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股票市場價值怎麼算
1. 中級會計職稱的財務管理第5章要看哪些內容
一般可以從以下四個知識點來掌握,14分左右的分值基本可以:
一、資金需要量預測,包括三個方法預測資金量
1.因素分析法:資金需要量=(基期資金平均佔用額-不合理資金佔用額)×(1+預測期銷售增長率)×(1-預測期資金周轉速度增長率),直接套用公式代入數據就能得出正確答案。
2.銷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資需求量=增加的敏感性資產-增加的敏感性負債-增加的留存收益=(基期敏感性資產-基期敏感性負債)×銷售收入增長率-基期收入(1+銷售收入增長率)×銷售凈利率×利潤留存率,同樣也是直接套用公式代入數據就能得出正確答案,只是銷售百分比法運用更靈活。
3.資金習性預測法:採用「高低點法y=a+bx」求出不變資金(a)與變動資金(b),注意選擇銷量/銷售收入(x)的高點和低點,代入公式求解。
二、資本成本的計算
1.債務資本成本=利息(1-所得稅稅率)/籌資額(1-手續費率),注意債券的利息是根據面值和票面利率確定的,而籌資凈額是根據發行價格確定。
2.股票資本成本=第一期股利/股價(1-手續費率)+股利增長率,如果是優先股資本成本公式中股利增長率為零,如果為留存收益,手續費率為零。
三、杠桿效應
1.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2.財務杠桿系數=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利息)
3.總杠桿系數=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
四、資本結構
1.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EBIT-I)×(1-T)-優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數,寫出兩種籌資方案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令其相等,解出息稅前利潤,這個息稅前利潤就是每股收益相等(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當利潤為此數時無論選哪個方案都行。接著算出題干中的目標利潤,與無差別點相比,如果小於無差別點則選擇股權籌資,如果大於無差別點則選擇債務籌資。
2.平均資本成本比較法: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資本成本,選擇平均資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
3.公司價值分析法:公司價值=股權市場價值+債務賬面價值,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債務權重×稅後利率+股權權重×權益資本(權益資本成本採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確定)。
2. 中級財務管理中的涉及股票的幾個公式,我有點搞混了,第一個:股票價值S=(ebit-i)/Ks
都是,股票價值評估本來就是一項估計,這是不同模型下的計算公式。當然是選擇收益率高的,股票價值是用來衡量就其售價是否值得購買的。
3. 中級財務管理(最新)公式的記憶方法
1、單利:I=P*i*n
2、單利終值:F=P(1+i*n)
3、單利現值:P=F/(1+i*n)
4、復利終值:F=P(1+i)n或:P(F/P,i,n)
5、復利現值:P=F*(1+i)- n或:F(P/F,i,n)
6、普通年金終值:F=A[(1+i)n-1]/i或:A(F/A,i,n)
7、年償債基金:A=F*i/[(1+i)n-1]或:F(A/F,i,n)
8、普通年金現值:P=A{[1-(1+i)- n]/i}或:A(P/A,i,n)
9、年資本回收額:A=P{i/[1-(1+i)- n]}或:P(A/P,i,n)
10、即付年金的終值:F=A{[(1+i)(n+1)-1]/i-1}或:A[(F/A,i,n+1)-1]
11、即付年金的現值:P=A{[1-(1+i)-(n-1)]/i+1}或:A[(P/A,i,n-1)+1]
12、遞延年金現值:
第一種方法:先求(m+n)期的年金現值,再扣除遞延期(m)的年金現值。
P=A{[1-(1+i)-(m+n)]/i-[1-(1+i)- m]/i}或:A[(P/A,i,m+n)-(P/A,i,n)]
第二種方法:先求出遞延期末的現值,再將現值調整到第一期期初。
P=A{[1-(1+i)- n]/i*[(1+i)- m]}或:A[(P/A,i,n)*(P/F,i,m)]
第三種方法:先求出遞延年金的終值,再將其折算為現值。
P=A{[(1+i)n-1]/I}*(1+i)-(n+m)或:A(F/A,I,n)(P/F,I,n+m)
13、永續年金現值:P=A/i
14、折現率:
i=[(F/p)1/n]-1(一次收付款項)
i=A/P(永續年金)
普通年金折現率先計算年金現值系數或年金終值系數再查有關的系數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過內插法計算。i=i1+[(β1-α)/(β1-αβ2)]*(i2-i1)
15、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i=(1+r/m)m-1 式中:r為名義利率;m為年復利次數
16、風險收益率:R=RF+RR=RF+b*V
17、期望值:(P49)
18、方差:(P50)
19、標准方差:(P50)
20、標准離差率:V=σ/E
21、外界資金的需求量=變動資產占基期銷售額百分比x銷售的變動額-變動負債占基期銷售額百分比x銷售的變動額-銷售凈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預測期銷售額
22、外界資金的需求量的資金習性分析法:高低點法(P67)、回歸直線法(P68)
23、認股權證的理論價值:V=(P-E)*N 註:P為普通股票市場價格,E為認購價格,N為認股權證換股比率。
24、債券發行價格=票面金額*(P/F,i1,n)+票面金額* i2(P/A,i1,n)
式中:i1為市場利率;i2為票面利率;n為債券期限
如果是不計復利,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
債券發行價格=票面金額*(1+ i2 * n)*(P/F,i1,n)
25、可轉換債券價格=債券面值/轉換比率 轉換比率=轉換普通股數/可轉換債券數
26、放棄現金折扣的成本=CD/(1-CD)* 360/N * 100%
式中:CD為現金折扣的百分比;N為失去現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數,等於信用期與折扣期之差
27、債券成本:Kb=I(1-T)/[B0(1-f)]=B*i*(1-T)/ [B0(1-f)]
式中:Kb為債券成本;I為債券每年支付的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B為債券面值;i為債券票面利率;B0為債券籌資額,按發行價格確定;f為債券籌資費率
28、銀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
或:Ki =i(1-T)(當f忽略不計時)
式中:Ki為銀行借款成本;I為銀行借款年利息;L為銀行借款籌資總額;T為所得稅稅率;i為銀行借款利息率;f為銀行借款籌資費率
29、優先股成本:Kp=D/P0(1-T) 式中:Kp為優先股成本;D為優先股每年的股利;P0為發行優先股總額
30、普通股成本:股利折現模型:Kc=D/P0*100% 或Kc=[D1/P0(1-f)]+g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Kc=RF+β(Rm-RF)
無風險利率加風險溢價法:Kc=RF+Rp
式中:Kc為普通股成本;D1為第1年股的股利;P0為普通股發行價;g為年增長率
31、留存收益成本:K=D1/ P0+g
32、加權平均資金成本:Kw=∑Wj*Kj
式中:Kw為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j為第j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Kj為第j種資金的成本
33、籌資總額分界點:BPi=TFi/Wi
式中:BPi為籌資總額分界點;TFi為第i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Wi為目標資金結構中第i種籌資方式所佔比例
34、邊際貢獻:M=(p-b)x=m*x
式中:M為邊際貢獻;p為銷售單價;b為單位變動成本;m為單位邊際貢獻;x為產銷量
35、息稅前利潤:EBIT=(p-b)x-a=M-a
36、經營杠桿:DOL=M/EBIT=M/(M-a)
37、財務杠桿:DFL=EBIT/(EBIT-I)
38、復合杠桿:DCL=DOL*DFL=M/[EBIT-I-d/(1-T)]
39:每股利潤無差異點分析公式:
[(EBIT-I1)(1-T)-D1]/N1=[(EBIT-I2)(1-T)-D2]/N2
當EBIT大於每股利潤無差異點時,利用負債集資較為有利;當EBIT小於每股利潤無差異點時,利用發行普通股集資較為有利。
40、公司的市場總價值=股票的總價值+債券的價值
股票市場價格=(息稅前利潤-利息)*(1-所得稅稅率)/普通股成本
式中:普通股成本Kc=RF+β(Rm-RF)
41、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RP=∑WjRj
42、協方差:Cov(R1,R2)=1/n ∑(R1i-R1)( R2i-R2)
43、相關系數:ρ12=Cov(R1,R2)/(σ1σ2)
44、兩種資產組合而成的投資組合收益率的標准差:σP=[W12 σ12+ W22 σ22+2W1 σ1 Cov(R1,R2)]1/2
45、投資組合的β系數:βP=∑Wiβi
46、經營期現金流量的計算:經營期某年凈現金流量=該年利潤+該年折舊+該年攤銷+該年利息+該年回收額
47、靜態評價指標:
投資利潤率=年平均利潤額/投資總額x100%
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投產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現金凈流量
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建設期
48、動態評價指標:
凈現值(NPV)=-原始投資額+投產後每年相等的凈現金流量x年金現值系數
凈現值率(NPVR)=投資項目凈現值/原始投資現值x100%
獲利指數(PI)=投產後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1+凈現值率(NPVR)
內部收益率=IRR
(P/A,IRR,n)=I/NCF式中:I為原始投資額
49、短期證券到期收益率:K=[證券年利息+(證券賣出價-證券買入價)÷到期年限]/證券買入價*100%
50、長期債券收益率:
V=I*(P/A,i,n)+F*(P/F,i,n)
式中:V為債券的購買價格
51、股票投資收益率:
V=∑(t=1~n)Dt/(1+i)t+F/(1+i)n
52、長期持有股票,股利穩定不變的股票估價模型:V=D/K
式中:V為股票內在價值;D為每年固定股利;K為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
53、長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長的股票估價模型:
V=D0(1+g)/(K-g)=D1/(K-g)
式中:D0為上年股利;D1為第一年預期股利
54、基金的單位凈值=基金凈資產價值總額/基金單位總份額
55、基 金 = (年末持有份數*年末基金單位凈值-年初持有份數*年初基金單位凈值)
收益率 年初持有份數*年初基金單位凈值
56、機會成本=現金持有量x有價證券利率(或報酬率)
57、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持有機會成本+固定性轉換成本
58、最佳現金持有量:Q=(2TF/K)1/2式中:Q為最佳現金持有量;T為一個周期內現金總需求量;F為每次轉換有價證券的固定成本;K為有價證券利息率
59、最低現金管理相關總成本:(TC)=(2TFK)1/2
60、應收賬款機會成本=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要的資金*資金成本率
61、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年賒銷額/360*平均收賬天數
62、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要的資金=應收賬款平均余額*變動成本/銷售收入
63、應收賬款收現保證率=(當期必要現金支出總額-當期其它穩定可靠的現金流入總額)/當期應收賬款總計金額
64、存貨相關總成本=相關進貨費用+相關存儲成本=存貨全年計劃進貨總量/每次進貨批量*每次進貨費用+每次進貨批量/2 *單位存貨年存儲成本
65、經濟進貨批量:Q=(2AB/C)1/2式中:Q為經濟進貨批量;A為某種存貨年度計劃進貨總量;B為平均每次進貨費用;C為單位存貨年度單位儲存成本
66、經濟進貨批量的存貨相關總成本:(TC)=(2ABC)1/2
67、經濟進貨批量平均佔用資金:W=PQ/2=P(AB/2C)1/2
68、年度最佳進貨批次:N=A/Q=(AC/2B)1/2
69、允許缺貨時的經濟進貨批量:Q=[(2AB/C)(C+R)/R]1/2
70、缺貨量:S=QC/(C+R) 式中:S為缺貨量;R為單位缺貨成本
71、存貨本量利的平衡關系:
利潤=毛利-固定存儲費-銷售稅金及附加-每日變動存儲費x儲存天數
72、每日變動存儲費=購進批量*購進單價*日變動儲存費率
或:每日變動存儲費=購進批量*購進單價*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費用
73、保本儲存天數=(毛利-固定存儲費-銷售稅金及附加)/每日變動存儲費
74、目標利潤=投資額*投資利潤率
75、保利儲存天數=(毛利-固定存儲費-銷售稅金及附加-目標利潤)/每日變動存儲費
76、批進批出該商品實際獲利額=每日變動儲存費*(保本天數-實際儲存天數)
77、實際儲存天數=保本儲存天數-該批存貨獲利額/每日變動存儲費
78、批進零售經銷某批存貨預計可獲利或虧損額=該批存貨的每日變動存儲費*[平均保本儲存天數-(實際零售完天數+1)/2]=購進批量*購進單價*變 動儲存費率*[平均保本儲存天數-(購進批量/日均銷量+1)/2]=購進批量*單位存貨的變動存儲費*[平均保本儲存天數-(購進批量/日均銷量+1) /2]
79、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該利潤中心銷售收入總額-該利潤中心可控成本總額(或:變動成本總額)
80、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成本總額=該利潤中心邊際貢獻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81、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可控利潤總額-該利潤中心負責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82、公司利潤總額=各利潤中心可控利潤總額之和-公司不可分攤的各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83、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固定基期數值
84、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值/前期數值
85、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86、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87、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100%
88、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89、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90、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支出
91、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固定資產+長期投資)
92、勞動效率=主營業務收入或凈產值/平均職工人數
93、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94、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x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95、應收賬款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主營業務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平均應收賬款余額=(應收賬款年初數+應收賬款年末數)/2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96、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x360)/主營業務成本
97、流動資產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流動資產周轉期(天數)=(平均流動資產周轉總額x360)/主營業務收入總額
98、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99、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100、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101、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102、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103、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104、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x100%
105、資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觀因素後的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年初所有者權益總額
106、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總數
107、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108、銷售(營業)增長率=本年銷售(營業)增長額/上年銷售(營業)收入總額x100%
99、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x100%
109、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
110、三年資本平均增長率=[(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三年前年末所有者權益總額)1/3 - 1]x100%
111、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12、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主營業務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113、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114、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4. 股票知識
隨機指標KDJ使用入門
KDJ指標的中文名稱是隨機指數,最早起源於期貨市場。
KDJ指標的應用法則KDJ指標是三條曲線,在應用時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KD的取值的絕對數字;KD曲線的形態;KD指標的交叉;KD指標的背離;J指標的取值大小。
第一,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KD的取值范圍都是0~100,將其劃分為幾個區域: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其餘為徘徊區。
根據這種劃分,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出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應該說明的是,上述劃分只是一個應用KD指標的初步過程,僅僅是信號,完全按這種方法進行操作很容易招致損失。
第二,從KD指標曲線的形態方面考慮。當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的位置形成了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採取行動的信號。注意,這些形態一定要在較高位置或較低位置出現,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第三,從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與D的關系就如同股價與MA的關系一樣,也有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的問題,不過這里交叉的應用是很復雜的,還附帶很多其他條件。
以K從下向上與D交叉為例: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但是出現了金叉是否應該買入,還要看別的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個條件是與D相交的次數。有時在低位,K、D要來回交叉好幾次。交叉的次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個條件是交叉點相對於KD線低點的位置,這就是常說的「右側相交」原則。K是在D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相交,比D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從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在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現與股價走向的背離,則是採取行動的信號。
第五,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0為超賣。
綜合考察KDJ
強調技術指標的重要性,多是從技術分析這一理論的整體角度而言。實際操作中,投資者應該注意多種技術分析的運用和實踐。由於技術分析理論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林總總、紛繁復雜。每一個技術分析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掌握起來確實有較大困難。但是運用這些技術手段,心中必須明白,這些技術分析的理論和指標都有自身的弱點和缺陷。因此,單獨使用某一種指標會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直接的後果是引起判斷失誤,投資(投機)失敗,所以對於一個成熟的職業股民來說,應掌握多種技術分析的手段,綜合考察,多角度思考,發揮多種技術分析的優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在分析KDJ這一指標過程中,筆者一直強調該指標的靈敏性,其實這種靈敏性在其它技術指標中也存在,只不過使用KDJ的股民太多了,加大了它的共振性。這導致該指標的敏感度越來越大。過去人們使用隨機指標一般通過一個特定周期(常常是9天)內出現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最後一天的收盤價及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來計算最後一天的未成熟隨機值,然而根據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方法來計算KDJ,往往隨機性很大,其中J值可靠性最差,因為它敏感性太強,K值次之,D值稍穩定些。由於KD是從威廉指標中脫胎而來,因此它也具有威廉指標提示超買超賣現象的能力。實踐中,當K線在低位向上穿過D線,被稱作「金叉」,是短線搶入信號;當K線在高位向下跌穿D線,又被稱作死叉,是拋籌信號。而在這一過程中,J線往往領先KD率先表現出漲與跌的趨勢,就像運動場上裁判員手中的發令槍,槍未響,運動員是不能起身奔跑的,否則就是違規,要受到處罰,但在槍舉起之機,運動員則必須保持一種爭先恐後的姿態。例如南玻科控於去年12月31日啟動前,KDJ在沉底的一瞬間,J線先觸底,而後勾頭向上,與K線一起穿過D線,形成「黃金之叉」,再查看威廉指標,此時也已觸底,兩者相交,一輪反彈便呼之欲出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體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著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體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體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真正有價值新創意的可謂鳳毛麟角,反不如傳統常用的幾個經典指標實用,當然要真正掌握其精髓妙用還需下一番功夫。三國趙雲的那桿大槍可以縱橫天下,靠的不是槍本身,而是那桿槍的使用者!
任何的技術指標都有其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比如MACD對震盪走勢的盲區,KDJ對軋空單邊式鈍化的盲區,寶塔線對頂底的盲區,均線的壓力支撐是否有效調整到位的盲區,換手率對吸貨出貨無法辨別的盲區等等。我們可以其他指標來互相彌補其不足,比如用KDJ,CDP來彌補輔助MACD系統;CCI,DMI來彌補KDJ系統;KDJ,RSI來彌補均線系統;KDJ,RSI背離來彌補寶塔線系統;股價高低位及K線均線等來彌補換手率的盲區等等,當然有時一個指標也不能完全彌補另一個指標的缺陷,需要辨正地看待這個問題。
下面筆者就常見的KDJ指標,結合本人的一些使用經驗,發表一下個人的管見認識,僅供參考,拋磚引玉。
一,概念簡介:
KDJ全名為隨機指標(Stochastics),由美國的喬治*萊恩(George Lane)博士所創,其綜合動量觀念,強弱指標及移動平均線的優點,也是歐美證券期貨市場常用的一種技術分析工具。 隨機指標設計的思路與計算公式都起源於威廉(W%R)理論,但比W%R指標更具使用價值,W%R指標一般只限於用來判斷股票的超買和超賣現象,而隨機指標卻融合了移動平均線的思想,對買賣信號的判斷更加准確;它是波動於0—100之間的超買超賣指標,由K、D、J三條曲線組成,在設計中綜合了動量指標、強弱指數和移動平均線的一些優點,在計算過程中主要研究高低價位與收盤價的關系,即通過計算當日或最近數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收盤價等價格波動的真實波幅,充分考慮了價格波動的隨機振幅和中短期波動的測算,使其短期測市功能比移動平均線更准確有效,在市場短期超買超賣方面,又比相對強弱指標RSI敏感,總之KDJ是一個隨機波動的概念,反映了價格走勢的強弱和波段的趨勢,對於把握中短期的行情走勢十分敏感。
二,計算公式:
以9日周期的KDJ為例,首先算出最近9天的「未成熟隨機值」即RSV值,RSV的計算公式如下: RSVt=(Ct-L9)/(H9-L9)*100 式中: Ct-------當日收盤價 L9-------9天內最低價 H9-------9天內最高價 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RSV指標和%R計算很類似。事實上,同周期的RSV值與%R值之和等於100,因而RSV值也介於與100之間。得出RSV值後,便可求出K值與D值:K值為RSV值3日平滑移動平均線,而D值為K值的3日平滑移動平均線三倍K值減二倍D值所得的J線,其計算公式為: Kt=RSVt/3+2*Kt-1/3 Dt=Kt/3+2*Dt-1/3 Jt=3*Dt-2*Kt KD線中的RSV,隨著9日中高低價、收盤價的變動而變動。如果沒有KD的數值,就可以用當日的RSV值或50代替前一日的KD之值。經過平滑運算之後,起算基期不同的KD值將趨於一致,不會有任何差異,K值與K值永遠介於0至100之間。根據快、慢移動平均線的交叉原理,K線向上突破K線為買進信號,K線跌破D線為賣出信號,即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與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如果漲勢開始遲緩,便會慢慢反應到K值與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調整跌勢確立,這是一個常用的簡單應用原則。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二)
三,應用要則:KDJ指標隨機指標反應比較敏感快速,是一種進行短中長期趨勢波段分析研判的較佳的技術指標。一般對做大資金大波段的人來說,一般當月KDJ值在低位時逐步進場吸納;主力平時運作時偏重周KDJ所處的位置,對中線波段的循環高低點作出研判結果,所以往往出現單邊式造成日KDJ的屢屢鈍化現象;日KDJ對股價變化方向反應極為敏感,是日常買賣進出的重要方法;對於做小波段的短線客來說,30分鍾和60分鍾KDJ又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對於已指定買賣計劃即刻下單的投資者,5分鍾和15分鍾KDJ可以提供最佳的進出時間。 KDJ常用的默認的參數是9,就我個人的使用經驗而言,短線可以將參數改為5,不但反應更加敏捷迅速准確,而且可以減少降低鈍化現象,一般常用的KDJ參數有5,9,19,36,45,73等。實戰中還應將不同的周期綜合來分析,短中長趨勢便會一目瞭然,如出現不同周期共振現象,說明趨勢的可靠度加大。KDJ指標實戰研判的要則主要有以下四點:
(1) K線是快速確認線——數值在90以上為超買,數值在10以下為超賣;D線是慢速主幹線——數值在80以上為超買,數值在20以下為超賣;J線為方向敏感線,當J值大於100,特別是連續5天以上,股價至少會形成短期頭部,反之J值小於0時,特別是連續數天以上,股價至少會形成短期底部。
(2) 當K值由較小逐漸大於D值,在圖形上顯示K線從下方上穿D線,顯示目前趨勢是向上的,所以在圖形上K線向上突破D線時,即為買進的訊號。
實戰時當K,D線在20以下交叉向上,此時的短期買入的信號較為准確;如果K值在50以下,由下往上接連兩次上穿D值,形成右底比左底高的「W底」形態時,後市股價可能會有相當的漲幅。
(3) 當K值由較大逐漸小於D值,在圖形上顯示K線從上方下穿D線,顯示目前趨勢是向下的,所以在圖形上K線向下突破D線時,即為賣出的訊號。
實戰時當K,D線在80以上交叉向下,此時的短期賣出的信號較為准確;如果K值在50以上,由上往下接連兩次下穿D值,形成右頭比左頭低的「M頭」形態時,後市股價可能會有相當的跌幅。
(4) 通過KDJ與股價背離的走勢,判斷股價頂底也是頗為實用的方法:(A) 股價創新高,而KD值沒有創新高,為頂背離,應賣出;(B) 股價創新低,而KD值沒有創新低,為底背離,應買入;(C) 股價沒有創新高,而KD值創新高,為頂背離,應賣出;(D) 股價沒有創新低,而KD值創新低,為底背離,應買入;需要注意的是KDJ頂底背離判定的方法,只能和前一波高低點時KD值相比,不能跳過去相比較。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三)
四,應用經驗:
(1) 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做短平快的短線客常用分鍾指標,來判斷後市決定買賣時機,在T+0時代常用15分鍾和30分鍾KDJ指標,在T+0時代多用30分鍾和60分鍾KDJ來指導進出,幾條經驗規律總結如下:(A) 如果30分鍾KDJ在20以下盤整較長時間,60分鍾KDJ也是如此,則一旦30分鍾K值上穿D值並越過20,可能引發一輪持續在2天以上的反彈行情;若日線KDJ指標也在低位發生金叉,則可能是一輪中級行情。但需注意K值與D值金叉後只有K值大於D值20%以上,這種交叉才有效;(B) 如果30分鍾KDJ在80以上向下掉頭,K值下穿D值並跌破80,而60分鍾KDJ才剛剛越過20不到50,則說明行情會出現回檔,30分鍾KDJ探底後,可能繼續向上;(C) 如果30分鍾和60分鍾KDJ在80以上,盤整較長時間後K值同時向下死叉D值,則表明要開始至少2天的下跌調整行情;(D) 如果30分鍾KDJ跌至20以下掉頭向上,而60分鍾KDJ還在50以上,則要觀察60分鍾K值是否會有效穿過D值(K值大於D值20%),若有效表明將開始一輪新的上攻;若無效則表明僅是下跌過程中的反彈,反彈過後仍要繼續下跌;(E) 如果30分鍾KDJ在50之前止跌,而60分鍾KDJ才剛剛向上交叉,說明行情可能會再持續向上,目前僅屬於回檔;(F) 30分鍾或60分鍾KDJ出現背離現象,也可作為研判大市頂底的依據,詳見前面日線背離的論述;(G) 在超強市場中,30分鍾KDJ可以達到90以上,而且在高位屢次發生無效交叉,此時重點看60分鍾KDJ,當60分鍾KDJ出現向下交叉時,可能引發短線較深的回檔;(H) 在暴跌過程中30分鍾KDJ可以接近0值,而大勢依然跌勢不止,此時也應看60分鍾KDJ,當60分鍾KDJ向上發生有效交叉時,會引發極強的反彈。
(2) 當行情處在極強極弱單邊市場中,日KDJ出現屢屢鈍化,應改用MACD等中長指標;當股價短期波動劇烈,日KDJ反應滯後,應改用CCI,ROC等指標;或是使用SLOWKD慢速指標。
(3) KDJ在周線中參數一般用5,周KDJ指標見底和見頂有明顯的提示作用,據此波段操作可以免去許多辛勞,爭取利潤最大化,需提示的是一般周J值在超賣區V形單底上升,說明只是反彈行情,形成雙底才為可靠的中級行情;但J值在超買區單頂也會有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所以應該提高警惕,此時應結合其他指標綜合研判;但當股市處在牛市時,J值在超買區盤中一段時間後,股價仍會大幅上升。
參考資料:文章來源 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簡單來說:
KDJ是隨機指標,國際很流行的一個短線指標,K、D、J只不過是結果指標名稱。演算法原理:
rsv=(收盤-N日內最低)/(N日內最高-N日內最低)*100
K是RSV的M天的移動平均價
D是K的M1天的移動平均價
J是3K減2D
基本用法:
1、20以下為超賣,80以上為超買
2、20以下金叉為買點,80以上死叉為賣點
3、高位2次交叉為大跌,低位2次交叉為大漲
4、股價與指標背離為操作極好時機
5、50附近交叉不動
6、J線參考意義不大,但可做股價掉頭警示
注意事項:
1、窄幅盤整行情不宜看KDJ
2、長期單邊行情後不宜看KDJ,指標已鈍化
3、短期隨機指標,不宜做長線研盤
5. 哪些股票可以計算市值
無限售流通股、 董監高鎖定股。B.暫停上市的股票
股票市值怎麼算
1.按照非限售A股股票的市值計算,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信用證券賬戶的股份市值2.非限售A股股份發生司法凍結、質押,以及存在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股限制的,不影響證券賬戶內持有市值的計算3.不包括B股、債券、基金、其他限售A股的市值、三板股票市值、優先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形成的非限售A股無相應收盤價時不計算市值
股票市值怎麼算
三、股票市值怎麼算
股票的市值就是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
如某一投資組合的總市值,就是按某一時刻的價格計算出來的所有股票的市值總和。
如投資組合(A、B、C、D,1、1、1、5),現股票A、B、C、D的價格分別為1.5元、3元、6元和2元,則這個投資組合的市值為:1.5×1+3×1+6×1+2×5=20.5(元)一個股市的總市值,就是按某一日的收盤價格計算出來的所有股票的市值之和。
為了以後表述的方便,現約定將一個投資組合在t時的市值表達成函數的形式Ft(A、B、C、D…,N1、N2、N3、N4…),其中A、B、C、D等是股票的名稱,N1、N2、N3、N4等是所選股票的權數。
(5)中級股票市場價值怎麼算擴展閱讀股票市值亦稱「股票市價」,股票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
股票市值是在股票市場上通過買賣雙方的競爭買賣形成的,是買賣雙方均認可的成交價格。
決定和影響股票市值高低的因素較多,主要有股票面值、凈值、真值和市場供求關系等。
一般講,股票市值是以面值為參考起點,以股票凈值和真值為依據,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動之中形成的。
其中,股票值、真值與股票市值是同方向變化的,凈值、真值上升的股票,其市值必然會提高; 而市場供求關系主要是指資金的供求和股票本身的供求狀況。
比如市場上資金供給比較充足,買進股票的資金力量強,股票市值就會上升; 反之,若股票市場上資金供給緊張,資金需求增大,買進股票的資金力量變弱而賣出股票的人增多,股票的市值則會下跌。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股票市值
股票市值怎麼算
四、滬深股市市值分別是多少
滬市值深市值
滬深股市市值分別是多少
五、中國股市總市值是多少
中國股市總市值是多少?股票總市值是指所有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價值總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即為這家公司的市值,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
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
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
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
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所以,隨著個股股價的變動,中國股市總市值也隨之變動。
中國股市總市值是多少
六、A股市值前10大股票總市值和流通市值是多少?
代碼 名稱 AB股總市值(億 )601857 中國石油 22377.63601398 工商銀行 13652.35601939 建設銀行 10389.44600028 中國石化 9852601988 中國銀行 7699.56601628 中國人壽 6598.98601088 中國神華 5742.18600036 招商銀行 2826.42601318 中國平安 2636.83601328 交通銀行 2424.45總 84199.84代碼 名稱 流通市值(億 )601398 工商銀行 13652.35600028 中國石化 9852601988 中國銀行 7699.56600036 招商銀行 2826.42601318 中國平安 2163.16600030 中信證券 2087.44600000 浦發銀行 1719.12600104 上海汽車 1711.78600019 寶鋼股份 1691.66601166 興業銀行 1604.34總 45007.83
A股市值前10大股票總市值和流通市值是多少?
七、目前A股總市值是多少?
1.到周三收盤, 兩市總市值 21.9萬億元, 流通市值 7.0萬億元, 加權平均市盈率 33.0 倍。
其中,滬市 流通市值 4.9萬億元 總市值 17.8萬億元 市盈率 27.2 倍 深市 流通市值 2.1萬億元 總市值 4.1萬億元 市盈率 33 倍2.接近20萬億3.我國社保基金總額突破1萬億元
6. 合發一萬股能值多少錢呢
一萬元,50股在天津可以買個偏單園房吧
7. 2014年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請問這題的普通股資本成本率與平均資本成本率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普通股資本成本=權益資本成本率
平均資本成本率=(債務市場價值/公司總價值) * 稅前債務利息率*(1-所得稅率)+ (股票市場價值/公司總價值) * 普通股資本成本
8. 財務管理 股票價值的計算
1、預期收益率=6%+2.5*(10%-6%)=16%
2、股票價值=1.5/(16%-6%)=15
3、股票價值=1.5/(1+16%)+1.5/(1+16%)^2++1.5/(1+16%)^3+(1.5*(1+6%)/(16%-6%))/(1+16%)^3= 13.56
9. 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股票價值怎麼算
這要看題目中給予的已知數據是什麼才能進一步判斷如何計算股票價值。
舉例:《財務管理》預習練習:股票價值的計算
單項選擇題
一個投資人持有ABC公司的股票,他的投資必要報酬率為15%。預計ABC公司未來3年股利分別為0.5元、0.7元、1元。在此以後轉為正常增長,增長率為8%。則該公司股票的價值為()元。
A、12.08
B、11.77
C、10.08
D、12.2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股票價值的計算。股票的價值=0.5×(P/F,15%,1)+0.7×(P/F,15%,2)+1×(P/F,15%,3)+1×(1+8%)/(15%-8%)×(P/F,15%,3)=0.5×0.8696+0.7×0.7561+1×0.6575+1×(1+8%)/(15%-8%)×0.6575=11.77(元)。參見教材187、1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