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票市場的熊市與牛市
Ⅰ 股市中的牛市和熊市分別是什麼意思
股票市場的發展影響著許多股民的情緒,股市上漲,這是讓很多股民高興,但一旦股市下跌,很多股民就會虧錢。金融市場有兩個,牛市和熊市,股市上漲超過20%,這就叫做牛市。如果市場下跌超過20%,就稱為熊市。根據數據顯示,這兩個市場分別以它們各自的攻擊方式命名,當一個人被公牛頂著的時候,公牛的角會向上移動,所以他就會立刻飛到空中被稱為牛市;如果一個人被熊攻擊,他會因為熊掌從上到下而摔倒在地被稱為熊市。
熊市是預測股市熊市的技術術語。熊市,是指市場普遍看上去疲累,持續較長時間的下跌。熊市的主要跡象是:股票價格緩慢上漲,價格急劇下跌,吸引了許多股票投資者。受近期股市上漲的影響,大量的交易者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這表明熊市離我們不遠了。從風險更高的股票轉向更安全的債券,表明人們對股市的信心有所增加。
Ⅱ 中國股市出現過幾次牛市熊市分別有什麼特點
中國股市20年間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而當時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寫委託單,被編到號的人才有資格拿到委託單,能買到股票等於中了頭彩,因為沒人願意拋出。
這使得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坎上,資本市場既有5 21的暴漲又有8 10暴動,但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第三次
行情特點:1993年至1994年間,我國宏觀經濟偏熱並引發緊縮性宏觀調控,同時A股實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容,使得大盤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證券市場一片蕭條,94年7月29日大盤創下325.89的最低點。
7月30日(周六)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至1052.94點。
第四次
行情特點: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
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票市場,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點: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
第六次
行情特點: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
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推動滬指創下2245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次
行情特點: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
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八次
行情特點: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 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
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籌資額1992年為50億,1993年為276億元,1994年為99.78億元,擴容的勢頭十分兇猛。隨著發行額度的明確,市場進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發行額度55億元,明顯要比1993年的195億元低得多,但滬指在3月10日擊破700點,4個月後跌到全年最低325點。
第三次
行情特點:第三次熊市時,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滬指1個半月漲幅達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暫的,隨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點: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地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
行情特點: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
行情特點: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1個千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年,點數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沖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第六次熊市是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
第七次
行情特點: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
直到1664點止跌,後迎來四萬億投資政策,才結束了第七次跌幅驚人的超級大熊市。
(2)我國股票市場的熊市與牛市擴展閱讀
導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Ⅲ 股票中什麼叫熊市和牛市呀有什麼區別
空頭市場亦稱熊市,指價格長期呈下跌趨勢的證券市場,價格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走低,特徵是大跌小漲。
多頭市場又稱牛市,指價格長期呈上漲趨勢的證券市場,價格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走高,特徵是大漲小跌。
兩者的主要區別就是熊市的股票價格長期呈下跌趨勢,而牛市的股票價格長期呈上漲趨勢。
(3)我國股票市場的熊市與牛市擴展閱讀:
空頭市場的形成原因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出貨」期
它真正的形成是在前一個多頭市場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遠見的投資人覺察到企業的盈餘到達了不正常的高點,而開始加快出貨的步伐。
此時成交量仍然很高。雖然在彈升時有逐漸減少的傾向,此時,大眾仍熱衷於交易,但是,開始感覺到預期的獲利已逐漸地消逝。
第二個階段是恐慌時期
想要買進的人開始退縮的,而想要賣出的人則急著要脫手。價格下跌的趨勢突然加速到幾乎是垂直的程度,此時成交量的比例差距達到最大。在恐慌時期結束以後,通常會有一段相當長的次級反彈或者橫向的變動。
第三階段是由那些缺乏信心者的賣出所構成的
在第三階段的進行時,下跌趨勢並沒有加速。「沒有投資價值的低價股」可能在第一或第二階段就跌掉了前面多頭市場所漲升的部分。業績較為優良的股票持續下跌,因為這種股票的持有者是最後推動信心的。
在過程上,空頭市場最後階段的下跌是集中於這些業績優良的股票。空頭市場在壞消息頻傳的情況下結束。最壞的情況已經被預期了,在股價上已經實現了。通常,在壞消息完全出盡之前,空頭市場已經過去了。
Ⅳ 股市中的牛市和熊市是什麼
想要在股票市場里長時間生存下去,像我一定的專業術語及股票常識,是至關重要的。下面咱們一起來學一下股票市場中的牛市和熊市分別是什麼,又有哪些特色?
恆生股票配資:在股票市場中什麼是牛市?
在股票市場中,一般把全體行情上漲利好的市場狀況稱作是牛市,也被稱作是多頭市場。
當股票市場處在牛市期間,則標志著股票全體趨勢向上,盡管偶然會有跌落但不會對全體趨勢形成太大影響,反而股票價格會更高。
此刻的股票市場,買股票的人要遠遠大於賣股票的人,施行股票開戶的人越來越多,導致股票市場的活躍度步步加強。遇見這類狀況,最好是不要頻頻的進行買賣看,能夠耐性等候更好的機遇。
恆生股票配資:在股票市場中什麼是熊市?
在股票市場中,一般咱們把全體是跌落行情的市場狀況稱作是熊市,也被稱作是空頭市場。
股票的價格上升趨勢漸突變的緩慢,展露出下降的氣勢,此刻債券價格下降,形成股票市場的出資者們紛繁簇擁上來,在股票下降之前的一段上升形式中,往往會有許多出資小白遭受虧本。
此刻的股票市場處在熊市的階段,因為股價不定的反彈導致越往後反彈價格越低,因而出資者們需謹記反彈不代表回轉,切勿抱有幸運的心思,此刻出資者們應當理性分析,保本為主,可對股票市場進行一段時間的觀望。
恆生股票配資:股票市場中牛市的特色
1、開始,是小型股不斷上漲,發生高價;
2、之後,市場即便是有不好的音訊呈現,但股票的價格卻不會跌落;
3、新聞緊接著有利多的音訊呈現;
4、股票價格上漲市場的出資者越來越多。
股票市場中熊市的特色
1、當有反彈的現象呈現,後市股價反而會跌落的更深;
2、一般熊市發生之前,許多出資者們都呈現很多的買進;
3、一旦有不好的音訊呈現,則會大片的跌停,很多兜售;
4、國家的宏觀經濟指標下降;
5、大部分的出資者們都選擇放棄。
現在我們知道股市中的牛市和熊市是什麼了嗎?
Ⅳ 牛市與熊市的區別
在股票市場上,牛市和熊市來回交替,它們之間存在以下的區別:
投資者投資情緒不同
在熊市中,投資者的投資情緒低迷,大部分投資者購買一些防禦型個股、權重個股,來抵禦大盤下跌帶來的風險,在牛市中,投資者的投資情緒比較高漲,市場交易比較活躍,購買一些成長股來享受大盤上漲帶來的收益。
走勢上的區別
在熊市中,個股普遍下跌,其大盤不斷的創立新低,其k線陰線眾多,呈空頭排列,而在牛市中,個股普遍上漲,各板塊輪動上漲,大盤不斷的創立新高,其k線陽線較多,呈多頭排列,一般來說,在牛市初期,證券、銀行股先拉升。
除此之外,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在熊市中,去證券公司開戶的投資者較少,而在牛市中,去證券公司開戶的投資者較多。
(5)我國股票市場的熊市與牛市擴展閱讀:
牛市與熊市是股票市場行情預料的兩種不同趨勢。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的專門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出現牛市標志主要有:
價格上升股票的種數多於價格下降股票的種數;
價格上升時股票總交易量高,或價格下降時股票總交易量低;
企業大量買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場上的股票總量減少;
大企業股票加入貶值者行列,預示著股票市場價格逼近谷底;
近期大量的賣空標志著遠期的牛市;⑥證券公司降低對借債投資者自有資金比例的要求,使他們能夠有較多的資金投入市場;⑦政府降低銀行法定準備率;
內線人物(企業的管理人員、董事和大股東)競相購買股票。
出現熊市 標志主要有:
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
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
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
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
企業因急需短期資金而大量借債,導致短期利率等於甚至高於長期利率,造成企業利潤減少,使股票價格下降;
公用事業公司的資金需求量很大,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常領先於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價格的跌落可視為整個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技術因素:
搶購和拋售風潮的影響。市場上掀起搶購風,使人們紛紛購買股票,股價猛漲,形成牛市;而當市場颳起拋售風時,人們競相出售股票,股票狂瀉,則形成熊市。
交易方式的影響。譬如,大量空頭(賣空)交易過後,隨著交易者乘股票價格降低大量購進,以歸還空頭時從證券公司借入的股票,往往會引起股票市場需求增加,股價上漲;而大量多頭(買空)交易過後,隨著交易者乘股票價格提高之機大量拋售股票,以歸還做多頭時從證券公司取得的貸款,往往會造成股票市場供給增加,股價下跌。
大戶買賣行為的影響。一些資力雄厚的大企業或經紀人在股票市場上的舉動,對股價變動影響較大。他們大量購買股票,能夠吸引廣大投資者隨之購買,從而促使股價上升,形成牛市;如果他們大量出售股票,又吸引廣大投資者也隨之出售,從而促使股票跌落,形成熊市。
Ⅵ 結合中國股市發展史,你是如何定義或理解「牛市」和「熊市」
牛市和熊市分別帶動向上和向下的市場趨勢,可用作形容整體大市或個別行業的證券。
牛市是預料股市行情上漲,前景比較樂觀的專業術語;熊市是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的專門術語。
熊市和牛市都是代表股票市場行情的一種表述形式,簡單理解,就是熊市指跌,牛市指漲。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出現熊市標志主要有:股票價格上升幅度趨緩;債券價格猛降,吸引許多股票投資者;由於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證券交易生手湧入市場進行股票交易,預示著熊市到來已為期不遠;投資者由風險較大的股票轉向較安全的債券,意味著對股票市場悲觀情緒的上升。熊市和牛市都是代表股票市場行情的一種表述形式,簡單理解,就是熊市指跌,牛市指漲。
【拓展資料】
一、怎麼知道是牛市還是熊市?
判斷牛市和熊市,可以通過經濟環境,也就是基本面,也可以通過技術指標。事實上卻是,對於牛市、熊市的判斷,沒有統一的標准,曾有技術派認為:以半年線為標准,指數在半年線以上為牛,以下為熊!但牛市和熊市的一些特徵還是很明顯的。
股市進入牛市,市場有如下特徵:
(一)不利股市的消息出現時,如利率上升,公司業績衰退,甚至於虧損之類的消息見報時,股價不跌。
(二)除息,除權股很快填息,填權。
(三)有利好消息見報時,股價大漲。
(四)行情上升時,成交量跟著上升,所謂「量價配合,量價齊並」。
(五)各種股票輪流跳動,形成向上比價的形勢。
(六)投資人開始重視純收益、股利,開始計算本益比、本利比。
(七)投資人踴躍到登記公司辦理過戶,准備領息、領權等等。
(八)新開戶的人逐漸增加。
二、股市進入熊市,整個市場有如下特徵。
(一)不利消息或傳言流傳於股票市場時,行情下降,簡直風聲鶴唳,兵敗如山倒。
(二)除息、除權季節股價依然下跌,投資人連息、權都不要了。
(三)當好消息頻傳之時,行情也是上揚乏力或升幅有限。
(四)半年線被稱為「牛熊分界線」。跌破即進入熊市。
(五)從階段性高點跌幅超過20%即可判定為熊市。從上輪牛市10月16日階段性見頂6124點跌至4195點,上證綜指跌幅達31.4%,早突破20%,達到了投資界對於「熊市」所定義的跌幅標准。
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都是市場的一個結果。
Ⅶ 股市中熊市和牛市分別是什麼意思
股市有兩個很有趣的名稱:牛市、熊市。
當市場不斷上漲,漲幅超過20%的時候,人們就稱為牛市;當市場不斷下跌,跌幅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熊市。
那麼,這兩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據Scottrade資料顯示,之所以用這兩個動物的名字命名,正是取自它們各自的攻擊方法。
通常情況下,當一個人被一頭公牛頂撞,由於公牛的角是從下向上發力,因此他會當場向天空飛出去;當一個人被一隻熊襲擊,由於熊掌運動方向是從上向下,因此他會向大地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