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數字王國股票未來股價

數字王國股票未來股價

發布時間: 2022-12-25 07:14:35

『壹』 vr龍頭股票有哪些

vr股票龍頭股有以下這些:
一、華聞傳媒(000793)
旗下鴻立投資全部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已投項目如下:
1、Vir glass(樂相科技) , 投資比例20%。主要產品為大朋頭盔, 是PC類頭顯設備(類oculus) 。第一代產品已經通過京東眾籌籌得111萬余元,售價為1500-2000元。其他產品:大朋助手/3D播播。
2、3 glasses,投資比例4%。主要產品為3 glasses,是PC類頭顯設備(類Oculus) 。第二代產品
已經於2015年6月發布,售價2199元。其他產品及配套:VR開發者扶持計劃。
3、蘭亭,投資比例20%。360度全景/直播/錄播/動態小視頻內容製作方,是國內最早、最大的虛擬現實內容製作方。目前已經與優土/樂視/愛奇藝/騰訊等公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代表作品:李宇春演唱會直播/big bang演唱會直播/稻城亞丁、重慶、上海360度全景圖等。其他產品及配套:自有無人機/鏡頭改裝方案等。
4、上海青顏,投資比例20%。眼部跟蹤技術公司。
二、奧飛動漫(002292)
目前已經投資一家動作捕捉公司--諾亦騰,B輪領投(B輪融資2000萬美元)。諾亦騰是一家動作捕捉方案和設備提供商,長期與好萊塢特效團隊保持緊密合作,曾為知名電視劇《權利的游戲》提供大場景動作捕捉等,主要產品如下:配有無線感測器並面向B端市場的電影、動畫和游戲製作的高端產品Perception Legacy。(在美國kick starter上眾籌獲得57萬美元)高爾夫運動分析系統my Swing(高爾夫揮桿分析系統) 系列產品。開發者版本的動作捕捉產品Perception Neuron(售價約為1萬元人民幣) 。
三、暴風科技(300431)
自有產品:暴風魔鏡(類谷歌cardboard, 插手機的移動頭顯, 售價99元, 全部出貨超30萬台) 。自有內容平台:暴風魔鏡APP(內容聚合平台) 。其他產品及配套:開發者扶持計劃。
四、聯絡互動(002280)
已投資海外公司--Ave gant公司, 投資1500萬美元, 佔比21%:主要產品:Glyph, 頭顯產品, 參考售價3688元。產品特點:獨特的視網膜技術(僅其一家採用此技術) , 可以通過介面連接Xbox、PlayStation、PC、Mac、iOS、Android等設備。
五、數字王國(0547.HK)
主營全息投影/CG特效/360度拍攝等,是虛擬現實內容製作與輔助方案提供商,長期與好萊塢娛樂公司保持緊密合作,並在自主研發360度拍攝設備等。
六、嶺南園林(002717)
其收購標的恆潤科技主營為4D影院+CG特效,正在推進VR互動體驗產品研發和互動體驗館的規劃等。
七、易尚展示(002751)
公司IPO之後新增業務3D掃描和3D虛擬展示, 主要為2B業務, 面向博物館等客戶。
八、順網科技(300113)
網吧渠道再利用, 虛擬現實體驗館(聯手HTC Vive)
Vive頭戴式設備:由HTC與Valve聯合開發, 該公司曾開發
Portal和Half-Life(半條命)等獨創游戲。Vive由Valve的
Steam VR技術提供支持, 因此Steam服務上不久將推出眾多利用
Vive功能的游戲。且是目前體驗最好的頭盔設備之一。
九、樂視網(300104)
LEV R頭盔產品+樂視網內容平台, 頭盔產品研發中。樂視虛擬現實頭盔可能是類似三星gear VR的針對樂視手機深度定製的移動設備。
十、探路者(300005)
虛擬現實+體育,規劃中。

『貳』 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

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

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湧入虛擬人賽道的玩家的確多了起來,趨勢不可擋。1月6日,虛擬人「李未可」獲得首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

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1

虛擬人成為互聯網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該公司打造了名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虛擬IP形象。而在近期的多個跨年晚會上,虛擬人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相關上市公司積極投入這一領域。

虛擬人走紅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意外。在技術的迭代推進和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下,虛擬人已經在商業舞台中嶄露頭角。虛擬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並規模創收的產業。有券商機構預測,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多因素助推

虛擬主持人「小漾」於2022年1月1日在湖南衛視新綜藝《你好星期六》中亮相,並與真人組成主持團隊。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國內頂尖虛擬偶像團體VSinger家族登台表演《卡路里》《普通 Disco》,還原鄧麗君形象及音色的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台演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魚》,東方衛視、嗶哩嗶哩等亦將虛擬人元素融入跨年晚會。

江蘇衛視官微截圖

虛擬人在資本市場也掀起浪花。虛擬人「鄧麗君」背後技術提供方數字王國1月3日大漲25%。以深交所互動易平台為例,近一周虛擬人相關問題被提及141次。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虛擬人技術其實並非新鮮事物。20世紀80年代開始,虛擬偶像的概念開始在日本形成,早期的虛擬偶像使用2D、3D動畫的形式加以表現。隨著CG技術、動作面部捕捉技術的發展和社交平台的崛起,虛擬人逐步嶄露頭角。本次被關注到的虛擬人「鄧麗君」其實在2018年就亮相熒屏,而2019年央視網路春晚就引入了虛擬主持人。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所在團隊跟蹤調研,近一年來,真正從事於虛擬人的相關產業公司增長了20倍。沈陽表示,虛擬人走紅是多種因素所促成的。首先,虛擬人技術不斷進步,在有限的演示範圍中,已經能夠與人進行比較好的交流;其次,元宇宙和虛擬人是不可分割的,元宇宙是虛實共生的空間,必然要引入虛擬人。

「整個移動互聯網成長紅利下的創新,帶來了這一輪最大的變化。」民生證券通信元宇宙分析師馬天詣認為,海外互聯網巨頭是元宇宙及虛擬人的主要推手。

技術與運營是關鍵

2021年以來,伴隨「柳夜熙」「AYAYI」等虛擬人的爆紅,現象級虛擬人形象帶動虛擬人出圈,行業關注度顯著提升,商業化潛力初顯。

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啟了「造人」運動。芒果超媒推出了虛擬主持人「YAOYAO」,藍色游標發布首個數字虛擬人「蘇小妹」,浙文互聯合資公司推出國風虛擬IP「君若錦」、Z世代虛擬IP「蘭-Lan」兩位虛擬人物形象。

上述布局反映了虛擬人兩種形態。從功能定義區分,虛擬人主要分為偶像型和實用型,偶像型虛擬人核心在於其背後IP的價值和衍生能力,而實用型虛擬人核心在於技術能力,對建模、驅動、渲染、人工智慧等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品牌代言成為偶像型虛擬人最重要的商業變現手段。以AYAYI為例,僅面世半年就已經與嬌蘭、天貓、安慕希、LV、Bose、保時捷等知名品牌合作。活躍於Ins上的虛擬人網紅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摺合人民幣大約為7600萬元,頭部虛擬人的收入可觀。

虛擬人AYAYI官微截圖

虛擬偶像走紅並非一蹴而就。「虛擬偶像其實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一樣需要『人設』打造和運營,參加相應活動提高曝光度。」國內某營銷類上市公司人士李敏(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目前接觸到的廣告主對於虛擬人多數持試水心態,投入金額普遍不大。

華東某券商傳媒互聯網分析師黃爍(化名)直言,虛擬偶像的價值短時間內被放大,但長期要看內容端能否補齊,粉絲不會僅對一個面容嬌好的虛擬偶像有忠誠度。

而功能型虛擬人單體產生的經濟效益較小,但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要素,能夠創造非常可觀的市場空間。目前,虛擬人主要應用於虛擬新聞主播、電商主播、政務及銀行客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實現降本增效。

沈陽表示,目前虛擬人發展尚處於早期,由於成本過高和功能不夠全面,超寫實風格的虛擬人尚未得到大范圍使用。虛擬人發展亟待技術能力和工具的迭代,包括AI能力、動作面部捕捉等。以其團隊為案例,製作一個超寫實的虛擬人需要半月到一個月時間,耗費至少數十萬元,這種門檻是限制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算力也是制約因素。黃爍指出,目前市場上眾多的虛擬人是Q版形象,原因就在於算力不夠。

對於虛擬人產業,市場人士形成較一致的共識,認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並規模創收的產業。中信證券認為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2

時隔十年,鄧麗君再次以「真人」身份現身演唱。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舞台上,鄧麗君宛若當初,目光柔和,微笑動人,和身旁的歌手周深一同深情演唱。和鄧麗君一同到來的是,未來世界的想像。

梅艷 芳也「復活」了。在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空間內,梅艷 芳與現實中的人共處一個空間,站在一個水平面上,大幅度地邁步走動展現自我,正如她當年的演唱風格。

這些膚質逼真,表情靈動的「真人」虛擬人締造者是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他們活生生把影視視效般質感的角色拽出了虛擬,揉進了現實。「除了鄧麗君,還有哪些虛擬人?」「技術關鍵是什麼?」鄧麗君事件點燃了不少現實人的好奇心,他們輪番找到數字王國一探虛擬人的究竟。

1月7日開盤,數字王國(0547.HK)一度漲幅超14%。此前6日累計漲超50%。截至目前,報 0.98港元,漲7.69%,總市值42.42億。

數字王國是一家好萊塢獨立視覺特效工作室。2016年,數字王國進軍中國市場。《泰坦尼克號》、《返老還童》、《頭號玩家》、《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經典的視效均由數字王國操刀。知名編劇、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創始人之一。

謝安是繼卡梅隆以後的第六位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1月6日,身在洛杉磯的謝安在原有緊鑼密鼓的采訪、會議安排下臨時接受了經濟觀察報的采訪。短短三十分鍾,他展現了一番對虛擬人未來商業化的熱情。

把鄧麗君「復活」

這不是謝安第一次把鄧麗君「復活」。

2012年,數字王國在Coachela(科切拉)音樂節貢獻了一場震撼全場的演出。他們把說唱巨星Tupac「復活」了。當時Tupac和 Snoop Dogg,Dre獻唱的《Hail Mary》和《2 of Amerikaz Most Wanted》視頻一經上線,播放量就破百萬,打破了YouTube單日最高點擊率紀錄。

周傑倫看到後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聯繫到鄧長富,也就是鄧麗君的哥哥,並把自己大膽的想法告訴了對方。當時鄧長富認為想法很好,但出於某些考慮並未立刻答應。不久後,周傑倫的經紀公司找到數字王國,開始真正落實――把鄧麗君「復活」。

那是謝安剛剛接任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的第一周。新官上任三把火,27歲就掌權的謝安決定執行這份意義重大的期待。

當時手握製作奧秘的是電影《返老還童》的視效團隊。2008年,《返老還童》導演大衛·芬奇對主演有一份特殊的期待。他希望飾演本傑明·巴頓的布拉德·皮特和他自身的外貌特徵必須全程在線。假設更換演員去詮釋不同年齡的本傑明·巴頓,容易破壞觀眾對角色的情緒累積。這對於視效製作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藉助數字王國提供的技術方案,藝術家根據布拉德·皮特的外貌設計了三種頭部形象,採集了約120個真人表情,創造出了數以千計的外貌模型,再通過一幀幀地比較真人表演和表情數據的異同進行調整,如眼角變化和嘴角扯動等…後來這項技術也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的「滅霸」身上有所體現。

雖然擁有上述經驗,但鄧麗君的「復活」依然棘手。原因在於,在鄧麗君之前,北美藝術家從未做過亞洲面孔,再加上要讓鄧麗君和周傑倫合唱,選曲還是她從沒唱過的歌。

操刀的還是《返老還童》視效團隊,但並非簡單地勾勒模型,而是加入了人工智慧。當時參與項目的程序員和工程師會讓機器大量的觀看和深度學習鄧麗君的演出視頻。

2013年9月,周傑倫「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站小巨蛋現場上,周傑倫與鄧麗君的對唱讓眾人大開眼界。不過,當時的熱鬧僅限於技術的觀賞性,商業化的話題尚未被歸入重點。

疫情,藝人

十年之隔,同樣的鄧麗君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和市場反饋,謝安認為很大原因在於時代背景不同。

此次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虛擬鄧麗君由陳佳擔任配音//配唱。事實上,數字王國可通過技術讓虛擬鄧麗君與人們自主進行實時交互。只不過在2013年和周傑倫的對唱中,還沒有交互需求,故而當時已能實現的交互技術最終沒有得以呈現。這一次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數字王國採用了實時操控,即更復雜的動作實時捕捉、渲染,時間成本相對較高。

十年之後,代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一詞火了。越來越多肉眼可見的虛擬人、VR實踐讓現實中的人們內心開始動搖:虛擬世界好像真快要來了?

謝安說,過去兩年疫情讓人類活動的空間有了界限,在局限的范圍內活動久了,難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嚮往,而虛擬人的迷人之處在於能提供豐富的應用暢想。

過往很長一段時間,虛擬人主要在影視、音樂、游戲等文娛領域活躍,也很少走出屏幕。2017年,虛擬歌手洛天依藉助全息技術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舉行演唱會。但洛天依是虛構的卡通形象,並非真人。2021年10月31日,一個名為「柳夜熙」的抖音賬號發布的首個短視頻隨即引爆內容行業。柳夜熙外表為一個古代裝扮的女子。她在視頻中與現代裝扮的人們互動,自稱會「捉妖」。但她距離鮮活的真人樣貌還有一定距離。

對於像數字王國這樣的視效公司而言,「逼真」已不再是個大問題。藉助全息技術,數字王國把特效中的虛擬人拽到現實,滿足著疫情下電影業的需求。

除了原有的「復活」目的,如替身某位打星完成高難度動作,虛擬人還在解決他們無法現身好萊塢拍戲的問題,「因為稅負太重,大部分電影製作都不在好萊塢,現在都在紐西蘭、愛爾蘭,甚至在倫敦。可疫情期間,明星們就算有私人飛機,到了當地還是要隔離。過往兩年有大量的虛擬人代替了拍戲需求。」謝安說。

2021年一整年,藝人頻繁暴雷,代言品牌遭殃,虛擬人好像能派上用場。謝安的新目標就來自於此。除了「復活」過世真人、復刻演員之外,數字王國不再僅是提供製作技術,未來要自創虛擬人IP。

「越來越多的需求是創造一個獨立的虛擬人。他不會讓自己的私生活影響品牌、電影、歌曲的任何發行,也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不會變老,不會背叛你,去跟別人簽約。而且他沒有任何國際的限制,可以講任何語言。」

謝安預測,如果要實現人人都有自己的虛擬替身,並達到鄧麗君那般高度還原的質感,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融進教育、服務業

謝安對元宇宙有自己的定義,即「這個時代的互聯網」。他認為,在眾多的構成要素中,虛擬人是關鍵。

「冷戰時期誕生的互聯網,之所以能形成今天這樣規模的體系,是因為它有巨大的社交功能。未來每個人在虛擬世界都有一個虛擬的替身,類似《頭號玩家》里游戲玩家的設置。」

湧入虛擬人賽道的玩家的確多了起來。1月6日,虛擬人「李未可」獲得首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在此之前,無論哪個行業,或多活少都能聽到傳來要布局虛擬人的聲音。而「虛擬人」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因這一詞彙經歷了股價的大起大落和蹭熱點質疑。

趨勢不可擋。《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預計,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而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之一將是虛擬偶像化。

虛擬人還能做什麼?教育。「你能想像,如果是《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在教小朋友學習英語,他能有多受到鼓舞嗎?」謝安認為虛擬人未來能在教育市場上大展拳腳,「我們和投資公司在探討的時候發現,很多年輕人學習語言過程中,出於不自信,不願意去跟人練習一門自己不熟悉的語音。但當你跟虛擬人在練習的時候,這種擔心可能會減少。」另外,謝安還談到了虛擬人在服務業的廣泛應用。區別於純語音和機器,虛擬人的服務接近現實世界的狀態。

2021年2月,數字王國通過在盧森堡新近成立的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教育科技公司asknetSolutionsAG(「asknet」)19%股權的收購。

緊接著的5月,數字王國在教育科技上的布局再進一步,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娛樂與體育巨擘High-light Event & Entertainment AG(「HLEE」)少數股權的戰略性收購。

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房間內,虛擬人「小艾」由數字王國工作人員在背後操控。當被問到「能碰一下你嗎?」時,小艾搖搖頭拒絕了。這是因為中間有一個大約三米的全息投射屏給虛擬和現實的兩類人造成了距離。而按照謝安的說法,這個全息屏幕可能會在不久後的將來完全消失,虛擬人隨時出現在現實世界的每一處。那究竟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互聯網巨頭開始青睞虛擬人3

1月6日,位元組跳動投資了「李未可」。這個「李未可」並不是一個真人,而是一個虛擬人。

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筆虛擬賽道上的融資。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李未可」這個IP隸屬於杭州李未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不過半年。

本身虛擬人物並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從第一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於2007年出道算起,這個賽道也已經是一個15年的老行業了。只不過,後來隨著AR、VR技術的成熟,二次元的虛擬人物開始變得更加立體、真實。

比如,洛天依就曾登上了202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柳葉熙」幾乎一夜之間爆紅,靠著兩分多鍾的視頻,一夜漲粉450萬。

對於虛擬人物的應用,並不只停留於娛樂。前段時間,虛擬學生華智冰正式加入了清華大學的學堂;微軟小冰的虛擬人N小黑可以連續70天播報《每日經濟新聞》;央視也宣布會在冬奧會上用虛擬主播播報新聞。

尤其是在元宇宙這把虛火的加溫下,虛擬人更是一下子涌進了現實世界。

破圈進行時

虛擬人物發展的最為成熟的是泛娛樂偶像領域。2007年,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誕生。

當時的虛擬偶像的`內核其實就是一個聲音合成軟體,因此盡管可以看到初音未來各種各樣不同的人設與形象,但對資深粉絲來說,最有辨識度的還是她的嗓音。

初音未來一面世就引爆了全球范圍內的二次元粉絲,在多國舉辦的演唱會座無虛席。大部分人哪怕不了解她,也知道當年破圈的那首《甩蔥歌》,如今在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上點擊量已破千萬。

這個二次元少女偶像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真人偶像。初音未來已經在中國舉行了多次巡演。上個《初音未來GALAXY LIVE 》巡演系列,就曾走過了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現在的初音未來已經坐擁全球6億粉絲,身價已經超過百億日元。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國內也想如法炮製出自己的虛擬偶像。2012年7月,洛天依正式發布。她和初音一樣,仍然是以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製作的虛擬形象,出道後的發展也以唱作歌曲為主。在2016年登上湖南跨年演唱會的舞台,第一次出現在了主流視野。2021年亮相春晚節目,更是將曝光度推至頂流。

隨著時代發展,虛擬偶像也衍生出了新的方式:通過面部捕捉、動捕技術將真人投射到虛擬形象上,屏幕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包括對話都完全出自真人。

這也是目前最火熱的一種模式,粉絲們形象地將虛擬形象稱作「皮套」,而背後的扮演者則是「中之人」。在國外主要以vtuber(虛擬主播)的群體存在,傳到國內後則逐漸開始產業化與偶像團體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樂華娛樂旗下虛擬偶像女團「A-SOUL 」。

A-SOUL於2020年11月以「樂華娛樂首個虛擬偶像團體」名義出道,成員由五個虛擬女孩組成,每個形象背後都有專屬的中之人扮演。

出道僅僅十個月後,五位成員賬號的微博、B站粉絲數均超百萬。團長貝拉更是在2021年7月16日的生日會直播中,達成了萬艦成就,創下了虛擬主播區第一位、B站歷史第二位萬人艦長的紀錄。

去年12月11日,A-SOUL在B站舉辦了開播周年慶直播。預熱活動的聲勢堪比流量明星:北上廣杭等各大城市的繁華區都點亮了大屏,循環播放五個女孩的宣傳視頻。直播當天,預約人數超過12萬,在B站全程熱度保持1000萬人氣值以上,峰值達到1200萬,當晚直播熱度登頂全站直播榜。

在短視頻平台上,虛擬偶像也已經有了爆火的趨勢。去年10月31日萬聖夜,一個名叫柳夜熙的虛擬美妝博主發布了第一條抖音視頻。隨即7天漲粉400萬,引發了人們對於虛擬偶像作為KOL的熱烈探討。

不論是直播、短視頻還是官方舞台,虛擬偶像都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里。

商業化初嘗試

從現狀看,虛擬偶像產業的商業模式正在被不斷嘗試。目前大部分虛擬形象的變現渠道還只是直播與品牌合作。

在B站12周年慶上,CEO陳睿提到,在過去的一年裡共有超過32000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虛擬主播已經成為B站直播領域增長最快的品類。

B站上開通艦長198/元一個月,連續包月價格也要138元。真金白銀的打賞金額比單純粉絲、彈幕數量要更能體現主播的價值。根據二次元數據平台 vtbs.moe 抓取的數據,過去一年,B站用戶針對虛擬偶像的訂閱打賞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0%。

去年7月16日,A-SOUL的隊長貝拉在B站舉辦了自己的生日會直播,當時A-SOUL全員在B站僅僅直播了半年多,貝拉也只有25萬的關注。但就在生日會當晚,大量粉絲湧入直播間瘋狂氪金,令貝拉直接達成萬艦成就,相當於每25個關注里就有一位粉絲給貝拉充值了艦長。

據相關網站統計,在近三個小時的直播中貝拉一人就創造了233萬禮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B站上也僅有四名主播達成了萬艦成就,虛擬偶像就佔了其中兩名。千人艦隊主播排行榜下,前二位置也被虛擬主播同時牢牢占據。

在品牌合作上,虛擬偶像也表現出了潛力。

老牌虛擬偶像洛天依,2020年亮相淘寶直播間帶貨,觀看人數270萬,近200萬人打賞互動。據參與商家稱,一個直播坑位費就要高達90萬。而目前普通帶貨主播的坑位費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相比之下洛天依已經堪稱帶貨身價頂流——要知道羅永浩直播首秀坑位費都只是60萬。

各大品牌把虛擬偶像視作了金字招牌。肯德基老爺爺搖身一變成為虛擬「酷大叔」,在ins收割137萬粉絲的心。

國內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推出虛擬形象大使「NAYUKI「,通過虛擬品牌形象開直播宣傳產品,據報道72小時斬獲GMV 近2個億,而這相當於奈雪的茶全國門店近一周的銷量。

虛擬偶像的火熱也帶動了整條產業鏈的上下游。據了解,一些主打動捕技術、AI技術的科創公司,在2021年集中迎來了一批融資潮。除了位元組跳動之外,bilibili、紅衫資本、順位資本等知名資方都爭相入局。

據艾媒咨詢預測,2021年中國虛擬偶像的核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62.2 億元,帶動周邊市場規模達到 1074.9 億元。

各家大廠也紛紛在娛樂之外的領域布局。2021年11月,央視第一個手語AI主播正式亮相。她將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始,全年無休,為聽力障礙群體做好報道。動作精確,實時傳譯加上不用休息,這就是虛擬人物對現實工作最重要的補充。這款登陸央視的虛擬主播,便是由網路智能雲的「數字明星運營平台」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萬科也把去年的最佳新人獎頒給了首位數字員工崔筱盼。這名虛擬員工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職」,在系統演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學會了如何在流程和數據中發現問題,以遠高於人類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種應收/逾期提醒及工作異常偵測中大顯身手。她催辦的預付應收逾期單據核銷率更是達到91.44%。

虛擬人的市場價值還在被慢慢發掘,各方都在不斷嘗試他們在商業上新的可能性。

虛擬偶像的現實困境

虛擬偶像的發展看似順風順水,但背後仍然存在一些局限與問題。

在今年B站舉辦的一次線下漫展中,A-SOUL的展台人滿為患,狂熱的粉絲跟著屏幕中的偶像大合唱,甚至發出了「下一站是鳥巢」的呼聲。能夠登上鳥巢,意味著真正得到了主流的認可。

然而,在7月17日的樂華家族演唱會里,和王一博、吳宣儀等現實流量明星同台演藝時,A-SOUL卻遭到了場下觀眾「尬」「下去」的噓聲。

普通觀眾對於只能在屏幕上載歌載舞的小人似乎並不感冒。A-SOUL粉絲們憤慨,不解,也有些泄氣,他們中不少人開始明白被大眾看到與被大眾認可,依舊存在距離。

不可否認虛擬偶像如今的活躍,但普通觀眾們對他們的接受度與粉絲轉化率如何,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虛擬偶像的製作運營成本要比一般人想像的高出不少。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及業內人士在向36kr采訪時透露,國內單支虛擬偶像單曲的製作成本便高達200萬元;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成本更是在 2000 萬左右。而作為對比,薛之謙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一首單曲製作成本為100萬左右;鳥巢體育館的日租費450萬,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錢可以開四天。

盡管虛擬偶像背後大多有著資本巨頭撐腰,如A-SOUL背後的位元組跳動、騰訊旗下也有」無限王者團「......但如此昂貴的燒錢模式也造成入局門檻高,商業閉環難的問題。

另外,虛擬偶像就真的不會塌房嗎?

悠哉君(化名)是名職業畫師,算是二次元圈子裡的老人。他向鋅財經表述,現在的虛擬偶像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虛擬背後的那種真實。

「現實生活這么累,總有需要傾訴壓力的出口。身邊你能找到每天隨時隨地可以無話不談的對象嗎?就算有也不好意思說出口。但在虛擬偶像的直播間里,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暢所欲言。同時也可以收到真情實感的建議,因為主播說白了也是披著皮套的真人。」

這種虛擬下的真情實感來自於背後的中之人,但只要有人設就會有塌房的可能。

像悠哉君這類的二次元老人的記憶里,印象最深刻的塌房應該是日本虛擬偶像團體hololive辱華事件。

2020年九月,hololive旗下vtuber赤井心與桐生可可先後在直播間中將台灣說成是一個國家。隨後,B站所有日本虛擬偶像被封禁一個月。

在後續的道歉中,hololive的態度並不誠懇,甚至一度出現復播「挑釁」。這刺激到了絕大部分中國粉絲,字幕組也紛紛刪除稿件並退圈。悠哉君說,當時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次塌房對虛擬偶像徹底死心,再也沒有回坑。

虛擬偶像除了自己的不當言論會導致人設崩塌,他們還要時刻提防被「扒皮」的塌房風險。一旦面具被撕下,和觀眾之間的神秘感就將不復存在。反差過大,還就會引起粉絲的抵觸。在日本就有不少虛擬少女偶像被扒出背後其實是大叔的例子。

這也引發了另外一種更深的思考:觀眾是否能夠接受中之人的迭代?目前來看這仍是一個尚未解決的痛點,也是所有虛擬事物需要探討的現實問題。

虛擬偶像或許正朝著主流邁進,但還成為不了頂流。破圈程度、成本與塌房都是其不可忽視的問題。至少在現在,還只是諸多簇擁者夢中的電子羊。

『叄』 股票定量分析的具體方法誰能告訴我

常用的有線性回歸模型,相關性分析,T分布檢驗等等。這里有很多免費的投資分析的學習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23934175_6_1.html

『肆』 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

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

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虛擬人,是運用先進技術構建真人的「數字孿生」,放在元宇宙中看,是元宇宙的用戶交互界面。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

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1

秦霄賢、布瑞吉,還有一位名為「小漾」的數字主持人,作為「主持人+嘉賓團」的長駐陣容。同時,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通過最先進技術合成的虛擬人鄧麗君現身舞台與當紅歌手對唱。

受此影響,元旦以來截至1月5日的兩個交易日,虛擬數字人概念火出圈,該板塊期間累計上漲7.84%,遠遠跑贏上證指數(期間累計下跌1.23%)。不過,1月6日,虛擬數字人概念板塊出現回調整理,整體下跌2.62%。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表示,「虛擬數字人領域正處於發展階段,其應用領域非常廣闊,未來會隨著虛擬數字在技術和內容豐富度方面而提升。目前虛擬數字人的商業化邏輯逐漸清晰,用戶付費意願也非常強,消費者規模不斷擴大。可以預見,虛擬數字人領域未來擁有非常大的市場前景。」

虛擬數字人領域未來市場空間2700億元

虛擬數字人是存在於非物理世界中,由計算機圖形學、圖形渲染、動作捕捉、深度學習、語音合成等計算機手段創造及使用,並具有多重人類特徵(外貌特徵、人類表演能力、人類交互能力等)的綜合產物。隨著AR/VR/XR等虛擬現實技術發展,虛擬人或將擺脫虛擬形象限制,映射到物理世界。虛擬人高度擬人化的特點使其區別於一般虛擬角色,從而能夠承擔更多社會功能。

中信證券表示,從應用角度出發,虛擬人可分為塑造人設和形象、突出人格魅力的人格型虛擬人和突出實用價值的實用型虛擬人兩大類,又細分為內容型和形象型,以及功能型和虛擬化身四個小類。人格型虛擬人技術壁壘相對有限,主要關注IP和運營能力:1.對於內容型虛擬人,核心在於其背後IP的價值和衍生能力;2.對於形象型虛擬人,從眾多虛擬人中脫穎而出需要出色的人設打造和運營的能力。實用型虛擬人將成為元宇宙關鍵基礎設施,核心在於技術能力,對建模、驅動、渲染、人工智慧等技術水平要求較高。虛擬人商業模式和未來展望:我們認為虛擬人具備生命周期長、行為可控、多線程持久工作、思維和計算能力強、可塑性好等優勢,技術成熟後商業前景十分廣闊。

2021年以來,多家巨頭公司紛紛推出虛擬數字人。其中,2021年12月份,萬科評選出一位優秀新員工「崔筱盼」。據悉,「崔筱盼」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職」,在系統演算法的加持下,「崔筱盼」以遠高於人類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種應收/逾期提醒及工作異常偵測中大顯身手。2022年1月1日零點,藍色游標發布首個數字虛擬人「蘇小妹」,這既是藍色游標元宇宙戰略的標志性落地,也將開啟藍色游標虛擬IP業務的全新布局。

在西南證券看來,虛擬人市場持續擴容,產業政策釋放積極信號。其一,市場端:根據《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披露,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其二,政策端:自2017年起,我國將虛擬現實、AI等核心技術納入鼓勵類范圍,同時提出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伴隨技術升級迭代與製作成本下降,虛擬人C端應用或將大規模普及,行業有望進入發展快車道。

11隻概念股獲機構點贊

新年以來截至1月5日,虛擬數字人概念板塊逆市崛起,其整體飆升近8%,絲路視覺、雲南旅遊等2隻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20%,天神娛樂、博瑞傳播、佳創視訊、藍色游標、奧飛娛樂、中文在線等6隻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在10%以上。

1月6日,虛擬數字人概念板塊大幅下跌逾2.6%,有9隻概念股股價實現上漲,雲南旅遊、飛利信漲幅均超6%。

對於今日虛擬數字人概念板塊出現大幅回調,是否為「上車」機會?劉有華表示,「至於虛擬數字人賽道的『上車』機會,這要看是上『長途車』還是『短途車』:短期來看,因為資金的追捧,已經積累了較大的漲幅,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行業未來的成長性,但如果拉長周期來看,考慮到虛擬數字人產業市場增長空間,虛擬數字人產業是具有投資價值的賽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虛擬數字人屬於新興行業,通過虛擬實現的技術來展現一些場景,這種技術未來應用范圍是比較廣泛的,特別是在游戲領域應用比較多,當前商業化可能還需要時間,現在更多的是屬於概念炒作。虛擬數字人是目前A股市場中的新賽道,所以最近表現比較突出,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的。虛擬數字人板塊未來還需要研究基本面,具有業績支撐的龍頭企業可以重點關注。」楊德龍提醒投資者,近期該板塊已漲幅過大,不宜重倉,不宜過度追高。

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記者表示,「當下虛擬數字人產業處於起步期,其技術方案已經形成穩定格局,但在應用層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探索虛擬人擁有識別外界環境、與人交流互動能力方面的功能上,構建虛擬人在社交活動、軍工及工業、醫療等方面應用產業鏈生態,也將成為未來元宇宙賽道的落地,其產業鏈上每一個應用層的落地都有望引起虛擬數字人賽道的波動,所以我們建議對相關細分行業中以人工智慧、智能語音、虛擬平台及專業音頻解決方案的龍頭受益企業,每一次技術性的回踩都是介入良機。」

在行業未來發展一片向好的背景下,近期機構對虛擬數字人概念股的關注度也開始上升。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近30日內共有11隻虛擬數字人概念股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芒果超媒、賓士信息、藍色游標、捷成股份、風語築、華揚聯眾等6隻概念股期間均受到2次及以上機構聯袂推薦,後市表現值得關注。

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2

1月4日,虛擬數字人板塊大漲,截至發稿,絲路視覺(300556)20cm漲停,雲南旅遊(002059)、天神娛樂(002354)10cm漲停,虹軟科技、萬興科技(300624)等個股漲超10%,浙文互聯(600986)、利歐股份(002131)、網達軟體(603189)等個股紛紛跟漲。

虛擬「鄧麗君」驚艷獻唱 多位虛擬人亮相跨年晚會

12月31日,在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還原鄧麗君形象及音色的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台合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魚》,驚艷全場,當晚江蘇衛視成為首個收視率破3的頻道。

據了解,虛擬「鄧麗君」由好萊塢視效大廠數字王國通過虛擬人技術打造而成。融合機器學習加持下的高階渲染系統「Mystique Live」,該項曾經在《復仇者聯盟》系列中賦予「滅霸」靈魂的技術逐漸向實時捕捉、實時渲染和實時驅動傾斜;運用單一消費級攝像頭即可同步追蹤細微的面部表情,以塑造逼真且具備情感表現力的全實時化數字角色,虛擬鄧麗君便是這一前沿應用的成果之一。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研報)

此外,今年的跨年活動中還有多位虛擬人亮相。東方衛視跨年晚會上黃明昊和自己的數字孿生形象同台,鳳凰傳奇以虛擬形象舉辦跨年演唱會,嗶哩嗶哩在跨年晚會上公開全新虛擬偶像女團四禧丸子,湖南衛視跨年晚會啟用了虛擬主持人並在2022年1月1日首播的《你好,星期六(002291)》節目中啟用了虛擬主持人小漾,成為國內首個常駐且人格化培養的虛擬主持人。

品牌商家的虛擬人也大量涌現,如鍾薛高推出特邀品鑒官阿喜Angie,屈臣氏推出屈晨曦Wilson,曼秀雷敦推出虛擬偶像小護士,美即推出M姐,哈啤推出哈醬等;藍色游標(300058)官方視頻號於2021年12月31日發布首個虛擬人形象―蘇小妹,官方公眾號亦宣布與網路希壤達成戰略合作。

開源證券指出,2022年1月底央視、各地方電視台及網路平台春晚,以及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文藝演出上,虛擬人有望獲得更廣泛的.應用,而品牌商家、廣告營銷公司、影視內容公司開發設計的虛擬人將不斷出現。

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

虛擬人,是運用先進技術構建真人的「數字孿生」,放在元宇宙中看,是元宇宙的用戶交互界面。整個行業從20世紀初開始起步,隨著CG、動作捕捉、AI等技術革新,行業經歷探索期,初期,到2020年進入成長期,乘著元宇宙爆發的紅利,虛擬人的形態和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2020年以來,不同類型虛擬人的商業模式隨著行業的迅速成長,逐漸清晰。海內外虛擬KOL、虛擬偶像團體等引領潮流,形象風格多變,商業價值凸顯;虛擬網紅KOL 與時尚、美妝等品牌合作產生了較好的商業價值;服務型虛擬人在直播間實現24時不間斷直播也給商家帶來了更多盈利。

根據頭豹研究所數據顯示,當前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研究機構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目前開發虛擬人的四大關鍵技術分別是建模、AI、動捕、渲染。長江證券聶宇霄表示,虛擬人為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提供了具備更強視覺效果、更佳沉浸體驗以及更有情感溫度的交互方式,是實現元宇宙的必要元素之一,產業正開始進入加速期。

A股布局公司

據國泰君安研報,目前布局數字虛擬人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芒果超媒(300413)、藍色游標、捷成股份(300182)、新華網(603888)、新國脈(600640)等。

虛擬人市場規模龐大,或達2700億3

最近,虛擬人刷屏了!比如演唱會上和周深合唱的「鄧麗君」、登上某綜藝節目的「愛加」、出演短劇兩個月內吸粉800萬的「柳夜熙」和美女學霸「華智冰」、谷愛凌的數智分身meet gu等,各行各業都在推出虛擬人。

那麼,虎年會迎來虛擬人出生潮嗎?今年會不會成為虛擬人元年?

央視財經主持人周運在本期《財運道道道》中提到,虛擬人早就出現了。但1982年誕生於日本的虛擬歌手「林明美」和前幾天的「鄧麗君」都只能算是數字人,因為互動交流得靠真人控制,並沒有人工智慧介入,可以說和qq秀皮膚差不多。

而2007年誕生的初音未來和2012年誕生的洛天依,才算是無真人原型的純合成模擬。

其實去年,就被認為是元宇宙元年,虛擬人作為一種進入元宇宙的人機交互界面的概念,再次火起來,這背後的一大動力就是創造虛擬人的硬體便宜了。

有網友就想問了:這么多虛擬偶像出現,靠啥變現?粉絲會買單嗎?據了解,虛擬偶像變現的方式主要包含 平台會員費、直播打賞、品牌代言,以及舞台出場費 等。

這些不吃不喝、不會翻車的虛擬偶像,成本也不低。雖然現在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2700億元,但擁有800多萬粉絲的柳夜熙,都還沒盈利,還處於燒錢造勢吸粉的階段。

而且有調查顯示,願意為虛擬偶像花費500元以上的人群僅佔比6.3%,意願也還是比較低。現在虛擬人「入侵」各行各業,我們會被虛擬人搶飯碗嗎?

『伍』 數字王國在業界的地位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曾錯失一些美麗,因而我們或多或少在遺憾中誕生了許多夢想,比如在某些時空,和那些曾經的「錯失」重新相遇。

幸運的是虛擬世界的技術不斷發展,讓很多的遺憾可以得以彌補。

所以,在《速度與激情7》當中,我們看到了布萊恩那次完美無缺的告別,而不是有缺陷的落幕,同樣我們也見證了鄧麗君在周傑倫的演唱會上,用歌聲與緬懷者做了一次跨越時空的交匯。正是數字王國足以「以假亂真」的虛擬人技術,讓傳奇重現,讓經典永存。



這一切似乎打破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讓夢想成真,讓情懷永存。

在8月22日,這家好萊塢特效巨頭宣布進一步深耕大中華區市場,將其視覺特效、虛擬現實、虛擬人、原創IP四大業務模塊充分串聯,鞏固包含技術研發、內容製作、多渠道分發的「一站式」運營模式,從而構建面向消費級市場的全新虛擬世界——「綠洲」。

「綠洲」援引自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數字王國的目標也是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

虛擬現實風口減退,是務實玩家崛起的契機

客觀的說,虛擬現實技術在過去幾年經歷了風口上幾起幾落。

此前,美國高盛證券分析認為,VR市場的潛在增長力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相關投資競爭日趨白熱化,預計全球VR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到2025年的800億美元。

從2015年起,Facebook、索尼、HTC、微軟、谷歌都紛紛加入到虛擬現實市場的爭奪當中,虛擬現實能夠帶來的及時性體驗,在醫療、航空、教育等多個行業出現了新的應用。但可惜的是,近幾年來,虛擬現實有多突破的領域還是在游戲娛樂,這項技術真正走向行業落地,還有很多的難題需要被攻克。

虛擬現實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將虛擬現實技術體系分為感知、建模、呈現和交互四個方面,而且每一個方面的技術門檻都非常高,這絕不是一些投資和熱錢所能快速催熟的產業。

有意思的是,虛擬現實從風口上跌落,這反而是務實的數字王國,正在通過一系列的跑馬圈地,樹立在虛擬世界的領先地位的契機。



2015年數字王國收購Immersive Media;2017年9月,與保利資本和弘毅投資合作,成立數字王國空間,開拓VR線下消費體驗;2018年3月14日與德國電信宣布進一步拓展當前合作關系,攜手打造Magenta VR應用程序,並通過授權的方式豐富內容庫及廣播級製作服務;直到以2.4億元收購有技術、硬體的3Glasses讓數字王國完成了VR業務布局的關鍵一環。

在完成這一系列布局後,數字王國在VR上已經可以覆蓋內容+硬體+渠道的全產業鏈閉環,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也終於可以發出震撼世界的這一聲吶喊,王者歸來。

從特效技術到VR再到虛擬人,數字王國正一步步蛻變

和很多這個領域的創業公司不同,數字王國其實是一家歷史悠久的企業。它是世界頂級的特效製作公司,創建於1993年,由好萊塢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攝《泰坦尼克號》時親自設立。

2018年已經是數字王國成立的第25個年頭。在這25年的歷程當中,數字王國曾為包括《泰坦尼克號》、《鋼鐵俠3》、《變形金剛》系列、《速度與激情》系列、《頭號玩家》、《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等百部好萊塢大片提供特效服務。國內的電影市場中,最近姜文的新作《邪不壓正》、熱映喜劇《西虹市首富》也使用了數字王國的視覺特效技術。

因為站在特效技術的前沿,公司的美術團隊獲得了多次大獎,比如奧斯卡金像獎、克里奧國際廣告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以及戛納金獅獎等,總共獲得了超過 100 個國際大獎。



特效技術的領先,代表了內容端的強勢,也由此構成了數字王國在虛擬世界的地位。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謝安表示,從90年末數字王國就使用了3D建模,資料庫中有幾萬個素材資源,建立在原本的技術積累上,數字王國做VR產業有著天然的DNA。因此,VR也相應成為數字王國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方向。

數字王國一直有一個「綠洲」夢。就是讓沉浸式體驗從企業級走向消費級。所以,數字王國宣布了一項與美圖的戰略合作。我們知道,美圖魔鏡已現身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的22個DFS免稅店,美圖利用AI技術幫助用戶虛擬試妝和智能推薦妝容,現在有了數字王國的虛擬人技術,每個用戶將能擁有精細化到電影級的影像水平,並基於這個虛擬形象獲得現實的妝發推薦、身材管理、服飾搭配等建議,從「虛擬變美」實現「現實變美」。



數字王國和美圖合作,將致力打造適用於消費者市場的虛擬偶像IP及個人專屬數字化身,讓用戶突破時空及地域界限,暢游在兼具社交與娛樂屬性的「綠洲」中。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通過虛擬人技術賦能場景化應用的案例相信在未來,數字王國還會進一步擴大生態的覆蓋,讓更多的產品和應用利用虛擬人技術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體驗需求。

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數字王國不虛此名

事實上,虛擬現實的產業鏈是很長的,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做好一個點已經難能可貴,但數字王國要做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就必須要做到更多。



首先在內容端,這一隻是數字王國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其原創VR影片《微觀巨獸》登陸聖丹斯電影節,成為首部且唯一入選「New Frontier」展映單元的中國內地原創作品;與環球電影娛樂集團旗下「UniversalBrand Development」合作的首部VR歷險作品《戰神金剛VR戰記》,獲得第45屆日間艾美獎「傑出媒體互動」獎提名。這些精品內容,都反映了數字王國對VR內容的精雕細琢。

其次,在產品端。數字王國對3Glasses的戰略收購,補齊了數字王國在VR產品戰略中的最後一環。3Glasses將依託在VR領域的技術沉澱、硬體實力和內容平台,成為數字王國締造 「綠洲生態」 的硬體入口及虛擬現實連接者。

第三,在渠道端,數字王國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40餘家VR影廳,並計劃於2018年逐步建立120家體驗中心和1000個體驗點。而面向影視市場,數字王國與世像傳媒將延續深度戰略合作。專注以獨家IP為前提,針對內容製作和發行環節進行投資、視覺特效和VR技術以及渠道的互補,從而建立完善的影視內容運營模式。

不難發現,數字王國已經圍繞視覺特效(Visual Effects,VFX)、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虛擬人(Virtual Human,VH)、影視內容投資這四大領域的開拓部署,打造了「內容+硬體+渠道」的全產業鏈閉環,這樣的板塊部署加生態組合的確稱得上是虛擬世界的「頭號玩家」。

『陸』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而在近期的多個跨年晚會上,虛擬人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1

1月6日,位元組跳動投資了「李未可」。這個「李未可」並不是一個真人,而是一個虛擬人。

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筆虛擬賽道上的融資。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李未可」這個IP隸屬於杭州李未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不過半年。

本身虛擬人物並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從第一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於2007年出道算起,這個賽道也已經是一個15年的老行業了。只不過,後來隨著AR、VR技術的成熟,二次元的虛擬人物開始變得更加立體、真實。

比如,洛天依就曾登上了202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柳葉熙」幾乎一夜之間爆紅,靠著兩分多鍾的視頻,一夜漲粉450萬。

對於虛擬人物的應用,並不只停留於娛樂。前段時間,虛擬學生華智冰正式加入了清華大學的學堂;微軟小冰的虛擬人N小黑可以連續70天播報《每日經濟新聞》;央視也宣布會在冬奧會上用虛擬主播播報新聞。

尤其是在元宇宙這把虛火的加溫下,虛擬人更是一下子涌進了現實世界。

破圈進行時

虛擬人物發展的最為成熟的是泛娛樂偶像領域。2007年,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誕生。

當時的虛擬偶像的內核其實就是一個聲音合成軟體,因此盡管可以看到初音未來各種各樣不同的人設與形象,但對資深粉絲來說,最有辨識度的還是她的嗓音。

初音未來一面世就引爆了全球范圍內的二次元粉絲,在多國舉辦的演唱會座無虛席。大部分人哪怕不了解她,也知道當年破圈的那首《甩蔥歌》,如今在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上點擊量已破千萬。

這個二次元少女偶像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真人偶像。初音未來已經在中國舉行了多次巡演。上個《初音未來GALAXY LIVE 》巡演系列,就曾走過了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現在的初音未來已經坐擁全球6億粉絲,身價已經超過百億日元。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國內也想如法炮製出自己的虛擬偶像。2012年7月,洛天依正式發布。她和初音一樣,仍然是以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製作的虛擬形象,出道後的發展也以唱作歌曲為主。在2016年登上湖南跨年演唱會的舞台,第一次出現在了主流視野。2021年亮相春晚節目,更是將曝光度推至頂流。

隨著時代發展,虛擬偶像也衍生出了新的方式:通過面部捕捉、動捕技術將真人投射到虛擬形象上,屏幕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包括對話都完全出自真人。

這也是目前最火熱的一種模式,粉絲們形象地將虛擬形象稱作「皮套」,而背後的扮演者則是「中之人」。在國外主要以vtuber(虛擬主播)的群體存在,傳到國內後則逐漸開始產業化與偶像團體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樂華娛樂旗下虛擬偶像女團「A-SOUL 」。

A-SOUL於2020年11月以「樂華娛樂首個虛擬偶像團體」名義出道,成員由五個虛擬女孩組成,每個形象背後都有專屬的中之人扮演。

出道僅僅十個月後,五位成員賬號的微博、B站粉絲數均超百萬。團長貝拉更是在2021年7月16日的生日會直播中,達成了萬艦成就,創下了虛擬主播區第一位、B站歷史第二位萬人艦長的紀錄。

去年12月11日,A-SOUL在B站舉辦了開播周年慶直播。預熱活動的聲勢堪比流量明星:北上廣杭等各大城市的繁華區都點亮了大屏,循環播放五個女孩的宣傳視頻。直播當天,預約人數超過12萬,在B站全程熱度保持1000萬人氣值以上,峰值達到1200萬,當晚直播熱度登頂全站直播榜。

在短視頻平台上,虛擬偶像也已經有了爆火的趨勢。去年10月31日萬聖夜,一個名叫柳夜熙的虛擬美妝博主發布了第一條抖音視頻。隨即7天漲粉400萬,引發了人們對於虛擬偶像作為KOL的熱烈探討。

不論是直播、短視頻還是官方舞台,虛擬偶像都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里。

商業化初嘗試

從現狀看,虛擬偶像產業的商業模式正在被不斷嘗試。目前大部分虛擬形象的變現渠道還只是直播與品牌合作。

在B站12周年慶上,CEO陳睿提到,在過去的一年裡共有超過32000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虛擬主播已經成為B站直播領域增長最快的品類。

B站上開通艦長198/元一個月,連續包月價格也要138元。真金白銀的打賞金額比單純粉絲、彈幕數量要更能體現主播的價值。根據二次元數據平台 vtbs.moe 抓取的數據,過去一年,B站用戶針對虛擬偶像的訂閱打賞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0%。

去年7月16日,A-SOUL的隊長貝拉在B站舉辦了自己的生日會直播,當時A-SOUL全員在B站僅僅直播了半年多,貝拉也只有25萬的關注。但就在生日會當晚,大量粉絲湧入直播間瘋狂氪金,令貝拉直接達成萬艦成就,相當於每25個關注里就有一位粉絲給貝拉充值了艦長。

據相關網站統計,在近三個小時的直播中貝拉一人就創造了233萬禮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B站上也僅有四名主播達成了萬艦成就,虛擬偶像就佔了其中兩名。千人艦隊主播排行榜下,前二位置也被虛擬主播同時牢牢占據。

在品牌合作上,虛擬偶像也表現出了潛力。

老牌虛擬偶像洛天依,2020年亮相淘寶直播間帶貨,觀看人數270萬,近200萬人打賞互動。據參與商家稱,一個直播坑位費就要高達90萬。而目前普通帶貨主播的坑位費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相比之下洛天依已經堪稱帶貨身價頂流——要知道羅永浩直播首秀坑位費都只是60萬。

各大品牌把虛擬偶像視作了金字招牌。肯德基老爺爺搖身一變成為虛擬「酷大叔」,在ins收割137萬粉絲的心。

國內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推出虛擬形象大使「NAYUKI「,通過虛擬品牌形象開直播宣傳產品,據報道72小時斬獲GMV 近2個億,而這相當於奈雪的茶全國門店近一周的銷量。

虛擬偶像的火熱也帶動了整條產業鏈的上下游。據了解,一些主打動捕技術、AI技術的科創公司,在2021年集中迎來了一批融資潮。除了位元組跳動之外,bilibili、紅衫資本、順位資本等知名資方都爭相入局。

據艾媒咨詢預測,2021年中國虛擬偶像的核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62.2 億元,帶動周邊市場規模達到 1074.9 億元。

各家大廠也紛紛在娛樂之外的領域布局。2021年11月,央視第一個手語AI主播正式亮相。她將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始,全年無休,為聽力障礙群體做好報道。動作精確,實時傳譯加上不用休息,這就是虛擬人物對現實工作最重要的補充。這款登陸央視的虛擬主播,便是由網路智能雲的「數字明星運營平台」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萬科也把去年的最佳新人獎頒給了首位數字員工崔筱盼。這名虛擬員工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職」,在系統演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學會了如何在流程和數據中發現問題,以遠高於人類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種應收/逾期提醒及工作異常偵測中大顯身手。她催辦的預付應收逾期單據核銷率更是達到91.44%。

虛擬人的市場價值還在被慢慢發掘,各方都在不斷嘗試他們在商業上新的可能性。

虛擬偶像的現實困境

虛擬偶像的發展看似順風順水,但背後仍然存在一些局限與問題。

在今年B站舉辦的一次線下漫展中,A-SOUL的展台人滿為患,狂熱的粉絲跟著屏幕中的偶像大合唱,甚至發出了「下一站是鳥巢」的呼聲。能夠登上鳥巢,意味著真正得到了主流的認可。

然而,在7月17日的樂華家族演唱會里,和王一博、吳宣儀等現實流量明星同台演藝時,A-SOUL卻遭到了場下觀眾「尬」「下去」的噓聲。

普通觀眾對於只能在屏幕上載歌載舞的小人似乎並不感冒。A-SOUL粉絲們憤慨,不解,也有些泄氣,他們中不少人開始明白被大眾看到與被大眾認可,依舊存在距離。

不可否認虛擬偶像如今的活躍,但普通觀眾們對他們的接受度與粉絲轉化率如何,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虛擬偶像的製作運營成本要比一般人想像的高出不少。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及業內人士在向36kr采訪時透露,國內單支虛擬偶像單曲的製作成本便高達200萬元;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成本更是在 2000 萬左右。而作為對比,薛之謙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一首單曲製作成本為100萬左右;鳥巢體育館的日租費450萬,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錢可以開四天。

盡管虛擬偶像背後大多有著資本巨頭撐腰,如A-SOUL背後的位元組跳動、騰訊旗下也有」無限王者團「......但如此昂貴的燒錢模式也造成入局門檻高,商業閉環難的問題。

另外,虛擬偶像就真的不會塌房嗎?

悠哉君(化名)是名職業畫師,算是二次元圈子裡的老人。他向鋅財經表述,現在的虛擬偶像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虛擬背後的那種真實。

「現實生活這么累,總有需要傾訴壓力的出口。身邊你能找到每天隨時隨地可以無話不談的對象嗎?就算有也不好意思說出口。但在虛擬偶像的直播間里,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暢所欲言。同時也可以收到真情實感的建議,因為主播說白了也是披著皮套的真人。」

這種虛擬下的真情實感來自於背後的.中之人,但只要有人設就會有塌房的可能。

像悠哉君這類的二次元老人的記憶里,印象最深刻的塌房應該是日本虛擬偶像團體hololive辱華事件。

2020年九月,hololive旗下vtuber赤井心與桐生可可先後在直播間中將台灣說成是一個國家。隨後,B站所有日本虛擬偶像被封禁一個月。

在後續的道歉中,hololive的態度並不誠懇,甚至一度出現復播「挑釁」。這刺激到了絕大部分中國粉絲,字幕組也紛紛刪除稿件並退圈。悠哉君說,當時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次塌房對虛擬偶像徹底死心,再也沒有回坑。

虛擬偶像除了自己的不當言論會導致人設崩塌,他們還要時刻提防被「扒皮」的塌房風險。一旦面具被撕下,和觀眾之間的神秘感就將不復存在。反差過大,還就會引起粉絲的抵觸。在日本就有不少虛擬少女偶像被扒出背後其實是大叔的例子。

這也引發了另外一種更深的思考:觀眾是否能夠接受中之人的迭代?目前來看這仍是一個尚未解決的痛點,也是所有虛擬事物需要探討的現實問題。

虛擬偶像或許正朝著主流邁進,但還成為不了頂流。破圈程度、成本與塌房都是其不可忽視的問題。至少在現在,還只是諸多簇擁者夢中的電子羊。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2

虛擬人成為互聯網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該公司打造了名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虛擬IP形象。而在近期的多個跨年晚會上,虛擬人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相關上市公司積極投入這一領域。

虛擬人走紅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意外。在技術的迭代推進和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下,虛擬人已經在商業舞台中嶄露頭角。虛擬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並規模創收的產業。有券商機構預測,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多因素助推

虛擬主持人「小漾」於2022年1月1日在湖南衛視新綜藝《你好星期六》中亮相,並與真人組成主持團隊。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國內頂尖虛擬偶像團體VSinger家族登台表演《卡路里》《普通 Disco》,還原鄧麗君形象及音色的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台演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魚》,東方衛視、嗶哩嗶哩等亦將虛擬人元素融入跨年晚會。

江蘇衛視官微截圖

虛擬人在資本市場也掀起浪花。虛擬人「鄧麗君」背後技術提供方數字王國1月3日大漲25%。以深交所互動易平台為例,近一周虛擬人相關問題被提及141次。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虛擬人技術其實並非新鮮事物。20世紀80年代開始,虛擬偶像的概念開始在日本形成,早期的虛擬偶像使用2D、3D動畫的形式加以表現。隨著CG技術、動作面部捕捉技術的發展和社交平台的崛起,虛擬人逐步嶄露頭角。本次被關注到的虛擬人「鄧麗君」其實在2018年就亮相熒屏,而2019年央視網路春晚就引入了虛擬主持人。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所在團隊跟蹤調研,近一年來,真正從事於虛擬人的相關產業公司增長了20倍。沈陽表示,虛擬人走紅是多種因素所促成的。首先,虛擬人技術不斷進步,在有限的演示範圍中,已經能夠與人進行比較好的交流;其次,元宇宙和虛擬人是不可分割的,元宇宙是虛實共生的空間,必然要引入虛擬人。

「整個移動互聯網成長紅利下的創新,帶來了這一輪最大的變化。」民生證券通信元宇宙分析師馬天詣認為,海外互聯網巨頭是元宇宙及虛擬人的主要推手。

技術與運營是關鍵

2021年以來,伴隨「柳夜熙」「AYAYI」等虛擬人的爆紅,現象級虛擬人形象帶動虛擬人出圈,行業關注度顯著提升,商業化潛力初顯。

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啟了「造人」運動。芒果超媒推出了虛擬主持人「YAOYAO」,藍色游標發布首個數字虛擬人「蘇小妹」,浙文互聯合資公司推出國風虛擬IP「君若錦」、Z世代虛擬IP「蘭-Lan」兩位虛擬人物形象。

上述布局反映了虛擬人兩種形態。從功能定義區分,虛擬人主要分為偶像型和實用型,偶像型虛擬人核心在於其背後IP的價值和衍生能力,而實用型虛擬人核心在於技術能力,對建模、驅動、渲染、人工智慧等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品牌代言成為偶像型虛擬人最重要的商業變現手段。以AYAYI為例,僅面世半年就已經與嬌蘭、天貓、安慕希、LV、Bose、保時捷等知名品牌合作。活躍於Ins上的虛擬人網紅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摺合人民幣大約為7600萬元,頭部虛擬人的收入可觀。

虛擬人AYAYI官微截圖

虛擬偶像走紅並非一蹴而就。「虛擬偶像其實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一樣需要『人設』打造和運營,參加相應活動提高曝光度。」國內某營銷類上市公司人士李敏(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目前接觸到的廣告主對於虛擬人多數持試水心態,投入金額普遍不大。

華東某券商傳媒互聯網分析師黃爍(化名)直言,虛擬偶像的價值短時間內被放大,但長期要看內容端能否補齊,粉絲不會僅對一個面容嬌好的虛擬偶像有忠誠度。

而功能型虛擬人單體產生的經濟效益較小,但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要素,能夠創造非常可觀的市場空間。目前,虛擬人主要應用於虛擬新聞主播、電商主播、政務及銀行客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實現降本增效。

沈陽表示,目前虛擬人發展尚處於早期,由於成本過高和功能不夠全面,超寫實風格的虛擬人尚未得到大范圍使用。虛擬人發展亟待技術能力和工具的迭代,包括AI能力、動作面部捕捉等。以其團隊為案例,製作一個超寫實的虛擬人需要半月到一個月時間,耗費至少數十萬元,這種門檻是限制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算力也是制約因素。黃爍指出,目前市場上眾多的虛擬人是Q版形象,原因就在於算力不夠。

對於虛擬人產業,市場人士形成較一致的共識,認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並規模創收的產業。中信證券認為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虛擬人市場開始布局3

時隔十年,鄧麗君再次以「真人」身份現身演唱。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舞台上,鄧麗君宛若當初,目光柔和,微笑動人,和身旁的歌手周深一同深情演唱。和鄧麗君一同到來的是,未來世界的想像。

梅 艷芳也「復活」了。在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空間內,梅 艷芳與現實中的人共處一個空間,站在一個水平面上,大幅度地邁步走動展現自我,正如她當年的演唱風格。

這些膚質逼真,表情靈動的「真人」虛擬人締造者是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他們活生生把影視視效般質感的角色拽出了虛擬,揉進了現實。「除了鄧麗君,還有哪些虛擬人?」「技術關鍵是什麼?」鄧麗君事件點燃了不少現實人的好奇心,他們輪番找到數字王國一探虛擬人的究竟。

1月7日開盤,數字王國(0547.HK)一度漲幅超14%。此前6日累計漲超50%。截至目前,報 0.98港元,漲7.69%,總市值42.42億。

數字王國是一家好萊塢獨立視覺特效工作室。2016年,數字王國進軍中國市場。《泰坦尼克號》、《返老還童》、《頭號玩家》、《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經典的視效均由數字王國操刀。知名編劇、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創始人之一。

謝安是繼卡梅隆以後的第六位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1月6日,身在洛杉磯的謝安在原有緊鑼密鼓的采訪、會議安排下臨時接受了經濟觀察報的采訪。短短三十分鍾,他展現了一番對虛擬人未來商業化的熱情。

把鄧麗君「復活」

這不是謝安第一次把鄧麗君「復活」。

2012年,數字王國在Coachela(科切拉)音樂節貢獻了一場震撼全場的演出。他們把說唱巨星Tupac「復活」了。當時Tupac和 Snoop Dogg,Dre獻唱的《Hail Mary》和《2 of Amerikaz Most Wanted》視頻一經上線,播放量就破百萬,打破了YouTube單日最高點擊率紀錄。

周傑倫看到後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聯繫到鄧長富,也就是鄧麗君的哥哥,並把自己大膽的想法告訴了對方。當時鄧長富認為想法很好,但出於某些考慮並未立刻答應。不久後,周傑倫的經紀公司找到數字王國,開始真正落實――把鄧麗君「復活」。

那是謝安剛剛接任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的第一周。新官上任三把火,27歲就掌權的謝安決定執行這份意義重大的期待。

當時手握製作奧秘的是電影《返老還童》的視效團隊。2008年,《返老還童》導演大衛·芬奇對主演有一份特殊的期待。他希望飾演本傑明·巴頓的布拉德·皮特和他自身的外貌特徵必須全程在線。假設更換演員去詮釋不同年齡的本傑明·巴頓,容易破壞觀眾對角色的情緒累積。這對於視效製作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藉助數字王國提供的技術方案,藝術家根據布拉德·皮特的外貌設計了三種頭部形象,採集了約120個真人表情,創造出了數以千計的外貌模型,再通過一幀幀地比較真人表演和表情數據的異同進行調整,如眼角變化和嘴角扯動等…後來這項技術也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的「滅霸」身上有所體現。

雖然擁有上述經驗,但鄧麗君的「復活」依然棘手。原因在於,在鄧麗君之前,北美藝術家從未做過亞洲面孔,再加上要讓鄧麗君和周傑倫合唱,選曲還是她從沒唱過的歌。

操刀的還是《返老還童》視效團隊,但並非簡單地勾勒模型,而是加入了人工智慧。當時參與項目的程序員和工程師會讓機器大量的觀看和深度學習鄧麗君的演出視頻。

2013年9月,周傑倫「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站小巨蛋現場上,周傑倫與鄧麗君的對唱讓眾人大開眼界。不過,當時的熱鬧僅限於技術的觀賞性,商業化的話題尚未被歸入重點。

疫情,藝人

十年之隔,同樣的鄧麗君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和市場反饋,謝安認為很大原因在於時代背景不同。

此次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虛擬鄧麗君由陳佳擔任配音//配唱。事實上,數字王國可通過技術讓虛擬鄧麗君與人們自主進行實時交互。只不過在2013年和周傑倫的對唱中,還沒有交互需求,故而當時已能實現的交互技術最終沒有得以呈現。這一次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數字王國採用了實時操控,即更復雜的動作實時捕捉、渲染,時間成本相對較高。

十年之後,代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一詞火了。越來越多肉眼可見的虛擬人、VR實踐讓現實中的人們內心開始動搖:虛擬世界好像真快要來了?

謝安說,過去兩年疫情讓人類活動的空間有了界限,在局限的范圍內活動久了,難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嚮往,而虛擬人的迷人之處在於能提供豐富的應用暢想。

過往很長一段時間,虛擬人主要在影視、音樂、游戲等文娛領域活躍,也很少走出屏幕。2017年,虛擬歌手洛天依藉助全息技術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舉行演唱會。但洛天依是虛構的卡通形象,並非真人。2021年10月31日,一個名為「柳夜熙」的抖音賬號發布的首個短視頻隨即引爆內容行業。柳夜熙外表為一個古代裝扮的女子。她在視頻中與現代裝扮的人們互動,自稱會「捉妖」。但她距離鮮活的真人樣貌還有一定距離。

對於像數字王國這樣的視效公司而言,「逼真」已不再是個大問題。藉助全息技術,數字王國把特效中的虛擬人拽到現實,滿足著疫情下電影業的需求。

除了原有的「復活」目的,如替身某位打星完成高難度動作,虛擬人還在解決他們無法現身好萊塢拍戲的問題,「因為稅負太重,大部分電影製作都不在好萊塢,現在都在紐西蘭、愛爾蘭,甚至在倫敦。可疫情期間,明星們就算有私人飛機,到了當地還是要隔離。過往兩年有大量的虛擬人代替了拍戲需求。」謝安說。

2021年一整年,藝人頻繁暴雷,代言品牌遭殃,虛擬人好像能派上用場。謝安的新目標就來自於此。除了「復活」過世真人、復刻演員之外,數字王國不再僅是提供製作技術,未來要自創虛擬人IP。

「越來越多的需求是創造一個獨立的虛擬人。他不會讓自己的私生活影響品牌、電影、歌曲的任何發行,也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不會變老,不會背叛你,去跟別人簽約。而且他沒有任何國際的限制,可以講任何語言。」

謝安預測,如果要實現人人都有自己的虛擬替身,並達到鄧麗君那般高度還原的質感,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融進教育、服務業

謝安對元宇宙有自己的定義,即「這個時代的互聯網」。他認為,在眾多的構成要素中,虛擬人是關鍵。

「冷戰時期誕生的互聯網,之所以能形成今天這樣規模的體系,是因為它有巨大的社交功能。未來每個人在虛擬世界都有一個虛擬的替身,類似《頭號玩家》里游戲玩家的設置。」

湧入虛擬人賽道的玩家的確多了起來。1月6日,虛擬人「李未可」獲得首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在此之前,無論哪個行業,或多活少都能聽到傳來要布局虛擬人的聲音。而「虛擬人」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因這一詞彙經歷了股價的大起大落和蹭熱點質疑。

趨勢不可擋。《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預計,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而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之一將是虛擬偶像化。

虛擬人還能做什麼?教育。「你能想像,如果是《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在教小朋友學習英語,他能有多受到鼓舞嗎?」謝安認為虛擬人未來能在教育市場上大展拳腳,「我們和投資公司在探討的時候發現,很多年輕人學習語言過程中,出於不自信,不願意去跟人練習一門自己不熟悉的語音。但當你跟虛擬人在練習的時候,這種擔心可能會減少。」另外,謝安還談到了虛擬人在服務業的廣泛應用。區別於純語音和機器,虛擬人的服務接近現實世界的狀態。

2021年2月,數字王國通過在盧森堡新近成立的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教育科技公司asknetSolutionsAG(「asknet」)19%股權的收購。

緊接著的5月,數字王國在教育科技上的布局再進一步,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娛樂與體育巨擘High-light Event & Entertainment AG(「HLEE」)少數股權的戰略性收購。

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房間內,虛擬人「小艾」由數字王國工作人員在背後操控。當被問到「能碰一下你嗎?」時,小艾搖搖頭拒絕了。這是因為中間有一個大約三米的全息投射屏給虛擬和現實的兩類人造成了距離。而按照謝安的說法,這個全息屏幕可能會在不久後的將來完全消失,虛擬人隨時出現在現實世界的每一處。那究竟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柒』 港股有哪些元宇宙股票代碼

港股有以下元宇宙股票代碼:
舜宇光學科技 02382;中手游 00302;柏能集團 01263;數字王國 00547;心動公司 02400;瑞聲科技 02018;嗶哩嗶哩-SW 09626;快手 01024;阿里巴巴-SW 09988;騰訊控股 00700;網易-S 09999等。
拓展資料
「元宇宙」最早出現在1992年一部科幻小說《雪崩》中,來源於「Metaverse」一詞,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
元宇宙這個概念並不只是網路游戲這么簡單。簡單的講,它是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以及虛擬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充分連通融合。
元宇宙一次雖然在1992年就出現了,但是元宇宙概念受到市場關注是在2021年3月中旬Roblox上市時。
Roblox將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寫入了招股書,Roblox是一家游戲創作平台,它全新的敘事與獨特的商業模式引爆了科技投資圈,股價持續創下新高,國內投行圈也開始關注元宇宙的投資機會。
之後多家元宇宙概念公司也完成了融資:Gather、Rec Room兩家元宇宙概念公司獲得了紅杉的投資。其中Gather主要做虛擬辦公平台,Rec Room主要做游戲平台、VR 社交遊戲。
其實早在Roblox上市前,在Roblox的投資人列表中就可以看到騰訊的影子。Roblox的官方新聞稿中寫有「Roblox將與騰訊攜手,助力下一代中國創作者釋放創意和想像潛能」。
在元宇宙的布局上,騰訊算是國內的領頭羊。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騰訊已持續投資Roblox、WaveVR、Avakin Life元宇宙概念相關的公司和產品。
2020年年底,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曾在年度特刊《三觀》中寫道:「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互聯網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
游戲板塊受益最直觀尊嘉金融港美股分析師稱,元宇宙概念的出現,也帶動了一些股票的快速拉漲。比如VR、AR相關。但是受益最明顯的就要數游戲板塊了。湯姆貓(300459.SZ)因公司改名疊加元宇宙概念股價大幅上漲。

『捌』 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

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

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1月6日,位元組跳動投資了「李未可」。這個「李未可」是一個虛擬人。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筆虛擬賽道上的融資。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

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1

時隔十年,鄧麗君再次以「真人」身份現身演唱。2022年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舞台上,鄧麗君宛若當初,目光柔和,微笑動人,和身旁的歌手周深一同深情演唱。和鄧麗君一同到來的是,未來世界的想像。

梅艷 芳也「復活」了。在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空間內,梅艷 芳與現實中的人共處一個空間,站在一個水平面上,大幅度地邁步走動展現自我,正如她當年的演唱風格。

這些膚質逼真,表情靈動的「真人」虛擬人締造者是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他們活生生把影視視效般質感的角色拽出了虛擬,揉進了現實。「除了鄧麗君,還有哪些虛擬人?」「技術關鍵是什麼?」鄧麗君事件點燃了不少現實人的好奇心,他們輪番找到數字王國一探虛擬人的究竟。

1月7日開盤,數字王國(0547.HK)一度漲幅超14%。此前6日累計漲超50%。截至目前,報 0.98港元,漲7.69%,總市值42.42億。

數字王國是一家好萊塢獨立視覺特效工作室。2016年,數字王國進軍中國市場。《泰坦尼克號》、《返老還童》、《頭號玩家》、《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及《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經典的視效均由數字王國操刀。知名編劇、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為創始人之一。

謝安是繼卡梅隆以後的第六位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1月6日,身在洛杉磯的謝安在原有緊鑼密鼓的采訪、會議安排下臨時接受了經濟觀察報的采訪。短短三十分鍾,他展現了一番對虛擬人未來商業化的熱情。

把鄧麗君「復活」

這不是謝安第一次把鄧麗君「復活」。

2012年,數字王國在Coachela(科切拉)音樂節貢獻了一場震撼全場的演出。他們把說唱巨星Tupac「復活」了。當時Tupac和 Snoop Dogg,Dre獻唱的《Hail Mary》和《2 of Amerikaz Most Wanted》視頻一經上線,播放量就破百萬,打破了YouTube單日最高點擊率紀錄。

周傑倫看到後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聯繫到鄧長富,也就是鄧麗君的哥哥,並把自己大膽的想法告訴了對方。當時鄧長富認為想法很好,但出於某些考慮並未立刻答應。不久後,周傑倫的經紀公司找到數字王國,開始真正落實――把鄧麗君「復活」。

那是謝安剛剛接任數字王國CEO兼執行董事的第一周。新官上任三把火,27歲就掌權的謝安決定執行這份意義重大的期待。

當時手握製作奧秘的是電影《返老還童》的視效團隊。2008年,《返老還童》導演大衛·芬奇對主演有一份特殊的期待。他希望飾演本傑明·巴頓的布拉德·皮特和他自身的外貌特徵必須全程在線。假設更換演員去詮釋不同年齡的本傑明·巴頓,容易破壞觀眾對角色的情緒累積。這對於視效製作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藉助數字王國提供的技術方案,藝術家根據布拉德·皮特的外貌設計了三種頭部形象,採集了約120個真人表情,創造出了數以千計的外貌模型,再通過一幀幀地比較真人表演和表情數據的異同進行調整,如眼角變化和嘴角扯動等…後來這項技術也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的「滅霸」身上有所體現。

雖然擁有上述經驗,但鄧麗君的「復活」依然棘手。原因在於,在鄧麗君之前,北美藝術家從未做過亞洲面孔,再加上要讓鄧麗君和周傑倫合唱,選曲還是她從沒唱過的歌。

操刀的還是《返老還童》視效團隊,但並非簡單地勾勒模型,而是加入了人工智慧。當時參與項目的程序員和工程師會讓機器大量的觀看和深度學習鄧麗君的演出視頻。

2013年9月,周傑倫「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站小巨蛋現場上,周傑倫與鄧麗君的對唱讓眾人大開眼界。不過,當時的熱鬧僅限於技術的觀賞性,商業化的話題尚未被歸入重點。

疫情,藝人

十年之隔,同樣的鄧麗君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和市場反饋,謝安認為很大原因在於時代背景不同。

此次江蘇衛視跨年晚會虛擬鄧麗君由陳佳擔任配音//配唱。事實上,數字王國可通過技術讓虛擬鄧麗君與人們自主進行實時交互。只不過在2013年和周傑倫的對唱中,還沒有交互需求,故而當時已能實現的交互技術最終沒有得以呈現。這一次的江蘇衛視跨年晚會,數字王國採用了實時操控,即更復雜的動作實時捕捉、渲染,時間成本相對較高。

十年之後,代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一詞火了。越來越多肉眼可見的虛擬人、VR實踐讓現實中的人們內心開始動搖:虛擬世界好像真快要來了?

謝安說,過去兩年疫情讓人類活動的空間有了界限,在局限的范圍內活動久了,難免會對虛擬世界產生嚮往,而虛擬人的迷人之處在於能提供豐富的應用暢想。

過往很長一段時間,虛擬人主要在影視、音樂、游戲等文娛領域活躍,也很少走出屏幕。2017年,虛擬歌手洛天依藉助全息技術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舉行演唱會。但洛天依是虛構的卡通形象,並非真人。2021年10月31日,一個名為「柳夜熙」的抖音賬號發布的首個短視頻隨即引爆內容行業。柳夜熙外表為一個古代裝扮的女子。她在視頻中與現代裝扮的人們互動,自稱會「捉妖」。但她距離鮮活的真人樣貌還有一定距離。

對於像數字王國這樣的視效公司而言,「逼真」已不再是個大問題。藉助全息技術,數字王國把特效中的虛擬人拽到現實,滿足著疫情下電影業的需求。

除了原有的「復活」目的,如替身某位打星完成高難度動作,虛擬人還在解決他們無法現身好萊塢拍戲的問題,「因為稅負太重,大部分電影製作都不在好萊塢,現在都在紐西蘭、愛爾蘭,甚至在倫敦。可疫情期間,明星們就算有私人飛機,到了當地還是要隔離。過往兩年有大量的虛擬人代替了拍戲需求。」謝安說。

2021年一整年,藝人頻繁暴雷,代言品牌遭殃,虛擬人好像能派上用場。謝安的新目標就來自於此。除了「復活」過世真人、復刻演員之外,數字王國不再僅是提供製作技術,未來要自創虛擬人IP。

「越來越多的需求是創造一個獨立的虛擬人。他不會讓自己的私生活影響品牌、電影、歌曲的任何發行,也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不會變老,不會背叛你,去跟別人簽約。而且他沒有任何國際的限制,可以講任何語言。」

謝安預測,如果要實現人人都有自己的虛擬替身,並達到鄧麗君那般高度還原的質感,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融進教育、服務業

謝安對元宇宙有自己的定義,即「這個時代的互聯網」。他認為,在眾多的構成要素中,虛擬人是關鍵。

「冷戰時期誕生的互聯網,之所以能形成今天這樣規模的體系,是因為它有巨大的社交功能。未來每個人在虛擬世界都有一個虛擬的替身,類似《頭號玩家》里游戲玩家的設置。」

湧入虛擬人賽道的玩家的確多了起來。1月6日,虛擬人「李未可」獲得首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在此之前,無論哪個行業,或多活少都能聽到傳來要布局虛擬人的聲音。而「虛擬人」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也因這一詞彙經歷了股價的大起大落和蹭熱點質疑。

趨勢不可擋。《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預計,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而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之一將是虛擬偶像化。

虛擬人還能做什麼?教育。「你能想像,如果是《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在教小朋友學習英語,他能有多受到鼓舞嗎?」謝安認為虛擬人未來能在教育市場上大展拳腳,「我們和投資公司在探討的時候發現,很多年輕人學習語言過程中,出於不自信,不願意去跟人練習一門自己不熟悉的語音。但當你跟虛擬人在練習的時候,這種擔心可能會減少。」另外,謝安還談到了虛擬人在服務業的廣泛應用。區別於純語音和機器,虛擬人的服務接近現實世界的狀態。

2021年2月,數字王國通過在盧森堡新近成立的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教育科技公司asknetSolutionsAG(「asknet」)19%股權的收購。

緊接著的5月,數字王國在教育科技上的布局再進一步,附屬公司DigitalDomainCapitalPartnersS.àr.l.(「DD-CP」)完成了對娛樂與體育巨擘High-light Event & Entertainment AG(「HLEE」)少數股權的戰略性收購。

數字王國北京工作室的虛擬人展示房間內,虛擬人「小艾」由數字王國工作人員在背後操控。當被問到「能碰一下你嗎?」時,小艾搖搖頭拒絕了。這是因為中間有一個大約三米的全息投射屏給虛擬和現實的兩類人造成了距離。而按照謝安的說法,這個全息屏幕可能會在不久後的將來完全消失,虛擬人隨時出現在現實世界的每一處。那究竟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2

1月6日,位元組跳動投資了「李未可」。這個「李未可」並不是一個真人,而是一個虛擬人。

這也是2022年新年伊始的第一筆虛擬賽道上的融資。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李未可」這個IP隸屬於杭州李未可有限公司,成立時間不過半年。

本身虛擬人物並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從第一個虛擬歌手「初音未來」於2007年出道算起,這個賽道也已經是一個15年的老行業了。只不過,後來隨著AR、VR技術的成熟,二次元的虛擬人物開始變得更加立體、真實。

比如,洛天依就曾登上了202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柳葉熙」幾乎一夜之間爆紅,靠著兩分多鍾的視頻,一夜漲粉450萬。

對於虛擬人物的應用,並不只停留於娛樂。前段時間,虛擬學生華智冰正式加入了清華大學的學堂;微軟小冰的虛擬人N小黑可以連續70天播報《每日經濟新聞》;央視也宣布會在冬奧會上用虛擬主播播報新聞。

尤其是在元宇宙這把虛火的加溫下,虛擬人更是一下子涌進了現實世界。

破圈進行時

虛擬人物發展的最為成熟的是泛娛樂偶像領域。2007年,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虛擬歌手「初音未來」誕生。

當時的虛擬偶像的內核其實就是一個聲音合成軟體,因此盡管可以看到初音未來各種各樣不同的人設與形象,但對資深粉絲來說,最有辨識度的還是她的嗓音。

初音未來一面世就引爆了全球范圍內的二次元粉絲,在多國舉辦的演唱會座無虛席。大部分人哪怕不了解她,也知道當年破圈的那首《甩蔥歌》,如今在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上點擊量已破千萬。

這個二次元少女偶像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真人偶像。初音未來已經在中國舉行了多次巡演。上個《初音未來GALAXY LIVE 》巡演系列,就曾走過了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現在的初音未來已經坐擁全球6億粉絲,身價已經超過百億日元。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國內也想如法炮製出自己的虛擬偶像。2012年7月,洛天依正式發布。她和初音一樣,仍然是以VOCALOID系列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製作的虛擬形象,出道後的發展也以唱作歌曲為主。在2016年登上湖南跨年演唱會的舞台,第一次出現在了主流視野。2021年亮相春晚節目,更是將曝光度推至頂流。

隨著時代發展,虛擬偶像也衍生出了新的方式:通過面部捕捉、動捕技術將真人投射到虛擬形象上,屏幕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包括對話都完全出自真人。

這也是目前最火熱的一種模式,粉絲們形象地將虛擬形象稱作「皮套」,而背後的扮演者則是「中之人」。在國外主要以vtuber(虛擬主播)的群體存在,傳到國內後則逐漸開始產業化與偶像團體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樂華娛樂旗下虛擬偶像女團「A-SOUL 」。

A-SOUL於2020年11月以「樂華娛樂首個虛擬偶像團體」名義出道,成員由五個虛擬女孩組成,每個形象背後都有專屬的中之人扮演。

出道僅僅十個月後,五位成員賬號的微博、B站粉絲數均超百萬。團長貝拉更是在2021年7月16日的生日會直播中,達成了萬艦成就,創下了虛擬主播區第一位、B站歷史第二位萬人艦長的紀錄。

去年12月11日,A-SOUL在B站舉辦了開播周年慶直播。預熱活動的聲勢堪比流量明星:北上廣杭等各大城市的繁華區都點亮了大屏,循環播放五個女孩的宣傳視頻。直播當天,預約人數超過12萬,在B站全程熱度保持1000萬人氣值以上,峰值達到1200萬,當晚直播熱度登頂全站直播榜。

在短視頻平台上,虛擬偶像也已經有了爆火的趨勢。去年10月31日萬聖夜,一個名叫柳夜熙的虛擬美妝博主發布了第一條抖音視頻。隨即7天漲粉400萬,引發了人們對於虛擬偶像作為KOL的熱烈探討。

不論是直播、短視頻還是官方舞台,虛擬偶像都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里。

商業化初嘗試

從現狀看,虛擬偶像產業的商業模式正在被不斷嘗試。目前大部分虛擬形象的變現渠道還只是直播與品牌合作。

在B站12周年慶上,CEO陳睿提到,在過去的一年裡共有超過32000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虛擬主播已經成為B站直播領域增長最快的品類。

B站上開通艦長198/元一個月,連續包月價格也要138元。真金白銀的打賞金額比單純粉絲、彈幕數量要更能體現主播的價值。根據二次元數據平台 vtbs.moe 抓取的數據,過去一年,B站用戶針對虛擬偶像的訂閱打賞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0%。

去年7月16日,A-SOUL的隊長貝拉在B站舉辦了自己的生日會直播,當時A-SOUL全員在B站僅僅直播了半年多,貝拉也只有25萬的關注。但就在生日會當晚,大量粉絲湧入直播間瘋狂氪金,令貝拉直接達成萬艦成就,相當於每25個關注里就有一位粉絲給貝拉充值了艦長。

據相關網站統計,在近三個小時的直播中貝拉一人就創造了233萬禮物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B站上也僅有四名主播達成了萬艦成就,虛擬偶像就佔了其中兩名。千人艦隊主播排行榜下,前二位置也被虛擬主播同時牢牢占據。

在品牌合作上,虛擬偶像也表現出了潛力。

老牌虛擬偶像洛天依,2020年亮相淘寶直播間帶貨,觀看人數270萬,近200萬人打賞互動。據參與商家稱,一個直播坑位費就要高達90萬。而目前普通帶貨主播的'坑位費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相比之下洛天依已經堪稱帶貨身價頂流——要知道羅永浩直播首秀坑位費都只是60萬。

各大品牌把虛擬偶像視作了金字招牌。肯德基老爺爺搖身一變成為虛擬「酷大叔」,在ins收割137萬粉絲的心。

國內茶飲品牌奈雪的茶推出虛擬形象大使「NAYUKI「,通過虛擬品牌形象開直播宣傳產品,據報道72小時斬獲GMV 近2個億,而這相當於奈雪的茶全國門店近一周的銷量。

虛擬偶像的火熱也帶動了整條產業鏈的上下游。據了解,一些主打動捕技術、AI技術的科創公司,在2021年集中迎來了一批融資潮。除了位元組跳動之外,bilibili、紅衫資本、順位資本等知名資方都爭相入局。

據艾媒咨詢預測,2021年中國虛擬偶像的核心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62.2 億元,帶動周邊市場規模達到 1074.9 億元。

各家大廠也紛紛在娛樂之外的領域布局。2021年11月,央視第一個手語AI主播正式亮相。她將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始,全年無休,為聽力障礙群體做好報道。動作精確,實時傳譯加上不用休息,這就是虛擬人物對現實工作最重要的補充。這款登陸央視的虛擬主播,便是由網路智能雲的「數字明星運營平台」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萬科也把去年的最佳新人獎頒給了首位數字員工崔筱盼。這名虛擬員工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入職」,在系統演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學會了如何在流程和數據中發現問題,以遠高於人類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種應收/逾期提醒及工作異常偵測中大顯身手。她催辦的預付應收逾期單據核銷率更是達到91.44%。

虛擬人的市場價值還在被慢慢發掘,各方都在不斷嘗試他們在商業上新的可能性。

虛擬偶像的現實困境

虛擬偶像的發展看似順風順水,但背後仍然存在一些局限與問題。

在今年B站舉辦的一次線下漫展中,A-SOUL的展台人滿為患,狂熱的粉絲跟著屏幕中的偶像大合唱,甚至發出了「下一站是鳥巢」的呼聲。能夠登上鳥巢,意味著真正得到了主流的認可。

然而,在7月17日的樂華家族演唱會里,和王一博、吳宣儀等現實流量明星同台演藝時,A-SOUL卻遭到了場下觀眾「尬」「下去」的噓聲。

普通觀眾對於只能在屏幕上載歌載舞的小人似乎並不感冒。A-SOUL粉絲們憤慨,不解,也有些泄氣,他們中不少人開始明白被大眾看到與被大眾認可,依舊存在距離。

不可否認虛擬偶像如今的活躍,但普通觀眾們對他們的接受度與粉絲轉化率如何,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虛擬偶像的製作運營成本要比一般人想像的高出不少。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及業內人士在向36kr采訪時透露,國內單支虛擬偶像單曲的製作成本便高達200萬元;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成本更是在 2000 萬左右。而作為對比,薛之謙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一首單曲製作成本為100萬左右;鳥巢體育館的日租費450萬,一場全息虛擬演唱會的錢可以開四天。

盡管虛擬偶像背後大多有著資本巨頭撐腰,如A-SOUL背後的位元組跳動、騰訊旗下也有」無限王者團「......但如此昂貴的燒錢模式也造成入局門檻高,商業閉環難的問題。

另外,虛擬偶像就真的不會塌房嗎?

悠哉君(化名)是名職業畫師,算是二次元圈子裡的老人。他向鋅財經表述,現在的虛擬偶像受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虛擬背後的那種真實。

「現實生活這么累,總有需要傾訴壓力的出口。身邊你能找到每天隨時隨地可以無話不談的對象嗎?就算有也不好意思說出口。但在虛擬偶像的直播間里,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暢所欲言。同時也可以收到真情實感的建議,因為主播說白了也是披著皮套的真人。」

這種虛擬下的真情實感來自於背後的中之人,但只要有人設就會有塌房的可能。

像悠哉君這類的二次元老人的記憶里,印象最深刻的塌房應該是日本虛擬偶像團體hololive辱華事件。

2020年九月,hololive旗下vtuber赤井心與桐生可可先後在直播間中將台灣說成是一個國家。隨後,B站所有日本虛擬偶像被封禁一個月。

在後續的道歉中,hololive的態度並不誠懇,甚至一度出現復播「挑釁」。這刺激到了絕大部分中國粉絲,字幕組也紛紛刪除稿件並退圈。悠哉君說,當時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次塌房對虛擬偶像徹底死心,再也沒有回坑。

虛擬偶像除了自己的不當言論會導致人設崩塌,他們還要時刻提防被「扒皮」的塌房風險。一旦面具被撕下,和觀眾之間的神秘感就將不復存在。反差過大,還就會引起粉絲的抵觸。在日本就有不少虛擬少女偶像被扒出背後其實是大叔的例子。

這也引發了另外一種更深的思考:觀眾是否能夠接受中之人的迭代?目前來看這仍是一個尚未解決的痛點,也是所有虛擬事物需要探討的現實問題。

虛擬偶像或許正朝著主流邁進,但還成為不了頂流。破圈程度、成本與塌房都是其不可忽視的問題。至少在現在,還只是諸多簇擁者夢中的電子羊。

虛擬人商業化潛力初顯3

虛擬人成為互聯網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1月6日,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位元組跳動獨家投資,該公司打造了名為「李未可」的AR科技潮牌及同名虛擬IP形象。而在近期的多個跨年晚會上,虛擬人成為全場的矚目焦點,相關上市公司積極投入這一領域。

虛擬人走紅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意外。在技術的迭代推進和互聯網巨頭的加持下,虛擬人已經在商業舞台中嶄露頭角。虛擬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並規模創收的產業。有券商機構預測,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多因素助推

虛擬主持人「小漾」於2022年1月1日在湖南衛視新綜藝《你好星期六》中亮相,並與真人組成主持團隊。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國內頂尖虛擬偶像團體VSinger家族登台表演《卡路里》《普通 Disco》,還原鄧麗君形象及音色的虛擬人「鄧麗君」與周深同台演唱《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和《大魚》,東方衛視、嗶哩嗶哩等亦將虛擬人元素融入跨年晚會。

江蘇衛視官微截圖

虛擬人在資本市場也掀起浪花。虛擬人「鄧麗君」背後技術提供方數字王國1月3日大漲25%。以深交所互動易平台為例,近一周虛擬人相關問題被提及141次。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注意到,虛擬人技術其實並非新鮮事物。20世紀80年代開始,虛擬偶像的概念開始在日本形成,早期的虛擬偶像使用2D、3D動畫的形式加以表現。隨著CG技術、動作面部捕捉技術的發展和社交平台的崛起,虛擬人逐步嶄露頭角。本次被關注到的虛擬人「鄧麗君」其實在2018年就亮相熒屏,而2019年央視網路春晚就引入了虛擬主持人。

根據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所在團隊跟蹤調研,近一年來,真正從事於虛擬人的相關產業公司增長了20倍。沈陽表示,虛擬人走紅是多種因素所促成的。首先,虛擬人技術不斷進步,在有限的演示範圍中,已經能夠與人進行比較好的交流;其次,元宇宙和虛擬人是不可分割的,元宇宙是虛實共生的空間,必然要引入虛擬人。

「整個移動互聯網成長紅利下的創新,帶來了這一輪最大的變化。」民生證券通信元宇宙分析師馬天詣認為,海外互聯網巨頭是元宇宙及虛擬人的主要推手。

技術與運營是關鍵

2021年以來,伴隨「柳夜熙」「AYAYI」等虛擬人的爆紅,現象級虛擬人形象帶動虛擬人出圈,行業關注度顯著提升,商業化潛力初顯。

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啟了「造人」運動。芒果超媒推出了虛擬主持人「YAOYAO」,藍色游標發布首個數字虛擬人「蘇小妹」,浙文互聯合資公司推出國風虛擬IP「君若錦」、Z世代虛擬IP「蘭-Lan」兩位虛擬人物形象。

上述布局反映了虛擬人兩種形態。從功能定義區分,虛擬人主要分為偶像型和實用型,偶像型虛擬人核心在於其背後IP的價值和衍生能力,而實用型虛擬人核心在於技術能力,對建模、驅動、渲染、人工智慧等技術水平要求較高。

品牌代言成為偶像型虛擬人最重要的商業變現手段。以AYAYI為例,僅面世半年就已經與嬌蘭、天貓、安慕希、LV、Bose、保時捷等知名品牌合作。活躍於Ins上的虛擬人網紅Lil Miquela在2019年的收入摺合人民幣大約為7600萬元,頭部虛擬人的收入可觀。

虛擬人AYAYI官微截圖

虛擬偶像走紅並非一蹴而就。「虛擬偶像其實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一樣需要『人設』打造和運營,參加相應活動提高曝光度。」國內某營銷類上市公司人士李敏(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目前接觸到的廣告主對於虛擬人多數持試水心態,投入金額普遍不大。

華東某券商傳媒互聯網分析師黃爍(化名)直言,虛擬偶像的價值短時間內被放大,但長期要看內容端能否補齊,粉絲不會僅對一個面容嬌好的虛擬偶像有忠誠度。

而功能型虛擬人單體產生的經濟效益較小,但作為元宇宙的基礎要素,能夠創造非常可觀的市場空間。目前,虛擬人主要應用於虛擬新聞主播、電商主播、政務及銀行客服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勞動力,實現降本增效。

沈陽表示,目前虛擬人發展尚處於早期,由於成本過高和功能不夠全面,超寫實風格的虛擬人尚未得到大范圍使用。虛擬人發展亟待技術能力和工具的迭代,包括AI能力、動作面部捕捉等。以其團隊為案例,製作一個超寫實的虛擬人需要半月到一個月時間,耗費至少數十萬元,這種門檻是限制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算力也是制約因素。黃爍指出,目前市場上眾多的虛擬人是Q版形象,原因就在於算力不夠。

對於虛擬人產業,市場人士形成較一致的共識,認為有望成為元宇宙產業鏈版圖中最先快速發展並規模創收的產業。中信證券認為2030年我國虛擬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玖』 數字王國倒閉了

沒有。數字王國被私募股權基金Wyndcrest Holdings收購,沒有倒閉。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是位於香港的視覺特效製作商。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的時間是多少 發布:2025-02-09 10:55:03 瀏覽:798
期貨圖形怎麼那麼多缺口 發布:2025-02-09 10:52:17 瀏覽:767
重組終止股票復牌漲停 發布:2025-02-09 10:43:49 瀏覽:946
個人投資參與股票交易科創板 發布:2025-02-09 10:42:24 瀏覽:23
科創板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 發布:2025-02-09 10:40:57 瀏覽:238
股票能影響 發布:2025-02-09 10:40:17 瀏覽:278
帶星號st的股票何時退市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303
炒股如何大概率賺錢 發布:2025-02-09 10:27:06 瀏覽:338
買房要交些金融費都是哪些 發布:2025-02-09 10:02:46 瀏覽:35
做波段股票軟體 發布:2025-02-09 10:02:43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