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珀萊雅股票上市市值多少

珀萊雅股票上市市值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13 04:57:12

① 國產美妝「大逃殺」

文/鍾微

編輯/葉麗麗

2020年9月28日,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線下門店已達200家。

自第1家門店在廣州正佳廣場開出,到第200家店落成,完美日記僅用了20個月。另一個驚人的速度是,在成立的第4年,完美日記將要赴美IPO。

據報道,完美日記近期完成了新一輪1.4億美元融資,如果以40億美元(約為268.4億人民幣)的投後估值比照,完美日記的市值已經超過丸美、接近珀萊雅。

後兩者是如今國產美妝行業的雙巨頭,截止發稿前,珀萊雅市值居A股美妝行業第一,為291.08億元人民幣,丸美為262.21億元。

從2018年開始,完美日記、UNNY、橘朵等國產美妝品牌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他們身上有著同樣的特點:抓住了小紅書、KOL等新渠道帶來的流量紅利,擅長營銷玩法,從線上起家。

紮根線上的中國美妝品牌們漸漸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野蠻人」。

韓國化妝品上市公司科絲美詩有著近30年 歷史 ,並於2004年進入中國市場,其總經理助理申英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中國線上渠道和平價品牌的崛起改變了供應鏈的整體邏輯, 線上模式導致了行業里充斥著「門口的野蠻人」

以完美日記為代表的、走線上模式的品牌們改變了供應鏈的整體邏輯,影響了整個美妝市場,而對於傳統美妝品牌而言,這些變化也許是致命的。

中國美妝行業發展至今,經歷了幾個階段,挑戰無處不在。

國產品牌也曾經歷過「暢銷時代」,產品不愁銷量,隨著歐美美妝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競爭,不同品牌的產品功能、價位等變得更細分。

從2010年左右開始的線上渠道變革,更是給美妝行業增添了不少新玩家,這也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來臨。

一邊是誕生於淘寶的美妝淘品牌,當時雅詩蘭黛等歐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遲遲不入駐淘寶,給了國產美妝淘品牌崛起的空間。另一邊則是傳統國產美妝品牌,紮根線下的它們,對線上渠道的嘗試也顯得過慢。

當傳統美妝品牌反應過來,布局線上,將淘品牌作為不能忽視的對手時,前面又有新的伏兵在等著它們——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新銳品牌,通過互聯網化營銷帶來的流量紅利,掌握了線上市場的話語權。

中國美妝市場的各方勢力,如今已經進入了史無前例的混戰局面。

回溯以往,每一場變革中,必定有許多企業在走下坡路,但其中也必定有新興強者與存活者。

在這場國產美妝「大逃殺」中,誰活了下來,誰又最終消失了?

曾經A股化妝品市值第一的上海家化,已經先後被丸美、珀萊雅超越,截止目前仍未翻盤。

今年年初,前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發送了一條微博,他寫道:「今天珀萊雅的股票市值206.6億,超過上海家化206.4億。」末尾還附上了三個流淚的表情。


很難相信,這個打造了美加凈、佰草集、六神等知名品牌的化妝品公司,打過不少勝仗,經歷了數個階段的變革,但最終掉隊了。

許多國產美妝品牌有著類似遭遇: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普蘭娜」,在2010年因為原料等問題被經銷商舉報後,逐漸消失在消費者視野中;曾是中國本草護膚第一品牌、KA渠道第一的相宜本草,因為品牌老化,業績下滑嚴重。

上海家化的掉隊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美妝行業興起,大量創業者湧入,通過生產技術、營銷、線下等多個環節的學習與調整,讓國產美妝品牌得以遍布中國,美加凈、大寶、歐珀萊、雅芳等品牌,都曾是無人不知的國產美妝品牌。

這一時期被稱為「暢銷時代」,怕的不是賣不掉,怕的是生產不出來。很多國產品牌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登頂。

隨著全球美妝巨頭加速開拓中國市場,國產美妝品牌的地位被沖擊,它們的產品定位被擠壓在中低端市場,許多品牌還需要通過中外合資才能存活。

人們發現,像上海家化這樣的企業,盡管創造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和產品,但銷售體系、營銷能力、企業現金流等方面都與歐美巨頭有著很難趕超的差距。

來自歐美巨頭的刀劍已經架在了國產品牌的脖子上,後者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2009年前後,歐美巨頭幾乎佔領了這個行業,丁家宜被科蒂集團收購,大寶被強生收購,小護士和羽西被歐萊雅收購。收購不斷發生,不少「國貨」漸漸變成了「洋貨」。

同時,當時美妝行業的市場雖然有著廣闊的前景,但來自歐美或本土的頭部企業,已經壟斷了市場,市場上略有名氣的品牌,實際上都被抓在少部分企業手上。小型初創公司想要開辟出一條成功的道路,無疑是艱難的。

但依然有一大批國產美妝公司成立並孵化新的國貨產品。

上海家化成立於1989年,但2000年之後,才是國產美妝的爆發期。丸美、韓束成立於2002年,珀萊雅誕生於2006年,卡姿蘭則成立於2009年。

中國美妝品牌的成長和活躍變得更劇烈,丸美「彈彈彈,彈走魚尾紋」、自然堂「你本來就很美」及韓束「釋放你的美」等廣告被投放在衛視等渠道。

上海家化已經隨著佰草集跌出頭部品牌陣營,而走上了下坡路。珀萊雅和丸美成為如今國產美妝行業的雙巨頭。

年輕的女性消費者,大多走入過它們的線下專賣店,專櫃售賣模式一度是它們主要銷售渠道。它們的營收,100%來自化妝品自有品牌運營的核心業務,這一因素讓它們更被投資者看好,市值也在不斷升高。

20年間,行業起伏,玩家更迭,有人剛剛坐穩位置,便又有新的黑馬以不可阻擋的勢頭打破格局。

在新的階段,競爭加劇了。

此時的美妝行業,歐美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依然強勁,它們不再猶豫、加速融入電商平台。傳統國產美妝品牌也一樣,線上渠道甚至成為了主要營收來源。

新的玩家也開始躍躍欲試,完美日記、花西子等新銳品牌,帶著不同的模式走來,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

格局早有變化的徵兆。在 科技 領域,技術的更迭背後往往孕育著機遇,而在消費領域,渠道的變革也是同理,這一輪變革圍繞著線上。

2010年以前,美妝品牌大多是經銷商模式,每年的美博會是企業招攬代理商、提升銷量的重要方式,但美妝行業的銷售渠道一直在變化。

關於中國美妝品牌的銷售渠道變革,伽藍集團執行總裁劉玉亮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27年前,中國化妝品產品的銷售渠道大多是在百貨商場櫃台銷售。

後來超市大賣場大舉進入中國,緊跟超市大賣場的化妝品品牌快速佔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再之後便是CS渠道——由化妝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統所構成的銷售終端網路系統開始盛行。

如今又到了電商渠道崛起的時代。隨著2010年淘寶商城美容館正式上線,美妝類淘品牌成為行業里的新生力量,其中誕生了御泥坊、膜法世家、阿芙、芳草集等知名國產美妝品牌,它們都是抓住渠道變革的先行者。

之後佰草集、自然堂等紮根線下的國產美妝品牌湧入電商,展開了一場傳統品牌與淘品牌的激烈競爭。

新的攪局者又開始出現。2017年,黃景峰經歷了數份工作,他曾在寶潔工作,又加入御泥坊擔任副總裁,最後離開御泥坊,成立了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

逸仙電商是一個區別於寶潔、御泥坊的美妝公司,完美日記的模式也不同於很多傳統品牌和淘品牌。

2017年,完美日記正式推出,並開設天貓旗艦店,它並不像淘品牌一般依賴阿里的流量扶持。 完美日記有了更廣泛的營銷陣地——小紅書、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備受追捧,消費者往往通過這些平台先「種草」再買單。同年8月,完美日記開設了小紅書店。

據艾瑞咨詢統計,90後、00後了解新品牌的方式主要通過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電商平台。

而美妝的三大社交媒體是微博、小紅書和微信。其中小紅書已經與淘寶在內容上已成功打通,商家在編輯某個商品介紹時,可選擇引用小紅書相關「筆記」。

黃景峰曾提到,完美日記起初的銷量並不好,直到開設了小紅書店,天貓的銷售業績也有了明顯的增長。

除了完美日記、花西子,新銳國產美妝品牌的名單上還有瑪麗黛佳、HFP、橘朵等。

隨著這份名單變長,競爭也逐漸激烈,行業變得擁擠,有投資人為錯過完美日記們而懊悔,也有新的創業者不斷加入這一行業。

中國美妝行業的熱度似乎不會降溫,傳統美妝品牌、新銳玩家、亦或是國外巨頭都站在了這一分界點上。

進入2020年,美妝行業的變革還在持續。

實際上,在疫情驅使企業強化線上渠道之前,這場變革早已發生。

2019年到來的直播電商風口,「口紅一哥」李佳琪用五分鍾賣掉了1.5萬支YSL口紅, 「直播+網紅帶貨」的模式帶動了不少美妝品牌的銷售業績。

這一年,國潮概念也開始風靡,食品、服裝等各個領域的品牌開始主打中國元素,中國風、古風等風格的國貨打動了年輕消費者,美妝品牌也藉此實現了轉型或崛起。

同時,品牌在挖掘線上流量之時,也不忘線下渠道依然有其價值。

傳統美妝品牌大多依靠線下渠道起家。珀萊雅近年來大力發展線上渠道,但線下渠道依然貢獻了大量營收。據珀萊雅財報,2019年,線下渠道營收14.62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46.91%。

紮根線上的新銳美妝品牌,也在重金布局線下。2019年1月,完美日記在廣州開設首家體驗店,截止今年9月底,完美日記已經有200家門店,並聲稱要在2022年開出600家門店。

完美日記突出重圍的這些年,美妝已經成為中國零售行業增速最快的品類之一。

過去,中國風靡的化妝品品牌中,大部分來自美國、韓國等國家,即使在珀萊雅、丸美崛起的時代,也沒有打破被國外品牌統治的格局。

但如今,這一格局正在被改寫。2020年,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了最新的美妝市場趨勢報告,在護膚品類中,百雀羚、大寶、巴黎歐萊雅、Olay、妮維雅排名前五,雖僅有百雀羚是國產品牌,但位列第一。

而在彩妝品類中,唯一的國產選手完美日記也奪下了第一,美寶蓮紐約、魅可、迪奧、卡姿蘭排在其後。

放到線上,趨勢則更加明顯,國產品牌在美妝品牌榜單的席位越來越多。 2019年雙十一,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記、薇諾娜躋身榜單前十。

新銳品牌中,首次參加雙十一的花西子1小時實現銷量破億,完美日記13分鍾破億,是首個登上天貓榜首的國貨彩妝品牌。

不過,國產新銳美妝品牌低毛利、高營銷的模式正在面臨爭議。

目前新銳美妝品牌的產品定位依然在中低端,產品價格大多在20到200元之間,是在壓縮毛利率的背景下提升了銷量。

與之對應的是品牌的營銷費用高企。據時代周報今年5月報道,完美日記公關部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目前低於行業水平,更有報道稱完美日記的營銷費用就佔到收入的40%-50%。

玩家最終走向的結局必將是提升定價,讓投入產出比為正,何況目前完美日記們還在布局線下,這也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要到扭虧為盈,完美日記們才能迎來真正的勝利。

新銳美妝品牌尚有脆弱之處,老玩家亦在補齊短板。競爭遠未到終局,而產品、營銷、渠道都將成為這場戰爭的變數。

② 珀萊雅為什麼叫海峽

珀萊雅是中國領先的化妝品品牌,珀萊雅發掘深海純凈、珍貴的護養成分,運用先進科技,深入肌膚本源,帶來持久、由內而外的魅力。
品牌自2003年誕生以來,深信海洋是一切生命的搖籃,也是美麗之源,珀萊雅以深度之美,源自深海的理念以及知性、魅力、優雅、時尚的品牌個性,為亞洲廣大消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護膚方案和美麗體驗,創造了富啟發性的深海護膚美學。2015年1月12號珀萊雅榮獲聯合國公益大獎年度女性發展貢獻獎 。2017年11月15日,珀萊雅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2020年1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珀萊雅以市值170億元位列第421位。

③ 珀萊發債首日上市價值分析

珀萊雅12月7日收盤價198.11,轉股價195.98,轉股價值101.09,轉股價值一般,可轉債轉股價值越高越好。到期價值120.1,票面利息較好。如按中債企業債測AA級別6年期即期收益率4.4773%,純債價值簡化計算90.79,純債價值高。
當前溢價率-1.08%,結合AA評級、相似的轉債、正股質地等綜合因素目前給予35%的溢價率,開盤價格預估為136,公司盈利能力以及成長性較強。如果原始股東配售20%,網上申購按6億計算,頂格申購單賬戶中約0.058簽。
【拓展資料】
珀萊發債中簽率:
原股東可優先配售的珀萊轉債數量為其在股權登記日(2021年12月7日,T-1日)收市後登記在冊的持有珀萊雅的股份數量按每股配售3.739元面值可轉債的比例計算可配售可轉債金額,再按1,000元/手的比例轉換為手數,每1手(10張)為一個申購單位,即每股配售0.003739手可轉債。原股東優先配售不足1手的部分按照精確演算法原則取整。
根據其原A股股東優先配售權內容,1000/3.739=268,即在12月7日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後每持有268股珀萊雅的股票可以獲配一手(10張)珀萊轉債因為是滬市轉債,一手黨只需持有500/3.739=134,向上取整即200股即可獲配一手。
打新債與打新股最大區別,就是不管有無市值都是可以參與新債申購的,所以就算不炒股也是可以參與可轉債打新的。
搶權及到期投資保本:
T-1日)一手黨200股可參與搶權配債,給予上市首日30%溢價,預計一手配債的收益是290元,持股的安全墊為0.74%。
到期投資保本價:122.1元(利息+贖回價: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贖回價:115元。)
珀萊發債會破發嗎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轉債溢價率,0.11%。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數,說明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通常認為持有債券更為劃算,而轉換成股票賣出則有可能虧損。同理當溢價率為負數時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或者買入可轉債,再轉股賣出,從中套利。

④ 珀萊雅首次上市收益率

上市地點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時間是2017 年 11 月 15 日。股票簡是珀萊雅,股票代碼603605本次公開發行後的總股本為20,000.00 萬股。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5,000.00 萬股。
。作為國產護膚中的元老級選手,2003年成立的珀萊雅得益於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近年來憑借紅寶石精華、雙抗精華等大單品成功翻紅,帶動營收和利潤迎來了二次擴張。受益於穩定的營收和獲利能力,珀萊雅深受資本市場青睞,2017年上市以來,股價從15.3元/股一路上漲至目前的(10月18日)189元/股,累計漲幅超過1100%,年化收益接近85%。珀萊雅成立於2003年,經歷了品牌的起步,拓展後,在2017年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美妝公司,與此同時也迎來了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近幾年主品牌旗下爆品和大單品的成功破圈以及新銳品牌的快速發展,公司營收和利潤均迎來爆發式增長,品牌形象也得以持續提升。2017-2020年,珀萊雅的營收從17.8億擴張至37.5億,CAGR為20.5%,遠高於2013-2016年的3.2%;而同期歸母凈利潤則從2億元擴張至4.8億元,CAGR為24.5%,扭轉了2013-2016年間歸母凈利潤持續下滑的趨勢。

⑤ 第一大消費市場的國產龍頭

辦公室的妹子分兩撥,一撥人是不化妝就不能出門的,另一撥人化妝全看心情。那撥堅持化妝的妹子,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毫不懈怠,效仿起了各種流行的口罩妝。

美妝公司也沒閑著,順勢來一波營銷。

2020年國內化妝品銷量除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增長。全年淘寶系平台化妝品類成交額2786.01億元,同比增長32.02%,其中美容護膚、彩妝類成交額分別為1984.54和801.47億元,同比增長31.83%和32.51%。

從產品端來看,功效型護膚和彩妝品牌前景可觀,由於口罩妝的流行,眼霜、眼影、睫毛膏、眉筆等產品頗受消費者歡迎。

同時,資本市場迎來了醫美、美妝公司的井噴,主營醫美原料和功能性護膚品的華熙生物、主營醫美針劑產品的愛美客、以及主打「敏感肌修護」的貝泰妮陸續上市。

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也在美股上市,中葯龍頭片仔癀也計劃分拆化妝品業務上市。

種種跡象表明,顏值經濟火上了天。星空君將其中三家美妝公司,做了一番對比。

一、細分市場上各有千秋

1、珀萊雅[603605.SH]

產品主價格區間在100-300元,線上線下渠道同時銷售,為公司貢獻了80%以上的營收。

除此之外,還有彩妝品牌彩棠和INSBAHA,主打新國風化妝師專業彩妝和朋克風小眾風格,以及高功效護膚品牌CORRECTORS,均在線上渠道銷售。

2、丸美股份[603983.SH]

是一家成立於廣州的本土企業,2013年LVMH集團旗下投資基金L Capital戰略投資丸美,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品牌名字來自「以圓為美」,追求完美,成立以來一直專注研發眼部肌膚護理產品,一句「彈彈彈,彈走魚尾紋」的廣告語魔性又洗腦。

目前擁有「丸美」、「春紀」和「戀火」三個品牌,分別定位中高端知性女性護膚、大眾化天然食材養膚和輕奢韓系彩妝。以經銷模式為主、直營為輔的銷售模式,覆蓋線下日化專營店、百貨專櫃、美容院、線上平台電商、社群電商等多種渠道。

3、貝泰妮[300957.SZ]

號稱「葯妝第一股」,以「薇諾娜」品牌為核心,針對敏感性肌膚護理,產品主要包括護膚品和彩妝,此外還從事皮膚護理相關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今年剛上市,就超越化妝品龍頭企業珀萊雅,成為目前A股首個突破千億市值的美妝公司。

二、2020年業績對比

1、營收對比

2020年末,資產規模最大的是丸美股份,但是全年獲得營業收入最多的是珀萊雅,達到37.52億,較上年增長20.13%,其中線上渠道銷售26.24億元,同比增長58.59%;其次是貝泰妮,營收達到26.36億,較上年增長35.64%。

丸美股份完美墊底,令人倍感意外。營收增速比上年下降3.1%,源自產品產銷量雙雙下降16.87%和9.61%。

2、凈利潤對比

三家公司中獲利最多的是主打葯妝概念的貝泰妮,2020年歸母凈利潤達到5.44億,增幅達31.94%。

貝泰妮是輕資產運營模式,產品多以委託加工方式生產。銷售模式以直銷為主,分為線下、線上自營模式,其中線上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80%以上。藉助主流電商平台的巨大用戶流量以及國貨熱潮,實現銷量的爆發,也帶動了凈利潤的增長。

3、毛利率對比

2020年三家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較上年均稍有下降,但平均毛利率接近80%的貝泰妮,堪稱「化妝品界的茅台」。

據貝泰妮招股書說明,2019 年 「薇諾娜」品牌在國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排名第一,超越雅漾、理膚泉、貝德瑪、薇姿等知名品牌,憑借 「薇諾娜」系列多款敏感肌膚護理產品占據了國內23.4%的市場份額。

以天貓為例,三家公司月銷量排名前三的產品中,薇諾娜的產品單價高於另外兩家普通化妝品價格。並且依靠直銷模式,省去中間商環節,因此毛利率較高。

相比之下,珀萊雅和丸美股份近三年毛利率呈下降趨勢,均在60%左右徘徊。

丸美以經銷為主要銷售模式,線上、線下收入幾乎各佔一半,2020年由於疫情,線下商超、百貨營收受到較大沖擊,因此毛利率較上年下降近2%。

而珀萊雅的毛利率最低,年報中解釋由於新會計准則將1.18億運費列示在主營成本中,造成毛利減少。若除開運費影響,實際毛利率應為66.80%,較上年增加2.75%。

三、花錢營銷不手軟

貝泰妮雖然只有一位代言人,舒淇,可是花在電商平台、直播帶貨以及線下學術交流活動、公益護膚活動的推廣費也不少。2020年銷售費用為11.07億,占營收的比例達到41.99%,是三家公司中佔比最高的。

珀萊雅全年營銷費用達到14.97億,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接近40%,是拖累凈利潤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只有1.92%,新品研發缺乏動力,產品推廣也會受限。

主打眼部產品的丸美股份,全年銷售費用最少,只花了5.64億,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2.33%。但是銷售費用增速超過其營收增速,說明支付的宣傳推廣費沒有獲得相應的收入增長,這錢花的並不值得。

實際上,產品不僅需要營銷,還需要不斷地創新,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品去俘獲顧客的心。

三家公司中,只有貝泰妮做到了兩手抓。在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備與敏感肌膚護理領域擁有11項核心技術,以此實現的銷售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95%以上。

四、上市後的表現

珀萊雅從籌備到上市成功歷時八年,被稱為A股美妝第一股。上市後營收平均增速接近30%,去年實現的凈利潤是上市前的三倍。

招股書中提到,募集的部分資金將用於營銷網路建設項目的費用(分別為渠道形象建設費和品牌建設費),可以看出,珀萊雅很注重品牌影響力。有了資本市場的宣傳加持,目前的股價比初上市時翻了十倍多。

可是懂營銷之道的高手顯然不止這一家公司,不是不到,只是遲到。

今年初上市的貝泰妮,以「葯妝」概念佔領敏感肌護膚品市場,還順帶蹭了一波醫美的熱度,剛上市時,市值就超過上海家化和珀萊雅,目前市值已突破1200億。

相比較之下,丸美股份的熱度稍顯弱了些,並且還有些不務正業之嫌。

2019年上市曾募集資金7.9個億,其中6.2億用於購買理財產品,招股書中承諾投資的建設項目,目前僅有一個彩妝產品生產建設項目在建,投資進度僅有0.74%。

熱衷於購買理財產品而不思進取的丸美,很難不被吐槽。

五、總結

今年第一季度,丸美、珀萊雅、貝泰妮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分別變動-15.75、41.38%、45.83%。

丸美的利潤下滑,主要在於產品成本的增加、營銷費用、軟體服務費的同比增加,導致營業成本增速超過營業收入。

上市後,丸美股份的二股東不斷減持套現,今年5月還因為偷偷減持被出具警示函,持股比例從最初的10%降至目前的6.72%。今年一季度業績下滑,股東很可能因此不看好丸美的未來。

而珀萊雅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均低於貝泰妮,若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持續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很可能就此被超越。

相比之下,貝泰妮大踏步前進,剛在A股市場上市三個月,又將赴港股上市。以「葯妝」概念為核心,順帶部分醫美業務,也許貝泰妮的千億市值還需要未來市場的檢驗,但目前看來,這位後起之秀顯然比前兩位老大哥更具備誠意和動力。

⑥ 珀萊雅今天為何大跌

你好。

格隆匯8月26日丨昨晚公布業績的珀萊雅(603605.SH)今日大跌,現跌7.14%報173.36元,暫成交4.75億元,最新總市值349億元。該股曾於8月3日創出歷史新高價193.48元,年內最大漲幅一度達120%。昨晚公布的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13.84億元,同比增4.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3.1%。


今天公布中報,利潤低於預期(3個點太低了),有部分資金選擇套利。因此大跌。

操作建議:公司整體標的不錯,可以逢低關注。


(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國泰君安,真誠為您服務。感興趣私聊。

⑦ 歐珀萊和珀萊雅哪個好

歐萊雅和珀萊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護膚品牌,無論是產品的定位、成分,還是功效、以及針對的人群和膚質都有一定的區別。大家要注意分辨,不要把它們混為一談,那麼究竟是歐萊雅好還是珀萊雅好呢?下面就一起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珀萊雅屬於國產品牌而歐萊雅是法國的高端護膚品牌,它的知名度要遠遠高於柏萊雅,但是它們旗下都有著各自的王牌產品,就拿乳液來說,珀萊雅的乳液質地比較水潤,很容易吸收,能夠深層的進入到肌膚底層,而且不油膩,相對非常的清爽,該產品添加了熊果苷美白,還有抗氧化的成分,長期使用能夠提亮膚色,防止衰老。而且早晚水漾系列的產品,能夠根據早晚不同的需求,幫助皮膚補充不同的營養,從根本上改善皮膚的狀態。

另外,歐萊雅的乳液和珀萊雅相比質地會更加粘稠些,在上臉之後需要按摩才能促進吸收,它裡面添加了酵母精華,能夠幫助修復受損的皮膚細胞。重要的是該產品的補水持久能力特別強,在使用過後皮膚的滋潤度和細膩度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此外歐萊雅旗下還有很多非常有名的牌子,比如赫蓮娜、碧歐泉、科顏氏等,而且還針對敏感肌膚的人群研發了以葯妝為主的護膚品牌,不僅可以給皮膚增強營養,而且還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肌膚。
總之,歐萊雅和珀萊雅這二者沒有可比性,因為珀萊雅的推廣力度比不上歐萊雅,自然知民度也就沒有那麼高,所以單從口碑上來講的話,珀萊雅肯定也比歐萊雅差。但護膚品終歸只有適合自己的皮膚才是最好的,並不是由品牌決定的。

⑧ 國金證券給予珀萊雅買入評級,從商業角度如何解讀此舉

珀萊雅,2019年業績增速超20%,市值突破500億,且在A股中估值僅為10倍。近日,國金證券發布《珀萊雅研究報告》,根據報告內容介紹,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速均超過20%;毛利率持續提升帶動凈利率穩步提升;多品牌齊發力推動銷售收入持續增長。目前珀萊雅總市值500億,較年初增長約20倍。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次“買買買”似乎有點噱頭,那麼我們從商業角度來解讀珀萊雅收購安慕希的戰略意圖呢?

熱點內容
數學對炒股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4-16 17:07:31 瀏覽:788
廣發錢貸子貨幣如何轉入余額寶 發布:2025-04-16 16:45:10 瀏覽:893
炒股買了什麼時候有收益 發布:2025-04-16 16:40:00 瀏覽:625
到什麼地方開戶買基金呢 發布:2025-04-16 16:31:33 瀏覽:667
布朗怎麼應對金融危機 發布:2025-04-16 16:29:41 瀏覽:373
國內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24:30 瀏覽:335
韻達總市值是多少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689
天天基金網怎麼賺錢 發布:2025-04-16 16:09:18 瀏覽:521
為什麼新股民炒股虧錢 發布:2025-04-16 15:44:13 瀏覽:365
金融類經濟師可以做什麼工作 發布:2025-04-16 15:40:48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