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好的股票股價越不漲
Ⅰ 為什麼效益好的股票股價不漲
買入業績好的股票,並不代表這只股票馬上就會大漲。
首先,一部分業績較好的股票已經被市場挖掘,其業績固然不錯,但是其價格也已經被市場所高估,市盈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由於其利好已經提前兌現,所以後續上漲反而動力不足。投資者持有這種類型的股票,一方面可以通過每年穩定的分紅賺取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對抗市場風險。這類股票由於機構投資者布局較多,所以在熊市中相對比較抗跌,從長期來看,此類股票的走勢也是向好的。但是想指望能夠買入馬上就能賺大錢,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投資者還是需要耐心的等待其發力。
在股市處於低位的時候,買入績優股並長期持有,一定能在牛市來臨時收獲滿滿的利潤,完全不必在意買入後一時的股價表現。
Ⅱ 為什麼有的股票業績很好,但就是不漲
股票市場總是讓人琢磨不透,而且也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可能在前一秒股票還在不斷的上漲,可是後一秒就出現了下跌的趨勢,而且股票也存在人為干預,所以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和小心。還有很多股票業績非常良好,但是這樣的股票就是一直不漲,而那些業績並不是很好的公司股票上漲的幅度卻非常大,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這支股票可能只是暫時業績非常好。我們知道很多公司是受到政策和環境的影響,在前幾年有豬瘟橫行,導致養豬的公司業績非常不錯,但是這種業績好只是暫時的,只要國家進行調控,這家公司的業績就會恢復如初,所以很多股民也不看好這一類公司,現在股民買股票都是看股市的大趨勢,而且非常喜歡進行短線操作,如果這只股票價位很高,不好進行短線操作,那麼很多股民都不願意購買。
Ⅲ 為什麼基本面這么好的股票不漲
可能盤子大,或者是主力資金實力太小。
Ⅳ 底部利好不斷就是不漲的股票
股市的漲跌是無法控制的。從消息分析,利好的股票一般會引起股價上漲。然而,在積極消息公布後,股價沒有顯示出預期的漲幅,但它沒有上漲。
【拓展資料】
股票利好不漲反跌原因是什麼呢?
1.整體市場不好。當市場下跌時,每個人都有恐慌的心態。股票再好也有可能跌,不漲的概率也很大。
2.之前有很多炒作。如果一隻股票近幾年表現比較好,比較穩定,首先要看股價有沒有被市場提前推測,有沒有下跌,是否正在回歸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
3.莊家控制了大盤。當資金在吸籌的時候,它不會上漲。莊家資金需要壓低股價。如果股價上漲過快,上漲的價格很容易導致投資者搶籌,不利於在資金融資
利好不斷股票不漲有各種原因。可能該股後續潛力很大,屬於慢牛股。也有可能是公司的基本面出了問題。沒有資金的推動,如果買賣力量相當,就不可能引起上漲。
首先要看到a股市場好的時候的走勢,這也叫系統性風險。如果a股市場在走下坡路,那麼就不是藍籌股、成長股或者垃圾股。這將導致整個股票指數暴跌。即使個股有更多的利潤,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個股很少逆勢上漲。最多是股指大幅下跌,個股只是看起來更有韌性。因此,如果個股價格要在利好作用下始終保持上漲,這與a股上漲環境是分不開的。
此外,預期的反映。許多股票由大機構和大莊家控制,個股應該是盈利的。他們比散戶投資者更早知道。所以股價已經提前反映了,真正的好處已經在市場上公布了。反而是機構投資者看到散戶湧入,遇到出貨的機會。另一種情況是,人們期待這只股票有什麼好消息,結果股指天天漲,等到真正的好消息出來。相反,股價已經透支了個股的未來空間。這就是在公布正面業績後,股票反而下跌的原因。
最後,積極的力量不足以支撐前期股價的過度漲幅。比如說某上市公司要現金分紅,結果「發配股」,不符合市場對現金分紅的預期,所以股價反而大幅下跌。再比如,對於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原本預計為50%,但公布的業績增速僅為30%,低於市場預期。因此,雖然上市公司業績不錯,但被市場投資者拋售,大幅下跌。
利好不斷股票不漲的情況是很容易遇到的,很多股票遇到有利條件就暴跌,這並不罕見。有時候,股市在下跌的路上,個股即使遇到有利條件,也很難規避系統性風險。更重要的是,每隻股票都有莊家和機構控制。在他們拉起股票之前,他們是在賭預期,但真正的好處已經實現了。相反,這是他賣出股票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利好條件出台,業績不如市場預期,或者人們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個股看到利好條件就會大幅下跌。
Ⅳ 為什麼有些股票基本面看上去那麼好股價還漲不上去
一則“為什麼有些股票基本面看上去那麼好股價還漲不上去?”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在股市中,為什麼有些股票基本面看上去那麼好股價還漲不上去?其實在股市中要知道一些股票為什麼會上漲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原因,就是股票上漲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有資金買它把它推上去的。如果一個股票沒有資金去買的話,就算是他的基本面再好那也是沒有用的,沒有人買股票就不會上漲。還有另一個原因則是該股票雖然基本面很好,但是沒有利好消息的出現,則沒有得到一些資金的關注,股票的上漲原因之一是利好消息的出現,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資金過來買它。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Ⅵ 為什麼有的股票業績好,股價卻不高
股價的高低,不是說股票的業績,而是企業本身的價值,
業績好,股價上漲,這是莊家進入,公司業績好的消息,來拉升股價,
如果一個公司他的業績非常好,但是股價不動,那就說明裡面沒有莊家炒作,明白了嗎?
這樣的股票適合長期持有,等待分紅,
Ⅶ 大盤漲的那麼好,好多股票不漲,甚至新低,怎麼回事
大盤漲的好,好多個股不漲,甚至新低,主要原因如下
近期可能要面臨退市的股票可能要面臨退市的股票,各大機構都在想辦法賣掉自己的籌碼,這樣股票通常是在下跌中出現放量情況,通常這樣的下跌會維持很長時間,通常是幾年,股價基本上跌到2元以下,甚至是1元以下。這樣的股票存在退市預期,自然各路資金會加速拋售,所以大盤漲跌已經和這只股票沒有關系了,大資金都在跑,它只有下跌一條路了。
已經完成了主升浪的個股有一部分個股已經提前大盤完成了牛市的主升浪,主力已經完成了籌碼的派發,這樣的股票只剩下接盤的散戶置身其中,一隻股票沒有了主力資金,就相當於大船失去了舵手,股價只剩一條路那就是震盪下跌,直到跌得足夠便宜,主力資金才會再次考慮進場。股價所有上漲行為都是主力資金來完成的,失去了主力資金的作用,即使大盤再上攻也無法改變其回調的命運。
第三種情況,主力並未完成吸貨大家在市場里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任何一支股票只要是主力沒有拿到足夠的籌碼,那麼股價一定是不會大漲的,即使市場大勢已經來到了牛市周期,而部分籌碼還在散戶手中,他吸貨並沒有達到目的,主力一定不會做出大幅上漲的動作,他還會利用市場看漲的情緒繼續壓盤,甚至逆市下跌,只有這樣做,才能讓經不住考驗持倉散戶放棄籌碼。
仔細甄別手中那些逆市不漲的股票,看看他們是屬於哪一種情況,如果確認是第一第二種情況,要果斷換股操作,如果是第三種情況,要自己給自己打氣,熬過這一段難熬的時光。
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多,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原因:機構抱團。
我們就拿最簡單的創業板說事。
創業板總市值10萬億多一點,而前四名寧德時代、金龍魚、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加起來已經有兩萬億了……
機構如果單拉這四隻股票,他們只要漲三個點,創業板指數就肯定翻紅甚至大漲了。
而由於很多股票的盤子偏小,不適合機構抱團,基金和私募根本就不怎麼參與,只有游資在裡面坐莊炒作。一旦出現這種大盤股猛拉,指數翻紅,正好給游資提供了割韭菜的機會。
然後就出現了你說的這種,大盤指數猛漲,而很多個股卻收跌甚至創新低的情況。
而且整個市場就這么多的資金,大盤股吸水的同時,小盤股自然而然就更缺水了!
……
謝謝各位朋友能聽我嘮叨,方便的話給個關注!寫作也是我的樂趣之一,有人贊同的感覺更好!謝謝!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就可以總結,那就是強者恆強。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天冷了,我進了紅色的羽絨服和綠色的羽絨服,紅色的羽絨服賣得非常好,綠色的羽絨服賣非常差,那麼你覺得我會繼續再進紅色的羽絨服還是綠色的羽絨服呢?答案毋庸置疑肯定是紅色的,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放在股市中,很多人卻有一點想不通。
這就像很多人買了兩只股票一樣,一隻漲的很好,一隻卻下跌,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選擇賣出上漲的,而保留下跌的。以目前股市的機會和概率的看這種操作大概率是錯誤的,留強去弱才是更好的選擇。
其實現在股市中很多股票強者恆強,另外很多股票卻無人問津連續陰跌,再創新低。這種分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股票越來越多,而資金卻是有限的,很多股票都是沒有投資價值的,所以資金很自然的就會選擇一些優質的行業龍頭,買的多了,股價自然就上去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抱團取暖。而一些沒有業績,沒有成交量,沒有炒作概念的股票,責越來越不被人看好慢慢的被邊緣化。
以前說散戶做股票最大的錯誤就是追漲殺跌,那麼隨著時代的變換,股市的發展,以後的股票反而要追去追漲殺跌。所以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你如果不跟著改變,那麼註定就要被時代所淘汰。
1.美國全方位對我國軍事與經濟進行打壓!許多歐美國家迫於美國霸權跟風!
2.我國近年發生戰爭的概率較大!如台灣問題!與印度阿三的問題!
3.盤子大錢少!不斷的大量發行新股!老百姓的錢在2015年房價大躍進之後就都被套牢在房地產了!
中國股票賺錢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了,買了茅台五糧液然後拿著就行了。可是就是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人不信,喜歡瞎折騰然後居然還都賠了錢。這真是一件非常非常 搞笑 的事。就好比數學考試出了一道一加一等於幾,寫個二就完了,可是很多很多人卻絞盡腦汁做出一個錯誤的答案。然後還口若懸河說自己怎麼錯的跟自己有多懂似的,你管那些創新低的股票幹啥?你知道怎麼回事又有個毛用?
大盤股證券股及白酒類一拉大盤就彪漲指數,這些機構抱團的股票使勁漲,那些小盤低價股就使勁的跌,哪裡是底都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注冊制惹的禍,以後還有大量的新股上市,也就是說有些經過包裝的有問題的公司上市就會往下跌,散戶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睛,一不小心買到經過精包裝的問題股票也就是踩到地雷,傾家盪產也是有可能的。要讓那些造假的公司賠償雙倍的損失才能解決大部份股票下跌的問題。才有更多的資金進場。政券市場都是鬥志斗勇大魚吃小魚的合法賭場,小散大多數都是韭菜。
說的好聽的叫機構抱團,說的直白點就叫惡炒。
機構抱團炒高價股,早就出現僵屍股了,業績不重要,抱團取暖,勇攀高峰最重要。
假指數
一
我持有的股票很多都在2500點左右,300088這只股票12元跌到破9,但大盤從2600點漲到3470點。切300088這只股票基本面非常好,而且是跌得不多的。跌到折腰的票比比皆是。根本原因就是,老資金基本上全部深深的套牢,新資金怕被套牢而不敢入市,入市也不是投資而是報團取暖或者下注賭博。
Ⅷ 銀行和券商等金融股業績這么好,為什麼股價長期不漲啊
首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銀行的成長空間不大。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看重的不是一家公司的過去,而是它的未來,只有未來發展得好,才更有希望帶來好的回報。
由於銀行業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一個行業一旦進入成熟期,也就意味著它的發展空間已經不大了,除非能找到新的突破點。行業發展空間的限制,就讓大部分銀行未來可預測的成長空間已不大,因此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大了。
其次,可能就是因為投資者不能充分享受銀行盈利帶來的好處。就如上面所說,如果銀行願意把所有的利潤都拿出來分紅,那麼它們的股價就不會漲不動了。因為一隻股票如果靠分紅就有20%的年化收益率,這只股票肯定會有很多人買,買的人多了,股價想不漲都難。
可實際上銀行就算分紅,也只會拿出少部分凈利潤來分紅。雖然未分配的利潤從名義上仍然屬於投資者的,但實際上是沒辦法變現的,能看到卻始終拿不到。因此就算銀行賺得再多,只要沒辦法變現,就沒法充分享受盈利帶來的好處,盈利多對投資者來說意義也就不是那麼大了。
再次,可能就是因為銀行股盤子大。盤子大,推動其股價上漲就需要大量資金,沒有足夠的買入資金就很難讓其股價上漲。不過,就算是有這方面的原因,也肯定不是根本原因,畢竟比銀行股盤子大同時股價也漲得不錯的股票不是沒有。
Ⅸ 為什麼有些股票業績很好但是不漲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Ⅹ 基本面特別好的股票為什麼不漲
股票如果要漲,必然是有資金去支持他的,相反,如果沒有大資金,那麼這個股票必然不會大漲。在投資中,對基本原理與股票價格的映射過程的理解通常是對你所在部門的直接反映,基本面特別好的股票為什麼不漲的問題,我個人看法是以下的三種。
不管它有多好,如果沒有大老闆的錢去買他,它就不會上漲,這個問題,我想許多交易者應該都明白,所以如果有經銷商去購買的話,那個這其實是一個技術細節的問題了,我個人建議你們可以找一些技術的交易書本去了解了解,當然,基本面好並不代表他可以漲,因為有很多重組後的股票,他們也都漲了很多。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