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占總經濟
1. 現在股票市場上占總流通值最大的幾個板塊是哪幾個板塊有一個大概的數據嗎比如銀行板塊大概佔多少
1、銀行,占上海市值近三分之一。2、地產,占深圳市值10%左右。3、石油燃氣。4、保險。5、券商。6、煤炭。7、有色。8、鋼鐵。9、汽車。10、機械。
2. 為什麼美國股市市值占其GDP的比例大於歐洲大陸各國股市與GDP的比例
因為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場投資機會和風險度。由於美國的資機會和風險度要大於歐洲大陸各國,所以美國股市市值占其GDP的比例大於歐洲大陸各國股市與GDP的比例。
經濟學家華生對於股市市值和GDP的關系提供了一個一般參數:「低收入國家一般在20%~30%左右,中等收入國家一般在50%左右。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股市市值大體與GDP持平。」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2)股票市場占總經濟擴展閱讀
2000年美國股市總市值占其GDP比重高達183%,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股市互聯網泡沫的破滅。而在2007年,房地產泡沫與信貸泡沫爆發之際,美國總市值佔GDP比重為135%。到了2009年3月,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與GDP比率僅為73%。
然而在2013年,雖然大企業盈利下滑,但美股還是上漲了30%以上,總市值佔GDP比例再次超過100%,當時利用貸款投資股市的資金達到445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高值。可見,信貸泡沫危機已經顯現。
然而,總部位於紐約的對沖基金公司OmegaAdvisors的副董事長StevenEinhorn近日卻表示,已經持續了6年的美國牛市至少還會再持續兩年。
參照資料來源:網路-gdp
參照資料來源:網路-美國股市
參照資料來源:人民網-美國股市15年逼退一半上市公司
3. 目前A股總市值是多少萬億
88.78萬億。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票。
中國股票市場是由三部分組成:A股市場、B股市場和H股市場。其中,1990年底創建的A股市場無論是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是市場的總市值,都是中國股票市場當之無愧的代表。
股票區別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
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H股是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用港幣交易。
4. 我國股票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多少是合理的
巴菲特提出一個判斷市場估值高低的原則: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場投資機會和風險度。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由於美國和英國大量的國外上市企業,他們股票總市值佔GDP高位常常在150%以上,屬於高位區域。所以當比率在70%~80%之間,就是低谷區域了。大致相當於高位的一半的位置。
目前我們3000點的位置,大概這個比值是70%,是不是就低估了呢?
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的股票市場不僅沒國外企業,國內的許多優秀企業都跑到國外上市去了。2000年這個比值最高只有48%;05年最低的時候這個比值只有17.7,07年最高有127%;08年最低的時候又降到43%,今年6月15日的時候,比值又變成110%。發生這個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國家核心的企業多數已經上市了在這幾年中。
按照最近目前最高值與最低值的對比來看,最高值與最低值應該在0.4-0.5的樣子,考慮到從前兩年開始,又有一批股票上市,我們把比值提高一些,大概在0.45-0.55,或者0.5-0.6。所以按照巴菲特的理論,在中國的具體情況這個比值應該是45%~60%之間,取中位數,同樣也是對比美國,大概就是gdp的一半的位置50%的樣子吧。對應的點位是2400點的位置。
5. 股市的總市值不會超過整個經濟規模怎麼理解
資本市場總市值是經濟規模的一部分
當然不可能超過經濟規模
6. 股市對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股票市場是國家經濟的先鋒市場,它具有推動資本流轉、加快經濟發展的作用。當股票市場大漲時,有利於該國的上市企業吸收大量投資,大大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資成本,進而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相反,如果某國股市長期處於下跌狀態,那資金流入量就會相對較少,國家經濟想要快速發展也比較困難。
不僅如此,股市還有反映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作用,它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股市是反映經濟發展狀態最敏感的市場,它能夠反映社會的經濟周期變化,也能顯示出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力以及內在潛力市場。不過,制約股市發展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該國經濟情況、國際政治局勢以及自然災害等【乾隆科技金融知識解答】。
7. 2020年股市佔GDP百分之七十剩下百分之三十是哪個領域的
這個標准哪裡來的?不敢苟同!如果股市佔GDP30%都不得了!感覺不太可能!一年的印花稅才1000多億!
8. 股票交易額佔GDP的比重這個指標的經濟意義是什麼麻煩解釋詳細點,謝謝!
金融業產業結構優化效應的計量檢驗
本文所採用的數據主要來自於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中國證券期貨年鑒、國家統計局網站和各省統計局網站,時間跨度為2000-2006年,截取的樣本區域包括東部10省區市和中部6省區(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5年區域最新劃分方法,東部地區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原來被劃人東部省區的遼寧省現在和黑龍江、吉林一起被歸類為東北三省,中部省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本文收集了16省區從2000年-2005年共6年的縱列數據樣本共96個,選取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指標作為因變數,根據克拉克的三次產業分類法,第一產業的比重將逐漸下降,第二、三產業的比重將日趨增加,而產業結構的提升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產業的演進有助於加速實體部門的增長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這里選取第二、三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upgrade)作為反映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度量指標,銀行信貸規模佔GDP的比值(bank)和股票交易額佔GDP的比重(capital)為自變數指標,分別反映銀行發展指標和資本市場發展指標。考慮到時間跨度對回歸結果的影響,在回歸中引入了年份虛擬變數,以2000年為基準年份(year)。為反映地域差別的影響,引入地理虛擬變數(district),以中部地區為基準區域。
銀行業的發展對某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顯著影響,銀行信貸規模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產業結構升級6個百分點,且在0.2%的水平上顯著;股票交易額佔GDP的比重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會導致產業結構升級0.3個百分點,但是其顯著性大大降低,較大的p值是對H0懷疑的弱證據,這一方面和變數的設置有關,即我們採用股票交易額而非股票市值使分析產生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股票交易額的異常波動所導致,如2005年,由於市場處於調整之中,全國大多數省份證券交易額下降,全年有20個省(市)股票基金交易額出現20%以上的負增長。我們發現產業結構的升級效應的大小也與地理區域的分布有關,其在2.1%的水平上顯著,這說明由於中部地區金融業發展的相對滯後影響其對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效應的發揮,並且已經對該地區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帶來負面效應,而東部地區的良好區位,已經形成一種循環累積效應,相對於中部地區,其金融業的產業結構優化效應要高出4個百分點。從年虛擬變數的系數變化模式本身可以看出,金融業發展帶動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效應日趨明顯,如2002年與基年2000年相比,金融業的產業優化效應提高了0.4個百分點,而2003、2004和2005年與基年相比,其產業優化效應分別提高了約4.5個百分點、1.1個百分點和5.1個百分點,鑒於三次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所不同(產業拉動指GDP增長速度與各產業貢獻率之乘積):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10.1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的拉動貢獻佔到5.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的拉動作用為4個百分點。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10.2個百分點中,第二、三產業的拉動作用分別佔5.6和4個百分點,因而需要加大產業結構中第二、三產業的比率從而更好地發揮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而金融業在提升地區或國家的產業結構過程中其地位至關重要,本文的計量結果也有力地驗證了該結論。
9. 查詢我國2008年到2019年的GDP與對應的股票總市值
2019年中國的GDP總額為99萬億元,A股的股票市值佔GDP的60%以上,美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66%,日本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20%,德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06%,法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09%。
通過對股票市場上證指數(SHANGZH)、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間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股票市場與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GDP)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也不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這說明從長期來看,我國的股票市場還沒有完全反映國民經濟增長「晴雨表」的功能。這也能從我國這幾年的股市走勢中看出,2001年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每年都保持在7%以上的增長水平,但股市卻連年下跌。由此也可以驗證上述模型結果的正確性。
第二,貨幣政策過多地顧及股票市場不僅會喪
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且會影響正常市場秩序的建立。無論是在美國、日本,還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受到股票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在低通貨膨脹期間。但無論如何,中央銀行絕不能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決策的參照指標,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作用應是中性的。
第三,目前我國股票市場還處於幼稚期———無論從市場的交易品種、組織機構、投資結構,還是從市場規范化程度、市場監管水平來看,我國股票市場距離成熟的市場還有較大的差距。今後,我國股票市場應該在規范中發展,重點應放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要注意防止和消除股市泡沫,弱化股票市場的融資或「圈錢」職能,強化股票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促進企業改制和加強企業監控功能。此外,要盡快推出創業板市場,完善三板市場,恢復櫃台交易市場,健全市場推出機制,逐步解決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以股票指數期貨為突破口積極發展金融期貨市場。
10. 為什麼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人們常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我們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由於受資源約束、人們預期和外部因素影響,經濟運行不會是一直處於均衡狀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經濟處於不均衡狀態。相應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動運行的特點。
(10)股票市場占總經濟擴展閱讀:
股市的變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
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
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
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