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netflix股價實時行情股票

netflix股價實時行情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2-17 07:08:18

『壹』 和優秀的人共事,不用太在乎他們的自尊


網飛是美國一家著名的明星公司,英文叫做Netflix。

我一直對網飛非常感興趣。

網飛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線影片播放平台,你可以把它當成國外的「愛奇藝」,只不過它的市值是愛奇藝的十幾倍,今天已經超過2400億美元(15000億人民幣)。

它與Facebook、亞馬遜、蘋果、谷歌並稱為FAANG,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五大互聯網 科技 股。

它上市以來市值增長了多少呢?500倍。

也就是說,假如你在2002年網飛上市時,花2000元人民幣買它的股票,那麼今天,你的這筆資產價值100萬。

網飛不僅受到股市的追捧,也倍受用戶的喜愛。

很多風靡全球的經典劇集,比如《紙牌屋》、《怪奇物語》、《黑鏡》等等,都是網飛製作的。不久前,網飛還宣布要把劉慈欣的《三體》拍成電視劇,在國內引發了一陣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期待和歡迎。

不僅如此,網飛也是美國打工人最想去的明星公司之一。

在2018年的一項調查中,網飛被評為打工人最想去的公司,擊敗了谷歌(排名第二)、特斯拉(排名第三)和蘋果(排名第六)。

網飛還提出了很多令人津津樂道同時也備受爭議的管理理念。

比如「我們只招成年人」,「支付市場最高的工資」,「無限假期政策」,「我們沒有KPI」,「鼓勵員工去競爭對手那面試」,「員工僅僅做得稱職也得拿錢走人」……

網飛身上令人驚訝和好奇的點太多了。

但是以上,都不是我最感興趣的。

我最感興趣的,是它與絕大多數轉型失敗的公司都不同,網飛在短短15年內,成功應對了四次 娛樂 領域的大規模產業轉型,並迅速成為業內的佼佼者。

看到今天的網飛,你很難想像到,1997年網飛剛成立的時候,主營業務是在網上銷售和出租DVD。

當時家庭影視 娛樂 行業的巨頭公司叫做百視達,在世界各地擁有近9000家線下租賃門店,規模是網飛的幾千倍。而到了2002年,網飛憑借DVD租賃業務上市,從此開始不斷發展、轉型。百視達卻在2010年,宣布倒閉。

網飛的第一次轉型,是2007年,從DVD租賃業務,向在線視頻業務轉型。

當時,DVD租賃業務如日中天,是網飛利潤的主要來源,而在線視頻業務還在大幅虧損。但網飛還是果斷放棄了DVD租賃這個現金牛業務。轉型之後,網飛當年的利潤下滑92%,股價暴跌70%。但是後來,網飛的在線視頻業務爆發式增長,證明網飛的決策是對的。

第二次轉型,是從播放有版權的舊內容,向與外部公司合作製作獨家內容轉型, 其中的代表作叫做《紙牌屋》。

第三次轉型,是從與外部製作公司合作,向成立自己的製片公司轉型,製作出了大量獲獎電影和電視劇, 比如《怪奇物語》。

第四次轉型,是從美國擴張到世界各地, 成為一家業務遍布190個國家的全球性公司。

如果說一次的成功,可能是靠運氣,抓住了浪潮的紅利。 那麼兩次、三次、四次的成功,一定是靠企業驚人的創造力和面對變化迅速調整的靈活力。

那麼,網飛是如何做到的?

前一陣子,我閱讀了一本網飛的CEO里德·哈斯延斯寫的新書《不拘一格: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從中我找到了答案。

里德·哈斯延斯,認為,網飛的成功離不開— 提高坦誠度。

什麼意思?

我們今天,就來講講提高坦誠度。


1

提高坦誠度


有了超高的人才密度,接下來就要引入坦誠的企業文化,提高公司的坦誠度。

什麼是坦誠的企業文化?

就是在公司營造一種坦誠溝通的氛圍,鼓勵每個人毫無保留地公開表達意見和反饋,而不是在背後說三道四。

你可以想像一下,假如在公司例會上,你的老闆提出了一個新方案,你覺得這肯定是一個失敗的方案。而你昨晚想出的另一個方案,似乎更有效。

這個時候,你會馬上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嗎?

過了一會兒,你的同事開始發言,他說話總是沒完沒了,聽起來特別高大上,但是沒有重點,絲毫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你在心裡默默嘆息:他又在浪費大家時間了。

這個時候,你會馬上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嗎?

你不會。

因為在很多公司,一切都取決於老闆喜歡誰,不喜歡誰。如果你在眾人面前與老闆鬧分歧,那你的前途就毀了。如果你得罪同事,那你的同事就會在背後中傷你,你在公司將舉步維艱。

在大多數情況下,不管是職場還是社交場合,堅持說出自己真正想法的人很快就會被孤立,甚至遭到排斥。

但是,網飛卻熱烈擁抱這樣的態度。

在網飛,你可以在會議上馬上告訴你的老闆,他的方案並不是最好的,你還有更好的想法。你也可以馬上告訴你的同事,提醒他這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

里德說:評價一個人,要人前人後一個樣。

很多人都讀過《皇帝的新裝》,裡面講述了一個愚蠢的皇帝赤裸裸地在百姓面前遊行,還自以為穿著有史以來最精美華麗的衣服。然而,沒有人敢說出來。

除了一個不懂得等級、權力以及後果的孩子。

你在組織中的地位越高,能夠收到的反饋就越少,你就越有可能是「赤裸著身體在工作」,也越容易犯除你之外所有人都看得見的錯誤。

所以,里德認為,能夠坦誠地對老闆和同事提出反饋,非常重要。

在網飛,如果你與同事有不同意見,或者是有好的建議卻不說出來,就會被視為對公司的不負責任。

——因為你本可以為企業提供幫助,但你卻沒有這樣做。



2

得罪人怎麼辦?


可是,沒有人喜歡被批評。

公開表達意見和反饋,對方聽了不高興,因此得罪對方怎麼辦呢?

喬布斯說過一句話:和優秀的人共事,不用太在乎他們的自尊。

因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漂亮,是讓公司獲得更好的發展,是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

他們不怕犯錯,他們希望在自己犯錯的時候能夠獲得即時反饋,這樣他們才能夠快速調整,取得更好的工作結果。

對他們來說,被別人指出錯誤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兒,反而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我又有機會可以獲得進步了,我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你向優秀的同事提出反饋意見,他們感謝你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會記恨你呢?

2014年,一家調查公司收集了近千人的反饋數據。他們發現:

盡管贊美可以帶來愉悅,但多數人還是認為,同積極反饋相比,糾正性反饋更能幫助自己提高水平。

持這一觀點的人數幾乎是持相反觀點人數的三倍。多數人都說,他們覺得積極反饋對於他們的成功沒有太大幫助。

大多數人都有一種直觀感受:一個簡單的糾正性反饋就可以幫助他們把工作做得更好。

的確,當有人說我們做得不好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壓力和不快。

但是經過最初的壓力之後,我們就能感受到反饋帶給我們的巨大幫助。

我們雖然不喜歡負面意見,但是我們需要負面意見。

優秀的人才,非常明白這一點。

當然,也正是因為網飛擁有極高的人才密度,營造坦誠的文化才更加容易。



3

如何營造坦誠氛圍


那麼,怎麼在公司營造坦誠的文化呢?

里德說,要營造坦誠的氛圍,需要讓員工放棄多年的經驗和一貫的思維模式,比如「只有人家問起才提供反饋意見」,或者「公開表揚,私下批評」。

而應該隨時隨地、當面地給出建設性的反饋意見。

這些反饋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或者是橫向部門之間的反饋。

里德強調,工作的目的不在於取悅老闆,而在於真的對公司有幫助。

如果你明明發現老闆做錯了卻不當面提出來,那你就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任。

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彼此取得成功,所以不要擔心偶爾傷害了對方的感受。

當然,光營造坦誠反饋的文化氛圍還不夠。

在具體的執行中,負面反饋很容易變成情緒發泄或者人身攻擊。

這就需要你教會團隊:

什麼是正確的反饋,什麼是錯誤的反饋,以及如何正確地給予別人反饋和接受別人的反饋。

網飛把他們的經驗總結為4A反饋准則:


提供反饋

1、目的在於幫助。

反饋的目的必須是積極的。

反饋不是為了發泄,不是為了中傷他人,更不是為了讓自己獲取好處。

反饋者應清晰而准確地說明這樣做對他人和公司有什麼好處,而不是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比如,「你與外部合作夥伴會面時在剔牙,這樣做很讓人生氣。」這就是錯誤的反饋方式。

正確的反饋應該是這樣:「如果與外部合作夥伴見面時你不再剔牙,那麼合作夥伴可能會覺得你很敬業,我們就更有可能建立牢固的關系。」

2、反饋應具有可行性。

你的反饋必須說明接收者可以做一些什麼樣的改變。

你不僅要指出他的問題,你最好給他提一點建設性的方案。

比如,「你剛才的做法與你經常說的理念不符。」這樣的反饋就是有問題的。

正確的反饋可以是這樣的:「你經常說要兼聽則明,但是你剛才的決定有點一意孤行,沒有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

或者這樣說更好:「如果你能仔細聽一下大家的意見之後再做決定,那你的方案將會更加完美。」


接收反饋

3、感激與贊賞。

我們在受到批評時都會為自己辯護或尋找借口,這是人類的本能。

我們都會條件反射地進行自我保護,維護自身的名譽。

當你收到反饋時,你需要有意識地反抗這種本能,並且問一問自己:「我應該如何認真聆聽,以開放的心態認真對待反饋?既不辯護,也不生氣,還應該滿懷欣賞和感激。」

你要知道被別人指出錯誤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兒,反而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因為你又有機會可以進步了。

4、接受或拒絕。

在網飛,每個人都會收到很多人的反饋。

你需要認真聆聽,同時也需要認真思考。

不是每條反饋都要求你照辦,但是,你有必要向反饋者真誠說一聲謝謝。

你和反饋者都必須清楚:對反饋意見的處理完全取決於反饋的接收者。


以上,就是網飛的4A反饋准則。

網飛的管理者花費了大量時間,來幫助員工懂得什麼是正確反饋,什麼是錯誤反饋。

他們用在線文檔詳細解釋了什麼樣的反饋才是最有效的反饋。

他們還設立了培訓計劃,員工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來了解如何給予和接受反饋。

通過這些措施,網飛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坦誠度。

每個人都能及時知道哪裡需要改進,然後馬上調整。

工作越干越出色,公司的業績也因此蒸蒸日上。



最後的話


公開表達意見和反饋,而不是在背後亂嚼舌根。

這讓所有人都能朝著一個目標前進,聚焦於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

這也能大大減少中傷他人的行為,避免公司內部的勾心鬥角。

這,就是網飛的坦誠文化。

看到這里,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

我覺得網飛真的太厲害了。

即時反饋,是獲得進步最有效的辦法。

但是在傳統的職場中,你往往很難獲得即時反饋,越身處高位的人越難。

而越身處高位的人反而越自大,因為以往的成功經驗,讓他越來越以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

也因此,很容易上演一幕又一幕「皇帝的新裝」。

網飛的坦誠文化,完全規避了這種問題。

這也許就是網飛能夠隨機應變、飛速成長的秘密。

『貳』 市值大起小落,Spotify過去一年經歷了什麼

盡管Spotify已經是海外市場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平台,但它仍在以穩定的速度增長擴張。

在全球音樂市場受困於疫情的情況下,Spotify股價一年間上漲了1.5倍以上。 半個月前,Spotify股價達到了自疫情以來的最高點,市值一度接近700億美元。

過去一年,整個流媒體行業都有所增長,並且在愈演愈烈的播客競賽中,Spotify暫時處於領先地位,平台的整體盈利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Spotify在全球擁有1.55億付費用戶,廣告支持的月活用戶增長了30%,年收入達78.8億歐元。

雖然收入不高,但SPOT股票卻是不折不扣的大贏家。在股價曲折的增長中,Spotify的每一個新動作都會引起投資者和市場的迅速反應。

Spotify去年股價走勢

去年4月初,由於居家辦公期間缺少通勤場景,音樂流媒體的使用量大幅下降。平台排名前200的歌曲在美國的播放量減少了16%,投資銀行公司Raymond James將Spotify股票從「強力買入」下調至「市場表現」, 彼時Spotify股價還在122美元左右徘徊。

5月,Spotify市值飆升至300億美元以上,達到近兩年來的最高點。刺激股價快速增長的因素是Spotify宣布全球最大的播客之一《Joe Rogan Experience》將在平台獨家播出,這是一項價值1億美元以上,為期多年的授權協議。上述新聞公布後,Spotify在紐約證交所的股價為169.43美元,摺合市值為315.0億美元。

在隨後的一個多月里,Spotify掀起了播客內容爭奪戰,先後獲得了以DC超級英雄為主要內容的播客、Kim Kardashian與Rothschild Ansaldi共同主持製作的刑事司法內容播客,並且都拿到了獨家授權。

這些消息接二連三公布後,Spotify股價持續攀升。到了6月底,其股價較疫情時期的最低點上漲超158美元,市值接近500億美元。 簡而言之,在獲得多個重量級播客的獨家授權後,Spotify在短短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就將市值提高了兩倍以上。

可以說,去年上半年Spotify股價經歷了疫情初期的觸底反彈後一路上揚,當然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其中幅度較大的兩次回落分別出現在9月份和11月份。

9月初,Spotify斥資1億美元收購的播客《Joe Rogan Experience》在平台正式上線,但在公司審查制度之下,不少有爭議的早期劇集並未遷移至該平台。這讓該播客的資深聽眾開始擔憂,Spotify是否會影響播客內容的編輯自由。此外,蘋果宣布推出捆綁服務Apple One也給Spotify帶來了不少外部競爭壓力,多種因素造成Spotify股價在該月下跌超20%。

而11月份的那次大跌,主要受第三季度業績未能實現盈利預期的影響。自財報公布後,短短三天內Spotify從每股276.14美元跌至231.60美元。但分析師們紛紛看好該公司的長期潛力,將SPOT的股票評級從「持有」變為「買入」,而該股也在兩天後迅速反彈。

Spotify幾乎每次公布財報都伴隨著短暫的股價下跌,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分析師建議長期持有的潛力股。

市值一年翻兩番,投資者看重什麼?

在疫情催化作用下,流媒體在音樂行業占據的份量越來越重,而Spotify也是這波「紅利」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從去年3月初的250多億美元漲至如今接近600億美元,Spotify市值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在這背後,Spotify做對了什麼?又有哪些是投資人和分析師們在意的指標?

從Spotify公司的基本面來看,首先其目前的戰略目標是十分清晰的。 從2019年以來,Daniel Ek就一直在強調他的「全球擴張計劃」和「音頻發展計劃」。

去年以來,Spotify陸續在歐洲13個新市場、85個位於亞洲、非洲、太平洋和加勒比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以及最重要的韓國市場推出。經過這輪擴張後,Spotify的服務范圍覆蓋了全球超170個國家,預計潛在用戶超10億。

而「音頻發展計劃」在過去幾年裡也頗有成效,通過對播客節目、播客廣告技術、播客製作平台等相關公司的收購,Spotify在音頻領域拔得頭籌。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Spotify的平台上共有220萬個播客,同比增長3倍多。第四季度有25%的用戶收聽了播客節目,播客收聽總小時數和該業務的營收都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

盡管兩大計劃都在穩步推進中,但Spotify孱弱的盈利能力一直是投資者最大的擔憂。

從2017年到2020年,Spotify的運營成本從12.27億歐元增加到了23.08億歐元,增長了88.1%。在同一時間段內,Spotify的年收入從40.9億歐元增長至2020年的78.8億歐元,增長了92.6%。從這個角度來看,Spotify運營成本的增長與年度收入的增長幾乎是保持著同樣的幅度。

這些舉措都是因為Daniel Ek認為,對於現階段的Spotify來說,「增長比盈利更重要」。

當然,除了Spotify本身的競爭力,整個音樂流媒體行業和市場目前都處於快速上升階段,大環境利好也是Spotify成長的加速器。

可以看到,音樂流媒體的用戶付費意願上升,並且付費用戶也在持續增長,但是平台之間對於用戶的爭奪也從未停歇。

以如今交戰最激烈的播客領域來看,蘋果是Spotify最大的對手之一。近日,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通過對兩個應用的調查顯示,蘋果播客在美國地區占據了統治地位,因為iPhone在美國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而在歐洲、印度、南美等其他地區,Spotify已經取代了蘋果成為他們最喜歡的播客收聽平台。

蘋果是播客的最早入局者,但在過去兩年裡卻沒有獲得像Spotify這樣的增長。eMarketer的分析師預測,到2023年Spotify的播客收聽人數可能將超過蘋果,達到每月3750萬。

新的一年,Spotify還有哪些可看性?

而在定價方面,早在去年第四季度,Spotify就提高了幾個非核心市場的價格,包括澳大利亞、比利時、瑞士、秘魯和厄瓜多。該公司計劃今年在整個歐洲其他地區和北美提價,並且在澳大利亞等市場進行的初步測試表明,價格上漲對於用戶數量的影響較小。

隨著Spotify向新市場擴張並不斷滲透現有市場,可以預見其用戶群體在2021年將繼續擴大,但管理層對用戶增長的前景仍持保守態度。Spotify管理層普遍認為,去年的疫情已經大幅拉動了用戶需求,因此對於2021年的用戶增長指導出現實質性放緩,利潤率也並未大幅增長僅為23.7%-25.7%。

但即便如此,分析師和投資者依然認為其前景樂觀。英國Guardian基金一直是Spotify股票的長期持有者,去年該基金收益率達到52.21%,其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投資者信中表示,預計到2030年Spotify股票將實現五倍增長。

該基金指出,「音樂曲庫並非商業模式,Spotify未來增長的關鍵是學習Netflix,將變動成本轉變為固定成本。隨著大唱片公司的內容在流媒體市場的收聽份額不斷下降,Spotify可以通過調整其業務模式並創造巨大的運營杠桿,使利潤增長快於支出。」

盡管這一預測可能過於樂觀,但考慮到Spotify在快速增長的流媒體市場中牢牢占據主導優勢,其股票在未來幾年內的價值增長應該值得期待。

商業 | Spotify擴大版圖,推HiFi服務,市場佔有率或將翻番

Spotify將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提供音樂流媒體服務。

商業 | Spotify Q4盈利未達預期,股價應聲下跌

數據好壞參半。

『叄』 谷歌股價是多少

截止至2020/03/17日之前谷歌股價是1119.80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作為市場上曾經最受歡迎的成長型股票組合,FANG股票最近面臨著巨大壓力,但Alphabet似乎卻能獨善其身。具體而言,Facebook、亞馬遜和Netflix股價都相對於自己2019年高點下跌了15%或更多,但與此同時Alphabet的股價僅比自己2019年的最高點下跌了6%

那麼,為什麼在FANG股價紛紛遭遇滑鐵盧之際,Alphabet能夠屹立不倒?分析指出,放眼所有FANG股票,谷歌為投資者提供了最劃算的回報。因此,隨著股票上行動能在過去一個月里遭受明顯阻力,谷歌股票則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考慮到谷歌未來幾年的強勁增長前景,其股價相較於其他大盤股、成長型科技同行而言已經相當便宜。因此,雖然投資者最近一直在質疑許多其他成長型科技股的估值,但他們並沒有質疑谷歌(Alphabet)估值是否存在水分,這一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谷歌股價的相對穩定。

美國知名投資媒體《InvestorPlace》甚至指出,該股如此便宜、增長前景如此健康,因此預測其到2024年股價應沖至2000美元,即在未來五年內上漲近70%。

『肆』 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

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

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微軟在財報中提到,Azure雲服務營收同比增長40%,而上一財季同比增幅為46%,分析師平均預期為43.1%。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

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1

美東時間7月26日盤後,微軟公布截至6月30日的2022財年第四財季財報,第四季度微軟營收為518.7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524.5億美元,同比增長12%,創2020年9月以來最低增速;凈利潤167.4億美元,同比增長2%,同樣也是近兩年增速新低。

微軟稀釋後每股收益(EPS)為2.23美元,同比增長3%,低於分析師預期2.29美元。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這是微軟每股收益自2016年以來首次低於市場預期。

微軟稱,本季度業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部分地區供應鏈中斷、縮減在俄羅斯的業務以及數字廣告市場的動盪。

此前的6月,微軟曾因匯率波動下調業績指引。該公司表示,美元走強意味著微軟在海外的銷售利潤較低,受這一因素影響該季度公司營收減少5.95億美元。

從業務看,微軟的三大業務——雲業務、生產力與商業流程業務和個人電腦業務,營收增速均較上一季度放緩。

微軟的雲業務(Intelligent Cloud),包括Azure公共雲、GitHub和Windows server等伺服器產品,實現營收20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低於華爾街預測的211億美元。其中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長40%,分析師預計的平均增速為43%,而上一季度該部門同比增46%。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本季度Azure合約數達到了1000萬份以上,合約價值10億美元。

生產力和業務流程業務(Pro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收入為166億美元,同比增長13%,而上一季度同比增17%。其中Office商業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Office 365商業收入同比增長15%,Office消費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LinkedIn 收入同比增長26%,Dynamics 365 收入增長 31%, Dynamics 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增長19%。增速均低於上一季度。

個人電腦業務,包括Windows操作系統、廣告、設備和游戲,實現營收143.6億美元,同比上升2%,一季度同比增11%。

此外,在俄烏後,微軟決定收縮在俄羅斯的業務,因此產生1.26億美元的運營支出。

近期數字廣告市場一直處於動盪之中,微軟的廣告業務也受到影響。該公司表示,本季度線上廣告支出減少,導致LinkedIn和其他廣告收入減少超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奈飛(Netflix)本月宣布選擇微軟作為其全球廣告銷售和技術合作夥伴,推出全新的廣告訂閱模式。

為應對經濟衰退,微軟也是「勒緊褲腰帶」的公司之一。此前微軟曾稱,公司將大幅減少空缺職位數量,Azure雲業務和安全軟體部門將放慢招聘速度。微軟表示,本季度業務重組帶來的員工遣散費達到1.13億美元。

盡管經濟形勢嚴峻,微軟仍然重申了三個月前對於2023財年的預測。微軟財務主管艾米·胡德(Amy Hood)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以固定匯率和美元計算,公司營業收入將實現兩位數增長。」

胡德還稱,「在不斷變動的宏觀環境下,我們看到了強勁的需求,並獲得了市場份額,商業預訂量增長25%,微軟雲收入2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在新的財年開始之際,公司將繼續致力於平衡運營與關鍵戰略領域的投資,推動未來的收入增長。」

截至26日美股收盤,微軟跌2.68%,報收251.9美元,盤後漲近4%。

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2

當地時間周二微軟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22財年第四財季財報。財報顯示,微軟第四財季營收518.7億美元,同比增長12%,低於分析師預期的524.4億美元,為2020年9月以來的最低同比增幅;凈利潤為167.4億美元,同比增長2%,調整後每股收益2.23美元,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2.29美元。

財報發布後,微軟股價在紐約股市盤後交易中波動不大。當日微軟股票收跌2.7%至每股251.90美元。今年以來,微軟股價已累計下跌25%,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跌幅約為18%。

按業務劃分,包括Azure雲服務、SQL Server、Windows Server和其他企業服務在內的微軟智能雲部門第四財季營收為20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但仍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11億美元。

微軟在財報中提到,Azure雲服務營收同比增長40%,而上一財季同比增幅為46%,分析師平均預期為43.1%。微軟沒有披露Azure雲服務的具體營收。

包括Office辦公軟體、LinkedIn和Dynamics在內的微軟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第四財季營收為16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3%,略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66.6億美元。但微軟表示,包括Azure雲服務和Office 365訂閱服務在內的微軟面向商業客戶雲服務營收為250億美元,同比增長28%。

包括Windows、Xbox、搜索廣告和Surface在內的個人計算業務第四財季營收為143.6億美元,同比增長2%,與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46.5億美元基本持平。微軟表示,由於搜索量和每次搜索所帶來的營收增長,不包括流量獲取成本在內的搜索和新聞廣告營收增長了18%。即便如此,數字廣告市場整體支出下滑導致微軟搜索、新聞廣告和LinkedIn業務營收減少1億美元。

第四財季微軟向個人電腦設備製造商銷售Windows授權的營收同比下降2%。科技行業研究機構Gartner本月早些時候說,2022年第二季度供應鏈問題導致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12.6%。微軟表示,第二季度部分工廠關閉,以及今年6月份個人電腦市場總體表現不佳,導致微軟向個人電腦設備製造商銷售Windows授權的營收減少3億美元。

微軟第四財季最大的挑戰還是匯率問題。微軟表示,這一因素導致公司當季營收共減少5.95億美元,每股收益減少0.04美元。今年6月份,微軟就以利率波動為由降低了當季營收和利潤預期,稱這將帶來4.6億美元的營收損失。微軟公布的第四財季營收以及未來預期均位於6月份公布營收預期區間的低端。

此外俄烏後,微軟決定停止在俄羅斯市場銷售產品和服務還導致公司產生1.26億美元的運營費用。

最近一段時間微軟還因裁員支付了1.13億美元的遣散費。本月早些時候,微軟表示,公司員工總數有18萬名,裁員比例不到1%,主要影響到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和客戶解決方案等部門。

微軟表示,計劃在本財年結束時增加員工人數。除裁員之外,公司取消了許多空缺職位的既定招聘計劃,並放慢Azure、Windows、Office和安全軟體等部門的招聘速度。上周微軟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招聘限制措施將繼續存在。

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當季宣布,公司員工將獲得加薪,公司推出幫助客戶處理安全事件的服務。

微軟首席財務官阿米·胡德(Amy Hood)在接受采訪時說,排除匯率影響,公司Azure雲服務的同比增長幅度比4月份公布的業績預期低1%。胡德說,盡管如此,公司簽訂的價值超過1億美元和10億美元的Azure合同數量仍創下紀錄。

胡德透露,衡量微軟對企業客戶銷售狀況的.商業預訂量「明顯」好於公司預期,同比增長25%,這表明第四財季企業對微軟軟體的需求依然強勁。胡德說:「我們的大部分業務的商業預訂都是在6月份完成的,比我們想得要好得多。」

但分析師並沒有這么樂觀。投行Cowen分析師德里克·伍德(Derrick Wood)說,在微軟第四財季的最後幾周,需求進一步放緩,因為客戶預計全球經濟可能衰退而紛紛推遲購買行為。

「5月底之後業務增幅進一步放緩,你開始發現客戶購買行為更謹慎、銷售周期更長,」伍德說,這些不利因素對微軟未來業績的影響可能比第四財季業績更大,而且自微軟上月下調業績預期以來,匯率形勢變得更加不利。

微軟第四財季業績不及預期,增速再創新低3

據報道,微軟今日公布了2022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報,營收519億美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167億美元,同比增長2%。雖然總體營收增長,但是微軟兩項核心業務——Windows操作系統和Xbox游戲機——收入卻出現下滑。

Windows授權業務下滑

微軟業績和電腦市場密切相關。全球新冠疫情曾經拉動個人電腦市場。根據高德納的研究報告,最近一個季度的電腦市場出現了大幅下滑,同比跌幅高達13%。這也是9年來最大幅度的下跌,背後的因素包括了地緣政治局勢、通貨膨脹、以及持續的供應鏈緊張。

該季度,微軟的Windows授權業務(即電腦廠商向微軟支付授權費,安裝操作系統)下跌了2%。微軟解釋說,主要原因是企業生產活動暫停以及電腦市場惡化。

微軟投資者關系總監古納夫(Kendra Goodenough)表示,在第四財季中,微軟發現電腦市場疲軟,這也沖擊了公司業績。

在發布財報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微軟首席執行官納德拉表示,雖然上一財季中電腦市場發生了變化,但是電腦發貨量依然高於疫情之前,微軟系統依然在搶占份額。

雖然個人電腦市場疲軟,但是微軟面向企業的Surface平板和電腦硬體業務表現良好。雖然第四財季中微軟並未發布重量級新平板,但是Surface硬體總體收入增長了一成。

古納夫解釋說,從整體需求大環境來說,消費者需求下跌的幅度比較大,但是Surface硬體表現強勁,給出了滿意的成績。

六月份,微軟升級了Surface Laptop Go,配置了英特爾第11代處理器,不過微軟對Surface產品進行重大升級發布需要等到今年秋季。另外,2022年也是Surface業務誕生10周年,因此微軟可能給硬體買家帶來一些驚喜。

在個人電腦市場上,外界都在關注英特爾計劃中的CPU和晶元漲價,以及對電腦市場的沖擊。根據之前的宣布,英特爾今年晚些時候將會對CPU和其他諸多晶元產品(比如Wifi和通信晶元)上調價格。

游戲業務下滑

在Xbox游戲機硬體業務上,微軟第四財季的營收下跌了11%。游戲內容和服務收入則下跌6%。

微軟解釋說,游戲服務收入下跌,主要是因為玩家在線時間減少,微軟官方和第三方游戲的收入減少。據悉,微軟全部的游戲內容收入同比下滑了7%。

古納夫表示,微軟兩年前升級了Xbox游戲機,目前市場依然有很強的需求,但是已經告別了剛剛發布時的火爆時期。

雖然游戲機硬體收入下滑,但是微軟掌門人納德拉強調,在北美地區,微軟在下一代游戲機上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成為市場領導者。而在剛剛結束的2022財年中,Xbox全年獲得162億美元的總收入,創造了歷史最佳成績。

對於2023財年第一財季,微軟預測游戲收入、Xbox內容和服務將繼續下滑。

上一季度,微軟披露Xbox雲游戲服務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000萬人。不過用戶規模還有很大的增長前景,因為微軟目前在雲游戲上只提供了一款免費游戲《堡壘之夜》,以後可能提供更多免費游戲。

周二,納德拉表示,迄今為止已經有400萬人通過雲游戲體驗了《堡壘之夜》,其中100萬人屬於新加入微軟游戲生態的玩家。

周二,微軟並未公布「Xbox Game Pass」(游戲內容會員服務)的最新會員數字,今年一月刷新的數字為2500萬人。

在分析師會議上,微軟並未談論有關斥資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公司交易的進展。這一交易計劃在2023財年結束,微軟也將獲得動視暴雪一系列經典游戲資產。

雲計算繼續高增長

除了游戲和Windows業務之外,微軟的辦公軟體、雲計算和伺服器產品繼續實現了高增長。

Office商用軟體業務和雲服務的營收增長了9%,Office消費者業務增長了9%,「微軟365」消費者業務的會員增長至5970萬人。據悉,微軟仍在採取各種措施,推廣Office會員和企業聊天工具「Teams」。

微軟的伺服器和雲計算服務的營收同比猛增了22%,其中核心的Azure雲計算和其他雲服務營收增長四成之多。

受到廣告業務拉動,白領社交網路LinkedIn繼續成為微軟的增長發動機之一。該業務收入增長了26%(微軟歸因於面向企業推出的人才和市場營銷解決方案)。另外,微軟的搜索、新聞廣告業務增長了15%。

曾調低展望

在財報發布之前的六月份,微軟調低了對第四財季的業績展望,其中一個原因是匯率問題。

目前受到地緣政治和通貨膨脹影響,美元對一系列貨幣出現了升值。這樣,微軟的海外收入如果兌換成為美元,數字將下降。

除了美元升值之外,微軟現在又增加了更多變數,比如上述的電腦市場疲軟,另外隨著美國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廣告主也削減了廣告開支,這將影響到微軟的一些業務。

熱點內容
如何穩妥的炒股 發布:2025-02-12 01:37:03 瀏覽:82
怎麼看股票歷史底部 發布:2025-02-12 01:35:24 瀏覽:48
轉債漲停股票會漲停嗎 發布:2025-02-12 01:34:52 瀏覽:417
員工申請公司人才基金如何寫 發布:2025-02-12 00:28:08 瀏覽:172
理財團如何交易密碼 發布:2025-02-12 00:10:23 瀏覽:699
一個月有過漲停的股票 發布:2025-02-12 00:10:11 瀏覽:116
萬科市值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2-12 00:03:13 瀏覽:209
貨幣放水怎麼打通 發布:2025-02-11 23:58:20 瀏覽:222
台股股票軟體下載 發布:2025-02-11 23:55:03 瀏覽:837
怎麼看kdj線圖圖解數字貨幣 發布:2025-02-11 23:54:56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