到位的塑膠製品行業公司。然則文章都具有一個特點就是滯後,假設想更准確地預測祥源新材未來行情如何,直接把下方鏈接打開就好了,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祥源新材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祥源新材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9. 中國恆大再度增持恆大汽車255萬股 持股比例升至74.4%
財經網汽車訊?中國恆大再增持恆大汽車255萬股,耗資約7412.85萬港元。
據香港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12月9日,中國恆大以場內每股均價29.07港元再度增持恆大汽車255萬股,耗資約7412.85萬港元。
增持後,中國恆大持股恆大汽車比例由74.41%上升至74.44%。
這是中國恆大近段時間第三次增持恆大汽車。
12月2日,中國恆大增持恆大汽車約2233萬股,合計耗資6.38億港元。12月3日,中國恆大再度增持恆大汽車,兩天合資增持4776萬股,共耗資約13億港元,持股比例增至74.03%。
當時有分析師認為,恆大汽車獲大股東回購股票,可提振投資者信心。而且隨著恆馳品牌明年陸續量產,股價有望進一步提升。
該分析師表示,恆大汽車股價正處於價值窪地,目前僅為特斯拉的十七分之一。在產品規劃、產能布局領域,恆大汽車全面對標特斯拉,且在產品研發及製造基地規劃等方面後勁較足。他認為,恆大汽車股價擁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近段時間,恆大汽車動作頻頻。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中國恆大增持也是為表決造車的決心。
連日來,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前往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研究院、全球電池研究總院等地,對外透露恆大造車的決心。
恆大汽車還陸續發布恆馳1實車圖片、路跑視頻以及內飾設計等消息。
據恆大汽車介紹,恆馳1定位全球首款純電旗艦D級轎車,全面對標特斯拉ModelS。按照恆馳系列命名規則「恆馳+數字+兩個英文字母」,恆馳1命名或為「恆馳1FS」,售價或在50萬以上。
恆大計劃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十大智能製造基地。在恆大全球研究總院,許家印提及集團新能源汽車目標,「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汽車內飾的國內現狀
廣義地講,內飾不止是內飾件。經調研發現,在一定時期的車主特別講究內部空間。鑒於多方面原因考慮(經濟性、政策引導還有實用方便性等),他們傾向於購買的車型外面小、裡面大在一定時期,汽車內部空間的重要性上升得非常快。在2004年,僅有4%的車主把車子內部空間放在首要的購車原因,到了2008年這一比例上升到9%。
中國消費者注重外在感觀較多的一方面原因,是和中國市場的發展特點相關。中國的消費者大多都是首次購車,對用車經驗了解不多,他們在乎價格,外觀式樣,內飾空間,手感和視覺和諧等這些表象的標桿。對一系列參數、動力性能等方面,不能說不重視,但了解得不多,缺乏判斷的能力。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於花費大量精力設計汽車外觀的製造商來說,汽車內飾只是一個缺少重視的後續問題。從私人用車市場開始快速增長起,人們才逐漸開始關注汽車內飾,內飾設計也慢慢開始發展。但迄今國內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