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統一超股票市值
1. 台灣的經濟相當於大陸哪個省
湖北省。
台灣省,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瀕東海,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台灣省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縱跨溫帶與熱帶。人口約2341萬,超過70%集中在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台北都會區最大。
中國台灣地區,是指台灣當局控制下的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丘等島嶼,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台灣地區行政區劃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6個台灣當局「直轄市」,基隆、新竹、嘉義3個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台東、花蓮、宜蘭、澎湖、金門、連江(馬祖)13個縣。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三國、隋朝時期,中國政府先後派萬餘人去台。明末清初以來大量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居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主要少數民族高山族與華南壯侗語人群同源;中國歷代政府對台灣行使管轄權。
2. 台灣股市的一張指的是多少股
台灣股市一張是指1000股,這是股市交易的最低單位量,也就是說在股市交易必須是1000的倍數。所以有些公司配發股票股利,每位股東配到幾百股的(稱為「零股」),就必須等累計到1000股後匯總去和公司換成整股才能在交易所交易,或者是買給專收零股的人,這些人也是一樣,湊成1000的整數後去換股票。
3. 統一是上市公司嗎如果是股票代碼是多少
統一企業在1967年於台灣台南縣永康市成立,87年成為台灣股票上市公司,截止2007年,集團總營業收入已達95億美元,旗下有台灣上市公司7家及1家香港上市公司。目前在A及B股市場還沒有上市公司。
4. 全世界各國股市市值是多少
全球股市市值排名(2009-12-06 19:43:33)
轉載標簽: 雜談 分類: 數據
截至2008年7月8日,全球股市市值排名前30位的國家。中國大陸排名世界第4,香港和台灣分列第16和第17位。 國家股市市值 (百萬美元) 股本回報率 美國 15,105,153 14.86 日本 3,953,718 8.96 英國 2,999,136 20.08 中國 2,625,688 16.09 法國 2,063,406 15.12 加拿大 1,723,478 14.37 德國 1,575,476 15.66 瑞士 1,174,096 14.3 巴西 1,126,835 14.37 俄羅斯 1,119,986 17.3 澳洲 1,094,428 15.63 西班牙 848,669 16.89 義大利 833,034 12.97 印度 792,618 21.11 韓國 755,651 13.17 香港 637,783 13.07 台灣 608,270 12.28 瑞典 444,144 16.34 荷蘭 436,810 17.68 墨西哥 399,646 21.95 南非 356,633 20.35 新加坡 347,754 14.08 挪威 322,434 17.03 比利時 272,010 13.11 芬蘭 263,682 20.67 丹麥 235,077 16.35 馬來西亞 202,761 12.91 奧地利 183,324 11.86 盧森堡 173,461 19.24 希臘 172,896 16.48 本貼於
2007年GDP排名全球,
1美國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中國 33700 2520
4 德國 32800 39710
5 英國 25700 42430
6 法國 25200 41200
7 義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羅斯 11400 8030
11 韓國 9920 20240
12 巴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蘭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亞 7460 3590
17 比利時 4470 43010
18 瑞典 4470 48950
19 瑞士 4310 57040
20 中國台灣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亞 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威 3760 80960
24 波蘭 3750 9840
25 奧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烏地阿拉伯 3690 14250
27 丹麥 3060 56380
28 希臘 2630 23970
29 南非 2560 6090
30 伊朗 2520 3560
31 愛爾蘭 2480 58020
32 芬蘭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國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國香港 2050 29350
5. 20年前台灣外匯儲 備曾經一度超過日本, 成為世界第一,怎辦到的
要談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外滙存底的意義,首先,外滙存底最原始的意義,就是政府手上的外幣,我們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貨幣,如果你要做進出口生意,一定需要貨幣交換,而政府不會放任商人在黑市裡交換貨幣,你得跟政府換,因此政府必須儲備足夠的外幣讓商人們兌換,那麼,多少量的外幣才足夠呢?一般正常量是三至六個月的進口額水準,外滙愈多,代表國家進口的付款能力愈有保障,愈是高度仰賴進出口貿易的國家,其外滙愈多,這也是為什麼早年日本和台灣的外匯存底高居世界前二名的原因之一(其他原因以下會解釋),因為這二個國家的經濟完全依賴進出口貿易,另一方面,如果國家貨幣本身就是強勢貨幣,例如英磅,就不需要准備那麼多外匯,所以僅管到2009年四月,排名第四的台灣外匯存底有3000億美金,中國有2兆,日本有一兆,排名第三的俄羅斯有4000億,而英國的外匯卻只需要700億美金,比泰國還少,但在去年第四季金融風暴以前,日不落帝國的經濟絕對不會比中國或台灣差.
所以外匯存底僅僅是國際間貿易履約的保證,不代表一國的經濟實力,社會大眾會將外匯存底增加,視為國家經濟實力的象徵,一方面是政府喜歡據此為國民信心喊話,因為很輕易就可超英趕美,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外滙存底的結構找到答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外匯存底結構有比較學術性的定義,但我們暫時不去探討那些文縐縐的教條,簡單的說,外滙存底的數目來自三個方面:
1. 政府持有的外幣,更精確的講,是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幣,這個我們在第一段交代過了.
2. 民間持有的外幣,許多人有錢了,想要分散風險,可能直接購買美金,歐元,或購買外幣基金,通常東方國家的人民儲蓄意識比西方國家的人民強很多,所以這個項目的外匯存底也會遠高於歐美各國;君不見近日美國一直在攻擊中國民間的儲蓄率過高,稱之為"超額儲蓄",真是自己亂花錢還怪別人會存錢,他們不懂在東方這叫"藏富於民".
3. 資本凈流入,就是外資進來投資的,如果美國的富蘭克林基金想買上海股市的股票,會先匯一大筆美金進中國,轉成人民幣,如果他匯入1000億美金,那中國的外匯存底就多了1000億美金.
相對於前二項央行持有與民間持有,第三項的外資流入是雙面刃,有時候,它不僅僅是虛的,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更會重創國內經濟,如果外資流入,是來蓋廠房,造橋鋪路做建設,增加人民就業機會,這是善的,但有另一種外資,是來套利的,以台灣股市為例,外資在台灣股市是超級大戶,能夠直接影響股價漲跌,他們經常偃旗息鼓的大買幾檔股票,之後再對媒體放消息說外資看好這幾檔,並且不斷調高投資評等,吸引散戶蜂擁而入,把股價節節墊高,然後外資再迅雷不及掩耳的傾賣持股,賺得荷包飽飽,而散戶就隨著腰斬再腰斬的股價,被坑殺在十八層地獄,外資就是這麼把台灣股市當作提款機的.
這其中也包含假外資,所謂假外資就是本土財團在境外成立紙上空頭公司,就是只有公司成立的證明文件,但實際上沒有業務運作,例如英屬維京群島的MBI公司好了(我故意把IBM倒著寫,客串一下),本土財團把錢一點一點的匯入這個境外公司MBI,累積足夠資金後,以MBI公司的名義匯美金入台灣,就成了外資,本土財團先以個人名義買了某公司大量的股票,然後操控MBI的資金大量加碼相同的股票,這時本土財團可以對媒體放話,或是和媒體勾結,對外宣稱外資正在大量買入該檔股票,接下來的情節如前所述,散戶上車,本土財團在高檔賺飽下車,MBI在高檔大量拋售股票,散戶慘遭套牢,哀鴻遍野,罵聲不絕於耳,而本土財團面露無辜,義正辭嚴譴責外資毫無道義,然後悲天憫人的成立慈善基金,一方面可以抵稅,一方面還可以博得好名聲.
這還只是景氣好時,外資一口一口的咬你,一朝風雲變色,金融危機暴發,外資不約而同把資金匯回本國挽救本國企業時,你的國內資金一夕間被淘空,股市全面崩盤,許多企業都用自家股票抵押給銀行借錢,股票市值縮水造成擔保不足,銀行就會要企業增加抵押,甚至於抽銀根,當時景氣已經欠佳,銀行再來打落水狗,就會有企業裁員或倒閉,企業倒了,銀行貸出的款項變成呆帳就更加拚命跟企業要錢,一旦銀行鉅額虧損的消息流了出來,引發存戶恐慌爭相到銀行提領自己的存款,行話叫"擠兌",現金不夠應付存戶提領的銀行可能就要倒閉,連銀行都倒了,金融秩序就亂了,一輩子的辛苦錢化為泡影,上面老的要看病吃葯,下面小的要喝奶上學,天無絕人之路,趁夜黑風高兼個差--偷,偷不著就抄傢伙搶,一亮傢伙原來是同行,同是天涯淪落人,不如桃源三結義,一起上樑山,劇情繼續發展下去,不出兩年,兩岸就統一了.
上面的故事雖然是我異想天開亂掰的,但只要看看韓國,前二年景氣大好,意氣風發,歐美金融風暴,外資撤離後,這一年來韓國人夾著尾巴做人的模樣,再看看更遠的泰國從上個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暴後,社會亂到現在,就知我所言非虛.
外資大舉撤離的具體行為,就是把手上的台幣換回美金再匯回美國,其實就是大量拋售台幣,台幣因此大貶,今天買一個麵包十元,明天買一個麵包可能得1000元,如果你覺得這不嚴重,那我們來看看國民黨當初是怎麼丟掉大陸的,一般人會講解放軍善戰,國民黨不得民心,那你知道國民黨為何失了民心嗎?1948年8月國民黨在大陸發行金圓券,作為中國法定貨幣,短短十個月之內貶值二萬倍,你這個月上班,說好月薪二萬,到年底你的月薪只抵一元用,你上半輩子存了十萬元,十個月後十萬元只能當五塊錢用,這是政府搶錢啊,國民黨嘴上喊反共產,但國民黨統治下的社會已經提早共產了,不必等解放,而金圓券為什麼貶值這麼嚴重?有沒有聽過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大蕭條?對比現在的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外資紛紛撤回美國,是不是很相似呢?歷史就是這樣不斷重演著.
所以各國央行最重大的使命就是穩定匯率,具體行為就是與外資對抗,中國是計劃經濟,政府可以憑一張嘴說人民幣不漲就不漲,台灣是自由經濟的社會,央行對付外資的武器就是外匯存底,當外資大量拋售台幣時,台灣的中央銀行就用手上的外匯大量買入台幣,使台幣的幣值維持穩定.
分析了這麼多國情差異與歷史背景後,我把你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歸納如下:
1. 台灣非常依賴進出口貿易,所以需要足夠外匯存底.
2. 國民黨丟了大陸之後,內部檢討可能會說,如果當年有足夠的外匯存底,可以穩定中國的金融,那現在就不是隔海而治,而是隔江而治,所以台灣的國民黨把外匯存底視為命根子,不只台灣要用,將來反攻大陸統一中國後,也要用,所以卯足吃奶的力氣也要存夠36個台灣所需要的外匯存底.(當年中國含台灣有36個省)
3. 國民黨政府播遷來台初期,除了上海帶出來的黃金,其實最大的經濟支柱是美援,日本和台灣在戰後長年接受美國的金錢援助,不是一筆二筆,而是長年累月,源源不絕,直到中共與美國建交,台灣與美國斷交為止,那些花不完的美援,理所當然成了外匯存底,而日本和台灣是全世界接受美援最多的國家,所以那個年頭,日本和台灣就成了全世界外匯存底最多的國家(正常而言,一般國家不需要這麼多,所以沒競爭對手)
4. 你提到1987年,就是民國76年,那是什麼年代啊,那是台灣股市大盤攻上一萬二仟點,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就像七八年前上海A股閉著眼睛買都會賺的年代,那年,記得我的數學老師上課講解微積分,下課畫技術線圖,累計成交量成了微積分教學的最佳模型,那時候台灣首次開放外資進入台灣股市,回頭看看上面幾段的解說,你想想這些外匯有多少是來買股票的外資,包藏禍心的外資,現在中國外匯存底有二兆,你們也得小心盤算這裡面有多少是中國政府能掌控的.
既然你提到1987年,那我也得交代一下1990,台灣股市在1987達到頂峰後,在1990崩盤,許多被坑殺的菜籃族跳樓自殺,之後台灣的股市再也難以站上九仟點,因為台灣政府陸續開放企業投資中國大陸,許多本土企業到大陸設廠,投資,加上大陸逐漸走向開放,許多台灣的資金,包括原來在台灣的外資,紛紛投入大陸,台灣的股市少了這些企業的資金量能,就只能乖乖任由外資擺布,在3仟到8仟之間來回,不過隨著兩岸關系趨緩,三通,直航逐漸開放,台灣和大陸的距離變近,大陸的工資又愈來愈高,許多台商漸漸迴流台灣,所以現在台灣股市牛影幢幢,上周還看到天量,頗令人期待.
6. 台灣葳天股票市值
台灣葳天 (5277)2014-09-24 上市 ,發行47,600,000 股,(含私募8,000,000股),每股面值10元 (4.76億);
2016-07-15 的市值是 5.97億.
7. 市值91億至93億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2
8. 台灣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台灣股市有812支股票。
台灣股市簡介:
台灣證券市場最早起源於1949年的店頭市場。1962年2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櫃台交易中心開設集中市場(主板市場),1989年12月成立櫃台交易市場(二板市場)。而興櫃股票市場的設立標志著台灣三板市場的形成,從此台灣證券交易所形成興櫃股市、上櫃股市與集中市場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小型、中型與大型企業提供不同的股票交易場所和融資渠道。興櫃股票市場的發行者必須是已經申請上市上櫃但未正式上市上櫃的、還處於輔導期的股份公司。興櫃市場類似於大陸A股的新三板市場。
台灣股市產業結構較為完整,其中以電子通訊業、能源石化塑料、工業製造業、金融業等四大產業的市值最高,占總市值比例約為50%、13%、12%、11%。
台灣證券交易所是目前台灣地區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交易所。自1962年正式開業起到目前為止,它一直是台灣地區唯一的證券集中交易場所,主要業務是提供場地設備及服務,供證券商競爭買賣上市證券,為其辦理成交、清算及交割事宜。台灣證券交易所自設立之日起即為公司制,採取典型的競價制度,並由最初的人工結算交割發展為電子交易。
9. 著名的台積電,台灣同胞僅佔20%股份,這家企業究竟是誰的
台積電作為全球范圍內最大的晶圓製造商,在公布了過往一年的財報後,其恐怖的漲幅足以令其他行業眼紅、嫉妒。
二是台積電代工的晶元中,美國佔了64%的份額。比如台積電的前10大客戶中,美國客戶佔了7家。而這些美國客戶,找台積電代工晶元,然後再將晶元賣到全球,自己也是賺得盆滿缽滿。此外,台積電需要的晶體管設備,主要從美國進口,EDA軟體也是從美國進口,這些都會為美國貢獻大量的營收、利潤等。所以嚴格說起來,台積電就是美國的搖錢樹,雖然台積電在台灣省,但卻並不是台灣同胞獲利最大,反而是美國獲利最大。
10. 全球公司市值排行
第1名,蘋果(APPLE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20510億美元;
第2名,沙特阿美(SAUDIARAMCO),公司總部所在地沙特,所屬領域能源,股票市值19200億美元;
第3名,微軟(MICROSOFTCORP),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17780億美元;
第4名,亞馬遜(AMAZON.COM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15580億美元;
第5名,ALPHABETINC(谷歌母公司),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13930億美元;
第6名,臉書(FACEBOOK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8390億美元;
第7名,騰訊(TENCENT),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7530億美元;
第8名,特斯拉(TESLA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6410億美元;
第9名,阿里巴巴(ALIBABAGRP),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6150億美元;
第10名,伯克希爾(BERKSHIREHATHAWAY),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金融,股票市值5880億美元;
第11名,台積電(TSMC),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台灣,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5340億美元;
第12名,維薩(VISA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工業,股票市值4680億美元;
第13名,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金融,股票市值4650億美元;
第14名,強生(JOHNSON&JOHNSON),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醫療保健,股票市值4330億美元;
第15名,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公司總部所在地韓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4310億美元;
第16名,貴州茅台(KWEICHOWMOUTA),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所屬領域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850億美元;
第17名,沃爾瑪(WALMART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830億美元;
第18名,萬事達卡(MASTERCARD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工業,股票市值3540億美元;
第19名,聯合健康(UNITEDHEALTHGRP),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醫療保健,股票市值3520億美元;
第20名,路威酩軒(LVMHMOETHENNE),公司總部所在地法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370億美元;
第21名,華特迪士尼(WALTDISNEYCO),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350億美元;
第22名,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金融,股票市值3340億美元;
第23名,寶潔(PROCTER&GAMBLE),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330億美元;
第24名,英偉達(NVIDIACORP),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3310億美元;
第25名,家得寶(HOMEDEPOT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290億美元;
第26名,雀巢(NESTLESA-REG),公司總部所在地瑞士,所屬領域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3220億美元;
第27名,中國工商銀行(IND&COMMBK),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所屬領域金融,股票市值2900億美元;
第28名,貝寶(PAYPALHOLDINGS),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工業,股票市值2840億美元;
第29名,羅氏(ROCHEHLDGGENUS),公司總部所在地瑞士,所屬領域醫療保健,股票市值2830億美元;
第30名,英特爾(INTELCORP),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2610億美元;
第31名,阿斯麥(ASMLHOLDINGNV),公司總部所在地荷蘭,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2550億美元;
第32名,豐田汽車(TOYOTAMOTOR),公司總部所在地日本,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2540億美元;
第33名,康卡斯特(COMCASTCORP),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電信,股票市值2480億美元;
第34名,威瑞森通訊(VERIZONCOMMUNICATIONS),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電信,股票市值2410億美元;
第35名,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CORP),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能源,股票市值2360億美元;
第36名,奈飛(NETFLIX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非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2310億美元;
第37名,ADOBEINC,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2280億美元;
第38名,可口可樂(COCA-COLACO),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所屬領域消費必需品,股票市值2270億美元;
第39名,美團(MEITUAN),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所屬領域科技,股票市值2260億美元;
第40名,中國平安(PINGAN),公司總部所在地中國,所屬領域金融,股票市值219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