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稅前利潤股票市場價值
⑴ 公司價值分析法的公司價值分析法舉例
某公司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債務資金200萬元,債務資本成本為7%,所得稅稅率為30%,權益資金2000萬元,普通股的成本為15%,則公司價值分析法下,問公司此時股票的市場價值是多少?
股票的市場價值=[500-200×7%/(1-30%)]×(1-30%)/15%=2240(萬元)在這里:I=200×10%。
⑵ 市盈率計算每股價值
甲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900-2400*10%)*0.75/(6000-2400)=13.75%
乙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360-2000*10%)*0.75/(4000-2000)=6%
甲公司的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收益=80/[(900-2400*10%)*0.75/100]=16.16
乙公司的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收益=15/[(360-2000*10%)*0.75/100]=12.5
乙公司的目標每股價值=16.16*[(360-2000*10%)*0.75/100]=19.392
回答完畢!
⑶ 公司價值分析法的公司價值分析法的理論假設與分析過程
理論假設:公司的債務全部是平價的長期債務,分期付息,到期還本,不考慮籌資費用。
(1)如果公司的債務是平價債務,分期付息,那麼,長期債務的賬面價值就等於面值。
(2)由於負債受外部市場波動的影響比較小,所以一般情況下,負債的市場價值就等於其賬面價值。
(3)要想確定公司的市場總價值,關鍵是確定股東權益的市場總價值,即公司股票的價值。
公司股票的價值就是指公司在未來每年給股東派發的現金股利按照股東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摺合成的現值。假設公司在未來的持續經營過程中,每年的凈利潤相等,未來的留存收益率等於0,那麼,股利支付率就為100%,公司每年的凈利潤就等於公司每年給股東派發的股利,既然假設公司每年的凈利潤是相等的,那麼股利額就相等,那麼公司的股票就是零增長股票(固定股利股票),未來的現金股利折現就按照永續年金求現值,這個永續年金是股利額,也就是凈利潤。那麼:
式中,S為股票市場價值,EBIT為息稅前利潤,I為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Ks為普通股資金成本率。
其中,普通股資金成本率可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即:
普通股資金成本率=無風險報酬率+公司的貝他系數×(平均風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
平價債務、無籌資費的債務資金成本=i(1-T)
然後根據市場價值權數即可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以公司價值最大化為標准比較確定公司的最佳資本結構
⑷ 已知息稅前利潤求企業價值
1.公司稅後經營凈利潤=400×60%=240,由於負債為零,所以股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240萬
資本成本=6%+1.2×(9%-6%)=9.6%
2.負債比例=200÷1200=1/6,所以股權比例=5/6,股權資本成本=6%+1.3×(9%-6%)=9.9%,債務資本成本=5%,所以綜合資本成本=9.9%×5/6+5%×1/6×(1-40%)=0.0825+0.005=8.75%,實體價值=股權價值+債務價值=.
剩下的有些記不清了
⑸ 息稅前利潤與股票市值之比有什麼意義
不是每股收益,因為比的不是普通股數
比值應該是股票獲利率
⑹ 財務管理ks是什麼
財務管理ks是權益資本成本。
一些常見的字母含義如下:
B-債務資本價值
S-權益資本價值
相對應的:
Kb-債務資本成本
Ks-權益資本成本
Kw-平均資本成本
財務報表分析公式
1.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3.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4. 存貨周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⑺ 股票總價值的問題
就上述例子來看,如果給出的「股本價值」即52257143元是市場價值,那麼從已知的每股20元,就可以得出股票發行數約為262857股(52257143/20)。但股票的市場價值會低於或高於其內在價值或真實價值。以您給出的數據計算:年銷售額12,000,000 - 總成本 (6,000,000 + 5,000,000)- 負債利息 (1,000,000 * 0.08)的出的結果再乘以(1 - 所得稅率25%)就是稅後盈利690,000,在此例中可粗略地視為等同於股東權益享有的現金流 (FCFE)。在公司資本結構不變,股本成本率穩定的前提下,股票的內在價值=690,000(1-g)/(股本成本率10.5%-g)。由於條件給出,公司全部收益均作為股利支出,所以這里的利潤增長率g就為0。總價值為6,571,428.57元。除以發行股數後得出每股真實價值為25元。可以說該公司的股票被市場低估了5元,或25%。 以上是我認為從此例中可以得出的結論。希望你要的答案也在其中。
⑻ 衡量股票的價值主要從哪些方面
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應該從宏觀經濟、行業狀況和公司情況三個方面著手,才能對上市公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一、宏觀經濟分析
<1>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證券市場歷來被看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只有把握好宏觀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才能較為准確的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宏觀經濟狀況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會比較優良,股價也相應有上漲的動力。
為了把握國內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投資者有必要對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運行變數給予關注。
A.國內生產總值GDP
B.通貨膨脹
C.利率
D.匯率
<2>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用以調控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會影響到經濟增長的速度和企業經濟效益,進而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二、行業分析
由於所處行業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行行業分析,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行業本身所處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對行業影響的力度;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行業的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
<1>行業與經濟周期
宏觀經濟的運行呈現周期性特點,一個經濟周期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
<2>行業生命周期
通常,行業的生命周期分為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而言,處於幼稚期的公司比較適合投機者和創業投資者;處於成長期的行業,其增長具有明確性,投資者分享行業成長、獲取較高投資回報的可能性比較高。
三、公司分析
對於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把握,具體還是要落實到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與發展前景。投資者需要了解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所佔市場份額、財務狀況、未來成長性等方面以做出自己的投資決策。
<1>公司基本面分析
A.公司行業地位分析
B.公司經濟區位分析
C.公司產品分析
D.公司經營戰略與管理層
投資者要尋找的優秀公司,必然擁有可長期持續的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長期發展前景。這也正是最著名的投資家巴菲特所確定的選股原則。以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例,他所看重的是軟飲料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長期穩定並能夠持續增長的業務、產品的高盈利能力以及領導公司的天才經理人。1988年至2004年十七年間,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巴菲特帶來541%的投資收益率。
<2>公司財務分析
公司財務分析是公司分析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其一段時間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縮影,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重要依據。
A.償債能力分析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反映的是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公司流動資產越多,流動負債越少,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B.營運能力分析
———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平均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總資產周轉率
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C.盈利能力分析
———主營業務毛利率
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毛利率表示每一元的主營業務收入扣除主營業務成本後所帶來的利潤額。可以通過與行業平均毛利率的比較,一定程度揭示公司的成本控制及定價策略。
———主營業務凈利率
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主營業務凈利率表示每一元主營業務收入所帶來的凈利潤,反映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收益水平。一般而言,凈利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
———資產收益率(ROA)
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資產的綜合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利用資產獲利的能力越強。
———凈資產收益率(ROE)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年末凈資產*100%
凈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是在考慮了負債經營因素後的資本回報率。
<3>公司估值方法
進行公司估值的邏輯在於「價值決定價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凈率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等);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現模型估值、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值等)。
A.相對估值方法
相對估值法簡單易懂,也是最為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估值方法。在相對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標有市盈率(PE)、市凈率(PB)、EV/EBITDA倍數等,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市凈率=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
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其中:企業價值為公司股票總市值與有息債務價值之和減去現金及短期投資
B.絕對估值方法
股利折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採用了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者未來的自由現金流,然後將其折現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股利折現模型最一般的形式如下:
其中,V代表股票的內在價值,D1代表第一年末可獲得的股利,D2代表第二年末可獲得的股利,以此類推……,k代表資本回報率/貼現率。
<4>新情況帶來的新問題
自2006年以來,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快速增長,證券市場也隨之走強。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在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出口增長的拉動下,企業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一些非可持續性因素也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了推動作用,如新會計准則的實施導致上市公司會計核算方式發生變化,造成會計利潤的波動,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對其業績產生正面影響;投資收益的大幅增加助推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
A.新會計准則的影響
B.投資收益的影響
目前,在利潤表各構成部分中,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大幅增加,也直接推動了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增幅超越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投資收益的增長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體經濟的投資收益上升———經濟持續增長背景下的企業效益提升給上市公司帶來實體經濟投資的收益不斷增加;第二,股權投資的虛擬資產增值———資本市場行情火爆,上市公司投資股票、基金的投資收益大幅提高以及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帶來的投資收益大增;第三,會計核算的計量增長———如實施新會計准則後,允許上市公司對原持有的法人股在禁售期後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根據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劃分,在當期或出售時將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損益。
⑼ 息稅前利潤增長率和每股收益是怎樣的
息稅前利潤增長率是息稅前利潤增長的比率。息稅前利潤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息稅前利潤反映的是經營活動。
每股利潤即每股的利潤、每股的收益。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兩類。
⑽ 價值分析名詞解釋
營業收入往往是公司利潤來源的根本,收入通常是公司價值改善的重要先行指標。凈利潤可以通過公允價值變動、營業外收入等因素得到不同程度的包裝,營業收入更加「純凈」。公司經營的向好往往先在營業收入上體現,同樣,如果公司的主營收入持續下降,表明公司基本面有可能逆轉,這樣對公司價值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營業收入數據也需要動態看待才有意義
毛利率是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毛利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毛利率反映的是公司業務轉化為利潤的核心能力。一般而言,毛利率高反應公司盈利能力強,銷售同等的商品和服務,能獲得更多利潤。
毛利率的變化是股價變化的一個先行指標。毛利率提升表明產品價格提升,價格上漲的原因可能來自公司自身的競爭力的提升,或行業周期發生的變化或者公司業務屬性發生變化。有的公司凈利潤在增長,毛利率在下降,表明公司依靠擴大規模來維持利潤增長。毛利率下降也不能直接說明公司基本面轉壞,公司還可以通過規模擴大實現利潤增長,但若毛利率和主營收入同時惡化,那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行業毛利率是指行業屬性相似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它的變化對整個行業來說也是某種提前的預示。
選擇龍頭行業可以根據行業毛利率同比或環比變化圈定。觀測毛利率變化時,需要對某些行業排除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比如啤酒行業、空調行業等。當然行業毛利率的改善並不一定產生板塊效應或者該行業的所有公司都受益,具體還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