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股價漲30倍股票
⑴ A股市場未來3至5年能翻十倍或百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
相信每個成年人,都知道賺錢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兜里有了錢,才能夠給家人一個相對好的生活狀態,比如子女能夠上個好學校,比如父母有個好身體,比如配偶有個好心情。但賺錢可不是簡單說說就能做到的,既需要咱們非常努力,還需要咱們有眼光,更需要咱們有毅力。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火爆,很多人已經把眼界放開,不再僅僅把賺錢局限在工作之上,因為在資本市場里,瞅准了機會,同樣可以賺錢。關注A股市場的朋友都知道,很多股票在2020年的收益率都實現了翻倍,但那已經成為了歷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未來3年裡能翻10倍或百倍的股票的行業。那可能有人會問,A股市場里未來3至5年能翻10倍或100倍的股票在哪些行業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簡單聊一聊我個人的觀點,當然,這只是作為跟大家探討之用。因為冷眼不是專業人士,所以冷眼的觀點不能作為投資的參考。
⑵ 十倍股有哪些特徵
炒股如果能夠做到十倍股,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一些運氣。不過,我們也可以通過總結一些特徵,來提高我們抓到十倍股的概率,這樣就算抓不到十倍股,抓到一些翻個兩三倍的股票也是不錯的。
在股市裡面沒有新鮮事,過去發生的事情,在未來還會繼續發生。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最近兩年漲幅達到甚至超過10倍的股票,看看它們都有什麼共性。而後續的十倍股,就有可能出現同樣的特徵。
雖然最近兩年,行情普普通通,但也還是出了一些十倍股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
第一名,中潛股份,工業機械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9.93倍
第二名,誠邁 科技 ,軟體服務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8.2倍
第三名,堅朗五金,建材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7.53倍
第四隻,英科醫療,醫療保健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5.03倍
第五名,興齊眼葯,醫葯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超14.15倍
第六名,春風動力, 汽車 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5倍
第七名,聖邦股份,半導體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23倍
第八名,百潤股份,釀酒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0.4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逐一分析這幾只股票,看看其共同點是什麼
中潛股份,2016年上市,主要是做潛水用品,業績表現在這兩年間平平無奇。這是一隻比較明顯的庄股。股本2.04億。
誠邁 科技 ,2017年上市,主營是軟體外包服務,在其大漲的2019年業績也同比大漲超9倍。上漲期間,其股本在8000萬。
堅朗五金,2016年上市,主營是門窗等五金產品,19年和20年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上漲。股本3個多億。
英科醫療,2017年上市,主營醫療手套,受益於疫情,業績巨幅增長。股本2個多億。
興齊眼葯,2016年上市,主營眼科葯品,業績這兩年也是呈現大幅上升。股本8000多萬。
春風動力,2017年上市,拳頭產品是全地形車,業績最近兩年是逐年大增。股本1.3個多億。
聖邦股份,2017年上市,主營是模擬晶元,業績最近兩年也是逐年遞增的。股本當時是1個多億。
百潤股份,2011年上市,主營產品是雞尾酒,業績兩年都是大增。股本5個多億。
以上,就是這些十倍股的一個概況。
共同特徵是什麼呢?
1.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股票上市時間都在5年以內。
2.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在近兩年,業績都出現過大幅上升。
3.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總股本都不超5個億,這其中又有六隻股本不超三個億。
這幾個特徵裡面,我覺得最重要,也最有辨識度,對我們選擇十倍股,最關鍵的就是第一條
即, 絕大部分十倍股,都是上市五年以內的股票,
這一條很重要,因為這種股票上市不久,沒有什麼 歷史 包袱,成本也比較單純,如果配合再有一些業績大增的情況就很容易走出牛股。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選股思路和可操作的空間,下面就是十倍股選股步驟
首先第一步,
我們每天找出當天創 歷史 新高的個股
第二步
然後看看它是否是五年以內上市的股票
第三步
看看它的股本是不是很小,最好三個億以內
第四步
如果是,看看它是否業績大增或者明顯好轉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個機會買入,突破或者回調買入就好。
這裡面操作難度最大的應該就是怎麼找當天創 歷史 新高個股,因為如果一個個去看,那麼工作量非常大,
所以我們可以用選股公式來進行這一步驟,整個過程下來就一兩分鍾,
H>=HHV(H,100);就是這個公式。
下一個通達信軟體,
然後將這個公式,用公式管理器,導入到條件選股裡面,然後周期選擇周線即可。
這樣每天收盤後用這個公式跑一遍就可以找出當天,創了100周新高的股票,然後再按照上面的選股步驟進行選股即可。
以上,就是十倍股有哪些特徵,以及以什麼方式來選擇可能的十倍股。
祝大家都能夠選到大漲的股票,賺個盆滿缽滿!
第一,市值小,這是必須的,如果你現在找一個市值已經上千億的,即便公司運作再怎麼好,再漲十倍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業績穩定上漲,比如格力電器,從2013年到現在,7年時間已經上漲了10倍以上,與股價持續上漲同步的是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
第三,在風口的行業,像一些沒有太大的炒作空間的,比如,煤炭,鋼鐵,銀行等等,周期性比較明顯,基本很難會連續大漲,而一些新興行業,比如5G,新能源 汽車 ,新基建,都是屬於新的行業方向,有政策扶持,很容易就會受到資金追捧,但是追風口,收益大的同時也會伴隨高風險
相對來說一些漲了十倍的股,就是因為公司不斷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並持續分紅給投資者回報,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同步,而且都是漲起來之後才逐漸為世人所知,只有堅定的持股的投資人,才能真正達到這十倍的收益,普通人要發現,買到,並且持股拿到十倍收益,太難了
十倍股有哪些特徵?
十倍股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投資一生中能夠拿到一隻或者兩只十倍股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那麼十倍股到底有哪些特徵呢,咱們接下來聊一聊:
1、十倍股要有穩定的盈利增長,業績和各項指標都優秀的股票才有可能成為十倍股,例如茅台的業績和基本面都是什麼樣的,我們前面的文章中也講過怎樣通過財務指標來選擇優質的股票,該如何看存貨,三大報表等等,這里就不在做過多的介紹了,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自行翻閱我的文章進行查看。
2、十倍股有些方面是靠政策方向推動的,例如前兩年的兆易創新,完全是受益於政策方面對 科技 股的支持,以及國家 科技 發展戰略對晶元產業的支持等多方面的政策導向才把股價推升起來的,所以十倍股一般是受益於政策導向給出的支持態度決定的。
3、十倍股還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刺激,例如全球疫情來臨後,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造就了英科醫療這只牛股,回首看一下,這完全是受益於疫情後對業績和基本面有了較大的改善,最終才把股價推升起來的。
綜上所述,對於投資者來說既是選到了十倍股也未必能有持股的定力拿到10倍,就想當時的中國國旅一樣,我自己的經歷是28塊錢拿到了50多就覺得已經很成功了,結果得益於2020年免稅的政策,這與咱們第二點說的基本一致,政策方面推動,國旅站上風口,最終在2020年實現翻了幾倍的行情,可以說我自己本身對股票的認知度已經很高了,但是依然沒有拿住,差的是定力,持股的耐心,不過還好,股市投資就是逐步的在這個市場中通過學習,實踐以及總結經驗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我也相信後面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通過自己的努力選出和拿住十倍股的。不過這里還是要提示一下,投資股市是有風險的,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應該在投資股市之前先考慮如何保住自己的本金才是上上策!
十幾年能漲十幾倍的股票不少,幾年內漲十倍的就比較難得了,但總體上來說,十倍股都需要有以下特徵:
1、十倍大牛股通常都在大的行業賽道中
一家公司的成長空間,首先取決於所在的行業,以及行業中的細分賽道。
這個賽道的市場空間越大,就越容易出十倍股,比如:如果是一個萬億市場的賽道,現在公司的規模即便是做到了幾百億市值,那做為龍頭也仍然有十倍的空間,但如果只是一個市場規模幾百億的賽道,做到幾十億市值想再增長十倍都很難了。
2、要成為細分行業中的龍頭
任何行業,龍頭公司的市場份額一定是最大的,這樣才能有最大的成長空間。
同時龍頭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可以積累自己較深的護城河,讓後來者難以和其競爭,或者後來者只能去更細分、競爭更激烈、利潤更低的細分領域去賺錢。
所以投資人都喜歡投龍頭公司,即便是抱團也喜歡去抱龍頭,競爭優勢明顯,業績更有保證,未來增長的空間也足夠大。
3、成長期行業中更容易出十倍大牛股
大家都知道,處於成長期行業的公司,由於行業快速發展,增長空間也更大,相對於處於業績下滑階段的夕陽行業,肯定更容易出十倍大牛股。
比如 科技 類行業、互聯網行業等等,通常一旦行業的爆發點來臨,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都會增長得超級快,很容易股價翻很多倍。
正所謂一旦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
但朝陽行業如果行業格局還不清晰,那選擇的難度其實很大,因為很多公司可能最終都活不下去。
而一旦行業格局清晰,龍頭公司的競爭優勢明顯,那麼很可能在市場的追捧下快速幾年就能走出十倍的行情。
4、成熟期的行業護城河深的公司長期也能走出十倍行情
成熟期的行業,公司的增長率一定比不過朝陽期的行業,所以通常即便有十倍的增長,所需的時間一定更長一些。
但只要不是技術要不斷更新換代的行業,通常到了成熟期,龍頭公司的優勢非常明顯,每年的業績和增長率都趨向於穩定,對公司的估值也相對容易,所以從中選擇出十幾年十倍的股票,難度相對來說要小得多。
5、周期性行業有能力踩准周期節奏也容易出十倍股
和成長期、成熟期的行業不同,周期性行業周期波動很大,非常容易大漲大跌,漲的時候速度非常快,所以如果有能力在周期啟動前就布局,那在周期上漲階段也很容易有十倍的漲幅。
但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需要有對行業周期非常敏銳的把握能力,必須要提前布局才能收獲到最大漲幅,畢竟周期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在周期反轉下跌前沒有及時離場,或者對周期的上漲幅度判斷有誤,都很難有大的收益,甚至很容易虧錢。
6、有靠譜的管理層
管理層的誠信,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是最重要的,畢竟再好的公司,如果管理層想的是如何從市場上圈錢,而不是公司未來如何長期發展,那這樣的公司一定不會成為優秀的公司。
其次是管理層的認知和能力,越有格局、執行力越強的管理層,才能有機會帶領公司做大做強,但這個判斷難度挺大的,尤其是對於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管理層的散戶來說,很多時候只能主觀判斷,只能見仁見智了。
所以想找出十倍大牛股,得在高速增長的大賽道,或者能穩定做很長時間的賽道中找,然後篩選出具有明顯競爭優勢、護城河深、管理層誠信的龍頭股,逢價格合適的時候買入,然後長期持有,才有機會享受到十倍增長的紅利。
這個沒有具體特徵!就看有沒有庄願意拉十倍的意思!
隨便舉個例子像當年的寒銳鈷業,我記得當年還打中過這只簽,當時上市一口氣從12.45拉到109塊,漲幅8倍多,開板當日換手率達到百分之73,大部分打中的股民都跑光了,一看這么多人都跑了,我也跟著跑路了。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會看好此股還會繼續漲!結果事實相反,後來看很明顯當時有庄高位接盤了,用了一年的時間把股價拉高到343元。最終這只股總漲幅達到27倍多。我相當於在這股票上少賺了10多萬!不過我這個人心不貪,只賺到手的錢,誰也不可能從頭到尾把錢都賺了!
人人都想拿到十倍股,畢竟這是巨大的收益,十倍股一般稱為「ten bagger」,那麼哪些股票能成為「ten bagger」,他們有沒有共性呢?其實共性還是有的,但十倍股的機會只屬於少數人,要不然所有人都能在股市發展,就不會有人虧錢了。
根據我長期投資的經驗,十倍股一般有三種形成方式:
第一種,新股上市後狂漲 ,直接漲十倍。這樣的十位股,一般只有上市公司的創始人、PE投資、大股東、董監高能夠享受,當然還有公開IPO發行上市時打新中簽的幸運兒,比如當年的暴風 科技 ,上市後就漲了幾十倍,還有中科曙光也是,上市後無數個漲停,直接成為「ten bagger」。
但也有些公司上市後表現不理想的,比如浙商銀行,上市後就破發,那麼為什麼有些股上市後能連續爆炒成為十倍股,有些卻直接破發呢?這是由投資者預期決定的,一般 科技 股、小盤股上市後容易成為十倍股,就算沒十倍也會有很多個漲停。而傳統行業或大盤股,則上市後表現較差,甚至可能出現上市就破發的情況。
第二種,風口上炒作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用在股市裡是很貼切的。很多股票沾上熱點題材,就踩上了風口,主力資金會瘋狂炒作熱門股票,然後吸引散戶跟風買入,有些股票就會在風口上達到癲狂,直接成十倍股。
比如說在2018年11月的時候,當時5G成為風口,我國的5G開始加速建設,主力炒作其中的東方通信,股價從四塊不到連續拉升,最高漲至41.88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十倍股」,但實際上這家公司與5G根本沒什麼關系,就因為在風口上,「豬也飛了起來」。再比如沾上網紅概念股的星期六,也是連續暴漲。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在風口上炒起來的十倍股,其實都只是概念炒作,這些概念可以讓它們變成明星股,但並不會真正改變公司的基本面,最後從哪裡炒起來又跌回哪裡去,風停了,「豬也會摔死」!
第三種,業績驅動上漲 ,除了新股爆炒和主力炒作外,還有一類十倍股,是最為堅實的十倍股,就是依靠公司業績驅動,股價的高低,最終還是需要基本面支撐,只有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持續為投資者創造新增價值,股價才能長期上漲。真正持久的十倍股,都是與業績同步增長的。
比如格力電器,從2013年的前復權5元,到現在漲到60元,7年時間上漲了10倍以上,與股價持續上漲同步的是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
還有包括美的集團、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等公司,長期股價早都已上漲十倍以上,這些公司能長期持續上漲成為十倍股,就是因為公司不斷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並持續分紅給投資者回報,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同步,雖然中途也有下跌,但長期保持了震盪上漲,成為十倍股。
綜上所述:
十倍股一般由新股上市估值提升、踩中風口資金炒作、業績持續增長驅動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需要運氣打中新股,第二種風險很大,炒作完還是一地雞毛,第三種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方式,但非常考驗投資者的眼光,因為很多十倍股都是成了十倍股你才發現他的好,如果人人都能抓住十倍股,那股市賺錢也太難了,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盡可能尋找到第三類十倍股進行投資。
莊家在底部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多年,直到我失去耐心,把手裡的股票全部清倉。
我空倉後,以為這只股票沒有莊家時,它發布業績虧損公告,我開始慶幸自己已經清倉,這時它的股價卻開始逐步上漲……
我看著它不斷上漲,想不明白它上漲的理由是什麼。我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那麼沒有耐心,幾乎把股票賣在地板價上了。
突然,上市公司再次出現利差消息,股價也再次大跌,我慶幸自己扛住了誘惑,沒有追高買入。
我心裡暗自得意:任你妖股興風作浪,我自巋然不動,自然不會成為接盤俠。[呲牙]
某一天,股價突然快速上漲,當天封死在漲停板上。接著是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每天一開盤就漲停,我想買也買不上了。
我萬分後悔,我為什麼不捂緊股票,如果股票還在手裡,賣了就能再買好幾套房子。
終於,連續n個漲停後,它打開漲停板了,股價橫盤或者緩緩上漲。此時,股吧里不斷出現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
我果斷拿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款買入,想著說不定可以賺回一套房子。
我想賣時,發現已經浮虧20%以上,實在是不忍心下手了,這時上市公司也沒有出現什麼利差消息,想必震倉後,會繼續創新高。
股價慢慢一路下跌,不斷創新低,我浮虧的比例越來越高,超過30%了,已經達到40%多了……,我不忍心看著虧損比例越來越大,不斷加倉攤低成本價,積蓄滿上,私房錢押上,每個月房租買進……
經過大半年時間,終於跌不動了,此時,股價再次回到起點,我也已經滿倉,沒有更多的錢補倉了。
我翹首以盼它再次回到最高點,這樣我不僅不用虧損60%多,還能賺回好幾套房子。於是我等啊等……
本來我在深圳有9套房子,炒股虧了2套,目前只有7套了[流淚]。我現在覺得,十倍股就一個特徵:讓我賠錢。[捂臉]
以後我再也不炒股票了,有錢了老實在國內買房子。
10倍大牛股有哪一些特徵?我們要知道,10倍大牛股分為幾種:
成長股的長期向上,導致的10倍大牛股,就好比茅台,伊利,平安等。他們是一個成長性業績,成長性股價的走勢,所以,持有的時間越長,10倍的概率就越高。
而這個時間短則5年多,長則10年多。
這些個股的特點就是每一個行業里的龍頭,有壟斷地位,並且利潤都是可以保持10~30%的年化復合增長。
周期股,在牛市裡誕生的10倍股!這些個股往往是在牛市泡沫下產生的10倍行情,特徵有:
1、市值非常小,處於100億以下,以30~80億為主;
2、題材和概念往往是當下的熱點,容易引爆追捧;
3、前期底部區域里震盪洗盤的時間非常充分,主力拿到了足夠多的籌碼;
4、游資抱團非常緊湊;
這些個股往往會在一輪大級別的牛市裡產生10倍的行情,並且是一個快牛,瘋漲的模式,啟動1年左右就可以看到10倍的漲幅!
妖股!所謂的妖股就難以判斷了,因為他們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引爆一個10倍的行情。
但是這種妖股在平時很難看到,鳳毛菱角,難以把握。
結論:所以,從上面的幾種情況來看,成長股的10倍行情比較容易找到,但是抓住需要耐心。
牛市裡的10倍大牛股,找到比較難,抓住也需要定力。
而妖股,基本放棄吧,找不到,也抓不住!!
十倍股,那是絕對牛股,按我的經驗這類股大多數主要有以下特徵:
1.流通盤小,流通市值小,大多在100億以下
2.股價低,起步大多在20元以下
3.處於風口,行業有發展前景
4.有高的壁壘或者 科技 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高,龍頭企業
5.毛利率高,年符合增長率穩定,資產負債率低,現金流為正向穩定增長。
6.股息分紅高 穩定
技術圖形上特徵:
1.股價底部持續放量
2.DDX紅燭持續增多
3.股價延30 或者45 角穩健爬升,不破趨勢線
關於一般10倍股有哪些特徵?我個人在股市當中才有兩年時間,雖然期間沒有選到過10倍股,但是兩三倍的股票還是有選到的,這里我可以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第一,十倍股的市值一般不大。
我選擇的條件是一般在50億到200億之間,因為市值過小的股票一般是剛剛興起的公司,這種公司雖然有可能盈利,但是它的基本條件不太好,如果不是遇到好的市場的話,它是根本漲不到10倍的,一般長到兩三倍也就達到了高估值的地步,然後進行市場回落。然市值過大的話,我們都知道100億的10倍和1,000億的10倍,肯定是100億的10倍,更容易達到,所以市值需要大,但也不能過大,經過我這些年的研究,一般是指在50億到200億之間的公司,比較有可能達到10倍股。
第二,股東人數不宜多也不宜少。
我選擇的條件一般是在8千到4萬人之間,這個你只要去研究那些經歷過的10倍股,就可以發現他們在剛剛上漲期間的股東人數的一般在這個期間,當然我說的也只是一般只是大部分是在這個期間你也不要抬杠。
第三,市盈率在20~80之間。
我們都知道市盈率是指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它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股息率為100%時所得的股票沒有進行投資的條件下,經過多少年投資可以通過股息回收的狀態,是我們投資股票所參考的一個重要條件,至於為什麼選擇20~80之間,因為一般情況下低於20的股票處於低估狀態,這樣的股票在以後是有可能會大幅度上漲,但是並不是一個短期的時間,而且也有可能是公司過度低估嚴重虧損的體現,之所以選擇最大為80,是我根據茅台的市盈率去推算出來的,僅供參考。
第四,近一個季度業績穩定上漲。
我們都知道股票上漲有一個潛伏期,我個人認為以一個季度的業績為准,上漲的幅度在10%~30%之間最為可靠,這樣的股票都是經過前期蓄力的體現,如果行業處於風頭浪尖,那它上漲到10倍股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五,近一個月的成交量變大。
第六,處於行業熱點。
這個不用我多說了,一般設備股的股票必須是處於行業熱點的股票,即使不是處於行業熱點的股票,在它漲起來的時候也會成為一個行業熱點的焦點。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關於10倍股的觀點,如有不足歡迎大家在下面提出共同討論。
⑶ 18年至2022年哪個股票漲幅最大
過往30年,基本上涵括了所有的歷史時期,因為我國資本市場是1990年左右才建立起來的。
數據顯示,萬科A、瀘州老窖、伊利股份、貴州茅台、格力電器上市至今股價漲幅最大,其中萬科A大漲321倍,瀘州老窖大漲282倍,伊利股份大漲271倍,貴州茅台大漲244倍,格力電器大漲205倍。
除此之外,其他股民們耳熟能詳的股票,如恆瑞醫葯、萬華光學、雲南白葯、長春高新等漲幅也很大,都在50倍以上。
從行業上看,食品飲料是最大贏家,前15家裡邊有5家屬於食品飲料行業。正所謂服務中國消費升級和技術革新的,才有可能誕生出牛股。但遺憾的是,科技創新類的公司還較少,與美國差距比較明顯。
⑷ 牛市券商漲價時,一般漲幾倍呢
做股票投資的朋友都知道券商是牛市的先行軍,縱觀A股市場的歷次大牛市券商股都有很好的表現。因此老股民通常會把券商稱作是牛鼻子,券商指數的翻倍上漲成了牛市來臨的預兆。牛市中券商能漲多少呢?什麼樣的券商股會有更大的漲幅呢?
大級別的牛市行情有題材的券商股出現十倍牛股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應該很難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了。而小級別的牛市行情中小市值的題材股會更容易出現翻倍漲幅,就近兩年的情況來看能漲一倍算是最多的了。這些都是總結歷史經驗所得,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弱市行情中兩年漲十倍的中信建投,弱勢行情依然能翻倍大漲的東方財富都是用經驗無法解釋的。總之有業績,有題材的券商股更容易長期炒作,而小市值的券商股則更容易快速上漲。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我是投資觀,感謝閱讀,更感謝點贊關注。
⑸ 是多少 歷史上漲幅最大的股票是誰漲了多少倍最高
A股最大漲幅:
2007年10月11日,中國船舶的股價一度達到300元的高價。這個紀錄延續了七年多。
到了2015年,這個紀錄被改寫了。先後有多家公司股價超過300元。2018年1月15日,貴州茅台的股價一路上升,達到799.06元。這個價是迄今為止中國股市歷史上最高的股價。
算上復權的話,來自上海財匯信息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兩市最貴的是目前2.24元的申華控股(600653),其復權後的價格高達25954.08元。2015年6月15日的股價曾達到196051.53元的高位(除權11.98元),若按發行價15元計算,漲幅高達一萬三千倍。
⑹ 歷史上中國股市漲得最多的是一些什麼股票
對於我們A股股民來說
美股行情究竟有多重要呢
關於這個問題
不同的投資者看法可能不一樣
1 自己投資美股或者美股基金的
不用多說,勢必關注美股行情
2 以美股行情為A股走勢預判工具的 會時時關心美股行情走勢的變化
3 投資的A股標在美股有同類公司的 會時刻關注對標公司的走勢及投資邏輯
此外,對於一些知名美股和中概股
如蘋果公司、阿里巴巴等高知名度公司
因其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有重要參考價值
雖說重要程度不一,但總的來說
在如今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世界
投資A股,了解美股行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對美股行情的需求
君弘APP現已上線「美股實時行情」
點擊上圖下載君弘APP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意見。投資者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⑺ 現貨鈷價漲漲幅近30% 鈷概念股龍頭哪些值得關注
格林美:城市礦山開拓者,多軌驅動局面已成
格林美 002340
研究機構:長城國瑞證券 分析師:潘永樂 撰寫日期:2016-10-17
主要觀點:
2015年以來公司業績平穩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電子廢棄物板塊、鈷鎳鎢板塊和電池材料板塊產能進一步釋放,未來我們看好營收佔比最高的電池材料(四氧化三鈷、三元材料等)未來持續快速增長。我們認為,隨著騙補處罰靴子的落地,新能源汽車政策短期面臨的不確定性將逐步消除,第四季度三元鋰電出貨量有望回升,有利於公司正極材料業務重新恢復高速增長。
動力電池出貨量的增長帶動原材料需求的爆發。2015年乘用車市場三元動力電池出貨量佔到總出貨量的70%以上。根據我們的測算,2016年客車、乘用車和專用車對三元電池需求量分別達到0.5GWh、6.3GWh和3.15GWh,合計三元電池需求量達9.95GWh。
公司目前是三元材料全產業鏈布局的龍頭企業,稀有金屬回收領域經驗和技術優勢明顯,鈷鎳精細加工技術和市場份額國內領先。公司在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與報廢汽車循環利用等核心循環產業鏈的布局已逐漸完成,公司全產業鏈的協同效將有助於未來業績的釋放。
公司與東風襄陽及三星環新簽署新能源汽車綠色供應鏈戰略合作協議,打造「材料、電池、新能源整車製造、供應鏈金融及動力電池回收」全產業鏈閉路循環系統。布局智慧城市,在揚州構建「互聯網+分類回收+環衛清運」互聯網新模式。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在三元電池材料產能逐漸釋放的前提假設下,公司2016-2017年的EPS分別為0.105元、0.175元,對應P/E分別為68.09倍、40.85倍。以目前有色金屬行業的P/E中位數58.01倍來看,公司目前的估值已較為均衡,但考慮到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全產業鏈的布局前景,我們繼續維持其「增持」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
鋰電閉環生態鏈進展低於預期;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及預期;三元動力電池材料潛在政策風險等。
華友鈷業:一家擁有鈷資源的前驅體公司
華友鈷業 603799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邵晶鑫 撰寫日期:2017-02-21
事件:華友鈷業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6年歸母凈利5000-70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46億元,實現扭虧。
主營產品價格回升改善業績。2016年公司業績上漲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鈷產品實現量價齊升。公司是全球鈷產品的領先企業,不僅具備高產能,還與國內外客戶建立長遠合作關系,根據安泰科測算,2015年公司鈷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25%,全球市場佔有率約為14%。2016年下半年,鈷MB價格上漲超過30%,帶動國內鈷產品價格上漲近45%(以四氧化三鈷為例),公司鈷產品在報告期內實現量價齊升,大幅拉動業績上漲。
鈷價格有望迎來上漲周期,高庫存與高市佔率助力公司大幅受益。本次鈷產品價格上漲邏輯為新增需求預期,疊加供給端剛性及產業端情緒提振。需求方面,根據我們預測,2017-2020年全球鈷需求將以10%的平均增速增長,動力電池需求貢獻主要增量。供給方面,伴生礦特質及近兩年無明顯新礦開采計劃導致供給端剛性。產業情緒上,CATL直接參與2016年底鈷礦長單談判並拿到長單合同大幅提振市場對鈷供給不足預期,目前產業端漲價情緒濃厚。全球鈷精礦正處於供需拐點,長周期來看鈷價格無上漲壓力,在這三個因素的催化下,我們判斷鈷價格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周期。目前公司鈷庫存高位,具備良好的下遊客戶基礎與高市佔率,未來將大幅受益鈷產品價格上漲,業績高增可期。
前驅體項目將是公司戰略發展方向。公司三元材料前驅體規劃產能2萬噸,目前已投產6000噸,預期今年將全部投產。正極材料前驅體技術壁壘高,公司產品定位高端,且擁有上游鈷產品產能,成本優勢明顯。目前公司產品型號以523為主,具備快速切入622型號產品的技術實力,產能全部釋放後有望成為另一利潤增長點。
投資建議:預計2016-2018年分別實現凈利潤0.61、5.12和6.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5%、742%,25%,對應EPS分別為0.10、0.86、1.08元,當前股價對應三年PE分別為425、50、40倍,給予目標價50元(以2月17日收盤價計,對應2017年58倍PE),「買入」評級。
洛陽鉬業:鈷漲價預期兌現,公司抄底資源品戰略獲市場認可
洛陽鉬業 603993
研究機構:長城證券 分析師:楊超 撰寫日期:2017-02-21
投資建議。
預計2016-2018年公司EPS分別為0.05元/股,0.18元/股,0.23元/股。當前股價對應的PE為86倍、26倍和20倍
投資要點。
鈷漲價預期不斷落地 今年大概率供不應求:三元電池無論是532,還是622型號,對鈷的需求是無法替代的,16年底的新能源車補貼計劃,已經變向將補貼從磷酸鐵鋰向三元電池傾斜(按照能量密度劃分補貼等級)。同時2017年客車用三元電池將放開,由於去年的「三元客車禁令」,導致中國動力電池三元滲透率不達預期,隨著新版補貼政策的出台和客車三元解禁,今年我國動力電池三元滲透率增速有望同比大幅提升。隨著庫存擔憂逐步緩解,加上短期內剛果政局的影響,鈷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年初至今電解鈷從27.5萬/噸上漲至34萬/噸,漲幅23.6%,16年至今電解鈷從最低點反彈了79.4%。隨著中國17年三元電池滲透率的提升,今年鈷供應大概率需求大於供給。鈷漲價趨勢有望持續。
收購完成後公司成為全球第一鈷供應商 :公司通過增發收購TFM56%股權,未來有望增持到80%,有望獲得約 377.4 萬噸銅和 45.5 萬噸鈷儲量,年產量增加 16.3 萬噸銅和 1.3 萬噸鈷。目前華友鈷業年自產鈷在收購 PE527 采礦權後為1000噸+3100噸,公司自產鈷大幅領先華友鈷業,全球第一鈷生產商地位確立。
公司抄底資源品戰略已獲成功 市場逐步認知戰略價值:公司原有業務以鎢 鉬 銅為主,其中2015年鉬產品收入13.1億,鉬精礦(45%市場均價) 從16年最低點695元/噸,上漲到1045元/噸,漲幅50%。鎢產品收入11.14噸。 鎢精礦 從16年最低點60000元/噸,上漲到74000元/噸,漲幅23.3%。原有業務大幅收益於資源品價格回升。同時公司增發收購的時間點,是鈷、銅的年度低點,甚至是歷史低點。自公司收購後,鈷和銅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公司通過增發加自有資金及銀行借款的方式共計275億,抄底資源品,相當於對原有業務的杠桿性擴張,公司相對於其他資源品公司更具業績彈性。
風險提示:三元電池增速不達預期。
中色股份:重估時刻到了
中色股份 000758
研究機構:中信建投證券 分析師:陳炳輝,謝鴻鶴 撰寫日期:2016-11-16
近期,鉛鋅價格大漲,稀土行業也有回暖之勢,公司訂單不斷,中色股份因業績同比下降,股價接連下滑。我們認為,市場對於公司的業績過於擔心,重估時機已經來到。
鋅價走高,鋅資源開發業務面臨重估:大礦關停,新礦增長乏力,鋅礦供給收縮,並逐步影響精煉鋅供應;而鋅需求受房地產、基建、汽車拉動,仍非常旺盛,年增速在3%以上。在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全球基建投資回升預期漸起,需求有望再獲動力。鋅的供應短缺局面將維持到2018年。鋅價仍將上揚。
目前,公司控制鉛鋅金屬儲量約233萬噸,年產鉛鋅金屬量約10萬噸,並與澳大利亞TZN、俄羅斯MBC、印尼BRMS等企業有合作,資源擴張的潛力非常大。按公司當前鉛鋅資源與儲量,參考同行業估值水平,我們對公司鉛鋅資源業務的估值為64-74億。
稀土觸底,價格回暖,收儲打黑預期漸起。公司南方稀土基地是全國重要的中重稀土冶煉基地,並在緬甸、格菱蘭等地有稀土業務布局。我們對公司稀土業務的估值為104億。
受益一帶一路,工程承包業務持續發力,估值116億。公司工程承包業務核心區域都被一帶一路所覆蓋,受益於一帶一路戰略,自2014年以來,公司快速在中亞等地拿下了數百億訂單。預計,未來公司工程承包的營業收入將持續增長,同時受益於中國相關政策銀行的支持及公司的組織與管理能力,項目的毛利率也在改善。公司工程承包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依託我國政府實施「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戰略的歷史良機,積極探索海外項目的合作模式,推動形成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對於前景較好的資源型工程項目,在工程總包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入股、包銷產品和參與生產運營。公司承包的RTR開發項目備受關注,該項目合同金額達6.54億美元,擁有鈷儲量36萬噸,銅168萬噸,是未來2-3年全球最大的鈷礦開發項目,一期達產後,鈷產能達1.4萬噸。參考同行,我們給公司工程業務的估值為116億。
投資建議:公司2016年、2017年的業績分別為0.23和0.31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水平分別為42和31。當前公司業務已被低估(合理價值約290億),而在一帶一路戰略及產能合作的推動下,公司有色工程承包與資源開發業務則具有了對外擴張的期權價值,隨著鋅價的上漲和稀土政策的發酵,對公司進行「重估」的時刻到了。
⑻ 18年股市幾乎從年初跌到年尾,平均每支股票都跌了多少,跌幅最大的有哪些
截至目前,A股市場已基本上完成了全年的市場行情,但2018年A股市場整體上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而滬深股市的累計跌幅已經達到了2、30%的水平,從全年市場的表現分析,跌幅最大的,多屬於中小市值股票,而大盤股、ETF等,雖然累計跌幅不大,但今年以來並非屬於抗跌品種,保值效果非常遜色。因此,就今年而言,股票投資並非首要選擇,平均跌幅少於20%的水平,恐怕也是屬於同期市場的強勢股、抗跌股。普遍而言,今年普遍上市公司的下跌空間在40%以上,今年也是股票市場投資風險集中釋放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