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2010年中國股票市場重大事件

2010年中國股票市場重大事件

發布時間: 2022-12-25 16:50:58

⑴ 股市發展表

股票市場-中國股市發展年表
1984年- 提出建立資本市場構想。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發行1萬股。
1986年-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誕生。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
1991年8月28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價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變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發大漲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漲勢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發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漲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實施打開潘多拉魔盒:國有股減持、股權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國有股減持拉開序幕
2001年7月-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
2001年10月-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
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實施
2005年4月30日-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2005年6月-利好齊發,股改行情啟動
2006年9月-分置改革已近收官就是從06年下半年到現在的大牛市持續至2007年6月後股市行情不太好,直至2008年奧運以後股票市場大有進展。
2010年1月中國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已經原則同意開設融資融券業務試點並同意推出品種。 中國股市大事年表1989--2010
1989年,深股開市,中國在1949年之後終於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滬市老八股登場。
1992年5月21日,滬指從616點躥至1265點,隨後幾天又登頂1420點。監管層趕忙懸崖勒馬,並加快新股上市速度。到了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時出台,滬指從333.92點一路漲至1052.94點。
1995年,指數又在政策指揮下玩了一把過山車:先是5月18日證監會下發緊急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指當天漲幅40%多;但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終奠定。當天,三類企業獲准入市,滬指大漲103.52點。
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股市隨後一路暴跌至1514點。
2005年4月29日,證監會發布通知宣布啟動股改試點。10天後,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進入股改首批試點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證指數開始了長達一年的逼空行情,
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點收盤。
2007年2月,節後行情並未因存款准備金率上調而下挫,盤中多個板塊全線揚升,個股行情更是演繹瘋狂,滬指昂首站上了3000點,並刷新了歷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 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7年5月9日,中國股市演繹詭譎行情,歷經午間黑色25分鍾的驚險一跳之後,上證綜指收盤頑強站穩4000點整數關口,收於4013.09點,全天上漲63.07點。
2007年5月15日,滬深股市由於交通銀行的上市,滬指直接高開,但之後走弱,銀行股成為盤中跳水的最大動力。午後大盤又出現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破3900點關口。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
2007年7月20日 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7年8月22日 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並未對股市造成嚴重沖擊,上證指數低開高走,最高距5000點僅差1點,上證指數開盤報5002.84上漲22.77點,直接沖破5000點。
2007年9月15日 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
2007年9月28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突破6000點.
2007年10月13日宣布,從10月25日起,將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是今年來央行第8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也使得存款准備金率與1988年創下的13%的歷史高位持平。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開盤48.6元
2007年11月7日滬指一度跌破5500點關口.後收於5600點。
2007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10日宣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7年11月2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調整後,普通存款類金融機構將執行13.5%的存款准備金率標准,該標准創近年歷史新高。12日遂低開5174,最低至5033,考驗5000點關口。
2007-11-22,5000點支撐被擊穿,收於於4984點。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7.40。
2007-11-28,半年線破。
2007-12月股指在4800-5000之間整理。
2007-12-20,央行加息。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7年12月21日起 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現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由現行的 7.29%提高到7.47%,上調0.18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
2008年初股指穩步摸生至5552點。
20080116,為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要求,繼續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8年1月25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股指以5290點回應。16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於7. 2418。
20080121,全球籠罩在跌勢下,先是亞太股市,而後波及歐美,收於4400,單日最大跌幅。 2009年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3G等互聯網行業的興起,在下半年大盤上升至3400點, 2010年,中國股市迎來房產泡沫,大盤在1500-3000點之間震盪。

⑵ 2010年11月12日,股市為什麼大跌

誰也沒有想到,在貌似平靜的周末,一場官民網路站突然爆發。這場網路戰的起因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驚天股市操縱案。目標是嚴懲或者包庇有後台有背景的犯罪份子。
當中國億萬股民沉浸在久違的大牛市行情時候,2010年10月26日開始,一場神不知鬼不覺的陰謀在策劃和行動中。大約20家券商在期貨市場開始起利用這波脆弱的牛市,大賺一筆的勾當。他們逆勢為而為,暗暗建立空單大倉。此時的股市已經是壓抑兩年的火山,一發不可收拾,兩市成交量屢屢突破創記錄的50000億元,按照量價規律,沒有人懷疑這是一個大牛市的開端。幾乎100%股民興高采烈。但是,也有不高興的。這些不高興的就是逐步建倉的股指期貨空單機構。
10月26日開始,股市成交量成直線上升,預示行情將向上突破。事實上,作為中國股民心目中最大的心理線是3000點大關。這個點位已經被反覆試探,到11月11日14:30分以3%漲幅強力突破。
屢屢上漲的股市造成股指期貨做空機構巨大虧損。11月合約於11月19日到期交割強行平倉。時間僅僅一周,如果此間股市不能大跌,他們將面臨10億元以上虧損,反之若出現大跌,他們將賺10億元以上。在大利大害面前,他們作出了選擇:利用資金優勢打壓股市,然後在期貨上交割獲利。
但是,這種行為是違法的。開始只是偷偷摸摸的干,單個的干。方法是每逢股指出現上漲沖動,那邊股指期貨就隨即來個向下大力拋單。事實上,自從股指期貨開通以後,絕大多數股民就一邊看股指期貨一邊操作自己股票,因為大家都認為股指期貨有「 發現價格」「預測價格」功能。於是,這種打壓屢屢奏效。但是效果不明顯。因為畢竟這個大牛市是史無前例巨大資金推動,而且目前股指點位處於歷史低位。這樣的打壓只是將股指打壓半個百分點,第二天開盤又跳上原位。這樣,這些機構只好重新開始打壓,尾市股市又跌一點點。股指出現歷史罕見的一個個小的「黑烏鴉」(高開低走小黑線)。
到11月11日,行情出現巨量突破,壓抑日久的股市像火山般爆發,整天走勢如日中天,下午收盤20分鍾左右已經上漲罕見的3%以上。按照長期規律,這種走勢如論如何也不會變臉。股市這樣走下去,意味著這些空單帶著做空機構10億元將化為灰燼。
於是,一場中國證券歷史上第一次聯合操縱案件發生了。當日收盤前15分鍾左右,2 0家券商在股指期貨上突然拋出大量賣單,10分鍾成交量達到平常時間的5倍。短短1 0分鍾,就把股指期貨打落4%,而滬深兩市看著股指期貨操盤的股民不知道發生什麼重大事件,於是先走為快,股市行情急轉直下,僅僅10分鍾兩市股指突然間暴跌2%~4%。
獲得初步成功後,他們信心大增,聯手再接再厲,一致加倉空單。歷史最丑惡的一幕在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開始了。當日在無任何消息任何先兆情況下,股指期貨跳空開盤暴跌2%,接下來空單如疾風暴雨,導致兩市出現巨大恐慌。股指期貨一度盤中大跌達到8%以上。而滬深股指則跟跌到達5%~7%。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無原因暴跌。根據公開信息,股指期貨前20家機構全是凈空單,12月合約凈空單達到4000多手,兩月合約凈空單達到6000多手,扣除雙向持倉無效倉位,前20家機構的凈空單占整個股指期貨市場凈空單的45%,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融寡頭而創造了世界之最。當日這20家獲利至少6億元,而兩市股民損失達到5000億元以上。

但是,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中國現行法律規定這樣操縱市場最高可以判處極刑。
為躲避罪行,於是有人編造出各種各樣理由解釋這個大跌。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市場傳言調整印花稅,二是加印花稅,三是高盛的報告。但是這種解釋不堪一擊。因為誰都知道印花稅調整是極端措施,非到所有措施失效股市過熱才使用,現在不可能;而加息周期最少也是2個月,現在距離上次加息僅僅一個月,也不可能;高盛就不用說了,外國機構搞個報告能起多大作用。更讓人不可信的是,這次股指期貨打壓行動不是12日單獨行動,而是持續了數天的行動,特別是延續了11日下午尾盤的行動。手法相同,作案者也是一個。而這些傳言是12日才有的事情,今日傳言怎麼就影響到昨日的股市了?
於是,12日晚間一個正義帖子出現了。這篇題為「20家券商逆勢聯手做空 億萬股民損失5000億元,網路緊急呼籲救救2億股民要求下周一11月15股指期貨暫停交易一天」。
帖子在中國網路上不脛而走,股民看到帖子恍然大悟,一時間紛紛轉帖,評論。兩日點擊量達到數百萬之多。打開搜索引擎,只要輸入上述內容,就看見全版都是這些內容。股民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驚天大案,要求官方徹查嚴懲犯罪份子,並要求暫停股指期貨交易。
一方面,股民引用各種法律法規,提出要求,並紛紛轉帖紛紛發表評論;而另外一方面,採取劇烈刪帖,有的帖子不到一秒即被刪除。兩者對抗到14日已經成為白熱化。該內容的帖子和評論已經達到數十萬,點擊上百萬;而刪帖者防不勝防。開始只是在股票貼吧和論壇上發表,後來把帖子發表到所有的論壇貼吧,連什麼房產信息,婚介都有身影。不少人表態,周一一上班就要打電話找證監會。估計周一證監會電話會被打爆。
目前事態在繼續發展中,大戲剛剛開始,好鏡頭還在後面。

⑶ 2010年11月12日股票大跌的原因

愛爾蘭信貸危機,歐元貶值,美元升值,帶動大宗商品比如原油、有色、煤炭價格下跌,雖然這有助於我們緩解輸入型通脹,但對證券市場恐怕就不是好事。歐元區經濟受到拖累下滑,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出口,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將遇到更加猛烈的貿易戰。我們的經濟也將受到影響因此這是市場下跌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⑷ 2010年5月17日股票為什麼大跌

5月17日滬深兩市單邊重挫,創年內新低,個股普遍大幅下跌,上證綜合指數收於2559.93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07%,深圳成份指數收於9731.72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79%;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今日所有板塊均處於下跌行情,其中跌幅較大的行業有:輕工製造(當日下跌7.1%)、房地產(當日下跌7.07%)、紡織服裝(當日下跌6.55%);跌幅較小的行業有:金融服務(當日下跌4.24%)、醫葯生物(當日下跌4.5%)、有色金屬(當日下跌4.78%)。

國投瑞銀認為本次下跌的誘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十條」發布已滿一月,效果不佳,一線城市房價仍較堅挺。一方面,地產利益各方與政策的博弈引發投資人對進一步嚴厲調控的擔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現狀也加劇了市場對地方融資平台債務風險的擔憂; 2、近期出爐的經濟數據平淡,投資人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信心不足; 3、外圍市場震盪加劇,美歐股市均表現不佳是今日下跌的一個誘因; 4、市場短期持續、快速下跌而反彈無力,造成投資人信心極度脆弱則是今日下跌最直接原因。

對於後市走勢,國投瑞銀認為,近期市場殺跌頻現、悲觀情緒彌漫,投資人信心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但眾多個股經過大跌後回歸估值的安全邊際,也為後續行情的展開提供了可能,市場正在經歷緩慢尋底、築底的過程。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成長性確定的中小市值和新興產業類股票,在大跌中尋找合適的介入點、合理布局;同時關注大市值股票中質地優良的品種。

⑸ 列出2010年我國A股市場的五大熱點,分析成為熱點的理由, 在線等急

稀土永磁新材料板塊:
中鋼天源:從低點上漲400%出頭。原因是集團資產注入概念以及對永磁材料的重點研發,使得公司跟著稀土永磁概念,啟動成為大牛股。
太原剛玉:從低點上來漲幅接近400%多。受出口配額影響,稀土材料價格猛漲是主因。公司主導產業釹鐵硼磁性材料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受地方政府扶持的新材料產業
,是支撐現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材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高清電子產
品、汽車、通信業等領域的不斷發展,磁性材料的運用領域越來越廣,市場需求不斷增
加,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這兩個股票的特徵是啟動前低價、小盤品種,便於控籌,題材合適。業績的話倒沒有立刻體現出來,炒作成分更多一些。

有色板塊:
廣晟有色漲幅最大,是粘稀土概念的。
中色股份漲幅比較大,也是粘稀土概念的。
另外廈門鎢業,也是粘稀土概念暴漲的。
可見,稀土概念很重要。正宗的比較厲害的幾個龍頭分別是:
金鉬股份:鉬的出口配額調整影響,導致價格大漲,同樣跟著爆炒;
東陽關鋁:鋁業龍頭,跟著有色價格上漲爆炒;
錫業股份:錫業龍頭,跟著有色價格上漲爆炒;
東方鉭業:小金屬龍頭,跟著有色價格上漲爆炒。
資源股的特點就是周期性炒作,在價格處於上漲周期的時候,一般會隨著大宗商品的價格做一波主升浪。

黃金板塊:
榮華實業龍頭,從低點上漲300%以上。
該股啟動時價格較低,盤子相對適中,由於收購礦業具備了黃金概念,跟隨去年黃金的一波大的漲勢,啟動了一波上漲行情。漲幅比中金黃金,山東黃金這些正宗的黃金股要多很多,還有個原因就是黃金股前期的累積漲幅也是比較巨大的。

煤炭股:
國陽新能:龍頭品種,是一抹亮色,屬於藍籌品種的領頭羊。業績優秀,同時有資產注入預期使得主力資金選擇它作為啟動煤炭板塊的突破口。同時帶動了大盤展開了一段行情。從12元附近到35,漲幅接近300%。
煤炭股與有色的特點有所不同,由於國家對煤炭的限價,導致了煤炭的啟動稍晚,但是大趨勢是擋不住的,在國際大宗商品不斷上漲的影響下,有色股先啟動了不斷的上漲,之後的煤炭股終於擺脫限價的不利因素,在10月後第一個交易日開始啟動。

西部開發板塊:
西藏城投,從底部6.75到25.66累計漲幅380%。這個股成為熱點的特徵也比較明顯,第一盤子小、價格低,易於主力控盤;第二,長期受益西部大開發,作為開發的第一步,首先就是建設,這正是公司的主業。主力充分利用了這2個特點,大力炒作。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這些龍頭品種的上漲都是一個啟動後的持續性上漲,上述的稀土永磁收到政策的利好,價格大漲,同時這些物資是高科技產品的一些必需品,所以引發了一輪大漲;而有色、黃金、煤炭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周期的影響,跟隨啟動了一波行情;西部開發板塊的啟動時跟著西部開發政策的提出和落實被挖掘炒作起來的,熱點基本上是跟隨政策利好和價格上漲因素的出現而啟動的。在這之前,也是股市震盪調整到一定階段,主力資金已經悄悄建倉洗盤後,適時跟著時機的來臨而採取的動作。

⑹ 盤點一下中國股市的成長歷程、及大事記

中國股市大事記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成立,股市開放,上證綜指從99.98點一直上漲到1992年5月25日的1429.01點,漲幅達1329.30%。

1992年11月17日,上海聯農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股票上市,當日上證綜指跌至386.85點,收盤393.52點。此後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漲幅296.16%。

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擴容,上證綜指從1558.95點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點,跌幅達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後管理層的堅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稱「三大政策」。上證綜指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漲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點,漲幅達215.33%。

1995年5月18日,停止國債期貨交易,出現三天井噴行情。

1996年1月22日,上證綜指低至514.16點,此時民間認為宏觀調控即將結束。

1996年5月2日,央行首次降息。此輪行情至1996年12月11日,上證社指從516.46點漲至1258.69點,漲幅143.71%。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對於目前證券市場的嚴重過度投機和可能造成的風險,要予以高度警惕,引起市場暴跌。上證綜指由1200點附近下跌至865.58點。此後一路上揚,最高至1997年5月12日的1510.18點,漲幅74.47%。

1999年5月19日,行情井噴。上證綜指由18日的1059.87點到1999年6月30日1756.18點,漲幅65.70%。

此後持續了兩年大牛市。

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

2001年6月26日,國有股減持公司浮出水面。上證綜指由14日最高的2245.43點下跌至2002年1月22日的1348.79點,跌幅39.93%。

2004年1月31日,「國九條」發布,短暫行情持續到2004年4月9日最高1778.22點。

2005年4月29日,股改試點工作啟動。

2005年6月6日,滬市跌破千點。

2005年下半年,新《證券法》出台,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出台,權證重返市場。

2006年,中國股市告別了漫漫「熊」途,開始步入良性循環。期間,上證綜指從1月4日的1163點起步,之後幾乎是以單邊上行之勢穩步攀升。

2006年1月5日,五部委聯合發布《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國外投資者對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後新上市公司兩類對象進行戰略投資,可以採取有條件的定向發行和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2006年1月5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布,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遵照《辦法》實施股權激勵。

2006年5月18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實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這標志著「新老劃斷」全面啟動。

2006年6月8日,滬深股市單邊暴跌,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跌幅分別為5.33%和4.64%,均創下2002年1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紀錄。

2006年6月19日,中工國際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塊上市,標志著「全流通」大幕正式拉開,「股權分置」「一股獨大」這一困擾中國股市多年的頑疾,從此成為歷史。

2006年7月5日,國內資本市場的「航母」級公司——中國銀行正式登陸A股市場。

2006年9月18日, 受A、B股並軌傳聞的影響,滬深B股暴漲。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銀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香港兩地掛牌上市。

2006年11月20日,上證綜指收盤報2017.28,為2001年7月27日以來的收盤新高。人民幣升值和股改實施是促使股市由熊轉牛的兩大重要因素。

2006年12月6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959億元,創中國股市有史以來單日成交量之最。

2006年12月29日,上證綜指以距2700點僅一步之遙的2698.90點創出新高。按照12月29日的收盤指數計算,滬市和深市的全年漲幅各達到130.4%和132.3%。伴隨股指的持續上行,截至2006年12月28日,滬深市場總市值分別達到68714億元和1731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7.5%和85.5%。

2007年1月4日,中國證監會在其網站上刊出《致股指期貨投資者的一封信》。該信指出,自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待相關准備工作完成後,中國將正式開展股指期貨交易。股指期貨產品的推出將意味著我國股市有了「做空機制」,這將是我國股市交易制度上的重大變化。

以後,滬深兩市步入大牛市。

⑺ 中國股市歷史及重大事件;以及牛市與熊市轉折點事件。

第一輪暴漲暴跌:100點——1429點——400點。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中國股市從100點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29%。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輪暴漲暴跌:400點——1536點——333點。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漲幅達284%。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輪暴漲暴跌:333點——1053點——512點。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第四輪暴漲暴跌:512點——1510點——1047點。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上證指數上漲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開始了長達兩年的「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輪暴漲暴跌:1047點——1756點——1361點。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它第一次將歷史的「箱頂」(1500點)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腳下。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輪暴漲暴跌:1361點——2245點——1000點。由於繼續受歐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國股市最後奮力一搏,終於沖上了本輪行情的「至高點」。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本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快速跌至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1500點究竟是中國股市的「箱底」,還是「箱頂」?歷史似乎跟我們股民開了一個大玩笑。原來1500點仍是中國股市的「箱頂」,曾經的「箱底」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不是嗎?就在中國股市在1500點的上方稍作停留後,她依然還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點的歷史「箱頂」下方,這樣的指數點位似乎讓人感覺更真實、更安全、更踏實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1339.2點;2004年9月13日,上證指數跌至1259.43點;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去1247點,這與此前專家預言「推倒重來」的1000點預測是十分巧合的。這便是一種技術性的報復,更是上一輪瘋狂的大牛市自製的「苦果」。

第七輪暴漲暴跌:1000點——3300點——1500點?2005年6月,上證綜指破1000點,2006年1月從1200點啟動,截止2007年4月6日收於3300點之上,過去的歷史高點已被遠拋腦後,一年多時間大盤累計漲幅超過了230%。這一輪行情的上漲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還能伴隨這一波行情走多遠?我們將拭目以待。當然,這一輪大的行情結束後,將回調至何處,我們仍將拭目以待。我認為目前4300是階段性高點

⑻ 2010年結合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我國股市下跌的原因

2010年結合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我國股市下跌的原因:
1、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出台了一系列的嚴格調控措施。這導致房地產股價在利空的不斷干擾下持續下跌,而房地產板塊在權重上佔有主導地位,從而拉低指數。
2、外圍銀行繼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大量發行的貨幣進一步推高國際資源產品的價格,從而影響國內資源產品,其中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尤為明顯,國內物價隨之大幅上漲,使得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劇,CPI的持續攀升大大出乎投資者的預期,雙重利空因素的影響下使得股市下跌。
3、股民缺乏信心。投資者最為擔心的是,國際經濟金融形勢依然比較嚴峻,尤其是歐洲債務危機仍有可能惡化擴散,國內經濟受轉型和周期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下行壓力較大,這些基本面因素是導致市場走弱的主要原因。

(8)2010年中國股票市場重大事件擴展閱讀:
股市下跌分析:
1、流動性收緊
當流動性收緊時,股票市場一般都會下跌。但是這樣的下跌對於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內在價值一般影響不大。但是,流動性收緊往往預示著未來通脹的上升,這對所有企業都是有害的。
2、負面事件消息
很多情況下負面消息一般都還沒有真正影響到公司的業績,但是對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卻是巨大的。人們面對負面消息,認為未來的業績肯定會受到不利影響,因此賣出股票,股價下跌。負面消息,根據負面程度的大小,也會是非常強的股價下跌催化劑。負面消息的問題在於不確定性,由於人們厭惡風險,厭惡不確定性,負面消息往往帶動股價下跌。
3、股價高估
從長期看,股價必將回歸內在價值。但是,從短期看,股市還只是一架投票機。過高的估值並不能自然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4、業績低於預期
可以說業績低於預期是股價下跌非常強的催化劑。
5、經濟波動
從宏觀到微觀,經濟總是處於波動之中。

⑼ 我國股票歷史的重大事件

時間再一次定格在5月19日,在這個至今仍令股民無限遐想的日子,市場是否還會以"不再重來"作為答案呢?
1999年5月19日,中國股市啟動了迄今為止最壯觀的一輪牛市行情,上證指數從1050點附近開始啟動,兩年之後攀上了2245點的歷史新高,指數的累積漲幅超過了100%。不過,隨後股市便進入了長達5年的大熊市,萬千股民深套其中,萬億市值揮來散去。
屈指算來,作為資本市場最重要改革成果之一的股市,已經來到中國15個年頭了。15年前的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時,當時的人們就好奇地猜測"股市"會往何處去。
15年中,股市迎來送去了上億股民,也見證了5任證監會主席的更迭變換。功過是非,歷史最有說服力,但伴隨著他們的足跡,15年的點點滴滴已然清晰。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漲更爽,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在現在看來,足以讓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股市政策市"的說法也被投資界普遍接受。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還有你可以看看中國股市17年著篇文章,很不錯,新老手皆宜一讀~!

⑽ 2010年11月12號股市大跌深度分析

11月12日股市大跌原因分析:

1.加印花稅的流言;

2.高盛對客戶的建議:「賣出中國股票」;

3.期貨市場大跌;

4.美元指數回升;

5.加息和提高准備金措施的疊加因素;

6.此次上升從9月30日2600點起到11月11日的3186點,上漲586點,沒有像樣調整過,漲幅過猛;

7.CPI/和PPI 走高,有年內再次加息的猜想;

熱點內容
什麼會導致貨幣乘數變大 發布:2025-02-09 09:00:59 瀏覽:570
諾安成長基金什麼時候進場 發布:2025-02-09 08:53:55 瀏覽:856
如何量化自己的炒股方案 發布:2025-02-09 08:52:20 瀏覽:612
徐州新沂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發布:2025-02-09 08:25:28 瀏覽:95
為什麼股票軟體會顯示方塊 發布:2025-02-09 08:19:44 瀏覽:798
數字貨幣dgd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9 08:17:18 瀏覽:432
定投和期貨有什麼不同 發布:2025-02-09 08:02:02 瀏覽:182
什麼是蘇寧金融合作商 發布:2025-02-09 07:52:23 瀏覽:29
股票軟體哪個手續費低 發布:2025-02-09 07:43:02 瀏覽:967
新上崗教師住房基金每年多少 發布:2025-02-09 07:34:29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