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股票市值多少
㈠ 聯想集團的市值多少
聯想集團2000年03月03日大幅飈升,收報四十五元二角,大升百分之二十八或九元九角。亦由於聯想的股價急升,目前其市值已達八百億元,不單止高於恆地及新世界發展等老牌藍籌股,且可以晉身於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之一。
㈡ 請問誰知道聯想集團有哪些股東比列分別是多少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㈢ 聯想在哪裡上市
聯想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於1994年2月14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稱「聯想集團」,股票代碼00992.HK,交易單位每手2000股,截至2021年9月26日,聯想集團收盤價報8.230港元每股。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中國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
拓展資料:
聯想在大陸沒有上市,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目前價位6.5港元,總市值650億港幣,公眾持股56.93%,聯想控股持股42.35%,董事持股0.7%。不過最近有傳言,聯想和移動都有回歸A股市場的申請。雖然聯想在國內沒有上市,但是聯想在國內控股的有著名的新橋投資集團,在國際上06年通過股權置換控股TPG Capital。
聯想集團全球分為2大總部,第1個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聯想集團全球行政總部的所在地聯想中國大廈,第2個是2004年中國聯想集團收購美國IBM全球PC業務時在紐約剛設立的臨時總部,稱為聯想國際。而中國北京市聯想集團聯想中國大廈是聯想集團真正的全球行政總部所在地。
2004年中國聯想集團收購美國IBM全球PC業務後,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27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小米一直將自己定位為公司,向市場證明小米手機只是小米使用的引流產品,然後在小米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然後通過生態鏈產品和產品,形成了小米商業模式。聯想沒有這樣的循環,通過在聯想賣電腦形成風扇,然後通過風扇經濟從聯想賣其他產品,聯想似乎完全沒有頭緒,所以聯想只能給一個組裝廠市值。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聯想手機市場現狀不明朗,而PC市場持續下滑,這表明PC是夕陽產業,手機在未來移動互聯網時代將發揮巨大作用,甚至物聯網等互聯網產品的進入而電腦則不然。聯想集團業績不好,今年一季度虧損7200萬;電腦、手機、伺服器等三大業務表現疲軟。與此同時,聯想集團的研發費用在下降,銷售費用在上升。
㈣ 聯想財報真的超預期了嗎如果是,為何聯想集團市值僅841億港元
聯想集團這些年在網路上的風評是越來越差,之前司馬南更是列舉了聯想集團的「七宗罪!」按照司馬南的說法,聯想真是一家該倒閉的公司。
然柳傳志是干企業的,而司馬南則是蹭熱點的。聯想固然有錯,但也不至於像司馬南所說的那麼嚴重。
在春公子看來,聯想這些年「江河日下」,是因為聯想沒能緊隨時代的步伐發展,或者說聯想成立幾十年了,前期一直頂著「民族企業」的光環,卻始終未能為中國 科技 產業貢獻出核心技術。
聯想在網路上遭受批評之後,聯想現在似乎更希望改變聯想公司在網友們心目中的形象。
媒體爆料,聯想集團發布了公司2022/23財年第一財季財報。數據顯示,聯想集團第一財季營收169.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145億元),超出此前預估的169.2億美元,營業利潤為7.7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52.5億元)。
聯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我們連續第九個季度實現了業務增長,並提高了盈利能力。
值得一說的是,個人電腦以外業務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達到37%以上的 歷史 最好水平。SSG方案服務業務、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智能手機業務均實現營收雙位數增長, 共同打造了聯想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 。
與此同時,研發投入翻番的計劃穩步推進,上財季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研發人員數量增加了29%。公司將繼續圍繞「端-邊-雲-網-智」的「新IT」架構,做好戰略投入和穩定增長的預測和平衡,加碼研發創新,提高可持續盈利能力。
有不少網友認為,聯想是一家老牌公司,業績一直都是在增長,聯想集團的業務能力與競爭的優勢已經得到了客戶和市場的認可,保持自身快速發展我相信很快又能達到另一個高度。
但在春公子看來,聯想這份財報其實並沒有什麼亮點。春公子還是那個觀點,聯想以前主要玩To C,聯想已經把PC出貨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可這又如何呢?當下的PC行業本就是一個夕陽行業。
國家大力推進 科技 創新,推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對新IT需求呈高速增長態勢。所以聯想現在又把重心放到了To B乃至To G領域。
我們單純地看聯想這份財報的話,聯想這次實現了高營收和高利潤。既然聯想如此優秀,那為何聯想集團市值至今站不穩1000億港元?
聯想集團目前市值為841億港元,資本市場給予聯想集團的估值並不高。資本市場能長期給予聯想集團這樣的估值,必然是有他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春公子認為聯想是所處的賽道已經過氣,如果聯想不能抓住半導體、新能源 汽車 以及人工智慧等相關領域,聯想未來必將被時代所拋棄!不知道諸位怎麼看?
㈤ 聯想在大陸上市沒有股票代碼是
聯想在大陸沒有上市,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目前價位6.5港元,總市值650億港幣,公眾持股56.93%,聯想控股持股42.35%,董事持股0.7%。不過最近有傳言,聯想和移動都有回歸A股市場的申請。雖然聯想在國內沒有上市,但是聯想在國內控股的有著名的新橋投資集團,在國際上06年通過股權置換控股TPG Capital。
㈥ 聯想控股控股是民企不是由中科院出資的嗎
聯想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國有企業,
聯想的全稱是聯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門持有相當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擁有聯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聯想公司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後,
該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聯想集團成立於1984年,由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到今天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2001年營業額達到206億元,目前擁有員工11200餘人,於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編號992),是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聯想電腦的市場份額達27.7%(數據來源:IDC),從1996年以來連續6年位居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並連續9個季度獲得亞太市場(除日本外)第一(數據來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聯想台式電腦銷量首次進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費電腦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聯想上市的時候,整個公司一共是7.6億股左右,每股上市時的股價是1.33元,整個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億元。1997年,北京聯想的業務與香港聯想整合後,總股票數是16多億股,市值是39億元。由於我們這兩年不斷發展,業務做得越來越好,我們就將原來佔70%多的股份賣出一些給基金及國外投資人,這時候聯想集團控股公司這家國有企業所佔的股份,約為57%,海外公眾股就佔到了43%。而我們上市公司的總股數是74億股,股價也大大升高了,整個市值高達500億元。由於我們的業務發展良好,業績也越來越好,股價也隨之增加,股數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時候,公司的市值是10億元,到2002年時大約是5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記者成稿時,聯想集團宣布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股權置換收購了IBM PC的整個業務,從而使聯想的股權架構發生了新的變化:聯想集團控股公司所佔股份從57%降至45%,IBM所佔股份為18.5%。)
隨著企業的發展,創業骨幹受到越來越大的風險壓力,中國科學院的領導,也就是我們的大股東,對聯想的產權機制及時進行了改造。1993年,聯想成立了員工持股會。董事會做出決定,將每年利潤的35%獎勵給員工持股會。中國科學院作為大股東雖然在當時無權代表國有資產對企業的股權實行改造,但它有給員工獎勵、分紅的權利。而員工持股會就把這些獎勵積存了起來,直到2001年在國家的批准下,用它買回了聯想公司35%的股權。總之,聯想控股公司由一家國有獨資企業變成了一家真正的股份制企業,聯想的創業者和骨幹員工真正成為了企業的主人。
有管理界人士在評價聯想的成功時指出,如何擴大營銷能力、建立ERP系統、發展產品技術,這些都極為重要,但回看聯想20年高速發展歷程,能幾次越過風險,走出低谷,邁向新高峰,其更根本的原因是產權機制的改革。
㈦ 現在聯想的市值是多少美元
截至2015年6月19日香港聯交所收市:
聯想集團(00992.HK)的總股本1110865.47萬股;
㈧ 誰知道聯想集團現在的總資產有多少
聯想集團的凈資產只有234.5億,而收購IBM、摩托羅拉等企業產生的318億商譽10多年未計提減值,遞延所得稅還有154億,若是現在進行清算,立時就資不抵債了。在拖欠供應商上千億貸款的情況下,聯想集團27名高管層於2020年還拿走了9.34億元的天價薪酬,把上市公司的錢塞滿自己的腰包,然後把風險和債務留給母校、銀行和供應商。
拓展資料
一、 組織架構
聯想和微軟簽署合作備忘錄 聯想集團全球分為2大總部,第1個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聯想集團全球行政總部的所在地聯想中國大廈,第2個是2004年中國聯想集團收購美國IBM全球PC業務時在紐約剛設立的臨時總部,稱為聯想國際。而中國北京市聯想集團聯想中國大廈是聯想集團真正的全球行政總部所在地。2004年中國聯想集團收購美國IBM全球PC業務後,同時在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設立兩個主要運營中心,通過聯想自己的銷售機構、聯想業務合作夥伴以及與IBM的聯盟,新聯想的銷售網路遍及全世界。聯想在全球有27000多名員工。研發中心分布在中國的北京、深圳、廈門、成都和上海,日本的東京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羅利。
二、 聯想控股的股權結構變化控股的主要股東
1、國科控股:國科控股歷屬中科院,是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
2、聯持志遠和聯恆永信,兩者是聯控的員工持股平台,源於2001年成立的聯控員工持股會,股東為聯想控股600多位老員工。
3、泛海控股,2009年國科控股公開掛牌轉讓聯想控股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泛海控股。
4、王玉鎖,2019年1月聯想控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天然氣大王新奧能源實控人王玉鎖,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每股價格21.56港元,總對價11.66億港元。
5、柳傳志等高管持股,2011年12月泛海控股將9.6%聯控股權轉讓給柳傳志5名自然人。
三、 聯想控股到底值多少錢
聯想集團持股市值為人民幣155億元(175億港元),神州租車持股市值為55億(63億港元),聯保投資持股根據最近一次轉讓估值9億元,拉卡拉根據最近一筆轉讓估值為19億元;翼龍貨估值21億元 金融服務業務中的正奇金融估值93億元,漢口銀行給予10倍PE對持股估值159億元,蘇州信託給予15倍PE對持股估值94億元。
㈨ 聯想集團的市值多少
聯想集團2000年03月03日大幅飈升,收報四十五元二角,大升百分之二十八或九元九角。亦由於聯想的股價急升,目前其市值已達八百億元,不單止高於恆地及新世界發展等老牌藍籌股,且可以晉身於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之一。
㈩ 聯想控股在國內哪些上市公司有股份
聯想控股持有42.3%的聯想集團股票和16.23%的神州數碼股票。聯想集團目前市值329億港幣,相當於290億人民幣,42.3%的股份大約是122億人民幣。神州數碼目前市值65.5億港幣,相當於57.67億人民幣,16.23%的股份大約是9.36億人民幣。光這兩個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價值131.78億人民幣。所以,聯想控股就憑所持有的股票就至少值131億人民幣,而29%的股份至少值38.21億人民幣。
聯想控股集團:
是1984年中科院計算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2004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2014年10月,聯想集團宣布該公司已經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
作為全球電腦市場的領導企業,聯想從事開發、製造並銷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及優質專業的服務,幫助全球客戶和合作夥伴取得成功。聯想公司主要生產台式電腦、伺服器、筆記本電腦、列印機、掌上電腦、主板、手機 、一體機電腦等商品。
自2014年4月1日起, 聯想集團成立了四個新的、相對獨立的業務集團,分別是PC業務集團、移動業務集團、企業級業務集團、雲服務業務集團。