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股票股價模型分別計算
Ⅰ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名詞解釋 (共14章)這個網址上全有
第1章
1.財務:財務泛指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它體現
著企業和各方面的經濟關系。
2.財務活動:是指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即籌集、運用和分配資金的活動。
3.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在組織資金運動過程中與有關各方所發生的經濟利益關系。
4.財務管理:是指基於企業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它是利用
價值形式對企業再生產過程進行的管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
作。
5.公司價值:是指公司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即股票與負債市場價值之和。
6.代理問題:是指在執行契約之前或在執行契約過程中,代理人有意選擇違背契約的行為。
7.金融市場:是指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雙方通過金融工具進行交易的場所。
8.拍賣方式:是以拍賣方式組織的金融市場。這種方式所確定的買賣成交價格是通過公開競價
形式形成的。
9.櫃台方式:又稱店頭交易,通過交易網路組織的金融市場,其中證券交易所是最重要的交易
中介。這種方式所確定的買賣成交價格不是通過競價方式實現的,而是由證券交易所根據市場
行情和供求關系自行確定的。
10.金融市場利率:它是資金使用權的價格,即借貸資金的價格。
11. 純利率:又稱真實利率,是指通貨膨脹為零時,無風險證券的平均利率。通常把無通貨膨脹
情況下的國庫券利率視為純利率。
12.違約風險:是指借款人無法按時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而給投資人帶來的風險。違約風險的大
小與借款人信用等級的高低成反比。
13.變現力:是指某項資產迅速轉化為現金的可能性。
14.到期風險:是指因到期期間長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變化的風險。
15.再投資風險:是指由於利率下降,使購買短期債券的投資者於債券到期時,找不到獲利較高
的投資機會而發生的風險。
第2章
16.貨幣時間價值:是指貨幣在周轉使用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價值增值。
17.現值:又稱為本金,是指一個或多個發生在未來的現金流量相當於現在時刻的價值。
18.終值:又稱為本利和,是指一個或多個現在或即將發生的現金流量相當於未來某一時刻的價
值。
19.復利:它是指在一定期間按一定利率將本金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即「利滾利」。
20.年金: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隔相同的時間發生相同數額的系列收復款項。如折舊、租金、利
息、保險金等。
21.普通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2.先付年金:又稱為預付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期初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3.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發生在第二期,或第三期,或第四期,……的
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
24.永續年金是指無限期支付的年金,永續年金沒有終止的時間,即沒有終值。
25.償債基金:是指為了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時點清償某筆債務或積聚一定數額的資金而必須分次
等額提取的存款准備金。
26.資本回收額:是指在給定的年限內等額回收或清償初始投入的資本或所欠的債務,這里的等
額款項為年資本回收額。
27.風險:是指事件本身的不確定性,或某一不利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財務管理中的風險通常是
指由於企業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而影響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
28.經營風險:是指由於生產經營上的原因給企業的利潤額或利潤率帶來的不確定性。
29.投資風險:它也是一種經營風險,通常指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
30.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於籌措資金上的原因而 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它源於
企業資金利潤率與借入資金利息率差額上的不確定因素和借入資金對自有資金比例的大小。
31.隨機變數: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事件在相同的條件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
32.概率:是用來表示隨機事件發生可能性大小的數值。
33.期望值:是指隨機變數以其相應概率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值。
34.方差:它是反映隨機變數與期望值之間離散程度的數值。
35.標准差:也稱均方差,它也反映隨機變數與期望值之間的離散程度,是方差的平方根。
36.標准離差率:是指標准差與期望值的比率。
37.無差別曲線:它是這樣一簇曲線,同一無差別曲線上的每一點的效用期望值是相同的,
而每一條位於其左上方的無差別曲線上的任何投資點都優於右下方無差別曲線上的任何投資
點。
38.投資組合:是指由一種以上證券或資產構成的集合。一般泛指證券的投資組合。
39.協方差:是用來反映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的線性相關程度的指標。
40.相關系數:是用來反映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相對數。
41.不可分散風險:又稱系統風險或稱市場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市場上所有證券帶來經濟損
失的可能性。
42.可分散風險:又稱非系統風險或稱公司特有風險,它是指某些因素給個別證券帶來經濟
損失的可能性。非系統風險與公司相關。它是由個別公司的一些重要事件引起的。
43.β系數:是不可分散風險的指數,用來反映個別證券收益率的變動對於市場組合收益率變動
的敏感性。利用它可以衡量不可分散風險的程度。
44.資本資產定價模式:它是在一些基本假設的基礎上得出的用來揭示多樣化投資組合中資產的
風險與所要求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
希望採納
Ⅱ 謝謝您的答案
這個是要算兩種股票的現值,然後和現在的市場價做比較
A股票是股利固定增長模型,用公式P0=D1/(K-G)其中D1是第一年的股利,K就是必要報酬率,G就是股利的固定增長率,代入得P0=0.45*(1+8*)/(12%-8%)=12.15元
B股票是股利零增長也就是固定股利模型,用公式P0=D1/K 代入得P0=0.8/12%=6.67元
所以比較下來A股票的價值大於市場價,投資A股票。
希望對你有幫助,那種公式是現成的,推導過程有點煩,你如果考試的話,記住就可以了。
Ⅲ 求:利用股票估價模型,計算A、B公司股票價值
股票估價與債券估價具有不同的特點。
債券有確定的未來收入現金流。這些現金流包括: 票
息收入和本金收入。無論票息收入還是本金都有確定發生
的時間和大小。因此債券的估價可以完全遵循折現現金流
法。
一般來講, 股票收入也包括兩部分: 股利收入和出售
時的售價。因此, 理論上股票估價也可以採用折現現金流
法, 即求一系列的股利和將來出售股票時售價的現值。
但是, 股利和將來出售股票時的售價都是不確定的,
也是很難估計的。因此, 股票估價很難用折現現金流法來
完成。事實上, 目前理論上還沒有一個准確估計股票價值
的模型問世。
不過, 在對股利做出一些假設的前提下, 我們仍然可
以遵循折現現金流法的思想去嘗試股票價值的估計。
本文在MATLAB 編程環境中建立了股票估價的兩階段和三階段模型, 並用具體的實例驗證了模型的正
確性和廣泛適應性; 最後, 使用兩階段模型進行了股票價值對初始股利、所要求的最低回報率、高速增長期以及股利
增長率的敏感性分析, 得出了股票價值對最低回報率和股利增長率最為敏感的結論。這些分析對投資決策具有一定
的參考價值。
具體模型參考:www.xxpie.cn
Ⅳ 股票估價的股票估價的模型
股票估價的基本模型
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值
估價
R——投資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
Dt——第t期的預計股利
n——預計股票的持有期數
零增長股票的估價模型
零成長股是指發行公司每年支付的每股股利額相等,也就是假設每年每股股利增長率為零。每股股利額表現為永續年金形式。零成長股估價模型為:
股票價值=D/Rs
例:某公司股票預計每年每股股利為1.8元,市場利率為10%,則該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為:
股票價值=1.8/10%=18元
若購入價格為16元,因此在不考慮風險的前提下,投資該股票是可行的
二、不變增長模型
(1)一般形式。如果我們假設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增長,那 么就會建立不變增長模型。 [例]假如去年某公司支付每股股利為 1.80 元,預計在未來日子 里該公司股票的股利按每年 5%的速率增長。因此,預期下一年股利 為 1.80×(1 十 0.05)=1.89 元。假定必要收益率是 11%,該公司的 股票等於 1. 80×[(1 十 0. 05)/(0.11—0. 05)]=1. 89/(0. 11—0. 05) =31.50 元。而當今每股股票價格是 40 元,因此,股票被高估 8.50 元,建議當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出售該股票。
(2)與零增長模型的關系。零增長模型實際上是不變增長模型的 一個特例。特別是,假定增長率合等於零,股利將永遠按固定數量支 付,這時,不變增長模型就是零增長模型。 從這兩種模型來看, 雖然不變增長的假設比零增長的假設有較小 的應用限制,但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變增 長模型卻是多元增長模型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型極為重要。
三、多元增長模型 多元增長模型是最普遍被用來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貼現現 金流模型。這一模型假設股利的變動在一段時間內並沒有特定的 模式可以預測,在此段時間以後,股利按不變增長模型進行變動。因 此,股利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包括在股利無規則變化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 第二部分 包括從時點 T 來看的股利不變增長率變動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 值。因此,該種股票在時間點的價值(VT)可通過不變增長模型的方程 求出
[例]假定 A 公司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為 0.75 元,下一年預期支 付的每股票利為 2 元,因而再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 3 元,即 從 T=2 時, 預期在未來無限時期, 股利按每年 10%的速度增長, 即 0:,Dz(1 十 0.10)=3×1.1=3.3 元。假定該公司的必要收益 率為 15%,可按下面式子分別計算 V7—和認 t。該價格與目前每股 股票價格 55 元相比較,似乎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即該股票沒有被 錯誤定價。
(2)內部收益率。零增長模型和不變增長模型都有一個簡單的關 於內部收益率的公式,而對於多元增長模型而言,不可能得到如此簡 捷的表達式。雖然我們不能得到一個簡捷的內部收益率的表達式,但 是仍可以運用試錯方法,計算出多元增長模型的內部收益率。即在建 立方程之後,代入一個假定的伊後,如果方程右邊的值大於 P,說明 假定的 P 太大;相反,如果代入一個選定的盡值,方程右邊的值小於 認說明選定的 P 太小。繼續試選盡,最終能程式等式成立的盡。 按照這種試錯方法,我們可以得出 A 公司股票的內部收益率是 14.9%。把給定的必要收益 15%和該近似的內部收益率 14.9%相 比較,可知,該公司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
(3)兩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有時投資者會使用二元模型和三元模 型。二元模型假定在時間了以前存在一個公的不變增長速度,在時間 7、以後,假定有另一個不變增長速度城。三元模型假定在工時間前, 不變增長速度為身 I,在 71 和 72 時間之間,不變增長速度為期,在 72 時間以後,不變增長速度為期。設 VTl 表示 在最後一個增長速度開始後的所有股利的現值,認-表示這以前 所有股利的現值,可知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多元增長模型的特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價格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 率,其計算公式為反之,每股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如果我們能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 那麼我們就能 間接地由此公式估計出股票價格。這種評價股票價格的方法,就是 「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 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 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 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 由於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 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 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於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 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因此,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為 式中:Dt 為在時間 T 內與某一特定普通股相聯系的預期的現金 流,即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 為在一定風 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V 為股票的內在價值。 在這個方程里,假定在所有時期內,貼現率都是一樣的。由該方 程我們可以引出凈現值這個概念。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 即 式中:P 為在 t=0 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 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大於投 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低估價格,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 如果 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小於投 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高估價格,因此不可購買這種股票。 在了解了凈現值之後,我們便可引出內部收益率這個概念。內部 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如果用 K*代表內部收益 率,通過方程可得 由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 K*。把 K*與具有同等風險水平的股 票的必要收益率(用 K 表示)相比較:如果 K*>K,則可以購買這種股 票;如果 K*<K,則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一股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時存在著一個麻煩問題, 即投資者必須 預測所有未來時期支付的股利。 由於普通股票沒有一個固守的生命周 期,因此建議使用無限時期的股利流,這就需要加上一些假定。 這些假定始終圍繞著勝利增長率,一般來說,在時點 T,每股股 利被看成是在時刻 T—1 時的每股股利乘上勝利增長率 GT,其計 例如,如果預期在 T=3 時每股股利是 4 美元,在 T=4 時每股股利 是 4.2 美元,那麼不同類型的貼現現金流模型反映了不同的股利增 長率的假定
Ⅳ 尋求解答 一道 財務管理的 題目
(1)甲公司股票的股利預計每年均以5%的增長率增長,上年每股股利為0.2元,投資者要求必要報酬率為8%,代入長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長的股票估價模型。V(甲)=0.2×(1+5%)/(8%-5%)=7(元)
v乙公司每年股利穩定不變,每股股利0.6元,代入長期持有,股利穩定不變的股票估價模型。 V(乙)=0.6/8%=7.5 (元)
由於甲公司股票現行市價6元,低於其投資價值7元,故該企業可以購買甲公司股票。 乙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8元,高於其投資價值7.5元,故該企業不應購買乙公司股票。
(2)假設如果企業按照6元/股的價格購入甲公司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為i,則有: 6=0.2×(1+5%)/(i-5%),解得i=8.5%
Ⅵ 股票估值的方法模型有哪幾種
總得來說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
相對估值法的模型有市盈率和市凈率
絕對估值法的模型有公司現金流貼現模型和股利貼現模型
我前幾天做過一個關於估值模型的PPT,LZ感興趣的話,可以留個郵箱,我傳給你O(∩_∩)O~
Ⅶ 股票價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值
(7)利用股票股價模型分別計算擴展閱讀:
確定股票內在價值一般有三種方法:
一、盈率法,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場中確定股票內在價值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情況下,股市中平均市盈率是由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所確定的。
二、方法資產評估值法,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進行評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負債,然後除以總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價值。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小於這個價值,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大於這個價值,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三、銷售收入法,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銷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如果大於1,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小於1,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Ⅷ 某企業計劃利用一筆長期資金購買股票
題目:甲企業計劃利用一筆長期資金投資購買股票.現有 M、 N、L公司股票可供選擇,甲企業只准備投資一家公司股票.已知M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每股3.5元,上年每股股利為0.15元,預計以後每年以6%的增長率增長;N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每股7元,上年每股股利為0.6元,股利支付率為100%,預期未來不增長;L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4元,上年每股支付股利0.2元.預計該公司未來三年股利第1年增長14%,第2年增長14%,第3年增長5%,第4年及以後將保持每年2%的固定增長率水平.甲企業對各股票所要求的投資必要報酬率均為10%.
要求:
(1)利用股票估價模型,分別計算 M、 N、L公司股票價值.
(2)代甲企業作出股票投資決策.
答案是:(1) (1) VM=0.15×(1+6%)÷(10%-6%)=3.98(元)
VN=0.6÷10%=6(元)
L公司預期第1年的股利=0.2×(1+14%)=0.23
L公司預期第2年的股利=0.23×(1+14%)=0.26
L公司預期第3年的股利=0.26×(1+5%)=0.27
VL=0.23×(P/F,10%,1)+0.26×(P/F,10%,2)+0.27×(P/F,10%,3)+ 0.27×(1+2%)÷(10%-2%)×(P/F,10%,3)=3.21(元)
(2)由於M公司股票價值(3.98元),高於其市價3.5元,故M公司股票值得投資購買.
N公司股票價值(6元),低於其市價(7元);L公司股票價值(3.21元),低於其市價(4元).故 N公司和L公司的股票都不值得投資.
Ⅸ 股票估值怎麼計算
股票估值的計算方法分為絕對估值、相對估值和聯合估值。 絕對估值是通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和當前基本面的分析,預測反映公司未來經營狀況的財務數據,得出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拓展資料
1. 相對估值是利用市盈率、P / B比率、市場賣出比率、市場現金比率等價格指標與其他股票進行比較(比較系統)。如果低於比較系統對應指標值的平均值,股價將被低估,股價有望上漲,使指數回到比較系統的平均值。 聯合估值是將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相結合,同時尋找股價和相對指標被低估的股票。這類股票的價格是最有希望上漲的。
2. 絕對估值方法:一種是折現現金流定價模型,另一種是B-S期權定價模型(主要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目前使用最多的貼現現金流定價模型是DDM和DCF,而FCFE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是DCF估值模型中使用最廣泛的。絕對估值的作用:股票價格總是圍繞股票的內在價值波動。研究發現,股價被低估的股票在股價遠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股票,在股價回歸到內在價值甚至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股票獲取利潤。相對估值相對估值是利用市盈率、P / B比率、市場賣出比率和市場現金比率等價格指標與其他股票進行比較(比較系統)。如果低於比較系統對應指標值的平均值,股價將被低估,股價有望上漲,使指數回到比較系統的平均值。
3. 相對估值包括PE、Pb、PEG、EV / EBITDA等估值方法。通常的方法是與公司的歷史數據進行比較,與國內同行業企業的數據進行比較,以確定其位置,並與國際同行業重點企業(尤其是香港和美國)的數據進行比較。聯合估值聯合估值是將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相結合,尋找股價和相關指標同時被低估的股票。這類股票的價格是最有希望上漲的。
4. 股票估值的重要性幫助投資者找到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股票,買入等待上漲的股票並獲利,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幫助投資者判斷自己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從而做出賣出還是繼續持有的決定,幫助投資者鎖定利潤或堅定獲得更高回報的決心;幫助投資者分析感興趣的股票的風險。估值指數越低,下跌的風險越小。如果估值指數低於30%或操作建議給出「現在買入」或「買入」,即使下跌也是暫時的;幫助投資者判斷機構或投資咨詢機構推薦的股票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並接受有合理理由的投資建議;幫助投資者在熱門行業找到最大的盈利機會。一般來說,熱板股票的表現差別很大。雖然一些投資者涉足熱點,但他們的利潤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