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丸美股票股價

丸美股票股價

發布時間: 2022-12-19 23:06:16

1. 彈彈彈,丸美股份彈走彩妝產品線

本文首發公眾號 -眾研會-, 關注後回復「1」,可獲取各板塊精選個股!作者丨等來暖氣的小晗。

「它這不就是畫了一個大餅,一年多了沒和面結果還把麵粉拿去干別的事了。」——來自如如的神級吐槽。

我是真的很想說一句,太精闢了,丸美股份的這波操作有點隨意。

11月13日和16日,丸美股份分別發布公告稱將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原先的彩妝產品生產建設項目變更為化妝品智能製造工廠建設項目。

按照丸美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計劃,原彩妝產品生產建設項目將花費兩年建設期,主要生產用於美化和改善皮膚功能的丸美彩妝產品,主要包括臉部、眼部和唇部彩妝三大類,細分為卸妝膏、卸妝液/乳、口紅和粉餅四大品類。

該項目早在2017年便已完成備案,彼時丸美剛剛推出子品牌戀火,還不具備獨立生產彩妝品的能力,產品均是由韓國代工廠生產。

丸美基於當時的化妝品市場狀況及自身的生產研發技術,將彩妝品定位成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大方向。同時也是為了緩解公司發展的瓶頸,做出了彩妝產品擴產的決定。

不得不說,近年來國貨彩妝發展勢頭一路向好,消費者對於國貨的觀念也從粗製濫造逐步向大牌的平價替代轉變,到如今成為國貨之光。製作精美、性價比高、產品使用感好等形容詞也慢慢地冠到了很多國產彩妝品牌的前面。

完美日記、花西子、小奧汀等國產彩妝品牌也逐漸出現在很多年輕姑娘的購買清單里,再加上與頭部KOL合作在全平台推廣、出聯名。當初我也去搶了完美日記和李佳琦合作出的小狗眼影盤,不過用沒用就另說了。

當然,在資本市場里美妝也是打得火熱。愛美客自九月底上市以來股價上漲超60%,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赴美上市,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沖擊IPO。

根據CIC的數據,2019-2025年彩妝品CAGR預計為14.2%,護膚品的為8.8%,彩妝依然是發展更快的品類。那麼在國貨盛行的當下,丸美為何放棄彩妝擴產轉而回到護膚品了呢?

我們來看看戀火的表現如何,自2017年四季度上市以來,戀火的營收貢獻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2667.25萬元降到今年前三季度僅829.55萬元。彩妝品類的發展顯然非常不好,與當初項目計劃里的5.6億相差甚遠。

這哪是畫了個餅,根本就是吹了個泡,現在丸美自己把它戳破了。看丸美是怎麼說的:

「經過幾年的發展,戀火彩妝品牌的經營情況並未達到公司對彩妝品類拓展預期。由於彩妝品類產品多、色號多、流行趨勢變化快,其運營模式和護膚品有著一定的差異,倘若沒有能夠及時並准確把握最新流行趨勢,容易形成滯銷庫存,影響資金周轉及盈利能力。公司綜合考慮後適時調整了對彩妝品類的發展策略,未來公司業務將仍以擅長的護膚品品類為主,彩妝品類將作為輔助品類發展。」

看完這段認慫的獨白,我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彩妝品類色號多、變化快不是一直都是這樣子嗎?這也不是什麼行業特性沒顯現出來的新興行業,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不合適了?早先在做項目的時候沒有充分評估風險嗎?

其實無論是在當初的文章里還是在文末的福利中我都提到過,特別是在今年十月份的時候丸美募投項目半數進度為0,現在便出現了這樣的一個轉換。

此次調整後,項目原先1200噸的彩妝產能目前僅保留200噸,其餘仍是生產護膚品。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在節假日或促銷期間因產能不足需要委託第三方加工生產的情況。

雖然看似是懸崖勒馬及時止損的動作,但這背後依然暴露了丸美存在的問題。丸美目前的產品結構依然十分單一,對於大單品的依賴仍舊很重,丸美品牌營收佔比依然占據了超過90%的份額。眼霜仍是業績支撐品類,除原有的彈力蛋白眼精華之外,今年表現尚好的產品小紅筆眼霜仍未能擺脫這一品類。

就像之前說的,丸美這樣的業務結構可以說它牢固也可以說它脆弱。牢固在於作為國產品牌的眼霜絕對龍頭,維持固有市場便可生存。同樣地,單一品類對於風險的抵抗能力則會大打折扣,一旦出現爆款商品,丸美如何抵消沖擊才更值得思考。

2. 丸美保質期查詢

丸美雪絨花純凈保濕潔面乳的保質期是36個月。
丸美雪絨花純凈保濕潔面乳凈含量為120g,適合敏感性膚質。含有香精:1種(香精)含有防腐劑:4種(羥苯甲酯、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苯甲醇)含有風險成分:2種(香精、甲基異噻唑啉酮)含有孕婦慎用:0種。
MARUBI丸美,中國領先的護膚品企業丸美旗下品牌,以卓越的眼部護理著稱化妝品界,擁有專業的眼部肌膚研究中心。在中國擁有超1000個百貨公司專櫃,超15000個精品加盟店,商業版圖遍布全國,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企業、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全球100大美容品企業。丸美公司旗下擁有「丸美、「春紀「戀火和「美麗法則四個品牌。2019年7月25日,丸美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603983

3. 老闆玻璃瓶丸美水乳還生產嗎

停產了,在2014年下半年就已經停產了,替代它的是丸美巧克力青春絲滑系列,推薦使用這里七折
丸美不再「完美」!
說到「丸美」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都是那句洗腦的廣告詞「彈彈彈,彈走魚尾紋」。
憑借這句廣告詞「丸美」不僅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美妝品牌,還收獲了一個「眼妝第一股」的稱號。
2019年7月25日,頂著「眼霜第一股」的名號,「丸美」成功在上交所完成了上市,並在短短2個月之內再一次展現了A股的造富神話!
上市後的「丸美」股價一路狂蹦,僅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市值就達到了230多億成功超越曾今的A股第一日化股「上海家化(600315.SH)」,成為了A股日化的新晉之王!

但誰也想不到的是,狂奔後的「丸美」卻不再「完美」了。當整個美妝行業業績都在高速增長時,「丸美」這只曾經的「領頭羊」卻逐漸的掉隊了,再一次詮釋了什麼叫「上市即巔峰」。
前幾日,「丸美」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可謂糟糕透頂,讓人無法相信今天的「丸美」和兩年前上市狂奔的「丸美」是同一家公司!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丸美」遭遇了營收、利潤的雙重下滑,其中單季度收益僅有2.64億,同比下滑了23.19%;凈利潤為-4714.57萬,同比下滑167.51%。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上市後「丸美」交出最差的一份成績單,第一次出現了單季度的業績虧損。
這也不禁讓人想問,曾經那個「A股日化的新晉之王」如今是怎麼了?

「丸美」一家自創立就充滿了謊言的公司。
和現在很多商品喜歡打上「偽日貨」的標簽一樣,「丸美」自誕生之日起就打起打出了日系的標簽。
「丸美」是由孫懷慶在2002年左右創立的。當時國內的美妝市場上可謂日貨橫行,年輕人紛紛都被日韓風所吸引,以資生堂為首的眾多日本品牌搶佔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致使國產化妝品寸步難行。
看中了這一點的孫懷慶便編織了一個彌天大謊,一直對外聲稱「丸美」也是來自日本的品牌。不僅如此,「丸美」自昭和54年就誕生了,與資生堂這一類日本的老字型大小屬於同一級的品牌。
為了讓這個「謊言」顯得更加真實,孫懷慶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日本名字叫「小林慶夫」,並在所有對外活動中都以這個日本名字出席,生怕別人不知道「丸美」是「來自日本」。
打著「日系」的招牌,「丸美」也果然在美妝這條賽道上殺出了一條血路,越做越好。但作為「偽日貨」的「丸美」此時已經無法收場,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編織謊言。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職業打假人王海還曾揭發了「丸美」的謊言,但面對王海的揭發,孫懷慶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咬死不承認。到最後實在撐不住了,孫懷慶又編了一個謊稱「丸美」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因為,孫懷慶深知一旦承認「丸美」和日本沒關系,那麼公司就完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孫懷慶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2012年國內發生了「抵制日貨」的事件,這件事情使得一直號稱自己是日系的「丸美」受到了重創。
面對這種情況,孫懷慶再次話鋒一轉,自己戳破了自己編織多年的謊言,向消費者徹底攤牌稱,「丸美」一直都是一家中國企業。
這事一出,就徹底將「丸美」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成為了「丸美」創立以來最大的污點。但憑借孫懷慶多年在營銷上的運作,此事後來也逐漸被洗白。
早在2014年「丸美」就正式向IPO發起了沖擊,但最終「丸美」的這次嘗試還是以失敗告終。
2017年,「丸美」二次向IPO發起沖擊,最終再次失敗。
而前兩次IPO的失敗,大致都歸結於「丸美」在質量上存在的問題。據悉,2016年-2017年「丸美」旗下產品多次被檢驗出不合格。但面對這些產品問題,「丸美」都將「鍋」甩給了第三方假冒發行人。
直到2019年,「丸美」三次沖擊IPO才最終過會,完成上市!
可以說,「丸美」一路走來靠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孫懷慶的營銷和公關能力,無論是當初假冒日貨,還是後面為「丸美」洗白。

也是因此,也有人說「丸美」是一家靠營銷推起來的公司。確實,在「丸美」的營銷上孫懷慶絲從來不手軟,從2000年成立以來,「丸美股份」先後邀請了梁朝偉、周迅、陳魯豫、楊子姍、彭於晏、周冬雨在內的一線明星成為其形象代言人,並通過電視台、時尚雜志、互聯網等媒介大量投放廣告。
據招股書顯示,2016-2108年,丸美用於廣告宣傳類的費用支出分別為3.38億元、2.90億元和3.90億元,占公司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71.58%、62.12%和72.87%。

是泡沫早晚都會破裂!
今年的雙十一成為了各大主播的秀場,在帶貨直播的風口下,美妝行業保持著高增速的增長。僅李佳琦和薇婭就在雙十一中拿下了189億的銷售額,由此可見美妝市場的風靡。
但面對整個行業的狂歡,「丸美」卻顯得很特立獨行。就是今年11月1日雙十一活動一開始那天,「丸美」在資本市場就遭遇「跌停」的慘狀,股價更是創下了今年的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上市時最巔峰的370億市值,此時的「丸美」市值已經跌去了240億!
除此之外,在幾天後的「丸美」第三季度的財報上,「丸美」也收獲了第一次單季度的營收、利潤雙下滑的成績單。
作為曾經的「眼妝第一股」,「丸美」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線上銷售的薄弱導致的。

雖然,孫懷慶作為一名營銷大師在「丸美」的營銷費用上還不手軟,但不得不說,這一次孫懷慶還是押錯了寶。
一直以來,「丸美」都將大部分的銷售渠道放在了線下。有一組數據顯示,上市前「丸美」在全國有將近200個經銷商和1.5萬多個零售網店,這些渠道占總營收的比例高達90%以上。
但「丸美」可能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疫情之下,美妝市場的格局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疫情對於美妝行業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但與此同時催生的電商直播風口卻重新點燃了美妝賽道。
而礙於對線上渠道的不重視,也讓「丸美」幾乎錯過了直播帶貨的整個紅利期。

據悉,為了補救線上渠道的差異,從今年起「丸美」也在大力發展線上渠道,不僅把之前第三方代運營的天貓旗艦店改為自營模式,還同時大力布局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
為了迅速打開線上渠道,「丸美」還不惜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的利潤,最大幅度的打折優惠力度,吸引顧客。根據「丸美」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丸美」的線上營收佔比才剛剛超過一半,達到59.22%。
可見,雖然「丸美」亡羊補牢略有成效,但依舊不夠理想。對此,就連「丸美」自己都表示,「公司的業務轉型未如預期般順利。」
所以,當前擺在「丸美」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丸美」不能加速線上轉型,那麼虧損將會變為常態。
值得一提的是,「丸美」在公告中顯示,最近12個月內,「丸美」母公司已經連續19次購買理財產品,累計金額高達21.66億,目前的實際收益為1583.17萬,還有1.9億本金尚未贖回。
對於一般的企業而言,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增加企業收益是無可厚非,但對於「丸美」來說目前如果無法重振主營業務的話,那麼買再多的理財產品對於企業來說都是鳳毛麟角。
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不加速完成轉型,那麼再厲害的營銷手段也無法拯救「丸美」。
長此以往,未來在競爭激烈的美妝市場中「丸美」也勢必面臨著被淘汰的可能。

4. 丸美股份值得長期持有嗎

丸美股份值得長期持有嗎

~~~~~~~~~~~~~~~~~~~~~

又是一個值不值得長期持有!!!你聽聽他的名字丸美股份!(就不怎麼樣!)

請看圖!


5. 雙十一主要利好哪些股票

雙十一概念股龍頭有哪些?掘金智能物流概念股一覽
2015年,天貓雙十一預售將於10月13日正式開啟,雙十一全球狂歡節的序幕也即將拉開。數據顯示,2014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成交額總量達571.12億元,遠遠超越2013年350億元的紀錄,同比增長57.7%。根據菜鳥物流平台的數據顯示,2014年天貓「雙11」一共產生了2.78億個包裹,增長率高達63.5%;其中無線端共成交243億元,占總成交額的42.6%,是2013年移動交易額的4.54倍。
點評:「雙十一」前夕,隨著傳統企業大規模進入電商行業,三四線城市的網購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開發,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促使移動網購日益便捷,中國網路購物市場整體還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電商的繼續快速增長,將進一步釋放巨量的物流需求。物流價值愈發凸顯。
利好板塊:物流概念。
利好個股:傳化股份(002010)、中儲股份(600787)、鐵龍物流(600125)

6. 丸美是個什麼樣的品牌

丸美是中國領先的護膚品企業丸美旗下品牌,以卓越的眼部護理著稱化妝品界,擁有專業的眼部肌膚研究中心。丸美公司旗下擁有「丸美」、「春紀」、「戀火」和「美麗法則」四個品牌。

在中國擁有超1000個百貨公司專櫃,超15000個精品加盟店,商業版圖遍布全國,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馳名商標企業、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全球100大美容品企業。2019年7月25日,丸美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碼為603983。

品牌發展:

丸美還在巴黎發布了其王牌產品——第四代彈力蛋白凝時緊致眼精華,這一款產品,集合了全球9國先進原料,更添加了7項專利成分。十數年如一日專注眼部護理的丸美,執著於「用世界最好,做中國最好」的理念,推出了眾多令人尖叫的產品。

早在2002年創立之初,丸美就開始專注「眼部肌膚護理」領域。上世紀末的中國護膚市場還處於萌芽狀態,但當時的丸美已透過跨國合作,在技術研究和開發上不斷創新,屢創佳績。

從最初的多達4款「細胞活性肌晶系列」的眼部產品,到次年憑借眼部多元細胞修復素的技術優勢獲得多項美容大獎,再到2004年推出眼部防曬乳,成為中國市場第一支獲得特殊用途化妝品許可的產品,丸美在眼部護理領域的技術實力一再凸顯,奠定了其行業的領銜地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丸美

7. 國產美妝「大逃殺」

文/鍾微

編輯/葉麗麗

2020年9月28日,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線下門店已達200家。

自第1家門店在廣州正佳廣場開出,到第200家店落成,完美日記僅用了20個月。另一個驚人的速度是,在成立的第4年,完美日記將要赴美IPO。

據報道,完美日記近期完成了新一輪1.4億美元融資,如果以40億美元(約為268.4億人民幣)的投後估值比照,完美日記的市值已經超過丸美、接近珀萊雅。

後兩者是如今國產美妝行業的雙巨頭,截止發稿前,珀萊雅市值居A股美妝行業第一,為291.08億元人民幣,丸美為262.21億元。

從2018年開始,完美日記、UNNY、橘朵等國產美妝品牌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他們身上有著同樣的特點:抓住了小紅書、KOL等新渠道帶來的流量紅利,擅長營銷玩法,從線上起家。

紮根線上的中國美妝品牌們漸漸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野蠻人」。

韓國化妝品上市公司科絲美詩有著近30年 歷史 ,並於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其總經理助理申英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中國線上渠道和平價品牌的崛起改變了供應鏈的整體邏輯, 線上模式導致了行業里充斥著「門口的野蠻人」

以完美日記為代表的、走線上模式的品牌們改變了供應鏈的整體邏輯,影響了整個美妝市場,而對於傳統美妝品牌而言,這些變化也許是致命的。

中國美妝行業發展至今,經歷了幾個階段,挑戰無處不在。

國產品牌也曾經歷過「暢銷時代」,產品不愁銷量,隨著歐美美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競爭,不同品牌的產品功能、價位等變得更細分。

從2010年左右開始的線上渠道變革,更是給美妝行業增添了不少新玩家,這也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來臨。

一邊是誕生於淘寶的美妝淘品牌,當時雅詩蘭黛等歐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遲遲不入駐淘寶,給了國產美妝淘品牌崛起的空間。另一邊則是傳統國產美妝品牌,紮根線下的它們,對線上渠道的嘗試也顯得過慢。

當傳統美妝品牌反應過來,布局線上,將淘品牌作為不能忽視的對手時,前面又有新的伏兵在等著它們——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新銳品牌,通過互聯網化營銷帶來的流量紅利,掌握了線上市場的話語權。

中國美妝市場的各方勢力,如今已經進入了史無前例的混戰局面。

回溯以往,每一場變革中,必定有許多企業在走下坡路,但其中也必定有新興強者與存活者。

在這場國產美妝「大逃殺」中,誰活了下來,誰又最終消失了?

曾經A股化妝品市值第一的上海家化,已經先後被丸美、珀萊雅超越,截止目前仍未翻盤。

今年年初,前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發送了一條微博,他寫道:「今天珀萊雅的股票市值206.6億,超過上海家化206.4億。」末尾還附上了三個流淚的表情。


很難相信,這個打造了美加凈、佰草集、六神等知名品牌的化妝品公司,打過不少勝仗,經歷了數個階段的變革,但最終掉隊了。

許多國產美妝品牌有著類似遭遇: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普蘭娜」,在2010年因為原料等問題被經銷商舉報後,逐漸消失在消費者視野中;曾是中國本草護膚第一品牌、KA渠道第一的相宜本草,因為品牌老化,業績下滑嚴重。

上海家化的掉隊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美妝行業興起,大量創業者湧入,通過生產技術、營銷、線下等多個環節的學習與調整,讓國產美妝品牌得以遍布中國,美加凈、大寶、歐珀萊、雅芳等品牌,都曾是無人不知的國產美妝品牌。

這一時期被稱為「暢銷時代」,怕的不是賣不掉,怕的是生產不出來。很多國產品牌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頂。

隨著全球美妝巨頭加速開拓中國市場,國產美妝品牌的地位被沖擊,它們的產品定位被擠壓在中低端市場,許多品牌還需要通過中外合資才能存活。

人們發現,像上海家化這樣的企業,盡管創造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和產品,但銷售體系、營銷能力、企業現金流等方面都與歐美巨頭有著很難趕超的差距。

來自歐美巨頭的刀劍已經架在了國產品牌的脖子上,後者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2009年前後,歐美巨頭幾乎佔領了這個行業,丁家宜被科蒂集團收購,大寶被強生收購,小護士和羽西被歐萊雅收購。收購不斷發生,不少「國貨」漸漸變成了「洋貨」。

同時,當時美妝行業的市場雖然有著廣闊的前景,但來自歐美或本土的頭部企業,已經壟斷了市場,市場上略有名氣的品牌,實際上都被抓在少部分企業手上。小型初創公司想要開辟出一條成功的道路,無疑是艱難的。

但依然有一大批國產美妝公司成立並孵化新的國貨產品。

上海家化成立於1989年,但2000年之後,才是國產美妝的爆發期。丸美、韓束成立於2002年,珀萊雅誕生於2006年,卡姿蘭則成立於2009年。

中國美妝品牌的成長和活躍變得更劇烈,丸美「彈彈彈,彈走魚尾紋」、自然堂「你本來就很美」及韓束「釋放你的美」等廣告被投放在衛視等渠道。

上海家化已經隨著佰草集跌出頭部品牌陣營,而走上了下坡路。珀萊雅和丸美成為如今國產美妝行業的雙巨頭。

年輕的女性消費者,大多走入過它們的線下專賣店,專櫃售賣模式一度是它們主要銷售渠道。它們的營收,100%來自化妝品自有品牌運營的核心業務,這一因素讓它們更被投資者看好,市值也在不斷升高。

20年間,行業起伏,玩家更迭,有人剛剛坐穩位置,便又有新的黑馬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打破格局。

在新的階段,競爭加劇了。

此時的美妝行業,歐美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依然強勁,它們不再猶豫、加速融入電商平台。傳統國產美妝品牌也一樣,線上渠道甚至成為了主要營收來源。

新的玩家也開始躍躍欲試,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新銳品牌,帶著不同的模式走來,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

格局早有變化的徵兆。在 科技 領域,技術的更迭背後往往孕育著機遇,而在消費領域,渠道的變革也是同理,這一輪變革圍繞著線上。

2010年以前,美妝品牌大多是經銷商模式,每年的美博會是企業招攬代理商、提升銷量的重要方式,但美妝行業的銷售渠道一直在變化。

關於中國美妝品牌的銷售渠道變革,伽藍集團執行總裁劉玉亮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27年前,中國化妝品產品的銷售渠道大多是在百貨商場櫃台銷售。

後來超市大賣場大舉進入中國,緊跟超市大賣場的化妝品品牌快速佔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再之後便是CS渠道——由化妝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統所構成的銷售終端網路系統開始盛行。

如今又到了電商渠道崛起的時代。隨著2010年淘寶商城美容館正式上線,美妝類淘品牌成為行業里的新生力量,其中誕生了御泥坊、膜法世家、阿芙、芳草集等知名國產美妝品牌,它們都是抓住渠道變革的先行者。

之後佰草集、自然堂等紮根線下的國產美妝品牌湧入電商,展開了一場傳統品牌與淘品牌的激烈競爭。

新的攪局者又開始出現。2017年,黃景峰經歷了數份工作,他曾在寶潔工作,又加入御泥坊擔任副總裁,最後離開御泥坊,成立了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

逸仙電商是一個區別於寶潔、御泥坊的美妝公司,完美日記的模式也不同於很多傳統品牌和淘品牌。

2017年,完美日記正式推出,並開設天貓旗艦店,它並不像淘品牌一般依賴阿里的流量扶持。 完美日記有了更廣泛的營銷陣地——小紅書、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備受追捧,消費者往往通過這些平台先「種草」再買單。同年8月,完美日記開設了小紅書店。

據艾瑞咨詢統計,90後、00後了解新品牌的方式主要通過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電商平台。

而美妝的三大社交媒體是微博、小紅書和微信。其中小紅書已經與淘寶在內容上已成功打通,商家在編輯某個商品介紹時,可選擇引用小紅書相關「筆記」。

黃景峰曾提到,完美日記起初的銷量並不好,直到開設了小紅書店,天貓的銷售業績也有了明顯的增長。

除了完美日記、花西子,新銳國產美妝品牌的名單上還有瑪麗黛佳、HFP、橘朵等。

隨著這份名單變長,競爭也逐漸激烈,行業變得擁擠,有投資人為錯過完美日記們而懊悔,也有新的創業者不斷加入這一行業。

中國美妝行業的熱度似乎不會降溫,傳統美妝品牌、新銳玩家、亦或是國外巨頭都站在了這一分界點上。

進入2020年,美妝行業的變革還在持續。

實際上,在疫情驅使企業強化線上渠道之前,這場變革早已發生。

2019年到來的直播電商風口,「口紅一哥」李佳琪用五分鍾賣掉了1.5萬支YSL口紅, 「直播+網紅帶貨」的模式帶動了不少美妝品牌的銷售業績。

這一年,國潮概念也開始風靡,食品、服裝等各個領域的品牌開始主打中國元素,中國風、古風等風格的國貨打動了年輕消費者,美妝品牌也藉此實現了轉型或崛起。

同時,品牌在挖掘線上流量之時,也不忘線下渠道依然有其價值。

傳統美妝品牌大多依靠線下渠道起家。珀萊雅近年來大力發展線上渠道,但線下渠道依然貢獻了大量營收。據珀萊雅財報,2019年,線下渠道營收14.62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46.91%。

紮根線上的新銳美妝品牌,也在重金布局線下。2019年1月,完美日記在廣州開設首家體驗店,截止今年9月底,完美日記已經有200家門店,並聲稱要在2022年開出600家門店。

完美日記突出重圍的這些年,美妝已經成為中國零售行業增速最快的品類之一。

過去,中國風靡的化妝品品牌中,大部分來自美國、韓國等國家,即使在珀萊雅、丸美崛起的時代,也沒有打破被國外品牌統治的格局。

但如今,這一格局正在被改寫。2020年,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了最新的美妝市場趨勢報告,在護膚品類中,百雀羚、大寶、巴黎歐萊雅、Olay、妮維雅排名前五,雖僅有百雀羚是國產品牌,但位列第一。

而在彩妝品類中,唯一的國產選手完美日記也奪下了第一,美寶蓮紐約、魅可、迪奧、卡姿蘭排在其後。

放到線上,趨勢則更加明顯,國產品牌在美妝品牌榜單的席位越來越多。 2019年雙十一,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記、薇諾娜躋身榜單前十。

新銳品牌中,首次參加雙十一的花西子1小時實現銷量破億,完美日記13分鍾破億,是首個登上天貓榜首的國貨彩妝品牌。

不過,國產新銳美妝品牌低毛利、高營銷的模式正在面臨爭議。

目前新銳美妝品牌的產品定位依然在中低端,產品價格大多在20到200元之間,是在壓縮毛利率的背景下提升了銷量。

與之對應的是品牌的營銷費用高企。據時代周報今年5月報道,完美日記公關部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目前低於行業水平,更有報道稱完美日記的營銷費用就佔到收入的40%-50%。

玩家最終走向的結局必將是提升定價,讓投入產出比為正,何況目前完美日記們還在布局線下,這也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要到扭虧為盈,完美日記們才能迎來真正的勝利。

新銳美妝品牌尚有脆弱之處,老玩家亦在補齊短板。競爭遠未到終局,而產品、營銷、渠道都將成為這場戰爭的變數。

8. 丸美精緻套裝怎麼樣

很好。
丸美精緻套裝配方溫和不刺激。用起來很溫和舒服,用完後皮膚很水潤。
丸美,A股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3983),定位中高端的護膚品企業,以卓越的眼部護理著稱化妝品界,被譽為「眼部護理專家」。

9. 丸美股份為什麼被踢出滬股通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滬股通股票的范圍包括上證180指數成份股等上交所上市A股。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每年會按照指數管理基本規則對上證指數成份股進行審核並調整指數樣本。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及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於2020年11月27日發布的《關於調整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等指數樣本的公告》顯示,公司於2020年12月14日被調出上證180指數樣本名單。公司目前經營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公司將堅持秉持「用世界最好,做中國最好」理念,堅持「長期主義戰略」,持續致力於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改進經營質量,以良好的經營業績回報各位股東

10. 丸美護膚品包裝裡面有的臟是正品嗎

丸美護膚品包裝裡面有的臟不代表就是假貨
丸美真假辨別方法:
外包裝上的不同從正面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一共有兩點不同,正品丸美巧克力眼霜的包裝盒顏色是稍微帶點巧克力棕色感覺的深紅色,而假冒丸美眼霜的包裝盒是亮麗的紅色。此外,包裝盒中間部位的文字在假貨上也是沒有看到的。
包裝盒的背面上的字體不同也很明顯,只見它們的字體、文字大小和排列方式全部都不一樣。包裝盒有一側的條形碼位置,正品的條形碼是位於居中位置的,而仿冒丸美品的條形碼位置偏下方,在條形碼上方還有成分標注,正品就沒有標注這個位置上。
正品丸美說明書印刷清晰,紙質較好,折疊規范。下方丸美仿冒品的說明書紙質較差,非常薄,發皺發黃,而且上面字體印刷較為模糊,排列不夠規范,邊緣還翹起一角,看上去就感覺到做工很差。
丸美眼霜包裝瓶上同樣可以看出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正品的顏色同外包裝盒一致,顯示為深紅色,而仿冒品的玻璃瓶也是跟仿冒的外包裝盒一樣,顯示為非常鮮艷的紅色。此外,玻璃瓶上的字體正品偏小一點,仿冒品的字體顯得大一點。

熱點內容
買哪個銀行理財產品最好 發布:2025-02-11 16:02:18 瀏覽:752
期貨市場最大多少倍數 發布:2025-02-11 15:57:59 瀏覽:96
中國國旅公司股票投資分析 發布:2025-02-11 15:34:37 瀏覽:690
疫情來了那些股票受影響 發布:2025-02-11 15:32:57 瀏覽:612
基金經理都在哪裡直播 發布:2025-02-11 15:31:20 瀏覽:157
股市向右向左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11 15:26:04 瀏覽:227
招商app買基金怎麼看收益 發布:2025-02-11 15:18:14 瀏覽:66
外國貨幣為什麼降低 發布:2025-02-11 15:02:10 瀏覽:616
基金持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發布:2025-02-11 14:52:21 瀏覽:765
股票漲停次日高開高走 發布:2025-02-11 14:49:07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