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金融股票市值最新排名
⑴ 持有10%質押股權占總股權比例
當前有未解押股票的上市公司為2270家,按現價計算未解押總市值為5.57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8.77%。從板塊分布角度看,主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980家,市值為2.96萬億,佔主板總市值比例6.08%;中小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712家,市值為1.78萬億,佔中小板總市值比例為16.75%;創業板有未解押股票的公司共578家,市值為0.84萬億;占創業板總市值比例為15.95%。相對而言,創業板股權質押壓力相對較小。從行業分布角度,房地產質押比例提升明顯。目前,未解押股票市值排行前五的行業為有房地產(6002.10億元)、醫葯生物(5694.49億元)、化工(4219.98億元)、電子(3427.36億元)、傳媒(3077.36億元),質押市值占行業總市值排名前五的房地產(20.57%)、紡織服裝(17.22%)、農林牧漁(17.18%)、商業貿易(16.79%)、輕工製造(16.35%)。從質押市值在標的總流通市值的佔比角度,高質押相對集中在100億以上市值的公司。A股市場中質押比例小於5%的共有254家,占總公司數的11.19%,質押比例區間為5%-10%、10%-20%、20%-40%的公司數佔比分別為13.13%、23.92%、37.22%,大於40%的公司佔比為14.54%。同時,高未解押股權市值佔比較高的公司相對集中於100億以上的公司,其中質押比例在40%以上的公司占市值100億以上數量比例為20.55%,遠超標准比例14.54%;市值小於100億的公司更傾向於質押較少比例的股權,其質押比例在10%以下的佔48.97%。
⑵ 地產大佬在艱難9月
撰文 / AI 財經 社 李逗
編輯 / 游勇 董雨晴
許家印人生中的很多個幸事,都離不開飯局。
2018年的秋天,許家印在恆大深圳總部攢了一個飯局,邀請了萬科的郁亮、碧桂園的楊國強和融創的孫宏斌共進晚餐。幾個「首富」輕車簡行,沒有了往日的高調和喧囂。
大家都心事重重。郁亮說,萬科不再是房地產公司,把萬科定義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楊國強說,後悔當老大,不再爭銷量第一。
許老闆此時是最適合做東道主的人選。他手裡握著超3000億現金,擁有隨時可以實現的配資、杠桿,資本調度能力龐大。而他的事業版圖不斷展現出更多可能,沒有人能斷言他的能力邊界。
但其他老闆們就不好說了。那個秋天,一股秋意開始橫掃整個地產行業。
剛剛經歷過一輪輿論風暴的楊國強,開始主動降速,土地投資力度減了一半。郁亮不再重點關心房地產,而是張口閉口談起了新興業務;往常以大膽著稱的孫宏斌,罕見地把安全二字掛在口邊,盡管綠燈亮起時還是會忍不住踩上一腳。
這次聚會的前一年(2017),許家印剛剛超越「二馬」登頂中國首富。也是那一年,恆大以3700億銷售額超越萬科,成為宇宙第一房企,激動不已的許家印,企業開會時特地奏響音樂,慶祝了這個 歷史 時刻。
誰又能想到,3年後的今天,用許家印的話說,「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全體恆大員工都經受著從未有過的嚴峻挑戰」。
寒風乍起的2021年,並不是只有許家印一人輸在這個棋局。難,已經成為地產大佬們的常態。進入三季度的9月份里,大佬們已經開始急尋「救護機」,有著區域地位的地產大佬們,寄希望於躲在「大而不倒」的保護傘下,但對於多數大佬來說,他們正在暴雷的邊緣徘徊掙扎。
許家印的私人飛機起飛了,這次據說是許老闆親自北上求援。
左右逢緣的許老闆不僅錢多,朋友也多。他能從河南太康走出來,除了 歷史 機遇,遇到了房地產市場大爆發,也與他本人廣結善緣、長袖善舞有關。2017年,恆大打算在A股借殼上市,融資額1300億元,背後站著數十家頂級投資人和投資機構,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能量。
剛剛進入9月的第一天,恆大又上了熱搜,當天它舉辦了一場「保交樓軍令狀簽署大會」,許家印出席了這場會議。他不僅公開表態,還簽署了官方文件,召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簽約儀式。半天時間里,這個話題在微博實現了半億閱讀。
更細心一些的人還會發現,接下來9月的每個節假日里,許家印都不忘給公眾打一針強心劑。9月10日(教師節),許家印承諾:「我可以一無所有,但恆大財富的投資不能一無所有!」9月22日深夜11點,恆大集團召開「復工復產保交樓」專題會。許家印對參會的4000多名各級領導強調,全力以赴抓好復工復產的重要性。
這是一種戰術性的考量。「這是許家印的高明之處,越是這種時候越高調。」 一位券商人士分析道。頻繁的曝光量,讓許家印的名字如雷貫耳,但在最關鍵的恆大債務的推進上,還在等待許家印解答。
許家印的危機還沒化解前,來自中原大地的地產大佬胡葆森,也罕見地發出了求助信號。
相比王石、潘石屹等地產大佬,胡葆森的名氣並不算大。他面容和善而堅毅,有著豫商的中庸底色,更是被馮侖視為忠厚長者。在地產圈中,他與馮侖、王石共稱為「中國房地產三君子」。但如今,馮侖、王石已經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71歲的胡葆森始終還奮斗在一線。
但在2021年9月中旬,胡葆森開始坐不住了。一份建業地產向河南省政府發出的《救援報告》暴露了他的窘境。報告重點是壓力陳述,在水災和疫情雙重影響下,建業的各項經濟損失逾50億元,懇請政府盡快償還多年來由於各種原因拖欠建業的各類款項逾50億元。
這則救援報告發出後,建業高管們也反復強調,這是河南當地的「萬人助萬企」活動背景下產生的。「目前建業集團多數業態基本恢復到了災前的生產經營狀況。」但你細品,再細品,事情也沒那麼簡單。
胡葆森與許家印都是河南老鄉,但兩人的機遇卻完全不同。1992年,許家印離開家鄉選擇到深圳發展,2008年,當恆大上市受阻時,許家印連續3個月,每周都到香港富豪鄭裕彤家裡打牌,絞盡腦汁地打入了香港富豪圈,獲得了鄭裕彤的家族資金支持。渡過資金危機的許家印,在此後轟轟烈烈地開啟全國化擴張。
而胡葆森卻帶著在香港磨礪10年的地產經驗,返回了家鄉河南。打從創業一開始,胡葆森就堅定了「深耕河南」的決心。與許家印的全國化擴張不同,胡葆森反其道而行之——只堅守河南。胡葆森要向下走,往小里做,一直做到河南的小城鎮。「河南省有1億人口,只要我能佔到10%以上的市場份額,就有干不完的活,賺不完的錢。」胡葆森說道,他自嘲為一個「樸素的狹隘的河南主義者」。
事實證明,往大做有大了的弊端,往小做也有小的好處。剛剛過去的2020年,建業成為河南省第二大納稅大戶,在河南雄霸一方。深耕河南20載,胡葆森成為當之無愧的河南房地產大佬。
但在地產行業的真正寒冬來臨之際,胡葆森需要為建業做好過冬准備。
整個9月,許家印和恆大頻頻上熱搜。但實際上,不只是恆大,地產商的日子都不好過。
中秋節當天,新力地產老闆張園林突然從一個境外投資者群里退出。群內的新力工作人員急忙回應,老闆操作失誤退了群,但靈敏的投資者們很快意識到風向不對,認為張老闆准備躺平、逃債,懷疑新力能否兌付10月份到期的2.5億美元債。
很快,最壞的結果出現了。一天時間內,新力的股價從4元跌到5毛,市值創 歷史 紀錄地蒸發了87%。縱觀港股房地產市場,新力創下了第二次一天跌出超八成股票的紀錄。上一個單日跌破8成的房企,還是2019年時的佳源國際。
張園林的身價也瞬間蒸發近百億港元。一年前,張園林和妻子還以110億元的身家,躋身全球地產富豪榜。
兩年前,一切都不是這番光景。新力控股成為登陸港交所的最年輕內地房企,年僅43歲的張園林成為最年輕的上市房企創始人。他特地換了個新發型,鏡頭里的他,咧著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著的雙眼眯成了一條縫。
與其他地產大佬相比,張園林的發家之路相對「神速」。他2010年創業,短短幾年就在南昌積累大量土地,年銷售額從零到千億只用了十年。
但與許家印、王健林、王石這些熱衷拋頭露面的大佬不同,張園林異常低調,幾乎不接受媒體采訪,也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悶聲發財。曾有業內人形容:「張老闆的低調像其屬相龍一樣,隱介藏形。」但在這位老闆刻意低調的同時,新力卻在房地產行業逐步進入上升期。
不過,形勢轉瞬即逝。這也難怪。張園林走的是黑馬房企們的經典擴張路線:加杠桿、全國化、高周轉,這一套路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股價暴跌前,張園林的日子已經不太舒心了。今年7月,一封網傳的「新力地產老闆求救信」在網上發酵, 這封信聲稱,張園林陷入了一個由5人合夥的金融詐騙圈套,被詐騙團伙誘導借錢,掏空財產。
盡管辟謠了,但不到兩個月,A股還沉浸在中秋假期的歡快氛圍中,在港股上市的新力地產卻被資本爆錘,讓剛剛獲得喘息之機的張園林,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劫難。
張園林想著斷臂求生,甩賣資產,等待白衣騎士,無論如何也能活下去,這已經是他最壞的打算了。
但他低估了當下房企收並購市場的形勢。張園林很缺錢,缺救命錢。早在9月初,市場上有關龍湖收購新力物業的消息,就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但輾轉近一個月,新力物業的買家,遲遲沒有現身。
甚至連融創的孫大膽都不敢輕易出手:「甭管你開什麼價,是沒法收並購的,並購進來500億債消化不了,並購1000億債更要死人了。」
這也怪不得孫宏斌。無論從行業形勢,還是地產監管力度而言,2021都比以往嚴峻太多。2017,曾經陷入債務危機的王健林,還能找到一幫馳援天團幫他渡劫。
那時,只用了短短一個月時間,王健林就搞定了孫宏斌和富力的李思廉,賣掉了200億元的資產,盡管摔了個酒杯,鬧得不是很愉快,但終究是從泥潭中抽出身來。
然而時移勢易,2018年泰禾暴雷了,2019年福晟和華夏幸福沒能挺過去,2021年恆大和藍光走到了懸崖邊上。
退出微信群的張園林,之後再也沒有在朋友圈發聲。不止是他,去年還熱熱鬧鬧的房企收並購市場,今年變得異常安靜。此前熱衷在收並購市場「買買買」的世茂許世壇,到了今年也提出要以「賣家」的身份,出售非核心資產。另一家巨頭萬科也開始變得極為挑剔,考察了藍光、恆大等一眾房企後,又都拒絕了。
人人都在等待白衣騎士,但白衣騎士也得面對現實。三道紅線的金融監管下,大佬們都忙著優化自家的負債數據,手中的余糧早就不多了。在相當一段長時間內,人們很難再見到地產收並購市場的「大玩家」。
甚至曾經的「並購王」孫宏斌,那句「除了我們以外,誰都有可能暴雷」都要食言了,9月24日,網上傳出一封融創紹興分部向當地政府發出的求助信,引發融創美元債下跌。信件內容的首條,赫然列著幾個大字——是紹興目前投資額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大家都火燒眉毛的時候,並購這條路基本無望。地產大佬們環顧四周,發現靠人不如靠己。
剛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富力雙雄」李思廉及張力為公司獻上了一份厚禮,自掏腰包80億元給公司還債。也是同一天,碧桂園服務以不超過100億元的價格,把李思廉及張力口袋裡的富力物業,收入囊中。
熟悉富力雙雄一貫玩法的人都知道,這並不尋常。
李思廉和許家印一樣,都喜愛玩德州撲克。這是一種冒險者的 游戲 ,不僅投資圈愛玩,地產圈也很熱衷。但據說許老闆牌品不好,牌友們對他的印象一直不佳。
賭桌之外,李思廉把這種冒險精神,或多或少用在了商場的賭局中。
在香港長大的李思廉,切身感受到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繁榮的過程,目睹了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等房地產帝國的商業傳奇。這些香港地產前輩們的經驗,成為李思廉日後的經營思路,讓富力有了一個快速成長起來的路徑。
鼎盛之時的富力地產,曾經站在過房企們的山頂。富力曾經是華南五虎之首,就連恆大、碧桂園當年都要喊它一聲大哥,但現在,富力已然被甩到了身後。
富力最近的一次高光時刻在2018年,與萬達達成世紀大交易,花了200億買了萬達的77個酒店。
很多人還記得雙方在發布會前,砍價摔酒杯的事情。事後看來,王健林摔杯子是有道理的,不僅酒店的價值遠超過交易價格,關鍵是發布會的海報都打出去了,再來砍價,換誰都會不爽。
張力後來對這筆交易很滿意:「這筆收購非常好,已經賺了百億」。
靠著萬達的77個酒店資產,富力成為了擁有全球最大豪華酒店的業主,而富力的資產規模也躋身行業前十。但幸福來得快,去得也快。
時間到了2021年,行業風向對富力不甚友好,李思廉及張力的故事開始有了新的方向。3年前的那筆震驚業內的「世紀交易」,並沒有給富力帶來轉機,反倒更多造成了資金上的拖累。今年的年中業績會上,富力也開始盤算著轉讓資產的事宜。
當然,與恆大的負債相比,富力的債務只是小巫見大巫,李思廉尚有騰挪空間。除了物業這張牌,大灣區舊改項目儲備,讓李思廉有著足夠的翻身底氣。
回看這些富豪的際遇和選擇,其中暗合了某種相似性。他們都明白一個不言自明的規則——高投入,賭一把;喘口氣、再投入,再賭一把。乃至更多地產同行,大都是這樣過來的。挺過某個時期後,他們的人生又幸運地變成了金色。
然而,無數個 歷史 故事,商業帝國在巨大勢能聚集資源的同時,又往往會以超越想像的速度潰不成軍。樓起樓塌的故事,在今年的房地產行業上演的格外多。
房地產「夜壺論」的信仰,正在這輪猛烈的調控節奏中逐步瓦解。當然,還會有許多大佬懷念房價魔幻上漲的舊時光,但行業底層邏輯、未來的地產格局都在2021年中悄然改變。那些靠賭的房企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僅僅是一年前,這些地產大佬中的許多人,還被視為房地產企業中的領軍人物。而一年後,他們的夢想、PPT、商業構想都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但行業終歸還是要回到正軌上,房企告別高周轉、高杠桿的「年少輕狂」,將房住不炒作為長期發展目標,在規模與安全上找好自己的平衡。屆時,房地產行業也將迎來更好的「中年時期」。
房企們的求救與自救行動還在進行中,相信在這場危機之後,他們將更加認可安全的重要性,將重心回歸到產品和服務上。
宴會早已曲終人散,矗立在南山區的恆大超級總部,依然如初見那般的新奇和美麗。夜空中,整座大樓如往常一樣的燈火輝煌,這里的歡聲笑語或許還有回來的一天。
⑶ 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國佔了8個,大家怎麼看
毫無疑問,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在當今世界的發展仍然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不過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1990到2020這30年間發生的變化,會更加有意思。
1990年的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有8家日本公司,前7位都是日本公司,幾乎就是日本市值10大公司排名,美國只有兩個公司排進前10,IBM(全球著名的IT企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排在第8,埃克森美孚排在第10.
10年後的200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美國公司佔了7個,日本只是剩下兩個。
又過了10年,2010年全球市值前10大公司中,美國4個,中國有3家公司進入前10,由於石油和金屬礦產價格大幅上漲,中國石油、埃克森美孚、必和必拓、巴西國家石油分別居第1、第2、第7和第9。
2019年最新的全球市值前10大企業,美國有8個,中國兩個。
最後,這個排名的變遷也充分反映了世界經濟格局在30年來的變遷,不得不說,中國在改革開放的40年內迅速的崛起了,小夥伴們,特別是80後們,這是真實發生在自己生活的時代中的事情,生活變好了,國家強大了,感謝這個時代。
2019年美國GDP將達到22萬億美元,中國GDP14萬億美元——世界超大規模的兩個經濟體,世界最具實力的兩個經濟體——各種企業榜單無不體現這兩個國家的超強實力!
以市值為標准,先看看美國十大上市公司vs中國十大上市公司!
全球十大上市公司,嚴格意義上講,現在美國佔7個,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Facebook、伯克希爾、摩根大通——4000億的VISA無法入選!因為除了中國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之外,還有沙烏地阿拉伯的沙特阿美公司市值也是超過VISA!實際上,沙特阿美是世界第一市值!
十大上市公司得出幾點看法:
1. 美國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革命的先驅! 蘋果、微軟是計算機時代即產生的革命先驅,同時,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抓住了機遇。
2.Google和Facebook是PC互聯網時代霸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又是先驅。
3.阿里巴巴和騰訊是中國互聯網時代的先驅,但是,他們除了行業模式先進,市場空間大之外,他們還抓住了移動互聯網,使自己成為除美國公司之外世界互聯網公司之中的霸主。相反,新浪和搜狐雖然也是中國互聯網的先驅,但他們沒有抓住移動互聯網——尤其是搜狐!
4. 時代在前進,產業在變化! 10年前,世界10強包括埃克森美孚、GE、IBM、沃爾瑪,現在,全部退出名單了—— 科技 才是這個時代的主導——而且蘋果、微軟、Google、Facebook、阿里、騰訊還在跑馬圈地,規模還在不斷膨脹。
美國實力當然很強,但是,《財富世界500強》、《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世界上市公司市值1000億美元以上榜單》、《全球企業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榜單》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企業的實力,也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產業的實力。
以《全球企業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名單》為例,這裡面的公司主要都集中在 石化能源 、 汽車 、 電信 、 銀行 、 保險 、 食品 、 商業連鎖 ,但是,中國和美國是兩個例外!
除了韓國三星之外,中國和美國包攬了全部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 科技 公司:
美國:蘋果、微軟、Google、亞馬遜
中國:華為(獨一個)——阿里巴巴營收將近800億美元了,再過2年方可達到1000億美元
中國還有一個行業世界第一——基建——基建狂魔哇(๑ŐдŐ)b
因此,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的公司還包括中國的幾個基建公司——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中鐵!
2019年美國GDP超過22萬億美元,中國GDP14萬億美元——世界超大規模的兩個經濟體,世界最具實力的兩個經濟體——《財富世界500強》、《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世界上市公司市值1000億美元以上榜單》、《全球企業營收超過1000億美元榜單》都反應這兩個國家的超強實力。
這反映出美國的特點:國家大、人口和人才多,經濟發達。
國家大,代表這個國家地理條件多樣化,可以有各種各樣高 科技 公司發揮的空間。比如,研究寒帶、溫帶、熱帶農作物種子的高 科技 公司,都可以找到合適的環境。比如,廣袤的國土,本身就存在對大飛機、互聯網的需求。
人口人才多,代表這個國家擁有高素質的 科技 人才隊伍。人口是基礎,人才是關鍵。任何一個國家,都只有一小部分人是高 科技 人才,更多的人是餐館服務生和計程車司機、建築工人。這樣,就必須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才能支持一定數量的 科技 人才隊伍。
經濟發達,意味著這個國家可以提供 科技 公司成長的優越的環境。比如投融資發達,就醫給高 科技 公司提供啟動資金。
所以,未來世界上如果有能在 科技 領域出現比美國更多大公司的國家,也必須在這些方面有雄厚基礎。
俄羅斯,人口太少,地理環境有所欠缺。印度,地理上有所欠缺,經濟稍差一些。巴西,經濟增長的勢頭比較差,偏愛享樂的民族性格的也是生產大量高 科技 人才的障礙。
唯有中國,才可能在高 科技 領域出現一大批堪比美國同行的偉大公司。
縱觀 歷史 ,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一直都在變化。90年代日本占據8個,之後日本經歷資產泡沫破裂;2000年美國占據7席,經歷了互聯網公司泡沫破裂;2010年比較分化,美國德國中國都有上榜;2019年,美國再次占據8個,這裡面是不是暗含泡沫危險呢?
二戰後,美國有意扶持日本來平衡亞洲的戰略布局。其表現主要為,政治上沒有報復美日戰爭恩怨,相反還釋放了大量戰犯,並迅速組建了日本新政權;經濟上美國大力扶持日本,朝、越戰爭大量訂單促使日本經濟迅速恢復並起飛。
日本戰後的經濟發展脈絡主要是承接美國落後產能,這個過程中幫助日本製造業完成了由模仿到創新的飛躍(這里不得不吐槽那些看不起山寨文化的國人)。日本其強大的民族韌性,硬是把日本製造從勞動密集型向高 科技 型轉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不是很熟悉?)。高性價比的日本製造在世界市場上迅速發跡,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在這個背景下,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猶如添了一雙翅膀一樣超速前行。1970年日本經濟佔世界經濟總量的6%,到了1978年日本經濟總量達到了美國的五成,佔世界生產總值的一成!
日本經濟的崛起,讓扶持他的老大開始不安,對於美國來說日本應該是一個溫順而謙恭的盟友,而不應該是一個平起平坐的對手。美國對日本挖坑其實在1971年就開始了,那一年美日簽署了一個協議(史密斯協議),促成日元升值16%也就是1美元兌換308日元。兩方協定,日後次匯率為基準匯率,上下浮動范圍在2.25%徘徊。協議簽訂當年,日本經濟增長率由10%猛將到了4%,因為日本資源匱乏,這個升值並沒有給日本帶來更深影響(本幣升值利於進口)。
高 科技 的深加工使日本經濟並沒有因為本幣升值而陷入衰退,經過短暫一年的調整後,日本經濟在1972年後繼續回到快速車道。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盈餘國和外債持有國。
日本製造80年代開始滲透到美國本土,日本 汽車 、日本半導體開始蠶食美國製造市場份額。而美國經濟則陷入了滯脹的局面,對外貿易赤字連年擴大,國際收支嚴重失衡。1984年美國貿易赤字達到了1800億美元,佔到其當年生產總值的3.6%,美國經濟出現了惡性循環,與此同時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也在擴大!
這個背景下,簽訂了廣場協議,日本經歷短暫輝煌後跌落神壇。到了2000年,日本的企業估值前十名僅有2家上榜。而美國收割日本經濟後,迅速走出低迷。
1995年後,互聯網的出現顛覆了人類的認知。
當時最流行的一個理念,互聯網將改變世界,這是當時最流行的一個口號。
隨著資本的驅動,以及人們的認知,投資互聯網企業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思想。主要源自傳統企業的投資失去吸引力,那些高成長公司的市盈率達到了高位。如果投資他們,按照價值投資體系,要幾年才能收回成本。(當時普遍市盈率比80年代高了很多倍)
當時的新秀,互聯網則不然。
互聯網企業根本不用考慮市盈率過高的問題,因為這些互聯網企業根本不存在任何盈利。
市盈率的概念是,每股的市場價格除以美股收益。
當時互聯網企業,除了幾個頭部企業,根本不存在盈利的問題。
但是互聯網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概念性強,未來預期強,還有靚麗的故事。
沒有市盈率,如何吸引投資者介入呢?
這並不能難道華爾街精英,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冥思苦想,發明了一個指導標准,市銷率。
所謂市銷率,就是每股市場價格與每股銷售收入之比。
但是,一些互聯網企業根本還在概念之中,沒有銷售收入怎麼辦?
華爾街經營再次鬧洞大開,發明了代表未來銷售的名次,那就是每股市價點擊之比。
也就是說,現在沒有銷售不重要,每一個點擊都代表了未來的預期銷售。消費者點擊的越高,互聯網企業未來收入的可能越大。
在一系列的打包中,投資者開始注意財富機會,你們看互聯網企業股價漲幅,買入的都賺錢了。
在互聯網改變世界的噱頭下,美股互聯網概念旱地拔蔥,股價飆升!
股價是因為買盤多而上漲,越漲跟風的越多,泡沫就在這種不合理邏輯下吹大。
2000年後,美股互聯網泡沫破裂。這里體現了價值投資的優勢,互聯網企業大多數退市,參與者最多的虧損100%,而成長股享受了下跌,但是公司還在。
當年活躍在互聯網風口的企業,目前已經消失殆盡!
互聯網改變了世界,至今我們還在享受 科技 帶來的變化。
只是當年參與互聯網紅利的企業,賺足人類貪婪的現金後,進入一個荒草的墳墓。
現在墳頭上的草,估計已經很長了,可憐的甚至連個墓碑都沒有。
過節的時候,也沒有人去上個墳,去敘述下今天的場面。
2010年美國經歷次貸危機後,出現了前十大市值公司分化的場面。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而日本已經在那場泡沫破裂中損失慘重,形成了中國、美國、歐洲三足鼎立的局面。2019年的市值排名中,美國再次奪魁!主要是 科技 類公司占據要塞。
按照 歷史 規律,一旦一個國家集中出現市值8名以上,經濟泡沫將會到來。這是美國經濟危機的前兆嗎?我們拭目以待!
2019年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國佔了8個,還有兩個是中國的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我國十占其二,也不錯的!而在2007年中國股市6124點的時候,工行還問鼎過寶座的,那時候也是宇宙行之稱,後來中石油上市,市值寶座位置才又移交。
歷史 上前三大市值公司,第一為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那時候確實是巨無霸的公司,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而位居第二的是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位居第三的是英國的南海公司,可是這兩家公司卻是名副其實的騙子公司。泡沫去掉後,剩下一地雞毛。是不是讓你想起中石油!對中石油也曾經進過 歷史 上前五大市值公司,當時換算超過萬億美元,按如今估計在2萬億美金市值左右了。可是現在呢?二級市場還不是讓投資者虧損累累!
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等等都是巨無霸,他們的研發為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電商的崛起改變了傳統的市場交易行為,成就了阿里巴巴、亞馬遜等。
2008年低谷6469點後如今將近3萬點高空,自然市值也是大幅飆升。而A股十年來還是原地踏步3000點不動,市值的增長主要依靠新股的上市,也就是股民笑談的只是橫長而沒豎向增長。
總之,市值前十的位置也是不斷更替的。公司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生產力是不斷朝前發展的。期待中國出現更多的大市值公司,出現更多的好公司!
美國企業引領世界 科技 革命大步向前。
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中,美國獨佔了8個。美國依然在計算機技術,軟體設計,生物制葯乃至金融和能源行業引領世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另外兩家來自我國的阿里和騰訊,主要是因為依靠的是國內較為封閉而龐大的市場,才勉強擠進了前十。
我們再來看看未來的人工智慧和探空 探索 等領域,美國的波士頓動力和space x公司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技術突破。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十年,美國企業仍將引領人類的 科技 進步。
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美國佔了8個,大家怎麼看?
最近我看到了全球市值排行榜,確實在前十大公司裡面,美國佔了8個。我覺得這是過去20年裡長牛,以及 科技 大發展的結果,今天發生的事情,其實是上世紀美國推行 科技 主導的國策有關系。 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一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美國在過去20年裡主導了 科技 大發展,成就了跨國性的 科技 企業 。我們常說美國過去20年裡主導了軍事大發展,主導了 科技 大發展,在這場大改變中,自然成就了 科技 大企業的發展,FANNG成全球知名的跨國企業。
其次、美國過去20年 科技 發展, 科技 類公司推動美股走出長牛市,吸引全球資金投資 。 科技 類公司的贏家通吃的特性,讓美國 科技 企業逐漸成長為全球知名的獨角獸企業。隨著國家資金的推動,也造就了美股20年長牛市。
最後、中國占據了其他2席,也說明了中國慢慢進入了國家視野,未來美股的席位有所減少會是大勢所趨 。 當下隨著中國 科技 企業的發展,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航母級企業,慢慢有了進行全球競爭的能力。必須帶領中國 科技 企業的跨國發展之旅。
總之、全球資金是非常敏感 的,逐利的,隨著中國的GDP穩定中速發展,以及5G賽道的大發展,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美股的 科技 公司會在這場角逐中,慢慢會敗下陣來。畢竟今天的成功是建立在過去的基礎之上的。而當下中國的基礎設施的發展,給了 科技 類公司更大的空間,可以預見的是十年之後,中國的 科技 企業將會有更多的入榜機會。
《日經亞洲評論》編制了一份截至2019年12月20日的全球公司的市值榜單。與樓主的觀點略有差別、美國占據了7家,中國兩家,沙烏地阿拉伯一家,但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屬於石油行業。
從上表可以看出,美國大市值公司主要集中於電子、互聯網、 科技 行業,像智能手機的蘋果, 科技 公司的微軟,互聯網的臉書和谷歌、亞馬遜,谷歌的安卓系統是手機使用最普遍的系統之一,金融業的摩根大通,哈撒韋公司屬於投資公司,
從美國排名居前的 科技 公司來看,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在世界還是很有競爭力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後,通過徹底的出清,國家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那就是以蘋果為代表的消費電子,以微軟為代表的雲計算,以臉書為代表的社交平台,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子商務,都成為了世界的翹楚,特別是蘋果帶動了一大波的產業鏈發展,微軟的雲計算引領了世界大數據和雲計算熱潮,成為帶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就目前美國 科技 實力而言,還是最先進的,像晶元半導體技術就是世界最先進的產業之一,一個制裁就讓某通信公司陷入困境,只能接受美國苛刻的條件,付出沉重的代價,
美國 科技 公司成為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與美國三大股指不斷創 歷史 新高不無關系,股指漲不停,股價漲不停,形成巨大財富效應,讓投資者獲得巨大投資收益,轉化為消費新動力,而美國又是一個消費型 社會 ,股市與經濟發展就得到相互促進,股市上漲消費增加,進一步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刺激美國股市不斷上漲,投資者得到更多投資收入,用於更多的消費,
A股如果也能像美國股市一樣創新高,也帶來幾十萬億元的市值增加,讓投資者獲得巨大收益,可用於消費,對經濟增長是大有裨益的,可是股指在牛市聲音中再度跌破3000點,留給投資者更多的傷心和失望。
一個企業的市值在世界范圍內排名靠前,也說明該企業在世界范圍內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力,當一個國家這種企業多了以後,在一定程度上面也表明該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畢竟一個相對實力較弱的國家,想要誕生巨無霸企業難度不是一般地大。
據數據顯示,在1990年的時候,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別是日本電信電話、東京三菱銀行、日本興業銀行、三井住友銀行、豐田 汽車 、日本富士銀行、日本第一勸業銀行、IBM、日本聯合銀行與埃克森美孚(排名分先後)。
從上述名單可以看出來,大多都是日本的企業,來到了八家,剩下的兩家是美國的IBM與埃克森美孚。30年前,市值排名前列的絕大多數都是銀行,其他產業與金融銀行業比起來還是有一些差距。
到了2019年,榜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值排名前十的依次是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臉書、伯克希爾哈撒韋、阿里巴巴、騰訊、強生與JP摩根(單一股票市場市值)。前段時間上市的沙特阿美因為上市時間較短,暫時沒有將它收錄進去。30年後,日企無一上榜,我國倒是有兩家企業上榜了。
30年前,日企可以說是風光無兩,前十獨佔八席,如今前十日企無一上榜,除了可以看到競爭激烈以外,從這份榜單變遷史中還能看出哪些信息呢?
新興產業的崛起。1990年,上榜的十家企業當中有6家銀行,金融業或許是當時最穩定,賺錢效應最強的行業。到了2019年,市值前十名當中(單一股票市場的市值),僅有JP摩根這一家銀行。互聯網與高 科技 企業開始霸榜。
當然並不是說金融業現在不行了,事實上銀行業仍是目前最賺錢的行業之一,但是目前金融市場已經相對穩定,盈利點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高端 科技 與人工智慧是當前世界不少國家大力發展的行業,這些企業生命力強,可能目前帶來的效益不是很多,但卻是未來發展必須要攻下來的陣地,是當前這個時代主要的風口企業。
美國在 科技 這一塊毫無疑問優勢是比較大的,這也是美國在30年後的今天巨無霸企業完全壓制其它國家的主要原因。我國雖然目前還比不上美國,但是從 歷史 變化的情況來看,我國的潛力不容小覷,正在大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美國佔8個這個很正常呀,你想想美國Gdp佔全球多少,他是排名第一,那他的公司排名前10裡面佔8個,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說明他經濟非常發達。
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經濟非常發達,如果他公司排名不靠前,他能經濟發達嗎?
要想國家強大,你首先經濟要發達,經濟強大了,你才有更多的錢去發展更好的經濟去做研發,不然你連錢都沒有,你如何去支撐去研發?…
而如果你一個國家連經濟都不發達,那你如何保障自己國家強大呢,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在經濟上根本沒有話語權,所以美國前十大的公司裡面佔8個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當某一天如果我們中國是世界經濟第一,那麼前十大裡面佔8個,我覺得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⑷ 軍工龍頭股排名前十名
排名前十的軍工股票龍頭股分別是:
中航西飛A股的代碼為000768,股票的發行方是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1997年6月26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892.6億元。
中航機電A股的代碼為002013,股票的發行方是中航工業機電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2004年7月5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613.4億元。
中航光電A股的代碼為002179,股票的發行方是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2007年11月1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1022億元。
中航科工A股的代碼為02357,股票的發行方是中國航空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2003年10月3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391.74億元。
中航沈飛A股的代碼為600760,股票的發行方是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1996年6月4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1482億元。
航發動力A股的代碼為600893,股票的發行方是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1996年4月8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1564億元。
航發控制A股的代碼為000783,股票的發行方是中國航發動力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1997年6月2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364億元。
火炬電子A股的代碼為603678,股票的發行方是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2007年12月2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341.7億元。
光威復材A股的代碼為300699,股票的發行方是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1992年2月5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385.8億元。
航天彩虹A股的代碼為002389,股票的發行方是航天彩虹無人機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2001年11月30日在A股上市。目前的總市值為211.6億元。
⑸ 中證500包含哪些方面的股票謝謝
序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1.300116 堅瑞沃能
2.600687 剛泰控股
3.600143金發科技
4.603569長久物流
5.002011盾安環境
6.002155湖南黃金
7.601128常熟銀行
8.600499科達潔能
9.600312平高電氣
10.002118紫鑫葯業
...
中證500包含了電氣機械,金融服務,電子設備,塑膠塑料,通用設備,金屬采造等多方面股票。
(5)新力金融股票市值最新排名擴展閱讀
中證500指數簡介:
中證500指數是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所開發的指數中的一種,其樣本空間內股票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即總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後,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0隻股票組成,綜合反映中國A股市場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價格表現。
為反映市場上不同規模特徵股票的整體表現,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滬深300指數為基礎,構建了包括大盤、中盤、小盤、大中盤、中小盤和大中小盤指數在內的規模指數體系,為市場提供豐富的分析工具和業績基準,為指數產品和其他指數的研究開發奠定基礎。
中證500指數又稱中證小盤500指數(CSI Smallcap 500 index),簡稱中證500(CSI 500),上海行情代碼為000905,深圳行情代碼為399905。
中證500、中證700和中證800的基日點,為2004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0。
⑹ 抗原檢測龍頭股排名
新冠檢測龍頭股一覽:
1、壘知集團002398:9月16日壘知集團晚間復盤消息,7日內股價上漲5.08%,今年來漲幅下跌-16.29%,最新報6.69元,漲3.4%,市值為48.2億元。
參股公司廈門奧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3%)的稀土納米熒光免疫分析儀及基於稀土納米探針的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即時檢測試劑盒獲得歐盟CE認證。
2、美年健康002044:9月16日晚間復盤短訊,美年健康今日股價15點漲2.3%,報價8.01元,市值達到313.53億。
20年4月披露,公司針對復工抗疫篩查工作,已推出兩款方案,其中「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方案」是以病毒核酸檢測為主要項目,此外,阿里健康聯合美年大健康天貓旗艦店上線的「核酸檢測」服務屬實。
3、千紅制葯002550:9月16日消息,千紅制葯開盤報價4.37元,收盤於4.43元,漲1.61%。當日最高價4.53元,最低達4.35元,總市值56.7億。
千紅制葯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晶紅生科專業從事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與生產,目前自主開發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已經登上商務部防疫物資出口白名單並開始銷售。此外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與用於判斷新冠疫苗接種有效性的融合抗體檢測試劑也正在開發過程中。
4、安科生物300009:9月16日消息,安科生物開盤報價12.28元,收盤於12.51元。3日內股價下跌1.2%,總市值為204.97億元。
注意:龍頭股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龍頭股的地位通常只能維持一段時間。龍頭股是指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會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的漲跌起到引導和示範的作用。
⑺ 同花順創業板排名有先後么
同花順創業板排名是有先後的,創業板上市排名
打開炒股軟體,打開創業板股票,點擊欄目上方總市值一下就是按總市值由大到小的排序,再點擊第二下就是按總市值由小到大的排序[微笑]
創業板上市排名前十
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在中國的創業板上市的股票代碼都是300開頭的,創業板是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和發展的途徑。在創業板上市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不少中小企業由於成立時間短、業績不突出,但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因此在創業板上市是推動中小企業的成長。
創業板的主要的作用有:
1、滿足了自主創新的融資需要,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的瓶頸。
2、為創新提供了激勵制度。
3、為創新企業建立了優勝劣汰的制度,讓創新的整體效率提高了不少。
創業板ipo排名
1、樂視網(300104)
不管你喜不喜歡,你可以罵賈老闆吹牛講故事,但多年來,它已經確立了創業板老大哥的地位。它通常被用作觀望創業板指數的風向標。如果破裂,創業板指數想漲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如果能夠單邊上漲,將對創業板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其市值雖然不是創業板第一股,但在影響力、股票活躍度、資本關注度等方面均排名第一,這是無可爭議的。
2、東方財富(300059)
創業板市值第三,是互聯網金融的龍頭股票之一。近兩三年來,創業板常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可以拯救的指數」,說明互聯網金融對創業板的影響很大。它的一舉一動對互聯網金融和創業板都有很大的影響。從市值和資本關注度來看,它排在同花順之前的第二位。
創業板擬上市企業排名
易方達創業板ETF,基金代碼159915 易方達龍寶貨幣市場基金是易方達發行的,基金創業板就是指創業板基金,是用來投資創業板指數的基金。創業板是我國股票市場的第二板塊,又被稱為第二股票交易市場,其在上市方面實行注冊制,上市門檻相對主板更低、上市標准更加豐富,交易制度也要比主板更靈活。
創業板 市值排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791家,總市值6.13萬億,平均市盈率47.01倍。
2019年,創業板股票累計成交額23.16萬億,同比增長45.79%。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市場上市的創業型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1]創業板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以「300」開頭。
創業板市值排名前十
目前,創業板有729隻股票,其中總市值最大的寧德時代達1560多億,而最小的金亞科技不足8億。下表為總市值排名靠前的部分創業板股票:
創業板上市排名怎麼查詢
1 寧德時代,特斯拉概念,鋰電池龍頭,總市值3785.20億
2 邁瑞醫療,國內醫療器械領域龍頭,總市值3637.23億
3 愛爾眼科,國內眼科領域龍頭,總市值1773.96億
4 智飛生物,國內生物疫苗領域龍頭,總市值1598.40億
5 東方財富,國內金融科技領域龍頭,總市值1545.66億
6 溫氏股份,國內生豬養殖企業龍頭,總市值1395.86億
7 芒果超媒,國內視頻游戲領域龍頭,總市值1119.86億
8 藍思科技,國內消費電子領域龍頭,總市值1118.32億
9 康泰生物,國內生物疫苗領域龍頭,總市值1033.62億
10 沃森生物,國內生物疫苗領域龍頭,總市值825.14億
11 億緯鋰能,國內鋰電池領域龍頭,總市值816.78億
創業板最新排名
不包括,創業板股票是單獨的板塊,創業板股票得股票年齡達到兩年才有機會購買創業板股票,我國A股中有6000多支股票,創業板有2000多支,中證1000是除開深圳和上海交易所的排名靠前的300支股票,排名前面的1000支股票構成的指數基金。
創業板上市排名前十名
邵陽市4家上市公司:雙清區2家、新邵縣1家、邵陽縣1家;
2022年,邵陽維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募集資金2.5億元,我市實現上市「破零」,迎來第一家本土上市公司。
華銳精密、愛威科技、鐵建重工、華菱線纜、華納葯廠、長遠鋰科、時代電氣、麗臣實業、華瓷股份、 邵陽 液壓、可孚醫療、達嘉維康、恆光股份、五新隧裝、德眾汽車。
創業板股票排名
中證1000板塊股票是選擇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之外規模偏小且流動性好的1000隻股票組成。包含滬深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和科創板股票。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專門為無法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發展空間。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以「30」開頭。
⑻ 中概股大漲,下周看好這些
本周滬深股市先抑後揚,超級逆轉,周內深「V」反轉,成交量環比上周放大1300億,達到5.55萬億,市場人氣回升,賺錢效應膨脹。具體看:全周以周三中午為分水嶺,前半時段連續「跳水」低開下跌,後半周強勢逆轉,成長周期、價值股輪番表演。全周上證指數下跌1.77%,深成指下跌0.95%,創業板指數上漲1.81%,科創50指數下跌1.45%。
北上資金凈賣出了166.95億,滬股通凈賣出73.44億,深股通凈賣出93.51億,這意味著外資目前仍舊持謹慎態度。而外資盡管在A股的成交金額,市值佔比並不大,但是其對投資者心理暗示作用極強,具有很強的導向意義。
題材上,周期類、低估值類板塊領跌,而消費類和漲幅滯後板塊、調整較為充分的成長賽道回歸市場,這或許意味著「穩增長」邏輯在外部沖突催化下的加速階段已成為過去式,後市邏輯或以年報為支撐,結合行業景氣度展開。
所以,小結一句話: 目前市場中期趨勢大概率逆轉,再度單邊下跌概率極小;短期更像是超跌反彈,而反彈的火力並不集中,共識有待進一步磨合;壓抑的反彈量能集中爆發之後,市場大概率是要再度回落,反復震盪,尋找確認市場底
......
此外,本周末我覺得最讓大家覺得興奮的事情是,中概股集體性大漲, A50期貨大漲,納斯達克中國金融指數更是大漲7.5%,雖然說周末降息降準的預期落空,但各種消息面的刺激,也或將對下周A股市場出現高開的格局。滴滴大漲超過50%,美股中概股的接連大漲有背後的預期,中概股的繼續大漲,有利於A50的上漲、恆生 科技 股的繼續反彈,有利於A股外資由凈流出轉為凈流入狀態。
周五午後金融和地產產業鏈出現較大程度的反彈,是指數上漲的主要推手。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萬科等大漲,保利漲停。不過每次出現這種局面的時候,其他方向都是被吸金的比較明顯,因為大家對於這些的反彈並沒有什麼意思,而且市場時將這些當作方向指標,尤其是在縮量的情況下。
至於醫葯(新冠)方向,金融委會議之後,風向變了,各方面都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疫情防控其實也在變,普及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加快國產特效葯研發,引進輝瑞特效葯等,這些都是新方向。所以,對於後邊,輝瑞等相關的概念可能不是那麼香了,如這幾日之前大漲的幾只特效葯已經不怎麼大漲了,而國產特效葯明顯正飛舞中。
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再迎利好,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意見》全文共九方面31條舉措,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除了利好原本已經活躍的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概念股,浙江建投、杭州園林等,還利好金融 科技 概念股,新力金融、海聯金匯等。明天浙江板塊是預期一致高開回落,還是繼續走強,前排一字需要看,畢竟弱勢下,如果直接封殺溢價,那麼後續接力吃面就是常態,所以還是建議觀望為主。
節能建材這條線是本周後半周開始炒作的,主要是受到《「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這個利好加持,從周五的資金走向來看,下周還有持續發酵的機會,這條線涉及的公司比較多,好的核心品種都走出了連板,這條線大家要高度重視。
為了做好鋰資源產品保供穩價工作,這次拿著鋰礦股的,也不用太過緊張!不是約談,而是討論。主要是下游現在確實吃不消,有廠商生產一輛就虧1萬塊,其它主流新能源車廠商像特斯拉、小鵬等也只能提價了!要想整個新能源產業鏈 健康 發展,鋰礦不能再漲價了,接下來應該是緩慢地下跌。這么一來,對上游鋰礦帶來一定利空,但是對中游鋰電池和下游新能源車來說就是利好了。
總之,市場也說了多次,別老是指數怎樣怎樣的,重點還是方向,市場股票這么多了,大多數又會是沒有資金關注的方向,所以實際點,或者說就是投機。 目前來說,還是以幾大重點方向醫葯、基建、數字經濟為主。踏好節奏、低吸就行
......
⑼ 有關供銷社的股票有哪些
供銷社股票有哪些?國內a股市場共有11傢具有供銷合作社概念的上市公司,上海a股5家,深圳a股7家。下面就是供銷社12隻股票的相關內容:
1.格林美股票流通市值為38141535000.00元,近幾年漲跌39.72%。與公司供銷社合作。
2.【中再資環(600217)】股票流通市值7054391700.00元,近幾年漲跌-11.50%。實際控制人是供銷總社。
3.輝隆股份股票流通市值6619947500.00元,近幾年漲跌47.82%。它是中國供銷社系統第一家上市公司,將極大受益於供銷社改革文件的出台。
4.【永新股份(002014)】股票流通市值4883856700.00元,近幾年漲跌11.72%。公司主要從事塑料彩印復合軟包裝業務,有優質客戶群的塑料軟包裝龍頭。因為良好的產品質量和卓越的服務,和很多的知名客戶有十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行業中具有領先的地位。
5.【新力金融(600318)】股票流通市值397317070.00元,近幾年漲跌25.08%。安徽省供銷合作總社是新力金融的實際控制人
6.【亞鉀國際(000893)】股票流通市值3350639100.00元,近幾年漲跌34.57%。2015年7月,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經證監會批准,2015年3月,公司調整固定收益計劃:擬以10.44元/股的固定價格向包括中農集團在內的10家對象購買中農國際100%股權,以拓展鉀肥業務。根據數據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社100%的股權股份。中農集團是供銷總公司一級企業,是專業經營化肥、農葯、農膜、種子、農機工具等農業生產資料,集生產、經銷、服務於一體的國家大型企業集團。
7.新野紡織股票流通市值2862891600.00元,近年來漲跌2.33%。新野紡織有限公司,它的主要業務就是生產經營純棉紗線、滌棉紗、線、布、色織布、毛巾、床單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