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帕特里克工業的股票市值

帕特里克工業的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3-01-04 14:43:25

⑴ 巴菲特的相關書籍

個人感覺看投資類的書不求多而求精,以下是搜集的一部分書,像巴菲特本人著作《從100到160億》還是買一本回家慢慢體味吧。

經典名作推薦《巴菲特原則》,《巴菲特經典投資案例》,《巴菲特怎樣選擇成長股》,《投資聖經:巴菲特的真實故事》(連載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8215/30241/)。

一個資料很全的投資論壇,注冊下,你會發現投資天地如此寬廣,世界如此大同:http://bbs.macd.cn/

英國人里奧·高夫寫的《一次讀完25本投資經典》(吉林人民出版社),裡面有幾本書值得推薦給大家。里奧·高夫推薦的第一本書是《金錢游戲》(亞當·史密斯)。這本書在中國大陸沒有譯本,很奇怪,因為裡面的一些故事情節還是蠻有意思的。比如身為投機客的作者為了賭贏可可的上漲期貨合約,派了一名「間諜」馬文去非洲迦納,考察那裡的蟲害是否嚴重。不幸的是,馬文在叢林中被水蛭叮滿了全身,又被村子的居民扔進了一個熱油鍋里。史密斯最後當然是損失慘重,但馬文並沒死,那些熱油是給他治傷的。
第二本書是《像大亨般思考》,我不敢恭維。這種勵志書與傳銷一樣,有著很大的市場,可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同樣,我也多次拿起羅伯特·清崎寫的《富爸爸窮爸爸》之類的書,可讀了幾行字,便覺得像個膚淺的騙子的巧舌如簧。當然我佩服這個美籍日本人通過《富爸爸》系列發財致富的本領,但他向人灌輸的「智慧」實在小兒科。
《漫步華爾街》(伯頓·麥基爾)。這本書很棒,它是我的啟蒙書籍之一。我1991年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後,坊間還沒有什麼合適和有趣的證券書籍,只有台灣地區過來的一些圖書在充數。而《漫步華爾街》就是大陸最早翻譯的一批投資經典之一(2002年的上海財大版是近年最新的譯本)。盡管十幾年過去了,我仍然對麥基爾從猩猩擲飛鏢得來的投資組合可以大勝基金經理人的例子記憶猶新,而且我贊同里奧·高夫的評論,《漫步華爾街》是對「股市不同的理論提出最詳盡、清楚解說的投資經典」。2004年麥基爾應博時基金公司的邀請,來到中國講演,似乎沒有引起像其他投資大師來華般的轟動,但我看了記者對他的訪談錄,還是倍感平實、親切。如果一個初入市的投資者想真正入門「華爾街」的話,或不想被充斥著騙子的股評家蒙蔽,不妨先讀一下《漫步華爾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也曾出版了麥基爾與中國大陸在美國的學者梅建平合著的《全球獵商機》,卻遜色不少。

《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
《巴菲特:從100元到160億》

《巴菲特:美國資本家的特質》(羅傑·洛文斯坦),海南出版社的書名譯為《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傳》,這似乎更加貼切些。這本書是巴菲特傳記進入大陸最早也是最好的一本。當然後來出版的大量有關巴菲特的書籍也不錯,如《福布斯》評出的「全球最具響應力的二十部商業書」中的《沃倫·巴菲特之路》(小羅伯特·G·海格士多姆)。除了《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外,《投資聖經》(安迪·基爾帕特里克)和《巴菲特:從100元到160億》頗值得一讀,前者未必精彩,但很細微很全面,簡直就是有關巴菲特的網路全書,可以當辭典翻查。後者由巴菲特寫的公司年報文章摘編而成,天底下可能沒有第二家公司的年報,會受到如伯克希爾公司年報那般的熱烈歡迎。這當然有著狂熱崇拜的成份,但巴菲特親筆寫的東西也確實引人入勝。而且,我以為比起各種巴菲特的傳聞軼事,年報是最偉大的投資教科書。遺憾的是,《巴菲特:從100元到160億》未收錄近幾年的巴菲特年報摘錄,也沒作過修訂。
《戰勝華爾街》

《征服股海》(彼得·林奇)這本書在上海財大版上譯成了《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是共同基金經理的傑出代表,為了基金營銷,有些基金公司會花功夫包裝「明星經理」,彼得·林奇也是由富達基金公司推出的明星。不過,大多數明星基金經理都隨風消逝,像彼得·林奇那般有自己的投資哲學並至今被人認可的經理可謂鳳毛麟角。彼得·林奇有一個投資觀點我一直很受用,那就是你不必千里迢迢或費盡心思去調研自己不熟悉的上市公司,好股票就在你身邊,比如你夫人愛穿的服裝自己孩子愛喝的飲料。彼得·林奇和巴菲特有一點是共通的,不買自己搞不懂的產品和公司股票,比如一些「神秘」的高科技產品。我最近又細讀了他的另一部作品《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覺得林奇真是個很平實通達的人物,不偏不倚,高人啊。一般來說,基金經理都不會倡導散戶自己投資,否則他們收誰的管理費呢。林奇卻不然,他談到散戶投資有很多優勢,沒有必要去買基金。另外,一般基金經理也喜歡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專家」,至少要「專業」,讓傻傻的客戶肅然起敬,而林奇強調「我將繼續盡可能地像一個業余投資者那樣思考投資上的問題」。大多數投資股票的人還有一個偏見,就是對買房興趣不大,可是林奇勸大家投資股票前先買房,他認為,同樣是買股票和房產,後者大多時候不會像投資股票那般讓你後悔不已。
彼得·林奇有些直覺很深刻。有一次,林奇到一家名為Tandon的熱門軟體公司去,見到一位投資者關系辦公室的人員,他來公司的時間不長,卻持有公司股票和期權的市值達2000萬美元。一位普通工作人員因公司變得如此富有,讓林奇頓生警覺。Tandon股價已上漲了8倍,市盈率極高,若再漲一倍,他的資產不是變成了4000萬美元?林奇果斷地拒絕了購買Tandon的建議。後來,Tandon從35多美元跌到1美元多。

《金融煉金術》
《開放社會》

投資大師都挺有風格的,索羅斯和林奇迥然不同。林奇評論索羅斯「是通過製造讓人難解的頭寸,如賣出黃金,買進看跌期權,對澳大利亞證券進行套期保值,賺了一大筆錢」。而且林奇坦承,他也搞不懂索羅斯的把戲。相對而言,林奇和巴菲特卻是很美國化的投資大師,林奇評論巴菲特「是所有人中最為出色的投資者,他所尋找的機會類型跟我的幾乎一樣,惟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旦他找到了這樣的機會,就會把這家公司的股票全部買下來。」
比起美國式的實用主義文化,索羅斯顯得很玄,他是典型的「老歐洲產物」。除了《超越指數》外,坊間有不少關於索羅斯的傳記和「如是說」,可我覺得可以盡量讀投資大師自己的著作,尤其是像索羅斯這種很難用「他人」語言概括的人。
正如林奇所言,索羅斯的許多市場舉動令人費解難懂,人們便抓住他狙擊英鎊等故事,大肆渲染,這就把他下降到一個狡詐的對沖基金經理的層面上了。我很幸運,因為索羅斯的著作言必稱波普爾,而後者是我大學時代花過功夫研究的科學哲學大師。
由於本文不是專門討論索羅斯更不是波普爾思想介紹,我長話短說,索羅斯對波普爾的「證偽理論」和開放哲學大為贊賞,決心將它們用到金融市場上去。索羅斯認為自己不僅沒擁有絕對真理,而且也沒必要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的理念是不是真理,他的行動哲學就是要不斷被「證偽」,也就是說隨時准備出錯,然後修正之,因為這對一個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上的投機客太重要了。
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確實不好懂,不過,我曾把這本書作為陪我遊走世界各地的「休閑書」,且讀得津津有味!商務印書館出了他的另兩本專著《開放社會》和《索羅斯論全球化》,要好讀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拿來一讀。
如果讀者想對波普爾有研究,坊間有許多他的譯著,但我建議讀讀《維特根斯坦的拔火根》(長春出版社),裡面的兩個主人公之一就是波普爾。這書寫得非常有趣,可以看出發現開放理論的人未必是開放的人物。

《國際九大投資基金經理訪談錄》

這是里奧·高夫推薦的三本書,我覺得沒什麼大意思。《專業投機原理》(維克多·斯波朗迪)是本暢銷書,大陸由宇航出版社出版,書名起得很吸引人,但放在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的副標題上才合適。因為《專業投機原理》是本大雜燴,拿出許多東西來唬弄人,類似的投資理財書極多,只不過該作者更會包裝而已。《股市大亨》/《新股市大亨》(約翰·崔恩)也是暢銷書,收集了許多投資大師的故事。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讀這些投資大師的原作,原因是故事並不能反映投資智慧和理念。《金融怪傑》(傑克·史瓦傑)描述的是交易員的故事,這類書有不少,隨便翻翻而已。
里奧·高夫在選擇《股市大亨》時,曾談到它曾對海外有過較大的影響,但在中國大陸卻沒有。在九十年代初期,倒是在《上海證券報》的專題版上連載過《國際九大投資基金經理訪談錄》(史振邦編譯),當時這類書籍在大陸根本沒有,所以引起不小的轟動,後來由我們將它編成書籍,很是暢銷。到了九十年代後期,我們又將《上海證券報》上的「實戰經典」專版上的文章匯成《國際投資基金經理談股論道》(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但影響力已經明顯不如前書。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一次讀完25本投資經典》的第十本書是《論凱恩斯》(羅伯特·史卡斯基著)。里奧·高夫認為凱恩斯是投資大師,非常正確。經濟學家一般在投資方面是屢戰屢敗,像大經濟學家費雪在1929年大崩潰前夕仍樂觀過頭,已成為經典案例。而1998年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直接操盤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覆滅,使人們對經濟學家的實踐能力的懷疑更是雪上加霜。但凱恩斯是個例外。這倒不是說凱恩斯曾從事期貨、股票、外匯等多種投資,而且成績似乎不錯(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但有人也認為凱恩斯最終的投資結果並不成功),而是因為凱恩斯在他的著作中時時顯露了對投資市場復雜性的深刻理解,如「選美女理論」、「搶座位」,已深入到行為金融學和心理學層面。坊間有凱恩斯文集,其中一本就是《投資的藝術》(江蘇人民出版社),不過真正的精華還是那本經典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股票作手回憶錄》

接下來的《股票作手回憶錄》(愛德溫·李費佛)盡管作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卻經久不衰,它確實像一部經典的西部片般魅力長存。後來很多書有意無意地模仿《股市作手回憶錄》,偏偏就是缺了那種感覺和深入人心的激烈。這本書描寫的是美國早年的市場環境,充滿了欺詐和操縱,但許多教訓和經驗值得後人借鑒。按高夫的說法,最讓人感慨的是書中的原型交易員大敗於1929年的股市崩盤,一蹶不振,在1940年飲彈自盡,真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啊(在許多方面,出色的交易員與紅顏不乏相似之處)。在中國大陸,《股票作手回憶錄》從來沒有暢銷過,卻是一本常銷書。

《證券分析》
《聰明的投資者》
《價值再發現:走近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

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更多地被譯成《聰明的投資者》,它是巴菲特向崇拜者推薦的必讀書。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是基本面分析派的開山力作,當然經典,不過我卻幾番猶豫是否要列入55本書目中去,因為我自己也沒讀完!在我籌劃期間,就定下一個標准,那就是無趣的或硬啃的書都不列入進去,如威廉·夏普的《投資組合理論與資本市場》也許很重要,可是我只是選了一部分閱讀而已。我雖然讀過許多大部頭的金融投資教科書,卻總覺得不少論述華而不實。
《證券分析》太晦澀,《聰明的投資者》好讀點,但我還建議大家讀一本叫《價值再發現:走近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機械工業出版社),這本書精選了格雷厄姆的一些文章、演講及訪談,如在1932年《福布斯》雜志上發表的《美國企業是否值得活下去?》,當時紐交所掛牌的公司中,超過30%的公司股票的價值低於其解散並清算出售的價值,格雷厄姆向大家發出信號,現在該是安全地回到股票中去的時候了。還有一篇是1955年3月格雷厄姆在美國參議會銀行貨幣委員會上的證詞,主要是討論影響股票買賣的因素是哪些,它的轟動性當然不能和老摩根在去世前不久的國會證詞相比,但非常有趣,值得一讀。《價值再發現》還發表了格雷厄姆在紐約金融學院的演講稿,共有十講,也是清晰了解這位證券分析之父思路的好辦法。
格雷厄姆的著作在大陸翻譯得較全,如《儲備與穩定》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解讀》都有中譯本。

《怎樣選擇成長股》

《非常潛力股》(費利普·費舍),海南出版社的譯名是《怎樣選擇成長股》。眾所周知,巴菲特將自己成功的理論基礎歸於兩個人,一個是恩師格雷厄姆,另一個就是費舍。通俗地說,格雷厄姆教巴菲特如何拾起還能吸上幾口的煙蒂,而費舍教他如何發現味道極佳的好煙。價廉物美的股票固然好,可不易找,尤其是在大牛市中,而費舍認為,價貴物美的股票也可以買,因為隨著企業的成長,價貴會變得相對便宜。格雷厄姆與巴菲特面臨的市場環境迥然不同,一個是二次大戰前且遭遇大蕭條的熊多牛少的市場(格雷厄姆在1929年的大崩盤後喪失了35%的價值),另一個是戰後美國走向全球經濟獨霸的階段,投資策略和方法當然會改變。關於費舍的成長股理論,我曾在幾年前的《財經》雜志上長文介紹過,以新聞報道為價值取向的主編胡舒立對我不厭其煩的一期又一期的文章失去了耐心,終於一次在我的文章最後加上「本文完」的字樣,強行停止長篇大論,有趣得緊啊。
從閱讀效果看,熊市裡讀格雷厄姆、牛市裡讀費舍比較合適。

《江恩:華爾街四十五年》、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高夫下面推薦的兩本書是有關技術分析的——《江恩:華爾街四十五年》(江恩)和《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羅伯特·愛德華和約翰·邁吉)。對這兩本書,高夫與其說是將信將疑,還不如說是基本否定,勉強推薦只是因為它們對不少投資者有影響力。好笑的是,高夫竟把《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比作希特勒的《我的奮斗》,原因是它們都有歷史價值!
絕大多數投資大師對技術分析派不屑一顧,乃至於認為他們在行江湖騙術,我過去也如是想。在十多年的中國股市中,股價波動主要是由政策、人為操縱和偶然的公司盈利因素決定,技術分析如何有用武之地?我曾有一個觀點,讀懂技術圖形只對想和莊家一賭的人有用,這與如何辨識地下錢庄的地址一樣。莊家在每天股價的行走上做足功夫,劃出技術分析經典圖型,讓參與者一起入局賭一把。
至少從中國股市的經驗看,技術分析派中出的騙子最多,像寫《短線是銀》的唐能通之流數不勝數,對散戶的傷害也最深,但接受所謂技術分析的土壤很肥沃,因為不勞而獲賺快錢是人的慾望。
我現在仍沒有改變上述看法,但試圖對技術分析做點研究,因為它是金融心理學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不了解它,做不好投資。技術分析的重點是研究趨勢,雖然它未必能清晰地指出趨勢。但絕不能和趨勢作對,是一條重要的控制風險原則,很多人知道卻經常做不到這點,如果利用技術分析的「教條」督促一下自己,未必是件不妙的事情。又如,技術圖型有種「自我實現」效應,很多人拋售股票的原因僅僅是別人在拋,反之亦然。
《江恩:華爾街四十五年》中最好的章節可能是「歷史上的大炒家」,江恩舉了不少大炒家的故事,其中一個就是上述股票作手利文摩爾。江恩稱利文摩爾是個有信用的人,他雖然屢屢破產,但只要恢復元氣,一定還債(包括欠江恩的錢)。高夫曾提到利文摩爾在1929年便徹底失敗,而江恩說他在1934年再次破產後又賺了錢,當然最後確實在破產狀態下自殺。《金融心理學》的作者拉斯·特維德還提到過利文摩爾是如何逃過1929年大崩盤的,當時他僱傭40名「統計員」作為助手,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對下跌和上漲的股票家數進行計算。在他們廣泛選取的1002隻股票中,有614隻同一時期下跌,只有338隻上漲,所以盡管工業指數成份股漲勢喜人,利文摩爾感到大勢不妙,趕緊走人。
江恩對這位大炒家的總結是:「利文摩爾的弱點之一是他除了學習如何賺錢之外,什麼都不學。他從不學習保存資金的方法。他貪心,有權力欲,所以當他賺了一大筆錢以後,就不再穩妥地進行交易。他試圖讓市場跟著他的意願走,而不是等待市場自然地轉勢」。這也是所有最終失敗的大炒家的通病,當他們賺到大錢後,就忘卻了遇事小心謹慎的成功之道,變得過度交易,沒考慮意外的出現,忘乎所以,最後市場經常只有他一個買家,其他都是賣家。
江恩的下面一段話已超出了技術分析的范疇:「任何投資者都應在交易的時候記住,他可能是錯的。那麼他怎樣才能糾正錯誤呢?答案是設置止蝕單,這樣可以減少損失。除非一個人知道他要冒多大的風險,以及在一筆交易中他的資金要冒多大的風險,否則他就不應該開始投機。因為如果不知道這些基本的規則,那麼他遲早會因為意外的出現而爆倉」。
要掌握技術分析勢必要了解心理學,《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的作者之一約翰·瑪吉還有一本《戰勝華爾街》的書也由機械工業出版社譯出。坊間有無數的「戰勝華爾街」,這本敘述的是「成功投資的心理學與哲學」,有點意思。比如書中講了很多有關地圖的故事,不失為一種理解技術圖形的哲學涵義的方法。

《與天為敵》

里奧·高夫推薦的第十六本書是彼得·伯恩斯坦的《與天為敵》。伯恩斯坦是《投資組合管理期刊》的創辦者(1974年),更是一位將復雜的投資理論和觀念注釋成風格清新的故事的高手。我每每讀伯恩斯坦的書,就覺得是在讀歷史小說,極有快感。《與天為敵》的副標題是「風險探索傳奇」,從希臘、文藝復興一直聊到現代,主要涉及不少概率問題,但寫得極人性化。伯恩斯坦的另一本《投資革命》(上海遠東出版社)講的是馬克維茨、默頓、薩謬爾森、米勒、莫迪格里亞尼等經濟學家是如同把高深莫測的理論用於華爾街的實踐上的,讀者看完之後,就不會被所謂的「火箭科學」之流的金融工程蒙得暈頭轉向了。伯恩斯坦的另一本書《黃金的魔力》沒有中譯簡體字本,寫的是黃金的歷史,大家之作。
《投資組合管理期刊》對伯恩斯坦的助益很大,他坦承:「是這份雜志使我更年輕了,而非別的什麼東西,因為學習的過程是很緊張的,當你必須要讀所有那些材料——是你細讀,而不是瀏覽,並且好的壞的都讀——你就不能不從中學到東西」。
伯恩斯坦近年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過一篇《投資的核心》的短文,描述不確定性始終圍繞著我們,其中不乏警句般的風格:
「在投資者頭腦比較冷靜的時候,投資者知道他們沒有能力預知未來。然而,在處於極端恐慌或狂想的心理狀態下時,他們對其預測變得非常大膽:他們的行為使人感覺好像不確定性已經消失了,結果是毫無疑問的一樣。現實突然轉變成了那個假象的未來,其中結果是已知的。這種情況是很少發生的,但他們也是難以讓人忘記的:市場的大起大落就是由投資者的心裡從懷疑到確定的轉變形成的」
「歷史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有關市場行為的教訓,盡管如此,以延伸不可重復的過去的長期因素適用范圍方式來預計長期期望收益是非常危險的。盡管沒有人會懷疑老摩根的推測,即資本市場永遠是在波動的,但是並沒有事先確定的市場必定會恢復到的均值。在20年或者30年中收益率即使只有1—2個百分點的差異,也會造成最終財富的巨大差別」
「投資不像許多其他的領域:因為不確定性是根深蒂固的,大多數的勝利都會屬於烏龜,而不屬於兔子」。

《24天:安然垮台真相》
《瑪莎的公司》

我不明白高夫接下來為什麼推薦《戰勝道瓊斯》(麥克·歐希金斯/約翰·道恩士),因為它的內容很普通,沒看出什麼成功之道來。而下面的《放空巧術》(凱薩琳·史丹利)和《統計會說謊》(達倫·霍夫)被上海財大出版社譯成《賣空的藝術》和《統計陷阱》。《統計陷阱》是本很有趣的小冊子,由一位有統計背景的新聞記者所寫,但它首先最適合的是廣大的新聞工作者,因為他們稍有統計常識,不會犯很多低級錯誤。《賣空的藝術》也不錯,有許多個案,可是缺乏具體的情境。我建議大家讀兩本有助賣空的書,一本是《24天:安然垮台真相》(上海遠東出版社),另一本是《瑪莎的公司》(中信出版社)。
安然公司欺詐案早已真相大白,似乎沒什麼可深挖的地方。我當時見到《24天:安然垮台真相》,也是這個意思。但有位朋友建議我一讀,我看後才發現安然公司垮台有相當的偶然性,它肇始於公司的CEO斯基林的辭職,《華爾街日報》的兩位記者覺得有點奇怪,便想寫點東西,後來他們又很偶然地發現了公司年報中的「相關合作交易」的欄目,這些東西早被許多分析人員和基金經理讀過,記者們卻找到了公司財務總監法斯托在關聯公司兼職的情況,本想抓些「小辮子」,沒想越攪越渾,事情一發不可收拾。當然,在書中也介紹了一些放空者竭力幫助記者的故事,他們是揭穿黑幕不可缺少的一環。
放空的真正藝術在於不僅能夠看空一家公司或一個市場,還得在合適的時機放空,這確實需要「一葉知秋」的本領,乃至運氣使然。對於喜歡人文歷史思索的朋友,還可以看看林達寫的《總統是靠不住的》(三聯書店),「水門事件」直接導致了尼克松下台,而人們是如何放空政府的,可以看其中的詳細敘述,看後也許會和我有同樣的感慨:現實遠比故事要離奇,有許多事情非我們人力所及。
《瑪莎的公司》反映的是另一個故事。女主人公瑪莎是美國家居時尚的代言人,她的瑪莎·斯圖爾特多媒體公司於1999年10月18日開盤交易,發行價是18美元/股,當天開盤價為37美元/股,上漲了107%,但在隨後的6個月里,股價下跌了48%。事情並沒完,她又因內幕消息,拋售了一家生物制葯公司的股票,而被法院審判。整個過程也是離奇、精彩,讓人深思。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與其是主動賣空,不如說是要防天有不測風雲。
里奧·高夫最後推薦的六本書都很有價值。《一九二九年股市大崩盤》經常被人提及,自是一本經典之作。作者加爾布雷思並不為主流經濟學所接受,可是對社會大眾有影響力,文筆也很淺顯易懂,這本書即將由上海財大出版社譯出,我們靜候佳音。
《混亂中的困惑》(喬瑟夫·迪加維加)收入海南出版社的《投機與騙局》中。這本書在1688年已出版,用的是對話形式來解釋當時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場的運作,但書中所描述的種種現象似乎也發生在今天的市場中——混亂、瘋狂,充斥著人性弱點的暴露。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

《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麥里斯·麥基)不單是本投資經典,也是一本人類愚行的總記錄,如十字軍東征、「女巫」、占卜術、催眠術、聖物崇拜、決斗等歷史故事。《投機與騙局》只收錄南海公司、鬱金香和密西西比計劃的幾個大泡沫,相比之下,視野狹小了些。在中國九十年代初的上市狂潮和九十年代末的世界科網泡沫中,我們都會看到南海泡沫的影子。當時的「股份公司申請」中有:馬匹保險公司、頭發貿易公司、為所有男女主人因為僕人造成的損失而保險的公司以及「經營和承攬巨大好處,但是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公司」。

《客戶的遊艇在哪裡》

股票市場顯相實錄》(費雷德·施維德)明顯沒有《客戶的遊艇在哪裡》的譯名那般直奔主題和生動,也就是說港灣里到處是經紀人的遊艇,卻不見客戶的遊艇。這書事實上講的是金融中介機構的盈利之道及隨時可能出現的忽視客戶利益的腐敗,比如基金可以虧得一塌糊塗,但基金經理照樣收取管理費等。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聰明的人不應該「買股票」,而是要麼「賣股票」,要麼做「交易中介」。也就是說,自己搞家公司上市或者為別人包裝上市,這樣就避免了投資風險。中國的絕大多數券商的死亡之旅是與自營有關,他們自己充當了交易主體,把自己的風險全部暴露卻無法防範。如果這些券商僅經營經紀業務,即使沒有賺大錢的投行業務,生存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說謊者的撲克牌》
《營救華爾街》
《世紀大拍賣——俄羅斯轉軌的內幕故事》
《悲觀博士考夫曼論貨幣價值》

《說謊者的撲克牌》的作者邁克爾·劉易斯是個極機智的寫手。他曾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債券交易員,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敘述出來,有黑色幽默風格,讓人忍俊不禁。所羅門公司是80年代華爾街極富個性的公司,它出了很多人才,後來又演繹了許多故事。例如,已超過路透社的財經信息商彭博創始人、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就出自所羅門公司,當時年已不惑的他被炒魷魚,不得不自創事業。《說謊者的撲克牌》寫到1988年、1991年所羅門公司因操縱政府債券丑聞而差點倒閉,後被巴菲特解救,故事情節可見《華爾街黑幕》(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是馬丁·邁耶,海南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很多著作。邁耶的文風應屬通俗財經類,可總透露一股陳腐味,讓人難以卒讀。如果把他的著作與伯恩斯坦比較,高下立見。
債券丑聞的主角之一是梅利韋瑟,他是所羅門公司的董事和王牌債券交易員,《說謊者的撲克牌》就是以他登場亮相為開頭的。巴菲特接手所羅門後,對公司的交易文化頗為感冒,梅利韋瑟不得不離開,創辦了後來轟動一時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於是又成為《營救華爾街》一書的主角。當公司面臨破產,很想出資營救的巴菲特最終沒有動手,可能是與他對梅利韋瑟的交易文化不以為然有關。《營救華爾街》和《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的作者同是羅傑·洛文斯坦,他將復雜晦澀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前因後果寫得如此扣人心弦,真是有本事。坊間還有一本英國作者尼古拉斯·鄧巴的《創造金錢》(上海人民

⑵ 威廉姆斯車隊的發行股票

威廉姆斯車隊作為一支獨立車隊,令人敬畏。弗蘭克·威廉姆斯是這個星球上最執著的賽車迷之一,他同帕特里克始終維持著這支獨立車隊不放棄,不論財務狀況多麼嚴峻。直到2009年,他們將10%的股份出售給了奧地利商人沃爾夫(Toto Wolff)。2010年結束後,大量的贊助商離威廉姆斯而去已是公開的秘密。為此車隊宣布驚人計劃,為了保證長期的財務健康,打算公開發行股票上市。
弗蘭克·威廉姆斯在2011年1月21日發表的聲明說,他將同帕特里克,以及沃爾夫詳細的考慮上市計劃。但是不管最終怎樣,他都將是車隊的控股人和老闆。弗蘭克·威廉姆斯說:「帕特里克,沃爾夫和我,將密切的審視這一選擇。如果環境理想,我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採取行動。但不管我們走到哪一步,我都仍然是AT&T威廉姆斯車隊的控股人和領隊。」與此同時,車隊主席亞當-帕爾(Adam Parr)針對此事在接受媒體的電話采訪時說,車隊做此考慮,並非為了謀求短期的現金注入,而是為了長遠發展。倫敦人稱車隊2011年的預算已經有了著落,並承認馬爾多納多帶來的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的贊助,對車隊幫助不小。
英國時間2011年2月9日,該車隊在倫敦披露了下月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細節:車隊計劃於3月2日將以威廉姆斯國際大獎賽控股公司(Williams Grand Prix Holdings)為名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每股發行價范圍將在24至29歐元之間。
按預計發行價的中間值計算,威廉姆斯車隊市值約2.65億歐元,車隊將拿出27.39%的股份上市交易。上市交易的股份主要來自車隊聯合創建人帕特里克·海德,他將減持17.69%的公司股份,只保留5.8%,預計可獲得4680萬歐元;車隊核心弗蘭克·威廉姆斯僅出手6.4%,仍持有50.3%,保有車隊控制權。弗蘭克·威廉姆斯說:「這次IPO標志著車隊將進入新時代,我們這支獨立車隊的未來將從這一計劃獲得支持,為未來成長提供基礎。」
雖然上市可募集6000多萬歐元資金,但這些錢並非流向車隊而將落入帕特里克·海德和弗蘭克·威廉姆斯的口袋,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兩人可能啟動退休計劃,但兩位老人均表示要繼續F1事業。兩人也坦承,隨著年齡增長,離開是遲早的事,但上市融資主要是著眼於車隊長遠的財務健康,保持獨立性。

⑶ 請推薦幾本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等著的關於股市投資的書,謝謝

客戶的遊艇在哪裡 - 小弗雷德.施韋德(美)
這是以投資為主題出版過的書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闡釋了關於投資主題的許多真知灼見
怎樣選擇成長股(最新全譯版) - 菲利普(美)
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他說:「運用費舍爾的技巧,可以了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
傑克.韋爾奇自傳(第2版) - 傑克.韋爾奇[美]
韋爾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證券分析 - 本傑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十遍以上。

金融業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股份公司教程》
投資大師巴菲特本人沒有寫過什麼書,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報中給股東寫一封信。本書收錄了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探討的主題涵蓋管理、投資及評估等,經勞倫斯.坎寧安分各個主題組織整理,提煉出巴菲特精華的投資思想。書中論述了公司治理、公司財務與投資、普通股、兼並與收購及會計與納稅等內容,是一本既精煉又富於實用性的投資手冊。特別是本書內容並不枯燥,而是精彩絕倫、妙趣橫生,使讀者能夠從中領略到一個嶄新的投資世界。
巴菲特認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本關於他的書超過這本。如果他要挑一本書去讀,那必定是這本書。

客戶的遊艇在哪裡 - 小弗雷德.施韋德(美)
這是以投資為主題出版過的書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闡釋了關於投資主題的許多真知灼見
怎樣選擇成長股(最新全譯版) - 菲利普(美)
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他說:「運用費舍爾的技巧,可以了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
傑克.韋爾奇自傳(第2版) - 傑克.韋爾奇[美]
韋爾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證券分析 - 本傑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十遍以上。

巴菲特綽號

唯一的「真股神」
全球投資大師
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
全球第二首富
股壇「先知」
最貴飯局掌門人

股神策略

以價值投資為根基的增長投資策略。看重的是個股品質。
理論闡述:價值投資的精髓在於,質好價低的個股內在價值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總會體現在股價上,利用這種特性,使本金穩定地復制增長。

名言及觀念

「時間是好投資者的朋友,壞投資者的敵人。」
「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了解它,就不要投資。」
「要想成功,你就必須逆向使用華爾街投資的兩大死敵:恐懼與貪婪。你不得不在別人恐懼時進發,在別人貪婪時收手。」

興趣小組

迎接全民投資時代
特別推薦:投資者的參考書
熱門投資工具
更多投資類圖書
網上會員強力推薦

投資名作

與巴菲特過周末 - 蘭迪.切普克(美)

這是作者在各種股東大會上的有趣經歷!在本書中,作者以幽默風趣的筆調,生動描繪了自己在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及星巴克、花花公子、沃爾瑪、微軟、迪斯尼、杜幫、米高梅集團、花旗集團等。大到CEO們的戰略演講、股東提案,小到會場氣氛、會議議程安排,甚…
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股票投資忠告 - 戴永良

沃倫.巴菲特是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投大師,他在股市中創造了永不破滅的神話,成為全世界投資人仰慕的財富之神。他以100美元起家,靠著非凡的智慧和理智的頭腦,在短短的40多年時間里創造了400多億美元的巨額財富,從而演繹了一段從平民到世界巨富的不朽傳奇。在容易讓…
像巴菲特一樣炒股 - 劉傑雄

沃倫.巴菲特股市中惟一被稱為「神」的人。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生涯始於11歲,迄今個人財富已達數百億美元。沃倫.巴菲特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股市投資奇才,與眾多華爾街的暴利神話不同,從不以牟取暴利為目標的巴菲特卻創造了真正的神話。本書將「股神」的經驗轉化為可以直…
左手索羅斯右手巴菲特 - 許連軍

本書讓讀者從了解索羅斯開始,學會評估基金經理人的個性商數,並像索羅斯一樣提前預測到世界金融市場的破綻,在最佳時機介入或撤出;同時全力向讀者展示巴菲特的炒股心經,這其中有無與倫比的選股持股奇招、精確絕倫的價值評估手段。…

沃倫.巴菲特之路 - 小羅伯特 G.海格士多姆[美]

本書通過實例精闢而又詳盡地描述了貫穿巴菲特投資生涯的投資哲學、投資策略、公司分析和估價技術,展示了巴菲特投資決策過程中令人神往的所謂「秘密」,書中還收入了貝克夏•哈維公司1977-1994年的年報和若干公司股票在內價值估算過程及結果,有助於讀…
新巴菲特法則 - 巴菲特(美)

《巴菲特法則》曾經是美國最暢銷的書,是專為處於長期牛市中的投資者所寫的一本書。從此以後,互聯網泡沫的爆發的安然公司的崩潰使投資者們爭相把他們剩餘的錢取出來用於重新投資安全的、傳統的績優股公司。股價從高峰值跌入低谷,投資者們擔心易波動的股市是否還會出現穩定的…
巴菲特最有價值的8條投資商律 - 陳泰先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巴菲特價值投資精髓: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巴菲特集中投資精髓:選擇少數幾種可以在長期拉…
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智慧全集 - 趙文明 隋曉明

領悟投資大師的智慧,分享沃倫.巴菲特式的賺錢快樂。本書秉持嚴謹細致、實用全面的原則,從巴菲特的投資心態和素質、做人與投資的完美結合、理性對待市場、選擇投資對象、投資技巧、理財策略、投資原則、投資誤區、成功信條九個方面進行論述,再結合具體的投資經典案例,深入…
中國巴菲特--中國股市傳奇人物北大復旦演講錄 - 謝百三

本書基本上保留了原書的結構。前半部分增加了一篇序——《牛市:中國經濟高速列車來到十字路口時的唯一的最佳選擇》。這篇文章比較全面完整地論證了中國股市形成牛市的原因,論證了這是中國經濟高速列車來到十字路口時無奈的、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選擇,論證7牛市形成的必然…
沃倫.巴菲特智慧活學活用 - 胡衛紅

古人說得好:「知易行難。」對我們來說,懂道理並不難,難的是按道理去實行;掌握某種正確的方法並不難,難的是按正確的方法去做。巴菲特卻始終堅持按自己認為的正確方法去做。從不盲從他人,這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因此,本書除了告訴你巴菲特正確的投資方法之外,還將告…
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沃倫.巴菲特傳(修訂版) - 羅傑.洛文斯坦[美]

沃倫•巴菲特就好像希臘神話中的邁達斯神,有點石成金術。他的合夥人企業曾連續多年超過道•瓊斯工業指數幾十個百分點,令華爾街人士目瞪口呆。股東們對他的追隨和關注,形成奇特的「巴菲特現象」--他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到股市行情的漲落。 …
巴菲特的新主張--股神眼中的新經濟及其獨特的投資技巧 - 羅伯特.海格卓姆[美]

巴菲特為什麼排斥「新經濟」?因為它具有不可預測性。巴菲特為什麼接受「新經濟」?因為它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巴菲特從不拿投資人的錢冒險,所以,投資者信賴他;所以,他能成為「投神」。今天的的投資者能夠獲得很多信息,但「理解力」仍然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作者羅伯特.…
巴菲特(漫畫) - 森生文乃[日]

世界第一的股票投資家巴菲特的成功秘訣:1.買的是企業,不是股票;2.股東不參與企業經營;3.不插手自己不懂的事項;4.費雷理論;5.企業三指針;6.經營三指針;7.要求公司及時匯報壞消息;8.經營者須重視股東;9.股東與經營者是合作關系;10.要脫離市場。…
投資聖經--巴菲特的真實故事(精) - 安德魯.基爾帕特里克[美]

沃倫.巴菲特.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股市投資奇才。與眾多華爾街的暴利神話不同.從不以牟取暴利為目標的巴菲特卻創造了真正的神話。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他締造了數以萬計的百萬富翁,他的資本金擴大了3萬多倍,而同期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僅僅上升了約11…
投資聖經--巴菲特的真實故事 - 基爾帕特里爾(美)

沃倫.巴菲特,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股市投資奇才。與眾多華爾街的暴利神話不同,從不以牟取暴利為目標的巴菲特卻創造了真正的神話。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他締造了數以萬計的百萬富翁,他的資本金擴大了3萬多倍,而同期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僅僅上升了約11…
像巴菲特一樣交易 - 詹姆斯.阿爾圖切爾[美]

在過去50年裡,沒有人比巴菲特更加多樣化地採用投資策略了:股票、商品投資、債券、套利交易、基金、格雷厄姆一多德式的方法……本書包括巴菲特所有投資交易方法的細節,同時為了討論每一種投資策略,作者采訪了金融專家,他們詳細解釋了自己是如何成功地使用這些策略和技巧…
在餐廳遇見巴菲特--讓猶太人也瘋狂的理財書 - 吳正治

為什麼猶太人這么會做生意?除了天生的民族特性之外,猶太人的家庭從小就會對他們的小孩灌輸金錢理財的觀念,如果遇到艱深難懂、或是平淡無趣的理財觀念,猶太人的父母就會舉各種故事做例子,開啟孩子們好奇求知的理財慾望,難怪猶太人個個都很精明。 本書由中外投資大師揭密…
巴菲特如何選擇超級明星股 - 劉建位

巴菲特從100美地起家,通過投資成為擁有440億美元財富的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40年來選股權有22隻,投資61億美元,盈利318億美地,平均每隻股票的投資收益率高達5.2倍,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驚人的選股神話。 幸運的是,巴菲特在1977-2004年…
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 - 馬克.泰爾[澳]

巴菲特和索羅斯的區別不能再大了,如果有什麼是他們都會做的,那它可以就是至關重要的,也許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失敗的投資普遍是被這「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迷惑了:致命投資信念一:迷信預測。要想賺大錢,必須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動向。致命投資信念二:迷信「權威」…
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 劉建位

華爾街股神巴菲特創造了投資39年盈利2595倍,從100美元起家到獲利429億美元財富的投資神話。巴菲特將那些復雜的投資策略表達為簡單易懂的普通常識。讓我們向這位當代最偉大的投資大師學習:牢記巴菲特的投資格言,像巴菲特一樣富有智慧;學習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像…
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 - 勞倫斯.A.克尼厄姆[美]

勞倫斯.克尼厄姆總是一針見血而且與眾不同。他以治學嚴謹、為人正直而聞名,比任何其他市場觀察家高明的是,他在任何市場環境中都准確地告知普通投資者如何和到哪裡找出非同尋常的投資價值。這一點令他聲名鵲起。 在《向要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一書中,…
沃倫.巴菲特記事本里的管理定律 - 谷金

沃倫•巴菲特,被譽為股神和華爾街之神,是財富僅次於比爾•蓋茨的世界第二富豪! 他從5歲開始就會擺地攤兜售口香糖聚攬財富: 11歲買入平生第一支股票; 13歲開始他的實業投資; 16歲高中畢業前就已經擁有自己…
巴菲特的8堂投資課--當代最偉大的投資者智慧妙語 - 劉建位

沃倫•巴菲特是當代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在1999年年底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二十世紀八大投資大師」 中名列首位。1956年,巴菲特以100美元起家。2004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以429億美元再度名列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創造了39…
向股神巴菲特學習 - 柳亨樺

股票市場的存在已超過100年。在這100年當中,出了不少成名人物,譬如道氏、江恩、艾略、林奇等等。這些成名人物,他們都曾經在華爾街的股票市場顯赫一時。但論到以最少資本而賺取到最大回報,更讓自己臍身於世界十大富豪榜的人物而言,只有巴菲特能夠做得到。 …
投資聖經--巴菲特的真實故事 - 基爾帕特里克(美)

本書通過200多個巴菲特在證券投資中,最具典型意義的真實故事,將他在證券市場上的所思、所悟、所作、所為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使你具有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的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本書還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他的性格,他的稟賦,以及股東們對他的信任。 …
像巴菲特那樣管理資金 - 詹姆斯.奧洛克林[美]

《沃倫.巴菲特傳》既是一部傳記,同時又是一部商業和心理分析著作。它從獨特的角度研究了沃倫.巴菲特的領導才能和像業主一樣行事之道。本書視角廣泛,每一項原則都用巴菲特的原話加以充分詮釋,從而展示了沃倫.巴菲特一與眾不同的一面:一個在全球范圍被公認為現代「久經磨…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 沃倫.巴菲特(美)

投資大師巴菲特本人沒有寫過什麼書,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報中給股東寫一封信。本書收錄了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探討的主題涵蓋管理、投資及評估等,經勞倫斯•坎寧安分各個主題組織整理,提煉出巴菲特精華的投資思想。書中論述了公司治理、公司財務…

雙慧證券書店

⑷ 求一本關於上市公司估值的書,最好專業一些,帶一些模型的,最好有詳細介紹DCF法和PE的估值方法急用,謝謝

SORRY 沒有電子版的,還是到卓越買吧!電腦上看書太累了!
SORRY 沒有電子版的,還是到卓越買吧!電腦上看書太累了!

書名:股票價值評估-簡單、量化的股票價值評估方法
ISBN:750057113
作者:(美國)格里·格瑞//於春海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定價:40
頁數:226
出版日期:2004-5-1
版次:
開本:16開
包裝:
簡介:華爾街頂尖投資經理的投資技巧!財經易文、學習的夥伴,教你投資前掌握每隻股票的真正價值以提高投資收益!對投資者而言,這是一本令人震驚的書。以一種睿智、清新的風格,作者闡述了如何運用易懂的4階段方法評估公司股票,闡述了需要什麼數據,去哪裡快速獲得,以及如何運用它們。
格里·格瑞博士: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金融學的客座教授,同時,他也是幾家華爾街投資銀行的咨詢顧問。以前,他曾在萊曼兄弟、希爾森·萊曼兄弟以及E.F.修頓任執行總裁。
帕特里克·J.古薩蒂斯博士: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金融學客座副教授,並且是第一聯合國家銀行的董事。古薩蒂斯博士以前是萊曼兄弟的副總經理,專門從事新產品開發、計算機建模、定量分析技術以及套期策略。
本書為你馳騁於股票市場提供了賺錢工具,它關注於評估一隻股票真正的價值,為股票市場參與者提供了簡單、量化的股票價值評估方法。你無需MBA學位,市場參與者,包括個體投資者、投資俱樂部的成員、股票經紀人、證監會成員、公司經理、公司董事會董事以及那些想學習股票評估的普通人,都能從中獲得投資股票和提高收益的方法。
你想了解如何運用貼現現金流方法評估股票,如何計算和預測一個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和資本成本,如何收集相關信息,如何評估變數,如何建立擴展表,以更好地尋找買賣時機嗎?本書將告訴你評估工作的步驟和技巧,使你成為一名信息更加靈通的、更加聰明的並更有盈利能力的投資者。它教你:
可應用於任何股票的一個簡單的4階段評估方法;
怎樣在利率變化、收益報表以及其他普通經濟因素的市場影響下獲利;
如何尋找充滿免費評估信息的公司和投資者網站;
無需復雜的數學公式和微觀數據,開發多功能評估擴展表的步驟;
分析一個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如何快速計算這種重要統計數據。

目錄:
前言
致謝
第一章用信息武裝你自己
測量身後蹦極繩的長度
本書的重點
4步驟的DCF評估法
DCF方法評估股票的過程
與評估相關的一些有用的概念
抵押:一個類似的評估
股票評估——藝術. 科學, 還是玄學
股票評估方法——DCF方法適用於何處
基本面分析
技術分析
現代證券組合理論
我們的評估理念
從這里我們能夠到達何處
注釋
第二章如何評估一隻股票的價值
評估深度或股票「提示」
股票持有者的收益是什麼意思
計算股票持有者的收益
投資者對股市收益率的預期
投資者對股票收益率的預期
對股票的評估是否合理
股票價值和股票價格
DCF方法:微軟——一個簡化的評估例子
第一步:預測期望現金流
第二步:估計貼現率——WACC
第三步:計算公司價值
第四步: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
以後各章的內容
注釋
第三章現金流的重要性
現金流至上的理念終將成為潮流
公司凈收入. 支出和凈營運利潤率
公司自由現金流
公司管理的投資准則
公司自由現金流理念
自由現金流——股票回購計劃和股息
自由現金流——公司的投資決策
FCFF方法——適用於何處
貼現FCFF評估法
評估過程的4個步驟
超額收益期和競爭優勢
3種評估類別
為什麼是DCF而不是EPS
評估——成長型對價值型. 大企業對小企業
評估——下一步工作
注釋
計算股票持有者的收益
投資者對股市收益率的預期
投資者對股票收益率的預期
對股票的評估是否合理
股票價值和股票價格
DCF方法:微軟——一個簡化的評估例子
第一步:預測期望現金流
第二步:估計貼現率——WACC
第三步:計算公司價值
第四步: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
以後各章的內容
注釋
第三章現金流的重要性
現金流至上的理念終將成為潮流
公司凈收入. 支出和凈營運利潤率
公司自由現金流
公司管理的投資准則
公司自由現金流理念
自由現金流——股票回購計劃和股息
自由現金流——公司的投資決策
FCFF方法——適用於何處
貼現FCFF評估法
評估過程的4個步驟
超額收益期和競爭優勢
3種評估類別
為什麼是DCF而不是EPS
評估——成長型對價值型. 大企業對小企業
評估——下一步工作
注釋
第四章5種最重要的現金流指標
預測期望現金流
收入增長率和超額收益期
微軟的收入增長率
麥當勞的營業收入增長率
麥當勞的超額收益期
與營業收入增長和超額收益期相關的評估輸入
凈營運利潤率和NOP
和NOPM有關的評估輸入
所得稅稅率和調整稅
與稅率有關的評估輸入
凈投資
與凈投資有關的評估輸入
遞增的營運資本
與遞增的營運資本相關的評估輸入
公司自由現金流——下一步
評估練習:估計麥當勞的自由現金流
注釋
第五章貼現之後再計算
估計資本成本
作為投資組合收益率的WACC
如何計算資本成本
利率. 公司WACC和股票價值
計算WACC和市值
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
評估麥當勞的WACC
與資本成本和市場價值相關的評估輸入
普通股票和未清償股份的成本
無風險率和期望收益
與全體普通股有關的收益率
和個別股票相關聯的回報
期望收益率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未清償股票數量——期權問題
債務的稅後成本和未清償債務
相對於國債的收益率差——違約風險指標
債務的稅後成本
優先股成本和未清償數量
資本成本之後的工作——下一步
評估實踐:估計麥當勞公司的WACC
注釋
第六章獲取價值評估信息的途徑和方法給我信息!
艱難途徑
便捷方法
為投資者提供信息的互聯網和萬維網
公司網址
專門提供投資信息的網站
公司價值評估中易於找到的輸入條件
損益表信息
資產負債表信息
現金流量表信息
需要估計的評估輸入
資本成本的評估輸入
股票現價和未清償股份
30年期國債收益
公司債券相對於國債的收益率差
公司優先股收益率
股票風險溢價
公司B值
債券和未清償優先股的價值
特殊條件下的價值評估——下一步的工作
價值評估練習:麥當勞公司
注釋
第七章評估實踐
概述
微軟的價值評估
微軟公司的一般描述——完美的增長型公司
微軟公司的基準評估——1998年8月27日
增長率, 25%, 超額回報期, 10年, NOPM, 45. 87%,
WACC, 9.12%
微軟公司的評估——兩階段增長模型
預計收入增長率在第6到第10年降低
英特爾公司的評估
英特爾概述——「優秀」的增長型公司
英特爾公司的基準評估:1998年8月28日
增長率, 20%, 超額回報期, 10年, NOPM, 35%,
WACC, 8. 9%
英特爾公司的評估——如果NOPMs降低, 情況將如何
英特爾公司的評估——如果NOPMs和增長率都降低, 結果又會怎樣
聯合愛迪生公司的評估
聯合愛迪生公司概述——「一般的」公共事業公司
聯合愛迪生公司的基準評估:1998年8月31日
增長率, 2%, 超額收益期, 5年, NOPM, 20. 8%,
WACC, 6.75%
聯合愛迪生公司的評估——每股47. 31美元的價格需要什麼樣的增長率來支撐
聯合愛迪生公司的評估——如果利率和WACCs提高會怎樣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評估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概述——一個「良好」的公司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基準評估:1998年8月31日
增長率, 11. 5%, 超額收益期, 7年, NOPM, 13. 58%, WACC, 6.84%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的評估——如果NOPMs提高將會如何
麥當勞公司的評估
麥當勞公司的基準評估:1998年9月1日
增長率, 13%, 超額收益期, 7年, NOPM, 25. 2%, WACC, 7. 85%
麥當勞公司的評估——如果NOPMs增長會怎樣
現在我們該去向何方
注釋
第八章擴展表評估方法
模型概要
一般輸入屏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屏
一般預測屏
定製的評估屏
如何購買ValuePro2000軟體
附錄A網址
附錄B股票市場的有效性
股票市場有效性的檢驗
弱式有效
半強式有效
強式有效
股票市場有效性的證據
弱式有效
半強式有效
強式有效
資本市場有效性小結
注釋
附錄C投資者要求的股票收益率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B系數
股票風險溢價
套利定價模型
注釋
詞彙
縮略詞表
作者簡介

⑸ 我想學習基金,有沒有朋友推薦通俗易懂的網上視頻教學會書籍

你這樣是舍近求遠了。我給你講講,然後清明後你拿1000元買個基金,你就清楚了。 希望採納。

1. 什麼是基金?
一個公司向證監會申請牌照,然後向大眾集資(無牌照的就是非法集資)。 集資額達到預定目標後,比如20億,宣布基金成立,然後開始拿這些錢去搞證券投資。所以說基金公司就是做錢的生意, 和銀行差不多。因此一般基金公司都是國有控股。

2. 如何買基金
買基金很多渠道,銀行,券商營業部,基金公司的網上直銷,合作網站等等。一般通過銀行網銀買入比較方便。

3. 買基金要交什麼費用?
一般基金買入要交申購費,贖回的時候交贖回費。運營期間,基金公司每天提取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不同基金公司,基金品種,費率不同。你可以參考你關注的基金的具體信息。

4. 基金一定賺錢嗎?
應該說,基金公司一定賺錢。因為操作的基金是否賺錢,與他們沒有關系,他們只是每天按照基金規模大小提取費用,規模越大他們越受益。 基金虧損,則由全體基民承擔。 比如20億,他們操作虧了50%, 變成只有10億資產了,那麼你的每份基金就只有0.5元了(剛成立為1元)

5. 基金品種
按照基金投資方向的不同,基金分很多品種。常見的基金,風險從低到高依次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式基金,股票基金等。所以你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買基金。 總之,預期收益越高則風險越大。

6. 其它基金
還有一些衍生出來的其它基金,如指數基金,封閉基金,LOF,ETF等,等你買了一般基金,操作一回,後來也慢慢就懂了。

⑹ 世界十大半導體巨頭都是誰



半導體歷來是現代生活的十分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上班路上的交通:比如 汽車 、電梯、紅綠燈,還是到與客戶、朋友和家人交流的設備:比如電腦、電話、平板電腦,都要用到半導體。尤其是隨著物聯網的普及,每一種能夠想像的產品都將內置半導體,以實現通信和聯網。



半導體是指一種導電性可受控制,范圍可從絕緣體至導體之間的材料。無論從 科技 或是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現如今大部分的電子產品,比如計算機、行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而硅更是各種半導體材料中,在商業應用上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值得一提的是, 晶元設計位於半導體行業的最上游,是半導體行業的核心基礎。它技術壁壘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經驗沉澱。需要提醒的是,中國的華為晶元設計世界領先水平。下面介紹世界十大半導體巨頭,並根據2019的銷售額來分析一如下:





一、英特爾(美國)


銷售額: 563.1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英特爾是美國一家以研製CPU為主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52年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 歷史 。英特爾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 科技 巨擘。




1971年,英特爾曾經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微處理器不但帶來了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而且改變了整個世界。2016年4月 ,英特爾推出處理器至強7290F採用了多達72個處理器核心,成為英特爾核心數最多的處理器。 2019年2月,英特爾推出至強鉑金9282,它有112個線程,是線程最多的處理器。 2016年4月底,英特爾將會退出智能手機晶元市場。



英特爾公司(INTC)主要設計和製造主板晶元組,網路介面控制器和集成電路。該公司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於1968年由美國風險投資家亞瑟•洛克(Arthur Rock)出資250萬美元成立。


英特爾最初的產品是內存晶元,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英特爾1993年推出Pentium微處理器,推動了個人電腦市場的大幅擴張。英特爾為惠普和戴爾等電腦公司提供處理器支持。



二、(韓國)


銷售額:435.4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 三星集團包括非常多的全球下屬企業,比如旗下子公司有: 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人壽保險等。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由李秉喆創辦。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由家族內的李氏成員管理,其中三間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尤其在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占據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


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2020年4月,三星正式宣布退出LCD面板市場,於2020年年底關停旗下在韓國和中國的所有LCD面板產線。


2020年5月6日,三星電子副會長、三星集團實際掌門人李在鎔宣布不會讓子女繼承經營權。意味著從創始人李秉喆到李健熙會長再到李在鎔的爺孫三代家族經營血緣繼任模式告終。




三、台積電(中國台灣)



銷售額:293.2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中國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台積電,屬於半導體製造公司。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晶圓代工)企業,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中國台灣省新竹市科學園區。




1987年,張忠謀創立台積電,當時幾乎沒有人看好。但張忠謀發現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因為在當時,全球半導體企業都是一樣的商業模式。比如Intel,三星等巨頭自己設計晶元,並且在自有的晶圓廠生產,自己完成晶元測試與封裝——全能且無可匹敵。而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


截至2017年3月20日,台積電市值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2018年6月5日,董事長張忠謀宣告正式退休。 2001 連續六年榮獲亞洲貨幣雜志(Asia Money)中國台灣最佳管理企業第一名、最佳法人關系第一名、最佳企業策略、最佳公司治理。


2000年, 名列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全球一百大最佳 科技 公司排行第五名,2000年全球二百大新興市場企業排行第二名。 中國台灣Career雜志調查出台積電為"大學生最愛的100家民營企業",台積電已連續5年奪得中國台灣天下雜志標竿企業第一名殊榮。


台積電(TSM)自稱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獨立純半導體代工廠。純代工表示只製造集成電路,沒有任何內部設計能力。許多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將元件製造外包給台積電,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同時投資於研發。



四、高通(美國)



銷售額:154.4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高通創立於1985年,總部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市 。高通曾是全球領先的無線 科技 創新者,它變革了世界連接、計算和溝通的方式。尤其把手機連接到互聯網,事實上,高通的發明開啟了移動互聯時代 。現如今高通的基礎 科技 賦能了整個移動生態系統,每一台3G、4G和5G智能手機中都有它的發明 。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與5G技術研發的領先企業,已向全球多家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在中國,高通開展業務已超過20年,與中國生態夥伴的合作已拓展至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物聯網、大數據、軟體、 汽車 等眾多行業 。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公司股票是標准普爾100和500指數的成分股,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的股票交易代碼為QCOM。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高通排名第392 。2019福布斯全球數字經濟100強榜排名第32位 。在《財富》2019"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中,高通因其對無線技術發展的巨大貢獻和對5G的推動,位列第一 。


高通還被《快公司》(Fast Company)評選為"2020年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 。自2016年起,高通中國連續四年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稱號,該項評選由《經濟觀察報》和北京大學聯合主辦,是體現企業運營、技術創新、 社會 責任及美譽度等多維度實力的權威獎項 。


著名產品:驍龍(Snapdragon)是高通公司(Qualcomm)推出的高度集成的「全合一」移動處理器系列平台,它覆蓋了入門級智能手機乃至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下一代智能終端。驍龍曾經以基於ARM架構定製的微處理器內核為基礎,結合了業內領先的3G/4G移動寬頻技術與強大的多媒體功能、3D圖形功能和GPS引擎。驍龍處理器平台系列定位IT與通信融合,由於具備極高的處理速度、極低的功耗、逼真的多媒體和全面的連接性,推動了全新智能移動終端的涌現,因此可以使用戶獲得「永遠在線、永遠激活、永遠連接」的最佳體驗,從而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重新定義移動性。


高通歷來是HTC、索尼、諾基亞、MOTO、LG、三星等全球品牌智能手機的主要晶元供應商。在國內,華為、中興、聯想、小米、海信、海爾等廠商的智能手機之前也大多採用驍龍處理器。比如許多耳熟能詳的智能手機和明星終端比如諾基亞Lumia 800,Lumia920,Lumia1020,Lumia1520,Lumia2520,小米M1,紅米1S電信版,小米M2,小米3,HTC One,聯想K71、K81智能電視、HTC One V、HTC One S、,HTC One XC、HTC One Max ,步步高vivo S1、聯想樂Phone等。


高通曾經是全球大牌高端手機採用的最多的移動處理器品牌,其在智能手機行業的地位相當於PC領域的晶元巨頭英特爾。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11月,高通公司市值也首次超越英特爾。




五、博通(美國)



銷售額:153.3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博通公司(Broadcom Corporation :BRCM),是全球領先的有線和無線通信 半導體公司。其產品實現向家庭、辦公室和移動環境以及在這些環境中傳遞語音、 數據和多媒體。Broadcom 為計算和網路設備、數字 娛樂 和寬頻 接入產品以及移動設備的製造商提供業界最廣泛的、 一流的片上系統和軟體解決方案。



2017年11月6日,Broadcom擬以每股70美元現金加股票方式收購高通(60美元的現金和10美元的股票),交易總價值1300億(股本+債務收購)美元。2018年7月,博通和企業軟體公司CA Technologies宣布,雙方已經達成189億美元現金收購協議。Broadcom 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線生產半導體公司之一, 年收入超過 25 億美元。公司總部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的爾灣 (Irvine),在北美洲、亞洲和歐洲有辦事處 和研究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博通(AVGO)曾經在2015年被競爭對手Avago以370億美元收購時,曾是當時重大新聞。他們的產品主要服務於四個市場:無線通信、企業存儲、有線基礎設施和工業。它生產半導體設備和模擬設備,並為計算機的藍牙連接、路由器、交換機、處理器和光纖提供介面。




六、SK海力士(韓國)



銷售額:142.3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Hynix ——海力士晶元生產商,屬於韓國品牌英文縮寫"HY"。海力士即原現代內存,2001年更名為海力士。海力士半導體曾經是世界第三大DRAM製造商。



海力士半導體在1983年以現代電子產業有限公司成立,在1996年正式在韓國上市,1999年收購LG半導體,2001年將公司名稱改為(株)海力士半導體,從現代集團分離出來。2004年10月將系統IC業務出售給花旗集團,成為專業的存儲器製造商。2012年2月,韓國第三大財閥SK集團宣布收購海力士21.05%的股份從而入主這家內存大廠。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5日,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在日本政府限制向韓國出口氟化氫、光刻膠、含氟聚醯亞胺等尖端半導體材料後,SK海力士設在中國無錫的半導體工廠已經完全使用中國生產的氟化氫取代了日本產品。


在韓國,曾經有4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和一條12英寸生產線,在美國俄勒岡州有一條8英寸生產線。2004年及2005年全球DRAM市場佔有率處於第二位,中國市場佔有率處於第一位。


海力士(Hynix)半導體作為無形的基礎設施,通過半導體,竭盡全力為客戶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海力士半導體致力生產以DRAM和NAND Flash為主的半導體產品。海力士半導體以超卓的技術和持續不斷的研究投資為基礎,海力士每年都在開辟已步入納米級超微細技術領域的半導體技術的嶄新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海力士半導體歷來標榜行業擁有最高水平的投資效率。



海力士重要貢獻 :世界最先開發低耗電-高速(Low Power-High Speed) Mobile 1Gb DDR2 DRAM、世界最先發表8GB 2-Rank DDR3 R-DIMM 產品認證、世界最先開發44nm DDR3 DRAM、世界最先獲得關於以伺服器4GB ECC UDIMM用模塊為基礎的超高速DDR3的英特爾產品認證、世界最先開發2Gb Mobile DRAM、世界最先推出使用MetaRAMtm 技術的16 GB 2-Ran kR-DIMM、世界最先開發NAND快閃記憶體MCP、開發出業界最高速、最小型1Gb Mobile DRAM、世界上首次開發高密度大寬頻256MB的DDR SDRAM、在世界上首次將256MB的SDR SDRAM運用於高終端客戶等等。




七、美光 科技 (美國)



銷售額:128.4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美光 科技 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通過全球化的運營,美光公司製造並向市場推出DRAM、NAND快閃記憶體、CMOS圖像感測器、其它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用於前沿計算、消費品、網路和移動便攜產品。美光公司普通股代碼為MU,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NYSE)。



美光 科技 位於美國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市,於1978年由Ward Parkinson、Joe Parkinson、Dennis Wilson和Doug Pitman創立,1981年成立自有晶圓製造廠。



美光 科技 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快閃記憶體和CMOS影像感測器。美光 科技 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計算機、服務、 汽車 、網路、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在1990年代初期,美光 科技 成立Micron Computers(美光電腦)子公司來製造個人電腦,該公司即後來的Micron Electronics(美光電子)。美光1998年亦並購了Rendition公司來製造3D加速晶元。2002年美光捲入了內存價格操縱丑聞。美光於2007年3月21日首次在中國西安成立了工廠,主要生產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時任美光 科技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蒂文·阿普爾頓(Steven Appleton)周五上午在愛達荷州Boise機場的一次小型飛機事故中不幸遇難,享年51歲。據報道稱,阿普爾頓當時駕駛著一架試驗用固定翼單引擎小型飛機,飛機在快到9點的時候發生了爆炸。阿普爾頓一直熱衷於駕駛飛機玩飛行特技,之前他曾在2004年的一次飛機爆炸事故中受傷。



美國半導體廠商美光 科技 2012年7月2日宣布,將以25億美元收購日本晶元製造商爾必達。在收購爾必達以後,當時按營收計算,美光 科技 將取代海力士成為全球第二大DRAM存儲晶元廠商,僅次於 三星電子 。DRAM存儲晶元被普遍使用於PC和移動設備中。雖然台灣也有多家DRAM存儲晶元廠商,但由於其規模較小,這個市場將逐漸被三星電子、美光 科技 和海力士所主導。



美光 科技 (MU)在國際市場上銷售半導體產品。其產品用於計算機、消費電子產品、 汽車 、通信和伺服器。它創建了快閃記憶體產品和可重寫存儲解決方案。



八、德州儀器(美國)


銷售額:123.5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德州儀器,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跨國公司,以開發、製造、銷售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聞名於世,主要從事創新型數字信號處理與模擬電路方面的研究、製造和銷售。除半導體業務外,還提供包括感測與控制、教育產品和數字光源處理解決方案。德州儀器(TI)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並在25多個國家設有製造、設計或銷售機構。德州儀器是世界第一大數字信號處理器(DSP) 和模擬電路元件 製造商,其模擬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全球具有統治地位 。



在連續收購飛索半導體製造部門、成都成芯半導體之後,2011年德州儀器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ctor),進一步強化德儀的模擬半導體巨頭地位。


美國德州儀器由塞瑟爾·H·格林、J·埃里克·約翰遜、尤金·麥克德莫特、帕特里克·E·哈格蒂在1947年創辦。剛開始 是其母公司地球物理業務公司(Geophysical Service Incorporated, GSI)用來生產新發明的晶體管的。


麥克德莫特是GSI最初在1930年創辦時的創 辦者。麥克德莫特、格林、約翰遜後來在1941年買下了這個公司。1945年11月,帕特里克·哈格蒂被僱傭為實驗室和製造部門(Laboratory and Manufacturing (L&M))部門的總經理。1951年L&M部門憑借其國防方面的合同,迅速超越了GSI的地理部門。公司被重新命名為"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同一年,公司又被再度命名為"德州儀器",也就是它如今的名字。GSI逐漸變成了德州儀器的一個子公司,直到1988年GSI被出售給哈利伯托公司。



德州儀器在1930年開始是一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然後在20世紀40年代專注於國防系統電子。這家總部位於達拉斯的公司於1958年進入半導體行業,目前擁有逾4萬項電子產品專利。



九、東芝(日本)



銷售額:109.2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 東芝 (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製造商,屬於三井集團。公司創立於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製作所合並而成。



東芝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 社會 基礎設備、家電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芝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


2021年4月14日,東芝發布消息稱,社長兼CEO車谷暢昭辭職,東芝會長綱川智將兼任社長與CEO 。


東芝東在民用方面:東芝從一家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東芝已成功地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東芝在軍用方面:東芝從二戰至今依然是負責為日本生產各類坦克、機槍、導彈大炮。


提前是2000年,東芝半導體的銷售額繼INTEL之後,位居世界第二位。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佔有率連續7年保持世界第一。

東芝在許多產品上都是日本首家製造出的廠商,比如:雷達(1942年)、晶體管電視與微波爐(1959年)、彩色影像電話(1971年)、日文字處理器(1978年)、筆記型電腦(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7年,東芝被指控違法販售螺旋槳予蘇聯軍方,供應其製作十分安靜的潛水艇。這項交易違反冷戰時期的CoCom協議。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後東芝的兩名資深經理人被起訴逮捕,而東芝也遭受兩國的罰款制裁。


東芝的重要貢獻:1985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筆記本電腦T1100:

1986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16位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J-3100GT;

1987年 世界上第一台商用筆記本東芝T1000; 筆記本 1989年 世界上第一台輕薄筆記本東芝DynaBook J3100;

1990年 世界上第一台帶電池,採用DSTN彩色液晶顯示屏T5200C

1992年 世界上第一台帶TFT彩色筆記本電腦——東芝4400SXC:

1993年 第一台採用鋰電池技術的筆記本誕生於東芝;

1994年 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筆記本專用奔騰CPU機型T4900CT;

1995年 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碟機的筆記本電腦T2150 CDT;

1996年 全球首台攜帶型掌上電腦東芝libretto 20;

1997年 世界上第一款最輕最小的迷你型筆記本電腦Libretto 50CT:

1998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配置DVD光碟機的筆記本電腦Tecra 750;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寬屏輕薄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300CT;

1999年 全球最輕薄筆記本東芝Portégé 3400ct;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低溫多晶硅TFT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3020

2001年 東芝出品世界上第一台內置1.8」硬碟的超輕薄筆記本;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2顯卡筆記本電腦Satellite 2800;

東芝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內置的光碟刻錄機的筆記本電腦DynaBook DB70P;

2002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最薄、電池使用最長的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2000;東芝推出世界上首款鍵盤可升降的筆記本電腦Dynabook P5/S24PME:

2003年 東芝推出Satellite 5200,首創雙光碟機影音旗艦;

2004年 東芝推出當時世界上最薄機型東芝Portégé R100;

2005年 東芝在業界首創使用LED背光技術顯示屏;

東芝推出當時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 Portégé R200系列;

東芝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採用HD DVD-ROM的筆記本Qosmio系列

2007年 東芝推出當時全球最輕最薄內置光碟機型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R500



十、恩智浦(荷蘭)



銷售額:95億美元


行業地位及影響力 : 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ctors)公司是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創立於2006年,先前由飛利浦於50多年前所創立。



公司總部位於荷蘭Eindhoven,在全球20多個國家擁有37000名員工(歐洲37%、亞洲37%、大中華區21%、美洲5%)。恩智浦提供半導體、系統解決方案和軟體,為手機、個人媒體播放器、電視、機頂盒、辨識應用、 汽車 以及其他廣泛的電子設備提供更優質的感官體驗。


恩智浦(NXP)自2006年9月1日起,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獨立領導廠商之一。名稱中蘊含著 "新的體驗"(Next Experience)的意義,秉承英文品牌的精神, 中文名稱中的"浦"字,強調恩智浦累積過去在飛利浦53年以來的珍貴經驗與豐富資源。


恩智浦的產品技術與解決方案應用於以下五個市場領域: 汽車 電子、智能識別、家庭 娛樂 、手機及個人移動通信以及多重市場半導體,進而建立各大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NXP 擁有業界領先的 Nexperia 移動多媒體解決方案,不論是高端的智能型電話到超低價手機,以及移動電視、連線 (藍牙、WLAN、UMA)、 游戲 、MP3 音頻、MPEG-4視頻、數字圖像與GPS衛星定位服務等產品都能將移動多媒體的效能水平提升。


作為手機用完整系統解決方案的業界第一大廠商,Nexperia 移動通信系統解決方案出貨量達 2 億多個。是行動電話用揚聲器系統的業界第一大廠商,攜帶型應用 FM 收音機晶元的業界第一大廠商,數字無線晶元的業界第一大廠商, USB 產品業界第二大廠商,所有無線通信用專用標准產品 (ASSP) 第三大廠商。全球首支具備 UMA 功能行動電話的技術支持廠商。業界第一大電視硅晶元廠商,全球每兩台電視就有一台使用 PNX 晶元。業界第一大 PC TV 硅晶元廠商,全球每 10 台電視就有 4 台使用其硅調諧器。所有消費應用 ASSP 的第三大廠商,每兩台數字地面機頂盒中使用其 RF 前端模塊。


NXP Software 是一家完全獨立的公司,同時也是一家提升行動電話視頻、聲頻質量的軟體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它也是 Nexperia 合作夥伴計劃的成員,因此客戶可直接取得業界領先的 Nexperia 技術。是移動多媒體軟體解決方案的第一大獨立軟體廠商,超過 1 億個產品使用 LifeVibes 軟體

NFC 技術的第一大廠商, RFID 解決方案的第一大廠商,RFID 晶元出貨量已超過 15 億顆,全球超過 80%的電子護照採用其晶元。全球大眾運輸系統中的電子票務大約有 80% 的非接觸式智能卡方案採用其MIFARE 技術。

⑺ 《缺口技術分析:讓缺口變為股票的盈利》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缺口技術分析:讓缺口變為股票的盈利》((美)朱麗葉 R. 達爾奎斯特(Julie R. Dahlquist))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xzvu

書名:缺口技術分析:讓缺口變為股票的盈利

作者:(美)朱麗葉 R. 達爾奎斯特(Julie R. Dahlquist)

譯者:史雷

豆瓣評分:6.0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15

頁數:216

內容簡介:

缺口是指通過價格的跳空高開/低開為我們提供交易機會的信號。然而,直到今天,有關缺口交易的話題仍然只局限於坊間的傳聞,而真正以檢驗研究為基礎的理論尚未出現。在《缺口技術分析》一書中,著名的技術分析研究者朱麗葉 R. 達爾奎斯特和小理查德 J. 鮑爾對此進行了全新的闡述。他們通過對17年復雜數據的研究,向我們展示了如何才能更加成功地識別具有潛在盈利性的缺口。

憑借著在技術分析領域卓越的創造力和傑出表現榮獲2011年道氏最佳技術分析獎的朱麗葉 R. 達爾奎斯特和小理查德 J. 鮑爾為我們帶來了獨特的缺口技術分析方法。他們提出了缺口的大小、成交量和價格前期走勢等概念,並且用簡單易懂的圖表為我們闡述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還將理論與可操作的交易策略進行了結合:

利用蠟燭圖表示缺口;

為我們提示了缺口的形態和交易機會;

測量以缺口為基礎進行交易的盈利性;

理解缺口與價格移動之間的微妙關系;

靈活運用短期信息和長期移動平均數;

在可盈利性交易中綜合運用。

詳讀本書,可助讀者將缺口研究轉化為成功的交易策略。

作者簡介:

朱麗葉 R. 達爾奎斯特( Julie R. Dahlquist )

博士,特許市場技術分析師(CMT)。得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商學院金融系高級講師。她與查爾斯·柯克帕特里克(Charlies Kirkpatrick)合著《經典技術分析》。

小理查德 J. 鮑爾( Richard J. Bauer, Jr )

博士、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市場技術分析師(CMT),聖瑪麗大學Bill Greehey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著有Genetic Algorithm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2011年,朱麗葉 R. 達爾奎斯特與小理查德 J. 鮑爾因為合著的論文Analyzing Gaps for Profitable Trading Strategies以及在技術分析領域卓越的創造力和傑出表現獲得了市場技術分析師協會(MTA)頒發的道氏最佳技術分析獎。

⑻ 為什麼外國的股神們都玩不轉中國股市

過去20年,外國人在中國股票上獲得的年回報率不到1.5%,相當於美國國債的三分之一。他們中的很多人為此紛紛敗走。他們本寄希望借股市分享中國經濟上漲的收益,可是,上漲的GDP都去了哪兒?2009年後的四年裡,投資者在中國股市遭遇的損失超過了全球任何一國。交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洪灝 表示,被一些西方觀察人士譽為市場經濟替代品的「北京共識」實際上是個贗品。 1、歐洲股神敗走中國:不懂政治,錯配民營企業被稱為歐洲股神、英國最有名的基金經理安東尼�6�1波頓(Anthony Bolton)6月24日宣布將不再執掌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承認在中國賺錢比他預計的更難。2010年4月,安東尼�6�1波頓曾告訴投資大眾,在中國做投資將成為他生命中最激動人心的一章。富達甚至曾向英國個人投資者大力推銷該基金,他們投放了大量廣告,並向金融顧問支付了大量傭金。顧問公司Chase de Vere的帕特里克�6�1康諾利(Patrick Connolly)指出:「過去三年,中國基金業表現最差。」中國股票基金虧損0.6%,而英國股票基金卻盈利約40%。在波頓掌舵的28年中,英國特殊情況基金的年收益率平均較市場高出了6個百分點。但波頓進軍中國市場的嘗試迄今來看是個失敗。自2010年發行以來,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的凈值下跌了11%。波頓稱:「為了從中國政府的新政策中受益,最好的投資標的是私營企業,而非國營企業。我一直喜歡投資中小型公司,我認為它們的定價存在偏差。國有企業並不是以股東回報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相對於私營企業而言國企的風險較小,但我不認為未來幾年國企會是市場上的明星。」但從過去幾年中國實際情況看,中國經濟被「GDP主義」綁架,高增長又過多依賴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發展並未真正惠及民生。這樣的大環境絕非中小企業的樂土,在這樣的背景下,追逐中小企業成長性顯然脫離了實際。2、亞洲巴菲特謝清海」受挫A股市場來自私募排排網的最新統計顯示,繼「歐洲巴菲特」 安東尼·波頓敗走中國之後,享有「亞洲巴菲特」美譽的惠理基金主席謝清海在A股市場上也損失慘重。由香港惠理基金擔任投資顧問的平安信託旗下兩款陽光私募產品兩年來虧損超過20%,大幅跑輸同期行業平均收益。兩款陽光私募產品平安信託-惠理價值一期、二期分別於2011年5月和8月公開凈值,初始凈值為81.39和82.47(註:公開時並非剛剛成立之際),但截至2013年7月15日,再次公開的最新凈值均為63.94,累計分別虧損達21.44%和22.47%,而代表陽光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的融智私募指數下跌幅度均在10%以內。即上述產品的業績比平均水平還要低10%!而這兩款陽光私募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大名鼎鼎的惠理基金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謝清海。3、貝爾斯登的紅色摩托車中國股市的起伏已經折磨投資者至少20年。美林和貝爾斯登都是1993年首批在上海開設辦事處的美國證券公司,而上證綜指當年2月份創下歷史新高。貝爾斯登首席執行官James Cayne的辦公室曾保留了一輛易初摩托(Ek Chor China Motorcycle Co.)生產的紅色摩托車,作為幫助該公司在紐約上市的紀念。到1994年12月,上證綜指和易初的股價均下跌了大約一半。巴克萊財富管理子公司投資策略師Wellian Wiranto 7月25日在新加坡接受電話采訪稱,中國的股票就不是給膽小鬼玩的。4、中國股市就像一具動物死屍Oppenheimer & Co.駐紐約的首席市場技術分析師Carter Worth7月23日接受電話采訪稱,中國股市就像一具動物死屍。2009年8月4日上證綜指見頂的時候,他就預言中國股市漲勢告終。Worth說,雖然上證綜指下跌空間沒有四年前那麼大,但上漲可能性很低。中國的熊市讓巨額財富灰飛煙滅,但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在美國股市大崩盤期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1929的高點到1932年的低點下跌了89%。更近一些,日本股市的日經225指數2000-2003年期間下跌了63%。上證綜指周二上漲0.7%,今年累計跌幅收窄至12%。中國股市僅對本土投資者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2010年3月之前曾位列全球市值第一名的中國石油今年下跌11%,目前在全球排名第十,市值大約2330億美元。MSCI明晟中國指數2013年下跌9.4%。希臘ASE指數今年下跌4.5%,自2009年8月以來累計下跌64%,不過該國股市當前總市值僅有590億美元。

⑼ 辛巴威的通貨膨脹是怎麼回事

辛巴威的通貨膨脹不是近期內造成的,人們普遍認為,高通脹率主要是因為該國糧食短缺,食品價格上漲過快造成的。

為此,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以遏制高通脹率的上升趨勢。造成通脹的原因還有辛巴威連續4年遭遇旱災,糧食歉收。該國自2000年起受到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其實行經濟封鎖,要求其盡快償還外債,從而造成該國外匯、燃油和電力的嚴重短缺。

但由於通貨膨脹太過厲害,津元貶值也很厲害。2015年,辛巴威政府曾推出一項貨幣兌換措施,即175千萬億辛巴威元可換5美元。當然,這樣的措施並沒有拯救辛巴威的幣值問題。在辛巴威,美元和比特幣才是硬通貨。

(9)帕特里克工業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辛巴威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6年辛巴威的GDP總值為162.9億美元,在整個非洲排名20名左右,2016年增長率只有0.6%。

目前,辛巴威的總人口為1659萬人,人均GDP為982美元(約合人民幣6383元);同年,中國人均GDP為8866美元,相當於辛巴威的9倍。

辛巴威的貨幣(以下簡稱津元)貶值非常厲害。但是在1980年發行的第一代津幣是,當時每0.68津元可以兌換1美元!但是到了後來,辛巴威貨幣大幅貶值,尤其是到2006年,該國的年通脹率為1042.9%。

2007年進一步攀升至10000%以上,2009年通脹率更是高達231000000%。當年,辛巴威央行曾發行100萬億面值的辛巴威元(簡稱「津元」)紙幣,成為世界上「零」數最多的紙幣。

⑽ 誰最有錢

世界新首富 墨西哥電信大亨
據《財富》報道:作為墨西哥城一名零售商的兒子,卡洛斯.斯里姆.郝魯已經建立起了590億美元的財富,超過微軟帝國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成為世界最富有的人。他發財的內幕是什麼呢,最近美國《財富》記者斯蒂芬尼.梅赫塔為人們揭開了部分謎底。
經商智慧盡早啟蒙
斯里姆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帕特里克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初,當MEXICO公司還處於嚴重的財務危機時,斯里姆總是定期將他的三個繼承人叫到一起,向他們上經濟課。他讓兒子們在家中的客廳中坐下,然後他會拿出一張手寫的單子。其中的一條會顯示,為何一家MEXICO保險公司的賣出價格要遠遠低於美國同行。另外的一條會顯示出相比於歐洲的糖果或香煙生產商,MEXICO旗下的該類公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帕特里克說:「這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但是我還是很清楚地記得他在我們幼小的時候就教我們了。」
對於曾經當過一段時間數學老師的斯里姆來說,這決不是什麼紙上談兵。他是想將他父親――一位黎巴嫩移民曾經教給自己的東西同樣灌輸給自己的下一代。順便說一下,斯里姆的父親在1910年墨西哥大革命中在墨西哥城開始建立起他們家族的不動產。所不同的是,他不光是為孩子們上理論課,還進行實際的收購。他花了55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保險公司,他還獲得了桑伯恩斯(SANBORNS)零售公司的股份,此外,他還投資了一家旅館連鎖公司。
現在,那些早期投資都得到了巨大的回報。他的三個兒子,也就是40歲的小卡洛斯、39歲的馬爾科.安東尼奧和38歲的帕特里克,現在已經在打理MEXICO公司旗下紛繁復雜的各種日常事務,並越來越多地參與戰略決策。而他們曾經在1997年患過心臟病的父親已經退居幕後,他們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橫跨多個領域的商業帝國,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來公司的價值已經增長到1500億美元。卡洛斯.斯里姆.郝魯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富豪。
最大富豪惹人恨
根據截止到7月底他所持有的股票市場價值來看,67歲的斯里姆個人財富為590億美元。這使他超過了身價至少為580億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成為世界第一富人。微軟的股份在源源不斷地充實蓋茨的基金會,而斯里姆的財富像火山爆發似的增長著。僅是今年一年,斯里姆的凈資產就增長了120億美元。他家族所擁有的資產佔到了2006年墨西哥全國GDP的5%,斯里姆所控制的公司佔到了墨西哥股市總市值4220億美元的三分之一。
斯里姆大腹便便,嘴上經常叼著一根雪茄,簡直就是一個拉丁版的J.P.摩根。但是,由於他控制著墨西哥從電話到金融等一切事物,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他更像是當初美國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當墨西哥人去ATM機上取款、駕駛汽車、去咖啡店,特別是打電話時,幾乎都要與他控制下的財產打交道。斯里姆旗下的墨西哥電信公司控制了該國92%的電話業務,他的美洲無線公司占據了該國70%的市場份額。威廉和瑪麗大學的政府學教授喬治.W.格萊森稱斯里姆的觸角已經伸展到了墨西哥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他甚至還創造了一個名詞「SILMLANDIA」來概括這一現象。
但這並不是什麼好詞。許多墨西哥人都希望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私有化運動能夠增加國內經濟各方面的競爭性並驅使商品價格的下跌。但實際的結果是不僅沒有形成,反而造成了壟斷。格萊森說:「斯里姆是妨礙國家增長的十幾只肥貓之一,因為他們形成了壟斷,並製造求大於供的現象。」他說:「墨西哥的經濟非常沒有效率,由於像斯里姆這樣的人的存在,與其它國家相比,這個國家正在失去其競爭力。」
對於上述指控,小卡洛斯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予以了憤怒的回擊,他說:「這些指控是不確當的,」之後,他拿出了一份分析報告,該報告將墨西哥長途電話的平均價格與其它國家進行了比較。報告顯示,墨西哥的電話價格是全球第三便宜的,僅次於美國和芬蘭。(而最近由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了另一幅畫面,世行認為墨西哥的電信費用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屬於最高之列。)
對於人們對他們家族的批評,斯里姆用濃重口音的英語說:「我有時候想,當你在商業上取得成功時,就會有人試圖讓公眾輿論來反對你,因為他們試圖與你競爭。」斯里姆已經開始反擊公眾輿論,今年初,他加大了慈善捐贈。而他的兒子們正在盡最大的努力為他幹事:掙更多的錢。
節儉不炫耀財富
任何想在墨西哥城尋找斯里姆商業帝國標志――一個閃閃發光的TELMEX(墨西哥電信公司)或美洲移動(公司)廣場的人都會大失所望。事實上,美洲無線公司作為該國最大的一家無線服務提供商,坐落在一個破舊的輪胎工廠里。他屬下的重要辦公樓及其內部設施都談不上豪華奢侈。
多年之前,斯里姆為他旗下的公司GRUPO CARSO公司寫下了他著名的「官方原則」:其中包括:興盛的時候要保持節儉,它會加速公司的發展,並會在發生危機時避免進行激烈改革的必要。」紐約花旗投資研究分析公司的帕特里克.格倫漢姆說:「他們在成本上是非常苛刻的,他們盡可能少借錢,並且非常小心。」
斯里姆的產業帝國是建立在他父親朱利安尼所創基業的基礎上的。為了躲避土耳其王朝的軍事入侵,老斯里姆於1902年逃到了墨西哥,並在1910年墨西哥革命期間在墨西哥城郊區開起了一家普通商店,並購進不動產。朱利安尼要求他幼小的兒子在一個筆記本上記錄下自己的收購行為。斯里姆至今都把他小時候所記錄的部分賬本放在自己辦公室的書架上。正是父親從小的教誨,使他充滿了對數字的敏感和對商業的濃厚興趣。
剛開始斯里姆在大學教數學掙錢,但直到60年代初他才從墨西哥國家自主大學拿到了一個工程學學位。在那之後,他開始在墨西哥城做股票經紀人,並開始收購一些他認為比較廉價的工業公司。他會將從這些生意中所掙的錢拿出來重新投資,或用它來獲得更多的不動產,他將自己的控股公司命名為GRUPO CARSO。
抓住機會難得機會大肆收購
然後就遇到了1982年墨西哥經濟的大蕭條。當時該國無力支付外債,投資者紛紛逃離墨西哥。公司紛紛倒閉。斯里姆等待已久的收購機會到來了。他廉價獲得了大批資產。在整個過程中,他都在教他的繼承人們投資的技巧,有時候他甚至還徵求他們的意見,以考察他們的領悟能力,比如,他曾經問過時年12歲的帕特里克是否願意收購製造香煙的公司CIGATAM。斯里姆說:「你要按照你的興趣去干。這是傾聽一個父親的教誨,它要強於從經驗中吸取教訓。」
墨西哥經濟最終得到恢復,到80年代後期,斯里姆已經成為該國最稱工的商人。當政府將國營的電話公司墨西哥電信公司掛牌出售時,斯里姆及時站了出來。他與當時的SBC(現在的ATT)和法國電信公司合作,在90年代後期以大約20億美元的價格將它購買了下來。比較當時其它電話公司的市場價格,這是一筆公平的買賣。這筆買賣中激怒他們對手TELMEX(其中包括美國長途電話公司如MCI等)的是私有化條款:當全世界的電話公司有錢時,斯里姆和他們的公司將獲得七年的壟斷期並且可以向新的市場擴張。
商人的政治智慧
這次交易另一個讓人詬病的背景在於斯里姆是時任墨西哥總統卡洛斯.薩利納斯的執政黨的重要捐款人。作家安德雷斯.奧本海默曾在一本書中揭露說,薩利納斯曾經宴請了30名墨西哥商人要求他們捐款。根據奧本海默的說法,斯里姆表示他願意捐款,但是他告訴總統的人說:他「希望捐款應該私下收集而不是在晚宴上,因為在宴會上公開捐款會變成一場政治丑聞。」奧本海默透露說商人們平均每人捐獻了2500萬美元。但,斯里姆一方否認了該指控。
威廉和瑪麗大學的格拉森教授說:「由於他和薩利納斯政府極端近親和方便的關系,他掙得了數十億美元,」最近,斯里姆已經開始向多個政黨投資,這在墨西哥政治中是一種流行做法。
斯里姆的這種圓通關系並僅僅局限在與強力政府官員身上。90年代,許多墨西哥的貿易社團在財務上都很困難。斯里姆開始對這些處於困境的社團提供財力上的支持。一個貿易集團的領導人就對美國研究者表示說他對斯里姆財務上的幫助感到非常高興,但它也使他難以避免地遭到太多的抱怨。德克薩斯州立大學拉丁美洲研究特雷薩.洛扎諾.隆學會的助理主任馬爾科.姆諾思認為墨西哥的中等階層和工薪階層也都對他頗有微辭。他們感到斯里姆一直都不是墨西哥電信公司的好老闆:許多墨西哥人希望私有化能夠產生新的電話公司和更低的電話費,而不是在政府甩掉電話業務之後15年之後,這家公司的壟斷性更強了。
實際上,造成斯里姆旗下公司目前這種得財不得名的處境部分原因還要歸咎於他本人對其對手過於傲慢的態度。ATT和MCI都曾對墨西哥和美國當局抱怨說他的公司為阻止他們在墨西哥的業務擴展而設置了重重障礙。
電信巨頭不用電腦靠勤奮
斯里姆一方面將其競爭對手擠出墨西哥,一方面自己把手伸向了國外。ATT CEO蘭達爾.斯蒂芬森在1992-1996年間曾經在墨西哥監管過SBC的投資,他回憶了1995年與斯里姆的談話策略。他說:「與卡洛斯的談話總是要談到很晚,」在最近一次訪問斯里姆時,斯蒂芬森說,後者「他撕了好幾張紙,他總是寫了又寫,「這家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通信公司有一張寫字台,(斯里姆不用電腦,)在一頁紙上,他列出了他所擁有和控制著的全部公司名單,在另外的紙上,他寫了一些公司的名字,它們的收入和經營人以及凈收入等。我拿過其中的一張,並對其中的一家公司發表評論,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談論該公司的財務情況。」斯蒂芬森笑著說:「他將所有的情況都裝在自己的腦海中。」
數年後,當斯里姆要收購一家破產的電話公司時,他把一家美國電信公司的主管召到墨西哥城開會,詢問了高管們好幾個小時,包括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如生意的一些細枝末節,諸如公司各個部分的最低獲利點等。在他離開會場好幾個小時後,高層主管們認識到他們的工作需要更加勤奮點,斯里姆在這場求購活動中已經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三個繼承人各管一攤
盡管小卡洛斯在建立斯里姆帝國中獲得了父親大多數的信任,但斯里姆旗下龐大的公司一直都是由一個由親戚和親信組成的網路來管理的。盡管由於在1997年進行過心臟手術,所有人的目關都突然集中到了他的兒子們身上,斯里姆還是表示說:「當我幾年前生病時,他們都還非常年輕,」他說:「他們仍在負責,但沒有一個人認為我已經離開了。」
斯里姆最大的兒子小卡洛斯現在負責他旗下三大公司中最大的GRUPO CARSO公司,他們家族的朋友們和親戚們都認為三個兒子都不錯,但小卡洛斯是三人中最具有領袖氣質的。他喜歡賽車運動,他對公眾的態度也很誠懇。他和他的兄弟們不像許多國際大財團的公子哥們那樣上過歐洲貴族學校或進修過MBA。他們都是在墨西哥的大學里研究學習生意,他們在工作中邊干邊學。
小卡洛斯十幾歲時就開始利用休學時間跟著父親學習銀行操作,他進入了一家以提供自助午餐而聞名的老式商店桑伯恩斯,經常起大早去墨西哥城一個市場幫助購物。最終,小卡洛斯成了這家連鎖商店的老總,在他的管理下,桑伯恩斯成為了墨西哥第一大書店和音樂零售商。從1998年起他一直管理著GRUPO CARSO公司。
如果說小卡洛斯是客戶服務專家的話,那麼馬爾科.安東尼奧就是一個金融家。他是一個繼承了父親數學頭腦的熱情人,1992年起他還只有24歲時父親就讓他做了INBURSA公司的董事長,並一直做到現在。老三帕特里克和姐夫丹尼爾.哈吉一起經營著美洲移動公司。自從帕特里克2004年成為該公司董事長以來,這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股價已經上漲了兩倍,並且已經成為斯里姆家族財富的最大來源。
當然,斯里姆家族也不盡是成功的故事,比如,小卡洛斯1999年領導收購COMPUSA公司15%股份的交易就是一筆災難。對此,斯里姆說:「如果我們必須犯錯誤的話,我們要犯小錯誤,我們當然不願犯錯誤,但是小錯誤就是做好的錯誤。」
整個斯里姆家族目前看起來非常和睦。盡管這個家庭到底有多少人難以弄清,但他們大家都喜歡在一起生活。最老的斯里姆和他的兒子們以及女婿們每個周一的晚上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員飯。小卡洛斯說:「我母親和父親對我們非常親,他們教導我們要快樂地享受生活,同時也要意識到我們作為一個繁榮的家族肩上所承擔的責任。」
加強慈善活動
斯里姆創造的龐大財富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經營一家美國房地產控股公司的朱斯.安東尼奧.里奧斯說:斯里姆擁有一個「歷史性的機會成為拉丁美洲的洛克菲勒,一個像斯里姆這樣富有的、強有力的家族對於未來25年拉丁美洲的發展來說可能會是一個巨大的積極因素。」表現在哪裡呢?
現在,斯里姆的三個主要基金會擁有的資產為40億美元,在今後的幾年裡,他們至少會再投入60億美元。其中包括健康和教育研究會,他們的起始資金都是5億美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最近確認斯里姆將向他的基金會至少捐款1億美元,用於減少拉丁美洲的貧困。此外,他們家族的捐款還有不少。不過,斯里姆家族認為減少貧困最好的辦法是發展經濟而不是靠捐款。馬爾科.安東尼奧說:「我認為幫助人們的最好辦法不是給他們錢而是給他們工作。我們支持教育、衛生和僱傭――這是人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需要的。」
對於自己對這個世界所留下來的財富,斯里姆似乎與大家的看法有所不同。幾年前,世界教育和發展基金會曾經為他對發展世界所做的工作頒獎,為此,全家在紐約城為他舉行了一次慶祝晚宴。在對擁躉們致詞時,斯里姆解釋了他生活的目標,他說:「許多人想給孩子們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而我努力為我的世界留下更好的孩子們。」(蘇三)

熱點內容
大智慧股票軟體怎麼看股息率 發布:2025-02-08 10:49:05 瀏覽:78
什麼是創新未來基金 發布:2025-02-08 10:23:35 瀏覽:467
當天會漲停的股票的特徵 發布:2025-02-08 10:09:55 瀏覽:200
股票交易方式什麼期 發布:2025-02-08 10:09:45 瀏覽:440
對沖基金到底是什麼txt 發布:2025-02-08 10:08:08 瀏覽:374
期貨訂單怎麼買 發布:2025-02-08 10:06:42 瀏覽:369
基金裡面的余額如何使用 發布:2025-02-08 10:01:32 瀏覽:302
海航基礎股票的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8 09:30:27 瀏覽:319
企業股權轉讓如何解決債務 發布:2025-02-08 09:20:43 瀏覽:687
幣圈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2-08 09:19:58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